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海南椰帝和印尼椰帝有什麼區別

海南椰帝和印尼椰帝有什麼區別

發布時間:2025-03-02 19:19:10

① 在印度旅遊一定要買土特產嗎印度有什麼值得買的特產


1.印度有什麼特產可值得買




特色產品有:


1.鳥s巢


按採摘地點可分為屋燕和洞燕。燕子是在洞穴中採摘的,但現在因為產量的稀缺和環保呼聲的高漲,正逐漸被家燕取代。《燕子》中的燕子被摘房子,金絲燕仍然是野生的。它早上出去覓食,晚上回來。


2.向天國


郭襄屬於楝科,盛產於南太平洋最干凈、污染最少的索羅門群島和斐濟島。因果實長到天上而得名。樹高約三四十米,生長15年才能結果。屬於硬木,對生葉。從開花到果實成熟需要很長時間,大概9到12個月。但果實產量小,果形奇特,為直立圓錐形,底寬尖上,故名。香甜果味苦、澀,果實灰褐色,殼有五條縱紋,果長判拆察約15厘米。當它成熟時,它會裂開並扔掉種子。種子有薄膜,可以隨著氣流散落各處。


3.貓屎咖啡


它是由麝香貓在吃了咖啡堅果後將咖啡豆完好無損地排出,人們從它的糞便中提取咖啡豆並加工而成的。這種咖啡產自印度尼西亞,是目前世界上最貴的咖啡之一,每磅售價幾百美元。果子狸吃的是成熟的咖啡果,經消化系統排泄後,果子狸產出的咖啡因在胃中發酵而具有獨特的味道,成為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


2.印度有啥好東西可買




從產地來看,不合格的進口餅干多產自東南亞國家。印度尼西亞6批次,俄羅斯5批次,西班牙3批次,馬來西亞、中國台灣地區2批次,菲律賓、美國各1批次。


有一些熟悉的面孔本次抽檢發現的不合格進口曲奇中,如艾施樂花生醬味威化捲曲奇(150克/罐,2017年5月18日)、阿吉卡布奇諾威化夾心曲奇(150克/盒,2018年2月10日)、利橋可納寶迪香草牛奶味威化曲奇。


名牌餅干也遭殃?


抽檢結果顯示,東風盈豐食品有限公司和東莞嘉華食品有限公司上榜次數最多,有5批次餅干不合格。其次是奇客、何康、三六順、Ihelas、萬樂佳、佳恆等標稱商標的各種餅干。


值得一提的是知名餅干品牌,如思朗、佳士得深受消費者喜愛的s、濱崎步食品、Koko-CHO-YuanRoad、Garton、吉事家、全能/依威也在本次抽檢不合格產品名單中。


1.過氧化值超標


標稱杭州網易YEATION貿易有限公司生產的牛肉卷餅(280g/袋,2018年10月15日)和天津阿爾法保健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蘇打餅干(100g/袋,2017年12月26日)不合格,原因是過氧化值超標。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食物中的油脂是否被氧化。原因可能是餅干油變質,或者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也可能是原料中的脂肪被氧化了,原料存放不當,沒有採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


2.大腸菌群超標。


思朗食品(淮北)有限公司生產的思朗100奶油夾心餅干(100克/袋,2016年4月28日)和思朗100椰子夾心餅干(100克/袋,2015年8月3日),九洲七味蔥油餅(360克,2015年8月3日)


大腸桿菌是食品污染的常用指標之一。消費者食用大腸菌群超標的食品,易患痢疾等胃腸道疾病,並可能出現胃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中毒症狀。


上海伊威兒童生產的全功能動物餅干(100克/罐,2015年3月21日伊威兒童食品有限公司s食品廠因為菌落總數和大腸菌群超標而倒閉。


3.菌落總數超標。


標稱廣東省祁斌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祁斌食心寵物牛奶曲奇(酥脆曲奇)(324g+216g/袋,2018年1月26日),華嘉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嘉頓橙華夫餅(200g/袋,2015年7月26日),廣州市鷹錢企業集團公司生產的吉事佳奶油。


菌落總數可以決定食品被細菌污染的程度,是衡量食品衛生的重要微生物指標之一。腸胃敏感的人,如果吃了菌落總數超標的食物,很容易引起腸胃不適和腹瀉。


:

3.印度有什麼特產可值得買紀念品




1.印度香米


香米產於印度北部,以其細長的外形(至少7.1毫米長)和濃郁的香味而聞名。香米是一種秈米,外觀細長,透明度高。煮熟的香米是原米的2-3倍長,米干、松、粘度低。所以印度香米適合做炒飯或者米飯沙拉。


2.大吉嶺紅茶


大吉嶺紅茶,產於印度西孟加拉邦北部喜馬拉雅山麓的大吉嶺高原。當地每年平均氣溫15左右,白天日照充足,但晝夜溫差大,山谷常年雲霧彌漫,是孕育這種茶獨特香味的一掘茄大因素。五月到六月的二號茶質量最好,被稱為紅茶中的香檳。


3.魔鬼胡椒


印度魔鬼胡椒,也被稱為鬼椒,產於印度東部。2007年2月,它被吉尼斯認定為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品種。


4.阿薩姆紅茶


阿御野薩姆紅茶是一種產於印度東北部的茶葉。它的形狀又細又扁,顏色是深棕色。湯呈暗紅色,略帶棕色,有淡淡的麥芽香和玫瑰香。味道很濃,屬於濃茶。


5.紗麗


紗麗是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尼泊爾、斯里蘭卡等國女性的傳統服飾。它是一種以絲綢為主要材料製成的服裝。


在早期,莎莉並不是很流行,只是出現在各種宗教儀式中。經過漫長的演變,它逐漸成為婦女的常見服裝的日常生活,現在又被提升為最具印度傳統特色的印度服飾文化典範。


4.印度有什麼特產可值得買的東西




巴迪布,香料,咖啡,木雕,手工藝品。


1.巴迪布


蠟染是蠟染印花布的一種,特點是在布上印上色彩鮮艷的圖案,如花朵、蝴蝶、螺旋或幾何圖案等。設計獨特,功能獨特。巴迪s的顏色通常是黃、黑、紅,鮮艷明亮;有的以藍色、棕色、白色為主,相比前者略顯凝重深沉。


2.咖啡


咖啡是世界三大飲料之一,它是由烘焙的咖啡豆製成的。它是除了可可和茶之外在世界上受歡迎的主要飲料。


咖啡樹是茜草科常見的樹。日常飲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用不同的炊具製作而成,咖啡豆是指咖啡樹果實中的堅果,用適當的方法烘焙而成。一杯標准咖啡不應該有苦味。


3.趣味


印度尼西亞是一個盛產香料的國家。印尼做菜的時候喜歡放各種調料,還有辣椒,蔥,姜,蒜等等。所以印尼的特點一般都是麻辣鮮香。印尼人喜歡吃沙爹、登登、咖喱等。沙爹是牛羊肉串。


4.木刻


印尼木雕,尤其是巴厘島木雕,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幾乎所有去印尼旅遊的外國客人都會買一兩件巴厘島木雕作為紀念品。巴厘島木雕是一種傳統手工藝,最初與巴厘島人的宗教信仰密切相關。


