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巴厘島
巴厘島自助游全攻略
地理位置:巴厘島位於南緯8度,屬於南半球.是印度尼西亞各個群島中一個獨立的小島。面積5633KM2,人口312萬,省會是登巴薩DENPASAR。從北京出發需要大約13個小時的飛行,可乘坐印尼的航班,在雅加達轉機,轉機時不用出關,有專門的轉機通道.有的航班需要在新加坡經停大約45分鍾左右,同樣不能出關,除非你持有新加坡簽證.
氣候:屬於熱帶氣候(在赤道附近),全年一般只分5-10月的乾季和11-4月的雨季,每年7-9月稍微涼爽些,更適宜旅遊.
時差:印尼首都雅加達比上海晚1個小時,但巴厘島與北京相同
官方語言:印度尼西亞語,但當地人之間用巴厘語。由於是度假勝地,每年有大量歐洲、澳洲及亞洲的日韓人士前往,一般英語通用。
簽證:巴厘島可以落地簽,但是需要跟一個旅遊團。落地簽證費用為:美金20/人。我們是出國前就辦好了的。簽證費:RMB600/人
通用貨幣:是盧比,一般表記為RP ,匯率一般美元對盧比是1:8500左右。到處都有MONEY EXCHANGE, 但是在酒店/機場換錢一般匯率低一些。在庫塔和烏布比例都較高。我們在烏布換的1:8650。人民幣的兌換比例是1:1000,所以最好還是帶美元出去合適些。
要注意:印度教認為左手不幹凈,所以和人接觸不要用左手,不要隨便撫摸孩子的頭。
另外,萬一在當地遇到什麼困難,可以致電中國駐印尼大使館。
電話:006-221-5761039(傳達室)/5761037(辦公室)/5761025(領事部)/5761021(政治處)/5761032(文化處)
衣:去熱帶旅遊,大家都知道穿什麼了.鞋子最好穿沙灘鞋,在出去遊玩的時候難免遇到水阿沙阿什麼的.但是一定需要帶上一套長衣長褲,飛機和旅遊車的空調冷氣非常充足.
食: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在巴厘島吃飯比較便宜,而且當地食品也跟中餐比較相象,只是多一些咖喱的味道.烏布的臟鴨子餐廳一定要去(可看我的游記之一中記載),一般2個人的消費在RMB100-200左右。庫塔的POPPIES餐廳也不錯(LP上的推薦),但是我們由於時間關系沒有去成。據說鮮榨芒果汁RMB8.5非常美味。
住:可以選擇住在酒店密集區Nusa Dua。但是由於此區位於巴厘島最南端,出行不是很方便,只能包車前往各區域瀏覽。也可以住Nusa Dua2天左右,然後住在烏布或者庫塔。
行:巴厘島計程車比較貴,而且最好打藍色的計程車,這是他們唯一正規計程車。費用為每公里4元人民幣。如果包車的話我在後面價格部分會跟大家介紹價格。當地車子按照左面行走,和中國不同,和香港一樣,故過馬路或者開車要注意安全。
出發前需要帶的東西:
1.DV+DC+充電器:轉換插頭必須,因為當地使用的是歐標的插頭和插座(兩個圓頭的那種),跟我們平時使用的有所不同。
2.防曬霜:愛美的MM最好用高倍數的,那裡的陽光太過強烈。
3.太陽眼鏡、游泳衣褲,牙膏、牙刷、木梳(前面這3樣一般酒店都不提供,因為習慣問題,與我們國內的酒店有所不同,即使是5星的也一樣。但是房間內的拖鞋和睡衣有提供)
② 泰國為什麼靠左行
受英國的影響。「靠左行」是歐洲的古制。據記載,羅馬教皇卜尼法八世在1300年舉行第一個基督教慶典時,命令所有赴羅馬的朝聖者均須「靠左行」。在當時,「靠左行」是有道理的,因為一般人都是右手便利,如果靠左行,右手就永遠處於外側。
這樣,不論是拔劍自衛,還是干其他的事,左行都比右行方便些。另外,當時人們的交通工具是馬,而上下馬必須在左邊,左邊的馬路邊上造些馬石,人們踩石上馬便可疾奔而去。要是靠右行呢,不得不調轉馬頭才能走。
「靠左行」的國家主要有英國、愛爾蘭、印度、印尼、日本、泰國、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亞等。這些國家除了日本,都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
(2)印尼怎麼步行過馬路擴展閱讀
泰國交通注意事項
1、行車走路靠左行,並遵守交通規則。
2、搭車旅行時,隨時注意自己放置財物的位置。
3、搭乘計程車時先記下車號,以便能迅速找回遺忘在車內的物品。
