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有多少中國造鋁廠

印尼有多少中國造鋁廠

發布時間:2025-04-04 10:22:25

A. 印尼鋁廠工資多少

14000-15000。印尼國家鋁業公司是印尼境內唯一一家從事鋁冶煉的國企,員工工資在14000-15000/元,印尼鋁廠在北蘇門答臘擁有兩個水電站和一個產能為27萬噸/年電解鋁廠。

B.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的知識點

學習知識容易,轉化成為能力很難;提出問題容易,得到圓滿答復很難;點評別人容易,身臨其境去做很難;指責同事容易,正確評價自己很難。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人文地理的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的知識1

人口與城市

1、一個地區人口數量的變化包括人口機械增長(人口遷移)和人口自然增長。

2、影響人口自然增長的因素: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生產力水平(根本因素)

3、人口發展模式:

原始型(「高高低」):極高的死亡率,平均壽命短,極低的自然增長率,人口增長慢。

傳統型(「高低高」):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代表:奈及利亞)

過渡型 死亡率低,出生率高但開始下降,人口壓力大(代表:巴西)

現代型(「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人口老齡化(代表:德國)

4、人口發展模式地區分布:

全世界:屬於「過渡型」,正處向「現代型」轉變的階段

發達國家:「現代型」德國、匈牙利等負增長,美、加、澳、紐西蘭等國自然增長率稍高,日本等大多發達國家自然增長率接近零增長

發展中國家:多為「過渡型」,但韓國、新加坡、古巴、烏拉圭、中國已進入或正要進入「現代型」。

人口一億以上的國家:中國、印度、美國、印尼、巴西、俄羅斯、日本、孟加拉國、奈及利亞、巴基斯坦

5、人口增長模式與相應人口問題

①人口增長階段 人口問題

發展中國家――增長減緩階段-—過渡模式--過渡型——人口壓力大

發達國家――低速增長階段—-「低低低」模式——現代型-—人口老齡化,勞動力不足

②承受人口經濟壓力最大的國家是 兒童 與老年人比重大的國家。

③城市人口死亡率高於農村的原因:人口老齡化問題更突出

6、人口遷移遷出區:發展中國家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我國的中西部地區、農村,發達國家的城市中心區。

人口遷移遷入區:發達國家西歐、北美、西亞(中東),我國的東部沿海地區、城市。

7、環境人口容量:即環境承載力,環境所能容納的最大人口數。

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資源、人口消費水平、科技發展水平、地域開放程度

8、合理人口容量—---人口適度規模,一般要小於環境人口容量。

9、城市化

①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標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百分比

②不同類型國家城市化的不同進程:

發達國家特點: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70%以上);發展趨緩,出現逆城市化現象(原因?)

發展中國家特點:起步晚,發展快;城市化水平低(50%以下);城市發展不合理(個別大城市畸形發展)

③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根本原因:城市規模的無限制擴大、城市人口的過度集中)

④城市化問題解決途徑:(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 措施 )

a.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b.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條件;c.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

10、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①工業化是推動城市化促進力量。

②我國區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有:珠三角模式――對外開放→吸引外資→工業化、城市化;

溫州模式――小商品經營→個私企業→工業化、城市化;

蘇南模式――大城市擴散→鄉鎮企業發展→工業化、城市化;

邊貿發展的雲南德宏模式;靠資源開發促進城市化發展的東北模式。

11、城市地域結構

功能區 地位 分布 特點

商業區:佔地小,大多呈點狀或條帶狀分布於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或街道路口,是城市經濟活動最繁忙之地,人口數量晝夜差別很大,建築物高大密集

工業區:佔地較大,分布在最小風頻的上風向、河流的下游,不斷向市區外緣移動,趨向於沿主要交通干線分布

住宅區:佔地最廣,分布在最大風頻的上風向、河流的上游,高級住宅區和低級住宅區背向發展

12、不同等級城市提供不同的服務種類和服務范圍

城市等級 服務范圍 職能種類 服務級別 城市數目 相互距離

高級城市 大 多 高 少 遠

低級城市 小 少 低 多 近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的知識2

人類的生產活動與地理環境

1、農業的分類:①按生產對象分類: 種植 業、畜牧業、林業、漁業、副業

②按投入多少分類:粗放農業(靠天吃飯);密集農業(勞動密集與資金密集型)

③按產品用途分類:自給農業;商品農業(考慮市場需求量,主要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一些地區)

