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航天中心怎麼樣

印尼航天中心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5-15 17:46:37

1. 肯尼迪航天中心位於哪裡

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肯尼迪航天中心,被人們稱為人類通向太空的大門。它瀕臨大西洋,由於地理條件優越,1947年被辟為火箭試驗發射場。這里是在美國本土最接近赤道的地區,又在美國的邊緣,面臨浩瀚的海洋,其東南方向有巴哈馬群島和西印度群島,適宜於建立一系列監控站,是各種航天器理想的發射場所。從美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到舉世矚目的太空梭,都是從這里啟程飛上太空的。

肯尼迪航天中心南北長56千米,東西寬20千米。中心包括技術陣地和發射陣地兩大部分。在技術陣地建有火箭及衛星、飛船組裝檢測廠房。特別引人注目的是裝配大樓,其容積360萬立方米,高160米,樓內備有各種先進的測試儀器和顯示、記錄設備。發射陣地建在5千米外,擁有發射控制中心和發射台。整個航天中心有23個發射陣地,其中著名的39號發射陣地有A、B兩座發射台,許多大型航天器都從這里飛出地球。

2. 拜科努爾航天中心是怎樣的

在前蘇聯的領土上有三座航天城:拜科努爾、卡普斯丁亞爾和普列謝茨克。其中拜科努爾航天中心最負盛譽。拜科努爾航天中心位於莫斯科東南2100千米處的丘拉坦沙漠地帶(今哈薩克共和國境內),始建於1955年,佔地廣闊,裝備齊全。在這里,火箭飛行路線可跨過朝東和東北方向的一片杳無人煙的寬闊地帶,空間軌道在前蘇聯境內就有幾千千米,一直延伸到太平洋上的赤道上空為止。由於它在前蘇聯境內屬低緯度地區,有利於將各種航天器發射入軌。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和第一艘載人飛船都從這里飛上太空,後來的聯盟號系列載人飛船、禮炮號和和平號軌道站,還有部分人造衛星和月球號、金星號、火星號空間探測器也都從這里發射進入太空。

