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美國伊朗開戰會死多少人

美國伊朗開戰會死多少人

發布時間:2023-02-21 07:33:29

A. 伊拉克戰爭中陣亡的美軍人數現在是多少了

據美聯社統計,截止美軍2011年12月15日正式從伊拉克撤軍,伊拉克戰爭共造成近4500名美軍官兵死亡,超過10萬伊拉克人喪生。
伊拉克戰爭簡介。是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在2003年3月20日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實質上是借反恐時機,以伊拉克拒絕交出子虛烏有的生化武器為借口,趁機清除反美政權的一場戰爭。由於這次戰爭實際上是1991年海灣戰爭的繼續,所以,這次戰爭也被稱為「第二次海灣戰爭」。到2010年8月美國戰斗部隊撤出伊拉克為止,歷時7年多,美方最終沒有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反而找到薩達姆政權早已銷毀的文件和人證,2011年12月18日,美軍全部撤出。由於伊拉克戰爭使用了大量的美國現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軍使用的武器費用非常的高昂,這場戰爭也被稱為浪費錢的戰爭。一般認為,美國鏟除伊拉克政權,實質就是維護美元霸權的地位。這次戰爭再次詮釋了科技是現代軍隊發展和軍事實力的重要支柱。
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真實原因有以下幾個:1、冷戰後,美國的對外政策就是圍繞這"一個中心,三個基本點"展開的。也就是維護美國霸權中心,圍繞三個基本點展開即:維護美國及盟國的安全;擴展美國經濟;在世界推進美式民主。「9·11事件」後,美以反恐怖為名,通過阿富汗戰爭實現了首次進駐中亞,增加了對南亞局勢的影響力。這次對伊拉克戰爭,是美推行全球戰略擴張的又一重要步驟,發動這場戰爭關繫到美國的眼前和長遠安全,關繫到美國的世界霸權或准霸權地位。通過戰爭,不僅可以拔掉伊拉克這個釘子,在伊斯蘭世界建立維護美國利益的戰略走廊;還可以通過控制歐亞大陸的核心地帶,實現對俄、歐、中、印等大國的戰略牽制的作用。2、美國地緣經濟考慮。由於美國的資源是有限的,美國發動戰爭的目標,在於這個目標是否具有地緣政治的戰略地位和戰略價值,是否具有市場價值和資源價值。眾所周知,亞太地區是全球地緣戰略力量最集中的區域,美國在亞太地區有著廣泛而巨大的政治、經濟、軍事和安全利益。伊拉克是地區大國,處於中東的中心地帶,石油儲量居世界第二,在中東的地緣政治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控制伊拉克就能控制中東石油庫,對美來說具有長遠的戰略利益,美國有官員曾公開聲稱:伊拉克是美國在中東建立軍事基地的最佳位置。3、推進美式民主、價值觀。在世界范圍內推進美式民主、價值觀,一直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目的是要為中東地區樹立一個"民主"的樣板,進而向整個阿拉伯世界實行民主輻射,為建立一個美國治下的世界新秩序開辟道路。 4、進一步控制歐洲。通過控制伊拉克和中東地區石油的出海口,鉗制歐洲的石油來源,削弱歐洲經濟,震懾歐洲資本大量進入美國,從而打擊歐元,甚至使其破產,以維護美元在國際金融體系的霸主地位。
伊拉克戰爭的代價。除了沉重的生命代價,金錢代價也十分高昂。據美聯社報道,過去10年裡,美國斥資600億美元用於伊拉克戰後重建,平均每天花費超過1500萬美元。而另據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計算,10年來的總開支——包括軍費、使館開支和重建及援助等,已達7670億美元之巨。美國人自己都承認,美國在伊拉克花錢太多,回報太少。引自:(http://mil.news.sina.com.cn/2013-03-19/0859718972.html)

