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樹蛙的生活習性是什麼樣的
樹蛙主要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溫暖地區,它們一生都在樹上度過。樹蛙後腿比前腿長,富有彈跳力。腳趾長得既短又粗,趾間有趾膜相連,腳趾上長有許多尖細的毛,能分泌一種黏性的物質。因為有這樣寬大的足墊,所以在它們能穩穩地把自己固定在大樹的任何部位。樹蛙體形的小,雌性比雄性長,體表顏色鮮艷,看上去很招人喜歡。它們的皮膚光滑而有光澤,可迅速改變顏色,以保護自己不被敵害發現。
❷ 這是什麼蛙
聲明:網路詞條的編輯和創建無需任何費用,惡意傳播虛假信息、仿冒官方及代理商收費編輯等違規行為將受到嚴厲打擊。詳情
牛蛙
簡介
蛙科(Ranidae,即赤蛙科)動物,學名Rana cat
原產於 美國東部數州,後被引進西 部各州和其他國家 。其他一些大型蛙類亦稱牛蛙,如 非洲的箱頭蛙(R. adspersa或Pyxicephalas adspersa)和印度的 虎紋蛙(R. tigrina)以及南美的細趾蟾科(Leptodactylidae)。牛蛙體綠或棕色,腹部白色至淡黃色,四肢有黑色條紋。體長約20厘米(8吋),後肢長達25厘米(10吋)。成體大者體重超過0.5千克(1磅)。常生活於靜水中或其附近。春季繁殖,卵產於水中。蝌蚪呈綠褐色帶有深色斑點。蝌蚪階段持續1~3年,決定於氣候條件。許多牛蛙可供食用或用作實驗材料。
牛蛙原產於北美 落基山脈一帶,1959年我國引進牛蛙馴養,1986年在我國中部和南部大量飼養。主要品種有:沼澤綠牛蛙、西方牛蛙、印尼牛蛙、 非洲牛蛙、非洲大牛蛙等。
A、牛蛙的形態:
牛蛙體大粗壯,成蛙體長20厘米,重達1千克。皮膚粗糙,體背綠棕色,有暗棕色斑紋,腹部灰白色,雄蛙咽部黃皮。
B、牛蛙的養殖價值:
牛蛙體大肉肥,是世界著名的肉用型蛙類,特別是蛙腿在國際市場很暢銷,牛蛙除供人們食用外,蛙皮可製革,加工後的皮革經染色處理,可制精美的皮鞋,手提包及手套等。
產地產季
原產於北美洲。1959年從古巴、日本引進我國內陸。目前我國主要靠養殖生產,全國各地均產,主要集中於 湖南、 江西、 新疆、 四川、 湖北等地。養殖場地的防滲可以選擇HDPE土工膜。 商品蛙主要在秋冬季。
經濟價值
牛蛙具有生長快、味道鮮美、營養豐富、 蛋白質含量高等優點,是名貴食品。也可以出口創匯。其皮還可製革,臟可制葯;牛蛙生長快,肉質細嫩,味鮮美,是低脂肪 高蛋白的高級營養食品;蛙皮可製作高級 皮革,其草皮薄、柔軟、堅韌,是製造上等錢包的材料,皮帶、領帶、皮鞋、樂器、外科手術線的優良原料,蛙內臟可以葯用,蛙油可製作高級潤滑油。
牛蛙的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味道鮮美。每100克蛙肉中含蛋白質19.9克, 脂肪0.3克,是一種高蛋白質、低脂肪、低 膽固醇營養食品,備受人們的喜愛。
牛蛙還有滋補解毒的功效,消化功能差或胃酸過多的人以及體質弱的人可以用來滋補身體。牛蛙可以促進人體氣血旺盛
❸ 樹蛙長什麼樣
