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第三產業是什麼

印尼第三產業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4-12-11 20:03:40

Ⅰ 東南亞各國經濟發展特點

越南:屬發展中國家。1986年開始實行革新開放。1996年越共八大提出要大力推進國家工業化、現代化。2001年越共九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定向的市場經濟體制,並確定了三大經濟戰略重點,即以工業化和現代化為中心,發展多種經濟成份、發揮國有經濟主導地位,建立市場經濟的配套管理體制。實行革新開放的二十多年來,越經濟保持較快增長速度,1990-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7%,經濟總量不斷擴大,三產結構趨向協調,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基本形成了以國有經濟為主導、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格局。

寮國:
以農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屬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柬埔寨:
是傳統農業國,工業基礎薄弱。屬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
泰國:
實行自由經濟政策。屬外向型經濟,較依賴美、日、歐等外部市場。
緬甸:
農業是緬甸國民經濟的基礎,農作物主要有稻穀、小麥、玉米、棉花、甘蔗和黃麻等。緬甸自然條件優越,資源豐富。但多年來工農業發展緩慢。1987年12月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1989年3月31日,政府頒布《國營企業法》,宣布實行市場經濟,並逐步對外開放,允許外商投資,農民可自由經營農產品,私人可經營進出口貿易。
馬來西亞:
是相對開放的以國家利益為導向與新興工業化市場經濟體。國家透過宏觀經濟計劃,在指引經濟活動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其重要性逐漸下降。馬來西亞擁有亞洲最佳的經濟紀錄。
新加坡:
是繼倫敦、紐約和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工業是新加坡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快速發展至今,已成為全球第三大煉油國,以及世界電子工業中心之一。
印尼:
工業發展方向是加強外向型的製造業。
汶萊
是一個經濟結構比較單一的國家,其經濟主要建立在傳統農業和沿海漁業的基礎上,汶萊經濟總體走勢特點:經濟結構高度依賴石油、天然氣。
菲律賓
出口導向型經濟。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突出,同時農業和製造業也占相當比重。
東帝汶:經濟處於重建階段

Ⅱ 越南與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哪個國家更發達

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的人均收入還沒有中國高!

Ⅲ 印度尼西亞 通貨膨脹 急!!

一、總量態勢

1.經濟增長明顯回落

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13061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800億元,增長3.5%,回落0.5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67419億元,增長11.3%,回落2.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51400億元,增長10.5%,回落1.6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3%,比上年同期回落2.2個百分點。其中二季度增長15.9%。分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12.7%,集體企業增長10.5%,股份制企業增長18.8%,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長14.3%;重工業增長17.3%,輕工業增長13.8%。產銷銜接狀況良好,產品銷售率97.7%,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

2.居民消費價格漲幅回落

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7.9%,比1-5月份低0.2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7.6%,農村上漲8.6%。分類別看,食品價格上漲20.4%,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6.64個百分點;居住價格上漲6.9%,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1.02個百分點;其餘商品價格有漲有落。

3.就業目標完成較好

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數640萬,完成全年目標的64%;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82萬,完成全年目標的56%;就業困難人員就業77萬,完成全年目標的77%。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同比增長14.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2528元,增長19.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3%。

4.國家外匯儲備增加

2008年6月末,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18088億美元,同比增長35.73%。上半年增加2806億美元,同比多增143億美元。6月末人民幣匯率為1美元兌6.8591元人民幣,比上年末升值6.099%,實際有效匯率升值3.75%。

二、因素與結構

1.固定資產投資結構有所改善,城鄉消費同步增長

上半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8402億元,同比增長26.3%,比上年同期加快0.4個百分點。其中,城鎮58436億元,增長26.8%;農村9966億元,增長23.2%。在城鎮投資中,三次產業投資分別增長69.5%、26.6%和26.2%,第一產業同比加快32個百分點;中、西部投資分別增長22.4%、35.3%和28.6%,中西部增速明顯快於東部。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1043億元,同比增長21.4%,比上年同期加快6.0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3.9%。其中城鎮34819億元,增長22.1%,縣及縣以下16224億元,增長20.0%;批發和零售業43068億元,住宿和餐飲業7207億元,分別增長21.3%和24.0%。

