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他們冬天最低溫度是多少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沒有冬天。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都地處熱帶,馬來西亞位赤道附近,印度尼西亞則跨赤道兩側,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無四季之分,年溫差變化極小,平均溫度在26℃~30℃之間、全年雨量充沛,3月至6月以及10月至次年2月是雨季。山區年均氣溫22℃~28℃,沿海平原為25℃~30℃。
『貳』 印尼巴厘島天氣有沒有夏天和冬天
巴厘島不分冬天夏天,島上全年都很熱,只有旱季和雨季之分,4月至9月為旱季,基本不下雨,晴空萬里,是巴厘島的旅遊旺季,尤其暑假期間遊人最多;10月到來年3月是雨季,雨水相對比較多,但是很少長時間下,通常會是陣雨,一般是下一會停一會的節奏。另外,這個期間天空雲量較多,落日景觀會打些折扣。
『叄』 北京的冬天印尼是什麼季節
印尼屬熱帶雨林氣候(努沙登加拉群島上的平原、谷地屬熱帶草原氣候),無寒暑季節變化。終年高溫多雨,濕度大。年平均氣溫25度-27度,溫差很小,每年分旱、雨兩季,一般4-9月為旱季,10月至次年3月為雨季,但各地不完全一致,因此北京冬天的時候,印尼是雨季
『肆』 原始人怎麼過嚴寒冬天的
穴居洞穴,或者茅草屋,樹洞等為原始人提供了主要避寒地點,身體保暖當然可以用獸皮毛,草葦等披蓋遮擋。後期原始人懂得用火也起到了很關鍵作用。還有很重點的,現在發現的原始人生活遺跡一般都出現在較溫暖地區,沒有在現在東北和嚴寒地區發現過。
(4)印尼是怎麼過冬天的擴展閱讀:
原始人種類:
1、早期猿人
早期猿人是最早的完全形成的人。現在所知的最早的早期猿人的化石是於1974-1975年在坦尚尼亞北部伽魯西河流域的拉托利地層發現的。
發現物主要是上下頜骨和牙齒,經測定,其年代在380-360萬年前之間。但在同地層中未發現石器。1972年,在東非肯亞特納湖東岸的庫彼弗拉發現了一個人類的化石頭骨。編號為「KNM-ER1470號人」(肯亞國家博物館古人類化石登記號)經測定約在300-270萬年前之間。
2、晚期猿人
晚期猿人的學名叫直立人。我國學者習慣上把他們叫做猿人,他們生存在距今約200萬年前。目前已發現的晚期猿人化石主要有我國的元謀人、藍田人、北京猿人,印度尼西亞的莫佐克託人、直立猿人、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的阿特拉人(毛里坦人),坦尚尼亞的舍利人,德國的海德堡人等。
3、早期智人
早期智人也稱古人,生存於30-20萬年前,最早的早期智人化石是1856年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城附近尼安德特河谷的一個洞穴里發現的,被定名為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
尼人生存於30-20萬年前,人類學家把他作為早期智人的代表,早期智人在亞、歐、非三洲都有發現,如在亞洲有印尼的昂棟人、中國的丁村人、長陽人、馬壩人等。在歐洲有南斯拉夫的克拉皮納人、法國的聖沙拜爾人等。在非洲有布羅肯人、薩爾達納人等。
4、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又稱新人,約生存於9.2萬-1萬年前,其化石最早於1868年在法國的克羅馬農洞穴發現,被定名克羅馬農人,此後,除南極外,晚期智人的化石在其他各洲均有發現。
如在亞洲有中國的山頂洞人、資陽人、河套人等,印尼的瓦賈克人、馬里的阿塞拉人等,在歐洲有義大利的格里馬狄人、德國的阿爾法盧人、馬里阿塞拉人等,在美洲有墨西哥的特佩克斯潘人、美國的明尼蘇人等。在澳洲有凱洛人和芒戈人等。
美洲的居民大約是在5萬年前從亞洲北部經白令海峽來到美洲的。澳洲居民大約是在4-3萬年前從東南亞進入澳洲的。晚期智人的眉脊幾乎消失,前額升高,臉和下頜向後退縮,頦部明顯,腦容量平均達到1400毫升,他們的體質形態已經和現代人沒有多大差別。
『伍』 印尼天氣四季變化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