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鄭金針是做什麼行業

印尼鄭金針是做什麼行業

發布時間:2022-05-25 11:20:41

1. 誰知道這是什麼花兒

萱草(學名:Hemerocallis fulva)屬多年生宿根草本。具短根狀莖和粗壯的紡錘形肉質根。萱草別名眾多,有「金針」、「黃花菜」、「忘憂草」、「宜男草」、「療愁」、「鹿箭」等名。當食用時,多被稱為「金針」(golden needle)。其葉形為扁平狀的長線型,與地下莖有微量的毒,不可直接食用。花形則是於開花期會長出細長綠色的開花枝,花色橙黃、花柄很長、呈為像百合花一樣的筒狀。結出來的果子有翅。

由於長期的栽培,萱草的類型極多,如葉的寬窄、質地,花的色澤,花被管的長短,花被裂片的寬窄等變異很大,不易劃分,加上各地常有栽培後逸為野生的,分布區也難於判斷。李時珍早就注意到,在不同土質上栽培的萱草,花的質地,色澤的深淺和花期的長短是有變化的。這是正確的。如果只根據少數栽培植株的某些差異來進行分類,則不甚可靠。

林奈在發表本種時,曾說是雜種,後來又說來自中國。他所根據的植物可能是歐洲廣泛栽培的一個品種(在歐洲雖然有野生萱草,但是從未見關於果實的記載),但究竟是否自中國引去,已無從查考。在長期而又廣泛栽培的情況下,要考慮到種以下多半系品種這個可能性,因而不宜輕率地定為種或變種。

1形態特徵

葉基生、寬線形、對排成兩列,


寬2-3cm,長可達50cm以上,背面有龍骨突起,嫩綠色。花葶細長堅挺,高約60-100cm,花6-10朵,呈頂生聚傘花序。初夏清晨開花,顏色以橘黃色為主,有時可見紫紅色,花大,漏斗形,內部顏色較深,直徑10cm左右,花被裂片長圓形,下部合成花被筒,上部開展而反卷,邊緣波狀,桔紅色。花期6月上旬-7月中旬,每花僅放一天。蒴果,背裂,內有亮黑色種子數粒。[2]果實很少能發育,制種時常需人工授粉。[2]

本種的主要特徵是:根近肉質,中下部有紡錘狀膨大;葉一般較寬;花早上開晚上凋謝,無香味,桔紅色至桔黃色,內花被裂片下部一般有∧形采斑。這些特徵可以區別於本國產的其他種類。花果期為5-7月。[1]

植物形態

中國植物圖像庫(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提供並參與編輯

萱草全株(13張)

萱草花果(7張)

2地理分布

原產於中國、西伯利亞、日本和東南亞。

【世界】自歐洲南部經亞洲北部直至日本。


【國內】主產於秦嶺以南的亞熱帶地區,晉,魯,豫,陝,黑,內蒙古,蘇,浙,贛,湘,鄂,川,黔,閩,台,粵,桂,滇,藏。

【主分布區(世界范圍)】:中國長江流域。物種分布:自歐洲南部經亞洲北部直至日本。中國:晉,魯,豫,陝,黑,蒙,蘇,浙,贛,湘,鄂,川,黔,閩,台,粵,桂,滇,藏。

3生長環境編輯

性強健,耐寒,華北可露地越冬。適應性強,喜濕潤也耐旱,喜陽光又耐半蔭。對土壤選擇性不強,但以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濕潤土壤為宜。適應在海拔300-2500米生長。[2]

4品種分類


萱草亦為萱草屬植物統稱,自然種類約20種,中國有8種。

1、黃花萱草(金針菜)H. flava:原產中國,葉片深綠色帶狀,長30-6Ocm,寬0.5-1.5cm。拱形彎曲。花6~9朵,花檸檬黃色,淺漏斗形,花草高約125cm,花徑約9cm。花蕾為著名的"黃花菜",可供食用。

2、黃花菜(黃花)H. citrina:葉較寬,深綠色,長75cm,寬1.5~2.5cm,花序上著生花多達30 朵左右,花序下苞片呈狹三角形;全國各地都有分布,尤其在湖南省祁東縣官家嘴鎮為最多,是國家黃花菜原產地。

3、大苞萱草H. middendo:葉長30~45cm,花序著花2-4朵,黃色、有芳香,花瓣長8~ lOcm,花梗極短,花朵緊密,具大形三角形苞片。花期7月

4、童氏萱草H. thunbergh:葉長74cm,花葶高12Ocm,頂端分枝著花12~24朵,杏黃色,喉部較深,短漏斗形,具芳香。

萱草類花卉雖原主產中國,但長期以來改良不多。1930年代以後,美國一些植物園、園藝愛好者收集中、日等國所產萱草屬植物,進行雜交育種,現品種已達萬種以上,成為重要的觀賞及切花花卉,也是百合科花卉中品種最多的一類。[3]

英文中稱萱草為「虎百合」(Tiger Lily,這也是卷丹的英文名)。

5、小黃花菜H.minor :高30~60cm。葉綠色,長約50cm,寬6cm。著花2~6朵,黃色,外有褐暈,長5~10cm,有香氣。傍晚開花。花期6~9月,花蕾可食用。[4]

6、紅色海盜萱草:抗病能力極強,對土壤要求很低,耐澇抗旱。高度25到30厘米,花期五月下旬至十月初,年分櫱率8個。

7、海爾范萱草:高度40--45厘米,顏色為復色,花期6--9月,年分櫱率5-7倍,在零下20度的環境里能自然越冬。

8、z300萱草:高度30-35厘米,花期5月底--10月初,花色為紅色,

萱草(圖12)

年分櫱率15-20倍,對土壤要求低,抗病蟲害能力強,在零下30度的環境里能自然越冬,是園林綠化中的優良萱草品種!

9、秋紅萱草:高度35-40厘米,花期5月--10月,年分櫱6個。

10、橙花萱草:高度30-35厘米,花期5-10月,年分櫱率12個;兒童節日萱草,高度35-40厘米,花期6-10月,年分櫱率6個。

5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春秋以分株繁殖為主,每叢帶2一3個芽,施以腐熟的堆肥

新品種萱草 旭東(10張)

,若春季分株,夏季就可開花,通常3一5年分株一次。

播種繁殖春秋均可。春播時,頭一年秋季將種子砂藏,播後發芽迅速而整齊。秋播時,9一10月露地播種,翌春發芽。實生苗一般2年開花。萱草生長強健,適應性強,耐寒。在乾旱、潮濕、貧瘠土壤均能生長,但生長發育不良,開花小而少。因此,生育期如遇乾旱應適當灌水,雨澇則注意排水。早春萌發前穴栽,先施基肥,上蓋薄土,再將根栽入,株行距30——40厘米,栽後澆透水一次,生長期中每2——3周施追肥一次。入冬前施一次腐熟有機肥。作地被植物時幾乎不用管理。

