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歐洲有上千年的建築,中國卻很少見,僅僅是因為材質不同嗎
能夠保存千年的建築,一定由石材構成,而在上千年前,中國還沒有掌握用石材建造房屋的技術,自然沒有上千年的建築保存下來。
也就是說,巨石建築也曾經是高大上的技術,法老祭司們也是用它來彰顯王權的神聖的,而中國因為沒有經歷這個考古學上細分的巨石時代,彰顯王權的一直是巨大的青銅器,這個青銅器就充當了巨石建築的功能,因此才有以「鼎」來指代王權,這種中國獨特的文化,最好地說明了為什麼中國為什麼沒有石頭建築的原因。
㈡ 乾旱的伊朗高原為何能孕育輝煌的波斯文明
波斯帝國作為公元前世界上的超級大國,其龍興之地「伊朗高原」卻是一塊相當乾旱崎嶇的土地,其人口承載力顯然不能與大河流域的諸文明相比,然而伊朗高原卻有很強的防禦性,有利於波斯人的內部整合和制度經濟建設,厚積薄發,並養育波斯文明綿延數千年而不絕,可見這塊「荒漠」並不那麼簡單。
占據伊朗高原意味著對東西兩邊都具有很強的地理優勢,無論是長期紮根於此的波斯人、外來的希臘人、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要想建立龐大的帝國都不能缺少伊朗高原這一重要基地。如果將伊朗以西的西亞低地視為地中海世界,那麼伊朗可能才是亞歐大陸陸上的最重要樞紐。
㈢ 《伊朗簡史》帶你了解伊朗數千年的文化
當提及伊朗的時候,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石油!
一.地理環境
我們先來看一看伊朗的地理位置方位
亞洲板塊的西亞
從上面兩張地圖來看,伊朗屬於亞洲的西亞部分,上面是裏海,與伊拉克之間的是波斯灣,伊朗下面的是阿拉伯海,從地理位置看,我們可以說伊朗是一個兩面環海的板塊,當然,伊朗也是有山的。
扎格羅斯山脈
扎格羅斯山脈(Zagros Mountains),伊朗第一大山脈。位於伊朗高原西南部,從西北向東南綿延1200千米,平均海拔3000米。走向基本與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和波斯灣岸平行。
下面我們看一下伊朗的地形:
伊朗國土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它屬於高原國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間。西南部為厄爾布爾士山與科彼特山,東部為加恩-比爾兼德高地,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德馬萬德峰海拔5670米,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寬闊的扎格羅斯山山系,約占國土面積一半。中部為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有卡維爾荒漠與盧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餘米。僅西南部波斯灣沿岸與北部裏海沿岸有小面積的沖擊平原。西南部扎格羅斯山麓至波斯灣頭的平原稱胡齊斯坦。主要河流有卡流倫河與塞菲德。裏海是世界最大的鹹水湖,南岸屬伊朗。
二.氣候
伊朗氣候四季分明,伊朗1-4月(即冬季)降水降多,夏天的時候,伊朗由於處於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氣溫很高,且降水不多,德黑蘭最高的氣溫是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氣溫分別是22℃和37℃,最低氣溫是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溫度是3℃和7℃。
和國內的北方氣候差不多,只是有個別地方溫度會高一點。
三.文化與宗教
微笑的先知——瑣羅亞斯德,馬茲達教派的大天使沃胡·馬納,當帕提亞建立了強國以後,對臣服於他們的省份中的宗教、語言、文化的多樣性實行寬容的政策;密特拉教被稱為是太陽神,伊斯蘭教,摩尼教,基督教······
伊朗是一個在不同宗教中尋找或者說是被影響與吸收一些他們認為好的地方或者堅持的一些事情,現在的伊朗信奉伊斯蘭教。
伊朗人是印歐諸民族中的一個分支,公元前1500-前1000年遷出(今俄羅斯的草原地區),隨著民族之間的戰爭,遷移,繁衍,受到埃蘭人,蘇美爾人,亞述人,巴比倫人的影響,當然也有西班牙,法國,利比亞等一些地方的影響。
與中國有關的一頓歷史「絲綢之路」,也曾經到過波蘭,伊朗也就是曾經波蘭的位置,德黑蘭是伊朗的首都。
在那個年代,很多人還是覺得絲綢是一種昂貴的綢緞, 不管是波斯人,還是羅馬人,即便把錢給敵人,也要給自己妻女買絲綢穿!
