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甘肅人和古羅馬人有關系嗎
據央視—10套節目《走進科學》節目播出過,甘肅人有少部分可能是古代羅馬人與當地民族融合的後裔。
而且還有一則新聞可供樓主參考:
中國西部甘肅省永昌縣的郊外生活著一群深眼窩、高鼻樑、皮膚略帶紅色的人。據說他們是2000年前遠征中亞的羅馬士兵的後代。而今,他們居住的地方被稱為「羅馬村」,當地的旅遊業也因此興旺起來。
從甘肅省省會蘭州驅車5小時就到達了永昌縣。該縣約有人口25萬,縣城中央矗立著古羅馬人和中國人石像。
當地的導游自豪地介紹說:「這是為了紀念羅馬人來這里而於1994年修建的,現在已經成為永昌的標志。」據說把古羅馬人和中國人石像擺放在一起,是為了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的包容力,即使是與外族的軍人也能和平共處。
從石像所在的廣場沿北部郊外的石子路開車3 0分鍾,就是西漢時期賜予羅馬人的「驪軒城」遺址,現在只剩下了一部分城牆。據說是1989年蘭州大學的陳正義教授等研究人員發現的。
「驪軒」的名稱曾多次出現在中國古代的史料當中,據說是古羅馬的別名。後來的研究發現,漢語中「驪軒」的發音來自拉丁語「legion」,是羅馬軍團的意思。
據古羅馬史料記載,公元前53年羅馬執政官克拉蘇親率約4萬大軍遠征帕提亞(在今伊朗一帶),不幸戰死。其部下約6000人突破了敵軍的包圍向東逃跑後杳無音信。
據中國的《漢書·陳湯傳》記載,17年後的公元前36年,西漢王朝的戍邊軍隊在征討少數民族的過程中,遭遇了羅馬軍隊。陳正義教授等人結合中國和羅馬方面的史料,判定逃跑的羅馬軍人後來在中國居住了下來。據說這支軍隊後來歸順漢朝,作為僱傭軍在中國承擔起了戍邊的任務。西漢王朝賜予他們驪軒城。
起初,中國考古學家對這種觀點多持否定看法。然而,2003年驪軒城遺址附近發現了西漢時期的古墓群,從墓中發現了大約100具類似歐洲人的骨骼,身高在180厘米左右,從而證實了陳教授等人的看法。
能夠證明陳教授學說的另一個有力的證據是當地人的長相。據說羅馬人後代最集中的是距驪軒城最近的者來寨村。大約居住著300人,他們多數長著一副歐洲人的面孔。有的孩子父母親是亞洲人,但卻長著一雙藍眼睛。
他們的生活習慣也與周圍的村子有些不同。在埋葬死者時,周圍的村子都是頭朝北,而這里卻是朝西。有人推測這是表達對歐洲故鄉的思念之情。據說他們正月還吃一種像比薩餅一樣的食物,令人想起義大利料理。
最近,在國內外的媒體報道後,該村的知名度急劇提高。當地的居民也以「羅馬人」自居,大力發展旅遊業振興經濟。村子中央建起了仿古的羅馬宮殿式建築。當有遊客參觀或媒體前來采訪時,村裡的男人們就會穿起羅馬軍人的服裝,供客人拍照留念。
㈡ 為啥把伊朗的拉到甘肅
把伊朗回國人員拉倒蘭州,是因為蘭州現在有能力接收隔離這些回來的人,條件允許
㈢ 有哪個國家疫情實行中國疫情
據世界衛生組織3月5日發布的數據,截至歐洲中部時間3月5日23時,全球累計確診新冠肺炎98067例,死亡3281例。中國境外共78個國家累計確診17637例。
中國疫情防控效果逐漸彰顯,海外卻不斷拉響新的警報,這讓中國面臨的境外疫情輸入風險成為一個需要迫切對待的問題。
統計顯示,截至3月4日零時,全國海關共發現入境有症狀旅客6728人,其中疑似病例779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75例。境外輸入風險有多大?主要來自哪裡?《環球時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他們選擇關了店鋪,從遙遠的亞平寧輾轉回國
「義大利歌照唱,舞照跳,但華人卻嚇壞了。」據了解,義大利全國有超過20萬華人,大部分來自浙江麗水和溫州,他們在義大利開服裝廠,或經營餐廳、酒吧等服務業,李娜就是其中之一。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她認識的義大利浙江人因疫情已回國的還不多,「但打算回國或已經訂了機票的挺多的」。她說,這是因為義大利疫情蔓延很快,但該國的政策卻和華人的防護意識存在矛盾。
