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原因是什麼
97年亞洲金融危機是發生於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風波,這場風暴波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中國等地。泰國、印尼、韓國等國的貨幣大幅貶值,同時造成亞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沖擊亞洲各國外貿企業,造成亞洲許多大型企業的倒閉,工人失業,社會經濟蕭條。
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混亂。泰國,印尼和韓國是受此金融風暴波及最嚴重的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國大陸和台灣則幾乎不受影響。
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
1、亞洲國家的經濟形態導致;
2、美國經濟利益和政策的影響;
3、喬治·索羅斯的個人及一些支持他的資本主義集團的因素;
亞洲國家的經濟形態導致:新馬泰日韓等國都為外向型經濟的國家,他們對世界市場的依附很大。亞洲經濟的動搖難免會出現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狀況。
以泰國為例,泰銖在國際市場上是否要買賣不由政府來主宰,而泰國本身並沒有足夠的外匯儲備量,面對金融家的炒作,該國經濟不堪一擊。而經濟決定政治,所以,泰國政局也就動盪了。
⑵ 疫情期間,面罩、口罩、科技產品等在印尼熱賣
疫情給印尼經濟帶來了巨大沖擊,許多工人失業,生活陷入困境。為了維持生計,很多人轉向了線上摩托車或計程車司機的工作,以此來賺取生活費用。
與此同時,行動管制令對印尼人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深遠影響,許多商品的銷量激增。例如,口罩成為了最緊俏的保健產品。疫情期間,為了減少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印尼民眾幾乎每次外出都會佩戴口罩。據印尼電商平台Tokopedia數據顯示,其平台上的口罩銷量激增了7倍,口罩的價格因種類和材料而異。
洗手液也因為預防新冠病毒的需求而銷量飆升。印尼人通常在接觸任何物品前都會使用洗手液清潔雙手,特別是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然而,洗手液的銷量仍然遠不及口罩,不少民眾轉而使用普通的洗手皂。
在疫情的背景下,面罩的需求也迅速上升。面罩能夠為佩戴者提供高度保護,避免直接暴露於病毒顆粒中,從而大大降低感染病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的風險。面罩可被視為一種個人防護設備,保護面部不受侵害。
除上述健康產品外,疫情期間科技產品的銷量也有所增加,例如滑鼠、耳機、鍵盤等。人們在居家隔離期間有了更多閑暇時間,許多人通過游戲等活動來打發時間,因此對科技產品的需求也隨之增長。
總的來說,口罩、面罩和洗手液等健康產品是疫情期間印尼民眾必需的,而科技產品則能夠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這些產品都值得賣家重點關注。
⑶ 50萬華人成為他的犧牲品,貪污350億美元,後來怎樣了
我國歷史上遭遇到大規模的屠殺就是「五胡亂華」和「侵華戰爭」,前者是西晉時期有太多的游牧民族,而西晉內部八王之亂讓他們抓住了機會,於是由匈奴,羯,羌,鮮卑,氐為主的五個部落侵入到中原,實際上不僅僅是他們五個,他們的到來導致大量的漢人被屠殺,而二戰時期,日本人將野心投向了中國,也是大規模的屠殺,南京大屠殺就是最殘忍的一幕,每每說起這些歷史,心都會很難過。
雖說他一直沒有被審判,可他的生活在不當總統後也不自在,他的孩子都被趕出國外,家族的錢也都被魔獸,而他最小的孩子,也因為殺掉法官和潛逃罪被抓判了15年,2000年的時候,當時的總統因為貪污倒是起訴了他,但他也因為身體不行就沒出庭,2008年因病去世,他的這一生就這樣結束了,活了87歲得以善終。
⑷ 2021巴厘島旅遊業遭滅頂之災巴厘島旅遊業現狀
印尼的巴厘島是全球最頂級的度假海濱城市,知名度非常高,每年都會吸引世界各地大量遊客慕名前往觀光,但是近期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問題,那麼就是疫情的阻礙使得旅遊業遭到滅頂之災,下面給大家分享具體的攻略。
