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伊朗電影 「小鞋子」或「天堂的顏色」
□ 影片原名: The Children of Heaven / Bacheha-Ye aseman
□ 影片譯名: 天堂的孩子/小鞋子
□ 導 演: 馬吉德 馬吉迪 (Majid Majidi)
□ 電影類型: 劇 情 片
□ 主要演員: Mohammad Amir Naji
Amir Farrokh Hashemian
Bahare Seddiqi
Nafise Jafar-Mohammadi
Fereshte Sarabandi
Kamal Mirkarimi
Behzad Rafi
□IMDB: http://www.imdb.com/title/tt0118849/
□IMDB Rating: 7.5/10 (1,151 votes)
小哈里取回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時,不慎把這雙妹妹僅有的鞋子丟失了,為了免除父母的懲罰,他央求妹妹與他達成協議:每天妹妹上學時穿他的鞋子,然後下學後再換給他去上學。於是兄妹僅有的這雙鞋子每天就在兩個人的腳上交換著,能夠找回丟失的鞋子或者再擁有一雙鞋子的渴望在兩個稚嫩的心中與日俱增地堆積著,因為他們既要逃避父母以及遲到可能帶來的懲罰,又要承受換鞋帶來的種種不便,還要躲避對於他人鞋子的羨慕所帶來的折磨。哈里試圖和父親去城裡打工掙錢,父親卻意外受傷,花去了本來答應給妹妹買鞋的錢治病。後來,哈里看到全市長跑比賽的通知時,終於哀求老師批准他參加比賽,因為比賽季軍的獎品中有一雙鞋子。在比賽中,哈里奔跑著,他的眼前晃動著妹妹放學後奔回來與他換鞋以及他換好鞋後奔向學校的腳步,他要取勝,他要獲得那雙鞋子,他在奔跑,在極度疲勞中奔跑,後來他跌倒了,為了勝利,他又不顧一切地爬起跑向終點並在混亂中率先撞線。當人們向小冠軍表示祝賀時,哈里抬起的卻是一雙充滿失望的淚眼。回到家中,妹妹難過地走開了,哈里脫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經徹底地磨爛了,哈里把打滿水皰的腳泡在院內的池中,一群魚向他游來。而此時,他的父親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車上,放著買給哈里和妹妹的新鞋子……
這就是伊朗電影《小鞋子》。二十世紀末,伊朗電影以自己獨特的民族風情結合現代的人文意識而在國際影壇引起注目。可以說,他們的電影是把西方電影意識和自己的民族傳統結合的最為自然和成功的。《小鞋子》便是其中之一。
在很多情況下,這部電影都被當作一部兒童電影來看待,這是一種誤讀。讓一個幼小的心靈去承受一個並不奢侈的渴望的沉重的折磨,這已經不是以童趣為主要特徵的兒童電影所能承受的主題了。但是這種分類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部電影極其完美動人。
最感人的是電影里的人文關懷氣息,導演以一種極其溫情的目光關注了一個普通兒童去以一種掙扎的方式實現一個夢想的全過程,這種溫情反映在導演以蹲下來的姿勢在平視一個孩子的眼睛,傾聽他的聲音,所以哈里和妹妹的語言是幼稚的,思維是幼稚的,行為也是幼稚的,但又是最自然真實的,這種自然使他們的夢想呈現出最純凈的色彩,也使他們的渴望具有了灼人的力量,當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同哈里一起在渴望那雙鞋子時,有一個念頭會突然闖進你胸膛:我們不都在不同的境況下丟失過不同的「鞋子」嗎?我們這樣渴望過嗎?我們這樣不懈過嗎?
