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伊朗什麼時候崩潰

伊朗什麼時候崩潰

發布時間:2023-04-04 02:49:07

⑴ 阿拉伯之春席捲整個中東,為何唯獨伊朗會有驚無險

自從阿拉伯帝國和奧斯曼帝國瓦解之後,中東就成為了各勢力割據的局面,再也沒有形成統一的國家。特別是近代西方列強對中東的侵佔和干預,導致了中東形成了現在的局面分裂成幾十個國家。從二戰以來,阿拉伯之春席捲整個中東,中東的國家都紛紛崩潰瓦解了,可是伊朗一直獨立存在有驚無險,這是為什麼呢?

⑵ 美國伊朗戰爭是哪一年

概述
兩伊戰爭,又稱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直至1988年8月20日結束。兩國相鄰,共同邊界綿延1200公里,長約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兩國南部的自然邊界。長期來兩國存在著邊界爭端,經常發生武裝沖突。另外,宗教也是兩伊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兩國雖然同屬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
起因
長期以來,兩伊存在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1971年初,雙方發生邊境沖突。1975年在阿爾及利亞總統布邁丁的斡旋下,兩伊簽訂《國界和睦鄰條約》(即《阿爾及爾協定》),規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線為界,伊朗同意將克爾曼沙赫省的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劃給伊拉克。兩國矛盾有所緩和,但未真正解決。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諾。1979 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執政後,兩伊關系急劇惡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稱要廢除邊界協定,雙方邊境沖突逐步升級。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伊朗政府強調要向所有伊斯蘭國家「輸出原教旨主義的伊斯蘭革命」,公開號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葉派「進行伊斯蘭革命」,推翻伊拉克現政權建立「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則支持伊朗境內少數民族如庫爾德族的民族自決要求。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隨著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邊界武裝沖突的加劇,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至此兩伊戰爭就全面爆發了。自從戰爭爆發後,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密切關注。
戰爭爆發
伊拉克在從蘇聯獲得了很大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國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則提供了經濟援助。 另外,美國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經濟援助。自1985年起,美國在出售給伊拉克武器的同時也出售給伊朗。這引發了後來里根政府的伊朗門事件。
這場戰爭進行得十分慘烈。戰爭雙方都常常使用類似於一戰中的人海戰術攻擊。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劑在內的化學武器。盡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戰爭和使用化學武器, 國際社會對其並沒有施加太大的壓力。
1982年6月,伊朗發動的一系列反攻奪回了伊拉克在戰爭初期佔領的土地。伊拉克鑒於可能被徹底打敗,向伊朗提出休戰的建議。此時,伊朗試圖打垮伊拉克政權,因此拒絕了這一建議。這樣導致戰爭又進行了六年。
在此期間,西方海軍力量介入該地區,試圖保護海灣航道暢通。由此導致伊朗導彈攻擊美國斯塔克號護衛艦;以及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擊落伊朗民航客機,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喪生。
停戰
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立即無條件停戰,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積極響應,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這項決議,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這項決議。在聯合國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後,兩伊同意從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戰。這是兩伊從戰爭走向和平的重要轉折。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情況。
影響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30萬、傷60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 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 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戰爭結果
兩伊傷亡人數約270萬,其中,死亡約100萬,受傷約170萬。傷亡人數約占兩國總人口的4.5%,相當於4次中東戰爭傷亡人數的17倍。雙方經濟損失慘重,戰爭中的軍費支出和戰爭導致的經濟破壞共計到達8,000億美元,兩國的經濟均倒退了20年。

⑶ 伊朗和美國的關系什麼時候開始惡化

1986年11月4日,黎巴嫩一家敘利亞的《帆船》周刊公布了一條轟動世界的爆炸性新聞:1986年5月,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麥克法蘭和他的助手,乘飛機秘密到伊朗,同伊朗政府和軍隊的官員進行會談,商討用武器換取人質事宜。這家周刊還說,美國一直在向伊朗秘密運送戰斗機的零件和彈葯。

消息傳出後,美國、歐洲和中東倍感震驚。一時間,有關這場交易的內幕紛紛被披露出來。

就在黎巴嫩的《帆船》周刊公布美伊秘密交易的爆炸性新聞的當天晚上,伊朗議會議長拉夫桑賈尼在德黑蘭學生慶祝佔領美國、大使館7周年的集會上,透露了麥克法蘭的伊朗之行。但他說,麥克法蘭一行是裝扮成機組人員,持著愛爾蘭假護照,乘一架向伊朗運送武器的飛機,到達德黑蘭國際機場。他們帶來了美國總統里根給伊朗領導人的禮物和信。禮物是象徵性的:一塊鑰匙形蛋糕和一把「科特」式自動手槍。手槍大概表示可以提供武器,蛋糕則是「打開伊美關系的鑰匙」。而所謂信,據說只是里根親筆簽了名的一本《聖經》,簽了名的那一頁,說的是各種不同宗教的信徒要和睦共處。然而,另一種令人吃驚的說法是:麥克法蘭帶給伊朗的真正禮品是整整一飛機的美國軍事裝備。

事情一經披露,西方輿論界為之嘩然。一夜之間,麥克法蘭便成為新聞人物。他斷然否定使用愛爾蘭護照進入伊朗。他說:我們是正式代表美國政府進入伊朗的,我們使用的是美國護照。

