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尼雅加達的美食攻略
印度尼西亞的飲食文化已趨國際化,雅加達又名椰城,是印度尼西亞最大的城市和首都,所以那裡到處都是美食,世界各國的風味菜餚,如中國菜、歐式菜、泰國菜、越南菜、日本菜、朝鮮菜、印度菜,應有盡有。下面是我為大家介紹的印尼雅加達美食攻略!
雅加達醬菜
Asinan Jakarta
這種受歡迎的雅加達菜在印尼好比韓國的泡菜。Asinan(醬菜)有幾種花樣,一般來說,清新鹹味和酸味的菜作為搭配菜,如豆芽、豆腐、生菜和中國白菜,澆上辣、酸、甜醬汁混合。配料各不相同,通常結合花生、蝦片來平衡這個令人驚訝的美味。
雞肉粥
Bubur Ayam
這顯然有中國菜的淵源,在印尼被廣泛作為一個早餐或點心食用。巴達維亞的版本是加入清湯,和豐富的配料。這些通常包括小塊碎片的雞肉和煎蛋,加上蝦片、炒黃豆、炒韭菜和蔥。
烏督飯
Nasi Uk
烏督飯是雅加達一種原始的米飯,大概的意思是「拌飯」。它基本上是椰奶煮白米飯。在傳統蒸制前,將大米浸泡在椰奶中,加上丁香,中國肉桂,芳香香蘭和香茅,使得它可能是最香的飯。米飯通常配上炸蔥,並作為主盤,配上身邊的其他湯類和沙拉。有些賣家為他們的'烏督飯裹在香蕉葉里,具有多種側面的選擇。
蔬菜年糕
Lontong Sayur
蔬菜年糕廣泛應用於傳統的印尼菜,主要成分是一種粘稠的麻辣椰奶湯底,加入了香茅,南姜,黃姜,月桂葉,檸檬葉和辣椒。配上南瓜,西紅柿切片,佛手瓜,竹筍,胡蘿卜,豆角和蝦干。變化包括雞肉和牛肉排骨,配以蝦片或煮雞蛋切片在上面。
Soto
Soto
Soto是一款最受歡迎的印尼雞湯,有許多版本和介紹。巴達維亞的Soto一般包括牛肉及內臟,還有一些變化包括羊肉,甚至水牛肉。另外有米粉、土豆和西紅柿。一份Soto通常伴隨盤米飯享用,或蔬菜年糕片。有些soto賣家賣備有青檸汁或咸醬油由客戶品撒在湯里。
㈡ 印尼首都是什麼
印尼首都-雅加達
概況: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首都,東南亞最大的城市。保留有荷蘭統治時代的建築及康朋族部落的建築。世界著名的波格爾植物園及茶園也座落在此。市內治安不佳,應避免夜間單獨外出。
地理位置:位於爪哇島
人口:850萬
歷史:古時稱為"巴達維亞"
宗教:伊斯蘭教、天主教等。
景點(簡介)
獨立紀念碑
雅加達市的象徵,位於市中心。這座由蘇加諾總理所建的大理石碑,高137米,其頂端有一個用35公斤純黃金打造的火炬雕塑,象徵印尼的獨立精神。塔碑的地下室,是一間陣列印尼獨立史跡的博物館。
開放時間為星期二至星期四9:00-14:00,星期五9:00-1:00,星期六9:00-3:00,星期日9:00-15:00。
波格爾植物園
位於市區附近,面積約111公頃,種植有3,000多種蘭花。游覽需5小時。
莫迪卡廣場
獨立紀念碑所在地。廣場四周有總統官邸、伊斯馬尼耶魯教堂、中央博物館等建築。"Merdeka"代表獨立之意。
印尼縮影公園
位於市區南方,離市中心約10公里,面積有120平方公里。這里展示有印尼各地的民房、人工湖、蘭花公園、紀念塔、購物中心、露天劇場、纜車、火車、水上腳踏車等各種實物的模型。製作維妙維肖,相當於印尼的縮影。
開放時間為8:00-16:00。
拉古南動物園
