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979年美國駐伊朗使館扣押人質事件,伊朗是否違反了國際法規則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2
② 1979年內賈德人質事件
伊朗否認當選總統內賈德曾參與扣押美國人質事件。
認為內賈德參與了當年扣押美國人質事件,缺乏令人信服的證據。
1979年11月4日,伊朗大學生佔領了美國駐伊朗大使館,將52名美國人扣為人質長達444天,導致美國與伊朗斷交和凍結伊朗在美國的數十億美元資產。扣押美國人質事件已經過去20多年。上面提到的事件的三個參與者如今已成為改革派人士,譬如米爾達馬迪,如今他主張同美國改善關系,甚至曾表示願向人質道歉。對於那場事件,參與者如今有的認為是正確行動,有的則不然,更多的則認為應當歷史地看待它。
美國試圖干預伊朗政權唄!但這個事件是假的。
另外,向你推薦一個論壇,貓眼看人,都是年輕人討論政治問題的,很有深度!
③ 為什麼美國三角洲部隊聞名遐邇,當年去伊朗解救人質卻失敗了
美國三角洲特種部隊的名號,可謂是如雷貫耳,在成立以來的四十多年裡,這群反恐精英,幾乎參加了美軍在海外的所有軍事行動。其故事還被拍成電影《黑鷹墜落》,可謂是戰功赫赫,聲名大震。
不過三角洲部隊也不是一開始就這么高光,上世紀80年代初,在營救被伊朗扣押美國外交官人質的鷹爪行動中,三角洲部隊的首秀就遭遇了慘敗。
(三角洲隊員在行動)
三、折戟鷹爪行動。
24日夜間,第一架MC-130載著全體營救人員及指揮官,前往沙漠一號地點,他們要迅速封鎖周圍地形,保證其它5架C-130隨後安全著陸。
只是不走運的是,第一架飛機剛著陸,就碰上了一輛載有45名伊朗人的大巴車。為了防止泄密,美軍只能將他們全部扣押為人質。可是很快又來了一輛油罐車,沖過了美軍的封鎖。三角洲隊員不得不用火箭筒將其炸毀。不過最終6架MC-130均安全停在沙漠一號,等待RH-53D補給油料。
意外接踵而至,負責油料補給的8架海軍RH-53D飛機,在起飛後兩小時,其中兩架,因為出現了故障返航,另外六架途中又遭遇了沙塵暴,能見度極低。加上為了保密飛機間不能無線電通訊,這些燃料補給機群足足遲到了90分鍾。
六架RH-53D到來後,救援部隊開始為直升機補充燃油,准備登機前往沙漠二號地點。這時,其中一架直升機報告液壓出現問題,只能棄用。這樣,直升機數量已經低於任務要求的最低數量6架。在不得已情況下,查爾斯上校只得請示總指揮沃特少將,經卡特總統同意後,取消了任務。
不過美軍的厄運並沒結束,一架RH-53D的螺旋槳,居然撞上了MC-130的尾翼,兩架飛機迅速起火,引發燃料和彈葯的巨大爆炸,8名美軍和1名伊朗平民當場被炸死。
擔心伊朗軍隊隨時會來,驚魂未定的美軍只能快速撤離,連八名戰友的遺體都沒有帶走。這些遺體後來被伊朗人拖屍街頭,成為美軍歷史上最大的丑聞之一。
可以看出,三角洲特種部隊的首秀失敗,暴露出當時的美軍,缺乏專業的聯合特種作戰配合能力。所有參加任務的部隊也五花八門,素質參差不齊,這就不難解釋在任務執行中出現那麼多的協同問題。
此次教訓之後,美軍隨即組建了特種作戰司令部,以及專為特種部隊所配備的第160夜航團。隨著特戰體系日漸成熟,三角洲特種部隊才成就了現在的戰場傳奇。
④ 1979年伊朗人質事件怎麼解決的
1980年底,美國國內政局發生了變化。在11月舉行的美國大選中,里根當選為新總統。他在競選時就嚴厲譴責伊朗扣押人質的行為。伊朗政府感到,里根上台後很可能採取比卡特更為強硬的政策,如果在新總統上任前解決這一問題,可能會減少一些麻煩。
在這種形勢下,伊朗和卡特都渴望在卡特離開白宮之前解決人質問題。後來,美國與伊朗經多次接觸,雙方同意由阿爾及利亞出面調解。