2.出口增速有所回落,外商直接投資快速增長

上半年,進出口總額12342億美元,同比增長25.7%,比上年同期加快2.4個百分點。其中,出口6666億美元,增長21.9%,回落5.7個百分點;進口5676億美元,增長30.6%,加快12.4個百分點。貿易順差990億美元,同比減少132億美元。上半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24億美元,增長45.6%,比上年同期加快33.4個百分點。

3.財政收入增長加快 企業利潤和個人收入增速減緩

1-5月份,國家財政收入完成29064.4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3.8%,增速同比加快3.2個百分點,增長最快的是關稅和企業所得稅。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0944億元,同比增長20.9%,比上年同期回落21.2個百分點。實現利潤最多的5個行業分別是: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
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同比增長14.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2528元,增長19.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3%。

4.貨幣供應量增幅回落 本外幣存貸款反向變動

6月末,廣義貨幣 (M2)余額44.31萬億元,同比增長17.37%,增幅比上年末高0.63個百分點,比上月末低0.7個百分點;狹義貨幣 (M1)余額15.48萬億元,同比增長14.19%,增幅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別低6.86和3.74個百分點;市場貨幣流通量(M0)余額3.02萬億元,同比增長12.28%。上半年凈回籠現金194億元,同比多回籠2億元。
6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45.02萬億元,同比增長17.84%。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43.90萬億元,同比增長18.85%,比上月末低0.84個百分點。外匯各項存款余額1638億美元,同比下降1.75%,上半年外匯各項存款增加30億美元,同比少增23億美元。
6月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30.51萬億元,同比增長15.17%。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28.62萬億元,同比增長14.12%,增幅比上年末和上月末分別低1.98和0.74個百分點;外匯貸款余額2753億美元,同比增長48.63%。上半年人民幣貸款增加24525億元,同比少增899億元。外匯貸款增加553億美元,同比多增388億美元。

5.銀行間市場成交量擴大 利率略有所回升

6月份銀行間市場人民幣交易累計成交8.31萬億元,日均成交 4153億元,同比增長55.9%,同比多成交1489億元。
6月份銀行間市場同業拆借月加權平均利率3.07%,比上月高0.24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0.68個百分點;質押式債券回購月加權平均利率3.08%,比上月高0.20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0.61個百分點。6月末全部金融機構超額儲備率1.95%,比上月末高0.44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低1.05個百分點。

6.全球股市普遍下跌,A股跌幅全球之最
受全球經濟下滑和油價持續高走的影響,全球股市普跌,美股創兩年來新低。A股處於下跌中繼當中,第二季度上證綜指收於2746點,單季跌幅達20%。由於越南股市已反彈30%,因此上證股指自6000點以來跌幅是同期全球之最。
影響A股下跌趨勢的基本面因素主要有對國內經濟下滑的擔心和CPI的持續上揚,並且與國際資本市場聯動性越來越強。國內機構對A股仍是一片看淡,基金贖回壓力大增,反過來又進一步對A股走勢構成壓力。

三,政策效應

1, 總體經濟形勢判斷

今年可謂是多事之秋。繼南方雪災之後,四川又發生8級大地震;美國次貸危機一波三折,國際金融動盪加劇,全球通脹上升,增長趨緩。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經濟運行基本穩定,上半年GDP增長10.4%,CPI上升7.9%,呈現出經濟增長明顯滑落,通貨膨脹高位趨降的態勢,與人們的預測大致相符。
經濟增長回落,表明我國的經濟運行進入了本輪增長周期的下行區間。不過,目前仍處在高位,回落的空間還有。人們對增長回落給予了過分的關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如果回落過大,很多矛盾和問題就可能無法掩蓋和拖延;二是官員晉升的錦標賽以及政府的正當性和威信也可能受到影響;三是就業困難有可能增大,社會穩定會受到威脅。
其實,真正值得人們關注的是,經濟運行風險的進一步積累。這從一些結構性因素的變化中也可以看得出來。一是進口高速增長,出口增長大幅回落,雖然符合經濟調整的需要和方向,但增加了輸入型通貨膨脹的壓力。二是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的操作方向不錯,但一時難以到位,流動性過剩的局面依舊,甚至呈加劇之勢。三是企業利潤增長下滑,個人收入增長趨緩,而政府收入增長過快,再加上相對價格扭曲,既可能在通脹較高的情況下使增長進一步下滑,更不利於結構調整。
關於地震的影響需要具體分析。在經濟上,地震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估計在上萬億元左右,有的甚至無法補救,但損失的是存量資產,而救災和災後重建的過程,引致和增加的是新的社會需求,拉動的是流量的增長。在社會生活方面,地震也是危險和機會並存,應對和把握得好,有利於促進社會的整合,否則,也可能是又一次付出的學費。