3. 朝鮮伊朗為什麼不買梟龍戰機

朝鮮伊朗為什麼不買梟龍戰機?
朝鮮
朝鮮空軍已經快20年沒有購買什麼新的飛機了,大部分朝鮮戰斗機都已經處於退役或者退役狀態中,加之朝鮮地勤維護不利和零件配備緊張,所以,朝鮮空軍的現狀十分令人擔憂。所以,朝鮮十分著急進口新一代戰斗機。而因為朝鮮國內政治問題,屢次違反聯合國決議,頻頻進行核實驗和遠程導彈實驗。這一時半會兒還無法打破聯合國的武器禁運,而中國也不太可能破壞聯合國封鎖對朝鮮進行軍售。同時,朝鮮購買軍火存在一個大的問題,就是武器款常常不到位,這一點在蘇聯時代的軍售就可以看出。所以,即使「梟龍」到了北朝鮮,想掙錢也難了!
伊朗
伊朗空軍作為另一支世界上被長時間封鎖的空軍,也很長時間沒有得到新的戰斗機了,作為主力的F-14戰斗機已經30多年沒有獲得任何的零件補充,戰鬥力堪憂。而俄羅斯軍售的出爾反爾,使得伊朗主力戰斗機的裝備數量始終不能超過200架。而面對著美國空軍,以色列空軍,甚至沙特空軍的三重壓力下,伊朗人急需購買戰斗機來充實自己。而2006年開始的聯合國武器禁運,使得「梟龍」戰機無法進入到伊朗軍機行列中。並且,伊朗人並不喜歡輕型戰斗機,他們對戰斗機的挑選近乎嚴苛。顯然伊朗夠嗆能成為「梟龍」的第一個用戶。
沙特
2014年1月20日沙特副國防大臣蘇萊曼-本-蘇丹王子訪問巴基斯坦,了解仿照美國F-16製造並從2013年底開始批量生產的JF-17戰斗機。巴基斯坦武裝力量參謀長拉赫利-謝里夫上將安排了戰機飛行演示。雙方討論了軍事領域合作問題,包括人才培訓和經濟交流。在會談中雙方還討論了一系列相互感興趣的問題,包括地區安全問題。沙特國防部和空軍代表已經造訪巴基斯坦,詳細了解「梟龍」戰斗機的情況。其中一位代表指出,這個項目能夠成為「技術王國」,能夠用於新項目的研發。
西方外交官表示,巴基斯坦是沙特的主要戰略夥伴,巴基斯坦向沙特推銷軍用飛機、坦克和潛艇,願意轉讓技術,組織聯合生產。
作為海灣地區的最大的「油霸」,沙特空軍給人的印象往往是「一擲千金」。最好最適合自己的機型一般不要,但只要什麼最貴我就買什麼,不管這東西對我有用沒用。沙特空軍現在的主力是F-15和「台風」戰斗機,西方戰斗機將充實沙特的空軍。而輕型戰斗機「梟龍」,由於自身航程的問題並不適合沙特國土截擊任務,沙特王子這次參觀,也僅僅是看看,極有可能是要作為援助巴基斯坦空軍的項目,投資「梟龍」戰機。所以,該國進口「梟龍」意義不大。
土耳其
1月29日,土耳其空軍司令AkinOZTURK將軍一行人到訪巴基斯坦,參觀了巴基斯坦航空工業綜合公司(PakistanAeronauticalComplex)。土耳其方面人員對中國與巴基斯坦聯合研製的JF-17梟龍戰斗機表現出了濃厚興趣,參觀了梟龍戰斗機的生產車間並登機體驗。
那麼土耳其會有機會購買「梟龍」戰機嗎?答案是否定的,自一九八四年起,土耳其國營航天工業中心在美國軍事援助下,自力生產F-16戰機。至今土耳其空軍已擁有226架自製F16C、D型戰機。顯然,土耳其戰斗機是不稀缺的。那麼只剩下一種可能了,那就是剩下的老舊的那167架F-4「鬼怪」戰斗機和90架F-5戰斗機作為替代。但隨著美國F-35項目發展比較順利,第100架戰斗機已經生產下線,生產任務已經排到了第200架。土耳其作為F-35項目的原始投資國,裝備時間肯定會大大提前。這么一說,美國F-35順利量產也是影響「梟龍」外銷的一個重要因素。
亞塞拜然
據俄羅斯行星網報道,俄羅斯專家認為,亞塞拜然計劃購買中國和巴基斯坦聯合研製的JF-17「雷電」/FC-1「梟龍」戰斗機。目前亞塞拜然空軍裝備有19架蘇-25強擊機、15架米格-29殲擊機、5架蘇-24前線轟炸機、5架蘇-17強擊機和5架米格-21殲擊機,以及32架米格-25截擊機。當然,這些飛機已經相當老舊。另外還有40架L-29和L-39教練機,可以用作輕型攻擊機。亞塞拜然空軍現在已經擁有對亞美尼亞的壓倒性優勢,能夠暫時彌補亞美尼亞在地面防空領域的強大優勢。所以亞塞拜然的防空壓力並不是那麼大,不是特別急需戰斗機的更換。而亞塞拜然是俄武器最大買家之一,中國想擠入俄傳統市場非常困難,特別是發動機還受制於俄羅斯的情況下。
埃及
埃及空軍原本就大量使用中國戰機的傳統,埃及依然擁有少量的殲—7IIE戰斗機作為教練、訓練之用,中埃最大的軍事合作項目當然是120架K—8E教練機,埃及成為裝備這種教練機最多的國家。K—8E在埃及組裝,目前,機體的94%能夠在埃及生產。必要時埃及空軍極有可能把K—8E當作對地攻擊機使用。
根據最早的西方有報道稱,埃及曾計劃進口中巴合作開發的FC—1「梟龍」戰機。但是在2014年2月14日,俄羅斯與埃及的外交部長和國防部長「2+2」會晤結束後,俄埃兩方草簽了價值超過30億美元的軍售合同。這些總價值超過30億美元的軍售合同,包括20多架的米格-29M/M2戰機、幾種類型的防空系統、米-35直升機、海岸反艦系統、各式彈葯和輕武器合同。沙特和阿聯酋願意為這筆交易埋單。顯然,埃及已經購買了米格-29戰斗機,「梟龍」戰機又失去了一個最有可能購買的國家。
塞爾維亞
由於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塞爾維亞空軍所剩的米格-29戰斗機不多了,急需武器換代。這樣,塞爾維亞空軍准備采購塞爾維亞副總理兼國防部長AleksandarVucic近日向外界表示,塞爾維亞空軍正在考慮利用俄羅斯政府提供的貸款購買數架俄制米格-29M/M2戰斗機。但根據塞爾維亞媒體近期的相關報道,此次購買的飛機數量將是6架。因此,「梟龍」被踢出了競爭。
安哥拉
作為非洲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安哥拉可謂是既有錢還和中國最為友好的國家,看樣子裝備「梟龍」戰機問題不大,但安哥拉在2013年10月還是購買了18架蘇-30K戰斗機。但這批飛機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最初提供給印度的戰斗機,在到達新德里之後,印度接受了更為先進的多用途蘇-30MKI。印度人在2007年將蘇-30K退還俄羅斯,至今閑置在白俄羅斯維修廠。顯然,這18架蘇-30戰斗機已經滿足了安哥拉空軍的裝備情況,畢竟周邊國家的空軍並不是很大。
緬甸
作為強-5強擊機,K-9教練機的使用國,緬甸空軍對中國航空產品還算是有所了解。緬甸空軍最終還是選擇了向俄羅斯購買。雙方簽訂了5.7億美元的合同,該合同規定向緬甸空軍供應20架米格-29飛機,其中包括10架米格-29B、6架米格-29SE殲擊機,以及4架米格-29UB教練戰斗機。
目前緬甸空軍總共編有58架殲擊機,其中包括中國在1991年至2002年間供應的48架F-7M,以及俄羅斯在2002-2003年間交付的10架米格-29S殲擊機。另外,1997-1998年中國還向緬甸供應了22架A-5C戰斗轟炸機。目前緬甸空軍總共約有70-80架教練機,其中最新采購項目是12架K-8(中國,1999年交付)、10架FT-7(中國,1990-1998年交付)和2架米格-29UB(俄羅斯,2002-2003年交付)教練機。目前緬甸空軍編制人數為1.5萬人。從上述數據來看,緬甸空軍基本上滿足了自己的作戰需要。在未來10年內不會有大的動作購買軍機。
孟加拉
2013年,孟加拉國空軍接收16架我國製造的殲七BGI。該機安裝了改良的電子設備,包括手不離桿操縱、平視顯示器、空空導彈和全球定位系統制導武器。
孟加拉殲-7的鍾情都表面了殲-7在國際市場上仍然具有競爭力。對於很多發展中國家而言,三代機本來就是超出他們後勤承受能力范圍的戰斗機,事實上他們也沒打算和擁有先進戰斗機的國家拼,只是手中的二代機呈現老化趨勢不得不更換而已。因此用升級的二代機去進行出口,會更符合他們的需求。
奈及利亞
作為殲-7戰斗機傳統使用國,奈及利亞空軍也到了換代的年紀。但是目前該國暫時沒有公開自己的換代機計劃,未來「梟龍」能否正常出口,前途不可知。
斯里蘭卡
據2008年俄媒報道,斯里蘭卡與俄羅斯就購買5架米格-29殲擊機的談判結束。除俄羅斯外,斯里蘭卡還與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國就購買新型殲擊機事宜進行了談判,而俄羅斯的提案更能使斯里蘭卡人接受。斯里蘭卡國防部所屬的武器采購公司總經理表示,從俄羅斯購買4架米格-29CM和1架米格-29УБ飛機的談判進展順利。預計此交易價值7500萬美元。斯里蘭卡的這次競標失敗,其根本原因就是俄制發動機問題。俄羅斯在出口米格-29對「梟龍」戰機進行了打壓,使得「梟龍」戰機無法出口到斯里蘭卡。
印尼
印尼原本是「梟龍」重點潛在購買對象,但是在2014年2月13日,韓國航空宇宙產業公司表示,印度尼西亞空軍實戰部署了韓國產超音速飛機T-50。韓國航空宇宙產業公司在2011年與印尼政府簽署了出口16架T-50系列超音速飛機的合同,規模達4億美元。顯然韓國的T-50戰斗教練機將「梟龍」擠出了印尼市場。
烏干達
2011年5月,烏干達國防部向俄羅斯購買了6-8架蘇-30戰斗機,合同總價約為7.4億美元。由於購買了蘇-30戰機,「梟龍」想再次擠入這個非洲小國已經很難了。