美國立即派出一個秘密使團前往伊朗進行談判,雙方終於在1981年1月19日達成協議,持續一年多的人質問題最終得以解決1月20日,一架阿爾及利亞飛機載著被獲釋的人質離開德黑蘭前往阿爾及利亞。
人質們立即飛往位於西德法蘭克福的美國空軍基地。前總統卡特以現總統里根特使的身份在那裡接待了他們。在進行了身體健康檢查和事件匯報後,他們飛回華盛頓並受到英雄般的歡迎。對於某些人而言,這個僅僅是為這個國家對里根就職典禮的慶祝增添了一絲喜慶氣氛。
(4)伊朗扣押的人質最後怎麼了擴展閱讀:
伊朗人質危機歷史背景:
數十年來,美國一直是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的主要支持者。隨著民主進程發展,1953年改革派穆罕默德·摩薩台當選上伊朗首相。在阿賈克斯行動中,美國中央情報局幫助巴列維國王和保守派發動政變推翻了摩薩台。
前後八位美國總統為巴列維國王提供了大量的軍事和經濟援助,用以換取伊朗的石油供應,以及在中東的戰略存在。那些反對巴列維國王的人(因為他20世紀60年代早期曾許諾自由及改革,後卻食言)對於美國的做法非常反感乃至憤怒。
而巴列維國王及其親信中飽私囊,奢侈地按照西方的生活方式生活,讓國內的宗教保守人士十分憤怒。社會及宗教人士的不滿情緒匯合在一起,最終爆發了伊朗革命將巴列維推翻。1979年1月他流亡國外。
「伊斯蘭革命」運動結束了巴列維家族對伊朗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為代表的神職人員執掌政權的「伊斯蘭共和國」。
新政權希望藉助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意識形態改造伊朗:神權統治,均衡貧富,扶持弱勢群體,禁止西方文化,嚴格按照伊斯蘭教的原教旨推行社會伊斯蘭化,美國和以色列被列為伊朗的頭號敵人。
「伊斯蘭革命」帶來的另一方面的壓力與影響是,大批舊政權的高級軍政官員遭到囚禁或處決,王室財產被沒收,富人們紛紛出逃,象徵美國文化的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連同酒吧、咖啡館、電影院、紅燈區、賭場被一掃而光。
伊斯蘭教清規戒律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昔日一向時尚的德黑蘭婦女蒙上了黑紗和長袍,街頭巷尾掛滿和塗滿了「打倒美國」的口號。但是當人們走過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橋旁,卻不能不想起美國。
體制的改變,再加上與美國的勢不兩立,伊朗一時間幾乎成為國際社會的棄兒。
美國曾想減少伊斯蘭革命對自身的影響,並也曾嘗試與伊朗的新政權建立關系。但是1979年10月,巴列維前往美國治療淋巴瘤,此事激怒了伊朗的革命者。
⑤ 伊朗人質危機的介紹
伊朗人質危機(英文:Iran hostage crisis,波斯語:تسخیر لانه جاسوسی امریکا)或稱伊朗人質事件。伊朗伊斯蘭革命後,美國大使館被佔領,52名美國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為人質的一次危機。這場人質危機始於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續到1981年的1月20日,長達444天。很多人至今仍認為,這場人質危機導致了當時的美國總統吉米·卡特連選失敗。以此為背景拍出了電影《逃離德黑蘭》
⑥ 伊朗人質危機的過程