2, 關注全球通脹和國際金融動盪

今年以來,國際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基本趨勢是經濟增長趨緩,通貨膨脹加速。歐元區一季度經濟增長達到0.8%,二季度會進一步萎縮,CPI已經達到3.7%,今年夏季有可能超過4%,是歐洲央行通貨膨脹控制目標的2倍。英國的通貨膨脹率已經接近4%,晚些時候有可能達到5%。美國經濟增長率一季度為0.6%,全年預計為1-1.6%,6月份消費價格指數上升了1.1%,為2005年9月以來的最大升幅,也是26年來的第二大升幅,預計全年通貨膨脹率將達到3.8%-4.2%。許多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而俄羅斯、烏克蘭、土耳其、南非和印度尼西亞的通貨膨脹率已經達到兩位數,越南的通貨膨脹率超過25%,形成了全球通貨膨脹的態勢。
很多人將通貨膨脹的上升歸之於石油和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此議有一定道理。近四年來,國際油價每年以每桶10―20美元的幅度上漲,自去年7月以來,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市場監督原油一籃子平均價翻了一番,從70美元漲至140美元,今年漲得更快,前6個月提高了近50美元,漲幅超過了40%。近三年,國際糧價上漲了181%,食品價格上漲了83%,3、4月份國際大米價格猛漲75%。然而,通貨膨脹說到底是一個貨幣現象。全球通脹的主要原因還在於國際貨幣政策環境過於寬松,特別是美國為了應對次貸危機而實行了過分寬松的貨幣政策,再加上日本央行長期實施的低利率政策。至於一些新興經濟國家,由於採取不同形式使本幣與美元掛鉤,因而當美國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美元走貶時,也就無法收緊自己的貨幣政策。實際上等於美聯儲輸出了寬松的貨幣政策和通貨膨脹。這是目前國際經濟運行的實際,並不是什麼人的陰謀。因為,現行的世界秩序是一種強權主導和盛行的格局,而各個國家又都是民族利益至上,其行為方式和政策選擇都是為了最大化本國的利益。
與全球通脹密切相關,國際金融動盪的加劇也值得特別關注。最近,美國兩大房貸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出現運營危機,一周之內兩家公司的股價跌去了50%,半年內市值合計蒸發了460億美元,受此拖累,紐約三大股指全線下挫,全球市場發生「金融海嘯」。與此同時,美國印地麥克銀行由於包括次貸在內的信貸資產出現大批壞賬,造成虧損,發生流動性困難,出現擠兌,因而倒閉,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二大規模的銀行倒閉案。於是,次貸危機遠未結束再次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
自去年9月次貸危機暴發,與次級住房抵押貸款有關的金融機構紛紛破產倒閉,美聯儲進入降息周期,次貸危機的沖擊一浪接著一浪。去年底今年初,花旗、美林、瑞銀等著名金融機構相繼報虧和擴大損失計提,並向外尋求融資,市場流動性壓力劇增,美聯儲在向市場流入資金的同時,與歐洲央行等聯手干預。一些人預斷,次貸已經見底。今年三月,美國第五大投資銀行貝爾斯登瀕臨破產,迫使美聯儲緊急注資,並大幅降息75個基點。到了4月份,歷時幾個月的金融市場動盪一度出現了某些緩和跡象,一些人又預測次貸危機最嚴重的時期已經過去。這一次的沖擊讓人們重新認識次貸危機及其影響。由於房利美和房地美在美國住房金融體系中扮演著核心的角色,承擔著美國12萬億美元普通住房的融資或者信用擔保,其破產倒閉可能是災難性的,與之相比,次貸危機已經引發的金融動盪不過是小巫見大巫。因此,美國政府不可能見死不救。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持有美國國債的規模已達5065億美元,僅次於日本(5787億美元),並且是兩房的最大債權人,損失已無法避免,即使美國政府通過發行更多的國債施以援助,也只是減少了一些損失而已。

