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7種畫風迥異的閱兵模式, 後兩個獨樹一幟
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成立90周年的沙場閱兵,再一次引發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回味威武整齊的解放軍閱兵時,讓我們看看世界上都有哪些閱兵模式:
一、德式閱兵
前德意志國、法西斯義大利等受納粹主義影響的國家;以及智利、阿根廷、土耳其、印尼、大部分非洲國家、拉丁美洲國家。最原始的閱兵方式,其特點是場面及氣勢隆重宏大。
中國閱兵
❷ 2024年印度尼西亞法定節假日 印尼主要節日有哪些 公眾假期達27天
印度尼西亞是一個穆斯林人口佔多數的國家,約87%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因此,其主要節日多與宗教相關。其中,最重要的宗教節日包括開齋節和宰牲節。此外,還有紀念民族運動的「至善社」成立日(5月20日)和獨立日(8月17日)等紀念日。
2024年,印度尼西亞全國共有27天法定節假日。其中,包括17天的全國假期和10天的集體假期。具體放假時間如下表所示。
印尼人也慶祝元旦節。在這一天,人們歡聚一堂,舉行宴會或歌舞會,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農歷新年,通常在1月至2月之間,是印尼華人社區的重要節日。
靜居日(Hari Nyepi)是巴厘印度教的新年,通常在印尼巴厘歷的10月1日。這一天沒有慶祝活動,人們在家靜坐冥思,遵循四禁:不開燈、不工作、不出門、無娛樂活動。所有商鋪和機構暫時關閉,行人車輛不得在室外活動。
聖紀節,又稱聖忌節,紀念先知穆罕默德的誕辰和逝世。節日活動由當地清真寺伊瑪目主持,穆斯林沐浴、更衣,到清真寺禮拜,聽阿訇念誦《古蘭》啟示。
升天日,又稱登宵節,紀念先知穆罕默德夜遊七重天。登霄節是伊斯蘭教節日,通常在教歷7月27日。
耶穌受難日,又稱耶穌受難瞻禮,紀念耶穌被釘十字架的節日。受難節定於復活節前一個星期五。
勞動節是一個慶祝勞動者的節日,印尼政府將這一天定為全國假期。
1908年5月20日,「至善社」在雅加達成立,標志著印尼民族的覺醒。印尼政府將這一天定為民族節。
10月9日,印尼將尊重文化多樣性日定為法定假日。
衛塞節是佛教的重要節日,用於紀念佛陀的出生、覺悟和涅槃。
耶穌升天日,又稱升天節,紀念耶穌復活後的第四十天升天。升天日為復活節四十天後的星期四。
潘查希拉日是印尼法定假日,紀念印尼建國五項基本原則的誕生。
伊斯蘭教歷十月一日是齋月結束後的第一天,即開齋節,是穆斯林最重要的節日。
宰牲節又稱古爾邦節,紀念先知伊卜拉欣對真主的獻祭。
聖母升天節,又稱聖母安息節,紀念瑪麗亞的升天。
1945年8月17日,印尼宣布獨立。獨立日是印尼的國慶日。
伊斯蘭新年標志著新的伊斯蘭歷年開始。
1948年9月9日,印尼政府舉辦了第一屆全國運動會,鼓勵人民重視身體健康。
1945年10月5日,印尼成立了人民治安軍,定為建軍節,每年這一天陸、海、空三軍舉行閱兵。
聖誕節在印尼被稱為耶誕節,雖然與古羅馬農神節有關,但並非耶穌的生辰。
❸ 印尼6月17號是什麼日子
印尼6月17號是獨立日。
一、印尼獨立日的由來
印尼獨立日是為了紀念印度尼西亞從荷蘭殖民統治下獨立的日子。具體的日期定在每年的6月17日。這一天,標志著印尼人民爭取自由的長期斗爭取得了勝利,是印尼國家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二、獨立日的慶祝活動
在印尼獨立日這一天,印尼全國都會舉行各種慶祝活動。人們會舉行遊行、集會、煙火表演和文化活動,以表達對國家的熱愛和對獨立成果的珍視。政府也會舉行盛大的閱兵式和慶祝儀式,展示國家的軍事實力和文化魅力。
三、獨立日的意義
印尼獨立日不僅僅是一個紀念日,更是對印尼民族精神的彰顯。它提醒著人們要銘記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自由和和平,努力發展國家,造福民眾。獨立日也是印尼民族團結的象徵,展示了印尼人民在不同背景下共同奮斗、共同發展的決心和實力。
