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從印尼到歐洲坐游輪需要多少時間
300天左右。
貨輪一般15到20節 也就是15-20海里每小時
到鹿特丹過馬六甲蘇伊士航線大概5000海里。
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
❷ 急..................吉里巴斯聖誕島(不要「百度百科」里粘貼的)
簡介 1777年,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在夏威夷以南2080 公里的太平洋海面上登上一個島,因為當時正值聖誕節前夕,故取名為聖誕島。中太平洋萊恩群島中的聖誕島在北緯1°59′、西經157°30′,是太平洋上最大環礁。總面積60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363平方公里,人口1,290(1978年),屬於吉里巴斯共和國領地。1888年起淪為英國殖民地。聖誕島曾被用作英國、美國核武器試驗基地,1970年後發展椰子種植。聖誕島為夏威夷到塔拉瓦島航空線中途停降站。聖誕島是地球上最小的島嶼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環礁湖島。
自然風貌 聖誕島上風光綺麗,四周為珊瑚礁所環繞,島的外側暗礁重重,巨浪沖天;內側則細浪輕柔,銀白色的沙灘全部是由珊瑚碎片形成,在陽光下熠熠發光。退潮時,珊瑚礁的尖頂紛紛露出水面,瓊堆玉砌,晶瑩剔透,順著銀白色的海灘延伸,形成一個寬數百米的環島珊瑚帶。島上森林繁茂,蒼翠欲滴,遍地是挺拔的檳榔、葉大如傘的熱帶山芋和香蕉、菠蘿、麵包樹等熱帶樹種。島上種植了大片的椰林,約50餘萬棵。聖誕島是釣魚愛好者的天堂。為發展旅遊業,島上建起了一家旅館,旅館以聖誕島的發現者的名字命名,叫詹姆斯·庫克旅館。聖誕島有當地特有的飲料——淘迪。淘迪是一種經過發酵的椰子汁,它甜中帶點兒酒味,喝著既解渴又爽口,但喝多了會醉人。聖誕島已成為太平洋上最大的海鳥樂園,約600多萬只海鳥在此棲息,其中最有名的是軍艦鳥。軍艦鳥是一種兇猛的大型熱帶海鳥,嘴巴呈鉤狀,翼展超過2米,是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鳥類(時速可達400千米)。軍艦鳥經常在海面上盤旋,一旦發現有魚兒躍出水面,就會急速俯沖,飛快地叼走獵物。有意思的是,有時這種鳥懶得親自覓食,而是憑借高超的飛行本領,「攔路搶劫」其他海鳥的食物。因此有人戲稱之為「強盜鳥」。
吉里巴斯聖誕島發行的郵票
特色 集郵事業在聖誕島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特色,在1901年以前,寄自聖誕島的信件均貼用英國郵票,而這些信件則由那些來聖誕島裝載椰子肉乾的貨船運送。1901年以後,新南威爾士郵局在聖誕島設立了一個辦事處,開始經營郵政業務不久,就印製了它的第一枚郵票。該郵票用於由汽艇「伊莎貝爾梅」號運送的信件上。圖案為船隻到達聖誕島的錨地,背景是一輪紅日從蔚藍色的海面上冉冉升起。1927年5月左右,一種新的面值開始印製,其設計與以前相同,面值為10分,刷色增加到了藍、金黃、紅、綠、黑五種,在圖案的上部還加印了紅色的「10 CENTS」(10分) 字樣,其齒孔度數亦為11.5°。1934年12月左右,第三版郵票發行,其面值沒有變化,圖案和四角數字的刷色變為藍綠色,郵票的底色也有所改變,海水呈現出一種更為自然的藍綠色調,其排版方式依然是一張2排,每排4枚。1939年2月,吉爾伯特和埃利斯群島政府在聖誕島上建立了官方郵局,同時地方郵票停用,郵戳字樣為「聖誕島郵政局」。
