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瓷器沉船是什麼時候

印尼瓷器沉船是什麼時候

發布時間:2022-05-18 21:26:10

1. 印尼海域發現中國古商船,歐洲媒體直言有假,後來怎麼樣

1998年8月份,某家德國打撈公司於印尼勿里洞島海域,發現一艘中國古代商船。這艘中國古代商船,應該是唐代中期產物。可不知怎麼回事,這艘商船在印度尼西亞海域附近意外沉沒,船上裝載著不少中國特產,比如來自長沙窯、越窯精品瓷器。就當這艘商船打撈之後,不少歐洲媒體口徑一致呼籲:歐洲百姓千萬不要相信,有關這艘商船任何報道,並且這艘商船有許多造假的行為,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這些東西在歐洲是平民難以享用到,即使是一般的小貴族都無福消受。對於歐洲文化有點理解的朋友應該清楚,自詡為英國老牌紳士的貴族們,保有喝下午茶,吃甜品的習慣。他們所使用的茶具,一看就是來自中國的瓷器製作方法。1000多年前,當時的歐洲貴族們"迷戀","渴求"崇拜中國的商品。諸如在中國平平無奇的蔗糖,來到歐洲之後搖身一變,成為貴族們吃飯、喝茶,享用甜品時最頂級的輔助食料。所以中世紀歐洲貴族們,無時無刻都無法缺少中國商品。



那麼大家想想:"黑石號"滿載著來自中國的瓷器,紙張,白糖,漆木器以及絲綢,這些東西是1000多年前歐洲所沒有的特產。如果這家德國打撈公司將"黑石號"沉船公諸於眾,那麼就等於變相承認,如今歐洲人祖輩若干年前,為了搶購來自中國的商品到了痴迷的地步,這或許會讓某些自詡清高的歐洲老牌家族被"打臉"。因此歐洲媒體不約而同,對"黑石號"沉船寶藏進行封殺消息。




這家德國打撈公司也知道悶聲發大財,2000年初將"黑石號"沉船全部打撈完畢之後,近20年期間,筆者很難從國內外各大網站找到"黑石號"沉船的相關信息。說白了,還是那些歐洲老牌貴族的自尊心作祟,他們不容許歷史上真實事實,被更多現代歐洲人所知曉。

參考文獻:中世紀歐洲史、黑石號殘存消息

2. 勿里洞島沉船事件及船上發現的唐朝貨物有哪些意義()

數萬件古代陶瓷製品及眾多精美的金銀器、銅鏡等由此重見天日。
人們從中發現了帶有唐代「寶歷二年七月十六日」(826年)銘文的瓷碗、完好無損的唐代青花瓷盤、罕見的唐代專貢皇室的「江心鏡」、唐代皇家大盈庫所撥器具以及唐代長沙窯的50000餘件瓷器等。再結合其他器物考證,專家最終確定了沉船年代為9世紀上半葉。而船上載滿中國陶瓷、沉沒於印尼水域的事實,則證實了中國在唐代就與印度洋西邊的中東諸國存在了直接的海運貿易,也成為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直接證據。
隨著「黑石號」沉船文物出水信息的大量傳出,中國的幾家博物館於2002年相繼向印尼方及打撈方提出了購買意向,但最終未能購得。之後,新加坡一家公司籌資3000餘萬美元後在2005年購得這批文物。至此,「黑石號」上的唐朝「貨」最終落戶於「獅」城。

3. 印尼沉船找到了嗎

北京6月20日消息,印度尼西亞搜救人員19日繼續搜尋前一天沉沒的一艘渡船,但是沒有發現更多倖存者和遇難者。

確切乘客人數至今不明,警方把94人列為失蹤人員,而一些官員說,失蹤者超過210人。

這艘木製渡船當地時間18日約17時30分在印尼北蘇門答臘省的多巴湖沉沒。搜救人員當天打撈起一具遺體,救起18人。

搜救19日繼續,多條船和超過350人投入搜救。當天天氣狀況不利,搜救人員沒有發現更多倖存者和遇難者屍體。


印尼救災部門公布的手機視頻顯示,旁邊一艘渡船上的人試圖援救落水者,向他們拋出救生衣,但是惡劣天氣和大浪阻礙了救援。

印尼交通部長布迪·卡亞19日在記者會上說,沉沒原因可能是船在大風大浪中搖晃,引發乘客恐慌,因而加劇船晃動;已經成立調查組,除事件原因,還將調查船上是否配備救生衣或者它們是否被使用;將依法懲處責任方。