2、農業的主要區位:自然區位因素有:氣候、地形、土壤、水源

社會經濟區位因素有:市場、交通運輸、政策

3、農業地域類型:①水稻種植業(自給農業,機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單產高) ②商品穀物農業(商品農業,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③大牧場放牧業(地廣人稀,交通便利)④乳畜業(靠近市場)⑤混合農業(對市場的適應性與靈活性)

4、我國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與優勢:

南方:水土流失(水熱充沛) 華北:土地鹽鹼化、春旱、夏澇(光照充足)

東北:熱量不足(土壤肥沃、耕地面積廣) 西北:水資源缺乏(光照充足)

5、我國農作物分布:①東耕西牧;②南蔗北菜;

③南稻北麥(冬小麥—秋種夏收—華北平原,春小麥—春種秋收—東北平原);

④茶葉—氣候濕潤的酸性土壤(江南丘陵); ⑤溫帶水果---蘋果、梨、桃

⑥商品糧生產基地: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江漢平原、蘇皖北部平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河西走廊、南疆、寧夏平原(太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已不再是商品糧基地)

⑦商品棉基地(熱量充足、光照強):江漢平原、長江下游濱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魯西北和豫北平原、黃淮平原及南疆等

6、①原料指向型工業:甜菜或甘蔗製糖廠、水產品加工廠、水果罐頭廠、新疆的紡織廠

②市場指向型工業:啤酒廠、傢具廠、印刷廠、飲料廠、食品廠、玻璃廠、歐美在中國建晶元廠(汽車廠)

③動力指向型工業:煉鋁廠、有色金屬冶煉、火電廠、水電站

④廉價勞動力指向型工業:紡織廠、普通服裝廠、電子裝配廠、包帶、制傘、製鞋廠

⑤技術指向型工業:集成電路(晶元)、衛星、飛機製造廠、精密儀表

7.有污染的工業企業應布局在常年盛行風的下風向,或位於最小風頻風的上風向;布局在河流的下游。

8、傳統工業區(豐富的煤、鐵資源):德國魯爾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東北工業區。

9、新興工業區(企業規模小或技術水平高):義大利新興工業區、美國的「矽谷」、日本的北九州等

10、產業轉移的原因---選擇最佳區位(資源原料供給、勞動力素質、工資水平、市場需求、環境容量、國家政策),降低生產成本,擴大銷售市場。發達國家工資水平不斷提高、傳統工業區環境壓力日益沉重,發展中國家工資水平較低、基礎設施和投資環境明顯改善。

11、產業轉移的方向:英國——德國——美國——日本——東南亞、拉丁美洲、我國沿海(進一步內地)

12、產業轉移的影響:產業轉移促進產業的國際分工與合作,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

①對於轉移國來說,可以實現產業升級,但也可能會導致失業人口的增加;

②對於接受國來說,可以促進經濟發展,但也可能會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

13、促使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設分廠的原因是:廉價的勞動力、廣闊的市場、低廉的地價。如跨國公司在中國建晶元生產廠、汽車廠,是因為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不是因為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土地)。

14、珠三角地區工業化得以迅速發展的原因:①發達國家和地區產業轉移的契機;

②對外開放的優惠政策; ③東南沿海、毗鄰港澳台,靠近東南亞的優越位置;

④勞動力豐富廉價的優勢條件; ⑤僑鄉

15、珠三角地區工業化過程中問題:對外資吸引力下降,產業升級面臨困難,發展後勁不足。

①珠三角地區產業基礎(輕工業為主)先天不足; ②科研實力比不上長三角地區;

③市場腹地不夠廣闊; ④工資和地價水平提高;

⑤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生態環境問題日趨嚴重

16、珠三角地區工業化過程中措施:

①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重工業和裝備製造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向電子信息產業升級。

②加強各城市的分工與合作,構築大珠三角洲城市群;

③推動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協調發展;

④加強規劃和管理,改善投資環境和生態環境。

17、五種現代運輸方式的特點

鐵路:運量大、運速快、運價較低、連續性好;

公路:靈活性好,但運量少,適於短途運輸;

水運:運量大、運價低,運速慢、靈活性和連續性差;

管道:連續性好、運量大,投資大、靈活性差。

空運:運速快,但運量小、運價高;

18、港口區位:①河港要布局在河寬水深(侵蝕岸一側)地方;

②海港要布局在水深(等高線密集處)、泥沙淤積少、風浪小、地形平坦處。

19、商業中心區位:①市場最優原則,要求位於城市的幾何中心;

