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最長的蛇
50米
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四川發現50餘米長巨蟒》:「近日,四川發現一罕見巨蟒,偶遇巨蟒的礦工當場嚇昏過去。5月14日,天氣十分炎熱,上午10點多,位居深山密林的毛堂鄉(不知是何縣?我去網上檢索了一下,只發現河南淅川縣有個毛堂鄉)賈營村金絲崖玉石礦,礦工賈顯娃擔水準備午飯。快到山泉邊時,猛見一大水桶粗、約有50多米長的怪物正在泉里喝水,黑底色、陽光照在怪物身上,發出逼人寒光,賈顯娃猛然意識到是一條巨蟒,當即嚇得昏死過去。11點多,其他礦工見賈顯娃久去不歸,派人去看個究竟,該礦工很快發現昏倒的賈顯娃和不遠處的巨蟒,也不敢救人,飛快回去報信。礦工們用采礦的炸葯製成炸葯包炸巨蟒,巨蟒聽到引線響聲,迅速抬頭離去,只見巨蟒通過的地方,狂風大起,草木盡皆倒狀,片刻後便越過山頭,消失在叢林中。礦工心有餘悸救賈顯娃,其中一名去擔水,發現往日至少能容10桶水的山泉已被喝乾。當地群眾介紹,該巨蟒為首次發現,可能是今年天氣久旱無雨,巨蟒渴熱難耐,才出來找水喝,前些年他們也曾在該山上發現四五條碗口粗的蟒蛇。」
看圖片,這條蛇顯然比下面提到的據說是見於記錄的世界上最大最長的蛇(印度尼西亞的網斑蟒「桂花」)要更大更長:
目前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蛇,是2006年在印度尼西亞活捉並展出的大蟒。
該國一家小公園展出了這條非常罕見的蛇,身長14.85米,體重447公斤。這是近100年來人類發現的最長、最大的蛇,也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長、最大的蛇。
據英國媒體報道,這條大蛇是在印尼西部蘇門答臘島的一個原始森林中被發現的,當地人將它捕獲後賣給了公園,公園的管理人員將這條大蛇取名為「桂花」。雖然名字聽起來比較溫柔,但據說「桂花」的大口一旦張開非常嚇人,可以很輕松地吞下整整一個人。
印尼當地媒體報道說,印尼的國家科學研究所、農業研究所等學術機構都對這條蛇進行了檢驗,確認了其身長、體重以及品種。很多動物學家都表示,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大、這么長的蛇。
據說,要制服這么大的蛇,至少需要8到10個壯年男子。此前,吉尼斯世界記錄中所記載和公認的世界最長蛇,是一條身上花紋呈網狀的大蟒,身長10米,已於1912年在印尼被射殺。
研究所的動物學家還透露說,此次發現的這條世界上最長的蛇是東南亞的「土著蛇」,在印尼、菲律賓等國家都比較常見,但一般都沒有這么長。
2. 雷龍魚排名
1、巴卡雷龍魚
是最受玩家追捧的雷龍魚品種,最貴的一個品種,也是最稀少的。
2、黑魔神雷龍魚
學名梅花斑鱧,產地在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是大型雷龍魚,和五點雷龍歸納為梅花斑鱧,約40到45厘米以上,成魚身體出現像梅花一樣的斑塊而得名,最大體長在野外有破米記錄。
3、黃金眼鏡蛇雷龍魚學名橙斑鱧,2000年被發現,生活在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印度境內布拉馬普特拉河毗鄰的溪流、池塘和沼澤地,及印度阿薩姆邦北部亞熱帶雨林,成年體長40—60厘米,是一種兇猛肉食魚類。
4、白甲雷龍魚
白甲雷龍就是白甲烏鱧,四川資陽特有珍稀魚種,俗稱白烏棒,白甲雷龍別有一番感覺,越大越好看,飄逸靈動。
5、彩虹雷龍魚
產自中國南方地區,如廣東、廣西、雲南,東南亞的大部分地區,體長最大20cm,背鰭有淡淡的蘭色,尾鰭有淡淡的紅色,因此又叫紅尾雷龍,在燈光的照射下體色顯得非常絢麗。
6、非洲雷龍魚習慣叫它非洲黑魚,因為它們的體色非常相似,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非洲雷龍脾氣溫馴,最大才能到40cm
7、酒紅雷龍也是廣泛分布在東南亞的一種最大僅為20cm的小型雷龍。遍身充斥著或淡或暗的紅色,是小型雷龍中最為漂亮的一種。
8、藍寶石雷龍(鬼王、巴卡2型)學名斯氏鱧,產地在印度,中型雷龍魚,環境適應能力很差,需要一定的耐心去養定它,一旦養定養熟了,互動也可以很好
3. 印尼和印度的眼鏡蛇雷龍的區別
印尼眼鏡蛇雷龍和印度眼鏡蛇雷龍在分布地區、外觀特徵、生活環境和生物習性方面存在差異。
1. 分布地區:
- 印尼眼鏡蛇雷龍主要在印度尼西亞被發現。
- 印度眼鏡蛇雷龍則主要分布在印度境內。
2. 外觀特徵:
- 印尼眼鏡蛇雷龍通常體型較小,成年個體長度在40至60厘米之間。
- 印度眼鏡蛇雷龍體型較大,成年個體長度超過1米。
3. 生活環境:
- 印尼眼鏡蛇雷龍棲息在雅魯藏布江中下游印度境內的溪流、池塘和沼澤地,以及印度阿薩姆邦北部的亞熱帶雨林。
- 印度眼鏡蛇雷龍適應了印度的多種生態環境,包括森林、草原和農田。
4. 生物習性:
- 印尼眼鏡蛇雷龍以小型動物為食,表現出兇猛的肉食性。
- 印度眼鏡蛇雷龍同樣以肉食為主,其食物包括蛙類、魚類和小型哺乳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