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對伊朗的態度
如今,石油已經成了各個國家工業發展的必需品,這就好比水是人類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質一樣,一個國家對於石油的控制,戰略儲備,運輸,在對石油需求量越來越大的當今,顯得尤為重要。而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他對石油的需求量為全球之最,石油已經成了他們的經濟命脈,其作用幾乎和貨幣相當。因為他們擔心中東石油的運輸,覬覦伊朗的石油,以及擔心伊朗有核武器,所以他們對伊朗實行了經濟制裁,並呼籲歐盟各成員國也對其進行經濟封鎖。這3個對其經濟制裁的理由和當年他們打伊拉克的理由不盡相同,只不過他們攻打伊拉克還有推翻薩達姆獨裁和反恐以及更多的理由作為幌子。。。
首先,說說伊朗。
關於伊朗的核問題,我是十分支持布希政府的政策----堅決打擊之,一定不能讓伊朗擁有核武器。因為伊朗一旦擁有核武器,他會引領中東,亞歐,乃至世界的核軍備競賽。一旦伊朗擁有了核武器,由於伊朗的安全措施程度不夠,很可能使核技術流失到恐怖分子手裡,這個麻煩就大了。一旦伊朗擁有了核武器,他就有了傲的資本,他會變本加厲的可以干一些其他事情。所以我強烈支持布希的做法。
尤其是前幾天《衛報》報道,英國近幾個月已經有60多個伊朗籍人氏獲得英國國家安全部門的許可,可以去英國大學進修有關製造核武器相關的技術學科(當然,這些學科臉上沒有貼著製造核武器,只不過在製造核武器的過程中,需要這些技術。)。盡管,英國已經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但是,伊朗人離成功製造核武器的目標越來越近。這更需要加大對伊朗的制裁。
而且,我也十分討厭內賈德。難道是我受到了美國媒體妖魔化內賈德的影響?。。。。這個我也不太清楚 ,可能是我對於伊朗人民十分支持伊朗政府搞核計劃這件事感到反感。我一看到這民眾的情況,與伊朗媒體的民調----百分之68。5的人支持核計劃。。。我即對此表示擔憂,又對伊朗人民十分厭惡。伊朗人民怎麼這么不諳道理,還搞核武器?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我們中國處在伊朗的位置,沒有核武器,我們也肯定會支持政府搞核武的。所以,我還是拋棄了厭惡伊朗人民的想法,畢竟這個想法與我們中國和平崛起時不相符的。但我仍是堅決反對伊朗的核計劃。
所以單從伊朗方面來看,我認為美國的做法十分正確。歐盟各成員各,包括我們中國和俄羅斯,都應該紛紛效仿。事情也應該按照如此套路解決。
但是,事情並沒有我想得這么簡單。
在俄羅斯方面,普京竟然答應伊朗,幫助其修建用於發電項目的和平核設施。對此,我在看到消息時,十分吃驚,後來一想,才想明白。普京此舉應該有3方面原因吧(我只想到這么多,估計還可能有更多內幕)。
1 普京是為了國家杜馬選舉, 獲得選民好感。普京這個克格勃出身的小子,權欲心比較重,而且他心裡確實放心不下他的下一任可以做好總統,畢竟現在俄羅斯的糟糕的經濟民生問題嚴重。他為了表達其反美的立場,迎合現在的大官以及選民的心意(因為凡是具有選舉能力的人,以及在政治經濟領域能說的上話的人,無一不是冷戰時期過來的人物,他們的思想里被烙上了反美的重印)獲得更多的支持。他不但不顧及他和布希的私人交情,反而鼓吹美國在波蘭境內的導彈部署是在重演古巴導彈危機,並在伊朗方面,十分支持伊朗。
2 俄羅斯要崛起的戰略需要。 俄羅斯欲重新樹立地位,抗擊老美,必須提高自己的影響力。要做到這些,俄羅斯最近的活動集中表現為:在獨聯體中,煽動反美情緒;在東歐國家中,暗中支持了季莫申科(說句題外話,季莫申科好漂亮啊)的橙色革命以及一系列東歐的政治革命;在伊朗問題上,走和平談判之路。
3 俄羅斯小小的報復,順便獲得伊朗的石油供應。 伊拉克北部有一塊探明儲量為110億噸的超級超級超級超級大油田。這本來是薩達姆作為欠俄130億美元巨款償還的一部分。但在伊戰後,被伊拉克政府收回(當然是美國暗箱操作),擇日另選其他國家的公司進行開發。伊拉克政府的舉動使俄十分憤怒。所以俄支持伊朗。 尤其是,伊朗也是石油大國。在如今幾個斯坦斷絕與俄羅斯的部分天然氣,石油供應的今天,俄羅斯迫切需要一個新的合作夥伴,於是他們就把目光瞄準了孤立無援的伊朗。而在此時援助伊朗,這無疑是給伊朗一科救命稻草,此舉使得俄羅斯在伊朗民眾間的地位大大提高,伊朗也由此欠俄羅斯的一個人情。一旦未來戰爭爆發,俄羅斯可通過伊朗直接控制中東局勢,獲得石油資源。