3, 貨幣、匯率與短期資本流動

今年以來,面對通貨膨脹上升之勢,央行採取了緊縮性貨幣政策,曾四次提高存款准備金率2.5個百分點,回收流動性1.3萬多億元,並按季度加強了對貸款的控制。應當肯定,從緊的政策方向是正確的,應當堅持,不能因通脹率的高位回落而改變。但是,具體操作還是可以討論的。數量控制是剛性的,沒有迴旋的餘地。中小企業資金緊缺,就是證明。不如適當放鬆數量控制而運用利率調節,這就會給那些能夠承受得起的企業以選擇的餘地。
央行偏好於數量手段而擯棄價格手段的原因在於,在中美利差倒掛和升值壓力未解的情況下,運用利率調節會刺激熱錢流入。特別是最近,有人估算熱錢流入的規模達到1.75萬億美元之巨,更增加了央行的顧慮。其實,熱錢本身的概念就不清楚,不如改用短期資本流動,其數量也是一個難以准確估算的問題,上述估算就存在著一些明顯的不合理之處。我們曾經指出,短期資本流入套匯套利的激勵,主要來自於匯率升值預期,利差不是主要問題,因為短期資本不可能在銀行呆那麼長的時間,而實際利率為負和存貸款利差過大造成的相對價格扭曲和財富逆向轉移才是主要問題。對此最好的證明是,在股市走低的情況下,今年上半年上市銀行的利潤猛增,中信、浦發、民生、招商預增100%以上,其中,中信和浦發分別是150%和140%,全部上市銀行上半年預增利潤有望達到70%,全年達到50%,其中,利差收入佔1/3以上。要知道,政策操作和市場調整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沒有最好的政策,只有適當的政策。因此,政策調整也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不能只求穩妥,不求進取,否則,只能處於被動挨打和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的尷尬境地,其失誤和風險可能更大。
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升值了6.1%,從2005年7月21日以來,累計升值接近20%,但對歐元不升反貶。有人認為,升值已經到頂,升值速度過快,升值並不能抑制通貨膨脹。其實,短期資本流入加速,升值壓力依舊,說明升值並未到位。通貨膨脹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治理通脹需要多種政策的配合作用,既不能把抑制通貨膨脹的責任完全歸之於貨幣政策,也不能把升值的目標定位於治理通貨膨脹;匯率升值主要是調整內外相對價格關系和解決經濟內外失衡。不僅如此,匯率升值與通貨膨脹之間的關系也是復雜的,既有互補的一面,也有互替的一面。匯率升值減少了相對價格扭曲和外部需求,有利於抑制通貨膨脹,但在沒有調整到位以前,升值預期和升值壓力造成的短期資本流入,還會推動通貨膨脹。CPI和PPI的不同走勢、儲蓄存款迴流、一般市場價格與資產價格漲落互見以及本外幣存貸款的反向運動,均與此有關。
人民幣匯率升值必然會增加進口和抑制出口,今年以來出口增長趨緩、進口增長加快的事實也說明了這一點,一部分出口企業出現困難,甚至關閉破產,紡織等一些出口行業和珠三角等出口導向型經濟發達的地區也受到明顯影響。這正是匯率調整的目的以及調整的代價或者機會成本。須知,任何政策都不是免費的午餐。經過調整,匯率趨向合理,內外失衡緩解,國內資源配置和經濟結構改善,失業的工人就會重新就業,經濟也會恢復增長,雖然會有一個過程和時滯。應當指出,人民幣匯率升值,一部分出口企業出現困難,正是進行調整的好時機。如果沒有困難,生產多少出口多少,利潤不斷增加,日子很好過,誰還去調整?事實上,真正的調整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逼出來的。陷入困境的企業都是技術水平低、加工程度淺、增加價值少的企業,這些企業也正是需要退出的企業。這些企業不退出、不轉型和不升級,新的企業就進不來,只有低水平和低技術的企業退出去或者轉型升級了,新的高水平和高技術的企業進入了,技術水平才能提高,產業發展才能提升,出口結構才能改善,中國才能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這是匯率升值的題中應有之義。
在貨幣政策獨立性不足和操作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匯率政策就成為調整的主要手段。在最近的匯率政策操作中,央行改變了一升一貶的操作方式,開始了對美元、歐元和日元同時升值的操作。這是一個進步。實踐證明,在目前的情況下,這樣做並沒有太大的風險,反而擴大了匯率政策的操作空間。至於匯率升值對出口企業造成的不利影響,可以運用其他政策手段予以平衡和緩解。最近出台的提高紡織業出口退稅的辦法就是如此。
在國際金融體系不穩和國際金融動盪加劇的情況下,短期資本的大量流入造成了風險的積累,而資本流動的逆轉則將是危機的來臨。最近越南的情況就是證明。因此,央行不僅要治理通貨膨脹,保持貨幣穩定,而且要關注資本流動,保持金融穩定。從中國目前的情況來看,有1.8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經濟增長雖有滑落,但依然保持了10.4%的增長速度,似乎不會出現這種狀況。但是,資本流動的逆轉也許是一夜之間發生的事情,其對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是災難性的,而中國目前的情勢又是歷史上不曾遇到過的。所以,對此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一方面在加強資本流動監管的同時,進一步推進匯率體制改革,另一方面,對資本流動趨勢和情況進行有預見的研究和事先的充分准備。這樣,在事件來臨時就能處於主動地位,進退有據,應對自如。

