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女的去伊朗那些國家,需要入鄉隨俗——用紗布裹著腦袋瓜子嗎能穿到膝蓋的裙子嗎現在那裡會很熱嗎
女的去伊朗必須要入鄉隨俗 戴頭巾,可以不用蒙面,但是要裹頭發。不然的話會很麻煩的
女性不能露腿,公共場合衣著必須符合伊斯蘭律法。
伊朗天氣也是因地而異,大部分地方會很熱的,紫外線很強,沙塵暴時有發生,空氣乾燥,在那邊氣溫有的地方能到50多度,跟新疆差不多,基本不會流汗,因為汗液很快就蒸發了。紫外線挺特別強烈,強烈推薦女士要擦防曬霜,高倍的,保濕的,都要弄,在伊朗其實還是挺安全的,那邊的人很熱情,但是晚上要注意最好不要出去,特別是背著包。擔心有人搶劫,還有白天要注意飛車搶包,如果背包要特別注意,那邊假冒警察的情況時有發生,碰到警察查東西一定要先核實身份,給那邊的朋友打電話到現場核實,或者給大使館打電話,不要輕易將錢包交給對方。還有什麼事的話可以繼續問我,我後天去伊朗。
㈡ 女旅客在伊朗必須如何穿著
應該戴上頭巾,穿顏色比較深的長袖衣服。這樣才不會受到襲擊。
㈢ 為什麼現在的伊朗女人要戴面紗
伊朗女性戴上蓋頭,穿上長袍,即莊重又大方。 不對外人顯示裝飾,不許坦胸露背,濃妝艷抹的出遊。 抹的出遊。 這是伊教教法的規定,其意義為: 1、不許炫耀美色。 2、維護婦女的尊嚴。 3、尊重婦女的權益。 4、端正社會風氣。
㈣ 曾幾何時伊朗世俗開放,婦女穿短裙絲襪蹦迪,如今為何卻全是蒙面人
人們常說我剛古代很傳統,到了清朝還是比較封建落後。但是比起我國,伊朗更加的封建。伊朗到現在還在實行幾百年前中世紀的政教合一制度,全國都以宗教為經典,這就導致了國家即使世俗開放了也依舊比較封建。曾幾何時的伊朗,婦女們也穿著短裙絲襪蹦迪,但現在卻帶著一層布將自己的臉蒙住。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原因三:伊朗女性的習慣。伊朗女性一直以來都會蒙面,所以就算在現在較為開放的年代,依舊會蒙面,畢竟習慣養成了就很難改變了,而且還是這種長達幾百年的習慣。所以大家以後在伊朗看見蒙面的女性不要感到驚訝哦!我們要尊重當地的習俗。
㈤ 有哪些事情是去過伊朗後才知道的
去過伊朗才知道波斯美女貌若天仙,但是當地的男人不願意娶兩個老婆,導致剩女眾多,在伊朗花50元可以加滿一箱油,卻買不了一包面條。
如果你對伊朗女性的印象還停留在一身黑衣只能露出兩隻眼睛,那就大錯特錯了。 伊朗的女人不用蒙面,不穿黑色的長袍,在伊朗的街頭隨處可見笑容燦爛,身著彩色時裝的波斯美女。
當地的女性毫不掩飾自己的美麗,大方地向人們展示姣好的妝容和精緻的發型,雖然規定出門要戴頭巾,但是她們把頭巾變成了裝飾品,五彩斑斕,質地輕薄的頭巾配合發型搭配出不同的風格,成為引人注目的亮點。
伊朗的女性臉部輪廓線條優美,五官立體,有深邃的眼窩和迷人的眼睛,也有白皙的肌膚和烏黑的長發,充滿異域風情,尤其當她們朝你嫣然一笑的時候,你會感覺全身都酥透了。
當地的女性出門前都會精心打扮,她們不穿寬大的長袍,經常會穿修身的衣服和牛仔褲突出優美的身材曲線,只要不穿短裙短褲等過分暴露的衣服就可以上街。
伊朗允許一夫多妻,可是那裡還是有很多剩女,因為伊朗男人並不願意娶兩個老婆。