5.工藝


印尼手工藝品種類繁多,富有南方風味。其中,格賴斯s匕首、木雕、布袋戲、木偶戲、榕樹藤、銀製品最具收藏價值。


參考來源:


印度特別的禮物有:珠寶、手工藝品、香料等。


5.印度有什麼好玩的特產




椰子在印度一年四季都有。每年的四五月是當地最熱的季節,荔枝也大量上市。同時,西瓜從5月份開始上市,甚至可以吃到10月底。印度的木瓜夏天便宜,大如西瓜,印度的甘蔗每年10月成熟,印度人吃甘蔗喜歡擠成汁。


每年的四五月是印度最熱的季節,也是荔枝上市的季節。透明如玉的果肉令人垂涎。


夏天水果豐富


1.木瓜:印度的木瓜很便宜。一般夏天成熟,有西瓜那麼大,但味道一般,有些時間長了會發臭。


2.椰子:椰子也是一年四季都有,可能產自南印度。椰子肉有一種特殊的味道,越嚼越香。


3.甘蔗:甘蔗一般每年10月成熟,價格便宜。印度人吃甘蔗,喜歡榨果汁。


4.西瓜:印度的西瓜從5月開始上市,一直可以吃到10月底。


6.印度特產有哪些值得買的




值得購買的印尼特產:印尼薯片、印尼鳥s窩,印尼花薑糖,貓屎咖啡,東哥阿里等。


1.印度尼西亞木製薯片。在巴厘島的十大必買小吃中,木薯片可以說是一種小零食,好吃得贏不要增加體重。低熱低脂的特點真的讓人慾罷不能。關鍵是當地的木薯片很多。


2.印度尼西亞鳥的窩。鳥燕窩是中國自明代以來一直食用的傳統珍貴食品之一。所謂的血燕據說市場上的家燕是人工繁殖的鳥糞熏蒸。印度尼西亞是最大的禽類生產國其中80%來自印度尼西亞,而中國是最大的鳥類消費國的窩。截至2019年5月,已有21家印尼出口商獲得了波導直接出口證書它的巢在中國。


3.印尼花薑糖。創立於1935年的印尼新亞薑糖,是從生薑中提取薑汁,然後與柔韌的新鮮麥芽糖和白砂糖調配而成。味道甘辣,有健胃、提神、止嘔的作用。它不含防腐劑。全天然綠色食品受到時尚和美容的歡迎。


7.印度土特產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經創造了燦爛的印度文明。當你去印度時,除了參觀名勝古跡和異國風光,你還可以不要空手回家。它總想買些東西作為紀念品或送給朋友和親戚以增進友誼,這是人之常情。


但是去過印度的人都覺得印度特產不多。雖然有很多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工藝品,如寶石、石雕、木雕、青銅器、銀飾、項鏈、戒指、手鐲、腳鐲、首飾盒、鑲嵌工藝品等。真正讓中國人好看的東西不多。畢竟中國人早就習慣了琳琅滿目的國貨。


珠寶


印度是全球最大的鑽石加工基地之一,也是黃金消費大國。印度的首飾種類很多,價格也不貴,可以放心購買。所有的印度女人都喜歡佩戴珠寶來裝飾和點綴自己。每次有大的節日,都能看到曼妙艷麗的印度女性。


印度的首飾盒非常漂亮,有檀香木、紫檀木、大理石鑲嵌工藝,成為該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手工藝品。在阿格拉旅遊或者參觀泰姬陵的時候可以就近購買。價格摺合人民幣100元左右。


黃銅產品


印度人也像中國的傳統習慣一樣喜歡喝茶,但印度人喝茶是用牛奶和糖煮著喝。中國人喜歡用陶瓷和紫砂器皿喝茶,而印度人喜歡用黃銅器皿,這種器皿的優點是耐用。


木雕、傢具


購買木雕、筆筒、花瓶等。在印度。如果要買的話,應該買檀香或者紫檀。它們應該雕刻精細,工藝獨特,藝術水平高,具有觀賞和收藏價值。


檀香木製成的傢具、木箱、畫框、扇子和雕像在印度北部很受歡迎;然而在克什米爾,人們使用胡桃木,上面刻有光滑的馬賽克圖案。這兩種傢具在印度都很精緻,很有異國情調。它值n


8.印度有些什麼特產




印度特產——服裝:精緻的紗麗和披肩木手鐲。


克什米爾手繪木手鐲,地域特色濃厚,色彩大膽艷麗,又不失自然花草的自然和諧。都是從國外帶回來的,是你佩戴送朋友的好禮物。


印度神奇油的神奇功效讓男人又老了20歲。


印度s神油源於印度教印度教,是佛教興盛後反對佛教的印度宗教正統流派。宗教中的神靈有:發展中的神靈;滅神等。所有的教區居民都崇拜女神作為男神的配偶。


大吉嶺紅茶,印度特產,給長輩和老闆面子。


大吉嶺紅茶,產於印度西孟加拉邦北部喜馬拉雅山麓的大吉嶺高原。其產量較低,僅佔印度茶葉總量的約2%(96.2萬噸),83個茶園按海拔分布。


印度有哪些值得購買的特產?


印度的手工藝品和特產富有民俗風情。對於喜歡異國風味的遊客來說,印度真是購物天堂。印度工藝水平高,文化底蘊深厚,物產豐富,產品種類繁多,價格低廉。下面給你推薦幾個。


海外名產:印度克什米爾地毯


克什米爾的地毯和披肩是著名的海外產品。有兩種羊絨地毯:羊毛的和絲綢的。色彩柔和淡雅,充滿莫卧兒風格的植物和花卉。用喜馬拉雅山野生羊羔的毛製成的羊絨披肩,質地細膩,深受時尚圈的喜愛。


印度名茶:大吉嶺紅茶


近年來,印度風吹遍全球,人們開始關注這個神秘而古老的東方國度。印度美國的手工藝品和特產具有豐富的民俗風情。對於喜歡異國風味的遊客來說,印度堪稱購物天堂。現在讓讓我們介紹一下印度最有特色的產品吧!


拉茶香料印度茶


印度拉茶也叫做辛辣的印度茶,主要是因為裡面含有馬薩拉調味料(MASALA)。印度拉茶是將水燒開,加入立頓紅茶和生薑,加入牛奶煮沸,最後加入馬薩拉調味料製成的。如果廚師想顯示,他還會泡茶.


印度老檀香木:被稱為香料之王和綠金


檀香是一種熱帶樹木,主要產於東南亞如印度東部、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中國南部等。也產於澳大利亞、斐濟等濕熱地區。產於印度嶗山的檀香,因品質優良,被稱為嶗山檀香。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地.


