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鱷魚屬於什麼品種

印尼鱷魚屬於什麼品種

發布時間:2022-06-08 21:49:07

⑴ 鱷魚有幾種

世界上現存鱷類3科8屬23種,分布在非洲、中美洲、亞洲南部等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常見的品種主要有揚子鱷、暹羅鱷(泰國鱷)、尼羅鱷、密西西比鱷和凱門鱷5種。

1、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也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鱷類。我國已把它列為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嚴禁捕殺。身體背面為灰褐色,腹部前面為灰色,自肛門向後灰黃相間初生小鱷為黑色,帶黃色橫紋。

2、暹羅鱷也叫泰國鱷、暹羅淡水鱷、新加坡小型鱷,主要分布於東南亞的婆羅洲、印尼、馬來西亞、泰國以及越南等地。它棲息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的沼澤地、水流緩慢的河流和湖泊等淡水水域。

3、尼羅鱷是一種大型鱷魚,成年鱷體長2~5.5米,體重可達120kg,是全球23種鱷魚當中被人類研究最多的一種。尼羅鱷體色為橄欖綠色至啡色,有黑色的斑點及網狀花紋。尼羅鱷非常強壯。

4、密西西比鱷別名密河鱷、美洲鼉,僅產於美國東南部以及密西西比河流域等地,並因此而得名。密西西比鱷是大型的短吻鱷,主要棲息於沼澤地區,此外溪水、河泊中也有分布。

5、凱門鱷指產於美洲南部和中部的幾種鱷,它們和短吻鱷有親緣關系,同屬於短吻鱷科。凱門鱷這一屬的動物在眼睛的前端有一橫骨嵴,很像人戴的眼鏡架,因此它們的英文名有眼鏡鱷之稱。

⑵ 鱷魚屬於什麼類的動物

鱷魚是爬行類的動物。

鱷魚是迄今發現活著的最早和最原始的爬行動物之一。它出現於三疊紀至白堊紀的中生代(約兩億年前),性情兇猛的脊椎類爬行動物,它和恐龍是同時代的動物,屬肉食性動物。公認鱷魚的品種共23種。

爬行類( Reptilia)由石炭紀末期的古代兩棲類進化而來,心臟有兩心房兩心室,心室有不完全隔膜,體溫不恆定,是真正適應陸棲生活的變溫脊椎動物,並由此產生出恆溫的鳥類和哺乳類。

爬行類不僅在成體結構上進一步適應陸地生活,其繁殖也脫離了水的束縛,與鳥類、哺乳類共稱為羊膜動物(amniota)。

(2)印尼鱷魚屬於什麼品種擴展閱讀

在爬行動物數據資料收集覆蓋面相對廣、資料更新比較快的爬行動物資料庫reptiledatabase中,截至2015年8月,世界爬行動物有10272種,其中喙頭目1種,蚓蜥目193種,龜鱉目314種,鱷形目25種,有鱗目9712種(蜥蜴亞目6145種,蛇亞目3567種)。

爬行動物物種數前九位的國家有:澳大利亞1022種,墨西哥913種,巴西784種,印度尼西亞716種,印度681種,哥倫比亞599種,美國525種,馬來西亞480種,中國大陸有471種。

而台灣及周邊島嶼有113種,後者有33種不在大陸分布。因此,reptiledatabase上中國境內的爬行類物種數量有504種,佔世界第八位。

⑶ 鱷魚是什麼類別的動物

鱷魚不是魚,屬脊椎動物爬蟲綱。它入水能游、登陸能爬、體胖力大,被稱為「爬蟲類之

王」。世界上的鱷類有25種左右,著名的有恆河鱷、短鼻鱷、澳鱷、西鱷、暹羅鱷、眼鏡鱷以

及尖鱷。生活在我國的只有一種——揚子鱷,它的分布僅限於安徽、江蘇、浙江三省部分地區

的河流里。

⑷ 世界上所有鱷魚的種類有哪些

鱷魚的品種有很多,它們分布在不同的地區。比如,在亞洲生活著食魚鱷、揚子鱷、泰鱷、鹹水鱷等品種。其中揚子鱷是我國特有的品種,屬於保護動物。目前野生揚子鱷數量很少。在非洲生活著尼羅鱷、非洲侏儒鱷、非洲長吻鱷等品種。在美洲,則有美洲鱷、密西西比鱷、美國短吻鱷、黑凱門鱷等品種。