據國家衛健委通報,截至3月4日24時,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20例,其中浙江的境外輸入病例佔一半。3月1日、2日兩天,浙江有8例境外輸入病例確診。他們均為義大利返鄉人士,目的地指向同一個地方——被稱為「華僑之鄉」的浙江麗水市青田縣。5日,浙江湖州發布信息稱,新增2例義大利輸入病例。
李娜居住的城市離義大利第一例確診病例所在地僅20公里。「一開始當地十分緊張,可是沒過兩天氣氛就變了。我覺得這和當地政府的宣傳有關。當初中國疫情最嚴重時,義大利也很緊張,每天都更新確診數字什麼的,但輪到自己時卻又放鬆了。現在義大利很多老百姓覺得這就是普通流感。」
「我家開的酒吧已關門十多天了。」李娜說,現在義大利華人普遍比較緊張,很多人關掉了店鋪,但一轉頭看到意政府和社會的措施力度卻不大,他們心裡著急,一些人選擇回國是情理之中。
不過,浙江多地已開始對歸國華人華僑進行嚴格管理。李娜雖然暫時沒有回國計劃,但也收到了家鄉溫州市文成縣的通知,要求如果回國需提前進行健康申報,且入境後需要集中隔離。她說,文成縣的僑聯和防控領導小組還向各國文成籍的華僑發了通知文件,提醒他們在海外和回國路上的注意事項。
溫州隔壁的麗水也沒放鬆。該市青田縣政府人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幾天,他們不僅派專人到上海、杭州、溫州三地機場「嚴陣以待」,還以免費專車或社會競價方式,直接將青田籍歸僑接回集中隔離地,以減少從入境口岸至隔離點之間的接觸,做到「全程精控」。青田縣將對所有海外返青人員,不論從哪個國家來,均採取與原國內疫區回青人員相同的措施——統一送至縣內醫學觀察點集中觀察14天。
該政府人員介紹說,目前該縣醫學觀察點中已有從義大利、西班牙回來的華僑。青田各個街道和鄉鎮的管控也在加大力度,在必要出入口設置健康監測點,24小時值守。健康監測點會對「生面孔」「提行李」的人員加強詢問。此外,青田還重點發動義大利僑團,使其分區域和區塊了解相關情況。
上海浦東機場青田服務組的一名工作人員對記者說,他們從2月29日起就駐守在上海,最初接到的多是義大利僑胞,3月3日起,從意抵滬人員在上海統一就地隔離,這兩天他們送回青田的還有來自西班牙、德國、瑞士等國的僑胞。
要不要離開,伊韓日華人情形大不同
和義大利一樣令人擔心的是伊朗,早在2月26日,寧夏就發現一例伊朗輸入病例。3月5日,甘肅新增11例伊朗輸入確診病例,上海新增一例。
張明(化名)是3月4日乘中國包機回國的中國人之一。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他在伊朗疫情重災區庫姆學習和生活,隨著越來越多的死亡病例公布出來,他愈發忐忑不安,最擔心伊朗的醫療水平和醫療設施跟不上。「伊朗人的生活習慣以及個人防護意識也讓我擔心。國內的父母一直催我回來。我周圍的同學,除特殊原因外,都歸心似箭。」
張明說,在伊朗,口罩價格飛速上漲,一隻N95口罩的價格幾乎相當於伊朗人一個工作日的收入。由於伊中之間暫停直飛航班,從伊朗回到中國需要轉機,通常選擇的路線是借道俄羅斯或泰國。「如果轉機到這兩個國家遇到比較嚴格的入境措施,那就更麻煩了。」他說。
目前包括張明在內的第一批坐包機的中國人共140餘名,都在蘭州進行隔離。「登上中國包機的那一刻,我心裡感慨萬千:終於安全了。現在在隔離期住的是單人間的公寓,吃住都很好……心裡真是完全放鬆。」張明說。
在另一個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韓國,當地華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韓國對疫情的重視程度不夠,但他暫時沒有回國打算,因為回國即失業。他說,受疫情影響,工作崗位減少,外國人往往成為第一批被辭退的對象,這些人可能會考慮離開韓國回國。