4、隨時攜帶飯店的名片,萬一迷失方向時可用。
5、避免單獨在寧靜的街道或是荒涼的地區步行。
③ 哪些國家汽車靠右行駛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車是靠右邊行駛的,靠右有166個國家和地區。
靠右邊行駛多是典型大陸國家,如美國、中國、俄羅斯、德國、法國、巴西等;靠左邊行駛多是典型島國和半島、次大陸國家:英國、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泰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
靠左的有77個國家和地區:日本、英國、愛爾蘭、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泰國、南非等,主要是英聯邦國家。
其實中國最開始也是左行制國家,在古代,行人、車馬一般也都是左側行走。因為古人講究禮數,古代一般是「以右為尊」,人們用右手來向對方行禮,所以自己則是靠左站立或者行走;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古人為了騎馬揮鞭時不傷及行人,所以也行程左騎行的習慣。
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國內開始流入汽車,而這些車輛以英國的為主,因此當時也統一規定車輛一律靠左行駛。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當時政府參考了世界各國的政策,同時結合國內國情(當時國內美國車明顯多於英國車),就頒布了新的交通法規:車輛道路靠右行走。而該條例也一直沿用至今。
世界上靠左通行的國家和地區大部分是過去大英帝國的殖民地。曾經,靠左通行是世界的主流。
在過去的西方國家,基本上所有人都是在路的左邊走,因為這是在西方暴力的封建社會最明智的選擇。
既然大部分人的慣用手都是右手,那麼那些騎士們更喜歡走在左邊,這樣他們的右手離潛在的對手更近,而劍鞘遠離對方。同時,這樣也可以避免大家走在路上時劍鞘碰到對面走過來的人。
左行的最大優點來自人類身體的避害本能:人在快速向前運動的情況下,如果突然發現前方有危險,他會本能地向左傾斜,這樣有利於保護心臟。
在公路上,司機如果發現前方來輛大車,向左轉動的動作要比向右快捷得多,這樣避開危險的可能性就大。
右行的優點是,司機方便用左手保持對方向盤的控制,同時可以用左手完成換擋、操作儀錶板等復雜的動作。由於絕大多數人是右撇子,所以向右行駛較為有利。
「左派」的由來:
靠右行還是靠左行,並非一開始就固定,而是長期演變的結果。按照英國人的說法,他們靠左行可上溯到古羅馬帝國。而在中世紀的歐洲,到底靠左還是靠右,最先根據的是騎士們的習慣。
一則,人們騎馬,習慣是左腳先上鐙,右腳再跨上,自然得是在路左上馬;
再則,騎士的任務是經常為面子、美人策馬持矛決斗,而騎士的標准戰斗姿勢是右手持武器,左手挽盾持韁,要方便地刺殺對手,自然得靠在路左。
日本靠左行的歷史緣由與此類似,武士雖不為美人決斗,但和歐洲的騎士一樣經常面臨決斗。武士長刀在左側,便於右手拔劍,身體左邊是脆弱的空當,自然靠左行才能掩護空當便於攻擊防守。
拿破崙開創「右派」:
法國大革命前,法國貴族的馬車同樣也是習慣左行。在受盡壓迫的底層人民看來,「靠左行」意味著貴族與特權,而「靠右行」則帶有「革命」的意義。於是,法國大革命了,車輛右行了。
拿破崙上台後,發動了征服歐洲的戰爭。法國佔領了哪裡,就把靠右行規則帶到哪裡,德國、俄國、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等等。
自從有了拿破崙,歐洲不再集體搞「左傾」。同樣,英國也把自己靠左行的規范帶到了它廣闊的殖民地,像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澳大利亞、南非等等就堅定不移地走「左」的路線。
美國改變「左右」在英國眾多的殖民地里,美國是個例外。
由於美國經過與英國長年戰爭才有國家獨立,而法國在其中多少給予了一定幫助,為徹底與英國劃清界限,美國在建國伊始便由道路交通的「左派」轉為「右派」。
