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葉派 遜尼派
兩者都是伊斯蘭教的教派。什葉派是伊斯蘭教的第二大教派。遜尼派是伊斯蘭教主要教派之一。遜尼派是伊斯蘭教內部持一定教義的一個派別,與什葉派一起構成穆斯林的兩大派別。
拓展資料:
什葉派與遜尼派、哈瓦利吉派、穆爾吉埃派並稱為早期伊斯蘭教的四大政治派別,是伊斯蘭教中除遜尼派外人數最多的一個教派。
什葉派除信安拉、《古蘭經》和先知穆罕默德這些伊斯蘭教的共同信條外,信仰伊瑪目是什葉派的基本特點,並被定為信條之一。認為伊瑪目是繼穆罕默德之後穆斯林世界的領袖,伊瑪目的權力應屬阿里及其後裔。
由於什葉派信仰並尊崇伊瑪目,且有幾位伊瑪目是被政敵殺害或暗害的,因此認為這些伊瑪目既是超凡領袖,又是以身殉道的先烈,從而十分敬重他們的陵墓,經常前往參謁弔祭,緬懷他們的功績,或哀悼他們的殉難,並為自己求取福澤。
什葉派最顯著的主張就是,只承認阿里一個人作為哈里發的合法性 ,並有一些推崇阿里的儀式,所以什葉派又被人們叫做「阿里派」。
遜尼派全稱「遜奈與大眾派」。人數約佔全世界穆斯林的85%以上,與什葉派並稱為不同的兩大政治、宗教派別。遜尼派承認四大哈里發都是合法繼任者,因此獲得歷代哈里發國家的扶植而廣泛流傳,自稱正統派。
世界上穆斯林多屬遜尼派。它在神學思想方面有兩個著名的支系,一為經典派,在探討教義時重經典明文;一為意見派,在注意經典明文的同時,側重個人見解。該派又因對教法問題的觀點不同而出現了許多教法學派,其中最著名的是哈乃斐學派、馬立克學派、沙斐儀學派、罕百里學派。
遜尼派學者一貫重視《古蘭經》和聖訓在宗教上的價值,將其作為約束穆斯林言行、制定法律的重要理論根據,並對《古蘭經》作了大量注釋。在注釋中,他們堅持以古蘭注釋古蘭或以聖訓注釋古蘭。著名的遜尼派經注家泰伯里的《古蘭經解總匯》是該派早期經注代表作,對經注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Ⅱ 伊朗明明是什葉派國家,為何它們國內竟然還有高達700萬的遜尼派
主要是因為,現在伊朗的遜尼派穆斯林主要集中在眾多少數民族群體,這些少數民族有著自己的文化,很難被同化。 而伊朗也無法使用武力將其消滅,為了團結國家,保持領土完整,因此,在國內強調教派平等和睦相處。
Ⅲ 伊斯蘭教分為哪幾個教派
伊斯蘭教主要分為遜尼和什葉兩大派系,也有其他一些小派系(如哈瓦里吉派,伊斯瑪儀派)。
遜尼派被認為是主流派別,又被稱為正統派,分布在大多數伊斯蘭國家,中國穆斯林也大多是遜尼派;葉派的信徒主要分布伊朗,還存在於其它一些國家和地區,比如伊拉克等國。兩派的分別主要在於對於穆聖繼承人的合法性的承認上。按什葉派的觀點,只有穆聖的女婿兼堂弟阿里及其直系後裔(即穆罕默德·哈希姆家族)才是合法的繼承人,而遜尼派則認為哈里發只是信徒的領袖,穆聖的宗教領導人的身份的繼承者,無論是誰,只要信仰虔誠,都可以擔任哈里發(即安拉使者的繼承人)。也就承認艾布·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前3任哈里發的合法性。
不管是遜尼派、還是什葉派,都是穆斯林兄弟。他們都信仰同一部《古蘭經》、遵聖訓、都是誠信真主獨一、承認穆罕默德聖人是真主派給人類的最後一位使者。並認同真主的獨一、全知、全能、本然自立、無始無終、無重量、無動靜、無匹敵、不佔據時空、無形無相、公正、是宇宙最高的完美實在。不同學術派別之間的和解,是廣泛的使命,是對所有穆斯林的基本要求,有信仰的穆斯林都必須建立這個基本理念。所有穆斯林國家的政府或社會團體,都應當為承擔這個使命發揮作用,保護和提倡不同學派互相和解。深信伊斯蘭是團結全體穆斯林的大旗,然後在團結的基礎上,各自研究和發展自己的所認識的學派。