位於市區南方約16公里處,園內以罕見的天堂鳥及可莫德(Komodo)蜥蜴而聞名。開放時間為9:00-18:00。
舊巴達維亞博物館
位於庫答區,建於1627年。館內收藏的巴達維亞時代的文物十分齊全,其中有地圖、傢具、陶瓷、武器、肖像畫及十六世紀使用的葡萄牙大炮等。從這些文物可以了解到當時的繁榮情況。 開放時間為星期二至星期四9:00-14:00,星期五9:00-11:00,星期六至星期日9:00-17:00。
中央博物館
位於莫迪卡廣場東側,建於1862年,早期名為"大象博物館"。館內收藏有中國唐朝、明朝的陶瓷,古代貨幣,印尼各地名產、美術品、藝術品等。開館時間為星期二至星期四8:30-14:30,星期五8:30-11:00,星期六8:30-13:30每星期二、星期三和每月第一周的星期六,從9:30開始,有英語導游免費帶領旅遊者參觀。
軍事博物館
位於J1,Gatot Subroto路,其前身為戴比夫人的寓所。館內記載著歷史上有名的戰役並展示當時所用的武器。開放時間為9:00-17:00。
哇洋博物館
位於法塔比廣場,是一個玩偶博物館。該館藏有印尼本土以及世界各地的木製和皮製玩偶,每逢星期日10:00-12:00,有皮影戲現場演出。開館時間:星期四、六、日9:00?D?D13:00,星期五9:00--11:00。
班底里巴迪布工廠
在帕努米拉區,由政府經營的巴迪布工廠,可參觀製作過程,也可在此購買巴迪布。營業時間為7:30--17:00,18:00-20:00。
唐人街
位於J1,Pintu Besar路左側,是舊市街中最熱鬧的地方,居住該地的華人超過十萬人。
餐飲
雅加達是一個國際大都市,在此除了可以品嘗到獨特的印尼口味,還可吃到世界各地的佳餚。雅加達的鄉土名菜有"Asinan"和 "Soto Betawi"兩道菜。"Asianan" 是以各式蔬菜、豆腐、花生米、醋、辣椒等作成的沙拉,雖然味道很辣,卻透有一份清涼。"Soto Betawi"則是一道著名的湯。
娛樂
雅加達的夜總會里有一流的樂隊演奏及精採的歌舞表演。不過由於雅加達治安不佳,夜間應避免單獨外出。
購物
雅加達雲集了國內各城市運來的土特產和工藝品,如巴迪布、金銀加工品、木雕等。購物中心集中於唐人街、Pasar Baru街、J1. Surabaya路及Thamrin路。
商店營業時間大致是上午9:00?D12:00,下午1:00?D5:00。 Surabaya路的舊貨市場則在9:00?D17:00營業。在雅加達購物,除了百貨公司外,其他地方均可討價還價。
飯店
雅加達大飯店大多集中在J1. Thamrin路附近。此外,有一種稱為"Horison"的休閑型飯店,離市區有一段距離,可欣賞到整個雅加達灣的風情。旅遊者出國前如來不及預訂可抵達後到機場內的飯店服務中心或市旅遊服務中心預訂。
交通
印尼交通十分便利,航空網以雅加達為中心,與國內外主要城市交織而成,火車以雅加達為始發站,來往於爪哇島和蘇萬答臘島間,雅加達高速公路情況良好,旅遊車、專線車行駛在環島間,市內主要交通工具是出租汽車、三輪車。
航空: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每周有中國北京途經廈門飛往印尼雅加達的航班,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每周有中國廣州飛往印尼雅加達的航班,印度尼西亞亞鷹航空公司每周有印尼雅加達飛往中國廣州的航班。