印度特產:印度棗。


酸棗(台灣地區又叫酸棗、酸棗)是酸棗屬的果樹。因為它產於印度,它被命名為棗,因為它的果實形狀像蘋果,棗也被稱為熱帶蘋果。


印度香米:巴斯馬蒂俗稱巴斯馬蒂香米。


巴斯馬蒂香米是著名的香米品種,比泰國香米貴。它有著悠久的栽培歷史,顆粒細長,外觀透明,具有濃郁的堅果香氣。粘度低,口感干硬,易消化。煮成米飯後,米粒會增長2-3倍。在中東,巴斯馬蒂香米是普通大米的3-5倍。


印度旅遊必買的特殊物品——印度玉(東陵石)


印度的玉,又叫東陵,是一種油綠色的石英岩,含有鉻雲母,顏色非常漂亮;然而,現在人們一般把地球上所有的石英岩或次生應時稱為其外殼色澤鮮艷,質地緻密堅韌,被譽為東陵石。


印度旅遊必買的手工藝品——印度彩繪花瓶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不斷提高隨著生活水平和審美情趣的提高,人們越來越喜歡個性創意和古典飾品及傢具裝飾。為了滿足擴大市場的需要,印度適時發展了繪畫技術,從此開啟了繪畫裝飾的神秘面沙,現在已經發展成為裝飾工藝品。


印度旅遊必買的手工藝品——印度手工掛毯


生活旅遊是人們放鬆的好方式,遊客購買物品或特產作為紀念品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他們去印度旅遊,他們一定要買它的手工藝品。印度的手工藝品富有民俗風情,其高質量和種類讓買家眼花繚亂。


kinamat-拉丁名稱(匙羹藤)中的茶葉選擇


印度很久以前就是糖尿病大國。20世紀70年代,新加坡組織了一批醫生到印度考察糖尿病。在印度西北部附近的一個部落,醫生驚訝地發現,在這個部落的土著居民中,糖尿病的發病率非常低,更神奇的是,幾乎沒有並發症。


印度披肩肩帶或肩飾


位於印度西北部的克什米爾山谷,曾被世人形容為人間天堂。因為這里遠離印度炎熱的夏季,數百年來,印度的莫卧兒皇帝、英國殖民統治者、遠方的遊客和新婚夫婦都把這里視為人類的天堂。在這里,在著名的克什米爾.


印度特產——木雕菩薩


印度美國的手工藝品和特產具有豐富的民俗風情。對於喜歡異國風味的遊客來說,印度堪稱購物天堂。在印度首都德里,你可以買到各邦各省的特產和手工藝品。質量比產地好,價格不確定比產地貴。


印度極品沉香,秦安沉香珠


印度s沉水白奇楠,沉香中的極品,非奇楠沉香莫屬。越南芽庄的上等沉香很難找,不是機會而是高不可攀的東西。印度沉香尤為珍貴。其含油量極高,珠面油潤膩膩,甜爽醇厚的口感閑適空靈,令人心曠神怡。白起難比浮水,


獨特的印度紗麗特色


我們平時提到印度的衣服,人們馬上會說:印度有紗麗,印度的紗麗很漂亮。紗麗是印度最有特色的民族服裝。據說紗麗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在印度古代的雕塑和壁畫中常見穿著紗麗的女性形象。最早的紗麗只是舉行宗教儀式。


好運的象徵——印度金鏈花


金鏈樹,在印度被稱為Amaltas,通常被稱為Indialaburnum。當它的花瓣落下時,它隨風飛舞,像細雨一樣落下,因此它被命名為黃金魚,也被稱為婆羅門皂莢和長果樹。


印度共和國(印地語:英文:RepublicofIndia),簡稱印度。位於南亞,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東北部與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中國接壤,東部與緬甸接壤,東南部與斯里蘭卡接壤,西北部與巴基斯坦接壤。東臨孟加拉灣,西臨阿拉伯海,海岸線長達5560公里。也是由100多個民族組成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主要民族是印度斯坦,約佔中國總人口的30%。[1]


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印度河文明誕生於公元前2500年(主要位於今巴基斯坦)。[1]大約在1500年前,中亞的雅利安人進入南亞次大陸,征服了當地的古印度人,建立了一些奴隸小國,[1]並確立了種姓制度。吠陀開始發展成婆羅門教。公元前4世紀,孔雀王朝統一印度,開始推廣佛教並向外界傳播。大約188年前,孔雀帝國滅亡後,出現了獨立政權和外族入侵,印度教和伊斯蘭教興起。1600年,英國入侵莫卧兒帝國,建立東印度公司,1757年後逐漸成為英國殖民地。1947年6月,英國頒布《蒙巴頓方案》,對印度實施分治。[1]同年8月15日,印度自治領成立。1950年1月26日,共和國宣告成立,成為英聯邦成員。[1]


印度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國家[1],也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美國的經濟和工業是多樣化的,包括農業、手工業、紡織業,甚至服務業。印度的三分之二美國的人口仍然直接或間接地依靠農業為生。近年來,服務業增長迅速,已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軟體、金融等服務出口國。[1]世界美國最大的仿製葯出口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匯款。印度是一個社會財富分配極不平衡的發展中國家,種姓制度問題尖銳。


印度的工業優勢是:


1.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


印度土地總面積超過316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二大人口大國,人口超過10億(2001年5月)。將近80%的印度美國人口居住在大約55萬農村地區,人口增長率超過2%。


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印度,有將近半天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印度和歐美有時差。白天印度開始工作,晚上正好是歐美的辦公時間。通過互聯網,歐美企業可以立即查看印度的成果然後通過互聯網發回修改後的指令,所以他們幾乎一天24小時工作,形成了著名的全天候產業——永不衰退的經濟,這也是印度軟體業的特點。


2.優秀的教育和培訓


答.數學


印度的教育從中學開始,考試很少選擇題,以培養學生完整的邏輯思維能力。


印度之所以美國軟體業能否蓬勃發展與軟體人才的邏輯分析能力密切相關。


根據360教育集團的介紹,說到邏輯,你會想到能夠培養綜合推理和層次分析的數學。印度的數學教學方法和台灣地區的不一樣,台灣地區的一些地方美國的數學教學方法仍然是填鴨式的,這將限制學生推理模式。從上面的報道來看,數學從定義和定理推導,一步一步解決問題,與寫軟體所需的分析和邏輯能力高度一致。


由此也可以看出,邏輯分析不僅在軟體行業同樣重要,在其他需要動腦的行業也同樣重要。


乙.英語


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增強自己與客戶的溝通能力;尤其是不用肢體語言正確表達的能力,在人際交往中非常重要。


要與外國客戶無障礙交流,掌握英語的優勢對他們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印度獨立前是英國殖民地,英語成為該國官方語言。這一特點使得印度在與西方發達國家的交流上有很多便利條件。印度開發的軟體可以直接出口到英語國家,沒有任何語言障礙。