這種溫情還表現在對哈里這樣一個在窘迫景況下生存的兒童,導演沒有表現出廉價的同情,而是體現出了尊重,在哈里那雙清澈的大眼睛中,始終有一種倔強的光芒,這種倔強使哈里始終保持著對目標不懈努力的激情,也詮釋著他的許多品質,他對妹妹的關愛,對父母的體貼,對學習的熱愛,對善良的尊重以及自己應有的聰明機智,無不發乎內心,出於自然。這種自然是如此的水到渠成,以至在結尾,導演可以大膽地把失望留給哈里,而把驚喜留給了觀眾。也正是這種結尾,我們才會讓哈里在我們心中燙出了印記,也才能回味出導演對哈里最深處的溫柔撫摩。
這種溫情還表現在對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和如詩地贊美上,在哈里的背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決定這個故事發展的人文背景:他們對自己信仰的虔誠和知足,哈里父母的善良,周圍老師和其他人的寬厚,都使這個故事充滿了溫暖的氣息。即使是哈里兄妹在換鞋過程中的奔跑,導演也選擇了許多充滿本土風情的畫面作為底襯,使你有時產生是在看一部紀錄片的幻覺。這種對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自然的吟唱,才使得電影關於人文主題的表現有了最寬廣而又厚實的舞台。而這對於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電影無疑都是一種啟迪。
當然,電影的成功更離不開扮演哈里的小演員的出色表現。他的那雙豐富的大眼睛儼然已經成為伊朗電影的一個經典性標志。
關於這部電影的獲獎情況並不清楚,但這並不影響我把它作為世界一流的電影來看待。至少,它可以伸直腰驕傲地對好萊塢電影說:對於真正的電影來說,那些炫目的特技實在不算什麼。
-------轉自後窗看電影
2. 伊朗電影 別離 劇情解析
Termeh和Razieh的女兒一起玩桌上足球,生活在一個用童話與課本堆砌出的世界裡。當她們的父母不約而同地選擇用說謊來應對時。
她們被迫承擔起了不該由她們承擔的重負,保守著一個昏暗渾濁的秘密,她們成了各自父母沉默的同謀。而後,Termeh迫不得已在法官面前不動聲色地幫著父親圓謊,轉眼又在汽車後座上淚流滿面。她的童年時代從此崩塌,而在它的廢墟之上隱約出現了一個不可捉摸的成人世界。
(2)伊朗演員是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別離》演員表
1、蕾拉·哈塔米飾演西敏
1972年10月1日出生於伊朗,伊朗電影演員,代表作《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並因此榮獲第6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女演員。
蕾拉·哈塔米是伊朗導演阿里·哈塔米(1944-1996)和演員Zari Khoshkam的女兒。她的丈夫是演員 Ali Mosaffa。
2、佩曼·莫阿迪飾演納德
在2000年後期初涉劇本創作,由此開始了他的電影生涯。他曾擔任多部伊朗電影的編劇。2009年,在阿斯哈·法哈蒂的電影《關於伊麗》(2009)中莫阿迪開啟了他的演藝生涯。兩年後,他憑借電影《一次別離》(2011)中的主要角色納德一角的精彩表演。
3. 哪些明星生日是9.14
1、約翰·哈利戴(演員):1880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1947年10月17日去世。
2、威廉·S·達令(美術、視覺特效):1882年9月14日出生於匈牙利,1964年9月15日去世。
3、保羅·吉拉德·史密斯(編劇、演員、導演):1894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1968年4月4日去世。
4、阿爾弗雷德·桑特爾(導演、編劇、製片人、演員):1895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1981年6月19日去世。
5、詹姆斯·華納·貝拉(編劇、演員):1899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紐約,1976年9月22日去世。
6、哈爾·B·瓦利斯(製片人、演員):1899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1986年10月5日去世。
7、羅伯特·弗洛里(導演、編劇、副導演、演員、服裝):1900年9月14日出生於法國巴黎,1979年5月16日去世。
8、約翰·韋克斯利(編劇):1907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紐約,1985年2月4日去世。
