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野獸
當然是不被人馴服的、生活在大自然的自由自在的動物啦,它們多幸福啊沒有失去家園。。。。。。
B. 什麼是野獸
野獸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yě shòu,家畜以外的獸類,天性兇猛,尤指食肉的野生哺乳動物。
遠古時候,兇猛的動物很多,比如各種恐龍,劍齒虎等。
兇猛的野獸,有體型大的,也有體型較小的。比如老虎,獅子,豹子,大猩猩,狼,犀牛,蟒蛇,狗熊,鯊魚,鱷魚,老鷹等。
(2)印尼的野獸是什麼樣的擴展閱讀
野獸出處:
《逸周書·王會》「茲白牛」 晉 孔晁 註:「茲白牛,野獸也。」
《晉書·涼後主李歆傳》:「諺曰:『野獸入家,主人將去。』」
魯迅《墳·摩羅詩力說》:「後言曰,爾時吾自覺如野獸,力與風雨電光猛虎戰也。」
嚴陣《天柱山頌》詩:「不信請看看我們茅屋裡的獸皮,什麼樣的野獸見了它不膽寒?」
C. 印尼兩只瀕危老虎咬死飼養員「越獄」,動物園飼養猛獸有什麼注意事項
動物園是搜集飼養各種動物,進行科學研究和遷地保護,供公眾觀賞並進行科學普及和宣傳保護教育的場所。動物園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飼養管理著野生動物(非家禽、家畜、寵物等家養動物),二是向公眾開放。符合這兩個基本特點的場所即是廣義上的動物園,包括水族館、專類動物園等類型;狹義上的動物園指城市動物園和野生動物園。動物園的基本功能是對野生動物的綜合保護和對公眾的保護教育。
2015年9月,紐西蘭北部哈密爾頓市動物園的一名飼養員慘遭一隻蘇門答臘虎咬死。
但是小編調查發現,江西宜春動物園、河南平頂山市河濱公園動物園、秦皇島野生動物園、沈陽森林動物園等全國多個動物園都曾發生過猛獸傷人事件。動物園的猛獸區到底安全嗎?動物園猛獸安全措施有哪些呢?佰佰安全網今天來和大家一起探討下這方面的動物園安全知識,教大家在野生動物園如何安全遊玩。
1.對原有的防護網進行加固以外,還要在防護網外加裝鋼化玻璃,並對園區實現監控全覆蓋。
2.在猛獸區鐵制籠舍外圍再加裝一層更細密的防護網,間隙只有不到一厘米,手指無法伸入。
3.為防止遊客翻越護欄,動物園專門設立了安全巡邏員,及時制止遊客翻越護欄。此外,動物園還在猛獸區設置專人24小時值班。
4.遊客隔著裝有鐵欄桿的觀光車與老虎親密接觸。
5.遊客在投食(大巴)觀覽車上給用鐵簽穿過特製玻璃孔給老虎喂肉。
根據以上小編講的這些,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可以注意安全。
D. 世界上的野獸有哪些
世界上的野獸:
1、獵豹
獵豹又稱印度豹,體型纖細、修長、頭小、脊柱柔軟,長期的生物進化使其擁有利於急速奔跑的體型,奔跑時像根大彈簧一樣具有強韌的張合力,長長的尾巴能在其急速奔跑時保持身體平衡。獵豹主要生活在草原地區,以非洲為主,是典型的食肉動物,主要捕食野生羚羊等。
E. 印尼野人是誰發現的
1983年夏季,來自巴厘島上的3個獵人到蘇門答臘南部的沼澤地帶去度假。
傍晚時分,他們到達沼澤地邊緣,搭起了一座帳篷。也許是蚊子困擾的緣故,半夜過後,獵人們還是不能入睡。他們傾聽著森林裡傳來各種各樣古怪的聲音,有夜鳥的叫聲,也有青蛙的齊鳴。就在這時,從沼澤地深處突然傳來一陣凄厲模糊的叫聲,使獵人們感到毛骨悚然。
天剛亮,獵人們再也忍不住了,便掀開帳篷向叫聲方向跑去。眼前的景象使他們目瞪口呆:泥地上躺著一個似人非人的怪物,它污跡斑斑,腳上沾滿野草,長長的頭發一直撥到腰下。「野人!」獵人們驚訝地叫了起來。聽到了喊聲,「野人」便慢慢地抬起頭來,翕動了幾下嘴唇,突然頭一低,昏了過去。獵人們大聲吆喝著,把「野人」救回了帳篷。
獵人們經常來到這一帶,知道在6年前,附近的塔蘭格·烏里克·巴洛米村曾有一個小女孩伊米亞季失蹤了,這個「野人」會不會就是伊米亞季呢?