坦尚尼亞
坦尚尼亞希望引進俄羅斯米格-29型戰斗機。正在俄羅斯訪問的坦尚尼亞外交部長扎卡伊·基克維傑曾說:"我們很希望能裝備米格-29型戰機,我們也一定會有的。"同時,他還表示,選擇和引進軍事裝備還是將由該國國防部來決定。同時坦尚尼亞外交部長參觀了俄羅斯"米格"飛機製造公司。他站在米格-29型機旁邊對記者稱:"他今天來米格飛機製造公司將預示著俄羅斯和坦尚尼亞在軍事技術合作領域將擴大合同力度。"據稱,俄羅斯米格公司將向坦尚尼亞提供6架米格-29型殲擊機,總金額約5000萬美元。
最為希望購買的
委內瑞拉
現裝備著俄羅斯生產的蘇-30MK2戰斗機24架,美國的F-16戰斗機10餘架作為自己空軍的主力。由於美國對委內瑞拉實行武器禁運,使得該國的F-16戰機的零部件已經無法通過正常渠道獲得,那麼就急需進口一種全新的中輕型戰斗機來補充自己的空軍,「梟龍」戰機就是不錯的選擇,所以未來委內瑞拉是極有可能進口「梟龍」的國家之一。
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可能希望獲得中國-巴基斯坦聯合研製的FC-1殲擊機作為對俄羅斯米格型號的替代者,因為出口到阿爾及利亞米格機合同進展不順。根據2006年3月俄羅斯與阿爾及利亞簽訂的合同,俄羅斯應該向阿爾及利亞供應28架米格-29SMT和6架米格-29UB。但是,由於戰機出現技術問題,阿爾及利亞提出索賠。阿爾及利亞總統布特弗利卡還專門就此問題致函俄總統普京。盡管俄羅斯方面提出願意替換2架有問題的米格-29UB,但阿方至今未給任何答復。不排除因米格-29UB問題,阿方將興趣轉向FC-1。這樣,「梟龍」戰機將會迎來一個不錯的大訂單。
蘇丹
近年來,中國已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同非洲國家的軍事合作,非洲國家通過戰略石油貿易獲得新型武器。蘇丹和奈及利亞已購買中國製造的殲七M戰斗機。2005年,蘇丹向中國出口了6620000噸原油,約佔中國一年石油總進口量的5.2%,在蘇丹規模最大的國際石油財團中國有40%的股權。
蘇丹更表示有興趣購買12架中國的FC-1戰機,雙方正在就一些技術細節的處理進行談判。1996年蘇丹購買了中國的殲七M戰斗機,另外還有兩架運八運輸機。西方軍事觀察家認為,這些中國武器被用於支付購買蘇丹石油的賬款。所以,蘇丹空軍將是「梟龍」戰機的最大購買者。