由於汽車駕駛觀察路況的需要,靠右行駛和靠左行駛決定了「左駕車」和「右駕車」之別。美國是現代汽車工業的發祥地,美國的「左駕車」源源不斷地傾銷世界各地,它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很多國家靠左走還是靠右走的問題。
1945年以前,中國一律是靠左行駛的。這是因為當時的中國主要是英國勢力范圍。抗戰勝利後,美國汽車開始大量進入中國,「左駕車」一舉佔了數量優勢,由是之故,國民政府下令從1946年1月1日開始,汽車一律靠右行。
美國車輛到中國後,如果繼續左行,必須要對方向盤及燈光進行改裝,而這需要大量的改裝費用。
正如1945年12月31日的《申報》所稱:「改裝費須達車價百分之十二。統計全國車輛因改裝而支出之費用,殊為浩大,故節省改裝費用,亦為改靠右邊行駛。」
道路交通的「一國兩制」由於歷史原因,香港在交通規則上屬於「左派」,而內地則是「右派」。
於是,1997年香港回歸,在道路交通問題上,內地與香港也採取了「一國兩制」的解決辦法。內地車輛進香港,則遵循香港的靠左行駛。反之,香港車輛進內地,同樣也得入鄉隨俗。
這樣一來,就產生了諸多的不便。雖然在香港與內地的交界處立有明顯的界別標志,但由於交通的繁忙,相對而來的兩列車隊很難在入境的同時,改變車行路線。
於是,人們想出了這么一個解決的辦法。即在深圳與香港的交界處修建了一座特殊的橋梁,入境的汽車只需要按照原有的路規行駛,經過橋梁的巧妙轉接後,「右傾」的汽車到了香港自然「左傾」,而「左傾」的則變為「右傾」。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東北局常委、沈陽特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陳雲率領4000名幹部進入沈陽進行接收工作。
當討論汽車在馬路上是靠左側通行還是靠右側通行一事時,軍管會內部出現了不同意見。此前,東北解放區城鄉都規定汽車靠左側通行,而沈陽與山海關以內國民黨統治區所有城市的汽車都靠右側通行。
主張汽車靠左側通行的理由是:東北解放區及哈爾濱等地的汽車都是靠左側通行,部隊司機和上述地方的司機都有汽車靠左通行的習慣。
現在很多從解放區過來的現役軍人和轉業軍人都在沈陽的馬路上開車,如果規定汽車靠右通行,這些司機就難免不適應,可能會引起交通混亂。
主張汽車靠右通行者的理由是:接管沈陽後,市內原有交警基本留用,他們習慣於按照汽車右側通行的規則指揮交通。如果規定汽車靠左側通行,必將產生因交通警察指揮的原因而引起的交通事故。
為此,陳雲分別召集了兩次會議聽取各方意見,又專門找汽車設計與製造方面的專業人士了解情況。
專業人士告訴陳雲,在汽車工業發展的早期階段,駕駛盤在右邊,因此適合於左側通行;隨著汽車設計不斷改進,駕駛盤的位置移到了左邊,於是汽車就開始靠右通行了。
了解情況後,陳雲考慮到北平、天津、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將陸續回到人民懷抱,汽車通行將成為全國性交通問題。因此,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長計議,要適應汽車工業的發展趨勢。
為避免將來在全國范圍內發生更多的交通事故,應該規定汽車靠右通行。
隨後,陳雲再次召集軍管會會議,在會上對汽車是靠左還是靠右行駛的問題,從局部和全局、眼前和未來等方面的利弊得失作了詳盡的闡述和全面的分析。
與會人員聽完他的發言後,深感言之有理,無不心服口服。由於統一了思想,大家一致同意汽車靠右側通行的意見。
此後,陳雲又要求制定針對汽車靠右側通行的新規則與新措施,以把交通事故減少到最低限度。此後,全國陸續解放的地方都實行了汽車靠右側通行的規定。
④ 中國的交通規則,關於靠右行詳細點
汽車方向盤置於駕駛室的左側還是右側,是由騎士和馬車夫決定的。因採用方向盤置左靠右側行車的國家多是內陸國家,因此被稱為「大陸派」;而方向盤置右靠左側通行的國家多為海島國家,因而被稱為「海島派」。
馬車夫與右側行
原來,方向盤置左、採用右側行車起源於馬車夫坐在左側、靠右行走的習慣。馬車夫都是右手執鞭趕車,自然坐在馬車的左側才方便。18世紀後期出現在美國的八匹馬拉大篷車,在窄路上行駛時,兩車迎面相遇,彼此都向右側靠,並俯視馬車的左側,防止自己的車軸被對方撞壞。汽車問世後,美國人、德國人和法國人都依照馬車夫的習慣,把方向盤放到了座位的左側,靠右邊行駛。
