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史上最大的海嘯在哪裡發生
1960年5月,智利中南部的海底發生了強烈的地震,引發了巨大的海嘯,導致數萬人死亡和失蹤,沿岸的碼頭全部癱瘓,200萬人無家可歸,這是世界上影響范圍最大、也是最嚴重的一次海嘯災難。智利東倚安第斯山脈,西臨太平洋海溝,根據現代板塊學說的觀點,處於太平洋板塊與南美洲板塊相互碰撞的地帶,由海底地震、火山噴發引起的海嘯,是智利一種常見的自然災害。在歷史上,智利和太平洋東岸的一些海濱城市,曾多次遭到海嘯的侵襲。1960年5月,厄運又籠罩這個國家。從5月21日凌晨開始,在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發生了罕見的強烈地震。震級之高、持續時間之長、波及面積之廣,實屬少有。大地震一直持續到6月23日,在前後1個多月的時間內,先後發生了225次不同震級的地震。震級在7級以上的有10次之多,其中震級大於8級的有3次。 當5月21日地震剛剛發生時,震動還比較輕微,但這種顫動與以往地震不同的是,它連續不斷地發生著。接著,震級一次高於一次,震動也一次比一次劇烈。倉皇之中,人們搖搖晃晃跑出室外。這時雖然也有一些不太結實的房屋被震塌、震裂,偶然也有慌不擇路的人們被壓死和砸傷,但一些比較牢固的建築物還都安然無恙。由於地震開始來勢並不那麼兇猛,人們還有時間躲避,傷亡人數不多。然而,連續兩天持續不斷的震盪使人們產生了鬆懈麻痹情緒,由於破壞程度不大,人們不像開始那樣懼怕地震,有人甚至搬進了已被震裂的房屋中居住。5月22日下午19點11分,忽然地聲大作,震耳欲聾。地震波像數千輛隆隆駛來的坦克車隊從蒙特港的海底傳來。不久,大地便劇烈地顫動起來。這次地震,是世界地震史上一次震級最高、最強烈的地震,震級達8.9級(後修訂為9.5級)。它發生在位於太平洋智利海溝、蒙特港附近海底,震中為3..2°S,76.6°W,影響范圍在南北800千米長的橢圓內。這場超級強烈地震持續了將近3分鍾之久,給當地居民帶來了嚴重的災難。蒙特港是智利的一個重要港口,設施完備先進,具有較強的吞吐能力,但在這場地震的淫威下,所有房屋設施都被震塌,許多人被埋進碎石瓦礫中。大震之後,忽然海水迅速退落,露出了從來沒有見過天日的海底,那些魚蝦蟹貝等海洋動物,在海灘上拚命掙扎。一些有經驗的人們知道大禍即將來臨,紛紛逃向山頂,或登上擱淺著的大船,以躲避即將發生的新劫難。大約過了15分鍾後,海水又驟然而漲。頓時波濤洶涌澎湃,滾滾而來,浪濤高達8-9米,最高達25米。呼嘯著的巨浪,以摧枯拉朽之勢,越過海岸線,襲擊著智利和太平洋東岸的城市和鄉村。那些留在廣場、港口、碼頭和海邊的人們頓時被吞噬,海邊的船隻、港口和碼頭的建築物均被擊得粉碎…… 隨即,巨浪又迅速退去。所過之處,凡是能夠帶動的東西,都被潮水席捲而走。海潮如此一漲一落,反復震盪,持續了將近幾個小時。太平洋東岸的城市,剛被地震摧毀變成了廢墟,此時又頻遭海浪的沖刷。那些掩埋於碎石瓦礫之中還沒有死亡的人們,卻被洶涌而來的海水淹死。在幾艘大船上,有數千人在此避難,但隨著大船被巨浪擊碎或擊沉,頓時被波浪全部吞沒,無一人倖免。太平洋沿岸,以蒙特港為中心,南北800千米,幾乎被洗劫一空。在這次大海嘯的災變中,除智利首當其沖之外,還涉及到相當廣泛的地區。太平洋東西兩岸,如美國夏威夷群島、日本、俄羅斯、中國、菲律賓等許多國家與地區,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有的損失也十分慘重。地震發生後,海嘯波又以每小時700千米的速度,橫掃了西太平洋島嶼。僅僅14個小時,就到達了美國的夏威夷群島。到達夏威夷群島時,波高達9-10米,巨浪摧毀了夏威夷島西岸的防波堤,沖倒了沿堤大量的樹木、電線歷史上最大的海嘯—1960年智利地震海嘯 智利大海嘯還波及了太平洋沿岸的俄羅斯。在堪察加半島和庫頁島附近,海嘯波湧起的巨浪亦達6-7米左右,致使沿岸的房屋、船隻、碼頭、人員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和損失在菲律賓群島附近,由智利海嘯波及的巨浪也高達7-8米左右,沿岸城市和鄉村居民遭到了同樣的厄運。中國沿海由於受到外圍島嶼的保護,受這次海嘯的影響較小。但是,在東海和南海的驗潮站,都記錄到了這次地震海嘯引發的洶涌波濤。總之,智利大海嘯對太平洋沿岸大部分地區,都造成了程度不同的破壞,其影響范圍之大,為歷史所僅見
⑵ 印尼海嘯屬於哪個地震帶不知道是屬於環太平洋地震帶
顯然選a。
附:世界上的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地震帶上,即: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和海嶺地震帶。
⑶ 印度洋大海嘯發生的准確時間的地點