切片繁殖萱草的切片繁殖一般在立秋後半個月和清明節前後進行最好。選三年以上的萱草整株挖出,割去葉片,除去短縮莖周圍已枯死的葉蹭殘片,將根剪短到了厘米左右。然後進行縱切,每一株可縱切2片到10餘片,但以每株切2至4片為好。這樣的植株成苗快、生長健壯。切片後要及時栽植到苗床中。苗床要施足基肥,床土以疏鬆通氣的砂質壤土為宜。為了防止切片傷口感染病菌,可在切片前用1:1:100的波爾多液處理。切片後為促使發生新根,可用肥泥土、草木灰等拌種,也可用 10PPM的吲哚乙酸或500倍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浸泡10小時,促進根系的生長。一般10天左右就開始萌發,約一個月即可長出纖細新根。

合理栽植

金娃娃屬矮型品種又系繁殖系數較高的宿根花卉,稀植觀賞效果不好,密植影響通風和分生。一般株行距以20×20厘米或15×25厘米為宜。一二年分栽一次。 栽培土要求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栽植後噴施新高脂膜,可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發,苗體水分不蒸騰,隔絕病蟲害,縮短緩苗期。

肥水管理

金娃娃開花期長,噴施花朵壯蒂靈,可促使花蕾強壯

萱草

,花瓣肥大,花色艷麗,花期延長。綠色期也長,在肥水管理上要求施足基肥,盛花期後要追施有機肥和復合肥。 培育期間,春夏鬆土除草1次-2次;3月-6月內,每月施3倍-5倍水的腐熟人糞尿液,如花前施1次磷肥,可提高花的質量,萱草喜濕潤,要適時澆水,噴施新高脂膜保肥保墒。

清除殘葉

花謝後自近地面剪除殘花莖,及時清除株叢基部枯殘葉片,覆土一層,以便越冬。

病害防治

金娃娃萱草銹病、葉斑病和葉枯病的預防,應在加強栽培管理的基礎上,及時清理雜草、老葉及乾枯花葶。在發病初期,銹病用15%粉銹寧噴霧防治1~2次,葉枯病、葉斑病用50%代森錳鋅等噴霧防治。

6鑒別

黃花萱草(金針菜,黃花菜)

萱草不等於黃花菜。黃花菜是萱草屬植物的一種,但除黃花菜外的萱草屬植物多半不可食用。我們日常種植玩賞的萱草花不是黃花菜,而是大花萱草、卷丹之類;黃花菜一般出現在菜地里,而非花壇中。切勿從花壇中采「萱草」來吃,以免中毒。

黃花菜花朵比較瘦長,花瓣較窄,花色嫩黃。觀賞用萱草的花則接近一些漏斗狀百合,花色一般呈橘黃色,有的甚至接近紅色。

新鮮黃花菜含有少量秋水仙鹼,應該先製成干品,經過高溫烹煮或炒制,才能食用。

橘黃、橘紅色的萱草含大量秋水仙鹼, 哪怕在熱水裡燙了又燙,也不能食用。如果不小心吃了,會刺激腸胃和呼吸系統,還會口乾、腹瀉、頭暈。

因為花形相近,不少文獻都混淆了萱草、黃花菜。請大家牢記,如果文中說萱草能吃,它指的一定是菜地里的黃花菜,而不是花壇里的萱草花。

7經濟價值

葯用價值

葉:萱草為百合科植物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L. (黃花菜)的嫩葉,又名金針菜葉。萱草嫩葉每百克含水分


75 克,胡蘿卜素4.47 毫克,維生素C114 毫克,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等。萱草性味甘涼,具有利濕熱、寬胸、消食的功效。治胸膈煩熱、黃疸、小便赤澀。《本草綱目》載「消食,利濕熱。」

苗花:性味味甘,性涼,無毒。煮來食用,治小便赤澀,身體煩熱,除酒疸,消食,利濕熱。製成酸菜吃,利胸膈,安五臟,使人歡樂沒有憂,輕身耳聰明目、輕身,使人肌膚紅潤有光澤,精力旺盛,抗衰老。


:百合科萱草屬植物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L.和黃花菜H. flava L.,以根入葯。夏秋採挖,除去殘莖、須根,洗凈泥土,曬干。性味與歸經,甘,涼。功能與主治,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用於腮腺炎,黃疸,膀胱炎,尿血,小便不利,乳汁缺乏,月經不調,衄血,便血。外用治乳腺炎。

主治砂淋,下水氣。滿身酒疸黃色的人,可將根搗汁服用。如大熱而引起鼻出血,可研汁一大杯,加生薑汁半杯,細細咽下。將根搗碎後用酒送服,並將滓敷在**上,可催乳,治乳癰腫痛。[5]

備注

1.下列同屬植物的根亦供葯用。檸檬萱草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褶葉萱草(連珠炮、下奶葯)Hemerocallis plicata Stapf;北黃花菜(鹿蔥)Hemerocallis lilioaspholus L.;紅萱(小萱草)Hemerocallis minor Mill。

2.萱草根,有些種具有毒性,服過量可致瞳孔擴大,呼吸抑制,甚至失眠和死亡,因此必須加以謹慎,要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以免發生事故。[6]

觀賞價值

花色鮮艷,栽培容易,且春季萌發早,綠葉成叢極為美觀。園林中多叢植或於花境、路旁栽植。萱草類耐半蔭,又可做疏林地被植物。

其他價值

萱草屬植物黃花菜花蕾干制後可作蔬菜,稱「金針菜」、「黃花菜」,其他用作觀賞的萱草花則不能食用。

萱草在現代化學染料出現之前,還是一種常用的染料。另外,萱草對氟十分敏感,當空氣受到氟污染時,萱草葉子的尖端就變成紅褐色,所以常被用來監測環境是否受到氟污染的指針植物。

8植物文化編輯

萱草在我國有幾千年載培歷史,萱草又名諼草,諼就是忘的意思。最早文字記載見之於《詩經·衛風·伯兮》:"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朱熹注曰:"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

另一稱號忘憂(忘憂草),

湖南祁東官家嘴鎮黃花菜

來自《博物志》中:"萱草,食之令人好歡樂,忘憂思,故曰忘憂草。《詩經疏稱:"北堂幽暗,可以種萱";北堂即代表母親之意。古時候當遊子要遠行時,就會先在北堂種萱草,希望減輕母親對孩子的思念,忘卻煩憂。唐朝孟郊《遊子詩》寫道:"萱草生堂階,遊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門,不見萱草花。王冕《偶書》"今朝風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為母壽,所喜無喧嘩。"歷代文人也常以之為詠吟的題材,曹植為之作頌,蘇東坡為之作詩,夏侯湛為之作賦,一一的點出萱草在生活中的地位。萱草又名『宜男草』,《風土記》雲:『妊婦佩其草則生男』,故稱此名。