4, 把治理通脹和調整相對價格結合起來

在上個季度的經濟分析報告中,我們明確地指出,中國進入了一個中度通貨膨脹時期,這個時期並不是一、兩年的短期的,而可能是中期的。即使下半年的消費價格走低,今年的通脹率也不可能降到6%以下,明年也不會更低,企圖把消費價格控制在5%以下是不可能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流動性過剩,不得不調整人為壓低資源要素價格,都是推動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即使別的因素存而不論,僅就糧食來看,問題也是很清楚的。盡管今年的夏糧取得了豐收,預計達2400億斤,全年糧食產量10241萬斤,但是,在國際糧價大漲和糧食危機顯現的背景下,國內糧食價格表面上波瀾不驚,實際上已經進入了上升通道。據了解,現在山東、河北等地的小麥市場價格已經達到0.82元/斤以上,雖低於5月份國際市場小麥價格(接近1元/斤),但遠高於2008年國家規定三級白麥的最低收購價格(0.77元/斤),再加上農資價格上漲的壓力,糧價上漲是不可避免的。否則,不僅現行收購價對農民沒有吸引力,再一次發生谷濺傷農的事情,也阻止不了糧食的走私出口。因此,與其採取價格控制和扭曲相對價格的辦法,不惜代價地把通貨膨脹率壓至5%以下,還不如面對現實,在穩定通脹預期和保持較快經濟增長的同時,相機抉擇,推進資源要素價格改革,校正相對價格關系的人為扭曲。