聖誕島-澳大利亞聖誕島
澳大利亞聖誕島自然風光
簡介 聖誕島(Christmas lsland),為澳大利亞海外領地,面積135平方公里。聖誕島有1508人(2001年),人口中約61%為華人,25%為馬來人,11%為歐洲人。居民為澳大利亞公民。官方語言為英語。居民55%信奉佛教,10%信奉伊斯蘭教,15%信奉基督教。聖誕島位於印度洋東北部,北距巽池海峽南口的爪哇海峽約380公里,東南距澳大利亞西岸的西北角約1565公里,為火山島。海岸線長80公里。沿岸大多為懸崖峭壁,最高處有20米;僅有淺灘約13處,最大的一處名為飛魚灣(F1ying Fish,Cove),是島內惟一港口和人口主要聚居地。屬熱帶氣候,平均氣溫2l℃~32℃,濕度達80~90%。氣候溫和,但濕季(11-4月)時有暴風雨,使島周圍出現較大風浪。年均降雨量2000毫米。聖誕島使用澳大利亞貨幣——澳元,政府由澳大利亞總督任命的行政長官和郡政委員會組成。
歷史 英國威廉·邁納斯(Mynors)船長於1643年聖誕節發現聖誕島並命名。1888年並人英國版圖。1942年-1945年被日本軍隊佔領。1946年成為英屬新加坡屬地。1958年1月1日移交英國管轄,同年10月1日,依據《1958年聖誕島法案》,移交澳大利亞聯邦管理,成為澳海外領地。聖誕島主權屬澳大利亞。1958年起由澳政府派官方代表管轄。1968年起由澳總督任命的官方代表管轄。1984年成立聖誕島自治機構,職責相當於地方政府,協助行政長官管理島內事務。1993年自治機構由聖誕島地方郡政委員會(Shire Council)取代。郡政委員會由9名成員組成,每2年改選一半。1994年島內舉行決定地位的公民投票,否決了脫離澳大利亞的提案,但85%的投票者希望擴大島內自治權。
澳大利亞聖誕島流通貨幣——澳元
建設 1989年,為保護自然環境和稀有動植物,聖誕島約70%的面積被開辟為國家公園。一家賭場旅館聯合企業於1993年開業,1998年4月倒閉。1992年起,澳政府在聖誕島開始了重建計劃,截至2002年1月31日,投資了1.37億澳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1998年1月,亞太空間中心公司(APSC)宣布汁劃在聖誕島建立一個通訊衛星發射基地,投資額超過了8億澳元。澳政府在2001年6月宣布投資1億澳元支持該項目,部分投資用於擴建了現有機場,建設了一個新的海港和擴建現有公路。
運輸 聖誕島有—個24小時可運作的國際機場。從珀斯直飛或經科科斯群島至聖誕島有商業航線運營。聖誕島一家私營公司經營的包機往返於印尼和該島之間。1997年聖誕島航空客運量為3895人次;澳大利亞國家航運公司經營由澳大利亞大陸至聖誕島的航線。每4~6周有貨輪從澳大利亞弗里曼特爾運送物品至聖誕島。1989年成立的島嶼聯合供應公司(JointlslandSupplySystem)經營至聖誕島和科科斯群島的船運業務;聖誕島的公路總長240公里,其中30公里鋪有路面(2000年);聖誕島的鐵路總長24公里,用於磷酸鹽運輸。
澳大利亞聖誕島磷酸鹽礦石
特色產業 磷酸鹽工業是聖誕島的經濟支柱。開采活動自19世紀下半葉開始。1987年底,澳政府宣布關閉磷酸鹽礦。1990年起允許私營公司在熱帶雨林資源不受破壞的條件下恢復開采。現磷酸鹽工業由磷酸鹽資源公司負責,1998年磷酸鹽資源公司與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簽訂了為期21年的礦產租約。