萱草在中國有悠久的栽培歷史,早在二千多年前的《詩經魏風》中就有記載。後來的許多植物學著作中,如《救荒本草》、《花鏡》、《本草綱目》等多有記述。《花鏡》中還首記載了重瓣首草,並指出它的花有毒,不可食用。[1]

中國母親花

早在康乃馨成為母愛的象徵之前,我國也有一種母親之花,它就是萱草花。

花語

1、遺忘的愛,萱草又名忘憂草,代表「忘卻一切不愉快的事」。

2、放下他(她)放下憂愁。

3、隱藏起來的心情。

4、萱草的花語是愛的忘卻。

5、同時又是我國的母親花。

詩詞

萱草(明·高啟)

萱草(圖6)

萱 草(宋·蘇東坡)

萱 草(唐·李嶠)

萱 草(宋·蘇轍)

萱草(宋·朱熹)

對萱草(唐·韋應物)

詠常季庭前萱草(清·姚永概)

遊子詩(唐·孟郊)

酬夢得比萱草見贈(唐·白居易)

魏氏園林人賦一物得秋亭萱草(陳子昂)

惜餘春慢/選冠子(陳德武)

萱草

滿庭芳(黃庭堅)

贈李彥深(黃庭堅)

牡丹(李商隱)

庭前(陸龜蒙)

萱草(李咸用)

所思(李中)

醫葯典故

明·高啟《萱草》

萱草,俗稱黃花菜,它不僅是名花佳卉,也是佳餚良蔬,自古以來就為歷代詩人所吟詠。在歷史文獻中,不僅留下許多明詩佳作,而且還有動聽的傳說。

傳說故事

相傳,大澤鄉起義前的陳勝,家境十分貧困,因為家中無米下鍋,不得不出去討飯度日,加之營養缺乏,他患了全身浮腫症,脹痛難忍。

萱草

有一天,陳勝討飯到一戶姓黃的母女家,黃婆婆是個軟心腸,她見陳勝的可憐模樣,讓他進屋,給他蒸了三大碗萱草花讓他吃。對當時的陳勝來說,能解決飢寒交迫的萱草花是那樣香甜可口,不亞於山珍海味。只見他狼吞虎吞,不一會三大碗萱草花全進肚子里去了。幾天後,全身浮腫便消退了。陳勝十分感謝黃家母女,並表示今後會報答的。

大澤鄉起義後,陳勝稱王之時,他沒有忘記黃家母女,為感謝黃家母女的恩情,便將她們請進宮里。每天擺酒設宴,那無數佳餚珍膳都引不起陳勝的食慾。突然,陳勝想起了當年萱草花的美味,便請黃婆婆再蒸一碗給他吃。黃婆婆又采了一些萱草花,親自蒸好送給陳勝。陳勝端起飯碗,只嘗一口,竟難以下咽,連說:「怎麼回事,味道不如當年了,這可太奇怪了。」黃婆婆說「實際沒什麼可奇怪的,這真是飢餓之時萱草香,吃慣酒肉萱草苦啊!」一席話,羞得陳勝跪倒在地連連下拜。黃婆婆連連說:「使不得,使不得」,忙把陳勝扶起來。

從此,陳勝將黃家母女留在宮中,專門種植萱草,並時常吃它。同時,又給萱草另外取了二個名字,一名為「忘憂草」,一名為「黃花菜」。因為黃婆婆的女兒名叫金針,而且萱草葉的外形像針一樣,所以人們又叫它「金針菜」。

消息一傳開,人們就紛紛用萱草根來治療浮腫病症,後來被郎中發現,經過反復應用成為一味常用中葯。

文學典故

萱草忘憂

春秋時,鄭伯因為周恆公剝奪了他

新品種萱草 旭東(4張)

的輔政權力,不再朝拜周王室。周恆王召集陳、衛、蔡等諸侯國的軍隊討伐鄭國,鄭伯領兵進行防禦。雙方展開了一場大戰,結果周恆王戰敗,衛國一位充當前驅的士兵死於戰陣,他的妻子聽到死訊,傷心地吟了一首詩,詩的最後四句說:"焉得萱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 每"意思是說,我哪裡能得到忘憂的萱草,好讓我種在北堂的階下呢(這兩句比喻她無法忘記憂愁)?我一想起伯(夫君)啊,心頭就痛得很哪!以後"萱草"指忘憂。

2. 金針節的來歷

在七夕節乞巧活動中,歷史上廣泛流傳著一個「金針度人」的故事。唐朝時,有位姓鄭的人家生了女兒名叫鄭采娘。這女兒自小就聰明伶俐,心靈手巧。長大後,更是賢淑端莊,十分可人。采娘從小就喜歡做針線活,挑花、刺綉都很精通。她做出來的東西,手工精巧,質量上乘,深得四鄰婦女的稱贊。然而,采娘總覺得自己的功夫還欠佳,缺少某種技巧。有一年七夕夜晚,她和母親在香案上擺了供品,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對著天邊的織女星祈禱,祈求織女賜給她做針線的絕技。
晚上,采娘入睡後,做了個夢。夢見下了場瓢潑大雨,雨中走來一位身穿七綵衣的仙女。仙女走到采娘的床前,對她說:「采娘,我是天上的織女。我見你做針線很用心,特地把這枚金針送給你。三天後,你就會得到做針錢活的絕技了,不久,還可以變成男子。但三天內,不準對任何人提及此事,否則,便前功盡棄。」織女說完後,便隱身不見了。
采娘醒來後,見床頭果然有一根一寸長的金針,插在一張白紙上。她激動萬分,把金針藏了起來。可是,彩娘天生心直口快,心裡裝不下秘密。她憋了兩天後,忍不住把這事告訴了母親。她母親也十分好奇,便讓她把金針拿出來看看,采娘把金針拿出來後,發現只剩下一張白紙,紙上仍有針痕,但金針已不翼而飛。
采娘還是沒有得到針法絕招,但她死後,依仙女的話又托生變成了個男孩兒。
此後,「金針度人」便成為一個典故流傳下來,比喻對人傳授某種秘法絕招。

