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水價多少錢一噸

印尼水價多少錢一噸

發布時間:2024-11-11 09:10:21

Ⅰ 未來中國實體業,會怎麼樣

我對中國實體經濟及未來真的很看衰! 因為目前中國在科技創新, 產業升級, 經濟結構改革方面雖然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但相比中國巨大的經濟體量和人口規模來說還是顯得微不足道, 何況這其中的一些改革也不過是聊以自慰的噱頭而已. 簡單的來講, 中國的實體經濟已經出現了高端與中低端綜合競爭力雙頭嚴重下滑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甚至都是無解的!

(一)中低端製造業----中國目前的生產要素成本已經非常高了.高到什麼程度?

(1)以人工為例, 中國一個普通工人的月平均工資是越南, 菲律賓, 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3-4倍,即便比泰國和馬來西亞,也毫無優勢可言. 如果跟印度和孟加拉來比,這個差距可以擴大到5-6倍甚至更高.甚至有沿海大工廠的工人工資比新加坡, 中東等地的印巴外勞的收入還高.要知道這還沒有把企業要承擔的社保,醫保等福利負擔算進去.

(2)以原材料/零部件/配件/半成品為例, 中國的價格也要比國外高很多. 因為在中國買到的成品價格就比國外要高, 要知道成品也是由原材料,零部件等加工,組裝而成的, 成品都比別人貴很多, 這些基本生產要素價格也會高很多,畢竟麵粉不可能比麵包貴. 即便是進料加工,來料加工等從國外買的東西,進入到中國後也沒有成本優勢。因為中國的進口關稅,增值稅, 消費稅等就會把成本抬高,即便"三來一補"會有國家優惠, 但現在也不行了.

(3)以水/電/燃氣等直接能源為例, 中國的電價是美國的3倍. 美國除開夏威夷的電價特別貴外(海島地區沒辦法),其他州的電價都不貴,以德州為例,其電價摺合人民幣才2毛錢.而且人家好像也沒有所謂的階梯電價.用多少就是多少.中國的水價也比美國貴. 中國的氣價是美國至少3倍以上. 對於很多行業來說,在工業生產中,水電燃氣的消耗是大頭, 這塊的固定費用這么高, 你讓人家辦廠投資的怎麼想? 比美國都貴這么多, 更別說比東南亞,印度,孟加拉了.

(4)以油價為例, 中國的油價是美國的2倍, 也比其他國家高. 更別說去比那些產油地區比如巴西,印尼等國了. 油價高, 物流成本也就高. 何況中國還有全世界少有的過路費,過橋費.交警還時不時地卡卡脖子,物流成本能不高么?

(5)以工業地皮為例, 目前中國同等級城市買一塊工業用地的價格比美國同等級城市的工業區地價還要高,很多人肯定都不信, 但這卻是事實! 不用想, 連中國同等級城市的房價都比美國高那麼多, 工業地皮能不高? 比美國都高了,比東南亞就更別說了. 中國國內很多在柬埔寨, 緬甸, 印尼等地建工廠的老闆都在感嘆, 在那邊拿地不僅容易而且價格真的低! 而且那邊拿了地後, 即便廠子不搞了, 轉讓出去也有人接收, 因為現在越來越的中低端製造業都往東南亞搬遷, 根本不愁以後沒人要.

(6)以稅收優惠政策為例, 連美國現在為了鼓勵製造業迴流都已經出台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而中國不僅取消了對外資的優惠政策, 對自己的企業不僅不減稅, 相反還跟以前一樣, 該交的交, 該罰的罰, 一個子都不能少, 有些地區由於稅收不好,當地政府甚至要求企業預交次年的稅收......簡直不可理喻! 東南亞, 印-孟等地對外來製造業也有很多優惠政策, 其政策優惠幅度比美國更大.

