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川普不和默克爾握手尷尬嗎
綜合報道,當地時間1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接待來訪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因暴風雪延宕至今的會面,氣氛似乎也偏冷。兩人在包括北約組織(NATO)、防務支出與自由貿易協議等議題上難達共識,特朗普還一度對默克爾提議握手充耳不聞。
資料圖:美國總統特朗普(右)
香港《文匯報》稱,美德峰會可謂兩種截然不同領袖風格的碰撞,默克爾沉著冷靜,特朗普則言論大膽出位。德國將在半年後大選,默克爾選情未容樂觀,特朗普亦急於履行競選承諾,雙方的博弈將影響美德長遠關系走向。
分析指,默克爾此行還把9月大選的因素計算在內,她希望維持美歐緊密聯系,亦明白德國人普遍不喜歡特朗普,因此須作出微妙平衡,避免顯得過於親近華府。
這次會晤最大的特色,在於美德都經歷了重大轉變,德國一直不願在外交議題上擔任太搶眼的角色,但如今已成為西方的領袖;另一方面,美國不再重視歐洲,疏離的程度也是前所未見。
2. 見面不握手默克爾和特朗普的關繫到底有多糟糕
默 克 爾和特 朗 普從一開始就沒「對上眼」。
9月3日,在德國大 選前的唯一一次電 視辯 論中,默克爾的競 選 對手舒爾茨對特朗普政 府的「不靠 譜」直接開 炮,而默克爾則強調德 美關系的重要性,強調在朝核問題上將與相 關國 家 領 導 人商 談,其中包括美國總 統。
3. 德國總理默克爾,她為什麼如此喜歡來中國
自從默克爾就任德國的總理以來,她總共來中國有12次,而且是到訪了12座城市。默克爾喜歡來中國的原因有很多。默克爾欣賞中國或者是被中國文化所吸引他來畢竟中國地大物博,每一處都有不同的文化,或許她需要多來幾次才能慢慢體會到中國的文化呢?
默克爾的到訪是對外界釋放出明確的信號,因為中德兩個國家的合作可能會吸引其他國家一起來合作來把蛋糕做大,那麼每一個國家的所能夠分到的蛋糕也越來越多。而且可以讓默克爾感受一下中國的文化,他回去治理國家的時候也會受到一些影響,有一個樣世界對中國改觀的作用。
4. 德國總理默克爾的丈夫
約阿希姆·紹爾。
默克爾的第二任丈夫約阿希姆·紹爾現年67歲,為柏林洪堡大學教授,研究領域系量子化學。約阿希姆·紹爾在默克爾成為總理前便相當低調,很少在媒體曝光。
2009年,約阿希姆·紹爾曾與默克爾一道出席在德法邊境的法國城市斯特拉斯堡舉辦的北約峰會。不過由於那場峰會有一部分活動是在一河之隔的德國城市凱爾舉行,因此被德國媒體戲稱為「半主場」,而非嚴格意義上的出訪。
默克爾在攻讀博士學位時,約阿希姆是她的指導老師,後來兩人都曾在原東德科學院工作。1981年,默克爾和前夫烏爾里希·默克爾(Ulrich Merkel)結束了5年的婚姻後開始與現任丈夫約阿希姆交往,但兩人一直沒有結婚。
直到1998年,默克爾升任基督教民主聯盟副主席後,有反對者對她和約阿希姆的非婚同居提出質疑,於是他們才正式結婚。
默克爾和紹爾的婚禮十分低調,沒有邀請親友、也沒有人見證。盡管紹爾和默克爾的行事風格大相徑庭,但是外界公認這對夫婦相處得非常默契和融洽。
5. 默克爾和普京就什麼問題會談
默克爾和普京就多個棘手問題舉行會談。
在談及敘利亞沖突時,默克爾強調首先應避免發生人道主義災難。普京敦促歐洲增加對敘人道主義援助,從而讓敘難民返回祖國。
對於伊朗問題,默克爾說,德國支持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但對伊朗在葉門和敘利亞的活動以及彈道導彈計劃表示關切。普京表示,維持該協議對於增強國際安全至關重要。
默克爾17日曾說,她與普京的會晤只是一個工作會議,不會有特定的結果。
來源:新華網
6. 德國總理默克爾與特朗普的關系不太好嗎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幕前似乎跟特朗普的關系不太好。默克爾2017年訪問美國期間跟特朗普一起見記者時,曾向他建議應記者的要求握手,但他沒有理會她。
德國2017年也曾邀請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出席在柏林舉行的G20峰會,似乎同時希望通過美國「第一家庭」與特朗普建立關系。
來源:參考消息
7. 國際政壇上的歡喜冤家,默克爾和普京之間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關系
默克爾和普京做為兩個國家的領導人,他們代表的是自己國家的利益,只是因為默克爾和普京曾經有過相似的生活環境、相同的工作使命,並且語言交流暢通,所以兩人的私下關系應該不錯,但是這並不能改變他們彼此的立場,他們永遠都是將自己本國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