事情發生在1977年2月11日。那天,村子裡的幾個孩子異想天開,打算去作一次長途探險。塔蘭格村位於蘭布格境內,四周全是沼澤地,沼澤地外是一大片連綿不斷的原始森林。森林裡有野獸,河流里有鱷魚,這些都使孩子們的旅途充滿了危險。可天真的孩子哪管這些,他們瞞著大人,駕船出發了。
同行的共有5個人,12歲的伊米亞季,她5歲的妹妹伊達瑪麗雅尼和另外3個男孩子。一開始倒還順利,小船順著河流駛得飛快。可是,在中途船突然陷進了漩渦,漩渦激流使船陀螺般打起轉來,最後,翻了個底朝天,孩子們全都落了水,一場悲劇發生了……也不知過了多久,伊達瑪麗雅尼和另外2個孩子蘇醒了,他們發現自己已經被水沖到岸邊。伊米亞季和另一個男孩卻失蹤了。
村民們趕到河邊,像梳理頭發似地把整個河底「梳」遍了,但只找到男孩的屍體。伊米亞季的父母急得快發瘋了,他們跑遍了附近的河岸、森林和沼澤地,最終還是沒有找到伊米亞季。6年多時間一晃就過去了,人們早就忘記了這個可憐的小女孩。
獵人們回到村裡,好奇的村民馬上包圍了他們,想目睹一下獵獲物。伊米亞季的母親也擠在人群里,端詳著這個「野人」。突然,她發現「野人」的鼻子、眼睛、耳朵無一不像伊米亞季。母親的心顫抖了,她認出了女兒。於是,一把摟住女兒就痛哭了起來。奇怪的是,伊米亞季卻嚇得直往後退,並露出恐懼的眼神。
人們請醫生替伊米亞季治病,檢查的結果使人十分吃驚:伊米亞季的體重只有25千克,身高還像個12歲的孩子。幾個月後,她的個頭明顯長高了,體重也增加到31千克,但遺憾的是,伊米亞季沒能回憶起人類的語言,只能用手勢「說」話。
人們始終沒法弄清楚,失蹤6年多,伊米亞季和誰生活在一起?根據經驗,一個12歲的落水兒童沒有別人的幫助,很難在沼澤地帶和叢林中生存。據當地的老人們說,過去這一帶常發生母猩猩偷孩子的事。人們還注意到,伊米亞季害怕時,面部表情特別像猩猩,她不能直立,手腳彎曲,佝僂著腰在地上爬行。
然而,根據這些現象就能肯定小女孩伊米亞季一定是被猩猩帶大的嗎?