文教生活 澳政府為島民提供免費醫療,有一家醫院,8張病床。澳大利亞西澳州教育部在島上辦有聖誕島地區學校,提供學齡前至中學十年級教育。1992年,該校共有學齡前學生53名,小學生253名,中學生53名。1986年,聖誕島政府開辦了全日製成人教育教程,旨在幫助島民特別是婦女掌握語言及工作技能。聖誕島郡政委員會出版雙周刊時事通訊《島國人》。聖誕島有一家電台,每天用英語、馬來語和漢語廣播。
貿易旅遊 聖誕島主要貿易夥伴為澳大利亞、紐西蘭。磷酸鹽為聖誕島主要出口商品,1992年共出口27萬噸。絕大部分商品需進口,主要來源國為澳大利亞。1999—2000年度對澳出口額為900萬澳元,從澳進口額為1700萬澳元。旅遊正成為聖誕島日益重要的產業,獨特的動植物資源及良好的潛水、捕魚設施吸引眾多遊人前來觀光。2000年島上約有旅館90家。
聖誕島-參考資料
[1] 般若導航網 http://www.mifang.org/ly/ax/p23.html
[2] 人民網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8221/47364/47369/3370960.html
❸ 聖誕島的簡介
聖誕島,地名。在地球上共有2座同名島嶼。一座位於澳大利亞海外領地,是全球少數以華人為主的地區之一;另一座位於萊恩群島,是太平洋上最大環礁。
印度洋島嶼。面積135平方公里,人口1402人(2007年7月)半數以上是華人,余為馬來人、歐洲人等。澳大利亞的海外領地。位於爪哇島以南360公里,南緯10°30′、東經105°40′。面積135平方公里,人口1960人(2008年)。其中華人佔63%,馬來人佔25%,歐洲人佔12%,官方語言為英語,華人間通行粵語。
岩岸陡峭,僅飛魚灣可供海輪停泊。林木茂密。1888年被英國佔領。1900年並入新加坡。1958年歸
聖誕島風景
澳大利亞。有豐富的磷灰石礦,由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公司聯合開采。位於爪哇島以南360公里(224哩),澳大利亞西北1,400公里(870哩)處,作為澳大利亞一個海外領地的治理。面積135平方公里(52平方哩),是海底山峰的頂部。島上最高峰是摩雷山(Murray Hill),海拔361公尺(1,184呎),位於該島西部。東北部的飛魚灣(Flying Fish Cove)是主要居民區和主要港口。
編輯本段歷史
1615年「湯瑪斯號」船長羅伊(Richard Rowe)首先發現該島,1643年聖誕節英國東印度公司船長邁諾斯(William Mynors)命以今名。1887年英國皇家海軍軍艦「埃格里亞號」(Egeria)上的人員採集
澳大利亞聖誕島鳥瞰
了該島土壤和岩石樣本,英國自然學家摩雷(John Murray)化驗樣本後發現它們幾乎為純石灰磷酸鹽。1888年該島為英國兼並,科科斯群島(Cocos Islands)的克盧尼斯-羅斯(George Clunies-Ross)率先在飛魚灣設置據點。1891年克盧尼斯-羅斯和摩雷取得在該島開采磷酸鹽礦和伐木為期99年的租賃權,6年後將權利轉讓給耶誕島磷酸鹽礦有限公司,該公司股權大部分歸前承租人所有。1900年該島並入首府設在新加坡的英屬海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島被日本人占據。1948年紐西蘭和澳大利亞政府得到耶誕島磷酸鹽礦公司的股份和財產。1949年建立了代表兩國政府執行開采和航運事宜的耶誕島磷酸鹽礦委員會。1958年該島納入澳大利亞版圖。