所以,俄羅斯出人意料,也可以說是情理之中的支持了伊朗。
再說我們大中國。我們中國如今一心一意謀發展,和平崛起,自然不會太插手伊朗的事務。且中國部分公司與伊朗公司有經濟貿易往來(這條是我自己猜得),中國採取了俄美中立的態度----要求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即不支持,也不經濟封鎖。其實,誘導我們中國領導人如此做法的真正原因,我認為,應該是關於中東石油的供應。眾所周知,中國的進口石油大部分來自非洲,而中東的石油始終由美日歐控制。如果中國的和平態度獲得了伊朗當局的好感,那麼,這無疑給中國未來的石油進口提供了一個新的夥伴和良好的契機。中國也可以從中東石油中分一杯羹。
所以,我們中國採取了中立的態度。。。不過顯得有點卑鄙。。。。
現在該說所歐美的制裁了。
老美對伊朗制裁的3點理由,我都打完了。反正,布希今後身背罵名那是註定的了。美國制裁伊朗也是鐵定的局面了。美國亂七八糟的事,我就不說了。可能明年1月份前後,我會總記錄有關美國的事情,到時候再說美國次貸,信貸危機,國會的財政,國防部失敗的研發以及美國的房地價格等等。
NOW,看EU27個成員國。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不是一天兩天的了,他們呼籲EU 各成員國對伊朗的制裁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但是歐洲各大國家如今還沒有採取措施,只是觀望,這是為什麼呢??我對於他們歐洲大國沒有附和美過的做法十分懷疑,但找不出理由沒,只好硬憋出兩個,不知道對不對。。。。
1擔憂中國和俄羅斯(估計這個比較准)。歐洲各成員國,害怕歐美在對伊朗實行經濟措施的時候,中俄有機可乘,讓中俄獲得伊朗更多的支持,從而損壞歐美在中東的利害關系。
2擔心原油供應。這個和中國採取中立態度的我分析的主要原因相似,我就不詳說了。(估計這條不算太主要)
對了,歐盟還有可能擔心伊朗的愛國恐怖分子。。。。不過這個也不算什麼太大的事,不作為原因了。
總之阿,歐洲各國現在還沒有具體的對伊朗實行經濟制裁。具體原因,還是那句老話----有內幕阿。。。。我們這些平民就不多琢磨了。。。。多琢磨對我的學習不會有提高。。。。但按照長河(我們物理老師的別稱)的話講---這是訓練發~散~思~維~!還是有大大的好處的。
下面我作下預言。
預言的前提:因為美國對於北約的統治,歐盟各國對伊朗的制裁應該是早晚的事,但是否實行全方位經濟制裁,我就不得而知了。 如果歐盟27個成員國基本都同義對伊朗的制裁,那麼反對制裁伊朗的德國也會順應民意。所以歐美對伊朗的制裁勢在必行。(實現性百分之70)
分類討論(我們集合和函數天天用的東西):
A 伊朗顧及世界經濟以及全球和平。放棄鈾濃縮,不發展核計劃。歐美逐步取消制裁。
B伊朗終止鈾濃縮。但在俄羅斯的幫助下,發展核電力項目。其結果也分三種1歐美認命 2歐美阻撓,干涉 3發生WAR3
C伊朗實施報復。減少原油產量,把原有的產量在不太影響伊朗本國的民工生計和石油供應的基礎上,努力降到最小,並減少原油出口甚至不出口。那麼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必將突破100美元一桶的價格,甚至達到200美元一桶,然後全球運輸成本增加,勞動成本增加,全球股市大跌,N個運輸公司,航運公司,鐵路公司倒閉破產。失業人數增多。盡管,國際會增加其他地區的原油開采量,來穩定局面,但這不是長久之計。隨著經濟的倒退越來越明顯,所有行業(因為所有行業都離不開交通運輸)的成本增加,物價飛漲,通貨膨脹現象嚴重,於是人們手中的實際存款代表的實物少了,錢不值錢,引起社會動盪,影響社會生活水平和經濟發展(此段是政治書上寫的通貨膨脹的影響,我寫得大體正確)。美國政府對此束手無策。。。。。
最終我選定C~!悲哀啊~!