伊米亞季的悲慘身世引起了義大利女醫生安娜·盧多維利的注意。在此以前,人們在塞拉勒窩內發現了一個名叫貝比·霍斯皮塔爾的小女孩,她的情況與伊米亞季相仿。因此,貝比也引起了安娜醫生的注意。
那是1978年的事。在塞拉勒窩內的邊遠地區斯耶爾拉·列奧納,墾荒的農民們發現一個「野人」正在與黑猩猩玩耍。看見了人,黑猩猩逃之夭夭,「野人」卻被逮住了。農民們把她丟進網兜里,帶了回來。有個農民想欺侮這個小「野人」,他透過網眼掐住了她的腳趾。不料,小「野人」靈活地掙開了,還用牙在他的手背上狠命咬了一下。
人們「欣賞」著這個俘虜,問了她許多問題,但女孩只會像黑猩猩那樣咕咕呀呀地嘟噥。給小「野人」鬆了綁,她就弓著腰在地上爬。她不會使用杯子,只會舔水。有人往地上扔下香蕉,她立刻趴倒在地,用牙銜起香蕉大嚼起來。她根本不懂得襯衣有什麼用,把人們給她穿的衣服撕成了條條碎片……
人們給小「野人」起了個名字叫貝比·霍斯皮塔爾,並用鐵鏈鎖住她的腳,把她拴在後院里的小板棚里,每天喂她吃些麵包和粥。這樣的生活一共維持了4年。直到1982年地區的巡迴醫療隊來到村裡,她才被帶到地區醫院進行治療。
其實,在安娜醫生研究的在野外發現的孩子中,與孩子呆在一起的有各種各樣的動物。除了猿猴、猩猩以外,還有豹子、狼和熊。安娜認為,這些孩子被野獸帶大是肯定無疑的。她認為,一個成年人在野外單獨生活已是十分困難,更不用說是孩子!那麼,野獸為什麼要撫養孩子呢?安娜以為這主要是出於動物的母愛。這些動物或是剛剛喪失了自己的孩子,或是因為乳房腫脹需要吮吸,因而就當起孩子的「養母」。
然而,另一些科學家表示不同意安娜的觀點。他們認為孩子失蹤的原因各異,應該作具體分析。就說伊米亞季吧,她是翻船以後失蹤的。那麼貝比·霍斯皮塔爾呢?還有著名的「印度狼孩」阿瑪拉和卡瑪拉呢?他們的情況全不一樣。以「狼孩」阿瑪拉和卡瑪拉為例,人們認為她們是狼撫養大的人,都說她們的習性乃至形態都變得像狼,像狼那樣舔水,吞食生肉,在地上爬行,再熱的天氣也不出汗而只是大口喘氣,在黑暗中眼睛能像狼那樣閃閃發光。而反對者則認為,人要做到像狼那樣舔水是很困難的。因為人的舌頭太短,用舌頭舀水實際上是不可能的。還有,人的體表長有汗腺,而狼則沒有汗腺,要想讓人也像狼那樣在夏天不出汗也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再有,狼習慣了夜間活動,眼內生有一種特別的反光層,能在晚上閃閃發光,而人沒有這種反映層,又怎麼能像狼那樣閃閃發光呢?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因此,他們認為貿然下結論,認為在獸穴附近發現的,或是和野獸同時發現的孩子就一定是由野獸撫養大的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但是,說這些孩子不是由野獸帶大的,那又是由誰帶大的呢?他們也說不上來。
關於「獸孩」的討論目前已經持續了很久,在這個謎沒有被徹底解開以前,爭論將一直繼續下去,這些問題暫時還得不到回答。
F. 自然趣聞
尋找兇殘的「怪兔」
《酷狗寶貝》電影有這樣的情節:巨型兔子正在糟蹋英國所有農田裡的蔬菜。英國東北部費爾頓的居民證實,的確有體形巨大的「怪兔」出沒,所有見過這只巨兔的居民都為它的「體形與容貌」感到震驚。它不時留下一串被糟蹋的蔬菜,破壞能力極其強大。費爾頓居民正想方設法撲殺這只「怪物」。見過這只兔子痕跡的人稱,它的足跡甚至比鹿的足跡還大。當前,有一名英國人飼養著一隻類似的怪兔——這只叫「羅伯托」的兔子體重16公斤,體長1.1米,被稱為「世界頭號兔王」。專家稱,這只兔子很可能由逃跑的寵物兔子轉變而來。
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
1歲的小河馬與130歲的烏龜相互依靠,共同生活在一起,這多少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但在非洲肯亞的海勒公園就生活著這樣一對「忘年交」。
2004年末,肯亞暴發的洪水淹沒了河馬的棲息地,而緊接著印度洋的海嘯,使一頭叫做「歐文」的1歲河馬被沖進了印度洋,最後被民眾從海上發現並救了起來。被救後,成為孤兒的小歐文與肯亞海勒公園的百年大海龜「一見如故」。之後,小河馬和老龜每天形影不離,相依相伴。這段「忘年交」被拍攝成紀錄片《歐文和穆其:真正的友誼》,紀錄片已傳遍全世界,成為人類都感動的故事。
2048年海魚消失?