9、艾倫雷諾茲(演員):1908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1976年6月22日去世。
10、中村伸郎(Nobuo Nakamura演員):1908年9月14日出生於日本北海道小樽,1991年7月5日去世。
11、傑克·霍金斯(Jack Hawkins導演、演員、製作人):1910年9月14日出生於英國倫敦伍德格林,1973年7月18日去世。
12、傑·德雷特勒(編劇):1911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紐約,1968年9月21日去世。
13、尹大龍(Dae-ryong Yun導演):1911年9月14日出生。
14、埃達·卡拉斯科(演員):1912年9月14日出生於墨西哥墨西哥城聯邦區,1994年4月5日去世。
16、哈科沃·阿本斯·古斯曼:1913年9月14日出生於瓜地馬拉克薩爾特南戈,1971年1月27日去世。
17、彼得羅·傑爾米(編劇、導演、演員、製片人、副導演):1914年9月14日出生於義大利利古里亞熱那亞,1974年12月5日去世。
18、皮亞托·傑米(Pietro Germi導演、演員、編劇):1914年9月14日出生於義大利。
19、莉妲·巴洛瓦(演員):1914年9月14日出生於捷克,2000年10月28日去世。
20、道格拉斯肯尼迪(演員、編劇):1915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紐約,1973年8月10日去世。
21、卡喬(演員):1918年9月14日出生於古巴哈瓦那,2008年3月22日去世。
22、弗朗西絲·伯根(演員):1922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翰,2006年10月2日去世。
23、米歇爾·奧克萊爾(Michel Auclair演員):1922年9月14日出生於德國科布倫茨,1988年1月7日去世。
24、丹尼爾·哈勒(導演、美術、製片人、演員):1926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格倫代爾。
25、馬丁·凱丁(編劇、演員、導演):1927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紐約,1997年3月24日去世。
26、漢斯·克拉林(演員、配音):1929年9月14日出生於德國威廉港,2005年8月28日去世。
27、阿蘭·卡瓦利埃(導演、編劇、攝影、演員、剪輯):1931年9月14日出生於法國羅瓦-謝爾文多姆。
28、林成年(演員):1931年9月14日出生於日本京都京都,2008年2月6日去世。
29、唐傑忠(相聲演員):1932年9月14日出生於山東省黃縣(現龍口市),2017年6月18日去世。
30、哈威·普雷斯內爾(Harve Presnell演員、配音):1933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莫德斯托,2009年6月30日去世。
31、彼得·布萊斯(演員):1934年9月14日出生於英國英格蘭約克郡,2004年6月27日去世。
32、沃爾特·凱尼格(Walter Koenig演員、編劇、配音、導演):1936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
33、尼科爾·威廉森(演員):1936年9月14日出生於英國蘇格蘭漢密爾頓,2011年12月16日去世。
34、傑奎斯·高丁(演員):1940年9月14日出生於加拿大魁北克。
35、喬伊·希瑟頓(演員):1944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紐約長島洛克維爾中心。
36、薩姆·尼爾(Sam Neill演員):1946年9月14日出生於英國。
37、山姆·尼爾(Sam Neill演員、配音、導演、製片人、編劇):1947年9月14日出生於英國北愛爾蘭。
38、詹姆斯·迪爾登(導演、編劇、製片人):1949年9月14日出生於英國倫敦。
39、霍華德·達奇(導演):1950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紐約。
40、謝爾蓋·阿爾齊巴舍夫(演員):1951年9月14日出生,2015年7月12日去世。
41、馬丁·伯克(編劇、導演、製片人):1952年9月14日出生於加拿大。
42、邁克爾·帕特里克·金(Michael Patrick King編劇、導演、製片人、演員):1954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斯克蘭頓。
43、娜莎麗·羅賽(Nathalie Roussel演員):1956年9月14日出生於法國。