總之,但願國際社會可以和平解決伊朗問題吧~!
② 伊朗外長專門錄視頻,向中國人民拜年,中國新年為何影響力巨大
因為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而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
今年的春節有些不同。一個突出的感覺就是,過年的味道出國了,出國了。英國首相辦公室今年首次貼出中國春聯。你可以這樣說,今年的春節就有些不一樣了,一個突出的感覺就是,一年的味道出國了。
在今年公布的18項主要民意調查的第11個問題中,25個國家的公眾調查中,超過70%的受訪者認為中國現在扮演的角色比過去10年更重要。當被問及誰是當今世界的主要經濟強國時,39%的人認為是美國,34%的人認為是中國。
縱觀世界經濟文化的發展史,你會發現,文化的影響其實和經濟的影響如影隨形,只是有時候人們只看到其中一種,而忽略了另一種。實際上,文化傳播與經貿非常相似,想像中的只有接受而沒有輸出,難道我們的文化就沒有“逆差”嗎?而且文化“逆差”的情況長期不能改變,最終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和後果,恐怕更值得人們深思和探究。
③ 伊朗外長扎里夫突然到訪比亞里茨,為何會讓全世界的媒體都驚訝
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伊朗的外長到訪,恰逢是這次峰會期間。所以世界媒體都非常的驚訝,畢竟在此前,兩國的關系都是非常的緊張。但是隨著這次到訪進行兩國會議達成進一步的協議。所以這可以算是歷史性的到訪。
我們知道這次峰會的主要討論問題,其中只有伊朗的問題。關於伊朗的問題,各國的意見都非常的不一致。可以說伊朗是影響中東局勢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伊朗問題可以有很好的解決,對於世界局勢穩定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④ 義大利已經封城,比其疫情更嚴重的伊朗韓國會不會也封城
目前肆虐中國的新冠病毒,在國內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目前疫情又出現了新的情況,韓國告急,義大利告急,伊朗告急。
再說說西亞的伊朗,伊朗好像對新冠疫情並不是特別的重視,盡管他們疫情的死亡率是全世界第一。目前繼伊朗衛生部副部長整新冠病毒肺炎之後,伊朗的副總統也宣告中招!
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信號,伊朗的高層很有可能全體隔離,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屆時伊朗的防疫工作將由誰來負責統籌安排呢?