4. 歐洲航天發射中心地理位置有哪些優勢

歐洲航天發射中心由於此地靠近赤道,對火箭發射具有很大益處:緯度低,從發射點到入軌點的航程大大縮短,三子級不必二次啟動;相同發射方位角的軌道傾角小,遠地點變軌所需要的能量小,增加了同步軌道的有效載荷;向北和向東的海面上有一個很寬的發射弧度;人口、交通、氣象條件理想等。目前,航天中心有阿里安第一、第二、第三發射場,是歐洲航天活動的主要基地。

5. 請問美國現在使用幾個航天中心

美國現在有五個航天中心

約翰·肯尼迪航天中心 位於美國東部佛羅里達州東海岸的梅里特島,成立於1962年7月,是美國宇航局(NASA)進行載人與不載人航天器測試、准備和實施發射的最重要場所

喬治·馬歇爾航天中心 位於亞拉巴馬州亨茨維爾市西南郊,佔地100多平方千米。

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場 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

聖馬科發射場(范登堡空軍基地) 位於肯亞福莫薩灣海岸約5公里的海上,正式啟用於1967年,是世界是唯一的海上航天發射場,曾多次用美國的「偵察兵」火箭發射小型航天飛行器。

林登·約翰遜航天中心 位於得克薩斯州休斯敦東南35千米的克利爾湖畔

西部航天和導彈試驗中心位於美國西部洛杉磯北面的西海岸,成立於1964年5月,是美國最重要的軍用航天發射基地,主要用於戰略導彈武器試驗,武器系統作戰試驗和發射各種軍用衛星、極地衛星等,航天發射次數居全美之首。

6. 區域地理哪些是重點

區域地理師和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緊密結合的,考試也是以區域地理為載體來出題的,三個板塊是相互融合的,不會單獨出題。
世界主要國家的經緯范圍,輪廓,地形地勢,氣候(氣溫,降水),山脈,河流,自然帶,城市,礦產等。重點是中國(含台灣),印度,巴西,澳大利亞,俄羅斯,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其次的印尼,朝鮮半島,日本,埃及(尼羅河,阿斯旺大壩)。
學中國地理要仔細,除上面的外,還要背熟各省(市,自治區)的輪廓,省會,簡稱,優勢資源,著名旅遊景點;全國的主要鐵路干線(常與旅遊景點結合考察),航天中心(注意海南在新建中,現三個)。
高考總是在教材中考,所以不太說得准要考什麼,但上面的要點是必考的。
看我打字辛苦,來點分啦!~~~ 祝你考個好成績!~~~~