3. 請問現在做什麼行業好做、投資不大的

麻辣燙底料
專業的:關鍵是四川的紅尖辣椒,剁成1厘米長的小段(備用),然後是四川特產的麻椒(特別麻),放入適量的鹽、味精、蚝油、食用油等爆炒,再加入高湯熬制。這樣就可以了。(我特別問過四川的大廚哦!!)
麻辣燙的口味特點正如它的名字,不過還要加上一個"鮮"字。因為多採用新鮮生料品,本味突出,當然鮮!烹飪行業說的"辣不蓋鮮","一燙如三鮮",都被這位"麻辣燙後生小"集於一身了。
麻辣燙的製作方法
配料:(根據自己的愛好,原料的種類、多少可增可減)
葷菜: 兔腰 50克 毛肚 50克 鱔魚 50克 豬環喉 50克 午餐肉 50克 鴨腸 30克
素菜: 藕片 80克 萵筍 80克 冬瓜 50克 香菌 50克 豆腐乾 50克 白菜 80克 花菜 50克 青菜頭 80克
調料: 牛油 250克 菜油 100克 郫縣豆辦 150克 永川豆豉 50克 冰糖 10克 花椒 5克 胡椒 2克 干辣椒 30克 醪糟汁 20克 紹酒 20克 姜米 10克 精鹽 100克 草果 10克 桂皮 10克 排草 10克 白菌 10克 辣椒面 250克 鮮湯 1500克
製作程序:
1、制鹵水。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到6成熟後,下郫縣豆辦(先朵細)煵酥,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後立即下鮮湯。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細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精鹽、胡椒粉、干辣椒、草果等佐料。熬開後打去泡沫即成鹵水。
2、制主料。將勞菜洗凈、兔腰、鱔魚、鴨腸切成2厘米長寬的方塊;毛肚、豬環喉切成4厘米左右見方。午餐肉切成4厘米左右見方的薄片;素菜切成3厘米左右的薄片。用洗凈的竹簽,將餚穿成約三四十克一串。
3、燙制。鹵水鍋置旺火上,使之保持小沸,將各類菜用串好的竹簽燙制,根據不同菜餚的火候燙製成熟。
4、蘸食。燙製成熟的菜餚放在裝有辣椒面和炒鹽的盤內,根據自己的口味需要蘸辣椒和鹽後食用。或蘸或不蘸,或多或少由自己決定。
容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燙制的成品不熟。麻辣燙使用的主料應是比較容易成熟的。不能採用象雞翅、雞爪、鴨掌、牛肉等不容易燙熟的原料。鱔魚、帶魚一類的菜餚,燙制的時間也應長一些,燙制這類原料時不要擺動過多、過快,掌握好火候,就不會出現不熟的問題了。
在川菜所有菜餚中,目前使用香料種類最多的還是以四川麻辣火鍋為代表其次為四川鹵菜,其香料可與麻辣火鍋香料互用,只是在品種用量上有一些差別 。據我了解,早年部分火鍋店在麻辣火鍋中喜歡用罌粟殼,認為加入後味道就特別香,故在舊時的四川麻辣火鍋中使用得相當普遍。眾所周知,鴉片就是從罌粟中提煉出來的,舊社會鴉片給中華民族帶來的災難和創痛,至今讓我們記憶猶新,而在火鍋中加入罌粟殼也是國家明令禁止的。鑒於此,後來的火鍋從業者已改用其它一些香料以取代罌粟殼的增香、止痛、止瀉作用。下面根據筆者的體會,對川味火鍋的各種香料作一簡單介紹,僅供讀者參考。 1甘菘 在麻辣火鍋湯料或鹵菜中常用的一種毛絨絨、黑褐色的根狀香料,成都人稱之為香草,重慶人稱其為香菘,其實應該叫甘菘,又名甘菘香。甘菘氣味辛香,近似強烈的松節油氣味,具有理氣止痛、開郁醒脾的作用,是被用作治療胸腹脹痛、胃痛嘔吐、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的一味中葯。在麻辣火鍋湯料或鹵水中加入此香料,其香味濃郁。不過要注意量的把握,一次用量不宜超過5克,否則香氣"膩人"。 2丁香 又叫公丁香、子丁香,為丁香的花蕾,烹調中常用的是干品,香味濃,嘗之有刺舌、麻舌感,其性味辛溫,有暖胃、止嗝逆、驅風、鎮痛的作用。在烹調中的用量應在1~2克以內,千萬不可多用。 3八角 應叫八角茴香,又叫大茴香、大料、八月珠,這是人們較為熟悉的一味香料。其特點是聞之芳香,嘗之微甜。其性味辛、溫,有溫中開胃,祛寒療疝的作用。在烹調中無論是火鍋、紅燒、鹵水均可使用。由於其香味是有人喜歡有人煩,故在使用中比較靈活,以5~10克為宜。 4小茴香 又叫茴香、香絲菜、懷香、野茴香。全國多數地區都有栽培,且為人們所熟悉,其鮮品莖葉在烹調中常見用於製作茴香胡豆、茴香餡餃子等。其成熟果實猶如小稻穀粒或孜然,有特異芳香氣。作為香料使用,廣泛用於紅燒、鹵水、麻辣火鍋中。在火鍋中可適當加大用量,比如10~20克或更多一些。在葯用方面,其性味辛溫,有行氣止痛、健胃、散寒的作用。 5草果 一種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實,嘗之味怪,不好受。其葯性溫、味辛,有燥濕健脾、祛痰溫中、逐寒抗瘧疾的作用。烹調中可拍破或整粒使用,作為香料與牛肉同燒或同鹵,其風味尤佳。草果在麻辣火鍋和鹵水中也不得多用,放3~5個較為合適。 6砂仁 又叫春砂仁、陽春砂仁,系植物陽春砂的成熟果實,嘗之澀口,聞之有香味,葯性溫,味辛。有行氣寬中,健胃消食之功,葯用於胃腹脹痛、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腸炎、痢疾、胎動不安等症。用於火鍋和鹵菜中則不可過多,以3克以內為宜。 7三奈 有的地方也叫沙姜、山辣,為根狀莖。雜貨店、中葯店出售的為其干制切片,其味芳香。