B. 海灣戰爭的事件經過

1、1990美國布立頓號巡防艦開進波斯灣海域在伊朗伊斯蘭革命以前,美國和伊拉克的關系惡劣。伊拉克是蘇聯在中東地區的主要盟國。

2、1990年7月末伊拉克與科威特之間的談判停止,伊拉克在科威特邊境大量駐軍,薩達姆·海珊召見美國大使阿普里爾·格拉斯皮進行一次四目談話。

3、1979年美國將伊拉克列入支持國際恐怖主義的國家名單。兩伊戰爭期間美伊關系逐漸改善。隨著革命後的伊朗在1982年深入伊拉克,為了防止伊朗獲勝從而輸出革命到其他阿拉伯國家,美國開始對伊拉克進行援助,將其從支持國際恐怖主義的國家名單上撤除,並銷售武器給伊拉克。除了公開渠道的援助,關於美國中央情報局秘密指導伊拉克軍隊的猜測也廣泛流傳。

4、美國時任國防部長會晤沙烏地阿拉伯國防部長1989年11月,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韋伯斯特與科威特特工首長會晤。

5、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聲稱獲得了一份這次會晤的備忘錄。後來伊拉克以這份備忘錄為由聲稱中央情報局和科威特陰謀瓦解伊拉克的經濟和政治穩定。

6、伊拉克武裝侵佔科威特,引發了海灣危機,成為海灣戰爭的直接導火索。

拓展資料:

海灣戰爭(英文:Gulf War,阿拉伯文:حرب الخليج الثانية,波斯文:جنگ خلیج فارس),是美國領導的聯盟軍隊於1990年8月~1991年2月,為恢復科威特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並恢復其合法政權而對伊拉克進行的一場戰爭,是冷戰結束後的第一場大規模武裝沖突。

海灣戰爭包括3個主要軍事行動:沙漠盾牌行動、沙漠風暴行動和海上攔截行動。聯盟軍隊以較小的代價取得決定性勝利,重創伊拉克軍隊。1991年2月27日,美國宣布解放科威特的戰爭結束並於當天午夜停火,伊拉克最終在4月接受了停火協議[1]。

海灣戰爭是美軍自越南戰爭後主導參加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在戰爭中,美軍首次將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實戰,展示了壓倒性的制空、制電磁優勢。通過海灣戰爭,美國進一步加強了與波斯灣地區國家的軍事、政治合作,強化了美軍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

海灣戰爭對冷戰後國際新秩序的建立產生了深刻影響,同時,它所展示的現代高科技條件下作戰的新情況和新特點,對軍事戰略、戰役戰術和軍隊建設等問題帶來了眾多啟示。

參考鏈接:海灣戰爭

C. 美國攻打伊拉克 死傷是多少用了多少物資

美國人自己說目前陣亡超過了三千五百人 但是 一直對受傷人員的數量諱莫如深 我在查找資料的時候 發現一組數據 當美軍陣亡人數只有四百人左右的時候 受傷人數就已經達到了九千人 按照這個比例 現在美軍傷亡人數實際上已經達到了數萬 很多遭受爆炸襲擊的美軍都是重度傷殘 喪失勞動能力 並且需要長期治療 據估計 為了給戰爭擦屁股 救治這些需要治療的軍人 大概需要三千億美元

美軍現在每天維持在伊拉克的開銷大概是兩億美金 根據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戴維斯和他的研究小組計算出來的數字,估計到目前為止,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上所花的錢,以2003年的幣值計算,已經高達4100億至6300億美元。 按照現在的花錢效率 美國在伊拉克的直接軍費超過萬億美元只是時間問題。
而且,這里的很多花費都是隱性的,比如:美國僱用黑水公司雇傭兵的費用就排除在外,要知道黑水公司的雇員多達五萬餘人,他們承擔了本該美軍承擔的任務,只拿高額薪金,不享受任何保險和福利,也因此,美國人喜歡把他們送到最危險的地方去,美軍為他們花的錢不得而已,他們陣亡的數字也不得而已,但是僅僅黑水一家公司尚且如此規模,美軍的實際傷亡數字和戰爭投入到底有多大水分可想而知。

關於掠奪,這個實在沒法說,唯一掠奪的成果是石油,但是,從伊拉克掠奪來的石油又沒辦法按照國際價格來推算,只能算白賺,伊拉克戰前的石油產量是每天三百七十萬桶,戰爭之後這個數字平均只能維持在三分之一左右,就算全都輸出美國,那就是美國每天掠奪一百二十萬桶左右。

