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一屆亞運會在哪一年哪個國家舉行
第一屆亞運會於1951年3月4日至11日在 印度新德里(New Delhi)舉辦
有十一個國家和地 區的489名運動員參加6個項目的角逐。
第一屆亞運會獎牌榜前3名
第一名 日本 金牌24枚,銀牌20枚,銅牌14枚
第二名 印度 金牌15枚,銀牌18枚,銅牌19枚
第三名 伊朗 金牌 8枚,銀牌 5枚,銅牌 2枚
⑵ 中國那年 舉辦的亞運會
第十一屆亞運會
1990年9月22日——10月7日
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自己的土地上舉辦的第一次綜合性的國際體育大賽,也是亞運會誕生以來的40年間第一次由中國承辦的亞洲運動會。來自亞奧理事會成員的37個國家和地區的體育代表團的6578人參加了這屆亞運會。代表團數和運動員數都超過了前十屆。
中國派出636名運動員參加了全部27個項目和2個表演項目的比賽。中國台北時隔12年後,作為中國一個地區的代表隊重返亞運大家庭。
亞洲各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在本屆亞運會上創造了優異成績:中國自行車女選手周玲美以1分13秒899的優異成績打破了一公里計時賽的世界紀錄;韓國射箭運動員先後6次打破女子個人全能、男子個人全能和男子團體3項世界紀錄;52人打破42項亞洲紀錄;109人打破98項亞運會紀錄。本屆亞運會的乒乓球、羽毛球、跳水、體操、柔道、射箭、射擊、舉重、曲棍球等項目比賽,堪稱「世界水平的較量」。在強手如林的激烈角逐中,有25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奪得本屆亞運會的獎牌,其中15個國家和地區的選手獲得了金牌。第11屆亞運會全面檢閱了亞洲體育的總體水平,射箭、跳水、乒乓球、羽毛球等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項目,依然顯示出雄厚的實力;游泳、自行車等個別項目提高明顯,已接近世界水平。
中國運動員獲得全部金牌的3/5,總體水平在亞洲佔有較大的優勢。男子游泳運動員沈堅強獲5枚金牌,列個人金牌數首位。但從本屆亞運會上中國運動員所取得的具有世界水平的成績來看,中國運動員仍未擺脫陰盛陽哀的怪圈。
本屆亞運會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多獎選手何其多。據統計,本屆亞運會僅多塊金牌或銀牌的獲得者就有198名運動員,僅他們獲得的獎牌就達528塊,其中中國運動員有108名,佔一半以上。中國在本屆亞運會上獲金牌和獎牌最多的國家,共獲341 枚獎牌,其中金牌183枚。共有73名運動員是多塊金牌的獲得者,其中中國運動員54名,佔2/3強。多獎選手的前19名全是中國運動員,我國游泳名將沈堅強名列第一,他一人獨獲5枚金牌,也是本屆亞運會唯一獲得5枚金牌的運動員。排在他後面的依次是:王曉紅4金1銀,林莉4金1銀,許海峰4金,楊文意4金,庄泳4金,謝軍3金2銀1銅,張秋萍3金2銀,李敬3金1銀1銅,王義夫3金1銀1銅,國林躍3金1銀,陳翠婷3金1銀,王潤喜3金1銀,許艷華3金1銀,李對紅3金1銀,王麗娜3金1銀,鄧亞萍3金1銀,紀剛3金,黃世平3金。這19名運動員就奪取了全部310塊金牌中的64塊。獲得3枚以上金牌的22名選手中,除了韓國皮劃艇選手,其餘都是中國運動員。
本屆運動會的吉祥物為中國的大熊貓,取名「盼盼」。
中國為辦好本屆亞運會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興建了以本屆亞運會主體育場為主的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和亞運村,並建了大量的立交橋和寬敞的馬路。北京市的市容也煥然一新。