②交通最優原則,要求位於市區環行路邊緣或市區邊緣的高速公路沿線。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的知識3

區域可持續發展專題

一、我國重要地理分界線:

1、秦嶺—淮河:一月0°C等溫線,800mm降水量線,濕潤區與半濕潤區,亞熱帶與暖溫帶、南方與北方、水田與旱地分界線

2、大興安嶺:400mm降水量線、半濕潤與半乾旱、農區與牧區、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三、主要的區域特徵

1、高原盆地—――①青藏高原(冰川凍融地貌,光照強、熱量不足,河谷農業);

②內蒙古高原(風力地貌,荒漠化);③黃土高原(風力沉積、流水侵蝕地貌,水土流失)

④雲貴高原(流水溶蝕地貌,喀斯特地形、多峰林、溶洞,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⑤塔里木盆地(風力地貌,光照強、溫差大,水分不足,綠洲農業,荒漠化)

⑥四川盆地(流水地貌,光照弱、熱量足,紫色土)

2、平原丘陵--①東北平原(地勢平坦開闊,沃野千里);②華北平原(旱澇、鹽鹼、風沙)、

③長江中下游平原(湖泊淤積、恢復生態植被、退田還湖);④江南丘陵(水土流失、紅壤、紅色荒漠)

3、我國資源的分布:①南方:水能、有色金屬與鐵; ②北方:煤、石油、鐵;

③西北:石油、天然氣; ④青藏:太陽能、地熱能、水能

四、資源跨區域調配

①原因:自然資源分布的不均衡與社會資源分布的地域差異

②水資源的跨流域調配——南水北調:③能源資源的跨區域調配——西氣東輸和西電東送、北煤南運。

④西氣東輸經過的自然帶:溫帶荒漠帶、溫帶草原帶、溫帶落葉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經過的氣候區: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川氣東輸經過的自然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⑤西電東送:a北路(火電為主)供應京津唐和華北;b中路(水電為主)供應華中、華東和長三角;c南路(水電為主)供應華南和珠三角

五、河流開發

①流域治理—修大壩—攔洪蓄水—中下游流量季節變化減小、泥沙淤積量減少—海浪侵蝕作用增強

②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核心是梯級開發(控制水位,疏通河道,治理洪澇)

a:――→防洪、灌溉、養殖――農、林、漁等第一產業水平提高

b:――→航運、旅遊業――第三產業發展

c:――→發電(火電、水電、核電)――發展煉鋁、化學高耗能工業――形成工業走廊

六、山西煤炭資源的綜合開發:

①山西煤炭資源豐富,品質優良,開采便利,且位置靠近東部,成為我國重要的煤炭基地。

②問題:山西產業結構以煤炭工業為主,十分單一;由於國家優化能源消費結構,將改變過分倚重煤炭的局面;煤炭開采和利用過程中,破壞地表,加劇水土流失,形成嚴重的大氣污染和水污染。

③措施:提高煤炭的綜合利用技術,大力發展潔凈煤技術,建立清潔能源生產體系;調整產業結構,重化工業(能源、冶金、化工、建材等)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農業、輕紡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旅遊業的發展;做好礦區復墾綠化工作,治理環境污染。

七、荒漠化的防治

①荒漠化的實質---土地退化;表現→耕地、草地、林地退化→土地沙漠化、石質荒漠化、次生鹽鹼化

②我國荒漠化的原因:自然原因—乾旱、氣候異常

人為因素---過度樵採、過度放牧、過度開墾

③防治對策:A、合理利用水資源; B、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築防護林體系;

C、調節農林牧之間關系;D、多途徑解決農牧區能源問題;E、控制人口增長。

八、黃土高原水土流失

①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自然原因—氣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土壤(土質疏鬆,垂直節理發育);植被(稀少)

人為原因—人類對資源的不合理利用,過度樵採、過度放牧、過度開墾對地表植被破壞嚴重

②水土流失的危害:⑴侵蝕土壤 (跑水跑肥跑土),農業減產;⑵河湖淤積加重;⑶旱澇災害增加

③治理措施:生物措施—-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草—-發展多種經營――恢復植被

工程措施—-修水庫建梯田打壩淤地――蓄水保土

農業技術措施—-深耕改土選育良種地膜覆蓋輪作套種—-蓄水保土

九、熱帶雨林的開發與保護:

①雨林生態系統的脆弱性:雨林生物循環旺盛,土壤肥力較低。

②雨林對調節全球氣候和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作用,雨林被毀,會加劇全球變暖,導致雨林眾多物種的喪失,這對全球人類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③目前對雨林最大的破壞來自於雨林的農業活動(遷移農業、過度開墾、放牧)和商業性木材採伐(往往由跨國公司主導)。

④另一值得關注的生態系統:濕地(含河流、湖泊、灘塗、沼澤、珊瑚礁、紅樹林、水田、水庫等)

十、地理信息技術

1.遙感技術(RS):利用一定技術裝備在航空或航天器上對地物進行感知。技術裝備:遙感平台、感測器、遙感信息的傳輸與處理系統。應用:1.資源調查:2.災害監測與環境監測:(水污染、森林病蟲害、大氣監測和天氣預報、旱澇災害監測、海洋環境監測、森林火災監測等)

2.地理信息系統(GIS):專門處理地理空間數據的計算機系統。技術裝備:計算機軟、硬體。應用:資源環境、社會發展等各種信息的統計、分析、評估預測、表達應用等。

3.全球定位系統(GPS):利用衛星在全球范圍內適時進行導航和定位的系統。技術裝備:GPS衛星星座(空間部分)、地面監控系統(地面部分)、GPS信號接收機(用戶設備)。應用:軍事、交通出行的導航、定位。


高中地理人文地理的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高中人文地理知識點總結

★ 高中地理會考知識點總結:人文地理

★ 2020高中地理重要基礎知識點歸納

★ 人文地理部分知識點總結講解

★ 人文地理復習方法

★ 高二人文地理知識點與學習方法

★ 高中地理所有知識點總結

★ 高中人文地理的復習方法

★ 高中地理基礎知識整理

★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識點

C. 南極和阿拉伯國家的基本情況

是否可以用南極冰山解決沙烏地阿拉伯的缺水問題

問題描述

南極洲面積為1400萬平方千米,95%以上的地方常年被冰雪覆蓋,形成了巨大而厚實的冰蓋。它的平均厚度達2450米,冰雪總量約2700萬立方千米,佔全球冰雪總量的90%以上,佔全世界可用淡水的72%。有人估算,這里的淡水資源可供全球使用7500年。因此,南極洲是人類最大的淡水資源庫,而且很少受到污染,水質極好。那麼,我們是否可以用南極的冰山解決沙烏地阿拉伯的缺水問題呢?

二、解決問題的打算

搜集資料,了解南極 分析運輸過程中需要

冰山的基本情況 解決的技術問題 反思大規模利用南極冰山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

了解沙烏地阿拉伯的淡 根據洋流和風向設計

水資源短缺現狀 將冰山運往沙特阿拉

伯的最佳路線

三、研究過程

1. (1)南極冰山的基本情況

南極冰山有時會在水深較淺的海域擱淺,在南極的冬季,海冰也會將大量的冰山凍結住,在這樣的情況下,冰山是不移動的。
南極冰山在南大洋水域的運動與大氣環流、表層水流相一致,在南極岸邊,冰山的漂移取決於海流,這里冰山漂移軌跡常常形成閉合式圓環。在南極沿岸流的北邊上,冰山漂移逐漸過渡到北向,然後進入南極環極流的穩定區。由於受到水文氣象要素的綜合影響,冰山運動相當復雜,當冰山海面高度為數十米,吃水深度達500米時,它們的漂移速度,甚至於在漂移方向上都與海冰不同。一些單獨的冰山由於它們的體積和形狀不同,即使在同一海區,也會使它們的漂移方向和漂移速度各不相同。在南極沿岸流區域,冰山漂移的平均速度約為每小時500米。在南極環極流區域的漂移速度略高一些。冰山運動速度可能超過海冰運動速度,其原因是冰山高度大,風對冰山運動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同樣原因,冰山的漂移速度可根據風力大小和合成風速與表層水和冰塊總運動方向的相對位置,一般速度不超過每小時2千米。無風條件下,冰山運動通常比冰塊和表層水的運動要慢。
當風向變換或者存在水下逆向海流時,漂浮冰山可能在與海冰漂移的相反方向上運動,這種現象在南極區不少見。