編輯本段建設
1989年,為保護自然環境和稀有動植物,聖誕島約70%的面積被開辟為國家公園。一家賭場旅館聯合企業於1993年開業,1998年4月倒閉。1992年起,澳政府在聖誕島開始了重建計劃,截至2002
澳大利亞聖誕島自然風光
年1月31日,投資了1.37億澳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1998年1月,亞太空間中心公司(APSC)宣布汁劃在聖誕島建立一個通訊衛星發射基地,投資額超過了8億澳元。澳政府在2001年6月宣布投資1億澳元支持該項目,部分投資用於擴建了現有機場,建設了一個新的海港和擴建現有公路。
編輯本段運輸
聖誕島有—個24小時可運作的國際機場。從珀斯直飛或經科科斯群島至聖誕島有商業航線運營。聖誕島一家私營公司經營的包機往返於印尼和該島之間。1997年聖誕島航空客運量為3895人次;澳大利亞國家航運公司經營由澳大利亞大陸至聖誕島的航線。每4~6周有貨輪從澳大利亞弗里曼特爾運送物品至聖誕島。1989年成立的島嶼聯合供應公司(JointlslandSupplySystem)經營至聖誕島和科科斯群島的船運業務;聖誕島的公路總長240公里,其中30公里鋪有路面(2000年);聖誕島的鐵路總長24公里,用於磷酸鹽運輸。特色產業 磷酸鹽工業是聖誕島的經濟支柱。開采活動自19世紀下半葉開始。1987年底,澳政府宣布關閉磷酸鹽礦。1990年起允許私營公司在熱帶雨林資源不受破壞的條件下恢復開采。現磷酸鹽工業由磷酸鹽資源公司負責,1998年磷酸鹽資源公司與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簽
澳大利亞聖誕島流通貨幣——澳元
訂了為期21年的礦產租約。
文教生活
澳政府為島民提供免費醫療,有一家醫院,8張病床。澳大利亞西澳州教育部在島上辦有聖誕島地區學校,提供學齡前至中學十年級教育。1992年,該校共有學齡前學生53名,小學生253名,中學生53名。1986年,聖誕島政府開辦了全日製成人教育教程,旨在幫助島民特別是婦女掌握語言及工作技能。聖誕島郡政委員會出版雙周刊時事通訊《島國人》。聖誕島有一家電台,每天用英語、馬來語和漢語廣播。
貿易旅遊
聖誕島主要貿易夥伴為澳大利亞、紐西蘭。磷酸鹽為聖誕島主要出口商品,1992年共出口27萬噸。絕大部分商品需進口,主要來源國為澳大利亞。1999—2000年度對澳出口額為900萬澳元,從澳進口額為1700萬澳元。旅遊正成為聖誕島日益重要的產業,獨特的動植物資源及良好的潛水、捕魚設施吸引眾多遊人前來觀光。2000年島上約有旅館90家。
自然資源
一系列起伏多變的斜坡和台地從中央高原循次而下,斜坡盡頭即為海岸,大
澳大利亞聖誕島磷酸鹽礦石
部為陡峭懸崖,高度超過20公尺(65呎)。沿海岸也有沙灘和珊瑚礁。島上有寶貴的磷酸鹽礦床。12∼4月為熱帶雨季,平均氣溫27℃(81℉),季節變化很小。年平均降雨量2,670公釐(113吋)。耶誕島大部分為熱帶雨林覆蓋,動物包括大量的海鳥、小爬蟲類、地蟹和昆蟲。島上居民所用淡水來自泉水和井水。該島西端的大部分辟為國家公園。
人口
居民僅1/3為女性;總人口中有63%為華人,25%為主要募自馬來西亞、新加坡和科科斯群島的馬來勞工,也有澳大利亞管理人員。傳統上島上居民大部分是耶誕島磷酸鹽礦開采有限公司的雇員,該公司為澳大利亞政府所有。該島經濟幾乎全賴磷酸鹽礦的開采,礦產運往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但這種情況在1990年代初有所改變。可獲利的磷酸鹽礦幾乎開采殆盡,其他經濟活動如旅遊業等還有待發展。有小規模的糧食作物種植和漁業,但食品大部分靠輸入。