② 有誰知道印尼國家的歷史

全稱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度尼西亞一詞源出於希臘文的Indo(印度)和 Nusus(各島),意為印度各島。印度古籍稱之為「努珊塔拉」 (Nusantara)或德威安塔拉(Dwipantara),意為大洋之間的島嶼。至今仍有人稱印尼為「努珊塔拉」。印度人、中國人和阿拉伯人的古代文獻中,有時也泛稱印度尼西亞群島為爪哇;歐洲 旅行家和探險家則稱群島為大爪哇和小爪哇;當地人稱爪哇、蘇門答臘和婆羅洲的居民為爪哇人,稱東邊的小群島為小爪哇。荷蘭人入侵群島後,印尼被稱為荷屬東印度或東印度。19世紀中葉,西歐學者最先將「印尼」用為地理名稱。20世紀初,隨著民族運動的發展,民族主義者開始考慮政治用語。初期使用「東印度」,1922年印尼留荷學生在荷蘭成立「印尼協會」,「印尼」首次成為政治用語。1928年「青年誓言」宣布「印尼」為民族和國家的名稱之後,「印尼」便被廣泛使用。1945年正式定為國名。
印尼共和國位於亞洲東南部,北接馬來西亞,南與澳大利亞毗鄰,東西兩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和印度洋,地處東西交通要沖,占據重要戰略地位。印尼是由1.3萬多個大小島嶼組成,素有「千島之國」稱號,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由於這些島嶼星羅棋布,分散在海洋上,故又有「海洋之國」稱號。面積 1904569平方公里。人口1.6億(1985)。有100多個民族。爪哇人佔47%,巽他人佔14%,馬都拉人占 7%。通用印尼語。大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首都雅加達。
原始公社時期(公元前4萬年~前2世紀) 印尼是原始人類發源地之一,19世紀末和20世紀30年代在爪哇島先後發現「爪哇人」、「瓦甲克人」和「梭羅人」等原始人類化石。公元前4萬年起,印尼原始居民進入氏族社會。構成印尼現代居民的祖先古印度尼西亞人(或稱澳斯特尼西亞人),是公元前2000多年到公元前2世紀陸續從亞洲大陸東南部遷來的。由於遷移時間的先後和在印尼定居地點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風俗習慣和語言。但其共同點是種植稻穀,信仰萬物有靈說,崇拜祖先靈魂,實行土地公社的共同耕作,居民通行互助合作的生活方式。
古代社會(公元前2世紀~公元16世紀) 隨著原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南海交通與貿易的發達,印度人來往群島的增多以及印度文化的傳入,大約在公元前2世紀下半葉出現最早的奴隸制國家──葉調。公元3~7世紀,出現受印度文化影響的奴隸制王國,如西爪哇的達魯曼、中爪哇的訶陵和東加里曼丹的古泰。印度種姓制度被移植來作為統治人民的社會制度。5世紀佛教開始傳入。新興地主階級以佛教為武器反對為奴隸主階級所控制的婆羅門教。經過長達3個世紀左右的斗爭,佛教取代婆羅門教的地位。
7世紀中期,蘇門答臘和爪哇開始進入封建社會。以蘇門答臘巴鄰旁(巨港)為中心的室利佛逝王國,迅速發展為海上商業帝國。室利佛逝是當時東南亞佛教中心。7世紀之後,爪哇各獨立王國之間、特別是印度教的珊闍耶王國與佛教的夏連特拉王朝(山帝王朝)在爭奪中爪哇的霸權。856年夏連特拉最後失敗,王子逃往蘇門答臘,繼承室利佛逝王位。到10世紀,爪哇政治中心從中爪哇轉移到東爪哇的布蘭塔斯河流域。11世紀起,室利佛逝國勢日衰,到13世紀未終於滅亡。
1222年爪哇建立新柯沙里王國。在格爾塔納加拉統治時期(1268~1292),王朝發展為印尼第二個跨島的強國。1292年新柯沙里王朝亡。1293年2月,格爾塔納加拉之婿羅登·韋查耶與中國元軍合力,擊敗復辟勢力,次年又趕走元軍,建立麻喏巴歇王國,版圖包括今印尼國土和馬來半島。13世紀末,伊斯蘭教進入印尼後廣泛傳播,屬領王公和爪哇海岸地區長官先後皈依伊斯蘭教,建立穆斯林政權,脫離王國。1478年東爪哇封建領主軍隊攻陷麻喏巴歇首都,王國遂亡。
16世紀末,印尼各主要島嶼興起較為強大的穆斯林王國。爪哇有馬打藍和萬丹,蘇門答臘有亞齊,其中以農業為基礎的馬打藍最為強盛。17世紀初,馬打藍蘇丹阿貢(馬斯·朗桑)致力於統一爪哇,征服內陸印度教王國。
荷蘭殖民統治時期(16世紀末~1942年) 16世紀西方殖民者紛紛來到東南亞地區。1511年7月1日A.de阿爾布凱克率領葡萄牙艦隊侵入印尼。1596年荷蘭商人組織第1支殖民先遣隊闖入印尼。1602年荷蘭政府批准成立具有政府職權的聯合東印度公司(以下簡稱公司)。1619年公司佔領雅加達(改名為巴達維亞)後,就以它為基地,開始了長達350多年的對印尼和亞洲其他國家的殖民掠奪。在公司統治時期(1602~1799),印尼各族人民展開轟轟烈烈的反抗斗爭,其中規模較大、歷時較長的反抗有杜魯諾佐約的抗荷武裝斗爭(1674~1679)、蘇拉巴蒂起義、基·托坡領導的萬丹人民起義(1750~1755)。印尼人民持續不斷的武裝斗爭延緩了印尼殖民化的進程,加速了公司跨台。1800年荷蘭「巴達維亞共和國」接管印尼殖民地。(見彩圖)
1806年法國拿破崙一世佔領荷蘭,繼而派H.W.丹德爾斯任印尼總督(1808~1811)。1811年英軍攻佔印尼,建立短期統治(1811~1816),T.S.萊佛士為副督,推行自由主義政策,實行貨幣地租制,客觀上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1816年荷蘭收回印尼的統治權,恢復公司某些剝削制度,從而侵犯封建主和伊斯蘭教阿訇的權益。日惹土邦愛國封建主蒂博·尼哥羅領導人民起義(見蒂博·尼哥羅起義)。在蘇門答臘也爆發伊瑪目·朋佐爾領導的斗爭(稱比達里運動)。荷蘭財政日絀,為搜刮印尼資源,總督J.C.van den博施於1830年實行強迫種植制,規定農民必須把大部分土地和時間用於種植歐洲市場所需要的農作物,並按規定價格賣給殖民政府。強迫種植制給荷蘭帶來神話般的利潤,大大促進荷蘭資本主義的發展。由於荷蘭本國工業資本的發展和印尼農民不斷起義,荷蘭被迫廢除強迫種植制,從1870年開始在印尼推行土地法和全面佔領印尼的新殖民政策。土地法頒布後,以荷蘭為首的外國資本大量湧入印尼,爭租土地,經營大種植園,興辦各種近代企業。貨幣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加速村社瓦解和農民分化過程。印尼逐步淪為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爪哇農民運動也出現新特點,19世紀90年代,爪哇爆發規模較大的農民運動──「薩敏運動」。運動的領導人薩敏主張恢復原始共產主義的理想社會。1907年,薩敏等人被流放。荷蘭所發動的大規模殖民戰爭遭到印尼各族人民的英勇反抗,特別是亞齊人民堅持長達30多年的武裝斗爭(見亞齊戰爭)。直到1910年荷蘭才征服整個印尼。
20世紀初由於印尼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荷蘭在印尼實行所謂「倫理政策」,推廣歐式教育,在印尼開始出現一批新知識分子。印尼婦女運動的先驅者R.A.卡蒂尼(1879~1904)在喚起民族覺醒運動中作出重要貢獻。1908年在爪哇成立至善社(又譯崇知社)。此後,全國性和地區性的不同性質的民族主義組織相繼出現,尤其是印度尼西亞伊斯蘭聯盟(1912)和「東印度社會民主聯盟」(1914)在領導和推動民族解放運動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東印度社會民主聯盟」中的激進派參加伊聯工作,使「伊斯蘭聯盟」發展為民族統一戰線組織。1920年,「東印度社會民主聯盟」改名為東印度共產主義聯盟。1921年宗教民族主義者禁止成員跨黨,共產黨人被迫退出伊聯中央。此後,在共產黨人領導下,工人運動有所發展,農民也紛紛加入黨的群眾性組織──「人民同盟」。殖民當局採取殘酷鎮壓措施,共產黨的許多領導人被流放國外。1926年共產黨人領導印度尼西亞民族大起義,但遭血腥鎮壓。
共產黨起義的失敗和伊斯蘭聯盟的衰落,為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奪取民族解放運動的領導權創造了條件。1926年蘇加諾在萬隆創立研究俱樂部,1927年7月成立印尼民族主義聯盟,蘇加諾任主席。1928年10月28日,印尼各地青年代表在雅加達召開大會,通過「青年誓言」,強調印尼兒女承認一個民族、一個祖國、一種語言,有力地推動印尼民族的形成。1929年殖民當局逮捕蘇加諾等領導人,宣布民族黨為非法組織。民族黨後分裂為印度尼西亞黨和印尼國民教育黨(又稱新民族黨),從事合法活動。地主資產階級各政黨只提出溫和的改革要求,脫離群眾,致使工農運動失去革命領導,1933年「七省」號軍艦起義也很快遭到鎮壓。蘇加諾第2次被捕。30年代後半期,印尼民族主義者的有識之士決定與荷蘭合作,共同反對法西斯。由於荷蘭政府頑固地拒絕在印尼實行任何政治改革,多數民族主義者輕信日本的宣傳,幻想依靠日本人求得民族獨立。
日本佔領時期(1942~1945) 1942年3月日本軍隊侵佔印尼,荷蘭殖民當局投降。日本侵略者一方面對印尼進行瘋狂掠奪和搜刮;同時,為了拉攏有影響的民族主義者作為政治工具,就把蘇加諾和哈達從流放地接回。在日本佔領期間,多數印尼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基本上採取與日本佔領當局合作的立場,同時利用合法身份進行大量民族主義宣傳工作。印度尼西亞共產黨和一些民族主義抗日派在困難的條件下堅持抗日斗爭。從1943年起,艾地等人領導印度尼西亞獨立運動黨,在爪哇、蘇門答臘等地舉行起義。隨著戰局的失利,日本侵略者又玩弄政治陰謀,1945年春,准許印尼籌備獨立。6月1日,蘇加諾在獨立籌備調查會(後改為獨立籌備會)上發表有關「建國五項原則」的演說。
印尼獨立與印尼共和國(1945~)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印尼人民發動八月革命(見印度尼西亞八月革命)。8月18日,獨立籌備會通過憲法,蘇加諾、M.哈達當選為正、副總統。9月確立總統內閣制,11月改行議會內閣制,地主資產階級奪取了政權。同年9月英軍在印尼登陸,荷蘭也企圖卷土重來。荷蘭殖民者在1947年和1948年先後發動兩次殖民戰爭。印尼人民展開英勇的捍衛民族獨立的斗爭。在帝國主義壓力下,印尼資產階級政府先後被迫簽訂《林芽椰蒂協定》(1947)和《倫維爾休戰協定》(1948),1949年11月,哈達政府與荷蘭在海牙簽訂圓桌會議協定。印尼各族人民反對和抵制保留荷蘭特權的聯邦制,強烈要求統一。1950年8月15日,蘇加諾正式宣布成立統一的印尼共和國。
共和國成立後,印尼政黨林立,主要政黨有馬斯友美黨、伊斯蘭教師聯合會(1952年退出馬斯友美黨)、民族黨、共產黨、平民黨、伊斯蘭聯盟黨和社會黨。它們基本上組成 3種政治勢力。各種政治力量之間的斗爭使國內政局動盪不定,內閣更換頻繁。50年代中期,在共產黨支持下,先後兩次組閣的民族黨奉行進步的和反帝反殖的不結盟的內外政策。1955年,29個亞非國家在印尼召開會議,發表著名的萬隆十項原則(見萬隆會議)。1956年印尼宣布廢除圓桌會議協定。在帝國主義策動下,1956~1958年在蘇門答臘、蘇拉威西等地先後發生軍事叛亂。蘇加諾為了平衡左右政治勢力,掌握政局最高控制權,於1959年宣布恢復1945年憲法,倡導「納沙貢體系」(民族主義、宗教、共產主義三大思潮合作),對外繼續奉行反帝反殖政策。
60年代在國內外基本矛盾激化的情況下,在政治、軍事和經濟上擁有實力的軍人集團勢力迅速發展。1965年印度尼西亞「九·三○」事件之後,軍人集團控制政局,大規模鎮壓印尼共產黨和清洗異己勢力,並逐步剝奪蘇加諾總統的職權。1968年蘇哈托正式就任總統。此後蘇哈托多次連選連任總統。

