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尼特產
印度尼西亞土特產以燕窩、魚翅、海參、咖啡、豆蔻油、銀器、木雕、印花沙籠等較著名。 當然少不了西米啦~ 西米即西穀米,是印度尼西亞特產,是用木薯粉、麥澱粉、苞谷粉加工而成圓珠形粉粒。西米有皮膚回天然潤澤之功能。 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國家的許多島嶼上,生長著一種名叫西谷椰子的樹。西谷椰子的樹干粗直,含有大量澱粉。一般西谷椰子樹的壽命為20年,開花後就死去。人們在它即將開花之前,砍倒樹干,去掉枝葉,橫鋸成段,每段1米左右,再縱劈為二,用刀將莖內的澱粉刮出來,浸入水桶中,澱粉就慢慢地沉在桶底,(這就是我要說到的西谷椰子澱粉),如果把上面的水倒掉,乾燥後即可加工成大米狀的顆粒,當地居民稱之為西穀米。 這就是我們平時吃的椰汁西米露裡面的西米。
『貳』 印尼椰子產地哪裡最多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產國,其椰子產量在全球占據重要地位。根據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FAO)的數據,印尼的椰子年產量平均約為1700萬噸,佔全球椰子總產量的29.69%。這一數據不僅顯示了印尼在椰子生產方面的強大實力,也反映了該國在農業生產中對椰子的重視程度。
印尼的椰子產地主要集中在蘇門答臘島東部、廖內省以及加里曼丹島等地。這些地區位於赤道附近,擁有充足的陽光、高溫多雨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椰子樹的生長。尤其是蘇門答臘島東部的沼澤地帶,經過開墾後變成了大片的椰子種植園,為印尼的椰子產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在印尼,椰子不僅僅是一種農產品,更是當地人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椰汁到椰肉,再到椰子殼,每一個部分都被充分利用,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例如,椰殼被用來製作椰泥,作為植物肥料;椰肉則被加工成椰絲、椰蓉等產品,廣泛應用於食品和飲料行業。此外,印尼還通過先進的加工技術,將椰漿、椰水等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為全球消費者帶來美味的椰子製品。
值得一提的是,印尼的椰子產業不僅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還為許多印尼人民提供了就業機會。三務(SAMBU)集團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家企業不僅在椰子種植和加工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還積極回饋社區,為當地人民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這種可持續發展的模式,使得印尼的椰子產業能夠在保持高產量的同時,也能實現社會和經濟的雙重效益。
總的來說,印尼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產國,得益於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先進的種植和加工技術以及對椰子產業的高度重視。未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市場的需求變化,印尼的椰子產業有望繼續發展壯大,為全球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的椰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