關於出生率,由於長期營養不良,伊拉克人的健康狀況嚴重惡化,加之缺醫少葯,有病得不到及時治療,據伊拉克官方公布的數字,到去年年底,全國已有180萬人死於制裁;戰前,伊拉克是阿拉伯國家嬰兒死亡率最低的國家,僅占出生率的32‰,現在上升到126‰
而 相對於比較容易統計的嬰兒死亡出生比率 伊拉克的平均出生率死亡率數據,直到戰爭以來都無法統計清楚。目前 已經知道的出生率是2003年的官方統計 大概是千分之二點八七 平均死亡率也是官方的 但是 不知道具體時間斷 不過從數字上估計是戰爭以後的 平均死亡率是千分之六十二

從政治上這場戰爭是完全失敗的 如果要是算完勝 那隻能說是戰爭初期 到現在這個局面 從軍事上的完勝也是不可能的現在 讓美國人苦惱的問題 不是撤軍或者不撤軍的問題 如果還維持伊拉克政權 至少伊拉克通過石油換食品協議供應給美國的石油是穩定的 而現在 如果美國繼續維持戰爭 那麼無疑就是深陷泥潭 如果要撤出 那麼 在伊拉克就會出現一個親伊朗或者像塔利班一樣的政權(什葉派親伊朗 遜尼派最有可能成為信奉瓦哈比教派的基地組織的盟友 )。因此才有了美國的騎虎難下,而並不是像某些人說的那樣,可以想走就走,無論是挑起戰爭,還是承認失敗,任何草率的決定都要承擔相應的歷史責任

關於這場戰爭還需要延續多久,那就要看美國人還能挺多久,現在不只是伊拉克,還有阿富汗,而且,美國還在不斷的承諾,許願,招收小弟,從東歐到中亞,擺平朝鮮,擺平伊朗仍然需要天文數字的資金。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我們發現了美元貶值了,為什麼,就是因為美國在利用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通過大量發行美元來在別國套取硬通貨,比如:十幾萬美軍的靴子 防彈衣 內褲 襯衫 軍服 飲用水等等 美國人印鈔票 到中國來購買輕工產品就可以了 也因為這樣 美國人實際上在製造世界通貨膨脹 中國現在已經出現了通貨膨脹 商品在漲價 這實際上 一方面是美國人在轉移自己的財政危機 另外一方面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 使同美金掛鉤的人民幣承受更大的升值壓力 要問美國還能挺多久 現在就很明白了 除非美國人弄得全世界都通貨膨脹 讓美元便成廢紙 否則美國人就仍然玩兒得起。

——————————————————————————————————————

以上是我幫助回答另一問題的時候 寫的一點東西 其間查找了不少資料 希望對你有參考價值

關於具體損耗數字 美軍從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就開始的「剝奪士兵陣亡資格」的手段雖然被有效升級 但是弄虛作假和文字游戲仍然比比皆是 很難管中窺豹 現在只有正規人員的死亡數字比較清晰 承包商(雇傭兵)和偽軍就不得而知了 大量損失的技術裝備數據 美軍更是諱莫如深 所以 想了解個大概 還是要靠自己

你可以按照我的分析和統計捋一下 實際就能看出 美軍的損失其實不小

根據蘇聯公布的阿富汗戰爭損失 除了死亡和傷殘7萬人外 十年的阿富汗戰爭的損失還包括 118 架戰機; 333 架直升機(實際可能存在蘇聯官方人為的壓縮損失)

新華網華盛頓3月23日電(記者楊晴川 潘雲召)美國陸軍航空處主任蒙特23日在國防部對媒體說,自美國2001年發動「反恐戰爭」以來,陸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已損失了130架直升機,其中三分之一是被擊落的。

據以上消息來看 美軍現在的水平並沒有比當年的蘇聯強多少 而且不要忘了 當年阿富汗游擊隊有西方大量提供的「毒刺」和「吹管」等輕型防空導彈 而現在的恐怖組織防空武器極其缺乏