崔女士一家生活在首爾,她對記者說,首爾的情況不像大邱那麼嚴重,所以很多人不重視,政府呼籲民眾減少聚集,但效果不佳。「年輕人還好,主要是家裡老人孩子抵抗力弱。」她打算再觀望一陣子,實在不行,就辭職回國避一避。
據了解,在韓國確實有一些中國人想回國,包括中資企業員工、在韓直播賣東西的中國人等。目前,從韓國返回國內的人員均要接受為期14天的隔離。而煙台、大連、延吉、青島等重點城市一早就採取了針對性舉措。
至於日本,其防疫舉措近來引來當地華人吐槽。東京的上班族李想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日本對於新冠肺炎的共鳴不強,政府、媒體和民眾起初都不重視,像是「別國的事情」。隨著疫情愈發嚴峻,各大公司開始實施錯峰上班、在家辦公等措施,「但出手太晚了」。她很擔心,但因有工作,無法做出辭職回國的決定。
沒工作的學生黨也無法輕易回國。姜姜就讀於大阪一所語言學校,在她發給記者的照片當中可以看到,當地鬧市區還有很多人不戴口罩。報道里說大阪目前的感染人數有17人,她對此表示懷疑。姜姜說,很多中國留學生想回國,但眼下日本的政策一天一變,萬一無法入境日本,之前交的學費就打了水漂。
富山縣衛生研究所所長大石和德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總的來看,和伊朗不同,近期在日華人絕大多數不會回國。有回國意願的是短期滯留者,這批人之前已經由使館安排包機接回。日本下周開始對中國全境入境人員強制隔離,中國也對來自日本的旅客採取了防疫限制措施,加上這段時間往來中日的人員、航班明顯減少,整體情況可控。
法、美等國,疫情潛在風險難估量
在歐美國家中,法國、德國、西班牙、美國被認為是近期疫情加重比較明顯的國家。以法國為例,在法居住的福建商人曹華欽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感覺法國接下來疫情肯定會嚴重,因為當地的防控措施不到位,「主要是法國的國情沒法做到比較嚴格的社會阻隔」。
「據我了解,法國華人因為疫情想回國的不是很多。在這里的華人也很警惕,很多人買好了三個月的米糧、水和日用品,盡量不出門。」曹華欽說,「法國的醫療水平整體十分發達,且目前死亡病例都只是患有其他疾病的老年人,華人對一旦患病可以治癒比較有信心,因此還沒有出現像義大利那樣的情況。」
曹華欽表示,近期法國華人因其他事務回國的也不多,因為疫情暴發以來,大部分人已取消不是非常必要的行程。據他了解,中國駐法國使館和中國各省市的僑界都全面細致地做工作,通知了當地華僑在海外和回國的注意事項。他自己就接到了福建僑聯的通知。另據法國駐華大使館此前向《環球時報》記者透露,許多法國企業和商務人士也因疫情推遲了赴華行程。
《環球時報》記者聯系在美華人,包括4日進入緊急狀態的加州地區資深媒體人,了解的情況大同小異。他們均表示未聽說有人打算近期回國,因為很多航班已取消,也擔心飛行過程中被感染。
但美國國內的疫情發展值得持續關注。截至《環球時報》記者發稿時,美國新冠病毒的確診患者已超過150例,由於大量輿論質疑美國聯邦疾控機構的檢測力度和范圍,不少學者懷疑真正感染人數遠大於已公布的數字。
加州是全美第三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的州。在洛杉磯某大型醫院工作的吳先生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感嘆道,「美國人依然覺得新冠病毒和流感差不多,最緊張的都是華人」。他認為,美國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受到限制,一方面是檢測工具不足,另一方面是檢測費用高昂,很多人不願意進行檢測。吳先生和美國當地醫生、公共衛生專家交流發現,美國人普遍認為加州疫情大規模暴發的風險不大。以洛杉磯為例,其城市布局鬆散,開車出行者多,和北京相比,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遠。