在面臨通貨膨脹上升的情況下,人們更關注價格總水平和通貨膨脹,而忽視相對價格和比價關系。這一點不難從新聞媒體的輿論中得到證明,政府把治理通脹作為宏觀經濟政策的第一目標就是其集中表現。不僅如此,為了治理通貨膨脹,政府甚至採取了控制物價、扭曲相對價格的做法,如擴大實際利率負值,保持資源要素低價,進行不適當的價格補貼等等。其中一個重要依據是一個傳統的錯誤觀點,即認為通貨膨脹會扭曲收入分配和造成財富轉移。其實,通貨膨脹上升是價格總水平上升,雖然對低收入階層的損害較大,但扭曲收入分配和造成財富轉移的是相對價格扭曲,而非價格總水平的變化。
如果說在通貨膨脹率高的時候,相對價格的調整比較困難,那麼,用扭曲相對價格來抑制通貨膨脹,造成的問題可能更大。因此,把抑制通貨膨脹和調整相對價格結合起來,也許更為恰當。6月20日成品油價格的調整就是一例。如果成品油價格不作調整,油品的消費和浪費還會增加,財政補貼和社會不公也會繼續擴大,供應緊張的局面就會加劇,油價還要進一步上漲。而調升成品油價格,雖然有可能使今年的消費物價稍有上升,但會使以後的通貨膨脹受到抑制。中國提高成品油價格,國際油價應聲回調就是證明。因此,對於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來說,成品油提價是長期利好。目前,美國的汽油價格是4美元,日本是188日元,香港是16港元,而國內提價後是6元多。如能通過幾次調價,與國際油價接軌和聯動,進而放開油價,就可以徹底消除油價管制中發生的種種荒唐事件,降低經濟運行風險,改善中國的能源安全。因此,有了這一次的經驗,奧運會以後,應當繼續做下去。油價如此,其他價格也是一樣。
此次成品油提價雖然是一個正確的選擇,但與此同時採取的一些價格管制和補貼措施還值得討論。發改委在把汽、柴油價格每噸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價格每噸提高1500元,電價每千瓦時提高2.5分錢的同時,宣布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鐵路客運、城市公交、農村道路客運、計程車、液化氣、天然氣價格均不得提高,城鄉居民用電、農業和生產化肥用電價格不作調整,對全國發電用煤價格實行臨時價格干預,發電用煤出礦價不得超過提價當日的實際結算價格。此外還出台了一些價格補貼。從這些情況中不難看出,一是價格調整的政策目標全部集中於此次提價不能影響消費物價,這與其說是關注民生,不如說是為了政府的面子,結果是大大削弱了調價的效應。比如,如果說低保補貼標准較低,應當及時提高;既然與居民消費密切相關的價格不得提高,為什麼藉此提高低保標准。再如,計程車租價不能提高,油價提高由政府補貼,究竟補貼了誰?能夠經常打的的不會是低收入群體。二是進一步扭曲了相對價格關系,比如,與油品相比,天然氣價格本來偏低,現在更低了。再如,煤電聯動搞了多年,很難推動,這次政府乾脆把它取消了。三是政府的價格管制大大加強,以至於深入到很多具體行業和具體產品中去,這才是更令人擔憂的事情。可見,用加強價格管制和扭曲相對價格關系的辦法來治理通貨膨脹,其結果可能是適得其反。

四,體制分析

1, 關於國企高管的激勵和薪酬

在第1季度的報告中,我們討論了國有企業改革的問題,提出了先收租,後分利,收租和減稅並行的建議,這里根據新的情況再做一點補充。
在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對企業高管的激勵和薪酬問題始終佔有重要地位,國資委和有關部門做出了一系列規定,並著手實施股權激勵。開始時,境外高管的高薪和股權激勵只是畫餅充飢,名義上與國外高管一樣,實際上拿的仍是國內工資。當年劉金寶案就涉及到這樣的問題。然而,只要有了這類制度規定,企業及其高管都會通過自發的制度創新,千方百計地將其從名義規定變成實際的好處。於是,除了令人膛目的在職消費以外,國企高管的薪酬也如脫韁野馬。資料顯示,2002年中央國企主要負責人的實際平均薪酬與職工平均工資的差距是12倍,2003年擴大到13.5倍,前不久,人大常委鄭功成在審議國有資產法案時說,央企高管年收入與職工收入差距高達數百萬元,廣東省情調查研究中心發布的《2006年省情調查報告》指出,有的企業經營者自定薪酬,有的企業實行股權激勵,高管年薪超過數千萬元。中移動1997年推出股權激勵計劃,激勵范圍從最初總公司董事、高管擴大到分公司高管和其他雇員,歷年來,這家公司經理人員共動用100.6714億港元認購期權3.5395億股,以行權時的市價計算,相關收益高達111.2196億元。
針對這種情況,最近國資委發布了《關於規范國有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有關問題的補充通知》(徵求意見稿),為此設定上限封頂,規定激勵對象的收益占本期股票期權授予時薪酬總水平,境內上市公司和境外H股公司不得超過40%,境外紅籌公司不得超過50%,超過上述規定尚未行權的股票期權不再行使。與此同時,中紀委也發布《國有企業領導人員違反廉潔自律「七項要求」適用於〈中國共產黨緩慢行走處分條例〉若干問題解釋》,對國企老總違規自定薪酬要進行黨紀處分。其實,股票期權封頂也與當年的獎金封頂一樣是管不住的,黨紀處分也不能解決這樣的問題。首先,在相對價格扭曲,資源要素租金變成企業利潤的情況下,對企業高管的任何激勵安排都缺乏基礎和依據。其次,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以內部董事為主制定的激勵方案不可能合理。因此,與其在激勵安排的具體辦法和管制上做文章,不如在基本制度基礎的改革上下功夫。
五,趨勢預測