亞運會開幕前不久,為中國申辦本屆亞運會成功做出巨大努力的亞奧理事會主席、科威特的法赫德親王在8月爆發的海灣戰爭中不幸去世,成為本屆亞運會最大的遺憾。
獎牌榜
國家和地區 金 銀 銅 總計
中國 183 107 51 341
韓國 54 54 73 181
日本 38 60 76 174
朝鮮 12 31 39 82
伊朗 4 6 8 18
巴基斯坦 4 1 7 12
印尼 3 6 21 30
卡達 3 2 1 6
泰國 2 7 8 17
馬來西亞 2 2 4 8
印度 1 8 14 23
蒙古 1 7 9 17
菲律賓 1 2 7 10
敘利亞 1 0 2 3
阿曼 1 0 0 1
中國台北 0 10 21 31
香港 0 2 5 7
斯里蘭卡 0 2 1 3
新加坡 0 1 4 5
孟加拉國 0 1 0 1
緬甸 0 0 2 2
寮國 0 0 1 1
澳門 0 0 1 1
尼泊爾 0 0 1 1
沙烏地阿拉伯 0 0 1 1
總計 310 309 357 976
⑶ 亞運會中國代表團什麼時候成立
第十八屆亞運會將於8月18日到9月2日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舉行。2018年8月6日上午,第十八屆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成立動員大會在國家體育總局舉行。
中國體育代表團將參加除卡巴迪和舉重外的全部大項,即38個大項、376個小項。其中31個大項、296個小項為奧運項目。在所有參賽運動員中,有632人沒有亞運會和奧運會經歷,因此可以說,這支中國代表團是一支以年輕運動員為主的參賽隊伍。代表團中有19名奧運會冠軍,來自自行車、跆拳道、蹦床、跳水、排球等7個項目。
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將分期、分批前往印尼,團部成員將於8月15日出發。
⑷ 中國亞運會是哪一年
截止2022年,中國已經舉辦了兩屆亞運會,分別在2010年和1990年。
1、1990年北京亞運會:
第11屆亞運會於1990年9月22日-10月7日在中國北京舉行。 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辦的綜合性國際體育大賽,來自亞奧理事會成員的37個國家和地區的體育代表團的6578人參加了這屆亞運會。中國派出636名運動員參加了全部27個項目和2個表演項目的比賽。
2、2010年廣州亞運會:
2010年廣州亞運會,即第16屆亞洲運動會。由廣州市主辦,汕尾市、佛山市、東莞市協辦並於2010年11月12日-2010年11月27日在中國廣州舉行,廣州是中國第二個取得亞運會主辦權的城市。廣州亞運會設42項比賽項目,是亞運會歷史上比賽項目最多的一屆。
北京亞運會是1990年。
第11屆亞運會於1990年9月22日-10月7日在中國北京舉行,這是中國第一次舉辦的綜合性國際體育大賽,來自亞奧理事會成員的37個國家和地區的體育代表團的6578人參加了這屆亞運會。
中國派出636名運動員參加了全部27個項目和2個表演項目的比賽,中國台北隊時隔12年後,作為中國一個地區的代表隊重返亞運大家庭。
⑸ 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的參賽國家及地區
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的參賽國家及地區:
阿富汗、巴林、孟加拉國
、不丹、汶萊、柬埔寨、中國 、中國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 、伊拉克、日本、約旦、哈薩克、朝鮮、韓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寮國、黎巴嫩
