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尼的節假日
印度由於宗教多,民族多,加上地方大,所以節日多達上千個。全國性的較大的節日有(印度節日多充滿宗教色彩,但日期多以印歷計算,有別於公歷,故無法確定其公歷日期,以下月份均以公歷計算):
元旦:1月1日。
印度共和日:1月26日,即國慶日,個邦首府均有慶祝省會及巡行,而以首都新德里的循行最壯觀。
甘地逝世紀念日:1月30日,是日在首都的甘地陵有誦經文、祈福活動。
濕婆神節:濕婆神節也叫濕婆神之夜節,在印度教寺廟慶祝,時間在公歷2-3月(印歷12月黑半月第四天)舉行。節日時期,不分男女老幼、高低貴賤都要齋戒。
灑紅節:灑紅節就是波水節,是印度教紀念黑天的節日,源於古時的豐收祭儀,在每年的2-3月(印歷為12月望日)舉行。節日期間,成群結隊的印度教徒,載歌載舞,在篝火旁盡情地跳躍,慶祝春天來臨,並互相波水,向路人撒紅粉或紅水。
拉瑪節:3-4月,印度教徒慶祝毗濕奴的化身拉瑪的生辰。
馬哈維那節:耆那教徒慶祝其祖師馬哈維那(大雄)壽辰之日(3-4月)。過節時,數以方針的教徒聚集在當地耆那教聖人的大石像前舉行祭典和參拜活動。
復活節:4月,紀念耶穌基督被釘在十字架後第三日的復活。
佛誕節:紀念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公歷在5-6月。每年的此日,各國的佛寺及僧眾都要舉行誦經法會,並根據「佛生時,龍噴香雨浴佛身」的傳說,用香水灑洗佛身。同時,崇佛之家還要以花獻佛,,祭拜佛祖,施捨僧人。
獨立節:8月15日,是印度的全國性節日。1947年8月15日,印度擺脫了殖民主義統治,獲得了獨立。獨立節這一天,印度總理要在德里的紅堡上升起山色國旗,發表講話,總統要向全國人民支辭祝賀獨立節。
十勝節:是印度教最盛大的節目,又叫凱旋節。儀式共舉行10天,慶祝拉瑪戰勝邪魔。時間在9-10月。
燈節:燈節是印度教徒四大節日之一,在公歷10-11月舉行。燈節這一天,全國各地的印度教神廟顯得格外熱鬧,人山人海。婦女們虔誠地手棒擺滿祭品的盤子,緩步朝廟堂走去。祭祀儀式開始時,人們雙手合十,閉合雙眼,對著神靈,默默禱告。祈禱結束之後,祭司在教徒的前額上點白灰、硃砂等,然後給教徒一點神賜的聖水和祭物。慶祝燈節匯使人的身心得到凈化,逢凶化吉,同時表示光明戰勝黑暗,善良戰勝邪戀。
B. 印尼華人都過什麼節日
新年=1月1日,中行敬國春節,伊斯蘭教聖戚帶辯紀節=2月5日,靜音日=3月23日,復活節=4月6日,佛誕=5月6日,(伊斯蘭教的節日)=5月17日,(伊斯蘭教的節日)=6月17日,印尼國高缺慶節=8月17日,開齋節=8月19、20日,宰牲節=10月26日,希吉來歷=11月15日,聖誕節=12月25日
C. 印尼一年有什麼節日
元旦(1月1日): 和世界各國人民一樣,印尼人也過元旦節。元旦這一天,家家戶戶,歡聚一堂,舉行宴會或歌舞會,歡慶新的一年的到來。 「3月11日命令書」紀念日: 1966年3月11日,蘇加諾總統迫於軍方和學生的壓力,簽署了把權力移交給蘇哈托的命令書。自此,蘇哈托接管政權,建立「新秩序」,命令書簽署之日被定為紀念日。 國際勞動節(5月1日): 和世界各國相同,印尼政府也把這天作為慶祝勞動者的節日,全國放假一天。 民族節(5月20日): 1908年5月20日,在雅加達建立了印尼第一個民族組織「崇知社」(也譯為「至善社」),旨在宣傳教育、以科學救國和進行文化啟蒙運動。崇知社的成立,標志著印尼民族的覺醒。後來印尼政府把「崇知社」成立的日子定為民族節。 建國五基誕生日(6月1日): 1945年6月1日,印尼總統蘇加諾提出了「潘查希拉」五基原則,作為印尼建國的指導思想,意義重大。後來把這一天定為建國五基誕生日。 國慶節(8月17日): 又名「獨立日」。1945年8月17日是印尼宣告獨立的日子,每年這一天都要在總統府前廣場上舉行隆重的慶祝儀式,各地也要舉行以升國旗為內容的慶祝活動。 全國體育節(9月9日): 1948年9月9日,印尼政府在爪哇梭羅舉辦了第一屆全國運動會,標志著印尼體育事業的誕生。印尼政府利用紀念這個節日,鼓勵人民開展體育運動,重視身體健康。 建軍節(10月5日): 印尼獨立後,於1945年10月5日成立了人民治安軍。印尼政府後來就把這一天定為印尼的建軍節。每年這一天,陸、海、空三軍要舉行隆重的閱兵儀式。 