(2)沙烏地阿拉伯的淡水資源短缺現狀

位於阿拉伯半島的沙烏地阿拉伯,面積達210萬平方千米,人口1500萬,是西亞最大的國家。由於受副熱帶高壓的控制,氣候炎熱乾燥,內陸最高氣溫達50℃~55℃,年降水量僅約100毫米。沙漠佔全國面積的一半,南部的魯卜哈利沙漠是世界大沙漠之一,面積達65萬平方千米,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全國沒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水資源人均擁有量僅及世界平均水平l.2%。由於水資源有限,所以長期以來雨水是沙特飲用水和農業用水的主要來源,人口主要居住在為數不多的幾個綠洲之上,可耕地僅佔全國國土面積的1%。對這有限水資源的依靠使沙特面臨一些嚴重的問題,迫使沙特尋求其他水源,以解決由於人口和工業項目不斷增加所帶來的對水的需求問題。

西亞地區有七個國家一條像樣的河流也沒有,叫做無流國,它們是:沙烏地阿拉伯、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葉門、科威特、卡達、巴林。

2.(1)運輸過程中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有的科學家曾提出過運輸冰山形式水的構想。他們甚至還想出了將百噸重的冰山從南極洲運往沙烏地阿拉伯的幾種可能的方案。聯想到目前的科技水平,大抵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案來運輸冰山:
1.以液態形式:但這需要花大量的資金來融化冰山;
2.以小冰塊的形式:盡管這樣會節省大量的資金,但花費在各種設備上的投入必將增加;
3.以大冰塊的形式:盡管這種方法資金投入少,但可能會造成許多嚴重的裝載問題。
由於這三種方法的資金投入都非常大,因此,無論採用哪種方法,運輸冰山的成本都特別高。而目前,操作及運輸設備方面的技術水平還不具備處理如此大密度、大面積重物的條件。同時,有冰山的地區(南極洲和格陵蘭島)也不適合這些重型設備和機械的操作。此外,地球上現在還沒有能夠承擔運輸這種巨型冰塊任務的船隻。

(2)將冰山運往沙烏地阿拉伯的最佳路線

首先要經澳大利亞西岸,那裡的西澳寒流可幫助船支北上,經過印尼之後,到達孟加拉灣南部海域。在夏季此海域盛形向西的季風洋流,而且強大的東南信風也會使船支節省更多的能源!之後就到達了阿拉伯海,直接沿伊朗沿岸行進,從」油閘「霍爾木茲海峽進入,此處有由阿拉泊海到波斯灣的密度流,又是順水,越過了波斯灣就到了沙特本土了!

3. 大規模利用南極冰山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

海平面下降

全球氣候變暖

南極洲生態平衡被打破

四、研究結果及分析

有利用南極冰山解決全球缺水的可能性,但目前由於許多技術問題尚無法解決,所以目前尚無法實施。

同時尚需注意保護南極洲的生態平衡。

D. 澳大利亞主要港口,澳大利亞港口有哪些

澳大利亞港口有:

1、亞瑟港:亞瑟港最吸引人之處在於遺址都保存了百年前的原貌,縱使大部分建築物都曾被19世紀末的一場大火燒毀,但滿目瘡痍的模樣,更添劫後餘生的韻味。而且,港口位置得天獨厚,倚著青山綠水,更覺宜人。湖光山色跟歷史遺跡本就互相輝映,在亞瑟港更覺是天生一對。

2、達爾文:澳大利亞北部地區首府和主要港口。由於它距離亞洲最近,所以是重要的出口港口,主要出口活牲畜(牛、羊)和礦物。達爾文也是澳大利亞重要的軍事基地和北部海岸巡邏艇的基地。

3、霍巴特:是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的首府和最大港口城市,位於塔斯馬尼亞島東南部德溫特河河口,面積約100平方公里。霍巴特始建於1803年,是澳大利亞僅次於悉尼的第二個古老的城市。

4、格拉德斯通: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東南部港口城市,位於布里斯班以北480公里,近庫蒂斯深水港。人口47,169(2007年統計)。有大型煉鋁廠、肉類加工廠。又為西部鮑恩盆地煤礦的出口港。

5、道格拉斯港:道格拉斯港(PortDouglas)位於凱恩斯北部約70公里,是集海洋、熱帶雨林和沙漠於一處的地方。被稱為一個不落俗套的旅遊勝地,一個緣於幻影而聲明顯赫,一個雖遊人如織,卻依舊傲視獨秀。

