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介紹一下伊朗和敘利亞的導彈部隊
伊朗近年由於美國的武力威脅,聯合國的經濟制裁,武器方面進口的空間被進一步壓縮,能夠買到國際上先進武器的途徑越來越少,所以內賈德上台以後,不斷加強本國的武器開發力度,從已知的數據來看伊朗目前擁有的導彈包括:
Rapier導彈
MIM-23鷹式導彈
S-75/SA-2導彈
SA-6/2K12 導彈
S-300/SA-10導彈
Kh-55 地對地導彈
R-27改 地對地導彈
以色列和美國最為忌憚的就是伊朗的中程彈道導彈,美國在海灣國家的軍事基地,以色列全境基本都在它的有效射程之內,伊朗經常舉行大規模軍演,經常試射一些新型號導彈,但具體性能怎麼樣,世界無從了解,沒有經過實戰的檢驗,但美國人相信,伊朗不是伊拉克,也不會是阿富汗,如果要檢驗伊朗導彈的性能,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不知道美國人,以色列人能不能承受得起。
敘利亞的導彈部隊基本上就是前蘇聯時期的一些老久產品,主要以飛毛腿導彈為主的近程地地導彈,由於缺乏零部件和維護,能用的就很少,更不要說精度,所以它的導彈部隊的戰鬥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⑵ 為什麼伊朗 幫敘利亞
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天下哪有免費的午餐?
⑶ 伊朗這厲害膽子好強大,派兵援助敘利亞政府。
反正也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已經這樣了,我就試試你老美到底敢不敢打。你不打,我還爭取到國際影響了,沒准影響和輿論還會讓美國投鼠忌器呢。當然,指望歐美輿論是不可能的。估計就是這個意思。敘利亞在中東的影響很大,主要是宗教方面的。
⑷ 在敘利亞的伊朗部隊到底有多少
最高峰有十幾萬,現在略微降低一下。
⑸ 伊朗軍隊怎麼去敘利亞
伊拉克
當前敘利亞境內已經駐扎多股外國勢力,形勢似乎可能會越來越亂。隨著美以兩國對敘利亞做出了嚴重的軍事威脅,如何保住阿薩德政權成為當前其盟友的重要任務。
為了加強敘利亞的軍事力量,俄羅斯緊急運送大量的武器裝備敘政府軍。除此之外,敘利亞另外一個重要盟友伊朗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所以不斷有媒體曝光,俄羅斯貨船運來的不單此是俄羅斯的武器裝備,還攜帶了大量的伊朗革命衛隊成員。
伊朗就是通過這個秘密運輸通道,源源不斷的派遣更多軍事力量進駐敘利亞,幫助敘政府軍清繳國內的反對派勢力。
⑹ 伊朗連自己都保護不了,還保護敘利亞啊
你怎麼知道伊朗保護不了自己。。。保護不是僅僅靠軍事硬拼著一條路的。。伊朗就很好的利用了美國不敢冒霍爾木茲海峽被封/鎖,國際油價出現危機這樣的心理。。就敢於這么做。。美國說要打伊朗多久了,不是一直都沒動手么。。
目前敘利亞的動/亂和之前埃/及的動/亂很像,都是民眾要求當前政/府下台,但當前政/府不同意。民眾並沒有爆發和利/比/亞一樣的大規模反政/府武裝沖突。。1.5萬軍隊如果參與平息動/亂的話,當然能夠發揮很大的力量。而且關鍵不是真的要去平息動/亂。而是政治上去表示一個支持敘利亞政/府的態度。。最後到底有沒有派人去是不重要的。
⑺ 在敘利亞長時間內戰中,伊朗軍隊在其戰場上實力如何
要說對於大部分國家來說,伊朗的軍隊實力算是不錯了,在敘利亞戰場上的軍隊數量也不少了,據媒體報道,伊朗在敘利亞的投入的軍隊數量有十萬。但是打擊以色列還是空談,以色列的人數不佔優,人家的武裝裝備好啊,還有美國人在背後支持,伊朗在敘利亞連飛機都沒有,只能是以色列的空軍誤傷伊朗的軍隊,但是就沒看到過伊朗發脾氣。
而且在伊朗國內的戰機水平也不是特別優秀,伊朗固然還有40來架F-14,但由於維護不善、零件缺乏等原因,其能夠維持飛行的數量也就20架左右罷了。怎麼跟以色列的F-22、F-35戰機相比呢。
⑻ 為什麼成千上萬的伊朗人在敘利亞戰斗
1、宗教相同
伊朗、珍珠黨、敘利亞政斧、葉門虎塞、伊拉克都是什葉派,所以他們信仰相同。
所以這些派別都在敘利亞有軍隊,只是伊朗軍隊最多而已。
2、爭奪中東霸權的需要
在中東,掌握政斧的什葉派只有伊朗、敘利亞、伊拉克,伊拉克自己國內也是打成一鍋粥,所以,敘利亞靠的上的只有伊朗。
而伊朗要地區霸權,也需要靠小兄弟,敘利亞就是其中實力較強的一個。其在內亂中堅持了8年,終於迎來曙光。
3、U型包圍
在中東,也就3個阿拉伯霸權,沙特、埃及、伊朗。
其中埃及動盪中,所以沙特和伊朗在爭奪霸權。而沙特北方被黎巴嫩珍珠黨、敘利亞、伊拉克圍住;東面有伊朗,南有葉門虎塞,所以事態對沙特造成三面夾擊之態勢。
如果打仗,就是圍毆啊,而沙特也是看到這點,才 打擊虎塞,不過沙特的戰鬥力,實在是......