最近期的消息是近兩天的 塔利班強襲了美軍基地 打死了九名美軍 至於傷殘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足見美軍不可戰勝只是個「偽神話」

根據我上面搜集的資料可以推測 現在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死亡和傷殘士兵的總數 應該已經接近了阿富汗戰爭蘇聯官方公布的七萬這個傷亡數字 值得一提的是 蘇聯那個時候還沒有普遍裝備防彈衣 其醫療條件和後送體系同今天的美軍也不可同日而語

因此 應該說 美軍死亡和傷殘比例 應該不同於一般局部戰爭的大致二比一這個比例 也就是說 美軍傷殘軍人遠多於喪生軍人 這恐怕將又是一份留給美國社會的龐大遺產

D. 2018年伊朗在打仗嗎

2018年9月22日中午,伊朗南部城市阿瓦茲的閱兵儀式上爆發激戰,多名武裝分子身著軍裝向在街頭行進的伊朗軍人方陣開火。截至2018年9月23日,該事件導致29人死亡、70人受傷。2018年9月22日,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發表公開信,指稱中東地區的親美勢力應對當天發生在伊朗南部的恐怖襲擊事件負責;9月22日晚,伊朗政府召見了荷蘭、丹麥和英國三國駐伊朗外交使節,並指責三國窩藏恐怖分子。事件經過2018年9月22日中午,在伊朗南部城市阿瓦茲舉行的紀念兩伊戰爭爆發38周年閱兵儀式上爆發激戰,多名武裝分子身著軍裝向在街頭行進的伊朗軍人方陣開火。

E. 1.一戰各國死亡人數(一一列舉)

具體如下:

協約國士兵的陣亡: 5,497,600

比利時: 13,700

英國: 908,000

澳大利亞:60,000

法國:1,240,000

法國殖民地:114,000

希臘:5,000

義大利:650,000

中國:3000

日本:300

同盟國士兵的陣亡:3,382,500

奧匈帝國:1,200,000

保加利亞:87500

德意志帝國:1,770,000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一戰

F. 如果美國打擊伊朗遭遇了失敗,對美國的影響將有多大

如果美國打擊伊朗失敗,將會被拖入一個巨大的泥沼,就像小布希政府發動的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長期無法結束 ,阿富汗戰爭目前打到現在已經17年多了,美國官方公布數據花費超過2萬億美元, 美國在自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開始,已經花費了5.9萬億美元,並且還造成了48萬人死亡 。而伊朗國土面積是伊拉克的4倍,那麼這個兵力作戰消耗、後勤補給將是天文數字。


所以說攻打伊朗對於美國來說是非常困難的任務, 不管打擊伊朗失敗還是勝利,對美國都沒什麼好處,對於美國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對於美國的世界霸主位置都會因此出現動搖。 而伊朗率先拋出可以和解的機會 ,估計這場戰爭最後會以和解形式結束。

G. 兩伊戰爭到底誰勝了呢

兩伊戰爭是伊朗、伊拉克兩敗俱傷的戰爭。

雙方從1980年開打,到1988年停產,前後持續8年之久。

這還不是那種低強度的戰爭,零星沖突,而是兩國傾全國之力的大會戰。

兩國動用的總兵力高達數百萬,對於總人口不到5000萬的兩國來說,幾乎是全民皆兵了。

實際戰斗慘烈無比,甚至出現了沒有武裝的平民(包括兒童老人)在狂熱宗教信仰支撐下集體沖鋒,踩爆地雷的場面。

就武器上,兩國使用了包括蘇式米格-25戰機、飛毛腿導彈、美式F-14戰機、法式飛魚反艦導彈等等在內的先進武器。

國際社會估計戰爭造成的直接經濟破壞高達5000億美元,導致兩國經濟倒退10到15年。

以伊拉克為例,戰前每日石油出口高達350萬桶,戰爭末期只有100多萬桶,銳減了三分之二。

伊朗的損失也差不多!

