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勿里洞島的介紹
勿里洞島,印度尼西亞島嶼,靠近南中國海的最南端和爪哇海的北端。原屬南蘇門答臘省。 自2000年邦加-勿里洞(印尼語:Kepulauan Bangka Belitung)單獨設省後,勿里洞島屬於邦加-勿里洞省。
❷ 印度尼西亞是個怎樣的國家
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國家,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河流眾多,水量豐沛,但都比較小。它的石油、天然氣和錫的儲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印尼人口近2.62億(2019年) ,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航空航天技術較強。
(2)印尼勿里洞講什麼語言擴展閱讀:
印度尼西亞特點: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蘭教國家
印尼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蘭教國家,主要是遜尼派。不過,印尼的許多島嶼和村莊都信仰基督教,這要歸功於傳教士們的功勞。有趣的是,島上一直就有的萬物有靈論就並沒有被拋棄,在有的島嶼上,它們也會混雜在一起。有時你會看到有人戴著十字架,也拿著護身符之類的東西。
2,有700多種方言
印尼的官方語言是印度尼西亞語,不過,印尼人使用的語言有700多種,單是巴布亞一個省,就有270多種方言。爪哇語是印尼的第二大語言,有超過8400萬人使用。
3、仍然生活著叢林部落
在現代化的印尼大都市裡,我們很難想像,在蘇門答臘的叢林中,依舊存在著遺世獨立的部落。有些部落曾有過獵人頭的事情,雖然這種做法幾十年前就被廢止了,但有些家庭還在屋裡懸掛著他們祖輩的「戰利品」。
❸ 邦加-勿里洞省的介紹
邦加-勿里洞(印尼語:Kepulauan Bangka Belitung)是印尼的一個省,由邦加島和勿里洞島組成,以及蘇門答臘省大陸東部及南蘇門答臘島東北部的數個小島。蘇門答臘島和邦加島中間隔著邦加海峽,而邦加島和勿里洞島中間隔著加斯帕海峽(Gaspar Strait),該省以北是中國南海,以南是爪哇海,東部與婆羅洲隔卡里馬塔海峽相望。本省原屬南蘇門答臘省,於2000年單獨設省。首府在邦加檳港。
❹ 印尼是以什麼為中心的共和國大部分地區為什麼所遮蓋,故有什麼之稱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獨立日:8月17日(1945年) 國慶日:8月17日(1945年) 國旗:旗面由上紅下白兩個相等的橫長方形構成,長與寬之比為3∶2。紅色象徵勇敢和正義,還象徵印度尼西亞獨立以後的繁榮昌盛;白色象徵自由、公正、純潔,還表達了印尼人民反對侵略、愛好和平的美好願望。 國徽: 由一隻金色的鷹、一面盾和鷹爪抓著的一條綬帶組成。鷹象徵創造力。鷹兩翼各有17根羽毛,尾羽8根,這是為了紀念印度尼西亞的獨立日——8月17日。鷹胸前的盾面由五部分組成:黑色小盾和金黃色的五角星代表宗教信仰,也象徵「潘查希拉」——印尼建國的五項基本原則;水牛頭象徵主權屬於人民;榕樹象徵民族意識;棉桃和稻穗象徵富足和公正;金色飾環象徵人道主義和世代相傳。盾面上的粗黑線代表赤道。鷹爪抓著的綬帶上用印尼文寫著「異中有同」。 國家政要:總統蘇西洛·班邦·尤多約諾(Susilo Bambang Yudhoyono),2004年10月當選;副總統優素福·卡拉,2004年10月當選;人協主席希達亞特·努爾·瓦希德 ,2004年10月當選。 前總統蘇哈託病故 自然地理: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其中約6000個有人居住。陸地面積為1,904,443平方公里,海洋面積3,166,163平方公里(不包括專屬經濟區)素稱千島之國。北部的加里曼丹島與馬來西亞接壤,新幾內亞島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相連。東北部面臨菲律賓,東南部是印度洋,西南與澳大利亞相望。海岸線總長54716公里。熱帶雨林氣候,年平均溫度25-27℃。印尼亞是一個火山之國,全國共有火山400多座,其中活火山100多座。