至於採取封城措施,伊朗政府還在想一想,看一看,拖一拖,如果德黑蘭的確診人數持續上升,才會考慮進行封控措施,對於疫情中心地庫姆伊朗政府目前也沒有採取封城,伊朗的這種操作讓人看不懂。
要知道伊朗的醫療水平遠遠落後於東亞三強,不採取果斷措施,不走早封控早隔離早治療的路子,伊朗的疫情發展將難以想像。
最後希望這場疫情快點過去,人類能夠盡快戰勝這場災難。
⑤ 1979年伊朗人質事件怎麼解決的
1980年底,美國國內政局發生了變化。在11月舉行的美國大選中,里根當選為新總統。他在競選時就嚴厲譴責伊朗扣押人質的行為。伊朗政府感到,里根上台後很可能採取比卡特更為強硬的政策,如果在新總統上任前解決這一問題,可能會減少一些麻煩。
在這種形勢下,伊朗和卡特都渴望在卡特離開白宮之前解決人質問題。後來,美國與伊朗經多次接觸,雙方同意由阿爾及利亞出面調解。
美國立即派出一個秘密使團前往伊朗進行談判,雙方終於在1981年1月19日達成協議,持續一年多的人質問題最終得以解決1月20日,一架阿爾及利亞飛機載著被獲釋的人質離開德黑蘭前往阿爾及利亞。
人質們立即飛往位於西德法蘭克福的美國空軍基地。前總統卡特以現總統里根特使的身份在那裡接待了他們。在進行了身體健康檢查和事件匯報後,他們飛回華盛頓並受到英雄般的歡迎。對於某些人而言,這個僅僅是為這個國家對里根就職典禮的慶祝增添了一絲喜慶氣氛。
(5)伊朗人怎麼評價他們的發言人擴展閱讀:
伊朗人質危機歷史背景:
數十年來,美國一直是伊朗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的主要支持者。隨著民主進程發展,1953年改革派穆罕默德·摩薩台當選上伊朗首相。在阿賈克斯行動中,美國中央情報局幫助巴列維國王和保守派發動政變推翻了摩薩台。
前後八位美國總統為巴列維國王提供了大量的軍事和經濟援助,用以換取伊朗的石油供應,以及在中東的戰略存在。那些反對巴列維國王的人(因為他20世紀60年代早期曾許諾自由及改革,後卻食言)對於美國的做法非常反感乃至憤怒。
而巴列維國王及其親信中飽私囊,奢侈地按照西方的生活方式生活,讓國內的宗教保守人士十分憤怒。社會及宗教人士的不滿情緒匯合在一起,最終爆發了伊朗革命將巴列維推翻。1979年1月他流亡國外。
「伊斯蘭革命」運動結束了巴列維家族對伊朗長達半個世紀的統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為代表的神職人員執掌政權的「伊斯蘭共和國」。
新政權希望藉助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意識形態改造伊朗:神權統治,均衡貧富,扶持弱勢群體,禁止西方文化,嚴格按照伊斯蘭教的原教旨推行社會伊斯蘭化,美國和以色列被列為伊朗的頭號敵人。
「伊斯蘭革命」帶來的另一方面的壓力與影響是,大批舊政權的高級軍政官員遭到囚禁或處決,王室財產被沒收,富人們紛紛出逃,象徵美國文化的可口可樂、肯德基、麥當勞連同酒吧、咖啡館、電影院、紅燈區、賭場被一掃而光。
伊斯蘭教清規戒律滲透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昔日一向時尚的德黑蘭婦女蒙上了黑紗和長袍,街頭巷尾掛滿和塗滿了「打倒美國」的口號。但是當人們走過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橋旁,卻不能不想起美國。
體制的改變,再加上與美國的勢不兩立,伊朗一時間幾乎成為國際社會的棄兒。
美國曾想減少伊斯蘭革命對自身的影響,並也曾嘗試與伊朗的新政權建立關系。但是1979年10月,巴列維前往美國治療淋巴瘤,此事激怒了伊朗的革命者。
⑥ 我要參加模擬聯合國。代表美國。議題是伊朗核問題。發言時間3分鍾。 我總結的材料不夠啊。