來源:新華網

4. 印尼海底千年沉船撈出7萬件中國文物,對方要價3億,最後怎麼樣

在中國古代史中,不管是海上絲綢之路或是陸上絲綢之路都被看作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當今的實際情況,想要再現古代的絲綢之路似乎難度頗大,不過這樣的優良歷史傳統自然是不會被歷史淘汰,由中國提倡的一帶一路被認為是復興絲綢之路的重要舉措,如今備受世界矚目。

距離「一帶一路」的提出距今也有三年了,再回顧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演講時的內容,我們會注意到在這次開幕式演講上專門提到了印度尼西亞的千年沉船「黑石號」。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什麼提到這艘沉船,它有什麼樣的故事?查閱文獻資料我們不難發現,這艘黑石號根據推算可能是在中國唐朝時期的沉船,在印度尼西亞海域被打撈之時船上載有的中國文物多達7萬件,面對如此龐大的文物數量,中國相關博物館也對這艘沉船曾經提出購買意願,可惜由於對方開價高達3億,經過綜合考慮中國方面不得不放棄。

說到底是這一類人對於這艘沉船的認識不足,首先沉船並不是中國的,船上的中國貨物也已被買走,只是歸途遇到意外沉了,何來民族的悲哀?國內文物界也提出購買方案,然而對方要價不合理,非我們過錯,何來國家恥辱一說?考古不分國界,對於黑石號來說它的最大歷史使命就是展現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輝煌,而不是被用作民族爭斗的武器。

5. 印尼撈出中國古代沉船,發現價值3億元文物,結果如何

有一位來自於德國的47歲男子,在東南海的海域中,打撈出一大批的珠寶,成為超級暴發戶。這就是黑石號沉船,是一艘裝載九世紀中晚唐寶物的沉船,他發現沉船之後,引來文物界的關注。黑石號是罕見的寶庫,內部所含有的寶藏數量頗多,其中有多達67,000多件的陶瓷製品,包含邢窯碟子、唐三彩,還有唐代青花花繪盤以及長沙窯,其中最多的就是來自於湖南的長沙窯瓷器,大約5000多件。

比如大英博物館中,也同樣保存著很多來自於中國的歷代文物,這些文物很明顯來自於中國,因為歷史原因流落到了海外,國家始終無法將這些文物運回。不過,國家從來都沒有放棄這些東西,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們的文物部門肯定會立刻出動,想方設法將這些文物拿下來。希望這一天盡早到來,讓漂泊在國外的文物盡快回歸。

6. 印尼撈到中國沉船,滿載價值4000萬美元文物,這些寶藏都回國了嗎

在地球上有接近70%的面積都被海洋占據,大陸僅僅佔了剩下的30%,由此可見海洋是我們人類的一大寶庫,如果能夠合理開發利用海洋,那麼對我們人類社會的發展將會有很大好處。在晴朗無雲的日子裡,海面看上去非常平靜,彷彿是一面映射著天空的鏡子一樣。但如果光是憑借這一印象,就認為海洋是安全的,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在人類的發展歷史上,有無數人在海洋中喪命,他們希望能夠征服大海,又或是希望能夠達到遠處神秘莫測的大陸,然而這一過程中成功者總是少數,大多數人都會在這一過程中死去。

無獨有偶,除了我們打撈過其他國家的沉船以外,印尼也曾撈到中國沉船。這件事發生於1998年,德國的打撈公司受到印尼的委託,在他們的領海打撈沉船,一艘我國唐朝時期名為黑石號的沉船就這樣得以重見天日。在這艘沉船上面滿載價值4000萬美元文物,大概有一千多個精美瓷器,還有很多名貴的絲綢,放到今天幾乎都是珍品。

出於對我國唐朝文物保護的考慮,我國第一時間決定與印尼展開交涉,希望能夠用錢把這些文物買回來。但寶藏卻沒有回到中國!這是因為雖然對於我們開出的價格,印尼是沒有理由拒絕的,然而就當雙方馬上要拍板成交時,這家德國的打撈公司跳了出來,他們也希望能夠分一杯羹,賺到一些好處。然而印尼肯定不願意自己的利益被別人吃上一口,就這樣雙方在這一問題上產生了矛盾,與我國的交易也就擱置了下來,直到今天仍然沒能徹底解決。

這艘沉船在印尼的領海發現,因此我們只能夠用錢將它們重新買回來,這就是當前國際社會上的規定,雖然我們心有不甘,但卻必須遵守這一規則,就好像日本的沉船在我國領海發現一樣,他們的請求遭到了我方的拒絕,他們肯定也心有不滿,但卻仍然接受了這一事實。