當地要娶第二個老婆要先證明第一個老婆不能生孩子,並得到第一個老婆的同意,娶了第二個老婆要保證對兩個人平等待遇,對於大部分男人來說養一個老婆已經負擔很重,他們不會選擇再娶一個,畢竟那裡的收入水平也不高。
伊朗除了德黑蘭之外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集中在1000到2000元之間,德黑蘭的人均收入達到3000元。
伊朗的最低工資標準是1500元,但實際上不少人的收入達不到,洗車工每個月只有450元,酒店服務員每個月600到800元,普通工人1000到1500元,公務員2500元,大學老師3500元, 在伊朗做醫生的收入很高,超過5000元的月收入,算得上高薪職業。
伊朗一瓶礦泉水1元,一瓶檸檬果汁2元,一盒酸奶5元,一升食用油18元。
除了超市,街邊賣菜的和賣肉的店是分開的,茄子8毛錢一公斤,土豆5.5元一公斤,當地人愛吃的洋蔥1.8元一公斤。
雞爪2.5元一公斤,炸雞排7.6元一公斤,牛肉10元一斤,羊肉12元一斤。
伊朗的水果主要是進口的,街邊水果店的不太新鮮,看上去乾巴巴的沒有水分,橘子1.9元一公斤,獼猴桃2.2元一公斤,香蕉6元一公斤,只有本地出產的石榴最新鮮,個頭也大。
伊朗一袋大米20斤72元,一包韓國方便麵18元,一包中國產的掛面要賣60元,當地人吃得起 面條 算 的 上 土豪 了,他們平時就到路邊買饢吃,一塊饢餅足夠一個人吃飽,只要1塊錢。
在伊朗吃披薩套餐,一塊夠4個人吃的羊肉披薩加上3罐可樂只要29元,高檔餐廳兩個人吃只花100元。
伊朗大部分地區的房價在3000到4000元一平,德黑蘭房價5000一平起步,越往北房價越高,中部城區15000一平,到了北面的富人區至少70000一平。
大多數人要想在德黑蘭買房就不太現實,買不了房那租房子住總可以吧, 德黑蘭兩居室的房子租金一個月要800以上,而且他們那裡租房的押金要先交一年。
如果在伊朗沒錢買房,那就爭取買輛車,因為在當地二手車賣的比新車還要貴,車子的保值率很高,街上的豪車很多是二手的。
伊朗的城市交通比較便利,他們有自己的 汽車 工業,屬於支柱產業,貢獻10%的GDP並且提供4%的就業機會。 自主品牌車標是個馬頭的形狀,有點山寨法國車的味道。
在伊朗街頭看到最多的進口車就是法國車和中國車,尤其奇瑞 汽車 在伊朗的銷量很好。
伊朗的車大部分是轎車,很少看到越野車,車身空間緊湊,行李一般要綁在車頂去固定,再多的行李也難不倒當地人,對他們來說是小菜一碟。
伊朗不用阿拉伯數字,他們的車牌都是用波斯文字,在那裡坐車不用多久你就會搞清楚他們的文字對應的數字。
伊朗人開車比較隨意,坐計程車遇到邊喝茶邊開車的司機不要太驚訝,他們開車速度很快,不注意交通規則,逆行,闖紅燈時有發生,把計程車開出跑車的感覺。
伊朗人吃飯的時間很晚,他們11點才吃早飯,下午4點吃午飯,晚飯經常要到晚上11點開始吃。 伊朗傳統的餐廳中央會有一個小型的噴泉,周圍有一圈放著枕頭和毯子的卧榻供人休息。
伊朗人的主食就是饢和抓飯,早餐吃饢,正餐通常吃抓飯,他們出產的大米是長粒的香米,根據配菜不同分為羊肉,雞腿,烤魚等抓飯。
伊朗人特別喜歡吃烤肉,俗稱叫「烤巴巴」,把牛羊肉剁碎後用細長的鐵桿串起來,放在火上烤熟,烤完後配上當地人愛吃的洋蔥和番茄,就是他們的國民 美食 。