(7)以人民幣匯率為例, 從去年開始到現在日元已大幅度貶值2次, 據說今年跟美國簽署TPP協議後,又准備大幅度貶值1次, 前2次已經使得很多中國對日出口企業苦不堪言, 這次再貶, 我估計那邊的市場可以直接放棄算了. 本來日本就不怎麼要中國的高端產品,人家有的是高技術. 現在中低端的沒了價格優勢, 還怎麼做生意? 澳大利亞,巴西, 印度等國都進行過1次大幅度貶值. 歐元在今年初,直接從1:7.7貶到1:6.7, 如果此次日本再貶值,又會帶動一波貶值跟風. 加上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第1季度, 俄羅斯盧布也一直貶值.現在美國又要對俄羅斯實行新的制裁,那盧布估計又要下滑了. 即便如此,人民幣還是挺在那裡。央行寧可每月花1000億美元的子彈來抗,也不願意匯率馬上掉下去. 除了面子因素外,害怕國內外熱錢快速逃跑從而刺破資產價格泡沫是最重要的因素. 但是即便國內樓市, 股市泡沫一起破滅,TG也會竭盡全力穩住匯率,想一下子從1:6貶值到1:7,1:8怕是不現實的. 而且你貶, 人家也貶, 匯率上還是沒有優勢.

--------------------綜合以上7點分析, 中國實體製造業特別是中低端真的已經毫無優勢可言. 中低端產業遷徙東南亞, 印度, 孟加拉不僅是大勢所趨, 而且還是現實且不可逆的長期趨勢. 而中國在南海的強勢表現以及美國所倡導的TPP的達成, 只會加速這一進程! 用不了10年, 5年內大家就可以更加深切地感受到這種變化, 到時候就不是鞋服上會印有MADE IN VIETNAM/INDIA/INDONESIA等的字樣,可能象PPR管,工業氧氣瓶,軸承,鋼管,玩具,傢具,紡織等會越來越多地出現東南亞,印度的品牌.現在在ALIBABA國際站上, 已經能看到越來越多的印尼, 印度, 越南,泰國的企業購買供應商金牌會員帳號向中國推銷產品. 真的是太諷刺了!

(二)高段製造業----即便與歐美日拼高端製造,中國似乎也沒多大優勢. 以美國為例, 與中國在上述7點的較量中,除了人力成本美國依然是中國的8倍左右外, 其他的都比中國便宜很多.最後兩國在高技術產品領域的價格底線可能差不了多少. 前端時間所報道的泰國高鐵項目讓日本川崎重工以超低價格給拿下, 國內還有媒體說日本人做虧本生意搶訂單. 俗不知最喜歡做虧本生意的就是TG了.看看TG在海外的投資,哪次不是以巨虧收場的? 日本人可沒這么蠢. 人家的實際製造成本可能就有這么低. 人家只是不願意賣低價, 象中國那樣動不動就是價格戰, 那才是賤得死!

即便中國與歐美日做的產品無論外觀, 內在質量, 性能, 設計,售後服務都差不多,但別人有成熟的品牌優勢和國際影響力.人家就算比中國貴一些, 中國也不一定爭得過別人. 中國還是只能在傳統的金磚國家市場搞搞. 象華為,聯想,比亞迪, 吉利, 三一等國內巨頭, 其整體銷售收入還是靠了中國本土及其他發展中國家, 在歐美市場上雖然早已經滲透進去, 並站穩腳根但始終無法屹立於在最高端.除開歐美日民眾愛國熱情外,最根本還是在中國的產品確實沒有所謂的創新技術, 最多跟跟風, 不被落下, 靠價格,廣告,市場攻關去拼對手就不錯了. 三星之流都是如此, 更別說中國的企業了.

何況隨著3D列印機技術的逐漸進步, 工業機器人(工業自動化設備)快速普及, 和以碳化纖維,金屬陶瓷為代表的新材料, 以及以頁岩油氣/光伏/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在未來幾年的廣泛應用, 美國的高端製造成本會大幅降低, 甚至在中低端製造業領域, 價格會比中國還低都有可能. 以工業機器人為例, 它確實能省下一筆巨量的勞動工資,加班費,社保,醫保等福利補貼, 甚至還省掉了建宿舍樓,寢室裝修,以及日常伙食供應的成本, 產量大,質量穩定,材料損耗率可以降到極低, 還沒有罷工和內部管理的麻煩. 只要產品利潤率較高, 走量大, 市場穩定, 做得好的2年左右就能收回初期機器人的固定投資成本,後面的年份全是純賺. 你說咱們中國能比嗎? 中國13億人, 總要吃口飯的, 如果在中國機器人大規模普及的話, 所有的實體外資就該全部迴流歐美了. 到時候剩下的人幹嘛? 全部失業, 然後暴動? 確實是個問題.