在過去的多年時間里,出國旅遊成為了一件平常不過的事情,特別是在東南亞國家旅遊,成為了很多中國遊客的必選之地,而東南亞當中的著名景點就有位於印度尼西亞的著名旅遊島——巴厘島,原本遊客絡繹不絕的巴厘島,在去年一年時間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巴厘島雖然面積只有五千多平方公里,但是人口多達三百多萬,且因為優秀的地理環境,在這里能看到火山、沙灘以及絕美的海洋,甚至有知名雜志稱其為「神明之島」,每年前往巴厘島旅遊的人數超三百萬,但是在如今的巴厘島,就跟廢了差不多,遊客銳減,垃圾堆成山,當地人還懇求表示:希望中國遊客前來。
要知道,巴厘島的旅遊業收入占據了整個地區60%的經濟收入,也就是說起碼有六成人從事旅遊行業,但是受到全球衛生事件影響,巴厘島在2月份到4月份的時候,遊客人數銳減了95%以上,數據顯示印尼的旅遊業損失預計在70億美元,而巴厘島起碼佔了其中一成。
在這種環境之下的巴厘島冷清無人,當地人大量失業,原本紮根在這里賺得盆滿缽滿的旅遊團收入減少了98%,大量裁員,不得不尋找其他的工作崗位,可謂是雞犬不寧。
巴厘島一年都是高溫多雨,在歷經數個月的雨季之後,大量海水漲潮,將海洋垃圾帶到這里,其中最為令人頭疼的就是塑料垃圾,無法自然降解,而沒了遊客的巴厘島也沒有了專門撿垃圾的工作人員,在短短三個月時間,原本被譽為神明之島的巴厘島海灘,到處充斥著垃圾。
再也看不大到深藍的大海和廣闊的海灘,一眼看去滿滿的都是垃圾,而當地也及時意識到了這樣的巴厘島是吸引不了遊客前來,於是開啟了大規模的清除垃圾行動,一天時間清理了30噸垃圾,但是在第二天這些垃圾就又都回到海灘上了,顯然清除垃圾的速度遠遠比不上被海浪卷上來的垃圾。
目前巴厘島人心中可能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希望中國遊客能夠前來救場,中國遊客財大氣粗,是巴厘島景區的消費主力,全球來這里的遊客當中光是中國遊客就佔了三分之一,如果中國的遊客「財神爺」能夠前來,那恢復旅遊經濟只是時間問題。
但事實上在此前,巴厘島人對於中國遊客的看法不太「友好」,曾經有一些印尼的報道中聲稱中國和澳洲遊客是導致巴厘島垃圾如此之多的最大因素,並且在接待中國遊客上也並沒有那麼的熱情,但時至如今,中國遊客沒有去,巴厘島依舊垃圾泛濫,歸根到底還是他們自己的垃圾處理系統有問題。
⑸ 97年亞洲金融危機是怎麼回事
亞洲金融危機指發生於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風波。1997年7月2日,亞洲金融風暴席捲泰國。不久,這場風暴波及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和韓國、中國等地。
泰國、印尼、韓國等國的貨幣大幅貶值,同時造成亞洲大部分主要股市的大幅下跌;沖擊亞洲各國外貿企業,造成亞洲許多大型企業的倒閉,工人失業,社會經濟蕭條。打破了亞洲經濟急速發展的景象。亞洲一些經濟大國的經濟開始蕭條,一些國家的政局也開始混亂。
泰國,印尼和韓國是受此金融風暴波及最嚴重的國家。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國大陸和台灣則幾乎不受影響。
(5)印尼為什麼會失業擴展閱讀:
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是發展中國家的共同願望。當高速增長的條件變得不夠充足時,為了繼續保持速度,這些國家轉向靠借外債來維護經濟增長。但由於經濟發展的不順利,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亞洲有些國家已不具備還債能力。
趁美國股市動盪、日元匯率持續下跌之際,國際炒家對香港發動新一輪進攻。恆生指數跌至6600多點。香港特區政府予以回擊,金融管理局動用外匯基金進入股市和期貨市場,吸納國際炒家拋售的港幣,將匯市穩定在7.75港元兌換1美元的水平上。
⑹ 印度尼西亞人口數量 或迎來人口紅利時期(預計2.6億人)
印度尼西亞在全世界來看是生育率與人口總數都不需要擔心的國家。印度尼西亞目前是全 世界人口 第四大國,而且其出生率穩定,人口也在每年穩定遞增,但是隨著人口增多帶來的工作問題就需要解決。下面為你預計印度尼西亞人口數量。
預計印度尼西亞人口數量:260,400,000人
人口總數 247,000,000
人均國民總收入(PPP國際美元, )4,730
男/女出生期望壽命(歲, )69/73
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每1000活產兒, 0年)無數據
15歲至60歲男/女死亡率(每1000人, )178/124
人均衛生總支出(PPP國際美元, )150
衛生總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3.0