機場:
Soekarno Hatta 國際機場位於市中心以西約20公里處。機場中央是三座航空大廈,一座是國際航線專用,其餘二座供國內航線使用。國際航線航空大廈一樓是入境廳,有錢幣兌換處及旅遊服務中心;二樓是出境廳,內有餐廳、免稅店、禮品 店等。搭乘的士或巴士前往市區,約需半小時。 國際航班機場稅 15000印尼盾
內航班機場稅 5500印尼盾
火車:
以雅加達為始發站,環島的車次有:
Bima號:雅加達--日惹--泗水 行駛16小時30分
Mutiara號:雅加達--泗水 行駛:15小時30分
Parahyangan號:雅加達--萬隆 行駛3小時20分
火車站:
市內主要車站有庫答車站(地址:J1. stasiun NO.1)及"Gam-bir"車站 (地址: J1. Merdeka Timur)。
汽車:
旅遊車、專線車有綠、藍、黃和紅白相間四種顏色,分別行駛在不同的線路上,行駛在雅加達--巴厘間空調車由SariExpress公司經營。
㈢ 印度尼西亞吃什麼
印度尼西亞吃什麼東西
印尼的小吃主要是以辣,炸,烤為主,另外一些香料是印尼最出名的特產。
印尼人喜歡吃大米飯和中國菜,愛飲紅茶和葡萄酒、香檳等果酒飲料,喜歡吃牛、羊、魚、雞之類的肉及內臟。但由於印尼人大部分信仰 *** 教、所以一般不宜介紹豬肉食品;帶骨的菜餚也不受歡迎,印尼無論是肉類、魚類都要加上很多的辣椒或胡椒為佐料。
印度尼西亞人都吃什麼?
從歷史來說印尼的食物紶集中了,從西方國家,東方(中國),印度,還有印尼當地和最後澳大利亞的風俗。印尼的小吃主要是以辣,炸,烤為主,另外一些香料是印尼最出名的特產。第一位兄弟可能對印尼的食物不是很理解吧,因為印尼其實關於吃的非常多。在古代時代,希望的香料都是從印尼來的,然後到印度,最後到土耳其去交換。印尼的小吃還有用椰漿的特色。
印尼老百姓平時吃什麼
以油炸食品、咖喱為主, *** 民是不吃豬肉的,主要吃魚、牛肉、羊肉,其他民族的話,也會吃豬肉和狗肉;印尼最常見的菜餚有雜拌什錦菜(gado一gado)、烤羊肉串(sate,即沙嗲)、烤魚(ikan panggang)、烤牛肉(sapipang-gang)、烤羊肉(kambing panggang)等。湯則常用牛肉湯(sotosapi)、羊肉湯(sotokambing)和雞肉湯(soto ayam)。印尼人喜歡吃甜食,餐後點心品種較多,常見的有炸香蕉及用米粉、糯米粉、麵粉、木薯粉、豆粉加椰蓉、糖等製做的各種糕點來招待客人。 印尼市場上水果品種齊全。印度尼西亞的幾樣美食: 印尼什錦飯(Nasi Campur)、手抓巴東菜 。望採納。
印度尼西亞人民都吃什麼魚
可能是 當地的俗稱 ,但很容易誤導 消費者
金鱗魚科 Holocentridae 棘首鯛屬 Pristilepis 魚類
下圖為 少鱗棘首鯛 Pristilepis oligolepis
夜行性魚類,分布於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
印度尼西亞不吃飯是什麼意思
是齋月里封齋。每年都會有一段時間封齋的,這段時間就是齋月。在齋月期間, *** 們每天的日出後到日落前這段時間都要停止任何飲食,包括喝水也停止。
印度尼西亞女人胸大是吃了什麼東西嗎
主要原因是木瓜和其他熱帶水果攝入比較多。
印度尼西亞生長的叫手指根食物另一個名叫什麼? 在哪有賣的?