印度尼西亞歷史蘇哈托執政期間,對外政策基本上執行親西方國家路線,但致力於加強區域性合作。對內執行大力引進外資,發展「替代工業」和「面向出口」工業,從1965年至1980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率達7%左右,國民經濟有所發展,但外國資本和新生的官僚資本控制了國民經濟主要部門,經濟的發展依賴於世界市場。1976年印尼軍隊侵入東帝汶,同年7月印尼國會宣布把東帝汶「並入」印尼版圖。

③ 印尼十大必買清單

印度尼西亞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國度,不僅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還是一個購物天堂。以下是印尼十大必買清單:
1. **貓屎咖啡**:貓屎咖啡是一種非常獨特的咖啡,其名稱來源於其生產過程。咖啡豆被一種特殊的貓科動物——麝香貓食用後,在其消化系統中經過發酵,再從糞便中收集出來。這種特殊的處理過程賦予了貓屎咖啡獨特的風味和口感,使其成為世界上最昂貴的咖啡之一。
2. **巴迪布**:巴迪布是一種蠟染印花布,以其多姿多彩的圖案和設計而聞名。它不僅是印尼的傳統手工藝品,也是印尼國服的重要組成部分。巴迪布的圖案多樣,包括花卉、蝴蝶、螺旋或幾何圖案等,極具特色。
3. **精油**:印尼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傳統的草葯知識而聞名,因此精油也是這里的特產之一。這些精油通常由天然植物提取而成,具有多種功效,如舒緩壓力、改善睡眠等。
4. **椰子製品**:由於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椰子生產國,因此椰子製品也是這里的熱門商品。這些製品包括新鮮的椰子水、椰子肉、椰蓉糕點以及用椰肉熬制的椰子油等。椰子油在護膚界尤其受歡迎,因其滋潤和保濕效果而備受贊譽。
5. **銀器**:印尼的銀器工藝精湛,設計獨特。無論是作為裝飾品還是實用物品,印尼銀器都是很好的選擇。它們通常採用復雜的花紋和圖案,展現出印尼工匠的高超技藝。
6. **服飾**:除了巴迪布製成的傳統服飾外,印尼還有許多現代時尚的服裝可供選擇。這些服裝往往融合了傳統元素與現代設計,既時尚又具有民族特色。
7. **喜達Sedaap方便麵**:這款方便麵被譽為世界上最好吃的泡麵之一。它的獨特口味和高品質使其在印尼乃至全球都享有盛譽。如果你喜歡嘗試不同口味的方便麵,那麼喜達Sedaap絕對值得一試。
8. **啪啪通蝦片**:啪啪通蝦片是印尼的一種特色零食,以其真材實料和獨特的製作工藝而受到喜愛。這款蝦片口感鮮美,健康又美味,是休閑時光的好伴侶。
9. **納寶帝威化餅干**:這款威化餅干在國內也頗受歡迎,但其在印尼的原產地購買無疑更加正宗。它的芝士味濃郁,咸香酥脆,是喜歡芝士味的朋友們不可錯過的美食。
10. **愛時樂卷心酥**:愛時樂卷心酥是一款威化餅干,但其表皮相對較鹹味的口感吃起來一點都不會讓人覺得膩。它有多種口味可供選擇,其中香草味尤為推薦。
總的來說,以上便是印尼十大必買清單,這些商品不僅具有印尼特色,而且品質上乘,無論是自用還是作為禮物送給親朋好友都是極好的選擇。在購買時,請注意選擇正規渠道和信譽良好的商家,以確保購買到真正的印尼特產。

