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伊朗為什麼有美國的F14
1979年前,伊朗為親美的巴列維王朝,美國與伊朗的戰略同盟關系,因此美國向伊朗提供了不少美式裝備,其中包括F14。
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巴列維王朝被推翻,美國與伊朗的戰略同盟宣告破裂。第二年,伊朗人質危機爆發,美伊徹底反目成仇。在隨後的幾十年裡,美國對伊朗實施了嚴厲的經濟制裁,而伊朗也寸步不讓,甚至不惜發展核武相抗。
② 伊朗巡航導彈、魚雷等多種武器齊齊亮相!為何海軍軍演要展示這些
因為這些都是海軍的主要武器之一。
首先,先根據這個標題中的新聞了解一下。
這些武器的出現是在2021年1月14日,伊朗軍隊在南部阿曼海和印度洋北部海域軍演亮相的第二天。
據悉,這次伊朗海軍軍演在軍艦上試射了不同的射程的巡航導彈,並都成功擊中目標。
此外,在這次軍方公布的畫面來看,伊朗試用了最新研究的“法塔赫”級潛艇,並且成功發射魚雷擊中目標。
據了解,“法塔赫”級潛艇是伊朗目前國產排水量最大的潛艇,具有快速打擊能力,並還可以攜帶至少8枚水雷和可執行水下導彈、魚雷打擊等多種軍事任務。
一、海軍軍演是為什麼?要知道,伊朗靠海,擁有自己的艦隊也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擁有艦隊的前提也要擁有熱武器。
全世界軍演的目的都比較相同,一般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震懾周邊勢力,展現軍事力量。
第二部分,提高部隊的戰斗能力和顯示軍事武器。
最後,根據標題和文中關鍵詞進行科普。
伊朗,是中東國家。
伊朗位於西亞,全稱為伊朗伊斯蘭,其國土面積排世界的第17名。
伊朗古稱“波斯”,它是世界上第一個領土橫跨歐亞非三洲的“波斯帝國”。
伊朗是石油、天然氣大國,經濟多以石油開采為主。
在2015年,伊朗承諾永不獲取核武器。
巡航導彈,是一種熱武器。
巡航導彈是導彈的一種,主要以巡航狀態為飛行的導彈。
巡航導彈一般由飛機和潛艇發射,並還可以帶著核彈頭發射。
它還是核三位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
魚雷,是一種水下武器。
魚雷能夠在水下自由自航、攻擊、制導的水中武器。
魚雷一般用於攻擊潛艇和水面艦隊。
魚雷的用途較廣,具有隱蔽性、抗干擾、威力大等能力,是目前海軍的主要攻擊武器之一。
③ 伊朗是一個主權國家,為何會有兩支軍隊呢
有兩支軍隊是因為伊朗在特定時期應對特殊情況下的產物,它的形成與當年的伊斯蘭革命有很重要的關系。
在伊朗伊斯蘭革命運動之前,伊朗同樣就只有一支軍隊,在伊朗前最高精神領袖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革命運動成功之後,隨即接收了巴列維王朝王朝的舊軍隊組建了伊朗政府軍,但因這支軍隊是在之前被推翻的巴列維王朝王朝舊軍隊基礎上建立的,霍梅尼個人因為其長期深受巴列維王朝打壓,因此始終對接收的對這支舊隊伍不信任,在其獨掌大權之後,就迫不及待想用自已的思想來改造這支隊伍。
伊朗現有的兩支軍隊雖然說在等級是相同的,但是相比之下,伊斯蘭革命衛隊的實力與影響力要比伊朗政府軍要高出許多,誰讓他是伊朗最高精神領袖親生的呢?