其實,靠右行駛也不是馬車夫的發明,它起源於古代軍隊的行軍慣例。因為士兵們用右手持長矛等兵器。當兩隊士兵迎面相遇時,都靠右側行走,彼此不會發生兵器碰撞。攜帶短兵器的兵士,右手持劍,左手攜盾,從安全方面考慮,將盾牌一側暴露給對方,一旦遭到對方攻擊,也能用盾抵擋。
1789年,法國爆發革命,羅伯斯皮爾命令巴黎馬車和行人一律靠右行駛。拿破崙的輜重車輛也是靠右行駛的。他征服了瑞士、德國、義大利、波蘭和西班牙,使右行成為這些國家的交通規則。1792年美國也頒布了靠右行車的命令。
騎士時代與左側行
左側能行的歷史要比右側通行早幾百年。據說,在騎士時代,高傲的騎士們總是從馬的左側上下馬的。為騎士們准備的上馬石,自然要放置在馬路的左側路邊上。這樣騎士們從馬的左側上馬,不必調轉馬頭就沿著路的左側走了。所以騎士們養成了左側通行的習慣。
左側通行的好處是,他們隨時可抬起右臂,拔劍挺矛,所以馬拉戰車迎敵時,都向左邊靠,以右側接敵。左側一度成為軍事將領喜愛的方位。他們慣用左翼兵力先向敵人進攻。
英國與美國 左側與右側
1300年,羅馬教皇卜尼法八世宣布舉行基督大慶紀念,聲明「條條大道通羅馬」,並指示在羅馬的朝聖者必須靠左側行走。這個布告帶有法律上的強迫性,在西歐延續了五百多年。15世紀,英國稱霸海洋時,由於狹窄的倫敦泰晤士河口船隻很多,為了避免船隻相撞事件發生,英國海軍部規定,凡相對方向開來的船隻,一律靠左航行。當汽車時代到來時,保守的英國人仍然沿用了靠左行進的習慣,將汽車方向盤放到了駕駛室的右側。維多利亞女王還派全權大使到日本游說,建議日本也用靠左行駛的做法。不過,日本實行的是車輛左側通行,行人右側通行,這樣人車相對,人能主動躲避車輛,這也許是受古代達官顯貴外出坐轎,庶民百姓迎面而行,便於躲避的影響吧。
二戰前,我國受英、日等國影響,所以方向盤在右、靠左行駛;二戰後美國汽車源源進入我國,方向盤是在左的,所以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戰時運輸管理局決定改為右側通行了。
目前實行左側行車,方向盤在右側的國家和地區有:英國、愛爾蘭、馬來西亞、尼泊爾、巴基斯坦、印度、印尼、新加坡、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等國家和我國的香港、澳門地區。
除了以上這些國家和地區其他基本和我國相同.
⑤ 暑假去上海看世博會自助游
網上有很多的,我貼一些在下面,你倆可以商量一下,制定合適自己的方案。要耐心看完,有幫助的。
觀世博最牛攻略
散客參觀都是現場預約,如果是跟著旅行社的話就省去了預約的麻煩。園區各出入口共有200台預約機,帶好有效證件和門票就行。
進園從世博軸上走到底就是慶典廣場,在那裡有盛大的開園儀式。看完之後去世博中心,每天的國家館日開幕式在那裡舉行。
看過世博中心之後可以去主題館,那裡有城市人館、生命館、地球館、公眾參與館。這幾個場館雖然都在一個建築中,但是要分開排隊。原則上園區里每個場館都有兩條參觀路線,快速通道是給走馬觀花的遊客專用,建議大家在主要場館及各國自建館中走慢速通道。
參觀完主題館應該時值中午用餐時間。世博中心和主題館之間有條中華美食街。吃完飯一般是13:30左右,去中國館排隊吧。中國館排隊少則45分鍾,多則2小時以上。
等你進場之後去乘電梯,最先來到的是49米那層。看完49米可以去41米那層。那裡是乘坐軌道游覽車參觀的,排很長的隊大家也要去坐坐,感覺是不同的哦!最後是33米那層,介紹未來中國低碳城市的,看看自己未來生活在怎麼樣的環境中。
參觀完中國國家館之後,建議大家去旁邊的省市區館,各個省區市都有600平方米的空間,各具特色。
參觀完中國展館之後又回到門口,千萬別出去哦。休息一下之後往東走去阿曼館、巴基斯坦館、以色列館,順帶著看看斯里蘭卡館。尼泊爾館那裡有千年佛舍利。印度館就在尼泊爾館旁邊。之後看到的是沙特館,這可是外國館中投資最大的,人家花了13億元人民幣呢!摩洛哥館是個玻璃盒子,阿聯酋館也值得一看。
哈薩克館也是個自建館,雖然不大,但本人堅持自建館都要看。
過馬路有兩個值得一看的場館——日本館和韓國館。沿著世博大道往演藝中心走,走到慶典廣場看閉園儀式吧!第一天的行程就是這樣!