、中國澳門、馬來西亞、馬爾地夫 、蒙古、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
、巴勒斯坦、菲律賓、卡達、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斯里蘭卡、敘利亞、中國台北、塔吉克、泰國、東帝汶、土庫曼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烏茲別克、越南、葉門 。
(5)中國隊什麼時候出發去印尼亞運會擴展閱讀:
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所有的45個國家或地區都將參賽,這包括科威特,在與國際奧委會溝通之後,國際奧委會決定暫停對科威特製裁。
第18屆亞洲運動會於2018年08月18日至2018年09月02日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舉行,雅加達是繼曼谷、新德里後第三個取得第二次亞運會主辦權的首都城市。雅加達曾於1962年舉辦第4屆亞運會。雅加達亞運會設40項比賽項目,包括32個奧運項目和8個非奧項目。雅加達還在亞運會後將舉辦第三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第十八屆亞運會的協辦城市是巨港。
雅加達亞運會將於8月19日進入第一比賽日,9月2日閉幕,來自亞洲45個國家和地區,超11300名運動員,參與總計40個大項、465個小項的競爭。
⑹ 中國男籃已經抵達雅加達了
雅加達亞運會開幕式前一天,中國男籃終於抵達。從全隊上下輕松的神情來看,無論是教練還是隊員,都已經做好了大賽的准備。至於前幾天備受關注的克拉克森跟菲律賓男籃合練的消息,根本沒被男籃隊員放在眼裡。
都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8月21日,中國男籃就將在亞運首秀中,迎戰來勢洶洶的菲律賓隊,如果球隊想要奪冠,續寫亞洲男籃王者之師的輝煌,打好球隊的揭幕戰至關重要。祝願男籃小夥子們能夠旗開得勝。
加油啊!中國男籃!
來源:搜狐新聞
⑺ 中國足球隊的歷史知道嗎
中國國家足球隊始創於1924年,起初只有男子足球隊,女子足球隊於1984年成立。在1931年加入國際足球聯合會(FIFA),1958年退出,並在1979年重新加入。
從1976年起,男子足球隊連續9次參加AFC亞洲杯足球賽,並於1984年和2004年兩度打進決賽。女子足球隊在1999年FIFA女足世界盃上獲得亞軍,男子足球隊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在FIFA世界盃上的亮相是2002年韓日世界盃。
民國時期
1913年,第一屆遠東運動會(亞運會前身)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舉行,這是中國足球隊第一次參加正式國際比賽,最終獲得亞軍。從此,中國足球在亞洲鮮遇對手。1913年至1934年,遠東運動會一共召開了10屆,第一屆獲得亞軍,21年間,中國隊蟬聯9屆遠東國家足球冠軍。
當時的遠東運動會,每逢中國足球隊與日本隊交戰,動輒打出5比1,4比0的大比分。上海遠東運動會,中國隊5比0大勝日本隊獲得冠軍,在日本舉行的遠東運動會上,中國隊5比1戰勝日本隊再次獲得冠軍。為此,日本報紙的號外標題為,「中國足球鐵軍,堂堂十年連勝」。從此,「中國鐵軍」的贊譽不脛而走。