耶魯大學全球健康政策與經濟學助理教授陳希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隨著多國進入社區傳播階段,簡單通過旅客來源來判斷風險大小的做法已經失效。此前美國對中國的旅行禁令起到一定作用,因為當時的傳播是一對多,現在則是多對多。比如已經感染的義大利人可能在另一個國家感染了他人,後者再旅行至世界各地。
據美國《紐約時報》5日報道,美國確診病例中,有43人來自「鑽石公主」號郵輪,15人有中國旅行史,11人有義大利旅行史,2人有埃及旅行史,有韓國或伊朗旅行史的各一人。
專家:在入境關卡處快速識別風險很關鍵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王培玉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除上述國家外,根據與中國間的航班數量和該國的疫情,還有一些國家需要更多注意,比如中東地區的科威特、巴林,亞洲的泰國、柬埔寨以及歐洲部分國家。
飛友科技向《環球時報》提供的《COVID-19疫情重點國家及與中國內地通航情況表》顯示,3月3日零時之前的24個小時內,有32個國家共計420個航班往返於中國與海外。在重點監測的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中,中韓往返執行的航班為85架次,執行率已經下降到23.10%。中國同伊朗的往返航班只有2架次。中國與日本執飛了57架次。中國與美國執飛17個往返航班。其他與中國航班往返比較多的國家是泰國,監測時段內當天有83架次的航班執飛,柬埔寨為41架次,馬來西亞為19架次。
根據另一份數據,2月25日至3月3日,自韓國到達中國航班數量最多的是北京、青島、上海、沈陽、延吉等地的機場,從日本到達中國的航班數排在前面的是上海、北京、廣州、大連等,美國則是上海、北京、沈陽排前。
《環球時報》記者從國內多個機場獲得的相關文件中,均強調加強自境外疫情嚴重國家(地區)乘機入境人員的管理工作。廈門機場要求所有航空公司在入境航班落地簽,務必收集、詢問、排查所有乘客14天內是否存在日、韓、伊、意及新加坡逗留或旅居史。浙江各機場也要求航空公司對於日、韓、伊、意四國通過中轉聯程機票入境的人員,需提前將名單告知目的地機場。從目前的數據看,國際中轉城市值得特別注意,近期輸入的義大利病例就是經巴黎戴高樂機場或莫斯科機場進入中國的。
在王培玉看來,防治輸入性病例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入境時進行嚴格體溫檢測和旅遊史調查、登記,二是呼籲公民減少前往疫情多發和風險較大的國家。陳希認為,中國眼下是幾線作戰,針對外來輸入並沒有特別有效的管控方式。「中國是一個非常全球化的經濟體,不可能通過禁止大量旅客入境來達到防控目的。現在最重要的是在入境的關卡處快速識別風險,政府也可以考慮在主要的航空港附近徵用一些設施,方便有風險的旅客隔離。」
㈣ 亞歷山大東征印度時,一隻走散部隊進入甘肅被秦軍繳獲,果真有此事
現在已經知道其實是一支阿富汗雇傭兵。
㈤ 漢朝與古羅馬是否曾有一戰甘肅的「羅馬村」又是怎麼一回事
穿越歷史,回到2000多年前的世界。此時的大漢王朝是整個東方最強大的王朝。在遙遠的西方,羅馬帝國通過征戰擴張的方式,成為了整個西方世界最強盛的政權。
在歷史上,羅馬和大漢之間也有過交流往來,在已經發掘的漢代壁畫上曾出現我帶有翅膀的天使以及雙頭鷹標志,這是當時羅馬軍隊的標志。
除此之外,據大量史書記載羅馬貴族曾以穿絲綢製作的衣服為風尚,據羅馬典籍記載,這些衣服都是來自東方一個叫做“賽里斯”的國家,“賽里斯”翻譯過來就是絲綢的意思,而當時世界上只有中國生產絲綢。
這兩個強大的帝國可以說是當時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兩個國家,在史書記載中,中國與羅馬並沒有產生過大規模的沖突,但是在甘肅山村卻出現了一個羅馬村,相傳這個村落就是為了看管羅馬戰犯,這究竟是為何呢?