④ 2021印尼富豪榜華裔企業家過半,閩粵居多,晉江籍二兄弟霸榜


東南亞的印尼,是世界上最多樣化的國家之一,每個地區獨一無二的文化與遺產吸引了很多的全球觀光客。奇妙的印尼,也是東南亞地區華人數量最多的國家,由於 歷史 原因,不可思議的是,華人在印尼多從商,華人經濟是印尼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有22位印尼富豪上榜,其中超一半是華人企業家,可見印尼華商之份量及影響力。



閩粵籍華商富豪最多,晉江籍二兄弟霸榜

黃惠祥


2021福布斯富豪榜上,有22位印尼富豪上榜,上榜最低門檻是11億美元,其中,祖籍晉江的印尼閩商黃惠忠(R. Budi Hartono),以205億美元身家為印尼首富,緊隨其後排名第二的是他的兄長黃惠祥(Michael Hartono),上榜財富為197億美元。、


黃惠祥、黃惠忠從父親手上繼承丁香煙生產企業針記集團(Djarum),不過,相對於煙草,印尼首富黃氏二兄弟最大的資產是銀行業,家族旗下的中亞銀行(Bank Central Asia),是印尼最大的私有銀行,該集團有兩家銀行Bank Hagakjta和Haga Bank,遍及印尼各地。


多元化經營,是海外華商的一大經營特色,黃惠祥、黃惠忠兄弟還經營房地產、酒店及購物中心等多元產業,家族旗下的PT Bukit Mulia,是印尼最大的商業集團之一。


在福布斯印尼富豪榜中排名第三的是印尼石化巨子普拉卡什·洛希亞(Sri Prakash Lohia),上榜身家65億美元,他持有在泰國曼谷上市石化企業Indorama Ventures相當多股份。


印尼「木材大王」彭雲鵬及家人


印尼「木材大王」、印尼「膠合板大王」、巴里多太平洋集團董事長彭雲鵬(Prajogo Pangestu),與普拉卡什·洛希亞在印尼富豪榜並列第3,也是65億美元身家。


彭雲鵬,祖籍中國廣東省陸河縣東坑鎮小鄭村,他的父親彭瑞出身窮苦農家,早年漂洋過海南下印尼謀生,先是在橡膠園做割膠工,也做過裁縫。


上世紀60年代初,僅初中畢業的彭雲鵬來到雅加達,在印尼木業巨子黃雙安旗下材源帝集團工作,1977年自主創業,開辦巴里多太平洋公司,如今這家企業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膠合板生產商及出口商。


彭雲鵬及夫人張明聯,1993年曾回故鄉陸河東坑鎮福新村小鄭自然村探親謁祖,去年他捐出百萬美元支持中國抗疫。彭雲鵬旗下的巴里多太平洋集團也是多元化綜合集團,旗下有多家上市公司,除了伐木、膠合板、造紙外,在銀行業、酒店及房地產投資等亦有建樹。


印尼CT集團創始人兼理事長凱魯•丹絨(Chairul Tanjung),排名第5,上榜身家48億美元。


翁俊民(左)與兒子翁大川及外孫陳冬亮在李文正博士祖屋


69歲的國信集團主席翁俊民及家族,上榜身家33億美元。獲馬來西亞蘇丹頒賜拿督斯里的翁俊民(Tahir),曾是被寄望出任印尼副總統的華族第一人,祖籍福建福清。


翁俊民,現任印尼國信集團董事局主席、印尼國信銀行主席、印尼華文報國際日報報業集團董事長及印尼翁俊民基金會創辦人等職務,也被被譽為「印尼大慈善家」。


翁俊民,1952年出生於印尼泗水,是印尼第二代華人,祖籍福建福清,畢業於新加坡南洋大學、美國San Francisco, Golden Gate大學。1988年,他從經營 汽車 銷售公司起步,創業失敗後轉向服裝製造業,後又進入金融業。國信銀行(MAYAPADA Bank),1990年在雅加達成立。目前,翁俊民是他所收購的印度尼西亞最大中文日報《國際日報》之主要股東,也是印度尼西亞《福布斯》雜志股東。此外,翁俊民旗下產業涵蓋金融、醫療、零售、地產和媒體等多個領域。


翁俊民祖籍福建省福清市新厝鎮漆林村,他的父親翁文英早年下南洋謀生。翁俊民,是莆田籍「印尼錢王」李文正的女婿,其岳父李文正祖籍莆田江口。


富豪榜上排名第七、第八的是Eddy Kusnadi Sariaatmadja與Jerry Ng,上榜身家分別為25億美元和20億美元。


吳笙福


福布斯印尼十大富豪里,吳笙福(Martua Sitorus)排名第9,他於1991年與「糖王」郭鶴年之侄子郭孔豐聯合創辦「豐益國際」,是世界五大糧商中唯一的華僑企業,也是新加坡交易所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吳笙福現為豐益國際(Wilmar International) 董事兼聯席首席運營官。


61歲的吳笙福,現有子女4人,祖籍福建晉江市磁灶鎮三吳村。在印尼棕櫚產業,吳笙福是行家之一,他在大學畢業後就跨入這個行業。


排名第10的71歲郭桂和(Djoko Susanto),是印尼超市巨子,上榜身家17億美元。他1950年出生於雅加達,祖籍廣東大埔縣大麻鎮,他是客家人,也是一位白手起家的印尼第二代華裔企業家。


愛發連鎖超市老闆郭桂和


郭桂和的父親郭孟鐸(1903-1989)與母親黃說娘(1914-1979),都是原籍廣東大埔客家人,上世紀30年代乘帆船南渡印尼,在椰城結婚成家,後定居於北多瑤一帶,靠經營雜貨店為生。


郭孟鐸育了5子5女,郭桂和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小名「阿桂」。上世紀70年代,郭桂和經營家族的」幸福源泉「雜貨店時,一直在思考如何擴大生意,後來他發現香煙市場的潛力,獲得了雅加達多家代理商的信任與支持,特別是印度尼西亞 歷史 最悠久的丁香煙製造商——林天寶家族的三寶麟公司。三寶麟是超過百年 歷史 的煙草公司,也是富過三代的頂級豪門。