上圖就是樹蛙的一種,它有很多種顏色。皮膚也會因為周圍的環境而有所變化。
❹ 雨蛙與樹蛙區別是什麼
魚蛙,英文名:Tree frogs。雨蛙科,全世界約300種,我國6種,分布各地。體形較小,體長3~4厘米,背面綠色,腹面乳白色;背面光滑,腹面布滿扁平疣粒,提側常有黑斑,趾蹼發達,指、趾端膨大成吸盤,能攀樹和在光滑的玻璃上爬行。常在魚天鳴叫,聲音洪亮,遠近可聞,所以稱其為雨蛙。白天棲息在樹根附近的石塊縫隙中,夜晚在樹葉和灌木從中活動,覓食蜘蛛和昆蟲。常見有:無斑雨蛙(Hyla arborea immaculata),分布東北、華東;中國雨蛙(Hyla chinensis),分布於華東;華西雨蛙(Hyla annectans),分布西南;華南雨蛙(Hyla simplex),分布華南。
數蛙,英文名:flying frog。,又稱飛蛙,樹蛙科。一般四肢的指、趾末斷膨大成吸盤,透過薄薄的吸盤皮膚,可看到指、趾末斷兩骨節間,有Y形軟骨。善於爬樹,生活在樹上,所以稱樹蛙,但也常到地面活動,捕食昆蟲、蜘蛛、蚯蚓。我國有25種,分布長江以南及西南各省。
❺ 樹蛙屬於什麼類
麗水樹蛙幼體生活在水中,成體在陸地和水中均能生活.屬於兩棲動物.
故選:B
❻ 這是什麼蛙
這是一種樹蛙。因為在它的趾端有圓形的吸盤。
樹蛙屬於兩棲綱、無尾目、樹蛙屬,世界上共有70餘種,中國有20餘種,分布於秦嶺以南,主要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樹蛙的成體多在樹上生活,有的種類也常棲息在低矮的灌木或草叢(或農作物)中。它們的體型扁平,指、趾端有較大的吸盤,其邊緣具溝,其未端兩個骨節間有蹼、吸盤腹面腺體以及胸部的腺體(即扁平疣)可以使成蛙身體牢固的貼附在樹干或葉片以及其他附著物上;其體色多為綠色或以綠色為主,幾乎與植物葉片同色,具有保護作用。樹蛙在水域上空的樹葉上產卵或在靜水域邊的泥窩內及草叢中產卵,其卵群均被包埋在泡沫狀卵泡內,前兩者的卵泡還被樹葉包裹,這是蛙類產卵習性較為特殊的情況;樹蛙卵孵化後,隨液化的卵泡和雨水的沖刷,小蝌蚪即從樹上掉入下面的水塘中或流入其下的池塘內,蝌蚪在靜水域中生活約2~3月變態成幼蛙,並登陸到草叢中營陸棲生活。
中國所有樹蛙種類均為保護動物。
❼ 樹蛙與煙蛙有什麼特點
在樹上生活的青蛙
青蛙一般是生活在水塘里和附近的田野草叢中,也許你不知道,有一種青蛙是在樹上生活的。
樹蛙的種類有許多種,大多數生活在亞洲東部和東南部亞熱帶和熱帶濕潤地區。在中國,斑腿樹蛙分布最廣,北達甘肅南部,南至西藏南部。多種樹蛙棲息在潮濕的闊葉林區及其邊緣地帶。體背多為綠色或隨環境而異。
樹蛙體多細長而扁,後肢長,吸盤大,指、趾間有發達的蹼。末端兩指(趾)骨節間有節間軟骨,與樹棲生活相適應。
屬於樹蛙科的飛蛙,產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菲律賓、馬來半島等地。體綠色,指、趾極長,末端有吸盤,能在樹上跳躍、爬行。當指、趾伸直時,發達的蹼總面積約為20平方厘米,它們把四肢靠近身體,張開指、趾間的蹼,向樹下一跳,就可以滑翔5米~20米遠;也能從地面一躍飛到1.5米~2米高的樹上,所以它有「飛蛙」之稱。