第三季度,全球通脹和金融動盪還會繼續,國內政策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奧運會是最重要的事件,對當期的經濟運行既有推動,也有影響。根據前面的分析,具體預測如下

季度

經濟指標 2007年全年(實際) 2007年上半年(實際) 2008年上半年(實際) 2008年3季度(預測)
增長(%) 增長(%) 增長(%) 增長(%)
GDP 11.4 11.5 10.4 9.8
工業增加值 18.5 18.5 16.3 16.0
固定資產投資 24.8 25.9 26.3 25.0
消費品零售額 16.8 15.4 21.4 22.0
出口 25.7 27.6 21.9 20.5
進口 20.8 18.2 30.6 28.0
消費物價 4.8 3.2 7.9 7.5
註:1.GDP和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其餘指標按現價計算;
2.固定資產投資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3.工業增加值為國有企業和產品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企業的增加值。

Ⅳ 介紹一下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發展狀況及潛力

1.自然資源

印度尼西亞礦物資源豐富, 石油和錫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天然氣、鈾、鎳、錳、銅、鉻、鋁土礦、金剛石儲量也較豐富。石油探明儲量總計13億多噸, 是目前東南亞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另外, 據估計, 印尼沿海海底石油蘊藏量要比陸上石油多3-5 倍,以三馬林達近海的阿塔卡油田為最大。印尼天然氣儲量也很可觀, 約73萬億立方米。印尼的錫礦儲量也很大, 是繼馬亞西亞之後的世界最大錫生產國, 鎳礦儲量562萬噸, 居世界前列。 伊里安查亞還有豐富的鈾礦。廖內群島的賓坦島有鋁土礦。日惹附近產錳。金剛石推測儲量約150萬克拉, 居亞洲之首,主要分布在加里曼丹。

在農林產品方面,印尼的胡椒、金雞納霜、木棉和藤的產量均居世界首位。天然橡膠、椰子產量居世界第二。印尼的熱帶雨林面積僅次於巴西亞馬孫地區。加里曼丹和蘇門答臘的鐵木、努沙登加拉 的檀木、蘇拉威西的烏木、爪哇的柚木都是馳名於世的珍貴木材。印尼海域水產資源豐富, 種類繁多。蘇門答臘東海岸的巴眼亞比等地附近為著名漁場。勿里洞沿海產海 參, 馬魯古群島沿海產珍珠,馬都拉島沿海產海鹽。

2.經濟簡史

自1945年獨立以來, 印尼致力於推行初級產品出口發展戰略和由石油產業支持的進口替代發展戰略, 同時對外國資本進入印尼加以限制,以保護印尼民族經濟的發展。自 1967年蘇哈托政府執政以後的前十五年裡,印尼通過開發豐富的石油和其它資源, 實現 了糧食自給和生產自立。國家收入主要來自石油出口,1982年石油出口收入占國家收入的80%。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期, 石油出口景氣, 印尼經濟一度出現了較快的增長, 1973年到1981年, 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達7-8%。從1982年起,國際市場石油價格和其它初級產品價格開始趨向疲軟, 印尼經濟受到很大沖擊, 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慢, 進入八十年代中期, 世界石油價格暴跌, 印尼經濟出現了衰退。