2004年12月26日北京時間上午9時,印度尼西亞 蘇門答臘島以北印度洋海域當地時間26日上午8時發生里氏8.5級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東南亞和南亞數個國家受波及,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⑷ 造成印尼海嘯的原因是什麼
造成印尼海嘯的原因是地震。
事發地點位於旅遊熱點附近,加上正值聖誕節的旅遊旺季,受災地區聚集了大量的本地居民和遊客;很多旅客成了這次災難的受害者。地震引發巨大的海嘯席捲了印度洋沿岸地區,但在太平洋沿岸,只看到海面的輕微起伏。
這是自1960年智利大地震以及1964年阿拉斯加耶穌受難日地震來最強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來規模第三大的地震,引發海嘯高達10餘米,波及范圍遠至波斯灣的阿曼、非洲東岸索馬里及模里西斯、留尼汪等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4)印尼海嘯地點在哪裡擴展閱讀:
影響范圍
此次海嘯的波及范圍達到6個時區之廣,僅次於1960年智利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嘯。肯亞、索馬里(東三區)、模里西斯、法屬留尼汪、塞席爾(東四區)、馬爾地夫(東五區)、印度(印度半時區)、孟加拉國、斯里蘭卡(東六區)、緬甸;
澳屬科科斯(基靈)群島(緬甸半時區)、印度尼西亞(西部)、泰國(東七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遭遇了海嘯的沖擊,導致不同程度的人命傷亡和經濟損失。
⑸ 2004年的海嘯的震中位置在印度首都雅加達的什麼方向相距多少KM
震源位於北緯3度19分、東經95度51.24分,蘇門答臘島西160千米,水下10km深處因此是在雅加達的西北方向,具體里程我沒查到.
⑹ 印度洋海嘯簡介(中英版)
印度洋地震海嘯原因:地層驟裂 巨能驟釋
美國地質調查局已經根據震級把此次印度洋地震列為有紀錄以來的第五大地震。為什麼會突然發生震級如此之強、波及面如此之廣的地震?
就這個問題記者采訪了中國地震台網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張曉東。
張曉東說,
這次地震是發生在板塊邊緣的逆沖型地震,它所釋放出的能量在近幾十年來是較大的。逆沖型地震的成因是地層斷層的上部上移。蘇門答臘以北地區位於印度板塊邊緣,板塊邊緣的一個長距離破裂帶通過長時間積累,蓄積了巨大能量,最後這些能量在26日集中釋放出來,這就是此次大地震的直接原因。
雖然此次地震震級很高,使周邊地區都有震感,但對人類威脅最大的是這次地震引起的海嘯。在這次地震中,斯里蘭卡東部和南部、泰國、印度尼西亞和印度南部地區等都受到海嘯的侵襲。地震中的絕大部分人員傷亡都與海嘯有關。
張曉東介紹說,地震是引發海嘯的主要原因之一。此次地震中斷層移動導致斷層間產生一個空洞,當海水填充這個空洞時產生巨大的海水波動。這種波動從深海傳至淺海時,海浪陡然升到十幾米高,並以每秒200米的速度傳播。海浪沖到岸上後,造成重大破壞。據26日晚的統計,印尼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的強烈地震已造成6300多人死亡。
張曉東回答了此次大地震後人們關注的三個問題:
首先,今年全球大地震未見增加,但印度板塊運動有增加跡象。除了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的強烈地震,24日澳大利亞與南極洲之間的海底發生了里氏8.1級地震,26日印度尼科巴群島西南海域也發生了7.5級地震,這些地震的發生地點全部在印度板塊的邊界上。
張曉東指出,8級以上的大地震在人類歷史上並不少見,一般每隔幾年就會發生一次,多時一年還會發生幾次,今年全球地震的次數還略少於歷年的平均水平。
其次,減少海嘯危害依賴預報。目前一些國家在這方面已經做得不錯。當地震發生後,有關部門將地震的位置、震級和類型輸入電腦,即可分析出它是否會造成海嘯、海水波動程度及其傳播方向,然後就可盡快向可能受影響的地區發出預警,通知居民撤離。另外,在易受海嘯侵襲的沿岸地區可提前構築能阻擋海浪的防護設施,以減少損失。
第三,由於發生此次地震的海域與中國之間有陸地相隔,因此海嘯不會波及到中國。另外,由於中國大陸以東有一系列島嶼組成的天然地理屏障,可阻擋海嘯,因此太平洋地區的海嘯對中國大陸沿岸的影響也相對較小。
印度洋地震海嘯
遇難者超22萬 印尼亡者增5萬
http://www.hf365.com 2005年1月20日 10:54 合肥晚報
本報特稿 印尼衛生部1月19日表示,該國在上月26日的印度洋海嘯中的遇難者人數已經達到了166320人,這比前一次公布的死亡人數增加了5萬多人。
據路透社報道,印尼衛生部的聲明說,新的死亡人數是根據亞齊省和北蘇門答臘最新死亡統計得來的。印尼公布的最新死亡人數使得全球因海嘯遇難人數達到了226566人。