④ 伊朗為什麼會有美軍入駐呢
因為伊朗在伊斯蘭革命之前是與美國很親密的,所以那個時候有美軍入駐的,但後來兩國關系鬧矛盾了,美軍自然不會再駐在伊朗。如果現在還有美軍入駐伊朗的話,那一定是你派過去的。
⑤ 伊朗怎麼有兩支軍隊,他打仗到底用哪支
中東最強大、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之一,伊朗擁有大量地面部隊,主要由伊朗陸軍和革命衛隊(IRGC)2部分組成。這種雙軌軍制在中東地區相當普遍,比如敘利亞和當年的伊拉克薩達姆政權,就同時建有精銳的共和國衛隊和普通常備軍,而沙特則在皇家軍隊(國防軍)之外,又設立了一支兼具王室近衛軍、內務安全部隊和監軍(監督對象就是國防軍)等多種職責於一身的國民警衛隊(SANG)。
單來說陸軍雖然是正規部隊,承擔保家衛國的重任的同時也被高層所不信任!裝備都是過時落後的!打起仗就是炮灰的命!所謂的革命衛隊!雖然不是正規軍,但裝備精良,是高層恐怖分子的貼身保鏢!被高層恐怖分子所信任!也是恐怖分子的大本營!
⑥ 軍費有限的伊朗為何軍演動用200艘以上的艦艇
軍費有限的伊朗在軍演的時候動用200艘以上的艦艇,本來應該是想撐一下門面的,但是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了,伊朗之所以拿車這么多的艦艇,那是把老本都拿出來了,這反而更讓人們知道了伊朗在水師作戰方面的實力是什麼樣的了。
伊朗的海上力量分為海軍和海上伊斯蘭革命衛隊兩部分,其中前者為伊朗海上力量的主體,後者則僅裝備少量快艇、不具備通常意義的海上作戰能力。伊朗海軍裝備艦船數量不少,但從裝備艦船的陣容上來看,顯然是有點對不起規模。提及來是200餘艘艦船范圍的練習,現實上正確大艦並無幾艘。以伊朗的產業氣力及經濟前提,別說搞大型艦艇、遠洋計謀了,即是「空潛迅速」計謀也難以支持的起來。
⑦ 有誰知道伊朗為何要建立兩支武裝力量, 除了正規軍還有伊斯蘭革命衛隊
1979年伊斯蘭革命結束後,伊朗最高領袖霍梅尼並不信任曾經效忠巴列維王朝的正規軍。他當時下令對軍隊進行「大清洗」,強調軍隊應該是「伊斯蘭和人民的軍隊」。同時,為了進一步鞏固伊斯蘭政權,霍梅尼於1979年6月下令成立一支具有宗教屬性的軍隊——伊斯蘭革命衛隊。
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後,革命衛隊因在戰爭中沖鋒陷陣,而從「准軍事」組織迅速發展成為具有「海陸空三軍」力量的精銳部隊。與此同時,革命衛隊因其具體執行霍梅尼「革命輸出」的政策,在國內外建立了龐大的情報網路。
據美國媒體報道,黎巴嫩真主黨是由革命衛隊情報機構與黎什葉派聯手創立的,並長期接受革命衛隊的訓練。革命衛隊還向別國30多個什葉派和遜尼派的軍事組織提供指導,其中包括「黎巴嫩真主黨游擊隊」、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在內的組織。
伊朗正規軍負責保衛國家,革命衛隊則負責保衛伊斯蘭政權。因此,伊朗政府更倚重於革命衛隊。目前,伊朗正規軍的人數大約有50萬人,革命衛隊約12萬人,雖然人數不如正規軍,但據說革命衛隊還領導著上百萬人的非正規軍「巴斯基」,即民兵。記者發現所有在政府部門工作的伊朗官員以及工作人員均為「巴斯基」。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政府人員都在革命衛隊的領導之下。從軍事力量上看,革命衛隊控制了伊朗大部分精良導彈,還設有特種部隊。因此,革命衛隊在伊朗具有很大的能量。
伊朗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兩年。在伊朗一些年輕人和大學生,他們按照義務都要去參軍,但大多都在正規軍服役。只有那些家庭出身良好(譬如烈士家屬、宗教家庭)、對伊斯蘭教極度虔誠或是政府相信其忠心耿耿的人才能進入革命衛隊,革命衛隊對隊員的審查非常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