全球現在僅存23種鱷魚。分別是印度食魚鱷、馬來鱷、奧里諾科鱷、莫瑞雷鱷、尼羅鱷、非洲長吻鱷、沼澤鱷、新幾內亞鱷、暹羅鱷(泰國鱷)、灣鱷、澳洲淡水鱷、強森鱷、非洲侏儒鱷、美洲鱷、中國揚子鱷、眼鏡凱門鱷、寬吻凱門鱷、巴拉圭凱門鱷、盾吻古鱷、黑凱門鱷、菲律賓鱷、密西西比鱷、古巴鱷。

其中,美洲鱷是分布最廣泛、數量最多的鱷魚;灣鱷是體形最大的鱷魚,最長有12米,重量達數噸;盾吻古鱷是體形最小的鱷魚,成年後只有1.2米;黑凱門鱷是最喜歡攻擊家畜的鱷魚,也因此常常被當地人捕殺。

東南亞、非洲、南美洲、北美洲、澳洲北部等世界各地都有鱷魚的蹤跡。美國邁阿密動物園、布朗克斯動物園是人工繁殖鱷魚的觀賞基地。我國目前最大鱷魚觀賞基地是位於廣州番禺的長隆飛鳥樂園,該公園佔地面積近70公頃,擁有灣鱷、尼羅鱷、揚子鱷等鱷魚約有5萬條。

⑸ 鱷魚屬於哪類動物

鱷魚屬於脊椎類爬行動物。

鱷魚為肉食性卵生脊椎類爬行動物,是兩億多年前與恐龍同時代的最古老爬行動物,也是迄今生存著的最原始動物之一。

鱷魚因強盛的生命力而生存和繁衍,成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活化石」之一。鱷魚屬於瀕危野生保護動物,被國際上列為 I 類保護的瀕危野生動植物。

(5)印尼鱷魚屬於什麼品種擴展閱讀:

鱷魚平時喜歡棲息於湖泊沼澤的灘地或丘陵山澗亂草蓬蒿中的潮濕地帶。鱷魚往往給人以行動遲鈍的假象。還有人形容鱷魚行進時,不用身體貼地向前爬行,而是踉蹌蹣跚、四足伸張、身體浮起、尾拖於地。

其實,這種形容是對鱷魚的一種錯覺。實際上鱷魚的聽覺、視覺都極其靈敏,身體的各段活動也都很靈活。鱷魚還是個比較聰明的動物。例如鱷魚的捕食方法就很奇特。

每當它在水中游動時,忽然發現有個小動物,它不急於馬上捕捉它,而是它先將身體躲到水底,然後悄悄地朝小動物的方向游過去,先是一動不動地盯著對方、然後突然一躍而起將小動物捉住,最後用嘴叼到河裡