1936年8月,中國足球隊參加第11屆德國柏林奧運會,當時的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成立了足球選拔委員會,考察全國各地的頂尖足球選手。經過3個月的選拔,1936年4月,中國足球隊22人名單正式公布,「亞洲球王」李惠堂、香港歌星譚詠麟的父親譚江柏名列其中。然而,中國足球隊的奧運之行卻充滿艱辛,差點兒因5萬元而難以成行……為解燃眉之急,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的所有工作人員集體出動,分別向國民政府中央各院部、全國各省市地方政府尋求支持。經過一番在全國從上到下、鋪天蓋地式的「化緣行動」共籌集資金17萬元,但仍缺5萬元。又是一番緊急討論,註定了中國足球隊的第一次走向世界之旅多災多難。協進會決定,足球隊自籌資金,提前兩個月到東南亞各國進行表演賽,以門票收入作為參加奧運會的費用。1936年5月,中國隊從上海出發,轉戰越南、印尼、緬甸、印度等國,在兩個月的27場比賽中,24勝3平,不少當地華僑甚至焚香拜佛,歡迎中國隊的到來。
為了節約經費,在兩個月的旅途中,乘船時選擇最低等的艙位,住宿則找最便宜的旅館里最便宜的房間,有時床位不夠還需打地鋪。到達「賣藝地點」後,大家不是擔心強隊不與中國隊比賽,就是害怕天公不作美,導致雨天無法比賽,因為這樣都難以吸引大量觀眾,減少門票收入。更滑稽的是,為了防止當地主辦單位從中作弊,比賽時,替補球員都要到賽場的各個入口處「監票」。當時,還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獲勝一方可獲得更多的門票收入,所以,主力隊員一場不落地把27場比賽踢完,即使有傷病或體力難支,也要咬牙堅持。整個東南亞之旅,中國隊共獲得近20萬港幣的收入。到達印度孟買後,中國隊給因經費短缺而滯留國內的中國奧運會代表團匯去5萬元,解決了整個中國奧運會代表團的經費問題。雙方在孟買會合後,一起前往德國首都柏林。 德國柏林奧運會足球賽制一開始就直接抽簽踢淘汰賽,若首場告負便打道回府。一路歷盡磨難,中國隊首場便對陣英國隊。不過,英國人的情報工作做得好,中國隊東南亞之行的驕人戰績,他們早有耳聞,李惠堂的名聲,也早已傳至英倫三島,為此英國王室特地給英國足球隊發來專電以資鼓勵。
1936年8月6日下午5點半,中國隊第一次亮相世界賽場,與英國隊在柏林康姆遜球場狹路相逢。當時的比賽觀眾多達萬人。比賽一開始,早已洞悉中國隊虛實的英國隊便嚴密看防李惠堂,使其縱有絕技也難以施展。上半場,中國隊攻勢凌厲,一次下底傳中後的破門,可惜被裁判吹為越位。兩隊以0比0結束上半場後,中場休息時,在場的西方記者紛紛在廣播中感嘆,中國隊出人意料,不同凡響。下半場,雙方易地再戰,由於在東南亞連續征戰,再加上抵達柏林後舟車勞頓,中國隊逐漸體力不支,最終以0比2告負,就此結束了中國足球在世界賽場的「首演」。盡管輸給英國隊,但腳下技術、戰術素養絲毫不弱。賽後,中國隊的表現引起歐洲各足球強國的關注,英國報紙也對中國隊評價極高,於是,歐洲各國邀請中國隊前去比賽的電報接連飛來。在法國巴黎,中國隊戰平法國職業聯賽中的強隊巴黎紅星隊,李惠堂技驚四座。賽後的晚宴上,紅星隊的總經理拿著工作合同直接找到李惠堂,讓他留在巴黎,並許以優厚待遇。當時,國際奧委會禁止職業球員參加奧運會。李惠堂一口回絕道:「我還要繼續代表中國參加奧運會。」
在英國倫敦,中國隊戰平英國職業聯賽冠軍球隊哥靈頓隊,觀戰的阿森納隊主教練指著李惠堂惋惜地說道:「要是你再年輕10歲就好了,我一定把你留在阿森納隊,無論如何也不讓你回中國。」
中國國家足球隊始創於1924年,起初只有男子足球隊,女子足球隊於1984年成立。在1931年加入國際足球聯合會(FIFA),1958年退出,並在1979年重新加入。
從1976年起,男子足球隊連續9次參加AFC亞洲杯足球賽,並於1984年和2004年兩度打進決賽。女子足球隊在1999年FIFA女足世界盃上獲得亞軍,男子足球隊第一次也是至今唯一一次在FIFA世界盃上的亮相是2002年韓日世界盃。