(3)伊朗穆斯林屬於哪個派擴展閱讀
伊斯蘭(al-Islam)系阿拉伯語音譯,公元七世紀由麥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上首先興起,原意為「順從」、「和平」,又譯作伊斯倆目,指順從和信仰創造宇宙的獨一無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兩世的和平與安寧。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統稱為「穆斯林」(Muslim,意為「順從者」與伊斯蘭「Islam」是同一個詞根)。7世紀初興起於阿拉伯半島,由麥加的古萊什部族人穆罕默德(約570~632,阿拉伯文儆)所復興。
公元七世紀至十七世紀,在伊斯蘭的名義下,曾經建立了倭馬亞、阿拔斯、法蒂瑪、印度德里蘇丹國家、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經過一千多年的歷史滄桑,這些盛極一時的封建王朝都已成了歷史陳跡。但是作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蘭」卻始終沒有隕落。起初,伊斯蘭作為一個民族的宗教,接著作為一個封建帝國的精神源泉,然後又作為一種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力量,一種人們生活的方式,在世界范圍內不斷地發展著,乃至成為21世紀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
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蘭教世界的國家遍布亞、非兩個大洲,總體算來也有大約五十個。此外,在各大洲很多國家裡都有信仰伊斯蘭教的人民(穆斯林)。這些國家包括一些西方國家諸如英、美、俄、法、德等國家。
Ⅳ 伊斯蘭教的四大派系分別是大部分穆斯林是什麼派系為什麼會有派系
分別是遜尼派、什葉派、哈瓦里吉派,伊斯瑪儀派。大部分穆斯林信徒均是遜尼派,其人數約佔全世界穆斯林信徒的85%以上,分布在大多數伊斯蘭國家。
分裂的主要原因是源自於穆罕默德的逝世,他死後在他的追隨者中引發了危機。這場爭論導致了後來伊斯蘭教的分裂。什葉派相信穆罕默德在死前指定阿里作為他的繼承人,而遜尼派則對此提出疑議。
(4)伊朗穆斯林屬於哪個派擴展閱讀:
伊斯蘭教在中國的派別:
1、格底木教派,該派是中國伊斯蘭教最古老的一派,源於阿拉伯地區的遜尼派。
2、哲合林耶教派,該派主張高聲念誦記主贊聖詞,此與虎非耶教派正相反,故又有高念派之稱,哲合林耶教派形成於清乾隆年間,其創始人馬明心(1719~81年)字復性,又名真衛,經名伊卜拉欣,道號維朵耶·屯拉海(意為維護真主之道的人)。
3、格底林耶教派,該派主張通過靜修參悟、達到認主的目的。相傳該派源於蘇非派卡迪里教團,在中國的創始人相傳為穆罕默德的二十九世後裔和卓阿布都·董拉希。
4、伊合瓦尼教派阿拉伯語伊合瓦尼意為同教兄弟。因主張遵經立教,也被稱作遵經派。又因這一教派反對門宦制度,提倡穆民皆兄弟,故又被稱為伊斯蘭維新派。
5、虎非耶教派虎非耶為阿拉伯語,意為悄悄的、暗暗的、低聲的。該派主張低聲念誦齊克爾,所以又稱低念派。虎非耶教派念記主詞時,要停止呼吸,連續不斷地低聲默誦。