葯性溫、味辛,能溫中化濕、行氣止痛,主治急性腸胃炎,消化不良,腹痛泄瀉,胃寒疼痛,牙痛,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等。在烹調中多用於燒、鹵、麻辣火鍋,用量多在5~10克之間。廣東人把沙姜用於製作鹽雞。近年來,四川江湖菜中有"三奈菜"的製作,即是說主料加上大量的三奈和干紅辣椒、乾花椒烹制而成。這道菜因其味芬香奇特,故受人稱道,不過還未見有報道。 8靈草 為近幾年廣泛用於火鍋的一味香料。因為市場所售皆為干品,故不好辨認。經過筆者多方請教,將干品拿給我校徐江普副教授驗證:應叫靈香草,又名零陵香,為報春花科珍珠菜屬植物。屬多年生草本,有濃烈香氣,性味甘平。在麻辣火鍋中運用,一般用量不超過5克。市場上還有另外一種靈草,名羅勒,可代替上面一種,但屬唇形科植物,也叫零陵香,又叫九層塔、香草、香佩蘭、鴨頭、雀頭草等,其性味辛溫。在葯用方面,其性味辛溫,有治風寒、感冒頭痛等作用。 9排草 與靈草一樣,也是近年來在麻辣火鍋中運用普遍的一味香料。前幾天,我請熊四智教授幫助查找相關資料,很快得到結果:排草又叫排香,香排草,香羊,毛柄珍珠菜,也屬報春花科植物,其性味甘平。具有治感冒、咳嗽、風濕病、月經不調等作用。在麻辣火鍋中用量也不宜多,3~5克即可,也可在鹵水中使用。
有人說,在麻辣火鍋和鹵水中,"靈草增香,排草防腐",其實很多辛香味調料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抑菌防腐作用。 10白豆蔻 又叫圓豆蔻,市場上或葯店有寫為百叩、叩仁的。口嘗之有澀味,因其葯性味辛溫,故有行氣理氣,暖胃消食,化濕止吐,解酒毒的作用。在麻辣火鍋中加入3~5克即可。因其香味佳,故用量少。 11肉豆蔻 別名玉果。近年來在火鍋中運用十分普遍,不過嘗之味亦不好受,其葯性味辛溫,具有暖脾胃、澀腸、下氣的作用。此物不可多用,2-3個即可。 12桂皮 又稱肉桂。性味辛甘、熱,有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的功效。主治腎陽虛衰、心腹冷痛、久瀉等。油性大,香味濃烈。嘗之味辛辣、回味略甜。在麻辣火鍋和鹵菜中運用很普遍,用量5~10克為宜。 其實,香料在四川火鍋中的運用很廣,如香葉,為天竺桂樹的葉,無論是麻辣火鍋還是白湯火鍋,均可用1~3片葉子用於增香;又如蓽茇,為胡椒科植物,除了增香外,有經驗的火鍋師還借鑒葯膳經驗,加入蓽茇用於提升麻辣火鍋的香辣味。其它如川芎、當歸、白芷、陳皮、藿香......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植物香辛料在烹調中用得好,菜餚就受人歡迎,用得不好則大敗胃口,還可能導致負面作用。 筆者自己總結多年來對香料運用的經驗,大概有以下一些體會: 1勤於觀察,經常到市場上了解新出現的香料,對於餐飲市場上創新菜餚所用辛香料,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 2對香料要學會通過看、聞、嘗等方法去進行辨別,尤其是自己不熟悉的香料。還要明確的是,既同一種香料質量差別亦大,故在使用時一定要選擇優質品。 3如前所述,香料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是葯三分毒"這句話似有一定道理。這里我們回到8年前的那句話:香料不能多放,因為它是葯。在香料使用中一定要靈活增減。假如你在烹調菜餚加入香料後讓食者感到又香又好吃,但又說不出菜里邊到底放有什麼香料,那麼我認為這就是把香料運用到了最佳境界。 4在實踐中,我們的廚師和葯膳師還創制了不少單一香料的菜餚,只不過其香料用量偏大,如丁香鴨、三奈兔、砂仁肘子等。這類菜餚所使用的香料遠遠大於火鍋所施香料用量,但沒有怪味、葯味,這可能是使用中單一用料與多種用料所產生的變化不同吧。 5烹飪是一個跨學科的行業,對於21世紀的烹調師,需要多涉獵相關學科的知識,如本篇文章中涉及到的香料,大多數原本是性味辛溫的中葯。從中醫觀點來看,辛溫葯一般對於陽虛、畏寒、脾胃虛弱、濕重者適用。四川麻辣火鍋為何喜用包括辣椒、花椒在內的香料,這與四川盆地夏天悶熱潮濕、冬天陰冷潮濕不無關系。但麻辣火鍋對於陰虛熱重、陽盛火旺之人就不大適宜。又如對於氣虛之人,若所用行氣理氣的香料葯 多了,則會耗氣,其體更虛。故加入桂皮、生薑等壯陽、補氣的辛香料葯 更為合理。 自古以來,中國的養生保健群體就有"醫食同源"、"葯食同源"的觀點,只不過在現代對此觀點重視的程度有別罷了。所以,我們餐飲界人士應當多學習一些中醫、中葯的知識
火鍋底料配方及其炒制方法
一,小鍋炒製法配方
配料: 牛油3斤 色拉油2斤 郫縣豆瓣1斤 白酒50克 醪糟20克 滋粑海椒1,5斤 生薑1兩 大蒜1兩 花椒1.5兩 豆豉15克 宜賓碎米牙菜15克 冰糖1兩 上等辣椒面2兩 大蔥1兩3寸段
香料配方: 白扣5克 草果5克 三奈3-5克 丁香3-5克 砂仁5克 香果5克 孜然5克 桂皮5克 甘草5克 枝子5克 排草5克 老扣5克 甘松5克 陳皮5克 篳撥5克 香茅草5-8克 八角5克 香葉5克千里香5克 小茴香8克 香草5克
炒制前先把香料剪成2寸長得節,用溫水泡大約20分鍾,花椒泡漲.
准備2口炒鍋,一個裡面放(豆瓣,大蔥 生薑 醪糟 白酒25克 大蒜 碎米牙菜 豆豉冰糖)共9樣拌勻.
另一口鍋內加入3斤牛油熬化,然後加入色拉油燒到7-8成熱,用勺子把油舀到和勻的豆瓣上面,邊淋油邊攪拌,以免豆瓣焦化.至到油淋完為止.然後將豆瓣置火上用中火熬制10分鍾左右,豆瓣快乾水氣時下滋粑辣椒,改用大火炒制當油沸騰時,改用小火熬制,15分鍾後加入白酒25克左右,繼續炒制,直到各原料水分快乾時加泡漲得香料繼續炒制,直到各原料9分干時下泡漲得花椒,炒制5-10分鍾即可.