還比如造汽車, 等美國的T800,T1300碳化纖維大規模量產,成本下降後, 一輛汽車可以用到30%-50%的先進復合材料(歐洲台風戰機機身材質已使用了48%的復合材料), 人家做的車體更輕(油耗降低),更堅固,更耐磨損,抗腐蝕,抗老化,但費用跟傳統的鋁合金,特種鋼差不多, 你說中國的產品如何競爭? 話說中國的T800還是從美國那偷來的技術, 在江蘇建的工廠. 如果美歐日對中國集體封鎖, 那中國豈不跟世界潮流說BYE BYE ?

----------------------在上述7點中,人力成本已經不可能再往下降,即便經濟危機中,人工成本由於市場調節自動下浮, 但人的期望已經高不可攀. 沒有人希望自己未來過著一種沒車沒房沒有尊嚴低工資的生活.即便再窮的農村子弟也是如此.而其他6點,想要降低費用幾乎是不現實的. 這會影響到權貴的利益. 回想李總理要求提網速, 降費用,看看到現在全部都實現了嗎? 如果要TG減稅,降低水/電/油/氣價格, 不靠賣地過日子, 政府收入會銳減. 地方政府恐怕連工資都發不出來. TG對國家的控制會更弱, 權貴會更加反彈. 地方債務的漏洞將更加無從彌補.而要TG自我革新, 自我凈化, 老王在5月邀請日本著名政治學者福山先生時已經說了,天下沒有誰能自己給自己動手術的. 所以靠體制改革,進而帶動經濟改革,這一點還是別抱希望了.

----------------------最後補充說1點,其實大家談得最多的就是TPP. 實際上除了TPP的阻礙外, 美歐間的TTIP更將使得未來中國將會有更多的企業被擋在美歐2個最高端, 最大的國際市場之外. 如果撕破臉皮, 都不按現行WTO准則行事, 美歐會按照TTIP協議,搞出更多技術性或非技術性的貿易門檻阻擋中國企業.加上東南亞, 印度的崛起, TTP的推波助瀾, 美國不會需要中國的中低端產品, 但中國卻需要歐美日, 東南亞, 印度的市場和歐美日的高技術. 而中國又有13億人要就業, 要吃飯. 真的不敢想像未來中國會怎麼辦? 其實這已經是放在眼前的困境了.

先不說什麼放水晚死, 不放水早死. 也不說中國手裡目前抱著的股市-匯市-樓市-債市4顆炸彈誰先爆. 就目前這種趨勢來看, 10年太長, 5年內就將對中國形成嚴重沖擊! 而一帶一路計劃只會幫助這些潛在競爭國完善他們的基礎設施與交通條件, 真的是養虎為患.

所以從目前事態的發展速度來看, 中國已經沒有任何時間和空間去完成改革了.而且這種改革也不可能以犧牲很多人的就業為代價來完成. 畢竟中國有13億人,沒了中低端製造業, 大家都去搞高端么? 都去搞第1產業和第3產業么? 似乎也不現實啊!

但無論如何, 沒有了實體經濟這個強大根基的保障, 任何虛擬經濟都支撐不起一個巨型國家的崛起, 甚至連生存都將成為一句空話! 我對中國的實體經濟及未來真的悲觀!

Ⅱ 地球人口多少面積多少美國人口多少面積多少中國人口多少面積多少

1、中國能養活多少人?
近兩百年來,世界人口數量的增長呈愈近愈速的態勢。世界人口在1830年突破10億大關,世界人口從第一個10億增加到第二個10億,用了100年的時間(1830年~1930年)。之後,只用了30年時間(1930年~1960年),世界人口就躍到30億。接著經過15年時間(1960年~1975年),世界人口達到40億。又經過12年時間(1975年~1987年),世界人口突破50億。1999年,世界人口達到60億。

人越來越多,但地球只有一個,很多人憂慮重重地研究地球對人口承載的能力。

美國人口學家科恩(Joel E.Cohen)於1996年出版了專著《地球能養活多少人》,書中對人類在近400年來對地球承載力的研究進行了總結。迄今,估計數已問世65個之多。這些估計數的差別大得驚人,從最低的不足10億到最高的超過1萬億。