如果人類不從現在保護海洋環境,那麼到2048年人類可能沒有海魚可吃。這是11月一個國際聯合專家小組得出的結論。
專家小組稱,由於過度捕撈、污染以及環境問題,海洋生物缺乏足夠的營養和食物來源,其抵禦疾病的能力正在衰退,這使得許多海洋物種逐漸消失,海洋所能提供的海產品將會越來越少。如果不遏制這種趨勢,全球海產品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銳減。屆時,美味的海鮮大餐可能只在回憶中尋找。該調查報道一出台,立刻引發極大關注和爭議。
印尼驚現「失去的世界」
今年2月,由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三國科學家組成的探險隊表示,他們在印尼巴布亞省熱帶雨林中發現了大批新物種,堪稱地球上的「失去的世界」。這片從未有人涉足的原始森林,竟存在至少40個新物種和許多珍稀物種,這里有許多種新鳥類、青蛙、蝴蝶和棕櫚樹,它們顯然還保持著原始面貌。科考人員表示,這里接近「伊甸園」,也許是整個亞太地區最質朴的生態系統。
印度發現新鳥類
今年5月,業余天文學愛好者阿塞瑞拉在印度東北部發現一種色彩斑斕的新鳥。專家認為,這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在印度發現的第一個鳥類新品種。這種鳥身長約20厘米,身上羽毛呈橄欖色,黑色的帽冠,翅膀尖端的毛像火焰一樣鮮紅,屬於畫眉科,由於保護區周圍是布坤部落,故取名布坤數鶥(Bugun Liocichla)。目前已知的布坤數鶥總共14隻,還包括正在育種的3對。目前,國際鳥類保護組織已經開始關注這種鳥。
神秘「怪物」四不像
今年3月,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有人拍下了一隻「四不像」的野獸照片。當地居民表示,他們還從未見過這種動物。至今,這只野獸是屬於新種類,還是狐狸的變種,還沒有人清楚。這只野獸身體細長,有袋鼠一樣的腦袋、豎著的大耳朵、像老鼠般的長長尾巴。從遠處看,這只「怪物」身體光滑、無毛。之後,有人把這只「怪物」照片貼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有人稱,它是無毛的墨西哥狗,也有人說它像是傳說中的「吸血怪」。生物學家表示,它很可能是紅狐的一種,是基因變易的結果,形成了特殊的習性,但這種說法有待進一步證實。
鯊魚會「走路」
印尼海岸發現的50多種新生物中,最引起關注的是會「走路」的鯊魚。這種體形細長、表面有斑點的鯊魚主要生活在海底,走路的本事因此進化而來。它們主要捕食甲殼類動物。比如螃蟹、蝸牛什麼的,還有一些小魚,利用鰭走路對於它們捕食幫助很大。當然,如果受到驚嚇後,這種鯊魚也可以快速遊走。由於這種鯊魚很小,不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所以生活在海底,走路捕食對它們來說也比較安全。
海豚也有「腿」
10月28日,日本研究人員在日本西部海面捕獲的一隻寬吻海豚,除背部的一對背鰭外,尾部附近還有一對多出來的鰭。多出來的這對鰭,比背鰭要小得多,大約只有人類手掌大小,長在海豚身體下方的尾部附近,這是人類首次在海豚身上發現一對多餘的、發育完全而對稱的鰭。海豚和鯨5000萬年前都曾是四足的陸地動物,專家稱,這對鰭應該是海豚的祖先生活在陸地時留下來的,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發現。
發現湄公巨鯰
體長2.7米、體形就像一隻灰熊般巨大的鯰魚,7月在泰國北部地區的湄公河被發現,這是目前有記錄的最大的一條淡水魚。盡管當地村民為維持巨鯰的生命做了努力,但它最終還是死掉,隨後這條巨鯰就成為當地村民的美餐。湄公巨鯰已被列入到嚴重瀕臨絕滅物種名單中。湄公河流經的泰國與寮國村民都承諾,今後不會再捕殺巨鯰,這被稱為近10年來保護湄公巨鯰的最大進展。