靠煙草批發起家的郭桂和,在印尼有「煙神」之譽,後來他又深耕連鎖零售業,家族旗下擁有1200多家的連鎖超市,又成了印尼零售業巨子。


郭桂和的Alfamart(愛發)便利超市,不僅開設在印尼各大城市,也觸及窮鄉僻壤。


目前,郭桂和、陳麗珍夫婦,有5個子女,均事業有成。上世紀80年代,在妻子陳麗珍的支持下,郭桂和又發展了「慈育」教育機構,這家私營教育機構從中小學到大學都有,興辦教育,也是他為彌補自己早年失學之遺憾,讓更多人有讀書的機會。


印尼「錢王」、力寶集團創辦人李文正


上榜的22位印尼富豪里,年歲最大的92歲的Lim Hariyanto Wijaya Sarwono(林聯興),林聯興又名「林謀祿」,祖籍福建省福清市,任印尼華裔總會名譽主席、印尼林氏宗親會永久名譽主席團第一主席、中華總商會名譽主席等職務,上榜身家為11億美元。


年齡第二大的富豪是印尼「錢王」、力寶集團創辦人、現年92歲的李文正(Mochtar Riady)及家族,他與翁俊民翁婿二人同榜,也是一篇佳話。


李文正,祖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江口鎮新店村,莆田古稱興化,他的祖地家門口,就是興化灣。興化灣與福清灣毗鄰,福清籍的翁俊民成了莆田籍李文正的愛婿,也有地緣關系。


事實上,李文正與另一個福清人、前印尼首富林紹良二人關系情同手足,攜手共建中央亞細亞銀行,還一起合作創辦力寶集團。


李文正,1929年5月出生於東爪哇離省會泗水以南80公里的瑪琅鎮,他的父親李亞美與母親施碧蘭早年從江口過番南下,移居印尼東爪哇,在東爪哇的瑪琅開辦一家經營蠟染的印尼花裙及日用品雜貨店。李亞美有2子3女,李文正排行老三。


二戰時期,李文正曾回國,就讀於在南京的國立中央大學(註:今「東南大學」)哲學系,後來他輾轉香港重返東爪哇,在李嘉業、李王十二妹夫妻開辦的商店做事。獲得李家賞識的李文正,1956年他與李嘉業、李王十二妹夫婦的愛女李麗梅結婚。


婚後,李文正夫妻到雅加達謀生,先是與人合開小商店,後和人合辦「東方三人」公司,創辦「和平航運」,十年下來,他積蓄不多。跨入銀行業,也是偶爾之為。


李文正,被譽為擅長醫治銀行的「印尼錢王」。


1960年,因運營不佳瀕臨倒閉的印尼基麥克默朗銀行的經理皮拉馬·沙里來登門拜訪,請求李文正投資20萬美元,拯救這家銀行。李文正開始有些愕然,可他又瞬間轉念,朝思暮想的銀行家夢想不是來了嗎?於是,李文正認購了這家銀行20%的股權,並任職董事;他那筆20萬美元投資,多是從關系好的福建老鄉們籌借而來的,日後這家銀行起死回生。


新加坡金鷹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江和


身家14億美元的新加坡金鷹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江和,曾多次問鼎印尼首富,也是莆田籍,與李文正同樣是江口人,祖籍福建莆田涵江區江口鎮石西村。


陳江和,1949年生於印尼,1937年他的父親陳金榮下南洋謀生。陳江和17歲時,父親陳金榮因操勞過度卧病在床,他被迫輟學,子承父業的他,僱用三名員工,為印尼石油公司供應機車的零部件。靠承包石油工程起家,到他26歲時,已賺到了一千萬美元。


陳江和所創辦的新加坡金鷹集團,是一家集林漿紙、農產品工業、特種溶解木漿與纖維素纖維以及能源開發為一體的多元化跨國工業集團,總資產超過180億美元,全球范圍內有員工6萬餘人。上世紀90年代後,他大舉進軍中國市場,總投資超過500億元。


熱心公益慈善的陳江和,與夫人黃瑞娥於1981年創設了「陳江和基金會」。目前,金鷹集團旗下有八大公司,即亞太資源集團、亞太森博集團、亞洲種植集團、頂峰集團、巴絲集團、Asia Pacific Rayon(APR)、以及太平洋油氣有限公司。


陳江和與夫人黃瑞娥有四個孩子,為歷練二代接班人,他曾讓二女兒到柬埔寨做義工,將小兒子陳建升派到偏遠小鎮做事。家風家訓,是指引家族前行的指路明燈,陳江和親自訂立「陳府家訓」,第一條是「 愛其子而不教,猶為不愛也;教而不善,猶為不教也。


陳江和說:如果你真正愛孩子,好好教導他;如果沒有好好教導他,不是真正愛;如果教導的方式不正確或教導錯誤,也不能算成功。


印尼梅地亞集團(CCM)創始人兼總裁傅志寬(左2)


籍貫廣東梅縣的印尼梅地亞集團(CCM)創始人兼總裁傅志寬(Murdaya Poo),上榜身家為12億美元。


80歲的傅志寬家族,多元化經營,CCM集團是中國西電在印尼的合作夥伴。


有必要提及,2014年3月,印尼前總統蘇希洛曾發布總統第12號決定書,宣布撤銷1967年內閣主席團傳閱文件,正式廢除官方用詞「Tjina/China/Cina」(支那),重新採用Tionghoa(中華)一詞作為華人的稱謂,同時將Republik Rakyat China改回Republik Rakyat Tiongkok。


《雅加達郵報》後來有文章稱,這次稱謂的變化與印尼華人自身堅持不懈的努力不無關系,此外,是前任印尼華裔總會主席、印尼民族建設基金會的創辦人汪友山和前國會議員傅志寬持續的游說,最終說服了蘇希洛總統廢止使用「支那」。


記住這位梅縣籍華裔企業家——傅志寬!印尼華人百年滄桑,歷經磨難。從Cina(支那)到Tionghoa(中華),這一稱謂的變化,標志著華人作為一個印尼重要族群,向獲取應有的尊重和正常的政治、 社會 地位又邁出了具有重要性的一步。


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排名最後二位的印尼富豪,也是華裔企業家,分別是劉德光(Low Tuck Kwong)和陳明立(Hary Tanoesoedibjo),也是華人圈非祖籍閩、粵二地的華人富豪,上榜身家均為11億美元。


劉德光出生於新加坡,後入籍印度尼西亞,是有名的「煤老闆」。而55歲的陳明立,是印尼有名的「媒老闆」,是印尼頗具影響力的媒體公司Global Mediacom總裁,旗下MNC電視集團囊括多家知名的電視台和有影響力的報紙,系印尼傳媒業巨頭之一。


福建、廣東兩省人在印尼為什麼富豪多?