⑹ 世界上有那幾十種鱷魚 它們的名字分別叫什麼

揚子鱷...揚子鱷生活在淡水裡,主要分布在我國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的局部地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在生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爬行動物曾稱霸於中生代,那時,地球是它們的天下。後來因為環境變化,恐龍等許多爬行動物不能適應而絕滅了;而揚子...3737字 2007-04-13 海天亦藍 菱斑鱷...菱斑鱷,又叫古巴鱷,是中型鱷魚,體長3米,也有些個體會更大些。吻相對較短,成鱷體黑而有黃斑。菱斑鱷生活於古巴西南部的淡水沼澤中,以魚和小哺乳動物為食,性情兇猛。菱斑鱷與美洲鱷以及被引入的眼鏡鱷分享共同的棲息地。菱斑鱷的繁殖行為,...180字 2007-04-13 海天亦藍 地蜥鱷...地蜥鱷(Metriorhynchus) 該類型鱷類主要生活在侏羅紀時代,由於侏羅紀早、中期是一個較大規模的海浸時期,陸地范圍縮小,所以部分鱷類開始適應海邊生活或完全海生。像早期進入大海的狹蜥鱷和真蜥鱷(Teleosaurus)還保持...382字 2007-04-12 冷麵狂客 非洲侏儒鱷...學名:Osteolaemus tetraspis 英文名:African Dwarf Crocodile 非洲侏儒鱷是小型的鱷,體長1.8米,口鼻部短。非洲侏儒鱷是適應性強的森林夜行鱷類,分布於中非和西非熱帶雨林中移動緩慢的水域中...218字 2007-03-30 海天亦藍 格爾贊鱷...格爾贊鱷 Garjainia 格爾贊鱷是1960年出土於俄羅斯的一種引鱷,定名者以這個名字來紀念俄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格爾贊諾夫博士。這種引鱷大小和獅子相仿,毫無疑問是當時烏拉爾地區的統治者。 ...102字 2007-03-12 wanmengsu 澳洲鱷...澳洲鱷是吻部狹窄的中型鱷魚,平均體長2.1米,少數大者可達到3米。澳洲鱷生活於澳洲北部的淡水河流、湖泊、瀉湖中,以魚、昆蟲、無脊椎動物和小型脊椎動物為食。澳洲鱷在旱季挖洞產卵。澳洲鱷雖然也受到偷獵的威脅,但是受到的保護比較嚴格,...137字 2007-02-15 鬼畫符 澳洲鹹水鱷...澳洲鹹水鱷(Australian Saltwater Crocodile) 澳洲鹹水鱷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爬行動物,雄性鹹水鱷最長可達10.6米。它也是世界上最富攻擊性、最危險的鱷魚種類。頭部非常大,眼、耳朵和鼻子都長在頭頂上...參考資料: http://ke..com/search/pn=20&cn=%F6%F9

⑺ 鱷魚的簡介

鱷魚,屬於脊索動物門蜥形綱。分布於熱帶到亞熱帶的河川、湖泊、海岸中,現存24種。

長吻銳齒、四肢短小、尾巴扁平有力、皮硬厚鱗。棲於熱帶河流沼澤,並很少離開水過遠的地方。食肉為主。卵生。

鱷魚擁有較強的免疫力,能夠防止鱷魚在險惡環境下,與掠奪者搏鬥後留下的傷痕產生致命感染。曾有科學家們發現鱷魚強大的免疫系統可以殺滅艾滋病毒(HIV),研究人員發現鱷魚血液中所含的某些蛋白質能夠殺死對盤尼西林有抗葯性的細菌,例如金黃葡萄球菌。

(7)印尼鱷魚屬於什麼品種擴展閱讀:

鱷魚喜歡棲息於河流、湖泊、沼澤中,或生活於丘陵中的潮濕地帶,平時靜靜地躺在水裡,一動不動,只露出一對鼻孔和眼睛,耐心地觀察著水面和陸地上的東西。

當鱷魚發現岸邊有可捕食的獵物時,鱷魚會將身體躲到水面下,然後悄悄地朝獵物所處的方向游去,慢慢接近目標,趁其不備時突然從水中一躍而起,將獵物一口咬住,用力將其拖入水中溺死。

鱷魚常用的獵食獵物的方式為死亡翻轉,即用強大的下顎緊緊地咬住獵物,然後盡全力旋轉身體,用旋轉的力量把肉從獵物身上撕扯下來。

鱷魚捕獵時善於把握最佳時機,講究用最少的體力消耗獲得獵物,加之平時的運動量較少,對食物的吸收利用率極高,並具有很強的抗飢餓能力,這些特性有助於在食物極度短缺時生存下來。