印度尼西亞人口穩定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擁有近2.5億人口,其中約一半在30歲以下。人口年輕化,一方面為印尼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另一方面也創造了需求,促進印尼經濟持續發展。最近,印尼專家紛紛表示,2020至2030年間,印尼將迎來人口紅利期,希望政府抓住機遇,藉此提升印尼經濟實力。
近年來,印尼人口增長保持穩定,生育率有所下降。據專家預測,2020—2030年,印尼15歲以下兒童人數將從6100萬降至5420萬,15歲—64歲勞動適齡人口數量將達頂峰,即1.9億。撫養率的降低,加之大量年輕勞動力湧入市場,為印尼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此外,相對廉價的充足勞動力也將成為印尼吸引外資的亮點,帶動資本流入東南亞。隨著日本、韓國等亞洲國家的人口紅利逐漸收縮,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將迎來人口紅利期,並且將持續一段時間。
失業人數增多
印尼的就業情況並沒有跟上勞動力的增長,而人口紅利只有在就業率得到保障時才能實現。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印尼18%的年輕人失業,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倍,更讓人憂慮的是,53%的印尼年輕人在非正式部門就業。如果年輕人無法找到一份薪酬合適的工作,勞動力優勢可能變成“定時炸彈”,造成社會的不穩定。
⑺ 印尼的就業觀
印尼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
【來源: 新華社 】 【時間:2011-02-13 23:59:59】
新華社雅加達2月12日專電(記者李曉渝)印度尼西亞人力和移民部長穆海明·伊斯坎德爾日前說,印尼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嚴峻,三成大學畢業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困境。
穆海明11日在出席印尼大學主辦的大型招聘會時說,很多印尼大學生對於社會就業狀況缺乏了解,還有些畢業生沒能在學校里練就足夠的能力,或是沒有做好踏入社會的准備,因此很難找到工作。
穆海明要求印尼所有高等院校竭力培養合格的畢業生,指導他們完成個人職業規劃,並與企業界通力合作,提高青年人才的就業率。
印尼中央統計局去年年底發布的數據顯示,印尼約2.38億人口中,失業人口為830萬,其中大學本科學歷者佔11.92%,大學專科畢業生佔12.78%,而高中畢業生、初中畢業生和小學畢業生的比例分別為11.9%、7.45%和3.81%。2010年印尼的失業率為7.5%。
⑻ 印尼暴亂(政治動盪引發社會動盪)
近期,印尼發生了一系列的暴亂和社會動盪事件。這些事件的背後,是政治動盪所引發的社會動盪。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詳細探討印尼暴亂的原因、事件以及應對措施。
政治動盪的原因
印尼的政治動盪源於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印尼的政治體系存在嚴重的腐敗問題。政治精英們常常利用自己的職權謀取私利,導致了政治上的混亂和社會上的不滿。其次,印尼的經濟發展緩慢,失業率居高不下,這使得許多年輕人感到失望和無望。再次,印尼的宗教和民族矛盾也是政治動盪的重要原因。印尼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不同的宗教和民族之間存在著深刻的分歧和矛盾。
事件的發生
印尼暴亂的事件主要發生在首都雅加達和其他一些城市。最初的事件是由於選舉造假而引發的。在今年的總統選舉中,現任總統佐科·維多多以微弱的優勢贏得了選舉。然而,他的對手普拉博沃在選舉結果公布後拒絕承認,聲稱選舉結果存在嚴重的造假行為。這引發了一系列的示威和抗議活動,其中一些活動演變成了暴力事件。
在這些事件中,許多商店和公共設施被破壞和洗劫。警方和軍隊被派往現場維持秩序,但是他們遭遇了來自示威者的激烈抵抗。一些媒體報道稱,一些示威者試圖攻擊政府大樓和警察局,這些事件加劇了局勢的升級。
應對措施
為了應對印尼暴亂的事件,政府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政府派遣了大量的警察和軍隊到現場維持秩序。他們使用了催淚瓦斯和水炮等手段來驅散示威者。其次,政府還採取了一些經濟措施,以緩解年輕人的失業問題。政府承諾將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創業和就業。最後,政府還採取了一些政治措施,以改善國家的政治環境。政府承諾將加強反腐敗斗爭,推進政治改革,為民眾提供更好的政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