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朗的交通交通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伊朗公路總長15.8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100公里;郊區公路9.38萬公里,其中瀝青公路4.53萬公里。注冊機動車452萬輛,其中小汽車272萬輛。
伊朗共有機場83個,使用率為 34 %;其中14個軍用機場、61個綜合性機場(只有22個可降落飛機)和8個客運機場。德黑蘭、伊斯法汗、設拉子、大不里士、阿巴丹和阿巴斯為六大國際航空港。伊朗航空公司是伊境內最大的航空公司,擁有飛機83架,在23個城市間擁有航班,開通有赴海灣、亞洲和歐洲的33條國際航線。 2004年共運載旅客1133萬人次。
伊朗有通往中東、亞洲、及歐洲全靠龐大的航空網路。來自美國或澳洲的遊客需在亞洲或其它中東國家轉機才能飛往伊朗。大多數飛機在德黑蘭的邁赫爾阿巴德機場著陸。
㈡ 伊朗的綜合國力怎麼樣
從來不是。伊朗的實力很弱,一個擁有豐富石油資源的國家,居然連成品油還嚴重依賴進口,不能自給自足,你說有多殘廢?那麼多石油,居然百姓生活還那麼貧窮,失業率超過30%,能力有多差,把一個多家管理成這樣?
㈢ 伊朗的發展如何
伊朗有比較完備的工業和農業基礎,資源也比較充足,可以想像會迎來一段時間的經濟發展至於美國的限制:從核談判協議達成可以看出,美國的政策應該有所變化,如今中東遜尼派力量比較強大,恐怖主義也主要產生於遜尼派地區,為了平衡遜尼派勢力的影響力,並且阻止恐怖主義的擴散,美國可能會對伊朗有所支持,雖然由於意識形態問題,支持不會太深入,也不會太真心(可以參照中美,合作與遏制並存的關系)
伊朗社會的變革:目前保守和宗教勢力在伊朗依舊佔有主導的地位,他們一定不希望文化領域也和經濟領域一樣迅速開放,但是新思想總會逐漸的滲入,當初巴列維王朝要工業化,不要資本主義,但卻沒有擋住新思潮的崛起,導致了伊斯蘭革命。處理好經濟發展和思想開放帶來的社會變革,對於伊朗應該是個比較嚴峻的課題。可以類比中國的情況,我沒去過伊朗,不知道伊朗人民怎麼想的。
㈣ 2020去伊朗打工安全嗎
去伊朗打工是非常安全的伊朗的社會治安是非常非常好的近期美國與伊朗的沖突也不會引發所謂的戰爭這可以放心
㈤ 現在的伊朗和20年前相比軍事發展如何
發展是肯定有的,不過人還是那熊樣,真要打起來跟當年的兩伊戰爭一樣,不會有任何長進。
㈥ 伊朗的現況怎麼樣
伊朗也是發展中國家,但是綜合實力肯定是沒法跟中國比的。
㈦ 去伊朗旅遊怎麼樣
幾乎所有聽到我要去伊朗旅遊的人第一反應都是睜大眼睛,張大嘴巴,滿臉的詫異!「你再怎麼愛玩也不會去那麼不安全的地方吧!」蠻有趣的對吧。
雖然伊朗是一個不那麼安全的城市,確實很危險,可是它同樣是一個積淀了那麼悠久歷史的國家,它的一切對於我來講都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㈧ 伊朗未來發展的前景如何
伊朗有發展的潛力,這一點毋庸置疑。
有著8000萬人口(接近於德國人口總量)、近4000億美元的經濟總量、全球第四大原油儲量的大國——伊朗,已經重新回到全球經濟體系當中。
㈨ 現在的伊朗怎麼樣了
內賈德很牛啊!