叫佛手橘
印度尼西亞的消費水平怎麼樣?一頓飯得多少錢?
雅加達是¥10左右,其他城市¥4-8.那是盒飯價格。
印尼人口味及習俗
印度尼西亞國家名:印度尼西亞來自希臘文,意為「水中島國」。另一種說法是:16世紀末荷蘭侵佔這里後,稱這些島嶼為「荷屬東印度」。19世紀末,德國民族學者巴斯廷才把印度尼西亞作為地理名稱首先使用。一批留學荷蘭的印尼學生正式倡儀以印度尼西亞作為他們的國名,並將自己所建立的民族主義組織命名為「印度尼西亞協會」。1928年印度尼西亞青年代表大會決議:「印度尼西亞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從那時起,印度尼西亞就作為國名使用了。1945年8月17日,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1949年11月改為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屬於荷印聯盟。1950年8月,正式宣布成立「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國家習俗:印尼人初次見面都要交換名片。由於多數信奉 *** 教,他們在拿東西給人家或者向別人拿東西的時候,都要用右手而不用左手,也不用雙手。左手是拿「不幹凈」的東西。很少喝烈性酒。印尼人喜歡客人到他們的家中做客訪問,而且在一天中任何一個時間去拜訪他們,都是受歡迎的。在印尼人家裡,當你看到長相可愛的小孩,切忌摸小孩的頭,如果你撫摸他的頭,對方一定反臉相向。在印尼,進行裸體太陽浴是非法的,和他們交談應避開政治、宗教等話題。和別人談話或進別人家裡都要摘下太陽鏡。拜訪印尼商人時要帶上禮物,收下禮物即意味著承擔了某種責任。如果你去的印尼人家裡鋪著地毯,那你在進屋前要把鞋脫掉。進入聖地特別是進入 *** 寺,一定要脫鞋。參觀廟宇或 *** 寺,不能穿短褲、無袖服、背心或 *** 的衣服。進入任何神聖的地方,一定要脫鞋。在巴厘,進入寺廟必須在腰間束腰帶。印尼人愛吃大米飯和中國菜,早餐一般吃西餐,愛喝紅茶、葡萄酒、香檳酒、汽水等。副食愛吃牛、羊、魚、雞之類的肉和內臟。印尼人忌諱夜間吹口哨,認為它會招來游盪的幽靈和挨打。印尼人大多數信奉 *** 教,所以不可以用左手拿東西給他們。忌諱吃豬肉食品,忌飲烈性酒,不愛吃海參,也不吃帶骨范汁的菜和魚肚等。
亞洲人吃什麼圖片和字
日本生魚片料理,韓國泡菜,泰國人妖,印度尼西亞手抓飯
㈣ 《邂逅斗湖》之索托(Soto)
早上十點鍾抵達斗湖,疲憊的身軀讓我首先想到的是前往源源茶餐廳報道。在這里,索托Soto是必到的打卡點。
新年期間,遊子歸鄉與家人團聚,有時還能偶遇故友。
索托是印尼五種國菜之一,源自印尼烹飪傳統,融合了中國、印度和印尼本土美食。其中,使用米粉和油炸大蒜作為調味品,以及姜黃的使用,都透露出中國的影響。而雅加達的soto betawi則受到阿拉伯或穆斯林印度的影響,使用酥油。
索托食譜反映了過去人民的生活狀況。例如,Soto tangkar,今天是一種肉湯,過去主要是用山羊肋骨製成的湯,因為肉很貴,或者當時巴達維亞的普通民眾太窮買不起肉。
Soto食譜已根據當地傳統和可用食材進行了高度本地化。例如,在印度教徒佔多數的巴厘島,可以找到soto babi(豬肉soto),因為印度教巴厘島人喜歡豬肉而很少食用牛肉,因此他們不遵循印度尼西亞穆斯林清真飲食法,禁止食用豬肉。
在源源茶室的索托,結合了本地特色,迎合穆斯林食客,湯底自帶鮮明風格,配以酸柑和特製青辣椒醬,每次都能吃得大喊淋漓,一把眼淚,一把鼻涕。言訖,以「索托」付之,淚流滿面。喜歡在沙巴各個餐廳流連忘返,尤其堂食。