44、米凱爾·比克耶(演員、配音):1958年9月14日出生於丹麥。
45、哈維蘭·莫里斯(Haviland Morris演員):1959年9月14日出生。
46、莫滕·哈克特(Morten Harket演員、配樂):1959年9月14日出生於挪威康斯堡。
47、柯克·鮑茲(Kirk Baltz演員、製片人):1959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紐約。
48、瑪麗·克羅斯拜(Mary Crosby演員):1959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
49、克里斯蒂安·佩措爾德(導演、編劇、演員、副導演):1960年9月14日出生於德國北萊茵威斯特倫,希爾登。
50、考樂姆·吉斯·雷尼(Callum Keith Rennie演員、製片人):1960年9月14日出生於英國 英格蘭 泰恩-威爾郡 桑德蘭市。
51、梅麗莎·里奧(Melissa Leo演員、配音):1960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紐約。
52、馬蒂娜·戈黛特(Martina Gedeck演員):1961年9月14日出生於德國。
53、馬蒂娜·格德克(演員):1961年9月14日出生於德國巴伐利亞慕尼黑。
54、傑米·凱勒(演員、配音、編劇):1964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新罕布希爾州胡克西特。
55、楊涵斌(楊光華演員):1964年9月14日出生於江蘇。
56、菲絲·福德(演員、製片人、配音):1964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亞歷山大。
57、艾多阿多·溫斯皮爾(導演、編劇、演員、製片人):1965年9月14日出生於奧地利克拉根福。
58、斯特法諾·貝索尼(導演、製片人、編劇、視覺特效):1965年9月14日出生於義大利拉齊奧羅馬。
59、費爾南達·托里斯(演員、製片人、編劇):1965年9月14日出生於巴西聖埃斯皮里圖州Gua?uí。
60、肖恩·帕特森(音樂、演員、配音):1965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阿瑟爾。
61、傑夫·羅斯(演員、選角、製片人、編劇):1965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瑪麗埃塔。
62、戴斯·馮·施勒·梅耶(導演、編劇):1966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紐約。
63、丹·考特斯(演員、導演、製片人):1967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塞威克利。
64、楊斯·連恩(導演、製片人):1967年9月14日出生於挪威。
65、米·庫基(演員、編劇):1967年9月14日出生於芬蘭洛赫亞。
66、渡邊真起子(Makiko Watanabe演員、配音、編劇):1968年9月14日出生於日本東京。
67、鄧偉傑(Desmond Wai-Kit Tang):1968年9月14日出生於香港。
68、奉俊昊(Joon-ho Bong導演、編劇、演員、製片人、剪輯):1969年9月14日出生於韓國大邱,廣域市。
69、劉承睦:1969年9月14日出生。
70、羅伯特·本·加蘭特(Robert Ben Garant編劇、演員、導演、製片人):1970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田納西州庫克維爾。
71、迪安·德馬泰(演員、攝影、導演、剪輯、製片人):1970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俄亥俄。
72、中村獅童(中村獅童演員、配音、導演):1972年9月14日出生於日本東京。
73、安德魯·林肯(Andrew Clutterbuck演員、配音、導演):1973年9月14日出生於英國倫敦。
74、納西爾·瓊斯(演員、製片人、編劇):1973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皇後區。
75、托尼·裴(製片人、導演、編劇、剪輯、副導演):1973年9月14日出生於越南,西貢。
76、加布里爾·瑞奇思(演員):1974年9月14日出生於英國英格蘭肯特。
77、巴巴克·納加非(Babak Najafi導演、編劇):1975年9月14日出生於伊朗。
78、馬利克·本德讓勞爾(Malik Bendjelloul導演、演員):1977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