總之,每年的6月17日是印尼的獨立日,這一天是印尼人民慶祝國家獨立、展示民族精神的時刻,也是回顧歷史、展望未來、團結發展的契機。
❹ 以為印度閱兵夠厲害了,沒想到印尼的更厲害
印尼在東雅加達地區舉辦了印尼國民軍建軍74周年的閱兵儀式。印尼的總統和印尼的軍隊總司令一起出現在了這場閱兵式上。這次閱兵式是印尼最近幾年舉行的最重大的一次閱兵了。想展示自己的武力有多強大,國民軍派出了很多走路的方隊和武器方隊。這次來參加閱兵的,都是現在正在服役的主要戰斗部隊和裝備。印尼的部隊還首次展示他們國家比較先進的武器。印尼軍隊這次展覽的大多是陸軍的武裝設備,有很多的車載導彈還有防空導彈,空軍部隊也參加了這次閱兵,還給我們展示了很多的直升機和戰斗機。
本來以為印度的閱兵很搞笑了,印尼的閱兵也不少。希望各國都能越來越繁榮吧。
❺ 印度閱兵摩托車表演為什麼那麼拼
作為世界最大的摩托車市場之一,摩托特技隊被印度軍方看作可以與民眾愉快地互動的突破點之一。包括閱兵式中的吐火和鑽火圈,都是軍方通過娛樂效應用來「和群眾打成一片」的。
也就不難理解這個關於中國和印度邊境問題的笑話了:中國人和印度人在邊境對峙,中國開來8輛卡車,下來80個人,印度開來10輛摩托車,下來160個人,取得了絕對優勢。
更多精彩有趣的內容請點擊關注小編,每天為你更新
❻ 請幫忙:誰知道印度尼西亞全年的節假日情況以及節日的背景或者來源謝謝!!!
元旦(1月1日):
和世界各國人民一樣,印尼人也過元旦節。元旦這一天,家家戶戶,歡聚一堂,舉行宴會或歌舞會,歡慶新的一年的到來。
「3月11日命令書」紀念日:
1966年3月11日,蘇加諾總統迫於軍方和學生的壓力,簽署了把權力移交給蘇哈托的命令書。自此,蘇哈托接管政權,建立「新秩序」,命令書簽署之日被定為紀念日。
國際勞動節(5月1日):
和世界各國相同,印尼政府也把這天作為慶祝勞動者的節日,全國放假一天。
民族節(5月20日):
1908年5月20日,在雅加達建立了印尼第一個民族組織「崇知社」(也譯為「至善社」),旨在宣傳教育、以科學救國和進行文化啟蒙運動。崇知社的成立,標志著印尼民族的覺醒。後來印尼政府把「崇知社」成立的日子定為民族節。
建國五基誕生日(6月1日):
1945年6月1日,印尼總統蘇加諾提出了「潘查希拉」五基原則,作為印尼建國的指導思想,意義重大。後來把這一天定為建國五基誕生日。
國慶節(8月17日):
又名「獨立日」。1945年8月17日是印尼宣告獨立的日子,每年這一天都要在總統府前廣場上舉行隆重的慶祝儀式,各地也要舉行以升國旗為內容的慶祝活動。
全國體育節(9月9日):
1948年9月9日,印尼政府在爪哇梭羅舉辦了第一屆全國運動會,標志著印尼體育事業的誕生。印尼政府利用紀念這個節日,鼓勵人民開展體育運動,重視身體健康。
建軍節(10月5日):
印尼獨立後,於1945年10月5日成立了人民治安軍。印尼政府後來就把這一天定為印尼的建軍節。每年這一天,陸、海、空三軍要舉行隆重的閱兵儀式。
青年宣誓節(10月28日):
1928年10月28日,印尼全國青年組織第二次代表大會在雅加達舉行,代表們宣誓:忠於一個國家,即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忠於一個民族,即印度尼西亞民族;採用一種語言,即印度尼西亞語。因此,10月28日被定為青年宣誓節。
全國野生動植物保護日:
11月5日,這天印尼政府要組織活動,進行宣傳,喚醒人們對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意識。
英雄節(11月10日):
印尼宣布獨立不久,英軍以接受日軍投降為名,試圖侵佔印尼。11月10日,當英軍在泗水登陸時遭到了印尼軍民的英勇抵抗。泗水之戰使泗水獲得了「英雄城」的稱號,11月10日後來被定為「英雄節」,旨在發揚印尼軍民的英勇精神。
母親節(11月22日):
1928年印尼各界婦女團體舉行首次全國婦女代表大會,大會決定把11月22日定為母親節。這一天,母親可以不做家務,並接受全家人的祝賀。
開齋節:
這是印尼最重要的節日。每年伊斯蘭教歷9月,全國伊斯蘭教徒都要實行白天齋戒禁食,齋月後第一天便是開齋節(日期在公歷二三月間)。開齋節前夕,伊斯蘭教徒要進行慈善捐贈活動。節日法定只放假一天,但實際上一般都要放假三天以上,有的單位甚至放假一周以上。外出工作的人都要趕在開齋節前返回老家與親人團聚。開齋節前夕的晚上是個不眠之夜,各清真寺整夜念長經,誦經聲通過高音喇叭傳到四面八方。開齋節那天,家家戶戶打掃得乾乾凈凈,門前掛著用嫩椰葉製作的裝飾物。人們都身著盛裝,互相拜訪,有的機關團體還搞團拜,氣氛熱烈,一片喜慶景象。
靜居日:
是巴厘印度教徒的新年,時間在巴厘歷十月初一。這是個慶祝方式非常獨特的節日。節日前幾天,人們便開始忙碌起來,男人們打掃庭院,製作節日用的形似魔鬼、雄獅、巨龍等的木偶,女人則趕做新衣及節日祭祀用的菜餚糕點。節日前一天是個歡慶日,人們興高采烈,喜氣洋洋,身穿艷麗民族服裝去參加歡慶活動。上午,人們載歌載舞,鼓樂齊鳴。下午,男人們敲鑼打鼓,抬著3~4米高的大型木偶繞村、繞家遊行,女人們也頭頂祭品走在遊行隊伍里,場面異常熱烈。這種遊行,不只是為了娛樂,更重要的是驅除邪惡,以求來年風調雨順,人壽年豐。遊行有時會進行到深夜。節日那天,巴厘島則出現另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街上除值勤警察、警車、救護車、旅遊車輛外,沒有任何其他行人車輛,所有店鋪都大門緊閉,停止營業。入夜後,家家都不點燈,整個巴厘島一片漆黑,沒有一絲亮光,所有娛樂場所都停止活動,沒有一點響聲。人們整天閉門不出,不生火,不做飯,不歡樂也不悲傷,只是靜靜地思過,凈化自己的靈魂,以求內心的安寧,並進而將它溶於自然界的寧靜之中,達到真正的「空」和「靜」,以便在新的一年裡一切從零開始,按神的啟示和意志去生活。
古爾邦節:
也是伊斯蘭教的主要節日之一。按伊斯蘭教規定,伊斯蘭教歷12月10為古爾邦節。每逢此日,穆斯林沐浴盛裝,舉行慶祝活動。
衛塞節:
是印尼佛教紀念佛教主悟道的日子。每逢這一節日,來自全國各地的佛教徒雲集到中爪哇的婆羅浮屠、門都特等寺院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
❼ 印尼十月份有什麼節日
印尼獨立後,於1945年10月5日成立了人民治安軍。
印尼政府後來就把這一天定為印尼的建軍節。每年這一天,陸、海、空三軍要舉行隆重的閱兵儀式。
1928年10月28日,印尼全國青年組織第二次代表大會在雅加達舉行,代表們宣誓:忠於一個國家,即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忠於一個民族,即印度尼西亞民族;採用一種語言,即印度尼西亞語。
因此,10月28日被定為青年宣誓節。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Indonesia),簡稱印尼(Indonesia)。是東南亞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
印度尼西亞國土面積1913578.68平方公里,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
面積較大的島嶼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
印尼人口2.62億[2],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有數百個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45%,巽他族14%,馬都拉族和馬來族分別佔7.5% 。
民族語言共有200多種,官方語言為印尼語。約87%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
13—14世紀在爪哇形成強大帝國、16世紀末淪為荷蘭殖民地。1942年被日本佔領。1945年獨立,1950年8月成立共和國。
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航空航天技術較強。
石油資源可實現凈出口,印尼曾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1962—2009年),近期正在重新加入該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