Ⅳ 中東地區的阿拉伯國家分別屬於什葉派和遜尼派中的哪一派
中東包括22個阿拉伯國家和5個非阿拉伯國家。
什葉派占人口多數的國家,包括伊朗、伊拉克和巴林。
遜尼派占人口多數的國家,包括埃及、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聯酋、科威特、葉門、敘利亞、約旦、巴勒斯坦、利比亞、蘇丹、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茅利塔尼亞、索馬里、吉布地、葛摩、土耳其和阿富汗。
遜尼派社會基礎最初僅限於阿拉伯半島各部族的穆斯林,後來隨著阿拉伯哈里發帝國不斷的對外擴張,亦包括依附於阿拉伯貴族的其它語族的穆斯林社團。
如兩河流域的伊拉克人,西亞的波斯人,中亞的突厥人,南亞的印度人,北非的柏柏爾人以及中國的西部等,形成一個同一信仰的多民族的群體。
歷史上該派在政治和思想上長期居主導地位,曾建有伍麥葉王朝(661~750)、阿巴斯王朝(750~1258)、奧斯曼帝國(1298~1922)等幅員廣闊的伊斯蘭國家及世界各地的地方伊斯蘭政權。
什葉派的發展則得益於蒙古人的入侵。1258年蒙古軍隊攻佔巴格達,處死回教阿巴斯王朝最後一任哈里發,遜尼派主流幾遭滅頂打擊,長期受壓制的什葉派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庫爾德族薩法維家族在伊朗建立薩法維王朝。伊朗因為有和阿拉伯文化不同的獨立傳統,堅持和回教主流勢力分庭抗禮。
薩法維王朝宣布以十二伊瑪目宗為伊朗國教,確立了什葉派主導伊朗的事實。什葉派在伊朗文化圈和舊有領土內不斷擴展,逐漸造成今天什葉派在波斯灣的地位。
(5)伊朗穆斯林屬於哪個派擴展閱讀:
遜尼派全稱為「遜奈與大眾派」,阿拉伯語原意為「遵循傳統者」。他們除尊崇《古蘭經》外,還特別強調以聖訓為立法、立論的依據。
遜尼派雖然將其他不同信仰視為異端,卻同時提倡求大同存小異,融合不同見解,努力調合真主的無限權威和人的責任這兩個觀念。
遜尼派主張自己可以有自己的思想,可以在古蘭經沒有指明的地方根據自己的理解認知世界,主張革新,也比較溫和。遜尼派堅持哈里發必須經過協商選舉產生,這也是與什葉派顯著不同的地方。
什葉派認為阿里與其後代為「伊瑪目」,認為他們是「超人」、「受安拉保護,永不犯錯誤」的聖人,甚至高於穆罕默德。
且認為末代伊瑪目已隱遁,將以救世主(馬赫迪)身份再現。他們認為公議不一定正確,而伊瑪目的判斷才是最可靠的立法依據。
Ⅵ 伊斯蘭國家都是遜尼派,唯獨伊朗是什葉派,這裡面有何蹊蹺
外界或許不會想到,處決1名教士掀起了中東近年來最嚴重的外交危機。隨後,沙特、巴林、蘇丹宣布與伊朗斷交,阿聯酋宣布降低與伊朗的外交級別。
Ⅶ 伊朗是什葉派還是遜尼派
伊朗屬於什葉派,是中東地區最大的什葉派國家。
阿拉伯帝國崩潰後,波斯地區多個本地或外來王朝屢興屢衰。到了1501年,波斯薩法維王朝建立,由於這一政權主要是由什葉派里的十二伊瑪目派(賈法里派)主導建立的,這個什葉派十二伊瑪目派很快就被宣布為國教,其傳統也一直保持到今天。
在當前的中東地區,伊朗可謂是一個搶眼的國家,坐擁重要石油資源和戰略地位的它與沙特等阿拉伯國家時不時地硬懟,構建「什葉派新月弧」,與強悍的以色列針鋒相對,不落下風。
值得一提的是,與沙特等中等國家信奉遜尼派不同,伊朗雖然也信仰伊斯蘭教,卻是劍走偏鋒,信仰的是伊斯蘭教中的少數派什葉派。但是,鮮為人知的是,伊朗並非一開始皈依伊斯蘭教時就信奉什葉派,而是信奉遜尼派,伊朗開始改宗什葉派是從1501年伊朗薩法維王朝建立時確立的。
Ⅷ 伊朗是穆斯林國家嗎