7. 世界十大航天發射地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Kennedy Space Center,縮寫為KSC)位於美國東部佛羅里達州東海岸的梅里特島,成立於1962年7月,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進行載人與不載人航天器測試、准備和實施發射的最重要場所,其名稱是為了紀念已故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整個場地長55千米,寬10千米,面積567平方公里,約1.7萬人在那裡工作。場地上還有一個參觀者中心,參觀者也可以隨導游參觀。肯尼迪航天中心是佛羅里達州的一個重要的旅遊點。同時由於肯尼迪航天中心大部分地區不開放,它也是一個美國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
目前發射指揮部在39號發射中心,這里也是飛行器組裝建築物的所在地。在它的西部6千米處有兩個發射場,向南8千米處是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工業地區,那裡有許多中心的支援設施和管理總部。
肯尼迪航天中心由四個部分組成,工業區、39號發射中心和它的兩個發射場LC-39A和LC-39B、飛行器組裝建築物和參觀者中心。
除支援設施和管理總部外在工業區內還有國際空間站的太空站製造設備。工作區由裝配車間、控制中心、氣象中心、新聞工作區組成。控制中心是發射的神經樞紐,氣象中心負責提供實時的衛星氣象雲圖、風速等數據,供控制中心參考。裝配車間則負責裝配火箭或太空梭,裝配完成後,由履帶車拖到發射架上。發射架位於距離工作區3公里之外的大西洋畔,兩座發射塔分別標號「A」和「B」。
美聯社、路透社、CNN等一些世界主要媒體在航天中心設有專職記者,並擁有自己的工作樓。工作樓的一層供文字記者使用,二樓平台則供攝影記者拍攝使用。此外,每逢重大新聞事件,很多電視媒體和文字媒體會租用衛星工作車,進行現場報道。 卡納維拉爾角作為美國的太空基地已有50多年歷史。1949年,時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決定將卡納維拉爾角作為美國導彈發射基地。此後的十多年中,這里一直由美國國防部下屬的部門使用,1962年美國宇航局進駐,卡納維拉爾角才成為軍民兩用航天發射基地。卡納維拉爾角之所以被選作發射場地,是因為這里的緯度較低,向東發射火箭,可利用地球自轉的附加速度,幫助衛星入軌。
自1950年這里首次發射火箭以來,卡納維拉爾角先後發射了「宇宙神」火箭、「大力神」火箭等。1981年,太空梭首次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 39號發射中心一開始是為阿波羅計劃建立的。其東部是工場和控制中心。其北邊是維護降落的太空梭的宇宙飛船處理廠。中心的大建築是飛行器組裝建築物,其中有組裝四種不同火箭(包括土星5號運載火箭)和太空梭的外部燃料箱和固態火箭推進器的裝置。組裝建築物的南邊是低的工場建築。這里有組裝太空梭火箭的設施。整個組裝建築物高160米,面積為218x158米。
建築物內的1號和3號組裝台位於建築物的東邊,2號和4號位於西邊。由於實際上進行的發射次數比計劃的要少,2號組裝台只被使用過一次,而4號組裝台從未被使用過。今天建築物西部的一邊被用作倉庫。建築物的大門有139米高,由七個門板組成,每個門板可以單個地向上提起。
1976年慶祝美國建國200周年時建築物的南牆被畫上了一面64x33.5米大的美國國旗。旗上的每個條與一輛公共汽車一樣寬。由於建築物內沒有空調裝置,過去外面陰雨時建築物內的頂部會形成雨雲,後來建築物內加入了抽干器後這個問題才被解決。
從組裝建築物有兩條通向發射場A(在南邊)和發射場B(在北邊)的6千米長的路。這兩條路是給運輸組裝好的火箭或太空梭的爬行者運輸車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共有兩輛爬行者運輸車,每輛重2721噸,載物面積為40x35米。它們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可轉向的車。它們的速度為1.6千米/小時,因此從組裝建築物到發射場它們需要5小時的時間。對當時的技術來說將110米高的土星5號火箭站立著送到發射場,而且還克服了5%的坡度爬到發射場上,是非常了不起的技術成就。
LC-39A和LC-39B被交替使用,它們就在距離大西洋岸幾米的地方。它們互相之間的距離為2.7千米。今天的太空梭比當時的土星5號火箭低得多,因此它們被裁短了。今天它們的高度為81.3米(避雷針沒有算入)。
為了防止整個設施和正在起飛的航天器被發射時所造成的聲波摧毀,在起飛後幾秒鍾內向發射場的下部噴射一百多萬立升水。雖然如此在土星5號發射時越20千米以外的泰特斯維爾還常常有窗戶被震破。
發射場東北和西北角上是圓柱體的氫和氧燃料倉,每個倉可以容納330萬立升冷凝液態的燃料。為了防止爆炸的危險太空梭的外部燃料箱在起飛前不久才被填滿。
太空梭著陸設施位於組裝建築物西北約3.2千米處,它主要由一條4572米長和91米寬的跑道組成。通過一條柏油路它與宇宙飛船處理廠相連。假如太空梭不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降落的話它會被一架波音747背付運送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然後直接在跑道上從飛機背上卸下來。