7. 男子發現一艘沉船,隱藏了什麼秘密,5個國家搶撈,盜走無數國寶

這是一艘印度的船,上面有六萬多件文物,文物來自於唐朝的長沙,還有一些宋朝文物,大多是陶瓷製品,應該是當時的唐朝跟印度的貿易往來,船在海上遇到了特殊情況,導致沉入海底了,這么多文物大家當然都想要了,但是這艘船上的文物應該歸印度所有,印度已經找到了五萬多件,其他國家的盜寶隊知道了消息就去搶了,反正就是各憑本事能搶多少算多少吧。對於我們來說自己家的東西掉到了人家海里,還真是沒法解釋清楚,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希望印度能好好的保存這些文物,也希望有一天這些文物可以回家,回到我們的博物館中,這些文物可以讓我們更清楚的了解唐朝、了解宋朝,了解當時的繁華。

8. 世界五大著名沉船

世界五大著名沉船包括,1545年沉沒的英國軍艦瑪麗·羅斯號;1912年沉沒的游輪泰坦尼克號;1915年沉沒的英國郵輪路西塔尼亞號;1941年沉沒的德國戰艦俾斯麥號;1982年沉沒的阿根廷戰艦貝爾格拉諾號

中文名稱
世界五大著名沉船
出土地點
大西洋、太平洋
館藏地點
海底深處
所屬年代
近代
埃及金字塔埃菲爾鐵塔世界著名景點瑪雅文明七大奇跡世界著名運河世界四大宮殿世界最大教堂世界著名島嶼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簡要介紹
提起世界上最著名的海難,人們都會想起英國的"泰坦尼克號";然而在歷史的戰爭中,仍有幾艘著名的戰艦發生的海難曾震驚世界,如今這些著名沉船殘骸有的已被打撈上岸,有的依然沉睡海底,更有有心者特地組織專家潛入海底為世人拍下珍貴的紀錄片。

瑪麗·羅斯號
瑪麗·羅斯號簡介
於1509-1511年建造而成的瑪麗.羅斯號是第一批可做到舷炮齊射的船隻,並得到亨利八世國王的偏愛,被形容為"海洋上一朵最美的花"。這艘船舶的誕生標志著英國海軍已由中世紀時"漂浮的城堡"轉變為伊麗莎白一世 (Elizabeth I) 的海軍艦隊。

瑪麗·羅斯號事故發生
1545年7月19日,亨利八世國王在南海城 (Southsea) 檢閱他令人驕傲的艦隊出海迎擊法國入侵者。然而,他卻目睹了一場災難:滿載的瑪麗.羅斯號在一陣風浪里顛簸並迅速傾覆,海水灌進了下面的炮門。當時她的甲板上有90多門炮,大約有700名船員,據說只有不到40人得以倖存。

瑪麗·羅斯號事發後
在這艘偉大的戰艦沉沒的當年,人們就開始了打撈工作,有些槍炮、帆桁和船帆被打撈了上來,但是打撈工作於1550年中止了。瑪麗.羅斯號已經有一部分陷入了淤泥,並在未來的幾個世紀里得到了這些淤泥的天然保護。直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亞歷山大.麥祺 (Alexander McKee) 帶領的一支隊伍發起了對沉船的調查工作。經過他的努力,這艘都鐸王朝的戰艦在沉入海底四個多世紀之後,被海水浸透的船骨終於浮出了索倫 特海峽 (Solent) 的表面。1982年,大約有6000萬人觀看了瑪麗.羅斯號打撈儀式的現場直播。

這艘船仍然在用聚乙二醇防腐劑不斷噴射,以防止船骨腐爛。這一工作預計將於2008年完成,之後她還將經歷一個緩慢的乾燥過程。到了那時,前往朴次茅斯 (Portsmouth) 歷史造船廠參觀的人們就可以透過玻璃屏風和霧狀防腐劑瞻仰她的倩影了。

瑪麗·羅斯號相關

瑪麗·羅斯號
泰坦尼克號
泰坦尼克號簡介
白星航運公司 ( White Star)的郵輪泰坦尼克號是由哈蘭德.沃爾夫船廠(Harland and Wolff) 造船廠建造,注冊的總重量為46,328噸。泰坦尼克號上裝備了引以為豪的健身房、游泳池、壁球館和土耳其浴室。