⑼ 伊朗和敘利亞並不接壤 可是伊朗十萬大軍是怎麼到達
敘利亞瀕臨地中海的海岸線比較短,在整個敘利亞內戰期間,該國主要的兩個出海港口、同時也是俄羅斯地中海分艦隊的主要海外基地——拉塔基亞以及塔爾圖斯均在政府方手中。濱海的拉塔基亞省是執政的阿薩德家族所屬的阿拉維派的傳統聚居地,敘利亞現任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的父親老阿薩德即出生於此,而以遜尼派為主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對人口佔少數的阿拉維派普遍持敵視態度、甚至在佔領區內大加迫害,使得當地居民對巴沙爾政府向心力較強,反對派實際上沒有一次真正打到過拉塔基亞沿海地區切斷敘利亞政府的外援通道。此外,由拉塔基亞至敘利亞核心區的哈馬-霍姆斯-大馬士革的陸路通道也在多數時期保持暢通,使得敘利亞政府始終能夠得到海外盟國(俄羅斯、伊朗、中國等)的人員與物資援助。
(敘利亞反對派雖然沒有控制過一個出海口,但通過與土耳其、約旦、黎巴嫩、以色列的陸地邊境獲得歐美和海灣國家的援助。)
拉塔基亞(Latakia)和塔爾圖斯(Tartus)是敘利亞最重要的出海港口,也是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核心利益,整個內戰期間反對派曾不止一次試圖進攻巴沙爾的家鄉拉塔基亞省,或者切斷連接拉塔基亞和首都大馬士革的陸路通道,但最終都被挫敗。紅色為目前政府軍控制區。
敘利亞的鄰國黎巴嫩在歷史上與敘利亞有很深的淵源,敘利亞(特別是在老阿薩德執政時期)曾大力介入黎巴嫩內政甚至出兵加入黎巴嫩內戰,而黎巴嫩對於鄰國敘利亞則抱有復雜的敬畏心理(既對敘利亞歷史上插手內政有不滿情緒進而加以提防,但又怕得罪強鄰惹禍上身,同時也希望在面臨以色列等外部威脅時能得到敘利亞的支持與保護)。由於黎巴嫩本國也存在嚴重的族群和教派沖突,基督教派、什葉派穆斯林、遜尼派穆斯林等不同派系立場上或是親敘或是反敘,黎巴嫩政府為防止受到敘利亞內戰外溢的波及則盡可能維持中立、但與敘利亞政府保持有限度合作。因此敘利亞政府從黎巴嫩方面也可獲得外部援助,特別是在黎巴嫩部分地區實際控制了政權的同為什葉派的伊朗支持的真主黨更是出動大量部隊輪流進入敘利亞參戰,除了屢次充當攻堅克難的先鋒之外,還協助政府軍恢復了首都大馬士革通往黎巴嫩和濱海拉塔基亞的陸上交通線(參見2013年古賽爾戰役),並反過來切斷了反對派武裝在敘黎邊境的補給線(參見卡拉蒙山脈戰役、扎巴達尼攻堅戰等),為政府方立下汗馬功勞。
敘利亞的另一個陸上鄰國伊拉克與敘利亞的外交關系則較為復雜。戰後兩國曾經都是由阿拉伯復興社會黨執政,但1979年薩達姆掌握伊拉克政權後兩國的復興黨隨之分裂,繼而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遜尼派出身的薩達姆大舉進攻什葉派主政的伊朗,導致此時與伊朗結盟的敘利亞(阿拉維派本是游離於什葉遜尼兩大主流派之外的一個小教派,老阿薩德為獲得外援積極改善和伊朗的關系,最後取得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認可」阿拉維派是什葉派的一個分支)同伊拉克徹底反目,之後的海灣戰爭中敘利亞乾脆支持多國部隊打擊薩達姆政權。然而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推翻薩達姆之後形勢卻發生了逆轉,原本薩達姆時期被大力打壓的占伊拉克人口多數的什葉派被美國人放了出來組建伊拉克新政府,這樣一來反而與本來敵對的敘利亞和伊朗成為了同一教派的兄弟,從而在敘利亞戰爭爆發後,伊拉克什葉派政府也沒有對敘利亞採取敵對態度,在「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崛起之後兩國面臨共同的威脅更是加強了合作。雖然伊拉克政府沒有直接出兵敘利亞或提供物資援助,但卻默許伊拉克的什葉派民兵組織到敘利亞參戰,而這些民兵組織很多都受到伊朗的背後支持和援助。
伊朗自己的武裝力量在敘利亞部署得並不多,直接參加戰斗的還要更少(多是作為軍事顧問活動),地面部隊主要是伊朗支持或招募的什葉派民兵和僱傭軍,除了黎巴嫩真主黨、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阿巴斯旅」「人民動員部隊」等,還有伊朗從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的什葉派(這些國家大多是遜尼派主政,什葉派地位低下,加上局勢動盪不安,大量遷居伊朗)中招募的雇傭兵如「法蒂瑪旅」。伊朗本身並沒有出動大部隊到敘利亞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