現代發展
中國隊長期以來一直在爭取在亞洲地區獲得錦標,在亞洲杯、亞運會等亞洲級別的賽事中取得過不錯的成績,在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中出線過一次。
中國男子足球隊
足球運動在中國很受歡迎,大約有3千萬觀眾收看了2002年世界盃足球賽里中國參加的比賽。收看2004年亞洲杯足球賽決賽的觀眾甚至超過了這個數字。
2005年,中國贏得了2005年東亞足球錦標賽的男子組冠軍和澳門東亞運動會的男子足球項目金牌。
在2010年2月10日的東亞四強賽上,中國3-0完勝韓國,打破32年逢韓不勝的魔咒。
2010年東亞四強賽3-0完勝韓國首發陣容
2010年2月14日,2010年第4屆東亞錦標賽在日本東京國立霞丘競技場鳴金收兵。經過三輪共六場比賽的激烈爭奪,最終中國隊以2勝1平且「零失球」的不敗戰績,奪得了本屆賽事的冠軍。。
⑻ 亞運會是哪一年在中國正式開始的
亞運會第一次在中國舉辦是1990年。
這是中國舉辦的第一次綜合性的國際體育大賽,來自亞奧理事會成員的37個國家和地區的體育代表團的6578人參加了這屆亞運會。
中國派出636名運動員參加了全部27個項目和2個表演項目的比賽。中國台北時隔12年後,作為中國一個地區的代表隊重返亞運大家庭。
(8)中國隊什麼時候出發去印尼亞運會擴展閱讀:
亞運會的歷史由來:
亞洲運動會(Asian Games)簡稱亞運會,是亞洲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每四年一屆,與奧林匹克運動會相間舉行。
二戰結束後,亞洲許多國家先後擺脫了殖民統治,獲得了獨立和解放,建立了新的社會制度。隨著戰爭創傷的平復,人民生活日趨安定,體育運動也逐漸活躍起來。
1948年7月,因戰爭中斷了12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倫敦恢復舉行。
在這一歷史背景下,亞洲體育界人士產生了恢復遠東運動會的想法。當時印度體育領導人古魯桑迪認為遠東運動會不足以體現亞洲體育運動的水平和亞洲人民團結精神,主張創辦一個所有亞洲國家的亞洲運動會。
他遍訪了來倫敦參加奧運會的亞洲國家體育代表,並邀請了韓國、中國、菲律賓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召開了關於成立亞洲體育運動組織的籌備會議。
會議決定於1949年2月在印度新德里舉行第一屆亞洲運動會(因印度國內原因,運動會延至1951年舉行)。
亞運會的比賽項目不像奧運會那樣有嚴格的規定,除田徑、游泳、足球、籃球等廣為開展的項目每屆都必須列入外,主辦國可根據自身的條件和運動技術水平適當增減。
⑼ 中國舉行的第一次亞運會在哪年,哪些國家參加
中國舉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會在1990年,舉辦時間為09月22日到10月07日。來自亞奧理事會成員的37個國家和地區的體育代表團的6578人參加了這屆亞運會。
這些國家分別是:
阿富汗、巴林、孟加拉國、不丹、汶萊、中國、印度、印尼、伊朗、日本、朝鮮、韓國、科威特、寮國、黎巴嫩、馬來西亞、馬爾地夫、蒙古、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菲律賓、卡達、沙烏地阿拉伯、新加坡、斯里蘭卡、敘利亞、泰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越南、葉門。
(9)中國隊什麼時候出發去印尼亞運會擴展閱讀
1、吉祥物:盼盼的原型出生於四川,1984年,四川省熊貓保護區內竹子大面積開花,熊貓遭遇食物危機,那時的盼盼才4歲,飢餓中它漂流在寶興縣巴斯溝的一條小河中,被一位農民發現而得救,一度名叫「巴斯」。