相比之下,我們學者對中國的人口容量的估算相對比較保守,早在解放前,中國有的學者提出中國人口總數4億為最佳;1948年甚至有人提出2億最宜。第一次明確提出並論證"中國究竟應該有多少人"這個人口數量發展目標的是孫本文先生。他在1957年發表的《8億人口是我國最適宜的人口數量》,成為中國適度人口研究的開山之作。其後很多學者都研究過這個熱門問題,田雪原、陳玉光、宋健、宋子成、孫以萍、王浣塵、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胡鞍鋼、曹明奎、毛志鋒等都提出了各自的推測數據。除了胡鞍鋼真正嚴肅考慮過人口結構本身問題外,其他學者基本都是從地球資源(如糧食和淡水)角度進行推測的。最為荒謬的應該要算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李小平的觀點了,他認為中國人口應該以200年時間回落到3億左右,我在新華社《國際先驅導報》118期(2004年10月15日發行)已經駁斥了這種謬論。對中國的人口發展影響最大的要算宋健了,因為他的人口控制論是中國八十年代開始實行的嚴厲計劃生育的理論依據。1981年宋健等得出中國適度人口應不超過7億的結論,並把7億作為中國人口發展的最終目標和最佳方案。

現在所謂的16億人口上限是計生委綜合多位學者的觀點得出的結論:中國的最大人口容量約為15億人或16億人左右,而超過18億人到20億人,可能使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遭到災難性的打擊(陳衛/孟向京《中國人口容量與適度人口問題研究》http://www.usc.cuhk.e.hk/wk_wzdetails.asp?id=1853)。最近新華社《瞭望》周刊重申了中國政府的這一觀點,很多媒體轉載這一報道時用了「中國只能養活18億人」這一駭人聽聞的標題。

事實上最早擔憂人口過多的既不是馬爾薩斯,也不是馬寅初,更不是李小平,而是兩千多年前的韓非子(當時中國人口兩千萬左右)。他曾指出:人有五子,子又有五子;則大父(即爺輩)未死,而有二十五孫。結果是「人民眾而貨財寡,事力勞而供養薄」。要是當時也實行計劃生育的話,中華民族早就滅絕了(當時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滅絕了)。

其實大多數人口學家只看局部歷史,根據幾十年或者上百年的的人口數據總結出一個規律,然後再無限地預測未來。1968年當全球人口達到35億時,美國人口生態學家Paul.R.Ehrlich出版了其轟動一時的《人口爆炸》,認為世界人口當時已經超過了地球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正威脅著整個人類的生存。然而幾十年過去了,世界人口卻已經跨過60億大關,人類生活水平反而提高了。

事實上只要仔細回顧歷史,就可以發現人口呈長S形變化,數千年的低水平平穩期,兩百多年的急劇上升期,然後是適當下降後的高水平平穩期,現在不少發達國家已經到達人口頂峰(有些國家開始下降),非洲和阿拉伯國家還處於增長階段,中國本來應該與印度一樣還在緊近頂峰的增長期,但中國的計劃生育使中國人口過早地到達了由增長向減少的過渡階段。人口一直是問題,以前和將來是人口不夠的問題,只有這中間兩百多年是人口過多的問題(我專題討論了這個問題)。

2、中國的人口過多不過是一個流傳很廣的謊言
我國人口今年達到13億,平均人口密度已達135人/平方公里,為世界人口密度的3.7倍。但事實上除了澳大利亞、加拿大、俄羅斯、美國人等國家外,人口密度比中國高的國家比比皆是,如日本:336,德國:232,英國:245,荷蘭:477,比利時:336,義大利:196,印度:319,韓國:491,越南:264人/平方公里,並且這些國家經濟比中國好的還佔多數。蒙古國(1.73)與內蒙古(20)、海南(216)與台灣(592)、朝鮮(182)與韓國(491)就是幾個很好的比較,人口密度高的後者反而比人口密度低的前者更加發達。德國、英國、日本都與中國一樣人口分布不均勻。

我們總是說中國以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0%的人口,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101公頃,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一半,只是印度一半。但事實是:地球上的耕地分布很不均勻,大量耕地集中在南北美和澳洲等人口相對少的地區。日本(0.03公頃)、越南(0.068公頃)和韓國(0.04公頃)都比中國要少,歐洲很多國家也不過與中國相當。孟加拉的人均耕地面積是台灣的兩倍,台灣沒有發生過飢荒,而孟加拉是世界上飢荒最頻繁的地區。