吊湯 俗話說"無雞不鮮,無鴨不香,無骨不濃"所以在吊制白湯時一定要注意原料得搭配,才能保證湯鮮味美.
其特點是:顏色乳白,味正,稠度較濃.
老母雞一隻 老母鴨一隻 豬骨頭15斤 鯽魚4斤 (鯽魚熬湯時一定要用紗布包好)
吊湯工序
1 原料氽水要氽透 2 涼水浸泡原料1個小時,使各原料內部各營養成分疑固,熬出得湯才鮮香味美.3 吊湯時加入姜蔥料酒,胡椒顆粒.4一次性摻滿水,如果水被熬干,只能加入開水沖到湯鍋里,嚴禁往湯鍋內加入冷水.5 勤打泡沫,才能保證湯汁乳白.大火燒開 用大火燉湯為濃湯即白湯,用小火燉湯為清湯.一定要注意.
對鍋
一般推薦使用4:6鍋 即4分清湯6分油.
對鍋原料:生薑顆粒50克 大蒜顆粒50克 鹽15克 味精50克 雞精50克 胡椒粉5克 黃酒75克白糖15克 醪糟10克干辣椒40克 花椒25克 老油5斤鮮湯3斤.
記住:先把味道調好,再放母料.花椒和干辣椒把老油和母料放了再放.
清湯鍋底
配方:雞精30克 味精20克 鹽10克 胡椒15克 大棗10克 枸杞5克 大蒜10克 薑片(取皮)5克 雞油50克 西紅柿4片 山珍20克 清湯4斤.豬油100克
山珍(羊血菌,牛桿菌.滑子菇等)
將當歸和黨參共20克剁成顆粒放到白湯鍋底內效果特佳.
老油回收
一 客人吃完的鍋底不準放任何味碟,以及煙頭等垃圾,保證湯汁的衛生,嚴禁到入含有任何色素和有味道的東西.保證鍋底清潔.將油倒入一干凈的桶內.
二 自然沉澱一個小時後,輕輕取出面子上的油,然後放到灶台燒開即可.
洗油
由於油用久了或者處理不當,使之顏色發黑時,加入比列為1:2的水,燒開10分鍾左右沉澱1個小時,輕輕取出面子上的油,燒開即可.如果顏色還黑就繼續洗一到二次即可.
混湯的解決方法:
1原因:1 油內含水分太重 2 湯和油的比列不當.3 客人食用不當引起混湯.
處理辦法:將鍋中的油打去大部分,換上廚房的辛老油即可
火鍋調味與參湯要求:
1麻味不夠:加炒制過的花椒與老油攪拌即可 2 麻味過重:加入白糖和醪糟攪拌加老油適量.3 辣味不夠:加加炒香的滋粑辣椒和老油攪拌.注意滋粑辣椒炒制(色拉油10斤,滋粑辣椒5斤,泡小茴香適量,老生薑顆粒適量 炒制到半干時加白酒炒干即可)
4 辣味過重:從鍋中取出一部分老油,參入一部分清湯然後加入適量醪糟和白糖即可.
5 鹹味不夠 將鹽溶於清湯適量加入底鍋即可
6鹹味過重:加入藕片和土豆片各一分即可,或者加入適量清湯也可以解決.(藕片和土豆有減鹹的作用)
7為了保證客人的鹵莽行為而倒很多菜倒鍋里影響鍋底質量,請保持鍋底8分滿.
五香辣椒醬色澤鮮紅,組織細膩,咸甜適宜,鮮辣可口,具有濃郁的五香、醬香混合風味。其操作要點如下:
(1)原料配比:紅辣椒10kg,食鹽1.5kg,甜面醬3.0kg,白砂糖50.g,大茴香6g,小茴香6g,花椒6g,桂皮4g,陳皮3g,醋酸1g,糖1g,涼開水30g。
(2)加工設備:干濕兩用粉碎機、大瓷缸、塑料拌料盆。
(3)加工過程:將紅辣椒10kg用清水洗凈晾乾,與五香料25g、食鹽1.4kg,按比例一起粉碎入缸。把白砂糖50g、糖精1g、醋酸1g用30g涼開水溶解,與甜面醬拌合後一並倒入辣椒料缸內,攪拌混合均勻,用留下的食鹽覆蓋在料面上,封缸口發酵。氣溫25℃左右,一般發酵10天即成。
辣椒紅油
先煉制大料水:花椒、八角、紅辣椒(最好四川的)、山奈、桂皮、香葉、丁香(一點點,因為味太大了)、姜、蒜、草果、甘草、水等煮一段時間濃縮而得。
然後:將鍋加熱,注入色拉油(油溫不要過高),加入花椒、大量紅辣椒粉(四川出產的為最佳)、小茴香、八角、桂皮、香葉、王守義十三香、白芝麻、草果低溫煉制到油呈現紅色,加入適量濃縮好的大料水,再煉制一段時間即可。
如何做辣油
將"朝天椒"和"二荊條"兩種辣椒面按3:2比例混合,加入一點食鹽和一小匙芝麻
核桃3、5個洗凈搽干,用小錘敲出裂縫,連同數十粒新花椒一起放入辣椒面中
將菜籽油(不要用精煉油)750克(可調制250克辣椒面)煉熟,關火,晾3、4分鍾後澆入辣椒面中,邊澆油邊用勺子攪動辣椒面使之均勻
按這種方法煉制的辣椒油,你已經可以做川菜館的冷盤師了!
多種麻辣燙底料
1》牛華麻辣燙
有人說火鍋是個美艷時髦的重慶都市女郎,那我說麻辣燙則是個清秀飄逸的四川鄉下姑娘,而且照樣潑辣水靈。當重慶人津津樂道於其魅力十足的火鍋時,四川人也以自己風味獨特的麻辣燙而自豪;當"小天鵝"火鍋以其遍布全國的連鎖店成為一種文化符號時,四川麻辣燙也以其無孔不入的攻勢占據了全國市場。
四川麻辣燙以樂山一帶為代表,樂山麻辣燙的佼佼者則集中在五通橋區。說起五通橋這個彈丸之地,確是四川鼎鼎有名的"食府"之一,西壩豆腐、麻辣燙和豆腐腦都產於此;而該區的牛華鎮,更是有著最佳麻辣燙和豆腐腦之稱的"雙料食府天堂"。
牛華麻辣燙既能飽肚子更能解饞,可做法並不復雜:其湯汁以雞湯加入桂皮、陳皮、干辣椒段、胡椒、八角、三奈、漢源花椒、豆腐乳汁、醪糟汁等熬制而成,用砂鍋置於文火上,放在環形的桌內,使鍋沿略高於桌面。說清麻辣燙的主料可真五花八門,從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到枝頭掛的、土裡生的,應有盡有:鴿肉、雞翅、腳皮、雞脯、雞腿、鴨舌、鴨掌、鵪鶉蛋、牛肉、牛肚、羊肉、對蝦、龍蝦、鯽魚、泥鰍、鱔魚、土豆、紅薯、側耳根、黃瓜、苦瓜、扁豆、蘑菇、香菇、金針菇、麵筋、豆皮、粉片、粉絲、海帶、木耳、豆芽、豆腐乾、油豆腐、苦筍、高筍、萵苣葉(欲稱鳳尾)、蓮藕......除粉片、粉絲和豬血旺是置於竹漏勺中煮熟,豆芽和側耳根是用細線捆在竹簽上外,其餘主料或切成片、或剁成塊、或撕成絲,穿在細細的竹簽上,分門別類地放在小方簍里。顧客可以根據口味自由挑選。不同於成都麻辣燙那樣用精鹽、辣椒末、花椒末、味精、蔥花配成的干碟,也不是一般的紅油辣椒碟,牛華麻辣燙的作料碟又堪稱一絕:麻辣燙中堪稱極品的是鴨舌,牛華人俗稱"飛機",其鮮嫩爽口程度不知比牛肚、鴨掌和泥鰍強上多少倍!