在我國甘肅、西藏、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以及印度、斯里蘭卡、東南亞等地有一種樹蛙,身體能隨環境變化。指、趾間有微蹼,末端膨大成吸盤,吸盤中具有黏液分泌腺,可以牢牢地吸在樹葉上,即使樹的枝葉十分光滑,它們也能在樹上跳躍、攀爬。它們也可以生活在草叢、竹上,以蚯蚓、昆蟲、蜘蛛為食。
還有一種加勒比樹蛙,體長僅有5厘米左右,背上有各種不同的花紋。它們的「祖籍」在加勒比海地區的波多黎各、古巴和巴哈馬等地,主要生活在森林和濕地里。加勒比樹蛙晝伏夜出,白天,它們躲在樹葉間,晚上才出來覓食。它們主要以節肢動物為食,偶爾也吃蝸牛和特別小的青蛙。在加勒比地區,每公頃面積的青蛙數量超過2萬只。加勒比蛙的卵產在隱蔽的樹葉叢中,並由雄蛙嚴加保護,2~3周後變為小青蛙。
加勒比樹蛙個子雖小,叫聲卻大得驚人。20世紀80年代,加勒比樹蛙被無意中引入夏威夷群島,發展到今天,由於沒有天敵的控制,加上島上環境條件好,樹蛙大量繁殖,並已蔓延成災。樹蛙群每日下午5點至下半夜發出雷鳴般的噪音,使整個森林都無法安靜下來。不過,大自然可不允許它如此泛濫,也許此時此刻,它的聲音正吸引到蛇的「光臨」。
敢於和蛇對抗的煙蛙
自古以來,蛇吃蛙、蛙怕蛇,這是自然規律所規定好的食物鏈。但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動物王國里也有許多超乎常規以外的事。蛙類中就有一種不但不怕蛇,而且還能吃蛇的青蛙,這就是煙蛙。
在南美洲中部的巴拿馬,那裡的森林裡生活著一種煙蛙,它比普通青蛙個頭大。它見到蛇以後不但不逃跑,反而見著就追,追上就吃掉;蛇反而怕它怕得要命,看見就拚命逃跑。怎麼會有如此奇怪的現象呢?
蛇是大多數青蛙的天敵,而青蛙也經常遭到蛇的「毒手」,原因在於它沒有防身的武器與蛇較量。或許是自然界和青蛙開了個玩笑,它們想不到,有一天,它們的同類中竟也會出現蛇的「對手」——煙蛙。
巴拿馬的煙蛙與眾不同,它的皮膚呈黃褐色,背上有幾條黑褐色的條紋,皮膚的顏色能隨環境的變化而變成深褐色,它捉蛇時體色變幻莫測,常常把蛇迷惑得暈頭轉向。它的胸前長有兩塊呈乳頭狀的堅硬發達的胸肌,能像鉗子一樣把蛇牢牢夾住。蛇一旦被它追上夾住,就休想再逃跑。等蛇被夾得半死不活時,它就開始慢慢地吞食蛇了。煙蛙的胃很不尋常,它在吞食一條不足1米長的蛇,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把它消化完。而後,它又繼續去尋找它的美餐了。正因為這樣,煙蛙成了蛇的剋星。
神奇的大自然又給我們上演了一部絕好的戲,它總是出乎我們的意料,帶給我們意想不到的驚喜。
❽ ,和青蛙一樣,生活在樹上,身上是綠顏色的是什麼蛙
樹蛙
[shù wā]
更多圖片(25張)
樹蛙,無尾目樹蛙科的1屬,體多細長而扁,後肢長,吸盤大,指、趾間有發達的蹼,可以用其在空中滑翔,樹蛙科有10~12屬400-500種,廣泛分布於亞洲和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馬達加斯加島上也能見到,最著名的樹蛙當數亞洲的幾種飛蛙,如黑掌樹蛙Rhacophorus nigropalmatus和黑蹼樹蛙R. reiwardti等。