⑻ 現世界上即將瀕臨滅絕的動物品種有哪些

世界十二大瀕臨滅絕的動物: 1、北部白犀牛(Sumatran rhinocerous)。 剛果瓜蘭巴(Garamba)國家公園擁有世界僅存的不足25隻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將可能在地球上徹底消失。 瓜蘭巴國家公園位於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邊境上,由於當初建園的初衷就是准備把該公園申請成為世界自然遺產之一,因此建造者們不遺餘力,圈起大面積的草地與樹林。瓜蘭巴國家公園擁有許多世界稀有動物,例如叢林象、野牛和黑猩猩等。當然,最珍貴的動物還要算那些數目不足25隻的北部白犀牛了。 北部白犀牛與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較大差異,他們曾在烏干達大量繁殖,但是由於當地政府的疏於保護而漸漸消失。在瓜蘭巴國家公園中,它們的數目曾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達到35隻,在2003年4月為30隻,其後有6隻被殺,4隻新出生,上個月,又有2隻被獵殺,同時還有近千頭大象被殺。 盡管象牙犀牛角等交易在全球范圍內被禁止,但是黑市交易仍然熱火朝天,在葉門就有專門的犀牛角市場,在那裡以犀牛角製成手柄的匕首是眾多買家和賣家關注的焦點,是身份的象徵。 2、白鰭豚: 別名白暨、白鰭豚,屬於喙豚科,學名為LipotesvexilliferMiller,屬於鯨目(Cetacea),白暨豚科。 識別特點為:吻突狹長,長約300毫米。額部圓而隆起。背鰭三角形,位於身體的3/5處,有低皮膚脊與尾鰭相連。頭頂的偏左側有一個能啟閉自如的呼吸孔。尾鰭水平向,向緣凹入呈新月形。截至目前,已發現的最大雌性個體長253厘米,重237千克;最大雄性個體長216厘米,重125千克。 白暨豚種群數量很小,為我國特的珍稀水生獸類,亟待加強保護。產於長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蘇段的幹流之中。喜歡群居,尤其在春天交配季節,集群行為就更明顯。每群一般2~6頭。其活動范圍廣,但對水文條件要求較高,經常在一個固定區域停留一段時間,待水文條件發生改變後,又遷入另一地域。以魚類為食。白暨豚兩年繁殖一次,每胎1仔,出生時體長80厘米左右。 它們大約在長江生活了2500萬年,有「活化石」的美稱。由於數量奇少,被列為中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另外,1980年曾捕獲一頭雄性白鰭豚,飼養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取名「淇淇」,是世界上惟一的一頭人工飼養的白鰭豚,原希望能有雌性的個體與其配對繁殖,但所飼養的一頭雌性白暨豚,不多久就死去,至今一直未能如願,2002年7月14日「淇淇」因年老去世「 。去世前,淇淇」體長2.07米,體重98.5公斤,年齡約25歲。白暨豚的保護成為我國當前瀕危野生動物搶救的大問題。 我國盡管對大熊貓的克隆研究已經起步,但對於同被列入中國三大瀕危動物之一、享有「水中大熊貓」美譽的白暨豚而言,克隆尚存在諸多技術性困難。 