火山噴出的火山灰以及海洋性氣候帶來的充沛雨量,使印尼成為世界上土地最肥沃的地帶之一。全國各島處處青山綠水,四季皆夏,人們稱它為「赤道上的翡翠」。 印度尼西亞:消失的島嶼泗水-馬都拉大橋 人口:2.25億。有100多個民族,包括爪哇族、巽他族、馬都拉族、馬來族等。大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他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以及其他宗教。印尼有200多種民族語言,官方語言為印尼語。 印尼語5年增加17%新詞彙東南亞最大跨海大橋——印尼泗馬大橋 首都:雅加達(Jakarta),位於爪哇島上;人口有838.5萬(2000年)。 行政區劃: 共有一級行政區30個,包括雅加達首都特區,日惹和亞齊達魯薩蘭2個地方特區,27個省即北蘇門答臘、西蘇門答臘、廖內、占碑、朋古魯、南蘇門答臘、楠榜、邦加-勿里洞、西爪哇、中爪哇、東爪哇、萬丹、巴厘 、西努沙登加拉、東努沙登加拉、北馬魯古、南馬魯古、巴布亞、北蘇拉威西、中蘇拉威西、東南蘇拉威西、南蘇拉威西、哥倫打洛、東加里曼丹 、中加里曼丹、南加里曼丹、西加里曼丹。二級行政區(縣/市)410個。
❺ 馬來群島屬於哪個國家
馬來群島稱東南亞島嶼區,也叫南洋群島,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群島。它位於亞洲東南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遼闊的海域上,由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爪哇島、菲律賓群島等2萬多個島嶼組成,沿赤道延伸6100公里,南北最大寬度3500公里,總面積約243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島嶼面積的20%。這些島嶼分屬於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國,其中包括印度尼西亞13600多個島嶼和菲律賓約7100個島嶼。為研究問題方便起見,我們把除菲律賓以外的諸群島統稱為印度尼西亞群島。其中主要的島嶼有印度尼西亞的大巽他群島、小巽他群島、摩鹿加、伊里安,菲律賓的呂宋、棉蘭老、米鄢群島。
西與亞洲大陸隔有有馬六甲海峽和南海,北與台灣之間有巴士海峽,南與澳大利亞之間有托雷斯海峽。除菲律賓北部以外,各島都在赤道10度以內,平均氣溫21℃,年降雨量從8100毫米至500毫米不等,大部分地區超過2000毫米。每年7至11月西南太平洋生成台風20餘次,常襲擊菲律賓。
馬來群島的動植物群非常豐富且種類各異。農村和農業經濟占壓倒優勢,農村居民絕大多數為定居耕種者,主要農作物是水稻,商品作物有橡膠、煙葉、糖等。森林資源重要,提供貴重木材、樹脂、藤條等。石油為主要礦產,錫產量佔世界產量的10%。水力資源豐富,但未充分開發,製造業不發達,輕工業主要是紡織、造紙、玻璃、肥皂、卷煙等。
馬來群島上的地形以山地為主,且多分布在島嶼中部。平原比較狹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只有爪哇島北部和蘇門答臘島東部平原面積較大。馬來群島處於地殼運動活躍的地方,由於三大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彼此擠壓,時常引發地震。在地殼隆起形成山地的同時,地下灼熱的岩漿也順地裂縫上涌,在地面噴發形成火山。印尼和菲律賓是東南亞火山數量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有400餘座火山,其中的120座為活火山;菲律賓也有52座火山。這些火山主要分布在印尼的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努沙登加拉群島和菲律賓的一些島嶼上。這些島嶼呈弧形自東向西延伸,因而人們形象地稱之為「燈火走廊」,這里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爆發最多的地區,是東南亞「最不安定」的區域。
由於馬來群島緯度較低,赤道橫貫中部,炎熱多雨的氣候與肥沃的火山土壤為熱帶經濟作物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境。島上盛產橡膠,椰子、胡椒、油棕、金雞納霜等,是世界熱帶經濟作物的主要產區。水稻種植也十分廣泛。