而至於大漢境內的“驪靬”這一地方的設置,其實要遠遠早於卡萊之戰,據發掘出來的漢簡當中顯示,這一地區建立於神爵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0年,所以當漢朝已經存在這個地名是羅馬軍團並沒有投降。
雖然種種事跡都表明羅馬村的傳說是假,但是還是有很多人表示不認可,因為在這個地區有著獨特的墓葬風俗,一般來講漢人的墓葬選擇要依據當地的風水,但是當地無論風水,死後埋葬時,頭朝西。所以有人推測,他們與西方有著獨特的聯系。
為了打破這一謎題,蘭州大學特派了專家團隊前往村莊進行研究專家團隊當地人的y型染色體進行了研究,希望從染色體當中探究這些人的祖先究竟是誰據研究表明當地人的染色體與北方漢人更為接近。
綜合來看羅馬村其實是一個謊言,他之所以可以得到很多人的認可,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當地政府為了發展本地旅遊業所塑造了一個噱頭。發展本地經濟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篡改歷史,編造謊言就不對了。
㈥ 為啥甘肅到伊朗留學的那麼多
因為甘肅到伊朗留學的學生那麼多的原因很簡單大多數的學生都是甘肅的回族因為宗教的原因
㈦ 境外回國人員到蘭州隔離,蘭州有幾家隔離的賓館
境外回國入境點在蘭州的目前都集中在蘭州新區集中隔離醫院,不是在賓館。
㈧ 中國甘肅某個地方有一群羅馬人的後裔,有誰知道詳細資料
公元前一隻羅馬軍隊曾經來到中國並紮根於此,前幾年中央台曾經到那裡做過節目。大家看了嗎?我在電視上看那裡的村民很多是黃頭發(日耳曼僱傭軍?)有些小孩和大人為了不被其他人笑話都把頭發染黑了。他們以前對自己的血統拒不承認,頂著大鼻子說自己是漢族人,現在對本村人的血統又追根述源好奇起來。
該村村長是一個頭發金黃的紅臉大漢,他興高采烈的告訴記者如果中國打仗他肯定參軍雲雲,還有一個年輕人,很羞澀,一頭黑色的卷發高鼻深目,(酷似因札吉?)像極了古羅馬的雕像,他操著一口陝西搶向記者提問題,有趣的很。
以下是考古界的考證
武威北上張掖途經永昌縣,驪靬故址位於永昌縣城西南15公里焦家莊,又稱者來寨或者撒寨子(蒙語,意為財庫)。該地最早為匈奴折蘭王駐地,漢王朝奪回河西走廊後不斷設郡置縣,公元前104年置驪靬縣,屬張掖郡,東漢因之,220年後改屬武威郡。依據《晉書》,355年,前涼張祚派遣和昊伐驪靬戎於南山,大敗而還。西魏、北周該地名為力干,隋開皇十一年(592年),驪靬並入蕃和縣。驪靬古城地處祁連山脈溝口,東鄰姑臧(武威),西接張掖,地形開闊而險要,在兩漢之際,因曾留居過大宛、大夏、大秦(羅馬)等國商人而成為河西走廊的名城,在中西經濟、文化交流史上起過重要作用。
驪靬古城今已不存,該地只有一段長約10米,高逾1米的古城牆,粘土夯壘,牆體結實,據考為漢代所築,被認為是驪靬故址。相距不遠還建有一座歐洲風格的乳白色圓頂紀念涼亭,亭內立有石碑,碑文詳述了驪靬古城歷史和今人揣測。
永昌縣城南街頭有三尊古羅馬人的花崗石雕像,是1994年當地政府建造的紀念性景點。碑文記載:公元前53年,羅馬帝國執政官克拉蘇率七個集團的兵力東征安息(伊朗),結果慘敗,長子普布利烏斯率第一軍團突圍,越安息東界,流徙西域。余部經多年輾轉,在公元前36年前後,相繼隨從大月氏、匈奴歸降西漢王朝,一說是公元前36年,被漢軍在與匈奴郅支單於作戰中俘獲,後來西漢王朝專辟祁連山下,今永昌縣的者來寨予以安置。漢稱羅馬為驪,故設驪縣,名為驪靬,賜羅馬降人耕牧為生,化干戈為玉帛,與華夏民族融合。西漢驪靬城與羅馬戰俘的關系,目前證據不足,史學界、考古界對此持審慎態度,不過從容貌與基因考察,永昌縣確實有大量西歐白人後裔,其中微妙關系有待進一步探討。