建議8:30就到達園區,推薦從長青路大門進入園區參觀。進園第一件還是預約,推薦大家預約美國、英國、法國、瑞士館,預約時間可選擇在下午或晚上。
從長青路出入口進園右手是泰國館。在泰國館前面的大建築就是澳大利亞館。在澳大利亞右手邊的是新加坡館。新加坡館旁邊是馬來西亞館,裡面有舞台可以看演出。看完之後就來到了紐西蘭館,場館的特效是《指環王》特效團隊做的。出紐西蘭館找一找旁邊有很多竹子穿屋頂而出的建築,那就是印度尼西亞館。參觀完印尼館,你可以去國際組織聯合館、汶萊館、菲律賓館,然後可以在休閑廣場休息一下,吃些東西。
請各位上高架步道,往黃浦江方向走,看到藍色的UN館就下去,那是聯合國聯合館,一定要看的。旁邊的世界氣象組織館是最精彩的,那是唯一的國際組織自建館,再往前走紅十字館,也值得一看。
參觀到這里,請大家吃飽喝足。
越過聯合國館旁邊的馬路(長青路),看到有個藤條籃子,那就是西班牙館,一定要看的。
但是休閑廣場另一邊是比利時-歐盟館,裡面有免費吃巧克力,還可以參加關於歐洲知識的競答,每周會抽鑽石給你,每月會抽出大獎送你去歐洲旅行。
比利時旁邊是波蘭,像個剪紙包裝的盒子,上面有咖啡館的。波蘭館旁邊,靠黃浦江的一邊有纜車坐,就是瑞士館。瑞士館旁邊是法國館,裡面有很多藝術珍品,包括羅丹的《青銅時代》等等。法國館旁邊靠波蘭館那面是德國館,裡面有個球,你喊響點就會擺動。
參觀完德國館之後過北環路去愛爾蘭館,然後是挪威館,旁邊是烏克蘭和冰島。再過去就是瑞典館,下來看到的是丹麥館。丹麥館旁邊是芬蘭館。參觀完芬蘭館,過高架步道,去對面的葡萄牙館、斯洛伐克館、捷克館。
然後是匈牙利館,過西營路,是加勒比聯合館,對面是古巴館。古巴館過去是委內瑞拉館,8字形繞一圈出來就是智利館,裡面有口井,拍照留念吧,因為地球另一面就是智利。智利旁邊是墨西哥,過了墨西哥館去加拿大館,加拿大館有太陽馬戲看,很精彩。加拿大館過去是秘魯館,有美食呦!而後是哥倫比亞館和巴西館。出了巴西館先去中南美洲聯合館,以前上海第三鋼鐵廠的厚板車間改造的,很有韻味。然後你可以去美國館參觀,進口有瀑布和大屏幕。
這時,應該吃晚飯了,美國館有餐廳,周邊配套服務也不少。
看完美國館是一連串的租賃館:阿根廷、斯洛維尼亞、南非、埃及、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奈及利亞、利比亞、立陶宛、克羅埃西亞館。草草看完之後去俄羅斯館吧,有12座花瓣塔樓的童話世界。然後看到有個切開的青蘋果,到裡面去看場電影,那是羅馬尼亞館。羅馬尼亞館參觀完是奧地利館,接著是荷蘭館,再是盧森堡館。義大利是很不錯的場館,建築材料是透明混凝土!旁邊就是璀璨的英國館,雖然很小,但真的很漂亮,幾萬個發光觸須隨風擺動。
最後,去非洲聯合館結束行程,裡面有非洲集市,還能買些紀念品。
8:30到園區入口。乘地鐵8號線在西藏南路站下車就是浦西世博園區最大的出入口了。
進去先看到老廠房改建的中國船舶館,在裡面可以看到中國的制船歷史。出來後往南浦大橋方向走,先去中國民營企業館。而後是萬科館,可以去看看2049年中國城市的模樣。
過去之後大阪、台北的展館都不錯,還有巴西聖保羅的案例都值得一看。看到天橋後就上去,在靠近中山南路那邊是城市最佳實踐區最精彩的北部建設案例區。
在那裡有上海的「滬上生態家」,告訴大家現代居住環境的創新。上去有金庸圖書館,運氣好的話會碰上金庸簽名售書。另外西安的大明宮和寧波的滕頭村也不錯。國外方面我推薦大家去倫敦的零碳館,漢堡的漢堡之家,沙特麥加的帳篷城,還有馬德里的竹屋。
看完這些之後,大家重新過天橋去南部街區世界城市廣場,那裡的大型遮陽棚的造價是200萬一把!廣場煙囪底下是未來館,未來館靠近天橋那邊的餐廳是浦西最大的,我推薦去那裡吃。
在未來館,運氣好能見到我。
下午參觀完未來館,請你重新往企業館方向走,這次的參觀線路是中國航空、信息通信、上汽通用。
之後你可以在博覽廣場看演出,可以在原來江南造船廠的老船塢旁嬉戲。然後去震旦館。