1982-83年度, 出口和政府收入下降, 財政赤字和經濟項目逆差擴大。自八十年代初以來, 印尼經常項目赤字連年不斷, 外債償付額高達27.6億美元(1988年外債總額為530 億美元), 支付石油和天然氣服務費用為26億美元。另外印尼在對外貿易的運輸費用上也支付了大量的外匯(印尼用於對外貿易的船隊不足), 同時直接投資收入又用於再投資, 不能為支付平衡起作用。 印尼雖有巨額外債, 但印尼嚴格履行金融契約, 因而能得到國際組織的友好資助。印尼的旅遊業發展比較快, 1990年相當興旺, 遊客達211萬人次,外匯收入為18億美元。

3.經濟概況

自1968年以來特別是80年代調整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後,印尼經濟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第一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內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6%,通貨膨脹控制在10% 以內。1994年4月印尼進入第二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即經濟起飛階段。政府採取了進一步簡化進出口手續、降低關稅、放寬投資政策等措施,把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旅遊、增加出口作為經濟建設中的主要任務,使印尼經濟繼續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 1995年5月起,印尼政府頒布了放寬經濟限制的一攬子計劃,開放投資領域,減少對產 業部門經營和發展的限制,鼓勵私營企業在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促進農業生產。1995年、1996年分別吸引外資399億和299億美元。1996年批准外資項目959個,比 1995年上升23%。但由於外資投入猛增、人口和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等因素將制約經濟的發展。

4.行業概況

(1).農業概況

全國擁有可耕地1980萬公頃。1995年,農業總產值616370億盾,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 17.2%。農業人口約占勞動力人數的50.6%。農業以種植業為主, 主要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 糧食作物在農業中占重要地位, 主要由小農分散經營。 糧食作物主要是稻穀, 其次是玉米、木薯、甘薯、大豆等, 大米是印尼人民的主要食糧。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經濟作物生產國之一, 經濟作物大都在種植園種植, 是外匯 收入的重要來源, 主要有橡膠, 咖啡, 棕櫚油, 椰子, 甘蔗, 胡椒, 奎寧, 木棉, 茶 葉等。橡膠是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 大部分在民間小膠園內種植, 產量僅次於馬來西亞, 居世界第二位, 主要供出口。咖啡也是主要的經濟作物, 約90%的產量供出口, 椰 子是傳統的出口作物。

農產品產量統計

(2).工業概況

印尼工業發展的方向是加強外向型的製造業。1995年製造業、采礦業產值各為919290 和351450億盾,分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4.3%和8.4%。主要部門有製造、采礦、紡織、輕工、裝配業等。1994年、1995年製造業增長率分別為12.5%、11.1%。工業品出口額已超過293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64.5%。1995年工業產值比上年增長10%。煤炭生產約 3830萬噸,其中出口3160萬噸,成為僅次於澳大利亞和南非的世界第三大煤炭出口國。

工業行業產值統計

5.主要經濟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1995年):1903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95年):1023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8.07%

匯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8025.00盾

通貨膨脹率(1996年):6.47%

經濟增長率(1996年):7.8%

閱讀全文

與印尼第三產業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本為什麼敢侵略中國 瀏覽:977
英國接受什麼新冠疫苗 瀏覽:848
印度和英聯邦哪個厲害 瀏覽:580
中國北江公安局在哪裡 瀏覽:31
越南人做衣服多少錢 瀏覽:327
人民幣等於多少印尼幣 瀏覽:947
為什麼歌劇都是義大利文 瀏覽:789
嘉興義大利面哪裡有賣的 瀏覽:662
中國有多少個體工商戶 瀏覽:238
我國哪些地方印度人多 瀏覽:457
越南籌集口罩多少錢 瀏覽:294
德國平郵到中國多少錢 瀏覽:723
去越南要多少個小時 瀏覽:671
中國有多少個清水灣溫泉 瀏覽:21
美國切斷伊朗原油出口中方怎麼辦 瀏覽:362
印尼東海的沙灘為什麼是黑色的 瀏覽:871
越南戶口本怎麼遷移到中國 瀏覽:828
中國有哪些品種野生豹 瀏覽:26
義大利人喜歡什麼茶 瀏覽:263
中國石化今日油價消息怎麼看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