力寶集團創始人、前印尼大學董事會主席李文正博士(右)


到2015年底《李文正自傳》出版前,時年86年的力寶集團創始人李文正,全家四世同堂共96 口人。他在「自序」寫道:「 我生於1929 年。從有記憶力開始,我所經歷的就是戰爭,就是逃難,就是災難,就是死亡與貧苦。生命的旅途就是顛簸,充滿變數,前途總是渺茫莫測。


在自傳里,李文正分享了他一生的奮斗史,他說:力寶集團是隨著印尼共和國的經濟與政治的成長而成長的,可以說是與印尼共和國共患難、同成長。幾十年來,同樣也經歷了大風大浪,勤儉苦鬥才有今天的力寶。


李文正說:我的大學時代是在中國度過的。1950年,我回到印尼,1949年12月底印尼的獨立被認可,1950年正式成為獨立國家。印尼的獨立發展同我個人事業的起步時期剛好吻合。他意味深長地寫道:「 我事業中的每一個成功與失敗實際上是印尼 社會 不同時代的縮影和寫照。時而,我走在時代的最前頭;時而,我被捲入時代的大浪之中。


如印尼華商巨子李文正說的,華人在印尼的 歷史 ,其實也是印尼近現代史的縮影。上世紀80年代後,隨著印尼政府放寬華僑入籍,絕大多數人成為印尼公民,華人經濟實質上也由華僑經濟演化為印尼人經濟,不過,即便是現在,印尼華商仍面臨諸多發展困境。


印尼首富黃惠忠


福建、廣東兩省人在印尼為什麼富豪多?


進入2021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的印尼富豪,共計22位,有12位華人,超過一半人數。其中,除了劉德光、陳明立是其他省籍外,上榜的福建籍印尼華人富豪共計7位,分別是:印尼首富黃惠忠及胞兄黃惠祥,祖籍福建晉江;翁俊民,祖籍福建福清;吳笙福,祖籍福建晉江;李文正,祖籍福建莆田;陳江和,祖籍福建莆田;以及林聯興,祖籍福建福清。


廣東籍印尼華人富豪有3位上榜,分別是:彭雲鵬,祖籍廣東陸河;郭桂和,祖籍廣東大浦;傅志寬,祖籍廣東梅縣。


印尼是東南亞華人數量最多的國家,估算有1000萬人之多。印尼建立共和國初期,對華僑入籍是採取寬容政策的,實施以出生地主義為原則的國籍法。當年,印尼首都是日惹,也正因如此,多數華人集中於爪哇一帶。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末,印尼國內排華情緒喧囂塵上,出生地主義被血統主義替代,華僑歸化入籍受限,這段時間,不少印尼華僑被迫移居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有的回到祖國。


1990年中國和印尼恢復外交關系(註:1967年兩國斷交),印尼在民主化進程中,華人地位也得以恢復,他們的政治地位與生存狀況也發生巨大變化。在印尼富豪榜上有過半華人,也是印尼華人在經濟上拼搏與努力成就的最好展現。


印尼泗水


福建、廣東兩省人在印尼,為什麼會有那麼多富豪?首先是人口基數,印尼華人福建人居多,其次是廣東人。目前,印尼三大城市裡,分別是首都雅加達、泗水、棉蘭。第二大城市泗水,約有400餘萬人,其中有100餘萬是華人,且78%經濟為華人所掌握。


而泗水華人中,約60%是福建閩南人,約30%是客家人,其他漢族民系的華人佔一成。客家人移居印尼具有悠久的 歷史 ,且多數是廣東人,據《廣東省華僑志》,在唐朝時就有客家人移居印度尼西亞。目前,海外客家人祖籍地,以梅縣、海南、潮州等地居多。


再者,福建人高居印尼富豪榜之首,也是財富金字塔構造之使然,在近現代一百多年裡,華人各大群體在向東南亞遷移時,也帶著濃烈的籍貫文化,而財富的分布與集聚是 歷史 記憶和 社會 現狀的一種糅合。這一百多年以來,隨著幾次移民潮,福建人、客家人、廣府人等群體在東南亞各國的勢力、規模及影響力也一直在變化中。


現如今,廣東潮汕人在泰國經濟包括華人圈裡的地位,無人可撼動;同樣,在新馬及印尼、菲律賓,福建人又占據了優勢。像菲律賓富豪榜,福建晉江籍老闆也是霸榜的。


身處異國他鄉,對於多數華人企業來說,即便全球化時代,基於血緣、地緣、親緣,也包括原鄉文化的文緣而構造起來的商業網路依舊是存在的,這使得他們可以藉助「抱團」力量和優勢,獲得更多競爭實力的籌碼。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

⑤ 十大印尼必吃特色零食排名 10種印尼比較出名的零食

麗芝士(Richeese)威化餅干是印尼最出名的餅干之一,由納寶帝(Nabati)公司生產,該公司是東南亞最大的威化食品企業,市場佔有率第一。麗芝士威化餅干以其獨特的美味和豐富的口感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其獨特的配方和烘焙工藝使其呈現出酥脆可口的口感和濃郁的乳酪味。盒裝包裝干凈衛生,獨立的小包裝設計既滿足了消費者的口感需求,又不會過多地攝入熱量。

啪啪通蝦片是印尼產的海鮮蝦片,以其香脆口感和濃郁的蝦味受到廣泛歡迎,被譽為蝦片中的天花板。Papatonk啪啪通蝦片由海蝦、木薯粉和雞蛋為原料,採用印尼傳統配方製作而成,有原味、冬陰功、烤番茄和海苔等4種口味供選擇。獨特的製作工藝確保了蝦片的口感既蓬鬆又脆爽,同時保留了蝦的天然鮮味,是十大印尼必吃特色零食之一。吃完後不會感覺口乾,也不會弄得一手油,是印尼好吃又健康的代表零食之一。

腰果是印尼十大必買零食之一,東吧喱腰果East Bali Cashews產地位於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是全世界最負盛名的腰果產地。東吧喱腰果有巧克力味、海鹽味、椰子味、冬陰功味等4種口味,採用純天然原料製作而成,除了腰果和調味料,沒有任何額外的添加。其中最受歡迎的是巧克力味腰果,其特色在於外層裹有一層香濃的可可粉,這使得腰果的口感更加豐富。

印尼十大好吃的零食排行,是由Mai Goo網小編主要根據印尼零食的知名度、口感和味道等為依據,通過檢索相關網路平台,參考京東、天貓上暢銷印尼進口零食,並綜合考量它們的知名度、影響力而得出。如有疑問,歡迎在末尾評論/批評指正。

閱讀全文

與海南椰帝和印尼椰帝有什麼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的傢具有哪些 瀏覽:278
中國播音學是屬於什麼樣的專業 瀏覽:615
5萬越南幣等於中國多少錢 瀏覽:899
印尼醫療和中國哪個好 瀏覽:658
印度白糖什麼時間種植 瀏覽:828
越南春卷里的豬肉如何做 瀏覽:129
去印尼怎麼打電話便宜 瀏覽:898
伊朗總理和總統哪個權力大 瀏覽:285
伊朗最高戰略是什麼 瀏覽:521
中國式離婚冷靜期多久 瀏覽:55
唱中國的歌曲有哪些歌曲 瀏覽:667
義大利英語音標怎麼寫 瀏覽:829
義大利vs西班牙在哪個場地 瀏覽:371
怎麼評價印尼這個國家 瀏覽:997
印尼市場適合賣什麼 瀏覽:920
印尼椰蒂盤了是什麼顏色 瀏覽:374
大連海中國房子怎麼樣 瀏覽:625
越南斗雞體型多少錢一隻 瀏覽:95
在義大利生活拍自媒體的有哪些人 瀏覽:854
印尼要用什麼轉換插頭 瀏覽: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