鐵路館旁邊是上海企業聯合館,裡面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器人海寶。看完之後去旁邊的太空家園館,裡面展出的都是最先進的航天技術。接著去國家電網館,國家電網館的網站有預約,到時候直接進去不用排隊。靠近黃浦江的是韓國企業聯合館,三星、現代、LG都會在裡面參展。
最後,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世博會160年的歷史,到世博博物館參觀。看完之後去文明館,了解一下城市的昨天。文明館旁邊就是日本產業聯合館。而後,大家可以從魯班路出口離開園區,出口處就是盧浦大橋,白天可以付68元爬到最上面俯覽整個園區。
黃浦區住宿推薦 :明堂上海旅行者國際青年旅舍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江西中路450號
價格:多人間 55元/床;標間 200元/間
推薦理由:旅行者離外灘比較近,步行到北外灘也就是6、7分鍾的樣子,走到地鐵大約12分鍾。旅舍跟蘇州河只隔一條馬路,汽笛聲中步上外白渡橋,有電影里舊上海的感覺。
上海老船長青年旅舍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福州路37號
價格:水手艙 70元/床
推薦理由:又叫船長青年酒店-外灘店,外灘福州路口這幢上世紀的裝飾主義西式建築已走過了80年悠悠歲月,如今成了來自世界各地背包旅遊者溫馨的家。這里提供從幾十元的「水手艙」經濟床位到上千元的特等艙房間。
上海辰龍商務酒店
地址:上海黃浦區牛庄路582號
價格:特價房 158元/間
推薦理由:南京路步行街和北京路生產資料街近在咫尺。外灘、豫園等上海著名景點與其毗鄰,交通十分便捷,只需花2分鍾就可步行至地鐵,驅車5分鍾即可至上海火車站。
上海新易途國際青年旅舍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江陰路57號
價格:多人間 60元/床
推薦理由:整個旅舍是上海民居中的三合院結構,三面房屋的布局克服了一般旅館逐層向上的傳統布局;擁有自己獨立的天井和露天平台,給客人更多的活動和休息的空間。建築物的青磚紅瓦和附近的民居和諧統一,讓客人能深深的融入上海的里弄文化。
⑥ 我國哪種交通工具靠左行駛
在我國,火車是靠左行駛的。
靠左行駛多是典型島國和半島、次大陸國家:英國、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泰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
道路通行方向可分為車輛靠道路左側行駛和靠道路右側行駛兩類。34%的國家靠左行駛,66%的國家靠右行駛。如果按道路里程計算,全世界28%的可通行道路是靠左行駛的,72%靠右行駛。
(6)印尼怎麼步行過馬路擴展閱讀:
道路通行方向是世界各國交通規則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它規定了車輛在道路上的行駛方位,避免出現混亂和事故。
最早的汽車駕駛座位位於車輛的中央,不久之後一些汽車製造商將駕駛員座位安排在靠道路中心線的一側,以便於觀察對面道路來車,另一些汽車製造商將司機座位安置在靠路邊一側,以避免撞上道路旁邊的圍牆、樹籬、水溝等障礙物。
經過實際檢驗發現,前一種辦法更有利於保持道路安全,因此成為汽車製造商的通則。由此形成了左舵車(司機座位在車輛左前方)和右舵車(司機座位在車輛右前方)的區別。
而車輛靠道路的哪一側行駛,則取決於該國長久以來形成的交通規則,並由此形成了更加細致和嚴格的道路交通法規,許多國家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車輛的行駛方向。