3、蘇門答臘虎: 生活在印尼蘇門答臘島上的蘇門答臘虎,是世界上體形最小的虎種之一。它們世代居住在島上的雨林之中。早在上世紀初,蘇門答臘虎的家族曾一度非常興旺。然而,在人類的肆意捕殺下,蘇門答臘虎的數量急劇減少。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最新的調查顯示,自1998年到2002年間,每年至少有50隻蘇門答臘虎死於偷獵者的槍下,而在一份1999年所做的統計顯示,當時生活在印度尼西亞境內的蘇門答臘虎僅有400到500隻。 世界動物基金會的官員表示,印尼目前這種大規模的偷獵行為,是由於其國內市場需求所造成的。在印尼的市場上,蘇門答臘虎的虎皮就是許多不法商人謀取高額利潤的搖錢樹,一張完整的虎皮可以賣到兩千美元。 而雨林棲息地的消失,也同樣威脅著蘇門答臘虎的生存。據世界銀行的估計,按照目前的狀況,蘇門答臘島上的雨林保護區將在2005年全部消失。盡管如此,世界幾家最大的造紙商仍在以每月上千公頃的速度吞噬著蘇門答臘島上的雨林。 一邊是愈演愈烈的非法捕獵,另一邊則是日益縮小的生活空間,面對如此艱難的生存環境,怎能讓人們不為蘇門答臘虎的命運而擔心?於是,有人想起了巴厘虎和爪哇虎,這兩種已經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滅絕的亞洲虎。 蘇門答臘虎的命運已經引起了動物保護組織的高度關注。日前在瑞士日內瓦舉行的國際瀕危野生動植物貿易大會上,專家們紛紛呼籲要加大對蘇門答臘虎的保護力度,打擊非法捕獵,保護正在走向滅絕邊緣的蘇門答臘虎。畢竟蘇門答臘虎不僅是印尼的財富,也是全世界的財富。 4.僧海豹: 世界上曾有許多種海豹,它們是鰭足目海獸中最大的一個家庭。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海豹家族日漸萎縮,現在只剩下19種了。就在20世紀中期以前,在加勒比海地區的諸多島嶼上還生活著一種僧海豹。 加勒比海僧海豹要比普通海豹略大些,體長在2.6~2.8米,平均體重可達400千克。它身上沒有普通海豹那樣的斑點,為棕灰色或灰褐色,背部中線顏色很深,吻部短寬,額部高而圓突。僧海豹與其他海豹一樣,沒有外耳,可有很好的聽覺能力。它還有一對敏銳的眼睛,不但能看清水裡的東西,也能看清空中的物體。 僧海豹的體型比海獅海象更適宜在水中生活,如它的後肢不能曲向前方,這在水中運動十分重要。還有它的身體外表平滑,幾乎成了流線型,非常適合在水中快速游泳、潛水。敏銳的視覺和聽覺再加上水中的靈巧,使它更容易捕捉到各種魚類。而一旦到了陸地上,它的動作就顯得十分笨拙、滑稽可笑了。善於游泳的四肢只能起支撐作用,只好緩慢的匍匐爬行。陸地上的笨拙也成了它們日後滅絕的原因之一。 在哺乳期間,僧海豹的警惕性很高,一旦發現危險,會立即將小海豹推下水去,然後自己潛水而逃。如有小海豹被擒,大海豹會不顧自己安危,搶奪小海豹。如果是人搶走小海豹,大海豹就會怒氣沖天地向人發動攻擊。可是,最終它們也沒能逃脫人類的手掌。 引幾段話: 海豹是一種古老而稀有的海豹,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一生都在熱帶海域中生活的海豹。歷史上僧海豹曾一度在加勒比海和地中海大量的繁殖,由於人類的狂捕濫殺,今天僧海豹在世界其它地方已難覓其蹤,而僅僅在夏威夷群島北部生存著一個不大的群體。 與一般的喜歡生活在冷水當中的海豹不同,僧海豹喜歡熱帶溫暖的海水。