在伊朗喝一杯酸奶絕對讓人難忘,他們喝酸奶要加佐料,用豆類,芹菜,菠菜葉等碾碎成粉末,加上薄荷撒在酸奶上,這股酸爽的味道無法形容。
伊朗特產是藏紅花,他們除了燒飯做菜會放藏紅花,就連冰淇淋也會撒上少許藏紅花,在伊朗藏紅花口味的冰淇淋就是網紅爆款。
伊朗人喜歡喝紅茶,不過他們本地茶比較澀口,所以他們養成喝茶要放糖的習慣,當地喝茶不是放白砂糖而是配一根根用糖做的勺子用來攪拌茶水。
伊朗是禁止飲酒的國家,不過這難不倒當地人,他們的餐館和超市裡售賣不含酒精的飲料,味道又和啤酒相似,可以 過 一把 嘴 癮 。
其實在伊朗的城市街道深處同樣有豐富的夜生活,年輕人會在隱秘的私人場所蹦迪喝酒,在保守的外表下很多人擁有不羈的靈魂。
伊朗的 娛樂 活動不多,平時人們會去水煙館放鬆一下,在那裡男女之間不用刻意分開,坐在一起,也可以脫了鞋子躺在榻上,邊吸水煙邊聊天。
水煙通常是薄荷味加一點水果味,吸起來全身舒爽,有些地方還提供小吃,餓了就叫一份點心。
伊朗人喜歡野餐,他們不限於在公園的草坪上野餐,在海灘,在樹林,甚至在墓地都會進行,一群人圍坐在地毯周圍,可以放著輕松的音樂,男女間也允許有身體接觸,度過悠閑的下午時光。
野餐的時候,婦女佔主導地位,負責指揮分配男人幹活,男人則聽從安排承擔開車,准備工作,燒烤等任務。
伊朗人習慣喝冷水不喝熱水,酒店一般會有小冰箱,裡面有冰的礦泉水,但是沒有熱水壺用來燒熱水喝。
伊朗坐公交車和地鐵時,男女是分開來坐的,男人坐前面的座位,女人坐後面的座位。
伊朗電視台里播放的內容如果有暴露的鏡頭,就會打黑色的馬賽克,你看到的就是一個個黑方塊在動。
在伊朗不能用豎起大拇指來表示對別人的贊同,這個手勢在伊朗是不敬的。
伊朗的手工地毯舉世聞名,但是再精美的地毯當地人會故意留一塊地方做的不完美,他們認為這樣才是完美。
伊朗人以做削鼻整容為 時尚 ,別人一般是隆鼻,他們卻嫌鼻子太挺要削鼻,路上看到鼻子處有塊白布的就說明剛動手術。
㈥ 去伊朗旅遊要注意什麼
伊朗是伊斯蘭教國家,去旅遊需要遵守伊斯蘭教的規范。在外就餐時不要問有沒有豬肉,如果需要自己做飯買菜時也不要問類似問題。如果你請別人吃你帶去的食物(包括包裝食物)別人不吃不要強求。男性,如果去別人家裡做客,不要去客廳以外的地方隨意走動,如果有什麼東西要給主人家中沒有露面的女眷可以請主人轉交,不要自己貿然闖進內室、廚房等地去給,有可能對方著裝不便,除非主人家中女眷已經當著你的面將頭巾取掉。伊朗夏季大多數地方比較炎熱,不能因為炎熱就穿著暴露,男性必須穿長褲,可以短袖但不能赤膊,在伊朗男性與女性一樣有可能被騷擾;女性必須長袖、長褲或長裙(要求遮住腳踝),上衣長度要能蓋過臀部,不能透明,不能緊身,必須戴頭巾。女性與當地男性接觸時態度不要太親密,合影時注意保持距離,絕對不要讓男性把胳膊搭你肩上合影,否則他朋友圈的所有人都會知道他睡過照片中的中國女人,他甚至會給其他遊客這么說。禮拜時間清真寺不對外開放參觀,所有聖陵中放置靈柩的房間不對外開放參觀。部分偏遠地區(如果你去的話)注意遠離毒品。
伊朗總的來說是一個很安全,對遊客很友好的國家。
㈦ 為什麼伊朗的婦女要包頭巾呢
服飾禮儀