無論你是華人、馬來人、杜順人、卡達山人、印尼人……各個民族都可以共聚一堂,齊樂融融,熱鬧非凡。
來斗湖時,別忘了來源源茶餐室打卡,品嘗一碗熱騰騰的索托。
㈤ 印尼有什麼好吃 有名的美食
Nasi tumpeng(圓錐狀的香米,搭配著小菜)
Ayam bumbu rujak Yogyakarta(辣椒烤雞肉)
Gado-gado Jakarta(蔬菜沙拉配花生醬)
臟鴨餐BebekTepi
Serabi Banng(米餅配棕櫚糖漿)
Sarikayo Minangkabau(糯米配紅糖和椰奶)
Es dawet ayu Banjarnegara(棕櫚糖加椰奶的飲料)
Urap sayuran Yogyakarta(蔬菜沙拉配椰蓉)
Sayur nangka Kapau(青菠蘿蜜加椰奶)
Lumpia Semarang(春卷,裡面是蝦和竹筍)
Nagasari Yogyakarta(米餅加蒸香蕉)
Kue lumpur Jakarta(椰子薄餅)
Soto ayam Lamongan(香味雞湯)
Rawon Surabaya(燉牛肉)
Asinan Jakarta(蔬菜蘸酸甜醬)
Sate ayam Mara(沙嗲雞肉)
Sate maranggi Purwakarta(沙嗲小牛肉)
Klappertaart Manado(椰子布丁)
Tahu telur Surabaya(雞蛋豆腐)
Sate lilit Bali(沙嗲魚糜)
Rendang Padang(香料加椰奶製成,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巴東牛肉)
Orak-arik buncis Solo(嫩煎四季豆配炒蛋)
Pindang patin Palembang(魚湯)
Nasi liwet solo(椰奶烹飪的米飯,配有小菜)
Bir pletok Jakarta(生薑肉桂飲料)
Kolak pisang ubi Banng(香蕉紅薯蘸甜椰子醬)
Ayam goreng lengkuas Banng(高良姜炸雞)
Laksa Bogor(咖喱湯配米餅)
Kunyit asam Solo(酸角姜黃飲料)
Asam padeh tongkol Padang(金槍魚配酸甜醬)
㈥ 印尼是最愛吃泡麵的國家之一,關於印尼的方便麵你了解多少
印尼人很喜歡吃泡麵,印尼是世界人均消費方便麵量第二的國家,第一是韓國,有資料顯示,均值每一個印尼人每星期最少吃1包方便麵,每一年吃50包方便麵左右。雖然很多我們中國人還喜歡吃方便麵,但消耗量並沒有印尼那麼多,平均每一年消耗量28包左右。
方便麵還有一種吃法,即就著白米飯一起吃。由於,大米是印尼人的主食,基本上一日三餐都吃米飯。許多印尼人從兒童時代起卻被祖上傳遞這樣的思想,大米是正餐,僅有吃完白米飯,才是真正的進餐。因此印尼人一直認為,用餐務必吃大米,如果在吃飯時不吃大米,反而是吃完其它的食材,會被他人覺得「不進餐」。
其實,與此同時進餐便捷面和米飯是不大身心健康的吃法,特別是臨睡前進餐這幾種蛋白質高的食物,非常容易消化不好,身體不非常容易消化吸收,非常容易轉化為人體脂肪,使增加體重。良好的飲食習慣該是營養搭配,確保維生素和纖維的攝入,僅僅只是攝取單一的營養素,對身體健康也是不利的。因此,方便麵配大米,建議大家不要輕易嘗試。以上就是全部內容了,大家有什麼想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