1955年,牛津大學漢學教授德效騫(Homer Dubs)在向倫敦漢學協會的講座中,率先提出了古羅馬移民說。德效騫認為,這一旅程開始於公元前53年,羅馬三巨頭之一,克拉蘇(另外兩人為凱撒和龐貝)為彌補其戰功不足的缺陷,決定與令人生畏的帕提亞人開戰。但克拉蘇的羅馬軍團不敵帕提亞敏捷的騎射能手,在卡爾萊(位於今土耳其境內)的戰役中,4.2萬羅馬大軍中,2萬人被殺,1萬人被俘。這是羅馬軍事史上最慘重的大敗之一。根據古羅馬史學家普林尼的記載,這批羅馬俘虜被帕提亞人用於守衛東部邊疆,在今天的土庫曼境內。由此,德效騫推測,一些人逃出並加入匈奴當了僱傭軍。公元前36年,中國漢朝軍隊討伐並擊敗了匈奴郅支單於。漢軍在清點俘虜時,發現匈奴軍隊中有145名羅馬士兵。德效騫說,中國人保留了這支部隊並把他們安置在甘肅境內的驪�(Liqian)。
德效騫的理論主要建立在對中國史書中一些線索的推測,這些線索並沒有關於羅馬人的具體描述。其中一個證據是郅支軍戰士使用了「魚鱗陣」,德效騫稱,這種將盾牌搭接在一起組成防守陣型的戰法只有羅馬戰士才會使用。另一個證據是在郅支城外有雙層木欄,這種「重木城」防禦工事戰術也經常為羅馬人採用,而匈奴人則不用。至於這個城鎮名字——驪靬,曾在當時被用來稱呼羅馬帝國。在公元6世紀,驪靬不再被用於地名。
德效騫並非惟一相信「古羅馬聯系說」的學者。在甘肅省首府蘭州市,中國學者關意權也認定驪靬與古羅馬有相當的淵源。從1978年開始,在他生命的最後20年中,他艱辛地完成了一部45萬字的關於驪靬的著作,但可惜的是,即使是他的兒子也承認,其中也沒有無可爭辯的證據證明「古羅馬聯系說」。
中國官員最終發現這個羅馬故事的旅遊資源潛力,還要歸功於澳大利亞作家兼冒險家,大衛.哈里斯。赤貧的哈里斯先生被離婚搞得心煩意亂,決定到中國尋訪德效騫描述的羅馬城鎮。在關意權的幫助下,他將尋找目標鎖定到者來寨。他將自己的經歷寫成游記出版——《黑馬奧德賽》。
㈨ 伊朗入境甘肅3百多人為什麼不限止
從伊朗入境的到達甘肅的人都已經在甘肅的蘭州進行了隔離了
㈩ 伊朗回國到達中國哪個城市
在中國駐伊朗大使館協助下,今天14時12分許,由伊朗首都德黑蘭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直飛蘭州的南方航空公司CZ3002航班降落在蘭州中川國際機場,從伊朗回國的146名中國公民乘機抵達蘭州,並在蘭州新區進行集中留觀。
甘肅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由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林鐸,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仁健為總指揮的工作專班,制定了伊朗回國中國公民在甘肅集中留觀工作方案,明晰職責責任,明確工作任務,成立工作小組,制定具體方案,細化工作流程,各項工作有力有序開展。目前,從伊朗回國的146名人員在相關工作人員的組織下已完成體溫監測,辦理了入關手續,並順利入住集中留觀點。
據了解,對集中留觀人員,甘肅將針對不同群體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提供心理疏導,努力做到服務周到、安心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