伊朗是穆斯林國家。
伊朗於1979年伊斯蘭革命勝利推翻巴列維國王後,同年4月1日成立伊斯蘭共和政府,改國號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伊朗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為國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中91%為什葉派,7.8%為遜尼派。
(8)伊朗穆斯林屬於哪個派擴展閱讀:
伊斯蘭共和國歷史
1、巴基斯坦(當時包括東巴基斯坦,後獨立為孟加拉人民共和國)從英帝國獨立後,於1956年3月23日頒布憲法,改自治領為共和國,國號「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
2、茅利塔尼亞於1958年11月28日建國號為「茅利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但當時仍未完全獨立,是法蘭西共同體內的一個「半自治共和國」。
3、伊朗於1979年伊斯蘭革命勝利推翻巴列維國王後,同年4月1日成立伊斯蘭共和政府,改國號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4、阿富汗在塔利班政權(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於2001年倒台後先後成立臨時政府和過渡政府,2004年1月26日過渡政府總統卡爾扎伊簽署頒布新憲法,定國號為「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
Ⅸ 伊朗伊斯蘭教的伊朗什葉派
在伊朗穆斯林中,什葉派占總人數的95%以上,其中十二伊瑪目派佔85%以上,其餘為伊斯瑪儀派、栽德派、巴哈派和巴布派。十二伊瑪目派穆斯林在教法上分別遵奉烏蘇勒派(佔80%)和艾赫巴里派(佔20%)。遜尼派約占穆斯林總數的5%,主要是庫爾德人、阿拉伯人和土克曼人等。在教法上,遜尼派穆斯林分屬於沙斐儀教法學派(佔60%)和哈乃斐教法學派(佔40%),國家在首都德黑蘭和各省設立宗教法庭,由教法官執掌,依教法裁決民事及有關宗教的案件。烏萊瑪(即宗教學者)階層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各級政府的主要官員大多由高級烏萊瑪擔任。全國有8萬多座清真寺。清真寺、聖墓均有大量瓦克夫土地及不動產,宗教課稅為宗教基金的主要來源。宗教教育分為三級:初級教育一般在清真寺中招收兒童,學習波斯文經典和普通知識,中等教育在所設的各種專科宗教學校中進行,培養中級宗教職業者,在庫姆、馬什哈德兩聖地和伊斯法罕設有高等伊斯蘭經學院,培養高級公職宗教職業者和政府官員。烏萊瑪的高級職稱(如阿亞圖拉)由庫姆伊斯蘭經學院的最高長老委員會授予。伊朗用波斯文和阿拉伯文出版有大量伊斯蘭經籍和期刊。伊朗為「伊斯蘭會議組織」、「伊斯蘭世界聯盟」、「世界伊斯蘭大會」的成員國。
Ⅹ 為什麼伊斯蘭教分為遜尼派和什葉派
這是早期穆斯林內部對接班人看法不一致造成的。具體詳情請網路。
今天全世界17億左右的穆斯林,其中有80%是遜尼派,20%是什葉派。什葉派主要根據地是在伊朗和敘利亞。在伊朗16世紀時成立了薩法維帝國,這個帝國把什葉派定為國教,自此之後,什葉派成為伊朗人主導的精神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