轉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伊朗核問題由來已久,美國一直指責伊朗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開始實施秘密的核武器發展計劃,而伊朗始終否認有核武器發展計劃,它的核計劃是為了和平利用核能,建立完整的核燃料循環體系是為了自力更生確保核電站的核燃料供應。這次核風波是從2002年8月15日伊朗反對派組織伊朗全國抵抗委員會向媒體揭露伊朗正在秘密建造兩座核設施而開始的,一直延續至今。借用當下流行的一句話來說,那就是內賈德要PK小布希,伊朗核問題背後的較量從未停止過。美伊關系也因為這一問題而變得更加的糟糕。不僅是美伊關系,凡是與伊朗進行核合作的其它國家如俄羅斯等,也屢遭美國的刁難。對於各大國而言,伊朗核問題的確是一個國際難題。
美國對伊朗核計劃前後不一的態度
說起美國對伊朗的核計劃的關注,的確值得回味與警示。伊朗核事業的倡始人是巴列維國王(1941-1979年在位)。巴列維國王時期的伊朗可以說是美國最親密的中東盟友之一了,自從1953年藉助美國的力量再次獲得國家權力後,他在外交上就一頭倒向了美國。巴列維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國王,在他的思想中,恢復古波斯帝國的榮耀與地區霸權占據重要的位置。巴列維本人非常渴望伊朗能在核方面有所建樹,所以他斥資40億美元,在西方的幫助下進行核電站的建設。當時伊朗的這一舉措是得到美國允許的,更是在西方大國的直接幫助下進行的。
1978-1979年的一場伊斯蘭革命把巴列維趕下了台,此後不久伊朗又不得不與薩達姆的伊拉克進行了長達八年之久的兩伊戰爭,需要大量資金注入和高端技術支持的核計劃自然也暫時中斷。直到戰爭結束特別是冷戰終結後,伊朗又重啟核計劃。在冷戰後時代,一些第三世界的國家由於不能再從美蘇競爭中獲得某一方的支持與保護,它們的不安全感加劇了,在這種情況下,尋求核力量就成為它們自保的選擇之一。伊朗面臨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和中東唯一事實上的核國家以色列的雙重威脅,它的不安全感尤為強烈,這也就不難理解它對「用於和平目的」的核設施的追求,至少,這能起到一定的威懾作用。
縱觀伊朗的核計劃,在巴列維國王統治的中後期,伊朗的國際發展環境是相當不錯的,不用擔心西方大國的強力打壓,本地區又沒有能對它構成實質性挑戰的國家,伊朗這時的核計劃實際上是在巴列維企圖稱霸海灣的背景下展開的,並且得到美國的支持。霍梅尼之後伊朗外交的最大訴求是擺脫惡劣的國家安全環境,其防務政策的基調是防衛,其核計劃自然也是在此等背景下進行的,不過這時它卻不得不面對美國強烈的抵制和沉重的壓力。
隨著伊斯蘭革命後美伊關系的劇烈變動,美國對伊朗的核計劃也給予了重新考量。=美國著名雜志《大西洋月刊》在2005年11月透露,美國國防部和情報部門已經制定了攻擊伊朗的戰爭計劃。該計劃設想對伊朗的戰爭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對伊朗革命衛隊的基地進行空中打擊;第二階段是對可疑的伊朗非常規武器地點和支援設施進行空中打擊;第三個階段是美軍從五個方向對伊朗發動地面入侵,需要兩周時間。然後,美軍將從伊拉克、波斯灣北部、亞塞拜然、阿富汗和喬治亞進入伊朗。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尼爾•弗格森也在2006年初撰文指出,西方無論是通過外交途徑,還是採取強硬立場都無法緩和同伊朗的矛盾,到2007年,海灣地區將會爆發一場大戰。聯想美國攻打伊拉克的理由,這位教授的言論聽起來不僅讓人心悸,更何況,最近兩年來,美國官方也一再重申解決伊朗問題的途徑也包括軍事手段。