E. 中國鋁業這些年的股票為什麼這么低

全球經濟復甦步伐放緩,歐元區面臨債務危機和政治動盪的雙重打壓,鋁市難逃由此引發的系統性風險的影響。未來因受產能成本支撐及鋁廠減產影響,鋁價或震盪下行;一旦希臘退出歐元區引發系統性風險,將對鋁價形成巨大的下行壓力。

系統性風險打壓鋁價

2012年5月以來,歐債危機進一步升級,引爆歐洲政局不穩問題。一旦反對緊縮的左翼政黨上台,希臘將很難得到國際援助,希臘國庫即將在6月底枯竭,在債務危機與政局不穩的雙重壓力下,希臘只能宣告違約破產。由此引發的系統性風險必將重挫鋁價。此外,「歐豬五國」的西班牙也被捲入歐債危機的風暴眼。2012年西班牙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突破6.5%,接近希臘、葡萄牙和愛爾蘭接受救助時7%的水平。西班牙與德國國債的息差5月29日升至512點,為歐元時代以來的最高紀錄。標准普爾將西班牙第四大銀行班基亞銀行等3家銀行的評級從「BBB-」下調至「BB+」的垃圾級別,還將另外兩家西班牙銀行的評級下調了一個等級。更有甚者暗示西班牙也將面臨退出歐元區危機。

國內鋁產業鏈承壓

基本面上,目前全國電解鋁總產能約為2600萬噸,出現嚴重過剩的現象。我國電解鋁產能已經連續11年居世界首位。2011年我國的電解鋁產量較上年同比增長11.53%,約佔全球總量的40%。但在下游消費方面,國內鋁產品一直呈現不景氣的格局。今年3到5月的鋁需求旺季並沒有啟動,鋁市場一直處於旺季不旺的狀態,由於國內房地產、高鐵、汽車等行業發展趨緩和出口形勢萎靡,下游鋁加工企業訂單減少、開工率下降。

5月6日,印尼方面宣布包括鋁土礦在內的14種礦產不能以原材料出口,但有開采許可證礦業公司征20%出口稅仍可出口,2014年將全面禁止出口。作為生產鋁的重要上游原材料,中國有超過80%的進口鋁土礦來自印尼。這一消息無疑沖擊了國內的鋁原材料市場,國內冶煉廠紛紛加大對鋁土礦及氧化鋁的進口,以應對未來可能面臨的原材料市場的價格上漲。短期看來,由於國內冶煉廠加緊備貨,加之國內原鋁市場本來就面臨嚴重的過剩狀況,印尼對原礦增收關稅一事對國內氧化鋁價格暫時沒有形成壓力。但中長期看來,對著國內鋁原材料備庫的消耗,將對我國鋁價形成向上壓力。

此外,中國鋁業(601600)在內的中國前五大鋁業企業6月起將減產10%的電解鋁以穩定市場價格。目前看來,鋁價已經下破16000元/噸的生產成本線,大多數鋁廠面臨虧損,特別是生產成本高、設備落後的中小企業。此外,中鋁上調氧化鋁現貨價格至2900元/噸,去年11月底至5月,中鋁氧化鋁價格一直是2800元/噸。鋁土礦供應減少對氧化鋁價格起到支撐作用,同時,此舉可能使得電解鋁生產企業的減產規模預計將進一步擴大。但由於我國電解鋁產能嚴重過剩,鋁廠減產對鋁市基本面的利多影響或有限。

閱讀全文

與印尼有多少中國造鋁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華人人口為什麼不反抗 瀏覽:309
義大利哪個國債最強 瀏覽:606
去伊朗花多少錢 瀏覽:598
什麼叫中國結 瀏覽:905
如何塑造中國夢 瀏覽:281
怎麼辨認印度老山檀香手串 瀏覽:437
1934年印尼地震多少公里 瀏覽:686
去印尼都需要帶什麼 瀏覽:853
緬甸有哪些中國品牌 瀏覽:178
中國哪裡最能賺錢 瀏覽:455
在印尼怎麼注冊ngo 瀏覽:201
一個新加坡人在中國怎麼生活 瀏覽:98
越南瘤疤沉香價值多少錢 瀏覽:878
白扣產在印尼的什麼地方 瀏覽:357
華為去印尼需要什麼手機 瀏覽:254
伊朗擊落了多少偵察機 瀏覽:366
與中國差十個小時的時差是哪裡 瀏覽:325
伊朗巴姆市屬於什麼氣候類型 瀏覽:916
英國牛欄跟港版有什麼區別 瀏覽:590
英國怎麼走抗疫路 瀏覽: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