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和印尼有建交嗎
中印尼兩國人民有著悠久的傳統友誼。新中國成立後,印尼是最早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國家之一。
雙方於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三日在東京達成的關於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萬隆會議十項原則基礎上實現兩國關系正常化的一致意見,通過友好協商,決定自一九九0年八月八日起恢復兩國外交關系。
2. 新中國的建交歷程
新中國的建交歷程展示了其在全球范圍內的外交拓展與合作。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開始逐步與世界各國建立外交關系。亞洲國家中,最早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是朝鮮於1950年4月1日,隨後緬甸(1950年6月8日)、蒙古(1949年10月16日)、印度(1950年4月1日)、印尼(1950年4月13日)、越南(1950年1月)、寮國(1961年4月25日)、汶萊(1991年9月30日)、泰國(1975年7月1日)、阿曼(1978年5月25日)、約旦(1977年4月7日)、伊朗(1956年8月16日)、阿拉伯葉門(1956年9月28日)、阿富汗(1955年1月20日)、尼泊爾(1955年8月1日)、菲律賓(1975年6月9日)、柬埔寨(1958年7月19日)、新加坡(1990年10月3日)、以色列(1992年1月24日)、卡達(1988年7月9日)、黎巴嫩(1971年11月9日)、科威特(1971年3月22日)、伊拉克(1958年8月25日)、敘利亞(1956年8月1日)、阿聯酋(1984年11月1日)、土耳其(1971年8月4日)、巴勒斯坦(1988年11月20日)、塞普勒斯(1971年12月14日)、斯里蘭卡(1957年2月7日)、馬爾地夫(1972年10月14日)、巴基斯坦(1951年5月21日)、孟加拉國(1975年10月4日)、亞美尼亞(1992年4月6日)、亞塞拜然(1992年4月2日)、喬治亞(1992年6月9日)、馬來西亞(1974年5月31日)、沙烏地阿拉伯(1990年7月21日)、哈薩克(1992年1月3日)、土庫曼(1992年1月6日)、塔吉克(1992年1月4日)、吉爾吉斯斯坦(1992年1月5日)、烏茲別克(1992年1月2日)。
歐洲國家中,瑞士(1950年9月14日)是最早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此後,捷克共和國(1993年1月1日)、德國(1972年10月11日)、丹麥(1950年5月11日)、芬蘭(1950年10月28日)、法國(1964年1月27日)、英國(1972年3月13日)、希臘(1972年6月5日)、冰島(1971年12月8日)、荷蘭(1972年5月18日)、挪威(1954年10月5日)、波蘭(1949年10月7日)、瑞典(1950年5月9日)、波黑(1995年4月3日)、安道爾(1994年6月29日)、奧地利(1971年5月28日)、比利時(1971年10月25日)、西班牙(1973年3月9日)、義大利(1970年11月6日)、盧森堡(1972年11月16日)、摩納哥(1995年1月16日)、馬爾他(1972年1月31日)、葡萄牙(1979年2月8日)、愛爾蘭(1979年6月22日)、馬其頓(1993年10月12日)、立陶宛(1991年9月14日)、烏克蘭(1992年1月4日)、匈牙利(1949年10月6日)、蘇聯(1949年10月2日)、保加利亞(1949年10月4日)、羅馬尼亞(1949年10月5日)、斯洛伐克(1993年1月1日)、聖馬利諾(1991年7月15日起,由領事級升格為大使級)、摩爾多瓦(1992年1月30日)、克羅埃西亞(1992年5月13日)、愛沙尼亞(1991年9月11日)、拉脫維亞(1991年9月12日)、阿爾巴尼亞(1949年11月23日)、斯洛維尼亞(1992年5月12日)、列支敦斯登(1950年9月14日)、南斯拉夫(1955年1月2日)。這些外交關系的建立,標志著新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3. 中國印尼何年健交
1945年8月17日:印尼共和國成立。
1950年4月13日:中國與印尼建交。
1967年10月30日:兩國中斷外交關系。
1985年7月:中國同印尼簽署「諒解備忘錄」,恢復長期中斷的直接貿易。
1990年7月:在印尼外長阿拉塔斯訪華期間,兩國發表復交聯合公報,決定自8月8日起正式恢復外交關系。
4. 中國和印尼關系如何
中國與印尼於1950年4月13日建交。1965年印尼發生「9·30事件」後,兩國於1967年10月30日中斷外交關系。20世紀80年代,兩國關系開始松動。
1989年錢其琛外長在日本分別與印尼總統蘇哈托和國務部長穆迪約諾就復交問題舉行會晤。同年12月,兩國就關系正常化的技術性問題進行會談,並簽署會談紀要。1990年7月印尼外長阿拉塔斯應邀訪華,兩國發表《關於恢復兩國外交關系的公報》。
1990年8月8日,李鵬總理訪問印尼期間,兩國外長分別代表本國政府簽署《關於恢復外交關系的諒解備忘錄》,宣布自當日起正式恢復兩國外交關系。1999年底,兩國就建立和發展長期穩定的睦鄰互信全面合作關系達成共識。2000年5月兩國共同發表《關於未來雙邊合作方向的聯合聲明》。
2005年4月兩國共同發表中印尼戰略夥伴關系聯合宣言。2013年兩國共同發表中印尼全面戰略夥伴關系未來規劃。2015年3月兩國共同發表關於加強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的聯合聲明。2015年4月兩國共同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印度尼西亞共和國聯合新聞公報》。
近年來兩國領導人交往頻繁。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對印尼進行國事訪問,並赴巴厘島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4年10月,習近平主席應約同印尼總統佐科通電話。習主席特使、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嚴雋琪赴印尼出席佐科總統就職儀式。