肯尼迪航天中心參觀者中心是一個私人企業,它的運行不依靠美國政府資助。它包括數個博物館、兩個IMAX電影院和不同的汽車導游來讓遊客從近處看否則看不到的、不公開的地方。入門票中包括汽車運送到39號發射場的觀察點和運送到阿波羅-土星5號中心。這個中心是一個存放著一個重造的土星5號火箭和其它展覽品的大博物館。在這些展覽中有一個重建的阿波羅時期的射擊訓練場,在那裡遊客可以重新體驗阿波羅的起飛,還有一處地方遊客可以重新體會阿波羅11號的著陸。 參觀者中心還包括兩個由宇航員紀念基金會組織的兩個設施。其中最顯眼的是太空紀念鏡(Space Mirror Memorial),這是一塊刻有殉職的宇航員的名字的巨大的黑色花崗岩鏡。這些名字不停地被從背面照明。假如可能的話使用自然光,否則使用人工光。這些發光的名字似乎懸浮在反射的天空里。附近的熒光屏里記載著這些宇航員的詳細的生平和逝世事件。另一個由基金會組織的設施是太空教育中心,其中包括為教師提供材料的資料中心等。
1949年美國總統哈利·S·杜魯門在卡納維爾角設立了實驗導彈的聯合長距離試驗場。這個地方對這樣的實驗非常有利,因為導彈可以飛向大西洋,而且它比美國其它任何地方離赤道都要近,在赤道附近火箭可以利用地球自轉的加速度。美國的第一次亞軌道火箭飛行是在卡納維爾角獲得成功的。
1951年美國空軍在巴那那河海軍空軍基地(Banana River Naval Air Station)附近建立了空軍導彈測試中心。蘇聯的衛星1號發射成功後美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海軍的前衛一號於1957年12月6日發射成功。1958年國家航空航天局成立,卡納維爾角被改造為一個重要發射場。紅石火箭、木星中程導彈、木星-C火箭、潘星導彈、北極星導彈、雷神火箭、大力神火箭、泰坦火箭和民兵導彈都是在這里成功試驗的。雷神後來成為今天主要使用的三角翼火箭的基礎,三角翼火箭是1962年7月1日運載Telstar衛星時首次啟用的。
登月計劃被宣布後卡納維爾角的操作范圍增大擴展到了鄰近的梅里特島上。1962年國家航空航天局開始買地,通過購買它獲得了340平方公里,又通過與佛羅里達州的談判獲得了226平方公里。1962年7月這里被命名為發射操作中心。1963年11月為紀念剛剛被刺殺的約翰·肯尼迪總統它被改名為約翰·肯尼迪航天中心。環繞的卡納維爾角也被改名為肯尼迪角,但當地人對這個新名字不滿,因此1973年它又被改回去了。
登月計劃共分三個階段:水星計劃、雙子座計劃和阿波羅計劃。水星計劃的目標是將人送上地球軌道後再將他們接回來。這個計劃於1957年10月開始,使用的是大力神火箭,運載的是水星負荷。一開始的試驗使用的是紅石火箭,它們將宇航員送到亞軌道飛行,其中包括1961年5月5日艾倫·謝潑德和7月21日維吉爾·格里森的15分鍾的的飛行。第一位被大力神運載的宇航員是約翰·格倫,他的飛行是在1962年2月20日進行的。
通過水星計劃的經驗美國設置了裝載兩人的雙子座運載艙,發射火箭是泰坦二號火箭。第一次雙子座發射是在1965年3月23日,宇航員是約翰·楊和弗吉爾·格里森。雙子座四號是第一次宇航員登出飛行器的試驗,宇航員是愛德華·懷特。從肯尼迪航天中心共起飛過12次雙子座飛船。 阿波羅計劃使用的是三級的土星5號火箭(高111米,直徑為10米),製造廠是波音(第一級)、北美航空工業公司(引擎和第二級)和道格拉斯飛機公司(第三級)。北美航空工業公司還製造了指揮和服務艙,登月艙是由格魯曼飛機工程公司製造的。IBM、麻省理工學院和通用電氣公司提供儀表。
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新發射中心,39號發射中心共耗費了8億美元。它包括一個能夠同時組裝4個土星5號火箭的組裝建築物,一個能夠運輸5440噸的運輸設施,一個136米高的服務結構和一個控制中心。整個建設於1962年11月開始,發射場於1965年10月完工,組裝建築物於1965年6月完工,基礎建設與1966年底完成。從1967年到1973年從39號發射中心共發射了13顆土星5號火箭。
39號發射中心啟用以前在34號發射中心進行了一系列的土星1號和土星1B的試驗。1967年1月27日發生的阿波羅-土星204號(阿波羅1號)的大火造成三名宇航員喪身就是在34號發射中心發生的。
土星5號的試驗飛行(阿波羅4號)是在1967年10月30日進行的,第一次載人飛行(阿波羅7號)是1968年10月11日進行的。1968年12月24日和25日阿波羅8號繞月球環繞了10圈。阿波羅9號和阿波羅10號測試登月艙。阿波羅11號於1969年7月16日起飛,7月20日在登月。此後所有的阿波羅飛船都是從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飛的,一直到1972年12月的阿波羅17號。
空軍決定對能夠提升重負載的泰坦火箭進一步改進,為此他們在肯尼迪航天中心以南建立了卡納維爾角空軍40號發射中心和卡納維爾角空軍41號發射中心來發射空軍的泰坦3號和泰坦4號火箭。泰坦3號的負載與土星1B的差不多,但要便宜得多。這兩個發射中心被用來發射間諜、通訊、氣象衛星和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行星探測器。本來空軍還打算進行自己的載人飛行,但這些計劃後來被取消了。
肯尼迪航天中心在阿波羅計劃的同時繼續研究非載人火箭。1966年5月30日從卡納維爾角空軍36號發射中心一枚大力神-半人馬火箭發射了美國第一顆在月球上軟著陸的探測器。此後從這里還發射了另外5顆月球探測器。從1974年到1977年大力神-半人馬火箭成為國家航空航天局重負載火箭,用它從借給國家航空航天局的41號發射中心發射了海盜計劃和旅行者計劃的探測器。後來從這里還發射了美國最強大的不載人火箭,土星4號。
1973年土星5號火箭也是將天空實驗室送入軌道的運載火箭。為了適應土星1B的發射,39B號發射場被稍微改變。1973年從這里發射了三次載人赴太空實驗室的飛行。1975年從這里發射了阿波羅-聯盟測試計劃。
肯尼迪航天中心也是太空梭的發射場和降落地。哥倫比亞號太空梭是1981年4月12日首次發射的。1986年1月28日挑戰者號太空梭在發射過程中爆炸被毀後到1988年9月29日太空梭的發射一度中斷。
2004年9月,肯尼迪航天中心部分結構被弗朗西斯颶風摧毀。飛行器組裝建築物的南邊和東邊有一千多塊1.2x3米大的瓦片被揭落,使得整個建築物3700平方米被暴露在外面。太空梭防熱瓦的生產工廠也遭破壞,部分屋頂被揭開,內部受到嚴重水害。