牛華麻辣燙一般分紅白簽:每隻一毛的白簽是素菜和較為便宜的葷菜,五毛一隻的紅簽大多是葷菜。花不到100元,連帶酒水,就能讓五六個人體面地吃個暢快。冬天圍著火爐吃的渾身暖烘烘,夏天就著冰啤酒清熱敗火。麻辣燙小店遍布城鄉大街小巷,老少咸宜。
近年來,牛華麻辣燙不僅在四川小吃中奠定了其"蜀酋"地位,而且還走出四川,為全國人民帶去了愜意的享受。
2》麻辣燙的製作方法
配料:(根據自己的愛好,原料的種類、多少可增可減)
葷菜:兔腰50克、毛肚50克、鱔魚50克、豬環喉50克、午餐肉50克、鴨腸30克
素菜:藕片80克、萵筍80克、冬瓜50克、香菌50克、豆腐乾50克、白菜80克、花菜50克、青菜頭80克
調料:
牛油250克、菜油100克、郫縣豆辦150克、永川豆豉50克、冰糖10克、花椒5克、胡椒2克、干辣椒30克、醪糟汁20克、紹酒20克、姜米10克、精鹽100克、草果10克、桂皮10克、排草10克、白菌10克、辣椒面250克、鮮湯1500克
製作程序:
1、制鹵水。炒鍋置旺火上,下菜油燒到6成熟後,下郫縣豆辦(先朵細)煵酥,速放入姜米、花椒炒香後立即下鮮湯。再放入舂茸的豆豉、研細的冰糖、牛油、醪糟汁、料酒、精鹽、胡椒粉、干辣椒、草果等佐料。熬開後打去泡沫即成鹵水。
2、制主料。將勞菜洗凈、兔腰、鱔魚、鴨腸切成2厘米長寬的方塊;毛肚、豬環喉切成4厘米左右見方。午餐肉切成4厘米左右見方的薄片;素菜切成3厘米左右的薄片。用洗凈的竹簽,將餚穿成約三四十克一串。
3、燙制。鹵水鍋置旺火上,使之保持小沸,將各類菜用串好的竹簽燙制,根據不同菜餚的火候燙製成熟。
4、蘸食。燙製成熟的菜餚放在裝有辣椒面和炒鹽的盤內,根據自己的口味需要蘸辣椒和鹽後食用。或蘸或不蘸,或多或少由自己決定。
容易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燙制的成品不熟。麻辣燙使用的主料應是比較容易成熟的。不能採用象雞翅、雞爪、鴨掌、牛肉等不容易燙熟的原料。鱔魚、帶魚一類的菜餚,燙制的時間也應長一些,燙制這類原料時不要擺動過多、過快,掌握好火候,就不會出現不熟的問題了。
3》麻辣燙
按5公斤骨頭湯的比例:
1、四川產的《鵑城牌》郫縣豆瓣300克(這是最主要的原料),菜籽油250克
2、干紅辣椒150克(剪成約2公分的小段);花椒50克
3、白糖3大勺;乾薑(切片)和瓣蒜各150克;蔥(兩寸半節)250克;副食品店出售的150克大料一袋(回香八角山奈等);鹽適量(視你購買的豆瓣鹹度定,因有些廠家生產的豆瓣過咸);雞精一大勺
炒料火侯很關鍵:
1、熱鍋下油,油熟後將干辣椒和花椒略過油(即關火)撈起待用
2、油鍋內下白糖慢炒,待白糖融化起泡時(炒的過程中可視情況開一點小火,注意融化了的糖開始浮到油上面來時即可,此時糖泡呈金黃色,若轉為暗紅色或黑色就炒糊了)立即下姜、蔥、蒜及大料煸炒,再下郫縣豆瓣腩出香味
3、開大火,將骨頭湯到入,加鹽(以湯料的鹹度投放,略比平常的燒菜味重點即可)和雞精,湯開後投入過油的干辣椒和花椒轉小火慢熬10分鍾後即可
按此比例可多炒些底料,每次味道不足時,往湯內加料即可(喜麻辣者還可在燙料中直接投入些未過油的干辣椒段和新花椒粒)
注意事項:
1、炒糖時,只能用小火,糖須炒至融化,並向油麵上泛泡才行(泡為金黃色,若炒糊了就不能再用了,那樣湯料是苦的),這樣的湯色才會紅亮而湯內並無甜味
2、豆瓣必須用《鵑城牌》郫縣豆瓣才是正宗的,別的有很多產品不合格或味道不正
3、最好使用菜籽原油(即非精煉油),做出來的底料色香味均比色拉油等精煉油效果好些
一般麻辣燙或魚鍋湯料不須用牛油,如改做火鍋底料可換做牛油200克和100克菜籽油同炒(菜油燒熟後再下牛油,其餘過程不變)。
4》麻辣燙
其實正宗的成都麻辣燙要很多種料炒,當初媽媽做的時候還拜託人開了張清單,我瞟了眼,可能有十多二十種吧。把料選好磨粉,用植物油加鹵油(就是煮四川的鹵菜的湯,因鹵菜都是肉食,煮了之後湯上面漂的油就是鹵油,很香的 )炒,有的還要加牛油。然後加高湯和一些配料燒開就可以涮了。
我現在也在外地吃不成正宗的麻辣燙,給你講一種我自創的吧,我自己覺得還是滿過隱的。
因為自己做料不可能齊全就做雞火鍋
備料:
雞、陴縣豆瓣(多少根據個人喜好)、干辣椒(多少根據個人喜好)、花椒(多少根據個人喜好,我是覺的多才過癮)、胡椒、大料少量、茴香少量、姜、蔥、香菜、鹽、雞精、油、各種要涮的菜。
做法:
1、雞剁塊,下鍋(不需加油)炒干水分
2、鍋里燒油(可多點),油開後放豆瓣、辣椒、花椒、姜,炒一下,倒入雞塊、辣椒炒,加鹽
3、炒香後加入水煮,放入胡椒、大料、茴香、蔥、雞精,開後即可涮啦!
4、碟子:香菜切細末,加雞精,根據個人口味加鹽,喜歡辣就要湯鍋上漂的油,不喜辣就要鍋里的湯,拌好,就開動啦!
5》麻竦燙鍋底
配方:
菜籽油半斤、豬油半斤、牛油半斤、花椒2兩、干辣椒4兩、郫縣豆瓣1袋、冰糖2兩、生薑半斤、大蒜半斤、草果5個、小茴少許、丁香25顆、桂皮5小塊、雞精一兩
方法:
三油混合--加冰糖小火炒化--加郫縣豆瓣小火炒香(至少半小時),不能使糖炭化,要不然會發苦--把剩餘(中葯除外)一起炒,待生薑大蒜出味後--分5鍋--加水(最好是骨頭湯)--平分加入中葯熬半小時即可----5鍋底料--平均8元錢。