2015年2月,中央政法委書記孟建柱訪問印尼。4月,習近平主席赴印尼出席亞非領導人會議和萬隆會議60周年紀念活動。5月,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訪問印尼並主持召開中印尼副總理級人文交流機制首次會議。7月,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訪問印尼。
11月,習近平主席在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會見佐科總統。2016年1月,國務委員王勇赴印尼出席雅加達至萬隆高鐵項目動工儀式。5月,國務委員楊潔篪赴印尼與印尼經濟統籌部長達爾敏共同主持中印尼高層經濟對話第二次會議。
2017年11月,劉延東副總理訪問印尼並同印尼人類發展與文化統籌部長布安共同主持中印尼副總理級人文交流機制第三次會議。2018年5月,李克強總理正式訪問印尼。8月,習近平主席特使、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出席在印尼雅加達舉行的第18屆亞運會開幕式。
11月,習近平主席在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同佐科總統舉行會晤。2019年6月,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會見佐科總統。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吉炳軒訪問印尼。
10月,習近平主席特使、國家副主席王岐山赴印尼出席佐科總統連任就職儀式並對印尼進行友好訪問。2020年2月11日、4月2日,習近平主席兩次應約同佐科總統通電話。4月13日,習近平主席同佐科總統就慶祝中印尼建交70周年互致賀電。
2月7日、3月18日,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應約同印尼對華合作牽頭人盧胡特統籌部長通電話。3月24日,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應約同印尼外長雷特諾通電話。
2014年11月,印尼總統佐科來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2015年1月,印尼經濟統籌部長索菲安來華主持召開兩國高層經濟對話首次會議。3月,印尼總統佐科來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9月,印尼人協主席祖爾基弗利訪華。
印尼總統特使、人類發展與文化統籌部長布安來華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2016年3月,印尼副總統卡拉來華出席博鰲亞洲論壇年會。4月,印尼政治法律安全統籌部長盧胡特訪華並與楊潔篪國務委員共同主持中印尼副總理級對話第五次會議。
8月,印尼人類發展與文化統籌部長布安來華出席第9屆中國—東盟教育周暨第2屆中國—東盟教育部長圓桌會議開幕式並同劉延東副總理共同主持中印尼副總理級人文交流機制第二次會議。9月,習近平主席同印尼總統佐科在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期間舉行會見。
2017年5月,習近平主席同印尼總統佐科來華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舉行會見。6月,佐科總統特使、印尼海洋統籌部長盧胡特訪華。8月,印尼政治法律安全統籌部長維蘭托、經濟統籌部長達爾敏訪華,楊潔篪國務委員分別同其共同主持中印尼副總理級對話第五次會議和中印尼高層經濟對話第二次會議。
2018年4月,佐科總統特使、印尼海洋統籌部長盧胡特訪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央政法委書記郭聲琨、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分別同其會見。10月,盧胡特作為佐科總統特使再度訪華,國務委員王勇、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同其會見。
2019年4月,印尼副總統卡拉來華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習近平主席、王岐山副主席分別同其會見。9月,佐科總統特使、海洋統籌部長盧胡特來華出席第16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韓正副總理同其會見。11月,佐科總統特使、海洋與投資統籌部長盧胡特來華出席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兩國建有副總理級對話機制以及政府間雙邊合作聯委會(外長牽頭)、經貿合作聯委會(商務部長牽頭)、防務與安全磋商(副總長級)以及航天、農業、科技、國防工業等領域副部級合作機制。
雙方除互設使館外,我國在印尼泗水、棉蘭、登巴薩設有總領館,印尼在廣州、上海、香港設有總領館。
(4)2020年是印尼建交的多少周年擴展閱讀:
歷史
中國與印尼關系不遲於7世紀開始。印尼位於海上絲綢之路,當地出土瓷器也表明兩國商貿往來歷史悠久。而印尼國家博物館亦收藏漢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瓷器藏品,證明中國與印尼的商貿往來綿延兩世紀。
研究指出西漢時已有人取道印尼前往印度,貿易往來隨之建立。中國地理古籍慣稱印尼群島為南洋;印尼群島向中國輸出香料、金、錫、象牙、虎皮等物,中國則向印尼群島輸出絲綢和瓷器。中國僧人義凈到印度取經前後曾在671年到訪室利佛逝,為期六個月。中國古籍尚有其他關於印尼群島的記載。
義凈回國後,尚有不少旅行家到訪印尼群島,並描述其狀況;中國當時和印尼一直和睦共處(元兵入侵除外)。1293年,元世祖忽必烈出兵爪哇,懲罰當地國王,不過爪哇卻壯大起來,建立滿者伯夷帝國。馬來群島諸帝國和中國都有貿易往來。
鄭和下西洋時曾到訪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和爪哇,並令中國在當地的影響擴大,對華人移民當地亦有推進作用。
華人在荷屬東印度時期大舉遷入印尼群島,以應付當地勞工需求。他們多是閩粵人士,在婆羅洲西部、蘇門答臘和爪哇北岸定居。
5. 中國和印度尼西亞建交多少年
1950年建交,但曾斷交過。1990年復交。所以應該是三十周年,但說是70周年也沒有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