伊斯蘭革命後第一部憲法於1979年12月頒布,規定伊實行政教合一制度,神權統治高於一切。1989年4月對憲法進行部分修改,突出強調伊斯蘭信仰、體制、教規、共和制及最高領袖的絕對權力不容更改。同年7月,哈梅內伊正式批准經全民投票通過的新憲法。
如果有機會,我們可以去參觀一下世界博物館或者是伊朗博物館,我們會發現不同時期的不同文化,不同時期的民族遷移歷程,民族的崛起與衰落,一個民族的文化不是我能簡單的面描述出來的,也不是一本書就能概括出來的,如果有機會,大家可以參考這一本《伊朗簡史》簡單的了解一下,當然,如果我們要深入的研究,這一本書還是不夠的!
書,我們也許有時間可以讀完,但是,我們不一定會完全明白,如果有時間,有機會,我覺得一邊讀書,一邊去伊朗參觀,我想這會是一段難忘的經歷,也會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伊朗的文化!
註:本人只是一個讀書愛好者,裡面如果有欠缺的地方,請大家多多包涵,也可以寫下你們知道的伊朗文化,歷史,人文風俗!
㈣ 伊朗這個國家在戰火中都損失了哪些世界遺產
沒有一座現代化建築能夠比擬這些古遺址古建築,它們的歷史意義和文化研究都深深地影響著人類的進步。一處處世界文化遺產都有著獨特的意義,在旅途中感受曾經的輝煌,一磚一瓦如同歷史的字元一般,它們帶給我們的不僅是路途中的視覺效果,更多的是藏在背後的文化財富。這樣的景點,怎麼忍心被戰火毀滅呢?
㈤ 伊朗有哪些知名人文景觀
伊朗的知名人文景觀有:
恰高·佔比爾
恰高·佔比爾古建築約有近3000年歷史,屬埃蘭時期建築,主要由宮殿、陵墓和祭祀建築組成,大部分建築嚴重損毀,現存祭祀殿主要建築材料為土坯和磚結構,磚上存有大量楔形文字。1979年5月9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恰高·佔比爾是埃蘭王國聖城的遺址,它建於公元前1250年,擺在遺址處的幾千塊還沒用過的磚說明,在遭到阿舒爾巴尼帕爾的侵略後,恰高·佔比爾還沒有完全建成。
帕薩爾加德花園
設拉子的埃拉姆花園
伊斯法罕的四十柱宮
卡尚的芬恩花園
布希爾市的阿巴斯-阿巴德花園
克爾曼省東南部的王子花園
亞茲德的杜拉特阿巴德花園
亞茲德市附近的梅赫里茲地區的帕赫魯普爾花園
比爾詹德地區的阿克巴里耶花園
卡布斯拱北塔
㈥ 伊朗建住和那國一樣
伊朗和其他國家的建築類型有所不同,伊朗的建築風格更加傳統,多以磚石建築為主,而其他國家則更加現代化,多以鋼筋混凝土建築為主。
㈦ 伊朗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首先,伊朗是一個政教合一國家。伊朗是全世界最為獨特的國家之一,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什麼是政教合一?就是政治領袖就是由宗教領袖擔任,他就是伊朗伊斯蘭教的最高領袖。 伊朗社會管理有兩套規則,一套是正常社會的法律法規,另一套是宗教規則。人們的日常行為必須符合這兩套規則。比如,女人要帶頭罩,上衣長度要蓋過臀部,男士不能喝酒,坐公交男女分開,等等。 其實伊朗很多人以前並不信奉伊斯蘭教,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後,大部分人開始信奉伊斯蘭教。他們跟阿拉伯人不一樣,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是真心信仰,而他們則是政府規定必須信仰。
其次,政府反西方而民眾很開放。伊朗政府一直反西方,禁止播放西方音樂尤其是美國的,可是民眾私底下普遍熱愛美國音樂,有時政府也是管不過來,經常聽到播放美國音樂,他們聽美國流行歌曲,覺得很歡樂。
第三,伊朗節日多民眾愛旅遊。伊朗各種節日非常多,比如諾魯孜春節,開齋節,阿舒拉節等。每到節日,伊朗人熱衷出遊,旅店房間爆滿,價錢飛漲,需提前預訂。 時,同伊朗人還喜歡野餐。經常全家老少或朋友之間找一塊草地,鋪一張席子就開始野餐。伊朗女人很美,非常喜歡化妝,美容,戴墨鏡,非常愛美。