8. 全球有那幾個國家航天技術最發達

全球航天技術最發達的國家:
一、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較早開展航天活動的國家,活動規模和技術水平居世界前列。特別是美蘇兩國展開軍事備戰期間,不可否認的是美蘇爭霸促進了科技技術的加速發展,特別是航天航空技術隨之提高了幾十年水平。
美國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
從1961年開始實施「阿波羅」登月計劃(見「阿波羅」工程),1969年7月首次把兩名航天員送上月球,並安全返回地球。從1972年起美國航天活動的重點轉向開發和利用近地空間並開始研製太空梭。1982年11月太空梭進行首次商業飛行,到1984年底已飛行14次。1984年1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還開始研製永久性載人航天站。
美國先驅者號探測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德國向美國投降的航天專家,韋納?馮?布勞恩對美國航天事業的影響:美國第一顆衛星的發射成功,以及第一艘載人飛船「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作出突出貢獻,而美國太空梭的研製也是自他手中發端。
國深空探測的目標是考察太陽系內的天體和行星際空間環境,重點是月球和火星,其次是金星、水星、木星和土星。
1958-1968年間先後用「先驅者」號探測器、「徘徊者」號探測器、「勘測者」號探測器和「月球軌道環行器」等考察了月球,包括拍攝月面照片和分析月球土壤,為實現載人登月提供了科學資料。迄今為止美國依然是航天工業最發達的國家。
二、俄羅斯
俄羅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當年蘇聯甚至擁有自己的太空梭(雖然這架太空梭命運坎坷被毀)。曾經的國際空間站象徵著俄羅斯的航天實力。擁有世界第二軍事實力的俄羅斯航天技術絕對不可能弱。
20世紀50年代以後,蘇聯宇航工業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囑目的成就,為人類開辟了通往宇宙開發的道路,在人類太空探索史上留下了許多「第一」的驕傲。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開辟了人類征服太空的新紀元,也確定了蘇聯在世界宇航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蘇聯科學家成為自動太空飛行和載人太空飛行的先驅。在製造多座位宇宙飛船、發射軌道站、太空焊接方面,蘇聯也是世界上的第一個國家。蘇聯和俄羅斯宇航員保持著滯留太空的世界紀錄。
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模型 雖然直徑只有55厘米 卻有歷史意義的成就
蘇聯宇航業在短時間內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成因在於國家對科學技術的重視,斯大林執政時期確定了「要把落後的農業國家變為工業國家」的思路,提出「掌握了技術的幹部決定一切」的口號。
蘇聯紅軍上校飛行員加加林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人
二戰期間,蘇聯全民動員保衛國家,但大學生、科學家不是動員對象,從而為國家保留了科學力量。在實施太空計劃期間,蘇聯有138個研究所、幾百個工廠服務於這項計劃,總人數達到數萬人。
到2005年,俄已具有技術成熟、載重能力大的「能源」型超重載火箭,如果俄宇航工業所需資金和材料得到保證的話,它可憑借自己的實力與競爭力,將在世界航天市場上爭取到佔世界太空貨物50-60%的訂貨,即1000-3000噸/年,每年將為俄帶來80-240億美元的利潤。此外,通過出租世界水平的軌道站和航天通信設施,提供地球礦物勘探,繪制地圖等方面的服務,出售在太空合成和採取的物質,將為俄掙來更多的錢。
此時期的特點將是:俄宇航工業將在世界航天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並將重新出現繁榮景象,為俄掙得巨額外匯,從而推動本國其它工業部門的發展。

三、中國
中國航天事業自1956年創建以來,經歷了艱苦創業、配套發展、改革振興和走向世界等幾個重要時期,才達到相當規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設計、生產和試驗體系;建立了能發射各類衛星和載人飛船的航天器發射中心和由國內各地面站、遠程跟蹤測量船組成的測控網。
建立了多種衛星應用系統,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間科學研究系統,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質好、技術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隊伍。
「東方紅一號」衛星是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由以錢學森為首任院長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
中國航天事業是在基礎工業比較薄弱、科技水平相對落後和特殊的國情、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展起來的。中國獨立自主地進行航天活動,以較少的投入,在較短的時間里,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和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中國航天火箭 中國航天取得舉世矚目成就
中國在衛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溫燃料火箭技術、捆綁火箭技術以及靜止軌道衛星發射與測控等許多重要技術領域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在遙感衛星研製及其應用、通信衛星研製及其應用、載人飛船試驗以及空間微重力實驗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中國非常重視研製各種應用衛星和開發衛星應用技術,在衛星遙感、衛星通信、衛星導航定位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中國研製和發射的衛星中,遙感衛星和通信衛星約佔71%,這些衛星已廣泛應用於經濟、科技、文化和國防建設的各個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國家有關部門還積極利用國外各種應用衛星開展應用技術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尤其是近幾年中國航天發展迅猛。
四、歐洲
歐洲國家太多,沒有哪個國家有實力單獨進軍航天領域,但歐洲整體實力依舊很強,特別是它們有機會經常與美國合作。
歐洲航天局(歐空局)是在1975年由一個政府間會議設立的,目標是專門為和平目的提供和促進歐洲各國在空間研究、空間技術和應用方面的合作。它的前身是歐洲航天研究組織和歐洲航天器發射裝置研製組織。
歐洲航天中心發射兩顆衛星
除捷克外,歐航局現有17個成員國,它們分別是德國、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西班牙、芬蘭、法國、希臘、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挪威、荷蘭、葡萄牙、英國、瑞典和瑞士。另外,加拿大和匈牙利等國也參與了該機構的一些合作項目。
歐洲航天局局長讓·雅克·多爾丹
法國是其主要貢獻者。歐洲航天局與歐盟沒有關系。歐洲航天局包括了非歐盟國家如瑞士和挪威。盧森堡和希臘將於2005年12月加入。
從表象上看,歐洲航天局太空探索的重點不是載人航天,而是深空探測。2004年發射的「羅塞塔」號彗星探測器正在飛往「丘留莫夫—格拉西緬科」彗星的路上,2005年發射的「金星快車」傳回了金星極地的清晰圖片。
為推動現有運載火箭系統的中期發展和2010年前後新一代歐洲航天運輸器的發展,歐洲航天局又提出了「未來運輸器准備計劃」、確定下一代技術需求的「歐洲航天技術主體計劃」。而在載人航天方面,歐洲航天局更確立了雄心勃勃的「極光」計劃,打算在2020年至2025年間將航天員送上月球,2030年至2035年間登陸火星。
五、日本
日本的航天技術在亞洲依然算是很強的。隨著日本空間科學和應用技術的發展,日本已擁有兩個航天發射中心——鹿兒島航天中心與種子島航天中心。它們都位於日本南部。日本鹿兒島航天中心隸屬於日本宇宙科學研究所,是日本探空火箭和科學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種子島航天中心隸屬於日本宇宙開發事業團,是日本應用衛星發射中心。
日本種子島航天中心
1970年2月11日,用蘭姆達4S-5火箭把日本的第一顆技術衛星(24公斤重的大隅號衛星)送入337/5141公里的軌道。 此後,科學衛星的發射率大約為每年一顆。自1964年以後,發射場進行了擴建,以發射推力更大的繆運載火箭。
日本女宇航員完成太空之旅順利返航
日本鹿兒島航天中心,是日本探空火箭和科學衛星運載火箭發射場。1962年2月,該研究所在鹿兒島縣的內之浦附近選中一個多山丘而人口稀少的地區作場址,並開始興建,1963年12月投入使用。1965年,鹿兒島航天中心已擁有發射卡帕和蘭姆達固體燃料探空火箭的全套設施。而日本宇航開發局使用的H2A是世界上技術最穩定的發射器。