中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只有2-3%,遠低於聯合國所要求的6%。導致勞動者素質低下,中國每個農業勞動者與每公頃農業用地所創造的農業附加值分別為193美元與184美元,韓國則為5302美元與6961美元,日本分別為16712美元與12445美元,連泰國都分別達到了554美元與488美元;中國每消耗1千克能源所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為0.7美元,韓國為1.8美元,日本為6.1美元,泰國為2.1美元。中國投入40美元掙7美元,而印度投入24美元掙6美元。可見中國主要的問題不是耕地和資源的短缺,而是教育不夠。

可見經濟水平並不完全由人均資源決定的,人口數量多少並不決定一個國家地區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因此有人說中國的人口過多不過是一個流傳很廣的謊言。改革開放的經驗也說明中國在現有的資源下還有巨大的經濟潛力。

3、中國真的只能承載16億人口嗎?中國真的只能養活18億人嗎?
兩百年前,要是沒有印第安人的玉米、土豆、紅薯,全球人口不可能增加到現在的60億,中國人口仍然還象以前四千多年一樣只有幾千萬。新中國成立之際,美國艾奇遜艾奇遜暗示,中國政府解決不了自己的糧食問題,中國將永遠是天下大亂,只有靠美國的麵粉才有出路。1949年之後中國的經歷沒有實現悲觀主義者的預言。是什麼使中國人民避免陷入所謂的「馬爾薩斯陷阱」呢?人口爆炸導致知識爆炸和傳播的加速。過去兩個世紀在世界范圍發生的「知識爆炸」,科學技術以史無前例的速度發展,新科學、新技術傳播到世界每一個角落,為1949年以後的中國農業進步提供了很好的知識基礎。

食物來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氮、磷、鉀等元素是循環使用(地球有過量的這些元素),並沒有溢出地球,太陽提供取之不盡的能源。要是土地上光長草,當然不能養活這么多人口。但人類從游牧社會到原始農業,再到現代農業(肥料、種子的更新),不就是使太陽的光合作用更加有效嗎?並且成就顯著。游牧社會時期,需要數百里才能承載上萬人口;農業社會只要數十里就行;工業社會需要土地更少。建國初期,廣州市番禺區成功地實行了單造改雙造,掙稿改翻耕的耕作制度改革,使單產從原來的240多斤(明清時期產量更低)提高到400斤左右水平,實現了第一次飛躍(ttp://www.pyagri.gov.cn/Agriculture/dynysdy.htm)。現在袁隆平超級雜交稻畝產1600斤,近年將到達2000斤。春玉米畝產2000斤,黃瓜嫁南瓜畝產兩萬斤(可以作飼料轉化為肉類)。看看當時需要多少勞力和土地才能養活同樣的人,現在及今後將有許多人能從土地上解脫出來從事工業生產。要沒有三十年前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塑料地膜和塑料大棚的推廣,現在大量農民還得束縛在土地上而不能進城工作。

《瞭望東方周刊》「到底誰能斷言中國耕地的警戒極限?」一文已經指出:僅僅因為塑料地膜和大棚的推廣,就已經給中國農業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塑料地膜、塑料大棚迅速普及,目前中國塑料大棚及地膜覆蓋面積超過2億畝。嚴冬季節,冰封雪飄,但在南北大地的塑料大棚內,綠油油的農作物顯出一派生機。
在中國西部,大量的高寒陰濕地區,每年能生長農作物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在漫長的冬季里,西北及西藏、內蒙古等許多地方的土地上,連草都不能生存。但大棚推廣開來之後,一切都變了。塑料大棚使海拔5000米左右的青海、西藏等地,有史以來沒有生長過農作物的許多地方,不但長出了農作物,還高產穩產。如黃瓜畝產4000公斤,辣椒畝產1800公斤。所有的土地上,只要建上大棚,一年四季可以不停地產出農產品。青海、寧夏、甘肅等省(自治區),依靠塑料大棚,如今不但不用調入蔬菜,反而成為蔬菜調出地,成為蔬菜出口的重要基地。