僅僅6個月前,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這個名字幾乎不為世界所知,如今他已經是被全球媒體關注最多的人物之一。
僅僅6個月,這位伊朗總統已經以他強硬的姿態改變了伊朗核談判的態勢,並在逐步爭奪中東地區的主導權,迫使白宮懇求他回到談判桌上來。
當西方分析家們把目光都投在了那些消費著西方文化、樂於參加德黑蘭北部歐式風格俱樂部的德黑蘭知識分子身上時,他們沒有看到德黑蘭南部的中低收入居民區,他們也忽視了伊朗貧窮的農村,正是這些人使內賈德在2005年6月的伊朗總統大選中打敗了有著豐富政治經驗、頗具知名度的伊朗政治家拉夫桑賈尼,獲得了壓倒性勝利。而內賈德就一直生活在他們中間。
同樣,內賈德在一周內第二次說出「納粹大屠殺是個神話」的時候,他也恰恰是在前往伊朗南部三省視察工作的途中。
在德黑蘭東部的工薪階層低收入街區納爾馬克區,有一幢毫不起眼的兩層樓,這個只有90平米的公寓樓就是內賈德的家。在這里,他和他的子女住在底層,二層則住著他的父親,一位鐵匠。即使當了總統後,他也執意要留在原來的這幢公寓樓內,最後才不得不因為安全原因而離開。這一小小的細節,也許恰恰可以從一個側面解開內賈德之謎。
如果說美國總統布希試圖用快人快語博得國內民眾追捧的話,那麼內賈德就任總統以來在伊朗國內的每一步舉措也同樣走得自信而有個性。
與人民在一起,是內賈德的口號。作為一個虔誠的穆斯林,他第一次內閣會議是在瑪什哈德的伊瑪姆禮薩清真寺舉行的。他命令把總統官邸內所有絢麗的波斯地毯全部拿走,而這絕不是做秀。他還允諾要把伊朗的石油收入送到每個老百姓的餐桌上,並縮小經理階層與普通民眾之間的收入差距。
「他是個有點怪異的傢伙」。這是美國總統布希最近在接受美國公眾電視台采訪時針對內賈德有關以色列的一番驚人之語做出的最有味道的評論。對於美國來說,內賈德讓美國人感到琢磨不透,他們更熟悉拉夫桑賈尼、哈塔米等等這些與西方保持著良好關系的伊朗政治家。內賈德的當選使美國感到憂心忡忡。
在伊朗大選結果剛剛公布後不久,美國國務院立刻發表聲明,指責伊朗大選既不公正也缺少自由。隨後,又有當年的美國人質出來指認內賈德參與了1979年伊朗扣押美國使館人員的事件。甚至在內賈德於2005年9月即將第一次在國際舞台亮相參加聯合國大會時,還傳出了美國可能不會給他發放簽證的消息。
然而伊拉克的政治天平微妙地改變了美國和伊朗兩方的政治砝碼。現在美國要依賴伊朗維持伊拉克的穩定,而這反過來給了伊朗在核談判桌上與美國叫板的籌碼。內賈德當選後,伊拉克過渡政府總理和總統紛紛出訪伊朗,這兩位薩達姆的宿敵與內賈德的相會似乎有點「老戰友相逢」的意味,伊拉克的政治天平也越來越向伊朗傾斜了。而當內賈德口出「應該把以色列從地圖中抹去」,在一周內兩次拋出「納粹大屠殺是個神話」言論時,西方政治分析家似乎從他的話語中讀出了更多的意味。
2005年5月,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赴以色列調查其核武庫引起了阿拉伯國家的廣泛關注,一些西方評論家認為,內賈德的反以言論是在爭取國內年輕人和阿拉伯世界的支持。
處於西亞通往歐洲和中亞通往印度洋十字路口的伊朗高原,多次遭到強悍的外族入侵,山河幾度破碎,數不清的操著各種語言、信仰和習俗的部落、民族在這里生存。在以民族國家為基礎的現代國際關系結構中,很難想像如果沒有國內的統一信仰、團結和鄰國的睦鄰友好,伊朗能夠在美國、以色列的重重包圍和威脅下實現發展經濟和民族復興的夢想。
如果不認識到這一點,也就很難理解為什麼內賈德是個「有點怪異的傢伙」。
而未來,這位出身平民的鐵匠之子將把伊朗帶向何方,將會給世界政治帶來怎樣的影響呢?人們將拭目以待
㈩ 准備去伊朗工作,那裡現在怎麼樣
客觀講伊朗在中東是最穩定和民主的國家,國內實行當代法制和伊斯蘭法典結合的制度,犯罪率較低,國外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制裁,倒向俄羅斯和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國家。總體來說,在伊朗工作還是很安全的,比周邊阿富汗,伊拉克都要安全,另外伊朗是中東地區唯一真正實行普選的國家,領導者和國民比較開明,沒有那麼嚴苛的宗教氛圍,不像沙特等國家。
飲食方面,更接近於西餐,也有民族特色的飲食,比如饢,烤肉等,中餐一般是中資機構自己的食堂才有。
氣候方面,北部裏海沿岸屬於溫帶海洋氣候,夏季涼爽,冬季濕潤;中部高原山區,夏季炎熱乾旱,冬季嚴寒;南部波斯灣沿岸低地,夏季炎熱乾旱,冬季濕潤溫度最低在0攝氏度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