馬來群島上還蘊藏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錫等礦產資源。石油主要產於蘇門答臘島和加里曼丹島,印尼和汶萊是主要產油國。錫主要產於印尼的邦加島和勿里洞島。
馬來群島的居民多信仰伊斯蘭教。也信仰佛教和回教。
馬來人(Malays)
居住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汶萊和其他國家仍以馬來人為族稱的居民。多為新馬來人的後裔,社會、經濟和文化比較發達。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馬來人之間也開始出現差異,各具民族特點。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自稱馬來由人。主要分布在馬來半島中南部和沙撈越地區。多混有華人、印度人、泰人和阿拉伯人的血統。使用馬來語,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有多種方言。原用阿拉伯字母文字,後改用拉丁字母。原信印度教、佛教和萬物有靈,15世紀末大多改信伊斯蘭教,屬遜尼派。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 。家庭組織除南部森美蘭州母系制占優勢外,一般都為雙系制。馬來人以農業為主,種水稻、橡膠、椰子、咖啡、金雞納樹和油棕等,有卓越的蔬菜栽培技術。漁業和航海業發達。
廣義上的馬來人指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島國的民族。屬蒙古人種馬來類型。通用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諸語言。其民族來源,尚無定論。多數研究者認為,馬來人的祖先約在5000年前從亞洲內陸逐漸南下,遷至中南半島,並經馬來半島(一說經安達曼群島)進入蘇門答臘島,然後往東擴散到爪哇、加里曼丹、蘇拉威西和菲律賓群島,往西擴散到馬達加斯加島。這種遷徙浪潮持續數千年之久。一般按遷徙時間先後大體分為兩種:原始馬來人(包括古馬來人)和新馬來人。原始馬來人遷徙的時間,約在公元前3000~前1000年,社會發展水平較低;新馬來人遷徙的時間約在公元前2~公元16世紀,已受到印度、中國和阿拉伯文化的影響,社會發展水平較高。各地馬來人在其分布地區均留下人數眾多的後裔,不同程度地與當地居民發生混合以及相互混合,已發展為許多個具有不同族稱的民族,如爪哇人、巽他人、馬都拉人、他加祿人、伊富高人、馬達加斯加人等。
這些島嶼分屬於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國
❻ 請問,印尼雅加達附近有沒一個叫"霧里洞"的地方,中文音相近也可。謝謝了,我在
是一個在蘇門答臘島右側、西加里曼丹的東,西爪哇島的北部,地處南中國海的方圓不大的島。一般翻譯為「勿里洞」(印尼文 BELITUNG )。風景優美,首府丹瑢檳琅(TANJUNG PINANG)荷蘭殖民時期以產錫見稱。也是華人下南洋落腳最多的地方。講客話。如今多種植棕櫚,也產燕窩,海產極為豐富。 從雅加達坐飛機大概一小時左右,坐船現在比較難(客輪已經停駛,貨輪三四天才能到達)近島還有一個比較大的島,叫邦加島(PULAU BANGKA)。
❼ 如何到達邦加勿里洞群島
中國遊客前往邦加勿里洞群島的最佳方式是先抵達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再從雅加達前往邦加勿里洞群島。
中國各大城市每天都有直達航班飛往雅加達。從雅加達飛往邦加勿里洞群島僅需45-50分鍾,而從巴鄰旁(Palembang)出發僅要30分鍾。目前,雅加達每日約有19趟直飛邦加勿里洞群島的航班,其中13趟飛往邦加島,6趟飛往勿里洞島;巴鄰旁每天早上有一趟航班飛往邦加島,巴淡島(Batam)有一趟下午航班飛往邦加島。邦加島和勿里洞島之間,每日有2趟航班。丹戎潘丹與檳港之間來往僅需30分鍾。巴鄰旁和巴淡島也有定期航班飛往勿里洞島。