參考資料: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12/20/content_5509712.htm
回答者:月暖風輕 - 舉人 四級 1-7 10:47
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2 個人評價
好
50% (1) 不好
50% (1)
其他回答共 1 條
即將過去的2006年,是讓生物學界感到興奮的一年。12月19日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出2006年動物界10大趣怪新聞,這既是生物學界的驚奇,更是人類的驚奇。從發現會「走路」的鯊魚,到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再到有「腿」的海豚……這些趣聞,吸引著生物學家的研究,更吸引著普通民眾的好奇心。
非洲大象遭屠殺
今年8月,野生動物保護學家乘坐直升機在查德叢林上空飛行時,無意中發現了被屠殺的大象殘骸,現場讓人觸目驚心。當直升機試圖降落地面時,偷獵者還向直升機開槍,試圖將野生動物保護學家趕走。在有關部門的呼籲下,查德和歐盟官方高度關注偷獵事件,採取了緊急措施,從空中和地面加強了扎庫馬國家公園外圍巡邏,保護外出覓食的象群順利度過雨季。
即將過去的2006年,是讓生物學界感到興奮的一年。12月19日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出2006年動物界10大趣怪新聞,這既是生物學界的驚奇,更是人類的驚奇。從發現會「走路」的鯊魚,到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再到有「腿」的海豚……這些趣聞,吸引著生物學家的研究,更吸引著普通民眾的好奇心。
第1頁:尋找兇殘的「怪兔」第2頁: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第3頁:神秘「怪物」四不像第4頁:鯊魚會「走路」第5頁:印度發現新鳥類第6頁:海豚也有「腿」第7頁:非洲大象遭屠殺第8頁:2048年海魚消失?第9頁:印尼驚現「失去的世界」第10頁:發現湄公巨鯰
2048年海魚消失?
如果人類不從現在保護海洋環境,那麼到2048年人類可能沒有海魚可吃。這是11月一個國際聯合專家小組得出的結論。
專家小組稱,由於過度捕撈、污染以及環境問題,海洋生物缺乏足夠的營養和食物來源,其抵禦疾病的能力正在衰退,這使得許多海洋物種逐漸消失,海洋所能提供的海產品將會越來越少。如果不遏制這種趨勢,全球海產品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銳減。屆時,美味的海鮮大餐可能只在回憶中尋找。該調查報道一出台,立刻引發極大關注和爭議。
尼驚現「失去的世界」
今年2月,由美國、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三國科學家組成的探險隊表示,他們在印尼巴布亞省熱帶雨林中發現了大批新物種,堪稱地球上的「失去的世界」。這片從未有人涉足的原始森林,竟存在至少40個新物種和許多珍稀物種,這里有許多種新鳥類、青蛙、蝴蝶和棕櫚樹,它們顯然還保持著原始面貌。科考人員表示,這里接近「伊甸園」,也許是整個亞太地區最質朴的生態系統。
即將過去的2006年,是讓生物學界感到興奮的一年。12月19日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出2006年動物界10大趣怪新聞,這既是生物學界的驚奇,更是人類的驚奇。從發現會「走路」的鯊魚,到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再到有「腿」的海豚……這些趣聞,吸引著生物學家的研究,更吸引著普通民眾的好奇心。