伊朗人質危機或稱伊朗人質事件。伊朗伊斯蘭革命後,美國大使館被佔領,52名美國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為人質的一次危機。這場人質危機始於1979年11月4日,一直持續到1981年的1月20日,長達444天。很多人至今仍認為,這場人質危機導致了當時的美國總統吉米·卡特連選失敗。
1979年11月1日,新的伊朗領導人阿亞圖拉賽義德·魯霍拉·霍梅尼號召伊朗人民向美國和以色列示威。霍梅尼將美國政府稱作「撒旦」和「伊斯蘭的敵人」。
4月1日「伊斯蘭共和國」宣布成立,巴列維王朝被徹底推翻。1979年11月4日,伊朗首都德黑蘭的學生4000餘人在霍梅尼的支持下,佔領了美國大使館,將美國國旗撕下來,代之而掛上了寫著「真主偉大」字樣的白旗,最後將52名美國外交官扣押起來,作為要求美國交出巴列維的人質。
美國公開尋求與伊朗談判。同時,他批准了一項代號為鷹爪行動的跨軍種聯合秘密營救行動。
任務落在「藍光」突擊隊身上。這是赴越南作戰的美軍特種部隊中訓練有素的一支小分隊。4月24日22時,美國尼米茲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悄無聲息停駐在伊朗附近平靜的海面上。16名飛行員和180名突擊隊員,分別奔入早已檢修完畢的8架直升機。
飛行途中,8架直升機中,有3架由於沙漠異常氣候引發的沙塵暴等原因,無法保持正常飛行,先後離開飛機編隊。而只剩下的5架直升機,是不能按照原定計劃完成營救任務的。卡特總統接到報告後,當即決定取消營救行動,命令所有的飛機和人員迅速撤離伊朗。然而更令「藍光」突擊隊員狼狽不堪的是,撤離過程中,又發生了運輸機和直升機相撞的事故。25日,美國政府第一次向新聞界公布了在伊朗進行了一次營救作戰的消息,並且宣告作戰行動失敗。
⑦ 伊朗人質危機的事件結果
1980年底,美國國內政局發生了變化。在11月舉行的美國大選中,里根當選為新總統。他在競選時就嚴厲譴責伊朗扣押人質的行為。伊朗政府感到,里根上台後很可能採取比卡特更為強硬的政策,如果在新總統上任前解決這一問題,可能會減少一些麻煩。在這種形勢下,伊朗和卡特都渴望在卡特離開白宮之前解決人質問題。後來,美國與伊朗經多次接觸,雙方同意由阿爾及利亞出面調解。美國立即派出一個秘密使團前往伊朗進行談判,雙方終於在1981年1月19日達成協議,持續一年多的人質問題最終得以解決。1月20日,一架阿爾及利亞飛機載著被獲釋的人質離開德黑蘭前往阿爾及利亞。
人質們立即飛往位於西德法蘭克福的美國空軍基地。前總統卡特以現總統里根特使的身份在那裡接待了他們。在進行了身體健康檢查和事件匯報後,他們飛回華盛頓並受到英雄般的歡迎。對於某些人而言,這個僅僅是為這個國家對里根就職典禮的慶祝增添了一絲喜慶氣氛。
⑧ 伊朗人質危機的歷史影響
2000年,人質及其家屬嘗試起訴伊朗,但因反恐法案而失敗。起先,他們因伊朗未能為自己辯護而勝訴,但後來美國國務院害怕此事會影響國際關系而嘗試將此案作一了結。最終,聯邦法院法官裁定因為人質釋放時達成的協議,人質不能再從伊朗政府那裡獲得其他補償。
2005年6月,伊朗總統大選當選總統、前德黑蘭市市長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被人質指認參與當年的人質劫持行動。對此,伊朗政府予以堅決否認。
伊朗人質危機體現了伊朗反美情緒的擴大以及國家化,美國對伊朗也是越來越記恨,從而繼1979年伊朗革命後 再一次沉重打擊了美國,使得美伊關系處於歷史最低谷。 雖然至今有所回暖,但是雙方仍然持續保留了長期的敵視意識、敵視心態,都有互相顛覆的計劃和行為——雖然沒引發兩國全面爆發戰爭和公開化對立。
⑨ 伊朗大使館人質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