印尼衛生部此前給出的該國死亡人數是95000人,但是印尼社會事務部稱有115000人在海嘯中喪命。據衛生部官員介紹,印尼海嘯死亡人數劇增的原因是許多先前失蹤的受害者被認定已經死亡。
但印尼衛生部也表示,由於海嘯破壞程度巨大,該國遇難的確切人數仍然不清楚,也許永遠都無法知道。另外,他們表示,印尼有617000人淪為難民,此前這個數字為12000人。
⑺ 印尼海嘯會影響到巴厘島嗎
印尼又不是像新加坡那麼小。海嘯在蘇門答臘島,和巴厘島沒有關系。比如說當初汶川地震也沒有影響北京旅遊業啊。
⑻ 請問當時印尼海嘯的具體地點是在哪個市區
蘇門答臘島
⑼ 李連傑如何逃過的印尼海嘯
印尼海嘯李連傑:手托女兒,游出生天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蘇門答臘島西北近海發生40年來最強烈的8.9級大地震,地震隨即引發全球百年來最大的海嘯。印尼大海嘯發生時,功夫巨星李連傑正攜全家在馬爾地夫度假。據悉,當時李連傑一家一行八人都留在臨近海邊的酒店內休息,非常危急,海水洶涌而至,直接灌進酒店房間。李連傑一手舉著4歲的女兒,一手劃水,幾經沉浮,幾乎喪命,劫後餘生的他號召成立「壹基金」救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拓展:
印尼海嘯一般指印度洋海嘯。印度洋海嘯,也稱為南亞海嘯,發生在2004年12月26日,這次地震發生的范圍主要位於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消亡邊界。 地處安達曼海。震中位於印尼蘇門答臘以北的海底。當地地震局測量為里氏地震規模6.8,香港、中國大陸及美國量度到的強度則為里氏規模8.5至8.7。其後香港天文台和美國全國地震情報中心分別修正強度為8.9和9.0,矩震級為9.0。最後確定為矩震級達到9.3。
這是自1960年智利大地震以及1964年阿拉斯加耶穌受難日地震來最強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來規模第二大的地震,引發海嘯高達10餘米,波及范圍遠至波斯灣的阿曼、非洲東岸索馬里及模里西斯、留尼汪等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截止到2005年1月20日為止的統計數據顯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嘯已經造成22.6萬人死亡,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海嘯災難,並且死亡人數仍舊不斷攀升。
⑽ 2004年印尼海嘯的浪高是多少 記住:是2004年那場海嘯!!
10餘米。
印度洋海嘯,也稱為南亞海嘯,發生在2004年12月26日,這次地震發生的范圍主要位於印度洋板塊與亞歐板塊的交界處的消亡邊界。 地處安達曼海。震中位於印尼蘇門答臘以北的海底。當地地震局測量為里氏地震規模6.8,中國香港、中國大陸及美國測量到的強度則為里氏規模8.5至8.7。其後香港天文台和美國全國地震情報中心分別修正強度為8.9和9.0,矩震級為9.0。最後確定為矩震級達到9.3。
這是自1960年智利大地震以及1964年阿拉斯加耶穌受難日地震來最強的地震,也是1900年以來規模第三大的地震,引發海嘯高達10餘米,波及范圍遠至波斯灣的阿曼、非洲東岸索馬里及模里西斯、留尼汪等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10)印尼海嘯地點在哪裡擴展閱讀:
此次海嘯的波及范圍達到6個時區之廣,僅次於1960年智利大地震所引起的海嘯。肯亞、索馬里(東三區)、模里西斯、法屬留尼汪、塞席爾(東四區)、馬爾地夫(東五區)、印度(印度半時區)、孟加拉國、斯里蘭卡(東六區)、緬甸、澳屬科科斯(基靈)群島(緬甸半時區)、印度尼西亞(西部)、泰國(東七區)、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遭遇了海嘯的沖擊,導致不同程度的人命傷亡和經濟損失。
印度尼西亞國家減災協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死亡人數達234,271人,失蹤者為1,240人,4.4萬人接受救治,另有61.7萬人淪為難民。亞齊省西南岸17個村莊已消失。而據印度尼西亞駐馬來西亞大使說,印尼亞齊省的死亡人數可能超過40萬人。
總統尤多約諾宣布國難,將於棉蘭市設立救災站。很多建築在地震開始時即倒塌,無論如何,死亡大部分是由海嘯造成的,特別是在亞齊和北蘇門答臘省西岸地區。傷亡數字的統計因為叛軍自由亞齊運動的存在而變得不可行,那兒幾乎沒有記者、政府官員或是救援工作者。印度尼西亞官方政府與位於蘇門答臘西南海岸的地區失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