H. 美伊一旦開戰,依照當前軍事力量,美國擊敗伊朗需要付出多大代價

我覺得如果是一場戰斗,美國擊敗伊朗的話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如果想讓伊朗這個國家遭受重創的話。可能代價是美國承受不起的,因為伊朗的綜合國力比阿富汗強。


綜上所述,我覺得美國想要打敗伊朗的話,可能付出的代價要遠遠比與阿富汗作戰多出很多。在美國與阿富汗的戰斗中,美國就已經花費了6萬億美元的投資。跟伊朗作戰,數額肯定還要遠遠超過這些。

I. 以伊朗的軍事實力,如果美國對伊朗開戰,會比伊拉克更快倒下嗎

其實我個人覺得,以伊朗目前的軍事勢力,如果美國和伊朗開戰,那麼伊朗可能和伊拉克下場差不多。原因很簡單,美國之所以能夠輕松的取得海灣戰爭的勝利,根本原因來自於空中優勢和信息化優勢,雖然薩達姆當時也有導彈和大量的坦克裝甲部隊。但是此時的美軍已經開始嘗試進行精確化打擊。在先期就直接摧毀了伊拉克軍隊的雷達和預警系統。這就相當於直接挖掉了伊拉克軍隊的眼睛。從戰斗開始,美國軍隊就掌握這全部的信息優勢。對伊拉克軍隊的位置和動向一清二楚。而如今的伊朗雖然強於當年的伊拉克,但是先進裝備無法自主生產。所以雖然是地區強國,但是和美國相比仍然是個弟弟。

如果在作戰中使用GPS制導,後果怕是有點嚴重。一旦美國關閉了這個地區的GPS,那麼這些導彈其實就成了廢品,因為發射出去之後沒有導航,無法准確的命中目標。而且就算沒有這些設置,伊朗的導彈一直都存在准確度的問題。

很多人說伊朗擁有自主研製武器的能力,所以比當年的伊拉克強的很多。但是問題來了,伊朗確實擁有這個能力,但是伊朗軍隊的先進度仍然不夠。在崇尚信息化戰爭的今天,是否能夠迅速在戰場上獲得有用的信息,是否擁有更加先進的科技,已經成為了能否打贏戰爭的關鍵。所以伊朗正面硬懟美國,恐怕不是那麼容易實現的。

J. 美國若對伊朗開戰,要付出多慘重代價

首先戰爭爆發的話,美國成為最後的勝利者毋庸置疑,畢竟美國是當今世界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在海上作戰和空中作戰上,美國將占據絕對的優勢;而地面作戰的話,伊朗50萬革命衛隊占據主場優勢,絕對會給美軍的陸地作戰部隊造成重創。

除此之外,由於是從海上進攻,美國必須調集大量的海上艦隊以及戰機群,海量的戰爭物資會對美國形成極大的經濟負擔。越南媒體甚至發表報道稱,美國與伊朗開戰,大概會損失3萬億美元,但是僅依靠戰機與導彈,難以實現大規模登陸作戰的美軍,面對伊朗完善的地下掩體,即便將伊朗的地面設施完全炸毀,也無法逼迫其投降,到最後只能因為經濟壓力被迫停戰,得不到任何的利益。

閱讀全文

與美國伊朗開戰會死多少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林區有什麼規劃 瀏覽:693
義大利為什麼崇拜狼 瀏覽:421
中國多少人在用海爾 瀏覽:105
目前坐什麼飛機可以入境越南 瀏覽:750
義大利在哪裡可以換歐元 瀏覽:142
伊朗在什麼的北部 瀏覽:355
哪個國家會幫伊朗 瀏覽:495
越南總統有多少錢 瀏覽:78
義大利面和披薩哪個更難吃 瀏覽:206
伊朗人做生意為什麼不收錢 瀏覽:851
義大利軍團叫什麼 瀏覽:10
怎麼看待伊朗襲擊伊朗 瀏覽:423
崇左和越南哪裡交界 瀏覽:438
伊朗人平時吃什麼 瀏覽:580
義大利在什麼時候幫助過中國 瀏覽:25
英語單詞印度怎麼寫 瀏覽:673
尼泊爾與印度哪個更窮 瀏覽:996
中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數是多少 瀏覽:998
瓊海市裡哪裡有越南鞋批發 瀏覽:783
美國為什麼要打伊朗的將軍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