青年宣誓節(10月28日): 1928年10月28日,印尼全國青年組織第二次代表大會在雅加達舉行,代表們宣誓:忠於一個國家,即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忠於一個民族,即印度尼西亞民族;採用一種語言,即印度尼西亞語。因此,10月28日被定為青年宣誓節。 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日: 11月5日,這天印尼政府要組織活動,進行宣傳,喚醒人們對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意識。 英雄節(11月10日): 印尼宣布獨立不久,英軍以接受日軍投降為名,試圖侵佔印尼。11月10日,當英軍在泗水登陸時遭到了印尼軍民的英勇抵抗。泗水之戰使泗水獲得了「英雄城」的稱號,11月10日後來被定為「英雄節」,旨在發揚印尼軍民的英勇精神。 母親節(11月22日): 1928年印尼各界婦女團體舉行首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大會決定把11月22日定為母親節。這一天,母親可以不做家務,並接受全家人的祝賀。 開齋節: 這是印尼最重要的節日。每年伊斯蘭教歷9月,全國伊斯蘭教徒都要實行白天齋戒禁食,齋月後第一天便是開齋節(日期在公歷二三月間)。開齋節前夕,伊斯蘭教徒要進行慈善捐贈活動。節日法定只放假一天,但實際上一般都要放假三天以上,有的單位甚至放假一周以上。外出工作的人都要趕在開齋節前返回老家與親人團聚。開齋節前夕的晚上是個不眠之夜,各清真寺整夜念長經,誦經聲通過高音喇叭傳到四面八方。開齋節那天,家家戶戶打掃得乾乾凈凈,門前掛著用嫩椰葉製作的裝飾物。人們都身著盛裝,互相拜訪,有的機關團體還搞團拜,氣氛熱烈,一片喜慶景象。 http://www.jintaihua123.com/ 靜居日: 是巴厘印度教徒的新年,時間在巴厘歷十月初一。這是個慶祝方式非常獨特的節日。節日前幾天,人們便開始忙碌起來,男人們打掃庭院,製作節日用的形似魔鬼、雄獅、巨龍等的木偶,女人則趕做新衣及節日祭祀用的菜餚糕點。節日前一天是個歡慶日,人們興高采烈,喜氣洋洋,身穿艷麗民族服裝去參加歡慶活動。上午,人們載歌載舞,鼓樂齊鳴。下午,男人們敲鑼打鼓,抬著3~4米高的大型木偶繞村、繞家遊行,女人們也頭頂祭品走在遊行隊伍里,場面異常熱烈。這種遊行,不只是為了娛樂,更重要的是驅除邪惡,以?來年風調雨順,人壽年豐。遊行有時會進行到深夜。節日那天,巴厘島則出現另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街上除值勤警察、警車、救護車、旅遊車輛外,沒有任何其他行人車輛,所有店鋪都大門緊閉
D. 2024年印度尼西亞法定節假日 印尼主要節日有哪些 公眾假期達27天
印度尼西亞是一個穆斯林人口佔多數的國家,約87%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因此,其主要節日多與宗教相關。其中,最重要的宗教節日包括開齋節和宰牲節。此外,還有紀念民族運動的「至善社」成立日(5月20日)和獨立日(8月17日)等紀念日。
2024年,印度尼西亞全國共有27天法定節假日。其中,包括17天的全國假期和10天的集體假期。具體放假時間如下表所示。
印尼人也慶祝元旦節。在這一天,人們歡聚一堂,舉行宴會或歌舞會,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農歷新年,通常在1月至2月之間,是印尼華人社區的重要節日。
靜居日(Hari Nyepi)是巴厘印度教的新年,通常在印尼巴厘歷的10月1日。這一天沒有慶祝活動,人們在家靜坐冥思,遵循四禁:不開燈、不工作、不出門、無娛樂活動。所有商鋪和機構暫時關閉,行人車輛不得在室外活動。
聖紀節,又稱聖忌節,紀念先知穆罕默德的誕辰和逝世。節日活動由當地清真寺伊瑪目主持,穆斯林沐浴、更衣,到清真寺禮拜,聽阿訇念誦《古蘭》啟示。
升天日,又稱登宵節,紀念先知穆罕默德夜遊七重天。登霄節是伊斯蘭教節日,通常在教歷7月27日。
耶穌受難日,又稱耶穌受難瞻禮,紀念耶穌被釘十字架的節日。受難節定於復活節前一個星期五。
勞動節是一個慶祝勞動者的節日,印尼政府將這一天定為全國假期。
