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尼西亞為什麼被稱為"火山國"
「火山國」——印度尼西亞
根據全球構造板塊學說,地殼由相對運動的板塊組成,板塊當中有的塊大,有的塊小.大的板塊有 :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板塊.全球大部分地震發生在大板塊的邊界上,一部分發生在板塊內部的活動斷裂上.
印度尼西亞位於 環太平洋地震帶:即太平洋的周邊地區,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魯,北美洲的瓜地馬拉、墨西哥、美國等國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以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紐西蘭等國家和地區.這個地震帶是地震活動最強烈的地帶,全球約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里.印度尼西亞群島不僅多山,而且還多火山、活火山.除加里曼丹島外,幾乎各島都有火山,地震頻繁.印度尼西亞全國共有火山400座,其中120多座為活火山.爪哇島是本區火山最多、地震最為頻繁的島嶼,共有百餘座火山,其中活火山約30座,島上所有最高點均為火山,有44座火山高度在海拔1800~3000米之間,其中最高的11座都是活火山.火山爆發破壞力極大,如巽他海峽中的喀拉喀托火山,現在面積10.5平方公里,海拔813米,1883年火山大爆發引起了劇烈的地震和海嘯,毀去原島嶼的2/3,使3.6萬人死亡.
② 印度尼西亞被稱為什麼國
1. 印度尼西亞被譽為「火山之國」,因為該國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躍,因而火山和地震頻發。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全國共有超過400座火山,其中77座為活火山。
2. 印尼還有「千島之國」的美稱,因為全國共有13700多個島嶼,是世界上島嶼數量最多的國家。這些島嶼散布在亞洲東南部的馬來群島上,包括大巽他群島、努沙登加拉群島、馬魯古群島、東南群島、西南群島及伊里安島西部。
3. 印度尼西亞總面積約為190萬平方千米,人口約為2.15億,位居世界第五。國內80%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伊斯蘭國家。
4. 印尼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沿海地區有狹窄的平原。查亞峰是國家的最高點,海拔5029米。國內河流眾多,水量充沛,使得各島嶼四季如春,植被茂盛。
5. 印尼的氣候大部分地區屬於赤道多雨氣候,終年高溫多雨,雷雨天氣頻發。努沙登加拉群島東部屬於過渡型氣候,有明顯的干濕兩季。
6. 印度尼西亞礦產資源豐富,包括石油、天然氣、煤、錫、鋁礬土、鎳、銅、金、銀等。礦業在印尼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產值佔GDP的約10%。
7.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動力煤出口國,2020年的出口量約為4億噸。此外,印尼在生物資源方面也非常豐富,擁有超過40000種植物和廣闊的森林面積。
8. 印尼的漁資源也非常豐富,蘇門答臘島東岸的巴干西亞比亞是世界著名的大漁場。
9. 印度尼西亞國旗(Sang Merah Putih)別稱「榮耀紅白」,由紅白兩色橫帶組成,長寬比為3:2。這面旗幟的設計源於13世紀滿者伯夷的旗幟,於1945年8月17日首次升起,此後未曾更改。
10. 國旗的設計簡潔明了,由兩條等寬的橫帶組成,上方為紅色,下方為白色。紅色象徵勇敢和正義,以及國家獨立後的繁榮;白色則象徵自由、公正、純潔,以及人民對和平的渴望和對侵略的抵抗。
③ 印度尼西亞是火山之國的原因
印度尼西亞因其獨特的地質構造而被譽為「火山國」。1、地處板塊交界: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匯地帶,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導致了地殼頻繁的活動。因此,這里誕生了眾多火山和地震。2、火山數量豐富:印度尼西亞擁有全球16%以上的活火山,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多個活火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