澳大利亞總督指派一名耶誕島行政官,下屬有掌管秘書、教育、郵政、警察、通訊及港口稅務工作的人員。一個地方選舉的議會是島民的政治代表。幾乎所有島上居民都是澳大利公民或《耶誕島法》和《公民權法》條款所述居民。 島上的一所小醫院可提供醫療及牙病診治。小學和中學教育以澳大利亞課程為基礎。島上有一座機場,每周有包租飛機來往;有公路和一條鐵路用於將磷酸鹽從南部高原運到飛魚灣港。
島名來歷
英國威廉·邁納斯(Mynors)船長於1643年聖誕節發現此島,故命名為聖誕島。
島嶼故事
新加坡曾割讓一島嶼給澳洲 70%居民是華人
2009-05-05 來源:聯合早報
最近筆者與家人到澳洲悉尼自由行,享受了秋天的涼意和豐盛的海鮮美食,但也勾起了對聖誕島(Christmas Island)的記憶與哀愁。抵達悉尼當天(4月15日),正值一艘滿載數十名阿富汗及斯里蘭卡難民的木船在澳洲水域遭軍方驅逐時發生爆炸,釀成了有人被炸死、30多人受傷的慘劇。
接下來幾天,澳洲電視台及報章鋪天蓋地般報道,今年以來已經有不少難民以每人1萬美元的代價,由走私的「蛇頭」安排偷渡到澳洲,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船民湧入。
澳洲政府正在忙於安置他們暫時在一些島嶼棲身,這些島嶼包括曾經屬於新加坡管轄的聖誕島,電視也出現過一瞬即逝的聖誕島畫面。
島上有豐富的磷礦
距離西澳城市柏斯2600公里,在印尼首都雅加達以南500公里的聖誕島,過去是新加坡管轄的島嶼,面積135平方公里,島上盛產磷酸鹽(磷礦)。殖民地政府從新馬召募勞工到島上開采磷礦,小時候曾聽鄰居叔叔講述他們搭船到聖誕島工作的故事。
1957年在澳洲的請求之下,英國政府決定將聖誕島割讓給澳洲。
新加坡於1955年4月舉行首屆立法議會選舉,勞工陣線贏得較多議席,組織勞工陣線聯合政府,管理新加坡的內部事務,該政府先由著名律師馬紹爾出任首席部長。1956年6月,馬紹爾因獨立談判不成,憤而辭職,由林有福繼任。
割讓聖誕島給澳洲之事是在林有福執政期間發生,記憶中當時林有福政府並沒有抗拒這次割讓聖誕島的安排。在這項安排之下,新加坡獲得290萬英鎊的賠償。僅僅290萬英鎊就出賣了135平方公里的領土。
當時的勞工陣線聯合政府根本就看不到聖誕島的豐富資源,反而是日本人識貨,1942年日軍侵佔印尼後,戰略目標就瞄準聖誕島的磷礦,佔領爪哇島之後,一舉南下侵佔聖誕島,奪取島上的資源。
由於1957年新加坡還沒有自治獨立,在一個貪腐無能的政府治理之下,聖誕島便割讓給澳洲了。在這之前,1955年屬於新加坡管轄的科科斯群島(Cocos-keeling Islands)已經割讓給澳洲。
成為難民中心安置偷渡客
慶幸的是,1959年5月30日的大選,埋葬了勞工陣線,由人民行動黨領導的新加坡自治政府隨即成立。近年來有關白礁島主權的爭執,政府以不卑不亢的姿態,不屈不撓的精神,在國際法庭上成功捍衛新加坡的領土主權,令老百姓歡欣鼓舞。
據2006年澳洲的人口統計,聖誕島島上有1439人,70%是華人,20%歐洲人,馬來人佔10%,除了英語是官方語言之外,粵語與馬來語也是民間的語言。
今天的聖誕島,除了島上的居民與經濟運作之外,也成為澳洲政府安置偷渡客的難民中心。撫今追昔,不勝唏噓。期待編寫教科書的專家學者,能將割讓聖誕島的歷史寫入教科書內,讓後人珍惜國家的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