美國《遠東經濟評論》稱中國農民撼動世界市場。在中國的大片沿海地區,傳統的糧食種植地正在逐漸讓位給果園和蔬菜大棚。飛機降落上海機場之前從舷窗眺望,乘客往往誤認為腳下就是遼闊的大海,實際上那是綿延數里的塑料蔬菜大棚。新鮮水靈的中國椰菜正在取代美國加州的產品,出現在東京人的午餐飯盒裡。上世紀80年代,全球最大的蘋果生產國是美國,而目前中國的蘋果產量已經是美國當年的4倍。中國只佔全球7%的耕地,但中國的瓜菜產量現在已經佔到全球的一半,是印度的6倍,美國的12倍。1995年中國的產量還只有全球市場的1/3。

所謂戰爭就是資料之爭,以前人口少,搶人口為奴隸;後面搶土地。今後所謂資源之爭,主要是能源和水資源之爭。只要這兩種資源不缺乏,就意味著科技還有巨大的潛力。從理論上看,太陽每天提供地球大量能源,地球怎麼可能缺能源?地球上水面積比陸地面積還多,怎麼會缺水?要是能源解決了,其他問題也好辦,比如說將高山變為平地,西藏水入新疆將變為可能(以前考慮大西線調水還有地質上的顧忌,要是能源便宜的話,可供選擇的方案可多了),西藏水調去塔里木沙漠後就不會很快流到大海中,只會在塔里木就地蒸發,形成水氣。這些水氣會在塔里林盆地邊緣的天山山脈和昆侖山脈形成降雨,降雨再次流入盆地,再次蒸發,如此周而復始,由於持續有西藏水的引入,總水量就會一直增加,直到當地總水量極大非富,水價變會得非常低。西北將成為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中華文明傳統寶地陝西、河南、山西等將重現昔日輝煌。

太陽能幾乎是取之不盡,可惜是不可儲存,氫剛好是載體,將不可儲存的能源轉化為安全的可儲存的能源。現在各主要大國科學家(包括幾乎所有的汽車和飛機製造廠)都在研究將氫用於能源,能源將非常便宜,直接從水中獲取。氫的科技突破被認為將是可以消除戰爭的科技突破。今年在北京召開了國際氫能源學術會議,人民日報還專門介紹了一些科普知識(氫能是確保我國長期發展的最可依賴能源http://www1.people.com.cn/GB/guandian/1035/2294772.html,再論氫能的可依賴性http://www1.people.com.cn/GB/guandian/1036/2519064.html)。現在美國有能力降低氫電池的成本,但汽車製造廠都是以石油為燃料的生產線,要是石油價格不漲得太多,沒有必要改造生產線為利用氫電池。這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不敢過度提高石油價格的原因。這種氫能源的重大突破可望在近三十年內(並且隨時都有可能)實現,到時能源將變為相當便宜。美國科學家預計用西部多餘的水電就可以廉價地從水中提出幾乎用之不盡的氫能源。就象我們現在笑古代不會用煤碳、石油一樣,後人也笑我們現在是端著金飯碗討米。

現在沿海發展比較快的原因之一就是海運相對便宜,但要是能源非常便宜,高速公路的重要性將會增加,並且空運就會成為主要運輸工具,內地與沿海的差距就會縮小。
看來已經窮盡的資源,實際還具有無限的潛能。若大的一個地球,我們也還只是在皮毛上循環地用了一點陸地資源,更加廣闊的海洋幾乎還是處女地。就可預計的技術條件,地球養活數百億人口沒有問題,但關鍵是人類可能永遠達不到100億人口了。
氦3是氦的同位素,可以和氘發生核聚變反應,聚變過程放射性小,而且反應過程易於控制,既環保又安全。但是地球上氦3的儲量總共不超過幾百公斤。月球卻有大約5億噸氦3,如果供人類作為替代能源使用,足以使用上千年。每年人類只需發射2到3艘載重10噸的宇宙飛船,即可從月球上運回大量氦3,供全人類作為替代能源使用1年,而它的運輸費用只相當於目前核能發電的幾十分之一。如果人類目前就開始著手實施從月球開采氦3的計劃,大約30年到40年後,人類將實現月球氦3的實地開采並將其運回地面。不過照目前氫能源的發展勢頭看,人類今後沒有必要從月球開采氦3。