美國如此關注伊朗的核活動並非一時興起。反對恐怖主義活動和抗擊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擴散向來是美國的重要使命,美國清楚地知道,它最可能成為恐怖襲擊目標。911事件讓美國進一步意識到恐怖活動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結合可能造成的「噩夢」。因此,對於可能支持恐怖活動,並且可能從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嫌疑國家」,布希總統很快在911之後給他們「定性」為「邪惡軸心」。當下,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已經在一場備受爭議的先發制人軍事打擊之後實現了「政權更迭」,恐怖主義加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威脅似乎被消除了;朝核問題雖然歷經波折,但畢竟有了六方會談這個溝通渠道,朝核危機也算進入了相對可控的階段,雖然前面的解決道路絕非坦途。此種形勢下,伊朗核問題似乎讓美國感到束手無策:歐洲三駕馬車同伊朗的談判在局部的進展之後復歸起點;美國推動安理會對伊朗施加壓力的常識效果不彰;而美國目前決計不願和伊朗直接面對面談核問題。
但是,美國始終不曾放棄過完全解決伊核問題的努力,因為 「伊朗可能是美國的最大威脅」。在聯合國,3月29日的安理會主席聲明沒有奏效的情況下,美國繼續強力推動對伊朗的制裁方案,協調各主要相關國家在此問題上的分歧,謀求處理伊朗問題的共識。在這些或溫和或強硬的措施之外,美國於5月中旬宣布恢復和利比亞的大使級外交關系。很難將此次此刻的美利復交決定與伊核問題剝離開來,也許美國相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期望伊朗能夠從中讀出有利於解決僵局的信息。
盡管很多人認同美國的觀點:如果伊朗不是要威脅其它國家,那它推行核計劃干什麼?但是,同樣,很多伊朗人也有一個問題不得其解:以色列發展核事業美國不幹涉,可為什麼偏要對自己下手?別忘了,在敏感的中東地區,穆斯林國家是很容易拿美國的以色列政策與美國對自己的政策相對比的。
⑦ 請評價中國和美國的軍事實力哪個強,記住不要用感情說話,那樣只會讓你偏離答案本身。
這還用問嗎!肯定是美國軍事實力強啊!這是我們官方主動承認了的啊!
美國宣布重返亞太之後。
我們的新聞發言人樂玉成已經很肯定的代表我們說了:「……美國從未離開亞太,也談不上"重返"。中國無意也無力在亞太排擠美國,希望美國在亞太發揮建設性作用……」
我還是喜歡用數字說話:
美國佬:
12艘超級航母(注意:是超級!不是二手的,也不是二戰時留下來的!)而且還有多艘更超級的在建!中國就一艘,還是二手的,而且動力還是燃氣輪機的!(那傢伙一開機,可是濃煙滾滾啊!)
潛艇:74艘
主戰坦克:M-1Al和M-lA2等約8600輛以上
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裝甲偵察車:2萬2千輛以上
各類火炮:7000門以上
直升機:約6039架
導彈巡洋艦:27艘(均為「提康德羅加」級)。
導彈驅逐艦:52艘
導彈護衛艦:35艘
遠程轟炸機:200架以上
戰術飛機:2529架以上
這是基本力量,除這些還有海岸警衛隊、特種作戰部隊、後備役人員、國民警衛隊……
還有一點要認真說明:老美除了國內有近1000處軍事設施外,海外軍事設施有203個,遍布世界32個國家或地區,
其中陸軍102個,海軍32個,海軍陸戰隊9個,空軍50個,其餘為國防部和聯合勤務設施。它真的可以實時打擊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
中國:
航母:1艘(二手,在建)
潛艇:42艘
主戰坦克:總共有8000輛坦克,其中主戰坦克2500,但真正意義上的99式新型只有300輛左右。
步兵戰車\裝甲輸送車\裝甲偵察車:這個我真不知道,估計和老美差不多,但咱們人多啊,而且戰車品質也相對要低。
各類火炮:10000門(這項比老美多,哈哈)
直升機:約500架
導彈巡洋艦\導彈驅逐艦\導彈護衛艦:總共53艘
遠程轟炸機:0架
戰術飛機:600架
我們沒有長駐的海外軍事設施。而且後備役人員的裝備可以忽略不計了!
以上都是憑事實說話,沒有半點兒對祖國不敬的意思!
⑧ 美伊即將大打出手,一支東方艦隊卻趕來解圍,這支艦隊是哪裡的呀
東盟國終於出手,艦隊抵達美伊對峙的地點,伊朗吃下了定心丸!