1908年5月20日,「至善社」在雅加達成立,標志著印尼民族的覺醒。印尼政府將這一天定為民族節。
10月9日,印尼將尊重文化多樣性日定為法定假日。
衛塞節是佛教的重要節日,用於紀念佛陀的出生、覺悟和涅槃。
耶穌升天日,又稱升天節,紀念耶穌復活後的第四十天升天。升天日為復活節四十天後的星期四。
潘查希拉日是印尼法定假日,紀念印尼建國五項基本原則的誕生。
伊斯蘭教歷十月一日是齋月結束後的第一天,即開齋節,是穆斯林最重要的節日。
宰牲節又稱古爾邦節,紀念先知伊卜拉欣對真主的獻祭。
聖母升天節,又稱聖母安息節,紀念瑪麗亞的升天。
1945年8月17日,印尼宣布獨立。獨立日是印尼的國慶日。
伊斯蘭新年標志著新的伊斯蘭歷年開始。
1948年9月9日,印尼政府舉辦了第一屆全國運動會,鼓勵人民重視身體健康。
1945年10月5日,印尼成立了人民治安軍,定為建軍節,每年這一天陸、海、空三軍舉行閱兵。
聖誕節在印尼被稱為耶誕節,雖然與古羅馬農神節有關,但並非耶穌的生辰。
E. 8月中下旬是幾號到幾號
10至31號。上旬是1至10號,中旬是11至20號,下旬是21至31號。8月是12個月份之一,處於夏季,農歷和公歷因其歷法不同,八月的時間也不同,在中國8月1日是建軍節。
8月節日:
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貝南獨立日,瑞士國慶節。
8月5日:以色列國慶節。
8月6日:國際電影節。
8月8日:中國全民健身日。
8月8日或9日:節氣立秋。
8月8日:台灣男子節。
8月9日:新加坡國慶日。
8月15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8月15日:波蘭聖母瑪利亞節。
8月17日:印尼國慶日。
8月22日或23日:節氣處暑。
8月31日:馬來西亞國慶日。
F. 2024年印度尼西亞法定節假日 印尼主要節日有哪些 公眾假期達27天
印度尼西亞,作為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其主要節日多與宗教相關。其中,伊斯蘭教的開齋節和宰牲節是最重要的節日。此外,還有一些紀念性節日,如紀念1908年印尼民族運動組織「至善社」成立的民族覺醒日(5月20日)和慶祝獨立的獨立日(8月17日)。2024年,印度尼西亞共有27天的全國和集體假期。
元旦節是印度尼西亞的傳統節日,家家戶戶歡聚一堂,舉行宴會或歌舞會,慶祝新的一年的到來。
農歷新年在印尼華人社區慶祝,日期根據農歷而定,通常在1月至2月之間。
靜居日(Hari Nyepi)是巴厘印度教的新年,日期為印度尼西亞巴厘歷10月1日。這一天沒有慶祝活動,民眾靜坐冥思,遵循四禁:不生火、不工作、不出門、無娛樂活動。所有商鋪和機構暫時關閉,行人車輛不得在室外活動。
聖紀節,又稱聖忌節,是穆罕默德誕辰和逝世的日子,穆斯林會在這一天舉行宗教集會,沐浴、更衣,穿戴整齊,到清真寺禮拜。
升天日紀念先知穆罕默德的夜遊升天,是伊斯蘭教節日,伊斯蘭歷7月27日。
耶穌受難日是基督教紀念耶穌受難的節日,定於復活節前一個星期五。
勞動節是慶祝勞動者的節日,全國放假一天。
1908年5月20日,印尼首個民族組織「至善社」成立,旨在進行文化啟蒙運動,標志著印尼民族的覺醒。印尼政府將這一天定為民族節。
尊重文化多樣性日來源於哥倫布日,旨在團結不同語言、來源和宗教的國家或民族。
衛塞節是佛教的重要節日,用於紀念佛陀的出生、覺悟和涅槃。
耶穌升天日是復活節後四十天的星期四,記載於聖經。
潘查希拉是印尼建國的五項基本原則,1945年6月1日由蘇加諾提出,印尼政府將這一天定為潘查希拉日。
伊斯蘭教歷的十月一日是齋月結束後的開齋節,是穆斯林最重要的節日。
宰牲節又稱古爾邦節,紀念先知伊卜拉欣的獻祭,日期為伊斯蘭教歷十二月十日。
聖母升天節是天主教、東正教的節日,記載於聖經,慶祝聖母瑪麗亞升天。
1945年8月17日,印尼共和國宣布獨立,8月17日被定為獨立日。
伊斯蘭新年標志著伊斯蘭歷年的開始,印尼政府將其定為公共假日。
1948年9月9日,印尼政府在爪哇梭羅舉辦了第一屆全國運動會,印尼政府將其定為紀念日,鼓勵人民開展體育運動。
1945年10月5日,印尼人民治安軍成立,印尼政府將這一天定為建軍節。
聖誕節源自古羅馬迎接新年的農神節,與基督教無關,記載於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