1990年,「巴斯」應亞運會組委會邀請赴北京參加第十一屆亞運會相關活動,自此搖身一變,成為亞運會的吉祥物盼盼名揚天下。
2、中國1990年亞運會成績:中國代表團最終收獲183金,幾乎佔了金牌總數的百分之六十。中國競技體育就此確立了在亞洲體壇的霸主地位。中國男子游泳進步明顯,其中,沈堅強以五枚金牌的驕人成績,榮膺「多金王」。
⑽ 中國什麼時候才開始參加亞運會
第7屆亞運會於1974年9月1日至16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的3100名運動員參加了16項比賽的角逐,規模為前7屆之最,1970年的曼谷亞運會,亞運會聯合會的成員還不到20個,參加比賽的人數也只有1700多人,因此第7屆亞運會無疑具有更加廣泛的代表性。值得一提的是,伊朗不僅幫助中國代表團重返亞運舞台,充滿魄力的他們還不顧阿拉伯國家的反對,為發揚亞運會的精神,允許以色列參加比賽。
蘇之渤奪得中國代表團亞運首金
這是新中國建國後首次參加的亞洲最大型國際綜合性賽事,全國上下都特別重視,作為中央當時主管體育工作的領導,鄧小平同志希望中國代表團既能獲得好成績,也能進一步鞏固與友好國家的友誼。最終首次參加亞運會的中國代表團由曾在中美乒乓外交中表現優異的趙正洪少將任團長,269人的代表團參加了14個項目的比賽,以33金64銀27銅的成績列團體總分第3。
中國運動員在該屆亞運會上第一次展現了體育強國的實力:射擊運動員蘇之渤為中國代表團奪得了首枚亞運會金牌;中國女射手李亞敏以555環的成績一舉打破女子標准手槍25米60發射擊的世界紀錄,成為該屆亞運會唯一打破世界紀錄的運動員;中國跳水隊包攬4金,年僅15歲的「跳水神童」李孔政獲得男子跳台冠軍,著名跳水女將鍾少珍更是包攬女子跳台、跳板兩項冠軍;此外中國代表團還拿下7枚乒乓球金牌中的6枚,羽毛球7金中的5金。
體操和擊劍是該屆亞運會的新增項目,中國體操健兒一舉擊敗了強大的日本隊,奪得全部14枚金牌中的8枚。其中,蔣紹毅為中國體操隊奪得了包括女子團體在內的5枚金牌,開創了中國體操的「蔣紹毅年代」,而蔡煥宗也為中國隊奪得了男團、鞍馬和單杠3項冠軍,中國體操隊在亞運會的第一枚金牌就是男團金牌,自此以後的每屆亞運會,體操男團和女團的金牌均落入中國隊囊中,至今從未旁落。
在第7屆亞運會期間,中國還參與發起成立了亞洲水上運動(游泳、跳水、水球)聯合會和亞洲手球聯合會,並在足球、羽毛球等8個亞洲單項體育組織中獲得了應有的位置,亞洲擊劍聯合會也接納中國為其會員。
應該說,中國的體育外交在第7屆亞運會上獲得了重大勝利,各國紛紛表示支持盡快恢復中國在奧委會上的合法地位,自此之後,中國體育開始全面沖出亞洲,走向世界。
第七屆亞運會 時間:1974年9月1日至9月16日 地點:伊朗德黑蘭(中國從此屆起開始參加亞運會)
第八屆亞運會 時間:1978年12月9日至12月20日 地點:泰國曼谷
第九屆亞運會 時間:1982年11月19日至12月4日 地點:印度新德里(中國從此崛起,稱霸亞洲體壇)
第十屆亞運會 時間:1986年9月20日至10月5日 地點:韓國漢城(首爾)
第十一屆亞運會 時間: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 地點:中國北京
第十二屆亞運會 時間:1994年10月2日至10月16日 地點:日本 廣島
第十三屆亞運會 時間:1998年12月6日至12月20日 地點:泰國曼谷
第十四屆亞運會 時間:2002年9月29日至10月14日 地點:韓國釜山
第十五屆亞運會 時間:2006年12月1日至15日 地點:卡達多哈
第十六屆亞運會 時間:2010年 地點:中國廣州
第十七屆亞運會 時間:2014年 地點:韓國仁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