在碧波盪漾的的太平洋中部,有一個碧玉般的小島,叫尼豪島,是一個牧場島,僧海豹主要是在這個島的沙灘上繁衍生息。這個島是屬於私人的,為了保護島上的環境,島的主人一般不允許科研人員上島考察,所以沒有人知道島上到底有多少僧海豹。 5、奧里諾科鱷魚: 世界上有4種因濫捕殺和受到環境污染威脅的鱷魚,其中一種是生活在委內瑞拉的奧里諾科鱷魚。它是美洲最大的鱷魚,也是委內瑞拉動物中的珍品。多年來委內瑞拉有關單位 採取各種措施保護處於瀕危的奧里諾科鱷魚,並取得了成效。 1990年由環境部和私人機構發出倡議,制定了保護奧里諾科鱷魚的計劃,通過人工保護和養殖,增加這一珍貴動物的數量。因為在自然環境中大量繁殖已不可能。這種鱷魚只生存在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原來估計只有250條。經過10年的保護工作,已繁殖和放回自然界2150條奧里諾科鱷魚,其中1400條在阿普雷州。估計一歲以上的鱷魚現在有3000條,也可能5000條。 為了保護鱷魚,有關部門在科赫德斯州和波圖格薩州建立了三個鱷魚養殖場,讓成年鱷魚在那裡繁殖,然後人工喂養一年,鱷魚長到80厘米後,在雨季開始時放回河裡。為了跟蹤觀察,技術人員在鱷魚腿上系一個環,在鱗片上作標記。保護鱷魚的活動得到了有關部門和私人企業的大力支持。喂養一條成年鱷魚每月需要15萬玻利瓦爾,它吃馬肉、魚等成本高的食物,養殖場還在食料中加入維他命,以增強鱷魚的體質。養殖場90%的預算用於購買鱷魚的食品。環境部正在尋求國際援助,以便增加資金更好地保護奧里諾科鱷魚。 在距委內瑞拉首都加拉加斯752千米的阿普雷州生物保護區,一名生物學家拿著幾只剛出生一天的奧里諾科鱷魚。作為保護奧里諾科鱷魚計劃的一部分,130多隻在籠中出生的一至兩歲的鱷魚被放歸大自然。 6、小嘴狐猴(Mouse lemur): 世界最小的猴類。 非洲東南部印度洋中馬達加斯加島,有「狐猴島」之稱。島上有20多種狐猴,主要有大狐猴、小狐猴、鼠狐猴、灰狐猴、絲狐猴、絨狐猴和環尾猴等。狐猴的拉丁名意思是「鬼」。它們在熱帶森林裡神出鬼沒地活動,喜歡吵鬧。不同種之間,外形、大小和習性有著很大的區別。大狐猴是現有狐猴中的「巨人」,身長約1.2米,身軀壯碩,頭頂和背腰為白色,其餘都為黑色,黑白相間。小狐猴只有20厘米,胖乎乎的,兩隻眼睛大大的,尾巴比身軀稍短,在酷暑乾燥的季節,有夏眠的習性,此時依靠尾巴里所貯存的脂肪來維持生命。鼠狐猴身軀與老鼠差不多,外貌像鼠,有長而突出的吻部和濕潤的鼻瑞,好似狗鼻子。灰狐猴體形和身長同犭蒙猴相似,圓臉孔,嘴前端尖而突出,下頜的前齒特別大,棲居在馬達加斯加島東部森林中,只有在清晨和黃昏時分,才能見到雌雄成對地在樹上活動,平時很難看到它們共同生活。狐猴比貓大些,渾身披著純白色的絲狀軟毛,一條長尾巴美麗靈活。原狐猴有蓬鬆的尾巴,頭上像圍著白圍巾,活動靈敏。 另外,加勒比海托里科海岸附近的卡約聖提阿高島和我國雲南撫仙湖孤山島以及海南陵水縣的南灣獼猴島,都是著名的獼猴島,其中尤以海南省瀕臨南海的陵水縣南灣獼猴島出名。獼猴又叫「小猢猻」「恆河猴」,毛呈灰褐色,胸部以下為橙黃色,有光澤,胸腹部和腿部為深灰色,臉部和耳朵裸露,臀部有紅色的臀胝。從海南省陵水縣的新村港乘上遊艇,只需10多分鍾,便可到南灣半島的獼猴島。獼猴島本叫南灣猴子島,南灣半島三面臨海,只有一面同陸地相連,12座大小不等的山巒綿延起伏,隔海相望,彷彿是一個孤島,因這里棲息了許多獼猴群,所以人們都叫它「獼猴島」。