人類與野獸斗爭了數百萬年,我們擺脫了猛獸的威脅不過幾十年。猛獸一樣不能光合作用,我們為什麼一定要騰出空間給它們呢?我並不反對適當保護野生動物,但首先還得以人為中心。野生動物的滅絕,喪失了人類可利用的基因庫,但只生一個孩子僅讓父親與母親各自一半23條染色體找到了表達機會,而另一半卻喪失了表達機會,對人類自身豐富多彩的基因資源來說不亞於珍稀物種的滅絕。

就算一直停留在目前科技水平,中國真的只能養活18億人口,那也不用擔心,因為中國放開計劃生育,以中國的人口結構、經濟結構和生育願望,連15億人口都勉強,然後就減少,怎麼也達不到18億。僅僅因為玉米、土豆、紅薯,全球人口容量就增加了幾十倍。科技是在近兩百年才加速發展的,難道科技水平已經到了極限?隨著種子、肥料、農業機械和其他科技的進步,人口容量將不斷增加。靜止地看,某一段時期可能真的有人口上限,但關鍵是以目前的生育願望和人口增長速度,人口增長永遠也達不到那個承載力極限。從全球來看,1960年代人口30億時,平均生活水平比1930年人口20億時要高;1975年人口40億時,平均生活水平比1960年要高;1987年人口50億時生活水平又比1975年要高;1999年世界人口達到60億,平均生活水平又比1987年要高。從中國看,1980年人口總數10億時候,生活水平比1970年人口8.3億時候要高;1989年人口達11億時,生活水平比1980年要高;現在人口13億,生活水平(包括住房條件)又比1989年要高。 既然生活質量在不斷提高,說明科技的進步、經濟的成長比人口增長快。由於科技的進步,人口問題往往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誰有資格斷言中國人口上限?誰敢斷言中國人口上限?

「人類的恐懼通常是一場虛驚」,對人口過多的恐懼是「心本無聲聲自流」,庸人自擾。過份樂觀會付出昂貴的代價,但過於悲觀,其代價會更高。

Ⅲ 關於中國水資源的資料

我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我國的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和印尼,名列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國的人均水資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然而,中國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國家。僅2002年,全國淡水取用量達到5497億立方米,大約佔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國1995年淡水供應量4700億立方米的約1.2倍。

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資源僅占其總水量的2. 5%,其中70%以上被凍結在南極和北極的冰蓋中,加上難以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凍積雪,有86%的淡水資源難以利用。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淡水資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佔地球總水量的0.26%.目前,全世界有1 /6的人口、約10億多人缺水。專家估計,到2025年世界缺水人口將超過25億。

Ⅳ 印尼的水價

泰晤士水務在英國麻煩不斷,8月9日,它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因水價太高及管網漏損而倍受指責。

目前,泰晤士准備出售其在東雅加達的資產。在英國本土,因為自來水管網漏損嚴重,又要求提高水價,泰晤士正受攻擊。它在雅加達的出售活動也頗有爭議,由誰接手它出售的PTThamesPAMJaya(TPJ)95%的股份,印度尼西亞的監管者和水管理部門對此極為關心。

上周,泰晤士簽署協議,打算以幾千萬英鎊的價格出售在TPJ的股份。剩餘的5%股份由其當地的子公司PTTerraMettaPhora所擁有。

1997年,泰晤士從當時的獨裁者印尼軍政領袖蘇哈托將軍長子手中獲得了水務資產的特許經營權。根據特許經營條款,如果要出售49%以上的股份需要得到雅加達政府部門的批准。雅加達方面已經請國際顧問對尚未透露姓名的收購方進行信譽調查。

雅加達水務監管部門的頭腦AhmadLanti說:「我們擔心新進公司不是專業水務運營者。在Google上搜索不到它們,並且,傳聞這些公司的收購具有濃厚政治意味。雅加達的水供十分重要,它不能成為政治工具。」

據悉,印度尼西亞人民福利統籌部長AburizalBakrie與其中一個潛在買家有關聯。預計調查將持續3個月。

Lanti先生說,他擔心TPJ的高級管理層是否會被新東家繼續留用。「泰晤士的業績十分糟糕,但是,它的關稅在東南亞來說是最高的,因此,新公司可能不會使用同一批人來管理。」他以50%的自來水漏損率作為泰晤士水務業績糟糕的例證。