第四,伊朗喜歡張貼建築標語。伊朗建築普遍破舊,許多是伊斯蘭革命前建設的。在大街上,機場,車站等有很多政治宣傳標語,偉大領袖個人圖像。 反美、反以、反沙特和各種宣揚伊斯蘭價值觀的標語,而且還懸掛有兩伊戰爭戰死的英雄圖像。
第五,伊朗人對外國人非常友好。伊朗遭受很多誤解。 美國等西方國家宣傳醜化伊朗為邪惡軸心國、女性受虐地區、戰爭狂、宗教極端分子集散地等等。但是,實事並非如此。伊朗很有文化底蘊,對外國友人超級友好。
總之,伊朗是一個神秘的國一度,具有燦爛的文化,悠久的歷史,勇敢的人民,相信伊朗會越來越好
㈧ 伊朗的古代建築特點
建築的特點,主要有四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屋頂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頂」。
第二個特徵是整體造型中心突出。在一般建築構圖的中心,往往十分突出,那體量既高又大的圓穹頂,往往成為整座建築的構圖中心,圍繞這一中心部件,周圍又常常有序地設置一些與之協調的小部件。
第三個特點是它創造了把穹頂支承在獨立方柱上的結構方法和與之相應的集中式建築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邊發券,在四個券之間砌築以對角線為直徑的穹頂,彷彿一個完整的穹頂在四邊被發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個券承擔,從而使內部空間獲得了極大的自由。
第四個特點是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變化,又注意統一,使建築內部空間與外部立面顯得燦爛奪目。
㈨ 「世界的半邊天」,伊朗為何會有這種稱號
這是因為伊朗擁有伊斯蘭世界重要的聖地伊斯法罕。雖然這座城市並不是伊朗國內最大的城市,但是這座城市在於整個伊斯蘭世界的影響力卻是非常深遠的,這是因為這座城市裡面擁有非常多的清真寺以及其他關於伊斯蘭教的名勝古跡,所以每年都會有很多的伊斯蘭教徒來到這座城市進行朝拜。
所以我們希望伊朗能夠在擴大自己影響力的同時,也能夠和周邊國家保持一個和平共處的原則,因為只有保持一個和平共處的原則,才能夠讓中東地區的老百姓早日免於戰火的困擾,雖然中東的教派沖突已經延續了上千年時間,但是現在社會畢竟和平共處才是最基本的共識,也希望有關國家不要隨意的挑起戰爭以及沖突,這樣對於自身以及他人都會帶來巨大的傷害以及影響。
㈩ 伊朗歷史悠久嗎
去年我去位於伊朗設拉子的波斯波利斯遺址的時候,直接被震驚了,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地跨三洲帝國的統治中樞,這里實在是太雄壯氣派了。可以想像一下,在2500多年前,現在伊朗人的祖先已經掌握了非常高超的建築技能,能營造出這樣規模的城市,是多麼的了不起啊。
而對照一下這個時期的正處在東周亂世時期的中國,從目前這一時期的考古發現來看,似乎還沒有能夠和波斯波利斯媲美的城市,包括西周的都城豐鎬,與東周的都城洛邑。
當然修建波斯波利斯的時代,已經進入了波斯帝國的全盛時期,開國皇帝居魯士修築的蘇薩,從復原效果圖來看,就已經非常壯觀了。作為當時西亞-小亞世界強悍統治者米底國王的外孫,他先是擊敗了這一區域強國之一的呂底亞,然後又征服了修築空中花園的新巴比倫。這些都是伊朗輝煌悠久歷史的組成部分。
再往前追溯,建立於兩河流域的文明,其統治范圍也影響到了伊朗高原,雖然不是波斯民族創造的歷史,但這一時期高度發達的文明,也屬於伊朗歷史的一部分。
和中國一樣,伊朗是人類文明的起源地之一,石器時代開始一直到氏族時代,這里都有文明存在,而且起步發展的非常早,可以說是大幅領先於同一時期的中國的,所以從文明大省的時間和取得的成就來看,伊朗絕對配得上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