這里是名副其實的獼猴樂園,島的面積為9平方公里,山體長15公里,中間有一座小山峰,兩側由各50米寬的河灘把山體分成東西兩段,可見層層山巒,條條溝壑。來到旅遊區,一幅生動活潑的畫面展現在眼前,漫山遍野的獼猴,有的在山頂上,有的在山溝里,有獨佔一個山頭的,也有兩三群分居在一個山頭。每群猴子都有「大王」和「二王」。山巒上有觀猴亭,遊人在此可以觀看獼猴的精彩表演,感受到一種與在一般公園里明顯不同的野趣。獼猴有的在井邊喝水,讓人想起「猴子撈月」;有的在兩樹間飛奔蹦跳或在地上翻筋斗,使人彷彿在觀賞「孫大聖」在「花果山」的精彩表演…… 7、蘭.坎皮海龜(L. Kemp』sRidleyTurtle) 目前全世界范圍內12種最瀕危動物中唯一數目成增長趨勢的動物。需經歷11-35年成長期。 8、奧瑞納克鱷魚(OrinocoCrocodile,學名為Crocodylusintermedius) 僅有250-700隻在野外生存。主要在古巴和委內瑞拉境內。 9、泰國豬鼻蝙蝠(Kittis Hog-nosed Bat) 生活在泰國北碧省瓜耶諾伊河畔石灰岩洞中的豬鼻蝙蝠,頭和身體的長度為2.9厘米,翅膀的寬為13厘米,重量為1.7克。 10、夏威夷蝸牛(genus Achatinella) 11、斯比克斯鸚鵡: 在野生狀態下,斯比克斯鸚鵡雖沒有完全滅絕但已經少得不能再少。1990年尋找這種鳥的鳥類學家僅僅找到一隻倖存的雄性鳥,生活在遙遠的巴西東北部地區。目前被人俘獲的大約31隻鳥是這種鳥能夠存續下去的唯一希望。 金剛鸚鵡是一種生活在熱帶美洲的長尾大鸚鵡,羽毛色彩斑斕,但這種人見人愛的鸚鵡可能已經滅絕了,至少野生的已經不存在了。據生物學家說,有隻藍色的野生金剛鸚鵡是這一種類的最後一隻,但已有好長時間不見了,它可能已遭不測。 生物學家一直在密切地觀察這只已有19歲高齡的鸚鵡,但近兩個月來他們一直沒再見它露面,它可能已成為鷹的美餐或是被偷獵者捕捉走了。 12、微型豬(pigmyhog,學名為Sussalvanius): 世界上最小的豬,野豬的一種,主要生活在印度東北部。60厘米長,高約25厘米,成年豬不足10公斤。曾在喜馬拉雅山地區大量存在,現在僅印度阿桑地區的瑪納斯國家公園擁有為數不多的幾頭。其基因與家豬的基因並無太大差別。

閱讀全文

與印尼鱷魚屬於什麼品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國家的總統專車是什麼車 瀏覽:716
英國茗功放怎麼用手機app控制 瀏覽:452
伊朗要買什麼武器 瀏覽:554
出國印尼打工怎麼樣 瀏覽:108
諾基亞在印度採用了什麼營銷手段 瀏覽:674
該去英國旅遊了怎麼辦 瀏覽:224
英國吹的風是什麼 瀏覽:670
英國有什麼小眾飾品值得購買 瀏覽:252
英國目前接收了多少疫苗 瀏覽:78
怎麼在英國淘中國古董 瀏覽:383
去哪裡買印度羊毛 瀏覽:682
出國去英國留學怎麼樣 瀏覽:587
劉峙為什麼去了印尼 瀏覽:612
如果中國和美國開戰會怎麼樣 瀏覽:359
義大利語和英語哪個好學習 瀏覽:969
印度三哥是怎麼了 瀏覽:110
印度出口燈具是什麼標准 瀏覽:505
如何評價中國復工 瀏覽:38
越南人為什麼要付錢 瀏覽:14
英國進口穩定劑哪裡有 瀏覽: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