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多少華人在海外定居
全球約有四千萬華人華僑分布於海外。其中,東南亞國家華人華僑人數最多,超過兩千萬。在印尼有八百多萬華人華僑,秦國(應為「泰國」)有六百多萬,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分別有五百多萬。北美洲的華人華僑主要集中在美國和加拿大,美國有三百多萬,加拿大有一百多萬。在大洋洲,澳大利亞有一百萬華人華僑,紐西蘭有三十萬。此外,在伊拉克等國的華人華僑主要是經商和務工人員。
在美國,華人華僑主要聚居在紐約—新澤西地區、大洛杉磯地區、舊金山—奧克蘭灣區、聖荷西—聖他克拉拉灣區、大波士頓地區、大芝加哥地區、首都華盛頓和巴爾的摩地區以及大西雅圖地區。這些地區的華人華僑人數占當地總人口的一定比例,其中舊金山—奧克蘭灣區華人華僑佔比最高,達到9.2%。
朝鮮的過年風俗與中國有相似之處,如新年前打掃房屋、貼年畫、穿傳統服裝等。不同之處在於,中國人在春節期間吃餃子,而朝鮮人則認為年糕和年糕湯是過年的重要食品。
在新加坡,柑橘是春節期間必購的年貨。華人在拜年時,通常會贈送裝有兩個柑橘的小紙袋,寓意「大吉大利」、「兩粒黃金」和「好事成雙」。今年,新加坡的春節紅包將被「金包」取代,因為金、藍、黑和白被認為是今年的吉利顏色,而華人不喜歡在春節使用素色,因此多選金色。
馬來西亞的華人中有20%的天主教和基督教徒,他們也會慶祝春節。在大年初一,教堂會開放供這些教徒進行彌撒,並且允許華人的舞獅隊到教堂舞獅,象徵興旺發達。在正月十五,未婚男孩會向未婚女孩拋蘋果,而女孩會向男孩拋柑橘,希望未來能找到一個如意郎君或溫柔的女孩。
在伊拉克,由於華人華僑人數不多,他們喜歡吃從底格里斯河中捕撈的螃蟹。然而,伊拉克本國人由於不知道如何食用螃蟹,因此不吃它。伊拉克的哈尼店老闆通常只進少量螃蟹,如果中國公司的人多或是使館舉辦活動采購,這些小店的東西就會被搶購一空。因此,如果想在節日里吃上螃蟹,就要經常去這些店逛逛。然而,在美國,部分華人卻在春節期間忌諱吃螃蟹,因為螃蟹有橫行霸道或不行正路的名聲,這顯示了同宗、異地文化的差異。
在春節期間,紐約的標志性建築帝國大廈上的彩燈會從美國星條旗的紅色、白色和藍色變為華裔喜愛的紅色和金色,以慶祝中國農歷新年。這一傳統已經持續了六年。
在加拿大,由於中餐文化的興盛,許多華人選擇在餐館吃年夜飯。飯桌上的習慣也受到了當地文化的影響:人們交談時通常聲音較小,少有高談闊論;個人飲酒時適量,少有醉酒。
在澳大利亞,春節期間正值盛夏,民間通常以龍舟賽作為春節慶典的壓軸活動,能吸引數十萬觀眾。此外,墨爾本有世界上最長的巨龍,長達150米,有100多年的歷史。每年春節,200多名健壯的澳大利亞人和華人會扛著這條巨龍走街串巷,喜慶至極。
在北極,2002年2月16日,我國第一支純粹民間性質的北極探險隊飛往北極,並在除夕在挪威斯瓦爾巴德群島的朗伊爾城舉辦了中國人在極地前所未有的春節聯歡晚會,在極地燃起了紅紅的中國火焰。
印度人在新年這天實行禁食,從凌晨直到午夜。午夜過後,各家才品嘗准備好的飯菜,互相祝賀新年。
在法國,有一種迷信認為除夕家中有剩酒,來年會交厄運。因此,法國人寧可喝得酩酊大醉,也要將家中的酒喝個精光。
在波蘭,少女在過新年時會穿上特色的兔行衣服吃青菜,據說吃了青菜會事事順心如意。
巴拉圭人將年終的最後五天定為「冷食日」。這五天,從國家元首到平民百姓都不動煙火,只吃冷食。新年零時鍾聲敲響後,才能開始點火烹煮佳餚,大擺宴席歡度新年。
在馬達加斯加,新年前七天不準吃肉,直到除夕晚餐才能吃一些禽類。元旦這天,夫婦要向雙方父母贈送雞尾,表示尊敬;向兄弟姐妹贈送雞腿,表示關心和友誼。
在越南北方地區的一些少數民族中,除夕夜要到平時取水的地方燒香、磕頭,並打一桶水煮年夜飯。煮好後,先祭奠祖宗,然後全家吃年夜飯。吃這頓飯的時候,絕對禁止喝湯。他們認為,喝了湯,種下的莊稼就會受澇。
在匈牙利,除夕夜不吃禽類,因為他們認為吃雞、鴨、鴿等飛禽,來年的幸運便會飛走。他們在新年送親友的禮物,大都喜歡禮物上有打掃煙囪工人和小肥豬的圖形,打掃煙囪自然是除舊的象徵,胖乎乎的小肥豬令人喜歡,含意也喜歡。人們在形象上尊重小肥豬,但實際上又是另一回事了,因為他們新年的傳統食品是油炸小乳豬,那是要拿小肥豬開刀的!