泰坦尼克號事故發生
1912年4月14日晚11點40分,泰坦尼克號的瞭望員搖了三次警鈴,並通報說"右前方有冰川。"不幸的是,接下來所有躲避撞擊的努力都為時已晚,一塊像岩石般堅硬的冰塊刺進了船體,就好像一個巨大的罐頭起子,將船身的外殼刺穿了250英尺。由於船上的救生艇數量遠遠不夠,恐慌開始蔓延。1912年4月15日凌晨2點20分,泰坦尼克號最終沉入了北大西洋海底,共有1503人喪生。

泰坦尼克號也許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沉船,這個深達2.5英里的海底墳墓就位於距紐芬蘭島 (Newfoundland) 東南部323英里的海域。這艘船是在1985年9月1日由讓.路易斯.邁克爾船長 (Captain Jean-Louis Michel) 和羅伯特.巴拉德博士 (Dr. Robert Ballard) 帶領的一支科考隊發現的,當時船隻已經首尾分離,裂成了兩半。船頭仍然保持相對完整,而船尾則位於2000英尺之外,已經嚴重受損變形。

泰坦尼克號事發後
如今,你可以在從加拿大聖約翰市 (St John's) 啟程的M.I.R.型潛艇上參觀這艘全世界最有名的沉船,還可以看到那舉世聞名的船頭和艦橋-- E.H.史密斯船長發出最後指令的地方。

泰坦尼克號相關
《泰坦尼克號 》

泰坦尼克號
路西塔尼亞號
路西塔尼亞號概況
1915年5月7日(星期五),由紐約 (New York) 駛往利物浦 (Liverpool),冠達海運公司 (Cunard) 引以為豪的路西塔尼亞號(被昵稱為海上灰狗)於愛爾蘭南部的老金塞爾角 (Old Head of Kinsale) 附近被一枚德國魚雷擊沉。

路西塔尼亞號事故發生
1914年8月戰爭爆發時,路西塔尼亞號被移交給英國海軍 (Admiralty),並被送往利物浦的加拿大碼頭 (Canada Dock),在那裡配備上12門6英寸口徑的炮。她是作為武裝的後備巡洋艦注冊為英國海軍艦隊成員的,而她所裝備的武器重量超過了在英吉利海峽(English Channel) 巡邏的皇家海軍 (Royal Navy) 艦隊。作為首任英國海軍大臣,溫斯頓.邱吉爾 (Winston Churchill) 曾參觀利物浦並視察了路西塔尼亞號。他發表了一番將令他終身難忘的言論:"對我來說她只不過是又一個45,000噸重的活魚餌而已。"

1915年5月7日(星期五)下午兩點十分過後,負重30,396噸的路西塔尼亞號毫無預警地被一枚魚雷擊中。她只用了20分鍾左右就沉沒了,1,201個男人、婦女和小孩失去了生命。在死亡的人數中,有128人是美國公民。發射魚雷的德國潛艇 U20 繞著下沉的船隻轉了幾圈,然後就逃離了現場,於5月13日回到了其位於威廉港(Wilhelmshaven) 的基地。

路西塔尼亞號事發後
沉船遺址首次被發現是在1935年。1982年路西塔尼亞號的一個四葉螺旋槳被打撈了上來,在利物浦阿爾伯特港(Albert Dock) 的默西賽德海洋博物館 (Merseyside Maritime Museum) 的碼頭區展出。

路西塔尼亞號相關

路西塔尼亞號
俾斯麥號
俾斯麥號簡介
滿載貨物時排水量可達五萬公噸,最高時速為30哩/小時,裝載了數台大炮的俾斯麥號被看作是德國海軍的驕傲。她被邱吉爾形容為"一艘了不起的船隻,海軍艦隊的傑出之作",從船頂到船底共有17層樓高,長度相當於三個足球場。

俾斯麥號事故發生
1941年5月,在大西洋上持續了八天的追逐之後,俾斯麥號在最為激烈的一場海戰中受到了英國海軍的攻擊。俾斯麥號被敵人強大的炮火擊中,傾覆並擱靠在一座陡峭的海底山脈上。俾斯麥號上的2,200人(平均年齡為21歲)中只有115人倖存 。

俾斯麥號事發後
1989年,羅伯特博士和他的科考隊在仔細搜索了大約200平方英里的區域之後,終於發現了俾斯麥號的殘骸。沉船遺址位於愛爾蘭的科克(Cork) 以南大約380英里,大西洋底15,000英尺左右的地方。盡管在海戰中英國軍隊強烈的炮火和魚雷對船體造成了很大的損毀,船隻的沉沒也對其造成了明顯的破壞,令人吃驚的是,沉船的殘骸仍然保持著良好的狀態。自從得到沉船公墓的法定擁有者--德國政府的允許之後,人們先後對俾斯麥號進行了一些探險。這些人中包括俾斯麥號的倖存者海因里希.庫特 (Heinrich Kunht) 和海茵茨.斯蒂 (Heinz Steeg),以及美國電影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