一、曾經相同的生活經歷、相同的工作使命、語言交流無障礙,默克爾和普京的私人關系應該不錯
雖然兩人的私下關系不錯,但是德國和俄羅斯之間還是存在許多矛盾的,德國是歐盟國家,也是北約國家,和俄羅斯在歷史上就存在一定的矛盾,就是如今在國際問題上仍然有許多不同的立場,但是他們做為兩個國家的領導人,首先考慮的問題就是本國的利益,所以雖然他倆的私人關系不錯,但是涉及到國家利益的時候,還是會各為其主據理力爭的。
8. 德國和美國的關系如今是怎麼樣啊
《人民日報》駐德國記者江建國不久前發表專文,分析了德美矛盾。該文說,在反對美國對伊拉克開戰的行列中,德國不僅最早,而且以最不含糊的態度站在最前列。如果是法國或俄羅斯率先採取這種堅決的立場,世界輿論不會奇怪,但恰恰出自德國這個美國過去最親密的盟友,確實令人意外。這也是美國格外不能容忍它的原因。德國之所以採取這種態度,或者說它之所以走得這樣遠,既有近期的政治原因,也有更為深遠的歷史背景。
從近期來說,施羅德連任總理後國內糟糕的經濟形勢,是促使施羅德帶頭扮演「世界良知的律師」角色的直接原因。換言之,施羅德需要外交上的形象得分來改變其在內政上的不利局面。德國對美國對伊政策的上述兩個基本立場,施羅德都是在競選集會上宣布的。德國同美國的爭論早已超出要戰爭還是要和平的范疇,因為施羅德在實際上已把布希、而不是薩達姆當成世界安全的頭號風險,把阻止布希發動對伊戰爭作為德國的頭號外交目標。無論是施羅德還是布希,都很清楚這樣一點,即德美爭吵的不斷升級,實際上爭的是一個世界新秩序問題。法國稍後與德國站到一起,俄羅斯隨後又加入這個行列,更加清楚地說明德美爭吵的實質。
德國同美國的爭吵在施羅德時代達到這個程度,當然不是偶然的,而是德國在統一後變成「正常國家」的某種表現。《紐約時報》記者羅傑·科恩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場爭吵是一個雙邊關系的轉折點,「德國正在爭取平等」。美國前駐德國大使約翰·科恩布盧姆說,「統一後的德國正在塑造某種特質和自我意識」。但問題是,德國能不能徹底拋開它的歷史,完全不考慮「波恩共和國」時期的外交政策遺產?柏林《每日鏡報》的一篇文章說:「一方面我們應該、也想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另一方面我們又應該、也要永遠想到希特勒。但是一個正常的國家不能老想到希特勒。」這篇文章形象地把當前的德國比作一個剛成年的孩子,要離開母親監護獨立生活,卻還不知道在外面獨立生活是如何艱難。出於這些原因,德國政界和輿論界對施羅德帶頭與美國作對持批評意見的人不少,而且不僅來自反對黨。一些知名人士刊登大幅廣告,呼籲加強德美關系。據報道,曾經苦心孤詣地修補德美關系的外長菲舍爾,對施羅德總理處理對美外交的做法並不滿意。
德美關系已經到了很難修復的地步。拉姆斯菲爾德2月初在美國會作證時,把德國與利比亞和古巴相提並論,說明德國在美國眼中地位已經跌到不能再跌的低點了。有消息說,自從去年夏天施羅德發表不參戰的言論以後,北約的危機磋商會議不再請德國參加了。德國輿論不止一次說過這樣一句發人深省的話:美國已經永遠拋棄了德國。
9. 德國總理默克爾任期14年,卻訪華12次,這能說明中德關系非常友好嗎
德國一直算是美國的跟班小弟,因為一些利益的關系,在國際關繫上也從不和美國唱反調,而對於中國的態度比俄羅斯好不到哪去。其實,在國際中沒有真正的好與壞,只有國力的強與弱,只有你強了,才會有人去願意和你交朋友。這時的德國也是沒得選了,而中國的未來也是比較光明的,德國才願意和中國拉近關系。
而德國已經進入了資本慢增長狀態,而國內人口增加率更是負數,這使得德國發展的後勁不足,而中國蓬勃的人口紅利和科技發展速度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前德國非常需要中國的市場來恢復經濟;而中國也需要德國的技術,並且中國也需要德國參與中國的市場競爭,這不但可以促進自己的進步,也可以充分向世界證明中國市場。
10. 默克爾表態伊核協議破壞不是伊朗單方面責任,她這樣講有何目的
她可能也是說出了實事,畢竟這也算得上是大事。伊朗還沒有強到可以和這幾個國家抗衡的地步,那麼肯定是有其他的原因,或者是大家的共同的責任。
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伊核協議國中的歐洲國家英國、德國、法國都紛紛承諾維護伊核協議,但遲遲沒有具體行動。本來決定今年初啟動的一種特別的結算系統,直到現在也沒有啟動。而且伊朗給了英國、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60天的緩沖期,但60天都過去了,英國、德國、法國還是沒有支持伊朗的具體行動。特別是英國,為了討好美國還扣押了伊朗的油輪,已經遭到伊朗回應,完全是活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