最新消息:印尼樹蛙變身「龍威小子」 練單腿站立技能
中文學名:樹蛙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兩棲綱 Amphibia
目:無尾目
科:樹蛙科
分布區域:主要分布於亞洲、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分享
形態特徵
無尾目樹蛙科的1屬,體型較小,體多細長而
各種各樣的樹蛙
圖冊 9張
扁,後肢長,吸盤大,指、趾間有發達的蹼。末端兩指(趾)骨節間有介間軟骨(科征),與樹棲生活相適應。種很多,分布於亞洲東部和東南部亞熱帶和熱帶濕潤地區。中國有29種。斑腿樹蛙分布最廣,北達甘肅南部,南至西藏南部。
生活習性
多種樹蛙棲息在潮濕的闊葉林區及其邊緣地帶。
樹蛙
體背多為綠色或隨環境而異。繁殖習性反映了樹棲的生活方式,多數種類在伸向水塘上空的枝葉上產卵。例如峨眉樹蛙,在4~5月雨後傍晚,雄雌擁抱著爬到樹上,選擇垂向水池的枝葉產卵,雌性產卵時先排出液體,借左右脛跗關節相互攪拌,形成泡沫狀,卵即產於泡沫內;雄性排出精液,使卵受精。如此反復,歷時2~3小時。產卵後,雄性隨即離開,雌性以後肢將卵泡用葉片包捲起來之後才離去。卵泡乳白色。孵化前後泡沫液化。小蝌蚪通過運動或被雨水沖刷,到達樹下水池,在此繼續生長發育、完成變態。
斑腿樹蛙生活在池塘或稻田旁邊的草叢中,卵泡產在草間或浮於水面。海南樹蛙棲息在小溪附近,卵產在溪邊的水坑內,無卵泡。在中國的樹蛙中僅此種不產卵泡。斯里蘭卡的小鼓膜樹蛙在陸地上產卵約20粒,無卵泡。雌蛙有護卵習性,直接發育成幼蛙。
黑蹼樹蛙樹棲性強,體極扁平,胯部細,指、趾間的蹼發達,肛部和前後肢的外側有膚褶,增加了體表面積。從高處向低處滑翔時蹼張開,可以減慢降落的速度。黑掌樹蛙可從4~5米的高處拋物線式滑翔到地面,從而有飛蛙之稱。
❾ 什麼是樹蛙樹蛙有毒
樹蛙是一種樹棲蛙類,體型瘦長,後肢發達。不善游泳,指、趾有吸盤,最大的樹蛙也低於15cm。我們身邊常見的有斑腿泛樹蛙、大樹蛙等。花鳥市場通常有賣一種從澳大利亞引進的樹蛙叫綠雨濱蛙,是中國最早的引進寵物蛙之一,大概在2003年,每年都有進貨。我們中國人都叫它「老爺樹蛙」,很少有人叫他們的中文正式名。樹蛙具有較強的自愈功能,體表有微量的毒,越野的蛙越毒,但是都不大,最多對皮膚很敏感的人有一點影響,樹蛙尤其喜歡潮濕、陰暗的環境,也有索瓦葉泡蛙,我們常說的「蠟白猴樹蛙」是喜歡乾燥較熱的環境,原因和他們的野生生境有關。大多數蛙不喜歡游泳,愛攀爬,喜歡鳳梨科植物,原因是其葉心可以保存一些水讓樹蛙潮濕並且外面有厚實的葉片可以隱蔽。樹蛙野外主要捕食各種飛蟲,地上的蟲,蟋蟀、蟑螂、蝗蟲等,也愛吃蝸牛,飼養環境下大型樹蛙也會吃乳鼠、魚。樹蛙一般不吃蚯蚓,它會感到惡心。少數也吃小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