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處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時候,阿拉伯和波斯(伊朗)正處於什麼時期
阿拉伯此時只有零星游牧部落。
伊朗最初在其西南有一個埃蘭國(前3200~前639),前639前後被亞述滅亡。
伊朗主體為中心則很快建立了米底國(前678~前550)
前553年,居魯士大帝反叛米底,並在前550推翻了米底,建立了亞契美尼德王朝。(前550~前330),東境一度到達蔥嶺一帶。
前330年,馬其頓的亞歷山大率兵入侵,波斯滅亡。
但是僅僅7年,亞歷山大去世,馬其頓四分五裂,部將塞琉古裂土稱王。
不過塞琉古國持續時間並不久,前247年(距離秦全滅六國還有26年),塞琉古在帕提亞的總督安德拉戈拉斯叛變,塞琉古失去了波斯。9年後也就是前238年,阿爾沙克一世推翻了安德拉戈拉斯,建立了帕提亞帝國(又名安息)。
Ⅱ 漢代時伊朗是什麼名稱
伊朗從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波斯帝國至今,其語言文字的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即古波斯語時期(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331年)、中古波斯語時期(公元前250年至公元651年)和近代波斯語時期(公元9世紀初至今)。 幾種世界重要的宗教如瑣羅亞斯德教、摩尼教、巴哈伊教、馬茲達教等都是起源於伊朗,目前伊朗人主要信仰伊斯蘭教,大部分人屬於什葉派穆斯林,也有屬於遜尼派的。
Ⅲ 伊朗古時叫波斯,什麼時候改叫伊朗
1935年3月21日,波斯改國名為伊朗。伊朗在古語中的意思是貴人(Arhya)——這也是「雅利安」的詞源。波斯人認為他們是「高貴的」雅利安人的後代
Ⅳ 伊拉克巴格達在西漢時被稱為什麼
安息、塞琉西亞 、巴格達不是一回事
漢代時,伊朗-伊拉克一帶的是安息帝國(即帕提亞帝國),其首都在泰西封(位於今巴格達東南32公里處)。
巴格達在公元前18世紀就已經存在,但一直只是個小城鎮,也一直叫巴格達(意為「天賜」),過去我國習慣翻譯成「報答」或「八達」,這里到阿拉伯阿巴斯王朝(750~1258年)才成為首都。
塞琉西亞或稱為底格里斯河畔塞琉西亞,是希臘化時代和羅馬時代時的一座大城市,坐落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底格里斯河畔,與俄庇斯(日後的泰西封)對望。公元前四世紀初,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分裂後,其部將塞琉西建立以敘利亞為中心的塞琉西王國。
安息即帕提亞帝國,帕提亞原在伊朗高原的東北部(今土庫曼),先後受到阿契美尼德王朝及塞琉古帝國的統治。後來他們擊敗塞琉古,征服了伊朗高原,形成帝國,其首都在泰西封(位於今巴格達東南32公里處)。
安息建國在公元前247年 ,滅亡在公元224年
Ⅳ 我國漢朝時稱伊拉克為
伊拉克應該是條支
伊拉克地區應該是 波斯
公元7世紀前,中國人稱阿拉伯國家為條支,主要是指現今的伊拉克。唐朝時,稱其為「大食」
Ⅵ 漢代的西域,包括今天的伊朗一帶嗎
漢代的西域,包括今天的新疆和中亞一帶!
西漢西域都護形勢圖 東漢西域都護形勢圖
Ⅶ 伊朗在漢代時叫什麼名稱
伊朗在漢代時叫「安息」
安息,建於前247年,開國君主為阿爾撒息,漢朝取阿爾撒息王朝的漢語音譯「安息」作為國名,在西方稱為帕提亞帝國(Parthia)
Ⅷ 伊朗古時候是什麼國家
最早是 古埃蘭 後期是波斯 我們中國人稱呼他們為綠衣大食
Ⅸ 在二戰時期,伊朗在做什麼
1939年二戰爆發後,伊朗雖然宣布中立,但是伊朗巴列維王朝開國皇帝禮薩汗其人非常親德。為了避免後患,1941年7月12日,蘇聯和英國大臣共同佔領伊朗的協議。8月5日蘇軍進入伊朗北部,同時英國,澳大利亞,印度混合部隊在阿拉伯河登陸,佔領伊朗南部。禮薩汗被迫在9月15日宣布退位,傳位給長子巴列維。17日,蘇英兩國完全控制伊朗。
1942年1月29日,伊朗被迫和蘇英兩國簽署三國同盟條約,伊朗同意盟軍駐扎伊朗,並盟軍運輸提供方便。而英蘇則宣布尊重伊朗主權和領土完整,並承諾在戰爭結束6個月內從伊朗撤軍。
1943年1月,美軍也在伊朗登陸,美國宣布也將遵守三國同盟條約。
1943年12月,美英蘇三國首腦德黑蘭會議再一次宣布尊重伊朗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
1945年6月,美英軍隊開始從伊朗南部撤軍。蘇軍卻拒不撤軍。9月26日,蘇軍扶持阿薩拜疆民主黨「起義」,成立以賽爾德賈法爾皮謝瓦里為總統的阿薩拜疆民族政府。12月15日,在蘇軍支持下,庫爾德民主黨在馬哈巴德宣布成立以加吉穆罕穆德為總統的庫爾德斯坦共和國。
在伊朗求援下,美英軍停止撤軍,後開始大舉增兵,中東美英軍隊進入臨戰狀態。
在美英軍隊壓力下,1946年3月25日,蘇聯被迫宣布將在2個月內從伊朗撤軍。5月25日,蘇軍從伊朗撤出。12月,伊朗軍隊攻入大不里士,亞塞拜然民族自治政府垮台,領導人逃入蘇聯。
1947年2月,伊朗軍隊進入庫爾德斯坦,庫爾德斯坦民主黨退入蘇聯。
伊朗重新獲得獨立和統一。
Ⅹ 漢朝時安息(今伊朗高原和兩河流域)如何利用海上絲綢之路和中國貿易
安息位於今天的伊朗,本身沿海,與印度有海路相通。樓主所說的應該是漢朝商人最遠到達印度,而不是海上商路止於印度,通過印度商人或其他商人中轉,中國的商品仍可由海路進入波斯灣、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