第1頁:尋找兇殘的「怪兔」第2頁: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第3頁:神秘「怪物」四不像第4頁:鯊魚會「走路」第5頁:印度發現新鳥類第6頁:海豚也有「腿」第7頁:非洲大象遭屠殺第8頁:2048年海魚消失?第9頁:印尼驚現「失去的世界」第10頁:發現湄公巨鯰
發現湄公巨鯰
體長2.7米、體形就像一隻灰熊般巨大的鯰魚,7月在泰國北部地區的湄公河被發現,這是目前有記錄的最大的一條淡水魚。盡管當地村民為維持巨鯰的生命做了努力,但它最終還是死掉,隨後這條巨鯰就成為當地村民的美餐。湄公巨鯰已被列入到嚴重瀕臨絕滅物種名單中。湄公河流經的泰國與寮國村民都承諾,今後不會再捕殺巨鯰,這被稱為近10年來保護湄公巨鯰的最大進展。
即將過去的2006年,是讓生物學界感到興奮的一年。12月19日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出2006年動物界10大趣怪新聞,這既是生物學界的驚奇,更是人類的驚奇。從發現會「走路」的鯊魚,到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再到有「腿」的海豚……這些趣聞,吸引著生物學家的研究,更吸引著普通民眾的好奇心。
第1頁:尋找兇殘的「怪兔」第2頁: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第3頁:神秘「怪物」四不像第4頁:鯊魚會「走路」第5頁:印度發現新鳥類第6頁:海豚也有「腿」第7頁:非洲大象遭屠殺第8頁:2048年海魚消失?第9頁:印尼驚現「失去的世界」第10頁:發現湄公巨鯰
尋找兇殘的「怪兔」
《酷狗寶貝》電影有這樣的情節:巨型兔子正在糟蹋英國所有農田裡的蔬菜。英國東北部費爾頓的居民證實,的確有體形巨大的「怪兔」出沒,所有見過這只巨兔的居民都為它的「體形與容貌」感到震驚。它不時留下一串被糟蹋的蔬菜,破壞能力極其強大。費爾頓居民正想方設法撲殺這只「怪物」。見過這只兔子痕跡的人稱,它的足跡甚至比鹿的足跡還大。當前,有一名英國人飼養著一隻類似的怪兔——這只叫「羅伯托」的兔子體重16公斤,體長1.1米,被稱為「世界頭號兔王」。專家稱,這只兔子很可能由逃跑的寵物兔子轉變而來。
即將過去的2006年,是讓生物學界感到興奮的一年。12月19日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出2006年動物界10大趣怪新聞,這既是生物學界的驚奇,更是人類的驚奇。從發現會「走路」的鯊魚,到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再到有「腿」的海豚……這些趣聞,吸引著生物學家的研究,更吸引著普通民眾的好奇心。
第1頁:尋找兇殘的「怪兔」第2頁: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第3頁:神秘「怪物」四不像第4頁:鯊魚會「走路」第5頁:印度發現新鳥類第6頁:海豚也有「腿」第7頁:非洲大象遭屠殺第8頁:2048年海魚消失?第9頁:印尼驚現「失去的世界」第10頁:發現湄公巨鯰
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
1歲的小河馬與130歲的烏龜相互依靠,共同生活在一起,這多少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但在非洲肯亞的海勒公園就生活著這樣一對「忘年交」。
2004年末,肯亞暴發的洪水淹沒了河馬的棲息地,而緊接著印度洋的海嘯,使一頭叫做「歐文」的1歲河馬被沖進了印度洋,最後被民眾從海上發現並救了起來。被救後,成為孤兒的小歐文與肯亞海勒公園的百年大海龜「一見如故」。之後,小河馬和老龜每天形影不離,相依相伴。這段「忘年交」被拍攝成紀錄片《歐文和穆其:真正的友誼》,紀錄片已傳遍全世界,成為人類都感動的故事。
神秘「怪物」四不像