伊朗國內的民族很多,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服裝,但其樣式大多比較簡單,而且寬大,以適應溫暖的氣候。伊朗的男人一般穿不超過膝蓋的長衫,腰圍至腳面以上的圍褲,頭裹長長的包頭巾。土庫曼民族的女性穿著燈籠褲,這種褲子褲腳很小,以防風沙進入。在德黑蘭庫姆一帶,婦女普遍穿伊斯蘭的標准服飾,用一塊大黑布從頭遮到腳,只露出眼睛和鼻子。
儀態禮儀
在伊朗,人們言談舉止是很有講究的,在說話或跟對方正面而坐時,應將兩手平放而不可雙手交叉,雙手交叉著說話,就會被認為態度傲慢,甚至被視為有意挑釁。在伊朗微笑和點頭實際上只是主人的一種禮貌的表示,並不一定是表示同意。另外,由於他們潔身時多用左手,因而認為左手是不幹凈的,所以在接觸取物時不能用左手。
相見禮儀
注重打招呼時的禮貌用語,是體現伊朗人良好素養的一個方面。人們相見時一般都要說"薩拉姆"(你好),甚至素不相識的人相見也是如此。他們喜歡別人在打招呼時稱他們的姓並加上學術或職務的頭銜。伊朗人取名字的范圍非常廣泛,幾乎沒有任何限制,一般與伊斯蘭教有關的名字較多,如馬哈穆德,拉蘇爾,阿里等。婦女的名字多用茲芭,法拉赫等。女子出嫁後多保留娘家的姓名,現在稱呼某某夫人時,也可用丈夫的姓。伊朗人在與賓客相見時,一般習慣以握手為禮,然後親吻對方的雙頰。由於等級觀念很強,見面禮節也有區別,身份相同的人以互吻嘴唇為禮;身份稍低的人以吻面頰為禮;身份差距很大的人,則以一方俯在另一方面前為禮。
餐飲禮儀
伊朗人的餐飲習俗獨具風格。總體而言,他們愛吃麵食,也吃米飯。對中國的大餅等比較喜愛。游牧地區的人們以牛奶、黃油為主食;農業區的人們主食有面餅、米飯等。喝茶是伊朗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大多愛喝紅茶,並喜歡在茶中加糖。按當地傳統,土庫曼人唱歌前必喝紅茶,每逢節慶喜事,人們必定先喝紅茶,然後載歌載舞。
喜喪禮儀
根據穆斯林習俗,相親相愛的男女雙方,必須由男方提出求婚,經女方正式同意後,便可舉行結婚儀式,他們從定婚到結婚要經過十幾道程序。信奉伊斯蘭教的土庫曼民族,定親時,男方要用30隻羊送給女方作為聘禮。定親後到結婚的前一天,男女雙方不能見面,成婚一周後,新娘就回娘家,一旦知道懷孕了,則立即回夫家。伊朗伊斯蘭教徒去世後,人們將其屍體移入清真寺的停屍房。在埋葬過程中,人們又為死者祈禱,埋葬後人們要為死者定期舉行各種儀式,以示悼念。
節日來臨之際,婦女忙著大掃除。除夕到來,合家歡聚,各家各戶用乾草點起"祝火",人們都從上面跳過去,意為免災求和平。初一到初三,人們走訪親友,互祝新年快樂。最後一天,則是全家人外出郊遊,這時大小公園里遊客如雲。
商務禮儀
在伊朗,進行商業性會面,遞交名片是必要的,最好要用波斯文,實在不得已,也可用英文。伊朗工商界人士好禮而講究正式禮節。在商務會談時直截了當,往往效果不佳,他們不習慣於對事情立刻作出抉擇。不要以洋娃娃作為禮物,否則會被誤認為瞧不起他們信仰的宗教。
旅遊禮儀
在公歷3月到伊朗旅行是最好的季節。德里蘭的美景往往使人陶醉,若北上黑海或南下波斯灣,那裡風光更是迷人,碧波萬頃。但外出旅行在大城市交通較擁護,如趕上穆斯林節日和星期五祈禱日,更是如此。即便這樣,也應給老人讓座。當地不許婦女與丈夫以外的男人同行。夫妻外出必須帶上結婚證書。參觀清真寺必須脫鞋,頭上必須有一樣東西,如帽子或手帕。