79、馬利克·本德傑魯(演員、導演、剪輯、製片人、編劇):1977年9月14日出生於瑞典斯塔德,2014年5月13日去世。
80、松來未佑(聲優):1977年9月14日出生於日本廣島縣吳市。
81、卡門·卡斯(Carmen Kass演員、模特):1978年9月14日出生於愛沙尼亞塔林。
82、柳翰雅(主持人、歌手、演員):1978年9月14日出生於台灣台北市萬華區。
83、阿雅(阿雅主持人、歌手、演員):1978年9月14日出生於台灣台北市萬華區。
84、雷卡杜·佩雷拉(演員):1979年9月14日出生於葡萄牙里斯本。
85、馬克·韋爾斯(演員):1980年9月14日出生於紐西蘭奧克蘭。
86、安達佑實(Yumi Adachi演員、配音、其它):1981年9月14日出生於日本東京。
87、石原貴雅(MYV、雅獨奏藝術家、吉他手):1981年9月14日出生於日本兵庫縣(Hyougo)。
88、閻鶴祥(閻鑫相聲演員):1981年9月14日出生於北京西城區。
89、桑萊絲·亞當斯(演員):1982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得克薩斯州科摩-皮克頓。
90、增山裕紀(Yuki Masuyama演員、歌手):1982年9月14日出生於台灣省台南市。
91、成宮寬貴(平宮博重演員、配音):1982年9月14日出生於日本東京都。
92、申東旭(Dong-wook Shin藝人、明星):1982年9月14日出生於韓國首爾。
93、艾米·懷恩豪斯(Amy Winehouse歌手、詞曲創作者、吉他手):1983年9月14日出生於英國倫敦,2011年7月23日去世。
94、張美娜(歌手):1983年9月14日出生於烏魯木齊。
95、王冠(主持人、演員):1983年9月14日出生於上海市黃浦區。
96、亞當·拉姆伯格(演員):1984年9月14日出生於紐約。
97、布萊恩·伍茲(Bryan Woods導演、製片人、編劇、剪輯、副導演):1984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艾奧瓦州達文波特。
98、上戶彩(五十嵐彩演員、歌手):1985年9月14日出生於日本東京都練馬區。
99、謝拉·貝爾夏(演員):1985年9月14日出生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卡普斯卡辛。
100、布萊昂·帕夫(演員):1985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路易斯安那州。
4. 依朗電影《小鞋子》簡介
依朗電影《小鞋子》的簡介是:
《小鞋子》講述了小阿里取回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時,不慎把這雙妹妹僅有的鞋子丟失了,為了免除父母的懲罰,他央求妹妹與他達成協議:每天妹妹上學時穿他的鞋子,然後下學後再換給他去上學。
於是兄妹僅有的這雙鞋子每天就在兩個人的腳上交換著,能夠找回丟失的鞋子或者再擁有一雙鞋子的渴望在兩個稚嫩的心中與日俱增地堆積著,因為他們既要逃避父母以及遲到可能帶來的懲罰,又要承受換鞋帶來的種種不便,還要躲避對於他人鞋子的羨慕所帶來的折磨。
阿里試圖和父親去城裡打工掙錢,父親卻意外受傷,治病花去了本來 答應給妹妹買鞋的錢。後來,阿里看到全市長跑比賽的通知時,苦苦哀求老師批准他參加比賽,因為比賽季軍的獎品中有一雙鞋子。
在比賽中,阿里奔跑著,他的眼前晃動著妹妹放學後奔回來與他換鞋以及他換好鞋後奔向學校的腳步,他要取勝,他要獲得那雙鞋子,他在奔跑,在極度疲勞中奔跑,後來他跌倒了,為了勝利,他又不顧一切地爬起跑向終點並在混亂中率先撞線。
當人們向小冠軍表示祝賀時,阿里抬起的卻是一雙充滿失望的淚眼。他的父親正在回家的途中,在他的自行車上,放著買給阿里和妹妹的新鞋子。
而此時,阿里回到家中,妹妹難過地走開了,阿里脫下了自己的鞋子——它已經徹底地磨爛了,阿里把滿是水皰的腳泡在院內的池中,散出一陣陣淡紅色,一群魚向他游來,圍繞在他腳邊。
《小鞋子》的賞析:
《小鞋子》的導演以一種極其溫情的目光關注了一個普通兒童去以自己的方式去實現一個夢想的全過程。關懷和溫情的氣息貫穿於影片的始終。
影片中的兩個孩子,看起來全無表演的痕跡。哥哥是個總有些憂郁神情的孩子,漆黑的眸子里除了天真靈動以外,好像還有一些小小的心思隱逸其間。
妹妹是個可愛懂事的小女孩,美麗的大眼睛,快樂的時候會有極為純真可愛的笑容。孩子的世界也許是一生中最美好的,純真、善良、友愛、積極等在影片里通過丟掉一雙縫補好的鞋子為主線平實展現。
帶給觀眾的沒有絲毫對兩小主人公的憐憫與同情,有的只是感動、贊揚和鼓勵。一部好的故事片就是要能講好一個簡單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