今年3月,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有人拍下了一隻「四不像」的野獸照片。當地居民表示,他們還從未見過這種動物。至今,這只野獸是屬於新種類,還是狐狸的變種,還沒有人清楚。這只野獸身體細長,有袋鼠一樣的腦袋、豎著的大耳朵、像老鼠般的長長尾巴。從遠處看,這只「怪物」身體光滑、無毛。之後,有人把這只「怪物」照片貼在網上,引起廣泛關注。有人稱,它是無毛的墨西哥狗,也有人說它像是傳說中的「吸血怪」。生物學家表示,它很可能是紅狐的一種,是基因變易的結果,形成了特殊的習性,但這種說法有待進一步證實。
鯊魚會「走路」
印尼海岸發現的50多種新生物中,最引起關注的是會「走路」的鯊魚(上圖)。這種體形細長、表面有斑點的鯊魚主要生活在海底,走路的本事因此進化而來。它們主要捕食甲殼類動物。比如螃蟹、蝸牛什麼的,還有一些小魚,利用鰭走路對於它們捕食幫助很大。當然,如果受到驚嚇後,這種鯊魚也可以快速遊走。由於這種鯊魚很小,不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所以生活在海底,走路捕食對它們來說也比較安全。
印度發現新鳥類
今年5月,業余天文學愛好者阿塞瑞拉在印度東北部發現一種色彩斑斕的新鳥。專家認為,這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在印度發現的第一個鳥類新品種。這種鳥身長約20厘米,身上羽毛呈橄欖色,黑色的帽冠,翅膀尖端的毛像火焰一樣鮮紅,屬於畫眉科,由於保護區周圍是布坤部落,故取名布坤數鶥(Bugun Liocichla)。目前已知的布坤數鶥總共14隻,還包括正在育種的3對。目前,國際鳥類保護組織已經開始關注這種鳥。
即將過去的2006年,是讓生物學界感到興奮的一年。12月19日美國《國家地理》雜志評出2006年動物界10大趣怪新聞,這既是生物學界的驚奇,更是人類的驚奇。從發現會「走路」的鯊魚,到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再到有「腿」的海豚……這些趣聞,吸引著生物學家的研究,更吸引著普通民眾的好奇心。
第1頁:尋找兇殘的「怪兔」第2頁:河馬與烏龜的「忘年交」第3頁:神秘「怪物」四不像第4頁:鯊魚會「走路」第5頁:印度發現新鳥類第6頁:海豚也有「腿」第7頁:非洲大象遭屠殺第8頁:2048年海魚消失?第9頁:印尼驚現「失去的世界」第10頁:發現湄公巨鯰
海豚也有「腿」
10月28日,日本研究人員在日本西部海面捕獲的一隻寬吻海豚,除背部的一對背鰭外,尾部附近還有一對多出來的鰭(上圖)。多出來的這對鰭,比背鰭要小得多,大約只有人類手掌大小,長在海豚身體下方的尾部附近,這是人類首次在海豚身上發現一對多餘的、發育完全而對稱的鰭。海豚和鯨5000萬年前都曾是四足的陸地動物,專家稱,這對鰭應該是海豚的祖先生活在陸地時留下來的,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發現
G. 野獸是什麼動物
野獸指家畜以外的獸類。野獸有虎、獅子、豹、大猩猩、狼。
一、虎
虎是大型貓科動物;毛色淺黃或棕黃色,滿有黑色橫紋;頭圓、耳短,耳背面黑色,中央有一白斑甚顯著;四肢健壯有力;尾粗長,具黑色環紋,尾端黑色。
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虎常單獨活動,只有在繁殖季節雌雄才在一起生活。無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間游盪尋食。能游泳,不會爬樹。由於林區開發、人口激增,過去偏遠地區都已發展為村鎮,虎亦常到林區居民點附近覓食。
虎多黃昏活動,白天多潛伏休息,沒有驚動則很少出來。虎的活動范圍較大,在北方日尋食活動范圍可達數十公里;在南方西雙版納因食物較多則活動距離較短。
二、獅子