⑦ 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為什麼行車靠左
「右派」,多是典型大陸國家,如美國、加拿大、中國、俄羅斯、德國、法國、巴西等;「左派」,多是典型島國和半島、次大陸國家如:英國、日本、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印尼、泰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
「左派」曾經風靡世界靠右行還是靠左行,並非一開始就固定,而是長期演變的結果。在古時,無論中外,道路行走的規范都是相當地方化的,但道路延長,交往擴大,地方性習慣區域化,區域化習慣變全國性規范。
這一時期,世界上較多被採用的,恰是與現在完全相反的靠左行。按照英國人的說法,他們靠左行可上溯到古羅馬帝國。而在中世紀的歐洲,到底靠左還是靠右,最先根據的是騎士們的習慣。一則,人們騎馬,習慣是左腳先上橙,右腳再跨上,自然得是在路左上馬;再則,騎士的任務是經常為面子、美人策馬持矛決斗,而騎士的標准戰斗姿勢是右手持武器,左手挽盾持僵,要方便地刺殺對手,自然得靠在路左。
日本靠左行的歷史緣由與此類似,武士雖不為美人決斗,但和歐洲的騎士一樣經常面臨決斗。武士長刀在左側,便於右手拔劍,身體左邊是脆弱的空當,自然靠左行才能掩護空當便於攻擊防守,武士靠左走,老百姓不敢右行迎頭冒犯,遂舉國「咸於左派」。
拿破崙開創「右派」陣營說來有趣,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靠右行駛的緣由還得扯上拿破崙。法國大革命前,法國貴族的馬車同樣也是習慣左行。在受盡壓迫的底層人民看來,「靠左行」意味著貴族與特權,而「靠右行」則帶有「革命」的意義。於是,法國大革命了,車輛右行了。
拿破崙上台後,發動了征服歐洲的戰爭。法國佔領了哪裡,就把靠右行規則帶到哪裡。德國、俄國、義大利、西班牙、比利時等等。正是,自從有了拿破崙,歐洲不再集體搞「左傾」。同樣,英國也把自己靠左行的規范一一帶到它廣闊的殖民地。像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澳大利亞、南非等等就堅定不移地走「左」的路線。
美國改變「左右」力量對比在英國眾多的殖民地里,美國是個例外。由於美國經過與英國長年戰爭才有國家獨立,而法國在其中多少給予了一定幫助,為徹底與英國劃清界限,美國在建國伊始便由道路交通的「左派」轉為「右派」。
由戰爭原因改變「左右陣營」的不僅僅是美國,匈牙利、奧地利、捷克就是在二戰中被德國佔領才改為靠右行駛的。
當美國加入到「右傾」陣營後,「左右」的力量對比開始發生明顯改變。眾所周知,由於汽車駕駛觀察路況的需要,靠右行駛和靠左行駛決定了「左駕車,和 「右駕車」之別。美國是現代汽車工業的發祥地,美國的「左駕車」源源不斷地傾銷世界各地,它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很多國家靠左走還是靠右走的問題。
中國便是典型,1945年以前,中國一律是靠左行駛的。這是因為當時的中國主要是英國勢力范圍。抗戰勝利後,美國汽車開始大量進入中國,「左駕車」一舉佔了數量優勢,由是之故,國民政府下令從1946年1月l日開始,汽車一律靠右行。另外,美國也順便「左右」了加拿大。
駱駝阻止巴基斯坦「右傾」並不是所有國家的「左右路線」改變都如加拿大和中國這般順利。在改變「左右路線」時,習俗給變革帶來很大阻力。例如瑞典,起初屬於「左派陣營」,但由於周圍的國家,如挪威、芬蘭等都是「右派」,這給瑞典的跨國交通帶來諸多的不便。
於是,瑞典為「左右」問題進行了公民投票。結果超過80%的國民不同意改革。不過,瑞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