雅加達水事部門的主管HaryadiPriyohutomo說,在完成任何出售行為之前,泰晤士應該先解決200萬英鎊的債務問題。

Lanti先生同意這一說法,「如果新公司接受了這些債務,它們彌補損失的唯一途徑就是關稅,並且會把水價提高到用戶難以承受的程度。」他說,「任何一個超過1000億盧比(580萬英鎊)的交易我都反對。」

泰晤士和TPJ都拒絕對有關事件做出評論,但是一個消息來源否認水價將會飛漲,並確信交易一定會被批准。泰晤士稱,它將於下周發表一個聲明。

泰晤士自1997年進入印尼市場之後一直飽受困饒。在簽署協議的幾個月里,亞洲金融風暴和蘇哈托政權的倒台,使泰晤士的投資陷入混亂。

Ⅳ 中國水資源

我國是個缺水大國,水資源並不豐富,但用水浪費驚人,供求問題十分突出。這個結論,並非危言聳聽。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1億立方米,在世界上僅次於巴西、前蘇聯、加拿大、美國和印尼而居第6位。絕對量雖算豐富,但由於人口多,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卻大大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僅列世界第88位,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日本的1/2;美國的1/5;印尼及前蘇聯的1/7;加拿大的1/50。每畝佔有水量是巴西的16.8%;日本的21.3%;加拿大的37.7%;印尼的13.6%。中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廣大的北方和沿海地區水資源嚴重不足。據統計,中國北方缺水區總面積達58萬平方公里,包括京、津、冀、晉、魯、豫北和遼中南等。這些地區的水資源開發程度已達70%。而且隨著人口的迅速增長,人均水資源每年在遞減。
中國身處亞洲,在太平洋之濱,有人認為中國水資源狀況好,但實際上中國也是一個水資源匱乏的國家。華北,西北等地區更是重災區---乾旱,人們洗澡都要計算用水情況,以免浪費。不然我國為什麼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提出了南水北調工程,解決北方用水困難。如今,長江三峽水利站的建立,雖說是為國內提供電量與蓄水緩洪,但其中也有大部分的內容是為了輸送水去北方,支援北方的淡水問題。

我國水資源還有幾個特點:一是全國降水在空間和時間的分布上極不平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差別懸殊,歷史上水旱災害極為頻繁;二是北方有的地區人均佔有水資源相當於世界上最乾旱的國家,水豐富的南方卻常常發生季節性乾旱,使依賴水灌溉的主要農作物水稻及一些經濟作物用水困難;三是污水排放量大處理率低,全國年排污水363億噸,其中80%未經處理,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嚴重污染,水質性缺水現象越來越嚴重;四是缺乏科學的用水定額和管理,生產耗水量大,水的浪費相當普遍,全國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僅有45%,萬元工業產值耗水量遠遠高於工業友達國家,農業灌溉有效利用率一般只有25%至40%。所以,水的問題在我國是很嚴峻的。
中國517座城市中,有3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缺水量達58億立方米,日缺水量1600萬噸。缺水城市主要集中在華北、沿海和省會和工業型城市。按目前的經濟發展速度,如不及時興建一批水源工程,每年缺水量將超過200億立方米,將嚴重製約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居民用水需求。

閱讀全文

與印尼水價多少錢一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油療是做什麼的 瀏覽:160
轉賬到中國銀行時間多久 瀏覽:152
伊朗接回中國的是什麼人 瀏覽:491
中國有多少叫劉宇豪的 瀏覽:133
伊朗到底是什麼氣候 瀏覽:656
二戰中的伊朗是怎麼樣的國家 瀏覽:392
伊朗什麼時候新選總統 瀏覽:464
英國在古代是怎麼治國的 瀏覽:102
印度邊境怎麼升旗 瀏覽:458
印度錫克族頭巾怎麼戴 瀏覽:780
印尼六個月簽證多少錢 瀏覽:173
中國哪裡的生蚝最好吃 瀏覽:520
越南人如何才能入籍中國 瀏覽:752
越南地面保溫擠塑板多少錢 瀏覽:954
伊朗中文翻譯工資要多少 瀏覽:703
穆里奇在中國呆了多久 瀏覽:206
越南什麼禮品好 瀏覽:763
越南的火車站有什麼 瀏覽:622
印尼什麼標 瀏覽:140
印度人為什麼吃這么多雞蛋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