獅子簡稱獅,中國古稱狻猊。是一種生存在非洲與亞洲的大型貓科動物,是現存平均體重最大的貓科動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種雌雄兩態的貓科動物。
獅子體型大,軀體均勻,四肢中長,趾行性。頭大而圓,吻部較短,視、聽、嗅覺均很發達。犬齒及裂齒極發達;上裂齒具三齒尖,下裂齒具2齒尖;臼齒較退化,齒冠直徑小於外側門齒高度。皮毛柔軟。前足5趾,後足4趾;爪鋒利,可伸縮。尾較發達。
三、豹
豹,別名金錢豹、花豹、豹虎,拉丁文名Leopard.是貓科豹屬的一種動物,在四種大型貓科動物中體積最小。豹的顏色鮮艷,有許多斑點和金黃色的毛皮,故又名金錢豹或花豹。豹可以說是敏捷的獵手,身材矯健,動作靈活,奔跑速度快,平均時速在65公里左右。
四、大猩猩
大猩猩是靈長目人科人亞科大猩猩屬類人猿的總稱。分兩個物種——「東非大猩猩」和「西非大猩猩」。是現存所有靈長類中體型最大的種,四足狀態肩高0.85米左右,站立時高1.6-1.8米。
直立的大猩猩可達1.75米高,因為大猩猩的膝蓋無法真正伸直,所以其實際身長比這個高度還要長一些。雄性比雌性體大。體重一般雌性為60-100千克,雄性130-180千克。大猩猩的體型雄壯,面部和耳上無毛,眼上的額頭往往很高。
下顎骨比顴骨突出。上肢比下肢長,兩臂左右平伸可達2-2.25米。人工園養的大猩猩體型最大的為230千克,直立身高接近2米。
五、狼
外形似家犬。吻較尖,兩耳直立,裸露無毛。尾毛蓬鬆但不捲曲。無拇指和蝩墊。爪粗鈍,不能彎縮。額部和頭頂灰白有黑色,上下唇黑色。體色多灰黃,但個體變異較大,有棕灰黃、棕灰或淡棕黃色等。
體背及提側長毛尖多為黑色,額部耳廓及背中央毛色較暗。腹部及四肢內側灰白色。尾色與體色相同。頭骨粗壯,眶上突發達,眶後突粗鈍。鼻骨前寬後窄。聽泡略呈三角形。
H. 熱帶雨林里有什麼猛獸
熱帶雨林中的猛獸有:美洲豹、箭毒蛙、綠樹蟒、水虎魚、鱷魚等。
1、美洲豹
美洲豹原只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直到20世紀中期,人們在美國西南部也發現了美洲豹的蹤影,但主要因為人類的定居,使美洲豹失去了原來三分之二的犧息地。如今,它們生活在墨西哥以南直到阿根廷以北地區,其主要棲息地在亞馬遜盆地的熱帶雨林中。
2、箭毒蛙
箭毒蛙主要分布於巴西、蓋亞那、智利等熱帶雨林中,通身鮮明多彩,四肢布滿鱗紋。其中以檸檬黃最為耀眼和突出。毒箭蛙是地球上最致命的動物,他皮膚藏有足以殺死10名成年人類的致命毒葯。
3、綠樹蟒
綠樹蟒多居於熱帶雨林與及灌木叢間。它們主要分布於印尼(如斯考滕群島等地)、巴布亞紐幾內亞與及澳大利亞(包括昆士蘭東岸附近的約克角半島)一帶。其標本產地為印尼的阿魯群島。
4、水虎魚
水虎魚分布於安地斯山脈以東、南美洲的中南部河流;巴西、蓋亞那的沿岸河流。在阿根廷、玻利維亞、哥倫比亞、蓋亞那、巴拉圭、烏拉圭、秘魯及委內瑞拉有發現的紀錄。
5、鱷魚
棲息在淡水中(灣鱷可生活於海水中)。鱷魚除少數生活在溫帶地區外,大多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地區的河流,湖泊和多水的沼澤,也有的生活在靠近海岸的淺灘中。
I. 野獸有哪些
一、棕熊:
陸地上最大的食肉動物,體重可達800千克,站立高度可超過三米,攻擊力強,也經常有熊 襲擊人吃人的事件。但行動比較笨拙,與獅虎爭斗時常處於下風。
J. 熱帶雨林里的獨居猛獸有哪些
1、美洲豹。美洲豹,別名美洲虎,是生活在中南美洲的一種大型貓科豹屬動物。
2、紅猩猩。紅猩猩也稱褐猿,是現代猿類的一種,體形較大,腦量為300至500毫升,身上多毛且密,毛色呈微紅褐色,主要在熱帶雨林的樹上活動。
3、綠樹蟒。綠樹蟒多居於熱帶雨林與及灌木叢間。它們主要分布於印尼(如斯考滕群島等地)、巴布亞紐幾內亞與及澳大利亞(包括昆士蘭東岸附近的約克角半島)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