在保加利亞,如果你在人家吃年夜飯時打噴嚏,會得到意想不到的好處。當地習俗認為,第一個打噴嚏的人會給全家帶來一年的幸福。於是主人會走向自己的農場,將自己首先看到的第一隻羊、第一頭小牛或第一匹馬駒牽過來,送給第一個打噴嚏的客人,這個噴嚏打得多值得啊!
B. 印尼華人佔比多少
華人約佔印尼人口總數的5%。印尼華人大多來自於中國福建、海南、廣東等南方省份,大多分布於雅加達、泗水、棉蘭等城市。隨著中國的快速崛起以及與印尼的關系逐步改善,越來越多的印尼華人可以理直氣壯地聲稱自己是華人。
印尼華人一直堅持著中國的生活習俗,形成了一個團結的群體,同時這也影響著周邊的本土人學習中文,所以到這里可以不用帶翻譯,用我們母語就能交流了。
華文教育:
早在明朝年代,華人已移居印尼,一百多年前的印尼華人,當時稱為華僑,已經有社團的組織,並開辦華文學校。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印尼的華文教育,和東南亞各國一樣,在各種有利條件的推動下,得到迅速的發展。
華人學校學生人數多達30餘萬人,當時的中文學校,除了印尼文課以外,其他的課程都用中文授課,華校得到空前的發展,華文教育處在黃金時代。
C. 有中國國籍的華人有多少
華人的足跡遍布全球,據統計,海外華僑華人的人數已經超過了6000萬,散布在198個國家和地區。在世界各地,華人的人數排名前十的國家和地區如下:
1. 印度尼西亞:超過1000萬
印尼是公認的華人人口最多的國家,約占其總人口的5%。大多數印尼華人來自中國的福建、海南和廣東等省份。由於歷史原因,印尼華人對自己的身份較為敏感。近年來,印尼政府實行了民主改革開放政策,承認華人為印尼民族大家庭的一員,華人的地位有所改善。
2. 泰國:約1000萬
泰國的華人數量約占總人口的14%,主要來自於中國的廣東、潮汕和廈門等地。泰國華人歷史悠久,對泰國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3. 馬來西亞:740萬
馬來西亞華人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民族,約占總人口的23%。馬來西亞華人主要來自中國的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省份。近年來,馬來西亞華人的人口比例逐年減少。
4. 美國:508萬
美籍華人包括來自中國及世界各地、後來歸化為美國公民的華人及其後代。根據最新數據,美國華裔人口達到508萬,主要集中在加州、紐約等地區。
5. 新加坡:298萬
新加坡是中國之外唯一以華族人口佔多數的國家。新加坡的華人約占總人口的74%,主要來自中國的廣東、福建和海南等省份。
6. 加拿大:177萬
據加拿大統計局數據顯示,加拿大華人約為177萬,而溫哥華的華人比例已經達到21%。
7. 緬甸:163萬
緬甸與中國接壤,兩國人民自古就有往來。目前緬甸約有163萬華人,主要集中在仰光等城市,大多為廣東人和福建人。
8. 菲律賓:135萬
菲律賓約有135萬華人,其先祖大多來自中國的福建閩南地區。菲律賓民族中,華人血統約佔20%,可能超過1000萬人。
9. 秘魯:130萬
秘魯約有130萬華人,其中可能有500萬具有中國血統的公民。大多數秘魯華人會說多種語言,包括漢語普通話和方言。
10. 澳大利亞:121.4萬
澳大利亞約有121.4萬華人,佔到總人口數的3.9%。華人群體已經成為澳大利亞除英語以外的第一大非英語少數民族社區群體。
除了上述國家,還有越南、韓國、柬埔寨等國家的華人人口也超過了百萬。華人作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已經成為一支重要的力量。
D. 印尼青山有多少中國人
印尼華僑華人總數有近1000萬,約佔印尼總人口的5%,其中90%以上已加入印尼籍,是世界上華人最多的國家。
E. 哪個國家的華人華僑最多,別說中國就好了
印尼全國上下有兩千萬華人華僑,這讓印尼成為世界上華人最多的地區。幾百年來,華人華僑發展成為當地一支不容忽視的群體,只佔印尼總人口不到6%的華人華僑,卻擁有70%的財富。同時,華人華僑在印尼的社會中一直保持著比較獨立的特性,與當地主流社會並未完全融合為一體。
差不多147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