俾斯麥號相關

俾斯麥號
貝爾格拉諾號
貝爾格拉諾號事故概況
貝爾格拉諾號戰艦的沉沒是福克蘭戰爭中最慘烈和最引起爭議的事件之一。1982年5月2日,英國的核潛艇--英國皇家海軍艦船"征服者號"( HMS Conqueror)向阿根廷戰艦--貝爾格拉諾將軍號(ARA General Belgrano)發射了兩枚魚雷。大約有300人在此次襲擊中送命。

貝爾格拉諾號事發後
當這艘令人生畏的戰艦開始沉沒時,有史以來最困難的一次海上營救活動也在進行中。魚雷使得貝爾格拉諾號上的1093位船員中的323人送命,幾乎相當於阿根廷在這場戰爭中傷亡總人數的一半。

2003年2月國家地理學會和阿根廷海軍共同組成一支探險隊,搜索南大西洋海域,以尋找沉船殘骸。在海上停留了兩周之後,探險隊受到南大西洋惡劣天氣的影響,未能找到這艘船隻。盡管人們認為沉船位於水下4000米深,距阿根廷海岸180公里波濤洶涌的海底,探險隊仍希望他們的儀器(曾用於搜索泰坦尼克號)能夠很快找到沉船。

9. 黑石號沉船中的唐青花瓷盤是哪個窯出土的

黑石號(Batu Hitam)是一艘唐代沉船,於1998年,由德國打撈公司在印尼勿里洞島海域一塊黑色大礁岩附近發現。船的結構為阿拉伯商船,裝載著經由東南亞運往西亞、北非的中國貨物,僅中國瓷器就達到67000多件。長沙窯、越窯、唐青花瓷盤等。0991

10. "南海一號"是什麼朝代的沉船

宋代"南海一號"考古大事記
●1987年,廣州救撈局與英國海洋探測公司在陽江海域尋找東印度公司沉船時,意外在一艘宋代商船中打撈出200多件瓷器。考古界認為可能與海上絲路有關,引起世界矚目,該船被命名為「南海一號」。
●2000年,考古部門對「南海一號」正式展開調查。
●2001年4月,中國歷史博物館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聯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的水下考古專業隊員共12人,搜尋和定位沉船遺址。
●2002年3月至5月間,水下考古隊再度下水,對海底沉船進行細挖掘、細打撈,打撈出文物4000多件。
●2003年10月,廣東省文化廳召開《「南海一號」整體打撈方案》專家論證會。
●2003年11月,規劃、立項「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建設項目。
●2004年3月,廣東省發改委同意籌措資金,在陽江市海陵島十里銀灘建設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2005年12月28日,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開工興建。
●2007年1月16日,考古隊前往沉船海域開展打撈前最後一次海底勘查。
●2007年4月8日,「南海Ⅰ號」整體打撈工程正式啟動。
●2007年7月,「南海Ⅰ號」沉船有望浮出水面。

閱讀全文

與印尼瓷器沉船是什麼時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普通人在英國想租便宜的房怎麼辦 瀏覽:966
怎麼形容英國倫敦 瀏覽:352
印尼什麼地方的疫情最嚴重 瀏覽:167
怎麼用印尼白木桿做箭 瀏覽:687
英國損失多少萬億 瀏覽:161
印度護照怎麼去越南 瀏覽:687
英國的脫歐費怎麼來的 瀏覽:513
英國什麼樣的牙齒好 瀏覽:350
中國的龍都打不過哪些龍 瀏覽:428
佛教中的印度是哪裡 瀏覽:21
中國駕照怎麼考國際駕照 瀏覽:316
在中國做什麼好 瀏覽:574
設計工程師在英國年薪多少 瀏覽:56
伊朗外長訪問布魯塞爾目的是什麼 瀏覽:953
印尼電商平台收款不到貨怎麼辦 瀏覽:106
伊朗摩洛哥怎麼了 瀏覽:457
如何區分越南鷯哥和海南鷯哥 瀏覽:934
越南吉逗麵包怎麼樣 瀏覽:114
中國李寧短袖如何辨別真假 瀏覽:926
義大利黑人是哪裡人 瀏覽: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