美伊對峙自美伊對峙以來,美國和伊朗兩國都在積極尋求其他國家的支持,首先是美國方面為打擊伊朗尋找了許多借口,希望得到盟國的行動支持,但目前似乎沒有什麼效果讓盟國來幫一把,目前在波斯灣的美國盟國中只有英國一國,顯然數量不夠。
即使美軍登陸,伊朗軍隊仍有一戰之力,但在空中和海上的戰爭中,伊朗獲得勝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在印度海軍的介入下,估計戰爭的格局將發生巨大變化。此後,伊朗外交發言人也對印度獲得的支持深表感謝。
⑨ 當年伊朗與美國是同盟,怎麼就成了死對頭呢
1979年11月4日
伊朗扣留美國人質事件發生
伊朗的「革命青年」佔領了美國大使館
1979年11月4日,在霍梅尼的支持下,伊朗學生佔領美國駐伊朗大使館,扣留52名使館人員,以強迫美政府引渡流亡美國的前伊朗國王巴列維,遭美拒絕,兩國關系陷入危機。
在一批伊朗學生佔領美國駐伊朗大使館之後,另一些學生又在5日佔領了英國駐伊朗大使館;直至午夜前不久才撤出。
在伊朗西北部的設拉子和大不里士,學生們還佔領了在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領導的革命後就關閉了的兩個美國領事館。在學生佔領英國大使館之前數小時,伊朗國家電台廣播了霍梅尼的一個談話,指責英國包庇伊朗國王倒台時的最後一個首相巴赫蒂亞爾。英國大使館早些時候發表了一項聲明,否認巴赫蒂亞爾在英國。
霍梅尼在這次談話中肯定了伊朗青年佔領美國大使館並扣押一些使館人員當作人質的行動。他說,這是因為他們看到國王掠奪這個國家達五十年,殺害那樣多的人民,他們對美國給這個下了台的國王庇護所感到憤慨。他要求美國把國王、英國把巴赫蒂亞爾引渡給伊朗。他說:「如果他們不把這兩個賣國賊交出來,或者至少是把他們趕出他們的國家,我們就要採取另一種行動方針了。」
據來自華盛頓的消息說,有人問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霍丁-卡特:美國政府對佔領美國大使館的伊朗學生的要求反應如何?霍丁-卡特說:「回答是:不。」他說,美國政府的立場是:國王是得到允許到美國來治療癌症的,時間的長短未定,但是不會同意他長期留在美國。
在倫敦,英國外交部發言人也否認關於英國庇護伊朗前首相巴赫蒂亞爾的指責。發言人說:「就我們所知,這位前首相目前是住在巴黎。」
伊朗政府還廢除了伊朗在1959年同美國簽署的一項條約以及1921年同蘇聯簽署的友好條約的某些條款。
1980年4月,美國與伊朗斷交。同年4月25日,美國派出飛機潛入伊朗,試圖以武力營救人質,遭失敗。事件發生後,國際社會給予了極大的關注。經阿爾及利亞的斡旋,1981年,美伊雙方作出讓步,就釋放人質達成協議。伊朗釋放全部人質。
⑩ 怎麼看待伊朗國防部長1月7日稱不會對美國和以色列的威脅保持沉默
伊朗表示稱不會對美國和以色列的威脅保持沉默,意思就是說要崛起反抗,不畏懼這兩個國家的威脅,美國和以色列威脅伊朗也不是一兩次了而且幾年的時間了,但是伊朗非但沒有被打壓下去,反而越戰越勇。主要是因為伊朗的總統是硬派角色,還有國家人民的上下齊心。
近年來,以色列和伊朗對峙持續,尤其是在敘利亞內戰爆發後,雙方矛盾進一步激化。伊朗國防部長哈塔米7日表示,面對美國和以色列的威脅,伊朗不會保持沉默。
現在,伊朗軍方對於以色列對敘境內的打擊做出的強烈回應稱,以色列如果繼續這樣不顧後果的行動,那麼它離從地球上被抹滅的日子不遠了,同時也聲明伊朗對以色列的導彈已經全部處於待命狀態,一旦以色列做出任何過激行為,那麼伊朗的導彈將飛向以色列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