9. 世界航天中心

很多……
舉例來說吧:
中國:酒泉(航天中心)、西昌(航天中心)、太原
美國:休斯敦(航天中心)、肯尼迪(航天中心)、愛德華茲空軍基地、聖馬科
前蘇聯:拜科努爾(今哈薩克境內)、普列謝茨克
南美洲法屬蓋亞那:庫魯
日本:築波(航天中心)
印度:斯里哈里科塔
以上包含了發射場在內……(笑)
謝謝!

10. 奧蘭多卡納維拉爾角肯尼迪航天中心怎麼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卡納維拉爾角所在地是眾人皆知的航空海岸,附近有肯尼迪航天中心和卡納維拉爾空軍基地,美國的太空梭都是從這兩個地方發射升空的,所以卡納維拉爾角成了它們的代名詞。卡納維拉爾角東部靠近梅里特島(Merritt Island),之間被巴納納河分開。 這里還有一座燈塔和卡納維拉爾港,城區在卡納維拉爾角南面幾英里遠的地方。此外本地還有一個蚊子潟湖(Mosquito Lagoon),印第安河,梅里特島,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和卡納維拉爾國家海岸。 1950年6月24日,美國第一艘火箭「豐收8號」在卡納維拉爾角第三發射平台順利升空。1959年2月6日在此地成功地進行了提坦(Titan)洲際彈道導彈的試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所有載人的航天器都是從這里發射升空的。 卡納維拉爾角之所以被選中作為火箭發射基地主要是因為可以更好地利用地球的自轉,在赤道附近由地球自轉產生的離心力最大,要想利用這股離心力,火箭升空後必須向東飛行同地球的自轉方向保持一致。另一種考慮是如果發生意外,火箭飛行的下程是人口稀少的地區,不會造成巨大的傷害,失事火箭掉入大海是最好的結果。 盡管美國有很多的地方靠近赤道,並且臨近大洋,比如夏威夷和波多黎各等等,但是佛羅里達同它們相比有非常便利的後勤與運輸條件。卡納維拉爾角的最尖端就是空軍基地。

飛豬上還可以查看更多有關於卡納維拉爾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的介紹和玩法還有周邊的景點

閱讀全文

與印尼航天中心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嚼著吃嘴巴會紅的是什麼 瀏覽:327
印度賣早餐怎麼樣 瀏覽:905
諾帝卡和義大利小帆船哪個好 瀏覽:999
義大利語怎麼說年齡 瀏覽:451
印度在南極怎麼樣 瀏覽:550
越南版王子酒多少錢一瓶 瀏覽:636
中國的地形拼圖如何快速拼 瀏覽:659
去印度15天多少錢 瀏覽:232
義大利公證帶什麼資料 瀏覽:520
伊朗與美國外長是什麼關系 瀏覽:923
越南有哪些門戶網站 瀏覽:615
除了拉丁舞和印度還有哪些文化 瀏覽:908
越南綜藝節目在哪個軟體看 瀏覽:971
博洛尼亞在義大利哪個省 瀏覽:126
英國品牌安全座椅怎麼樣安裝 瀏覽:352
印度人為什麼長不高 瀏覽:340
義大利車險哪個公司便宜 瀏覽:395
印尼冬季最低氣溫是多少度 瀏覽:285
義大利為什麼盛產葡萄 瀏覽:414
普京怎麼看待伊朗軍官 瀏覽: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