4. 你現在有在種植金針菇了嗎我也是一位想打算從事這行業的青年·

可以利用心欣農產品價格網,做蔬菜種植或蔬菜倒賣等。上面還有專家知道,挺全的。

5. 黃花菜什麼時候採收好

黃花菜一般食用是干黃花菜,而新鮮的黃花菜因為其中含有秋水仙鹼不能生吃。那麼,黃花菜怎麼採摘?黃花菜怎麼清洗?

(4)生育階段:黃花菜分為7個生育階段:2月至3月上中旬為萌芽期,3月中旬至5月下旬為分展葉期,5月下旬至6月中旬為抽薹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為萌蕾開花期,7月上旬至8月上旬為采後枯葉期,8月上旬至秋季初霜前為秋季展葉期,霜後到翌年1月為休眠期。

(5)適時移栽,合理密植:從花蕾採收完畢至下年發春苗前均可移栽,以花蕾採收完u>蝦蠓種暌圃宰詈茫蹦昕煞⑸紓檣賂堊鄭釒昕沙檗吠恫M寥婪柿Ω叩牡咎鎩⒉嗽巴撩磕噸種6000穴。坡地、貧脊土壤每畝種植2000穴。種植方式以寬窄行交替為好。移栽後及時澆定根水,並用草木灰蓋蔸,成活後每畝用100——200公斤人糞尿對水淋蔸作定根肥。

(6)科學施肥澆水:合理排灌春季多雨,應及時做好黃花菜地清溝排水工作,防止漬澇,7——8月份高溫乾旱季節,要及時引水抗旱,保持土壤濕潤,延長採收時期,提高產量,引水抗旱宜早晚進行,做到急灌急排,不能漫灌。黃花菜十分喜肥、耐肥,尤其對氮、磷、鉀的需要量較多。施肥應於春苗發芽期、抽莛開花期和冬苗發育期分次進行。在抽薹始期噴施花朵壯蒂靈,為增強植株抗旱、抗病力,延長葉片功能,促使花蕾粗壯,減少幼蕾脫落,提高產量。

(7)採收:採收的最適期為含蕾帶苞,即花蕾飽滿未開放、中部色澤金黃、兩端呈綠色、頂端烏嘴、尖嘴處似開非開時。黃花菜採摘時間要求極為嚴格,過早過晚均不好,太早則為青蕾,糖分含量少,鮮蕾重量輕、顏色差,造成成品色澤差,產量低;過遲採摘花蕾成熟過度,出現裂嘴松苞,且汁液易流出,產品質量差,不易保藏。採收季節一般為6月至8月底。採收適期為花蕾剛在裂嘴前1-2h,這時黃花菜產量高,質量好。採摘的最佳時間為13:00-14:00。採回的花蕾要及時蒸制,以防咧嘴開花。




6. "黃花"通常指什麼

黃花
拼音:huánghuā
基本解釋:
(1)、幾種開黃色花或黃花占優勢菊科植物的任何一種。
(2)、黃花菜的花,金針菜的通稱。
(3)、菊花。
(4)、沒有經過性行為的女性。

詳細解釋:
1、黃色的花。《山海經·西山經》:「 峚山 ,其上多丹木,員葉而赤莖,黃華而赤實。

2、指菜花。 晉·張翰·《雜詩》之一:「青條若總翠,黃華如散金。」 唐 司空圖《獨望》詩:「綠樹連村暗,黃花入麥稀。」 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十五:「 張翰 詩:『黃花若散金』,菜花也。通首皆言春景。 宋真宗出此題,舉子誤以為菊,乃被放黜。」

3、指菊花。《禮記·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黃華。」 陸德明釋文:「鞠,本又作菊。」 宋 李清照《醉花陰·重陽》詞:「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明 徐渭 《畫菊》詩之一:「東籬蝴蝶閑來往,看寫黃花過一秋。」 毛澤東《採桑子·重陽》詞:「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
4、指金針菜。 老舍·《四世同堂》十五:「又關了城?我還忘了買黃花和木耳,非買去不可呢。」
5、指未曾有過性行為的青年男女。《太平天囯歌謠·龜頭淮軍不是人》:「門口姐妹親不認,硬逮黃花犯姦淫。」
6、古俗曲名。即《皇華》。 宋 黃庭堅《送彥孚主簿》詩:「《黃華》雖眾笑,《白雪》不同腔。」
7、 太行山峰名。《史記·趙世家》:「﹝ 武靈王﹞北略 中山之地,至於 房子 ,遂之 代 ,北至 無窮 ,西至 河 ,登 黃華 之上。」 張守節正義:「 黃華 蓋 西河側之山名也。」 金 元好問《游黃華山》詩:「 黃華 水簾天下絕,我初聞之 雪溪翁 。」 施國祁詩題箋注引 劉祁《游林慮西山記》:「吾聞 太行 之秀,曰 黃華 、曰 谼谷 ,爾其從我一游乎?」 清 侯方域《郭老僕墓誌銘》:「 司徒公 仕,而西抵 秦涼 之塞,南按 黔 方,北盡 黃花 、 居庸 邊鎮上。」
8、亦作「黃華」。

相關俗語

黃花菜都涼了原來是「等到黃瓜菜都涼了」到如今傳成了「等到黃花菜都涼了」。黃瓜,就是南方說的青瓜,黃瓜本身就是涼的,如果說黃瓜菜都涼了,就是說過的時間太久了,等的時候太長了,太晚了的意思,既是對遲到的人的批評,又是調侃,不傷人面子。例如: 你的自行車壞了,你修了一整天才修好,你本來打算去買東西的,由於太晚了,你買不成了,就在這時,你老婆說「我應該替你去買」,你就可以說「早說啊,黃瓜菜都涼了」。因為她說的太晚了,來不及了!

閱讀全文

與印尼鄭金針是做什麼行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的黃金價格怎麼樣 瀏覽:947
英國移民申請需要多久 瀏覽:116
伊朗起什麼名字好 瀏覽:946
越南電影軟體哪個好用 瀏覽:136
伊朗書寫的是什麼文字 瀏覽:229
越南蜆港有什麼好玩 瀏覽:779
韓國距離中國哪個省市比較近 瀏覽:820
在英國包餃子多少錢 瀏覽:895
伊朗邊上的海是什麼海 瀏覽:591
美國多少伊朗裔 瀏覽:69
如何用中國移動查軌跡 瀏覽:460
越南190千是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697
美國和伊朗為什麼沒打起來 瀏覽:454
學商科去義大利和德國哪個好 瀏覽:727
伊朗是什麼膚色人種 瀏覽:754
中國德州撲克俱樂部如何審批 瀏覽:890
越南情人島珍珠島哪個好玩 瀏覽:92
義大利刀哪裡買 瀏覽:806
印度生產哪些中國香煙 瀏覽:736
義大利簽證可以在哪裡辦理 瀏覽: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