除了飛機之外,雅加達還有船隻、巴鄰旁有噴氣水翼船前往邦加島。從BomBaruPalembang到邦加島以西文島(Mentok)的TanjungKalian,乘坐噴氣水翼船的時間約為3個小時;乘坐公共汽車從文島到邦加勿里洞省首府檳港約要3個小時。從丹戎不魯(TanjungPriok)去檳港或邦加島的勿里洋,以及從丹戎不魯去丹戎潘丹或勿里洞島TanjungRu的船運時刻表是沒有規律的,您需要事先向港口管理人員確認。
邦加島與勿里洞島之間的交通方式,除了航空途徑外,還有噴射水翼船「巴哈里快船」(ExpressBahari),從星期三運營到星期一。從勿里洞島的丹戎潘丹去邦加島的檳港需要4個小時,反之亦然。
1.北京-雅加達
北京首都機場-雅加達哈達機場(歷時7小時25分)
印尼航空
GA891-06:30-12:55(星期二、四、五、日)
GA891-08:50-15:15(星期一、三、六)
2.上海-雅加達
上海浦東機場-雅加達哈達機場(歷時6小時40分)
印尼航空
GA895-09:50-15:30(星期三)
GA895-10:05-15:45(星期一、二、四、五、六、日)
東方航空
MU8595-09:50-15:30(星期三)
MU8595-10:05-15:45(星期一、二、四、五、六、日)
3.廣州-雅加達
廣州白雲機場-雅加達哈達機場(歷時5小時)
南方航空
CZ771-15:45-19:50(每日班)
CZ387-17:00-21:00(每日班)
印尼航空
GA899-15:45-19:50(每日班)
GA9989-17:00-21:00(每日班)
來源:網頁鏈接
❽ 印尼的勿里洞海參怎麼樣。都說光參不值錢。但是勿里洞海參還是挺貴的。求講解是否有保健價值。求真正懂的
印尼勿里洞海參學名糙海參,常棲息於深10-30米有少數海草的珊瑚砂底,為深海海參,腹部無絨毛,無腹足,生長周期緩慢,營養價值高。
❾ 印度尼西亞是個怎樣的國家
2.555億,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有數百個民族,其中爪哇族人口佔45%,巽他族14%,馬都拉族7.5%,馬來族 7.5%,其他26%。民族語言共有200多種,官方語言為印尼語。約87%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3.6%信奉天主教,其餘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2008年以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印尼政府應對得當, 經濟仍保持較快增長。2014年以來,受全球經濟不景氣和美聯儲調整貨幣政策等影響,印尼盾快速貶值。2016年印尼國內生產總值12406萬億印尼盾,同比增長5.02%。貿易總額2535億美元,同比下降13.5%。全年通脹率3.02%。
(9)印尼勿里洞講什麼語言擴展閱讀:
1997年金融危機前一直實行財政預算平衡政策,決算略有盈餘。近年來實施赤字預算。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全國共有 144家國內商業銀行。金融危機中,銀行業遭受重創,一大批銀行紛紛倒閉。印尼政府成立銀行重組機構,對銀行業進行重組與整合。
之後,印尼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普遍增強,資產質量明顯改善。截至2012年底,印尼共有109家商業銀行,其中5家國有銀行,26家地區發展銀行,55家私營全國銀行,23家外資、合資銀行。
❿ 印尼的亞亦亞龍淡江(音譯)在哪勿里洞呢以前運送歸國華僑的光華輪,是條怎樣的油輪
印尼邦加勿里洞省.邦加-勿里洞的位置 邦加-勿里洞(印度尼西亞語:Kepulauan Bangka Belitung)是印度尼西亞的一個省,由邦加島和勿里洞島組成。首府在邦加檳港。
光華輪是掛五星紅旗遠航國外港口的第一艘新中國船舶。光華輪的首航不僅對當時的接僑工作有重大的政治、經濟意義,更為重要的是這次首航在中國航海史上有著重要的歷史意義,標志著新中國遠洋船隊的誕生,揭開了新中國遠洋運輸的新篇章。在中國遠洋運輸史上,光華輪是一艘光榮航船。光華輪15年運營中中,除13次到印尼接僑外,還到印度接僑3次,運送中國、朝鮮、越南3國運動員赴雅加達參加新興力量運動會;運送中國援外技術人員和援外物資到北葉門;運送中國修建坦贊鐵路的工程技術人員到坦尚尼亞。光華輪於1975年7月8日以其45歲的船齡宣告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