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尼地震為什麼華人捐款
從外交關系來說,印尼是(除了蘇聯陣營外)最早一批(不是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是除了蘇聯陣營外,最早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第一個是印度),並且印尼一直是「一個中國」的原則,和中國一直有友好的往來;其次中國有句古話,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友鄰有困難,我們應該拿出大國風范,伸出友誼之手,來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印尼有很多流著中華民族血統的華人、華僑、國人,華人和印尼血脈相連,不忍心看著同胞在災難性,孤立無援;從民族團結、國家大義、道德情感,我們都應該雪中送炭,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友誼之手,我國受到自然災害的時候,也經常受到國外其他國家的人力、物力的幫助和支援,於情於理,華人捐款,維護的是國家的形象,維護的是民族的大義,維護的是人文關懷,維護的是血脈相連!
B. 印尼地震為什麼華人捐款
1. 印尼是早期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之一,而非僅僅「最早一批」。在其建交歷史中,印尼是首批與中國建交的非蘇聯陣營國家之一,繼印度之後與中國建立了外交關系。
2. 中國一直秉持「一個中國」的原則,與印尼保持著友好交往。這一原則體現了中國對外政策的一貫立場,也是中印尼兩國關系中的重要基礎。
3. 中國的傳統美德提倡在國際社會中互相支援。當友鄰國家遭遇困難時,中國秉承大國責任,提供援助。這種援助不僅是出於道義考慮,也是展現中國風范和擔當的表現。
4. 印尼擁有眾多華人、華僑和國人,他們與中華民族血統相連。面對災難,華人社區與印尼人民緊密團結,不願看到同胞在困境中無助。
5. 出於民族團結、國家大義和人道情感,中國華人在災難時刻伸出援手,體現了國際主義精神和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承諾。
6. 當中國遭受自然災害時,也經常得到國際社會的幫助。因此,在印尼遭受災難時,華人捐款成為一種自然的回饋行為,這不僅維護了國家形象,也彰顯了民族大義和人文關懷。
7. 華人捐款的行為強調了民族之間的緊密聯系和相互支持,體現了華人社會對祖籍國的深厚情感以及對國際責任的承擔。
C. 請問印尼的新年有什麼習俗
印尼的新年習俗:每年伊斯蘭教歷9月,全國伊斯蘭教徒都要實行白天齋戒禁食,齋月後第一天便是開齋節(日期在公歷二三月間)。開齋節前夕,伊斯蘭教徒要進行慈善捐贈活動。節日法定只放假一天,但實際上一般都要放假三天以上,有的單位甚至放假一周以上。開齋節前夕的晚上是個不眠之夜,各清真寺整夜念長經,誦經聲通過高音喇叭傳到四面八方。
印度尼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世界三大宗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佛教在這里都有較多的信奉者,民間還盛行拜物教。由於其歷史上曾受到印度、中國、阿拉伯等多種文化的影響,加之大小島嶼分布范圍較廣,居民交流不便,印尼各地文化、習俗差異較大,種類繁多。
D. 印尼海嘯,中國捐款他們慚愧嗎,感激嗎
不會這是一個愛搞政治斗爭和狹隘的民族主義國家
E. 中國人去印尼打工要注意什麼
1. 在印尼,與當地人交流時應避免直接言辭,採取更為委婉的溝通方式。即便是與華人同胞打交道,也要注意文化差異和不同的禮儀習慣。
2. 在印尼,頻繁使用「對不起」和「謝謝你」的情況較為普遍,這一點與國內有所不同。
3. 當被問及宗教信仰時,最好避免聲明自己為無神論者,因為這可能會受到當地人的誤解。可以婉轉地稱自己為佛教徒、基督教徒或天主教徒。即便你是無神論者,也建議這樣做。不要輕易聲稱自己是伊斯蘭教徒,除非你確實信仰伊斯蘭教。
4. 印尼人可能對時間觀念不夠重視,經常會有遲到的現象。面對這種情況,最好保持耐心,避免生氣。
5. 在共享食物或飲料時,遇到熟人應主動詢問對方是否想要一些。即使你的邀請很可能被拒絕,不提出邀請則被認為是不禮貌的。
6. 如果你在印尼抽煙,給當地人遞煙時應注意禮儀。不要一根一根地遞,而是從煙盒中拿出幾根,讓讓對方自己拿。通常,人們不會拿超過一根,並且在取煙時會避免觸碰其他煙蒂。
7. 注意宗教習俗。盡管印尼以伊斯蘭教為主,但也有多種宗教信仰。了解並尊重當地宗教禁忌是很重要的,沒有必要去故意觸犯。
8. 印尼人可能普遍給人一種拖延和效率低下的印象,但這種看法並非全球普遍。除了中國人,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勞動者也可能有類似的特徵。
9. 努力與當地村民建立良好關系。在雇傭工人時,盡可能優先考慮當地人員。如果可能,向當地清真寺捐款也是建立良好關系的一種方式。
10. 遵守印尼關於節假日工資補貼的法律規定。在節假日,尤其是齋月期間,必須按照規定給工人發放補貼,否則可能會引發不滿和抗議。
11. 與當地警察局、勞工局和移民局保持良好關系,尤其是移民局。了解印尼相關法律,避免因工作問題導致商務簽證持有者遭受移民局麻煩。
12. 在處理印尼相關人員時,適當給予小額賄賂有時可以避免更大麻煩。印尼人可能較喜歡佔小便宜,因此一些小恩小惠可能有助於事情的順利進行。
F. 問下五一二汶川大地震的時候,印尼捐款多少
2008年5月16日,印尼紅十字會向中國地震災區捐款1萬美元;
2008年5月24日,印尼政府向中國地震災區捐獻物資,價值48.9萬美元;
2008年6月1日,《印尼星洲日報》代表其讀者,向中國地震災區捐款3.3萬美元;
2008年6月10日,在印尼海嘯中受中國援助的一個村子的村民,向中國地震災區捐款核人民幣6.7萬元。
好像沒有別的捐款了。再有的話,就是在印尼的中資企業捐的了。
另外,印尼曾經派出一個由23人組成的醫療隊,在2008年5月30日-6月5日期間,在甘肅地震災區參加了救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