主要禁忌
伊朗人嬰兒的眼睛特別第三,最忌諱別人議論嬰兒的眼睛。他們忌諱左手遞交物品,稱左手為下賤的手。禁食豬肉,不食自死的牲口,也不吃外形可憎或不端正的動物的肉,忌吃無鱗的魚。
㈧ 伊朗女性為何要戴頭巾
伊朗女性為何要戴頭巾其實這和伊朗的歷史和政治宗教有密切聯系。
上個世紀60年代初,巴列維時期收西方國家的影響進行了一場白色革命,其中包括了主張女性參政、給婦女選舉權,取消神學教育和伊斯蘭教法,提倡女性去掉黑色面紗、廢除男性頭巾,淡化了伊斯蘭教的影響。
這些改革措施一時間給伊朗經濟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各地涌現了電影院、就把、賭場等繁榮景象,強烈沖擊這伊斯蘭教法。
直到1979年,霍梅尼進行了伊斯蘭革命,推翻了巴列維政權,重新建立了以伊斯蘭教為政教的國家。此後伊朗以宗教執政,政教合一。
而在伊斯蘭教認為女人露出皮膚、臉龐會誘惑出世間的罪惡,所以傳統流傳下來,女人要以頭巾、面紗這面,不過該傳統已受到外界開放思想潮流的沖擊。
伊朗的女性必須知道的穿衣細節:
伊朗宗教禁止女性在外裸露皮膚,出門必須包嚴,禁止在公眾場合游泳,甚至還有專門的警察在大街上抓捕「不守規矩」的女人。
有國外的女人去他們國家旅遊也必須帶上頭巾,否則也會被抓捕。而這一切是因為他們的宗教要求。
在伊朗,女性的穿著問題在《著裝法》中有著明確的要求,並且由宗教警察進行監管,因而行走在伊朗的大街上,隨處可見佩戴著頭巾的伊朗女性。
在伊朗女性穿衣問題一定要注意,頭巾要帶著,即使帶著帽子,也最好隨身帶著頭巾。
㈨ 伊朗女性為啥要帶面紗
進入伊朗的女性都必須帶上頭巾而並非面紗,是受到伊斯蘭教特色文化影響的產物,為的就是尊重宗教的信仰。或許對於遊客是無法理解,為何作為遊客的外國女性進入伊朗也必須佩戴頭巾,其實這是當地的特色宗教文化;對於當地居民來說,伊斯蘭教的宗教習俗就是他們的生活方式,無論是遊客還是當地的女性都不應該打破。
因為伊斯蘭教文化的影響,因為政府文件的規定,導致進入伊朗的女性都必須帶上頭巾。
㈩ 伊朗婦女外出時為什麼要戴面紗,披黑袍
因為伊朗和阿拉伯那些中東國家大部分都是穆斯林,戴面紗是穆斯林的風俗。
穆斯林是「伊斯蘭」一詞的派生名詞,意為「順從真主者」,「實現和平者」。「伊斯蘭」的意思是順從真主,實現和平,那麼信仰伊斯蘭宗教的人,就要成為「順從真主的人」、「實現和平的人」。
穆斯林信仰古蘭經中的真主(造物主),在穆斯林看來,眼睛看到的,儀器檢測到的,都在真主掌控的范圍內。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是傳達經典《古蘭經》的聖人。
禮拜內容
每一個禮拜動作又有六項儀則,稱為「六儀」,或稱「拜內六件天命」。「六儀」是「抬手、端正、誦經、鞠躬、叩頭、跪坐」等。由於教派、教法學派的不同,在禮拜的某些細節上也有差異。
禮拜使穆斯林身心同時受鍛煉,對修身養性、保持心靈純潔、提高思想和認識境界,具有積極意義。
當時,北風凜冽,寒風刺骨,而會禮的回族都席地而坐,靜聽宣講,沒有絲毫浮動現象,上萬人自動排班,有條不紊,行列整齊,動作一致,沒一人喧嘩早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