早在巴列維王朝當政時期,伊朗就是美國在中東的兩大戰略支柱之一。1979年,巴列維王朝被推翻,霍梅尼登上了伊朗最高權力的寶座,從此,兩國關系開始惡化。

⑷ 伊朗—土耳其戰爭第三時期於1723~1724年間發生了什麼重大事件

1723年春,

1、土軍乘薩非王朝國家崩潰之機侵入外高加索,佔領了第比利斯、整個東喬治亞、東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2、土軍還征服了伊朗西部的路里斯坦省。

3、土耳其人的勝利直接威脅著俄國在高加索的利益。

4、彼得一世遠征波斯和土耳其的軍事勝利迫使伊朗沙赫塔赫馬斯普二世同俄國簽訂了1723年彼得堡條約。

1724年6月23日,俄土君士坦丁堡條約在伊斯坦布爾簽訂。

⑸ 伊朗和伊拉克為什麼發生戰爭

伊朗-伊拉克戰爭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宗教糾紛(伊斯蘭教分什葉派和遜尼派),二是領土糾紛,三是由宗教糾紛和領土爭端引起的民族矛盾,其中還夾雜著雙方領導人個人的決策

1980年9月16日,薩達姆與幕僚們針對伊朗與伊拉克的邊境問題舉行了一次高層會議。會議上,他們決定一周後將向伊朗全面開戰。

而就在此前一周,為試探伊朗的反應,薩達姆的軍隊佔領了伊朗邊境的兩個小村莊。伊朗當局的沉默態度使薩達姆大吃一驚,也更堅定了其出兵伊朗的決心。因為,伊朗的「無反應」正是霍梅尼虛弱的表現。薩達姆相信,霍梅尼政權對前國王軍隊的「大清洗」正嚴重侵蝕伊朗軍隊的戰鬥力,而霍梅尼本人也正在喪失對伊朗軍隊的動員能力。只要在這「腐朽的門上」踹上一腳,伊朗必將崩潰,這正是復興阿拉伯的良機。

1981年,薩達姆和伊拉克軍隊領導人視察兩伊戰爭前線的伊拉克防空設施。

而此時的伊朗也沒有做好准備。伊朗情報機構1980年的報告中這樣記載著,「伊朗當前沒有能力去進攻伊拉克,亦沒有能力抵禦伊拉克的大規模入侵。」盡管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區的大規模軍事集結引起了伊朗方面的注意,但是伊朗仍不相信伊拉克會在這個時候發動戰爭。

霍梅尼相當樂觀。伊斯蘭革命在伊朗的成功鼓舞了他,並給了他繼續「革命」的勇氣。最為重要的是,伊朗軍隊經過巴列維國王全盤美式的訓練,僅從數字上也看是海灣地區最強的軍事力量。薩達姆之流不值一懼。對於薩達姆方面,兩伊戰爭其實在1980年9月4日就已經開始了,因為伊朗先動手炮擊了兩伊邊境中部地區的村莊。

然而,歷史終將銘記1980年9月22日這一天。因為這一天,薩達姆軍隊從南、北、中,三個方向發動了對伊朗全方位的軍事行動。

許多學者,特別是西方學者,將兩伊戰爭歸咎於伊斯蘭革命後,霍梅尼輸出革命的願望,或是薩達姆的個人野心,亦或是中東宗派分歧的使然,亦或是中東地緣政治的必然。

細究極恐,這場展現在世人面前長達八年的戰爭,實是在為西方的殖民歷史善後。西方殖民者所留下的遺毒,至今仍在中東發酵。

⑹ 海灣戰爭發生的原因、經過、結果和影響

1990年8月2日凌晨1時(科威特時間),在空軍、海軍、兩棲作戰部隊和特種作戰部隊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的三個師越過科威特邊境,向科威特發起了突然進攻。由1個 海灣戰爭
機械化步兵師和1個裝甲師編成的主攻部隊,沿薩夫萬——阿卜代利——科威特市之軸線實施進攻,在350餘輛坦克的引導下,首先向南攻佔賈赫臘山口,然後折向東進攻科威特市。由另1個裝甲師編成的助攻部隊,在主攻部隊西側向南進攻,在賈赫臘山口與主攻部隊會合後,繼續南下,在通往沙特邊界的主要通道上建立阻擊陣地。5時30分,主攻部隊與特種作戰部隊在科威特市會合。經過約14小時的城市戰斗,下午7時,伊軍完全佔領了科威特首都。隨後繼續發展進攻,後續部隊源源不斷地進入科威特。8月3日中午,伊軍佔領了科威特全境。至8月6日,進入科威特的伊軍達到約20萬人,坦克2,000餘輛。8月8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宣布吞並科威特,將其劃為伊拉克的「第19個省」,並稱它「永遠是伊拉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科威特勢單力孤,加上對伊軍的突然襲擊毫無准備,只進行了微弱的抵抗。約20,000人的科軍,只有5,000餘人撤到了沙烏地阿拉伯,其餘部隊潰散或投降。科威特埃米爾賈比爾·薩巴赫及部分王室成員乘直升機逃往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侵佔科威特的主要目的在於:通過奪占科威特,勾銷所欠科威特的巨額債務,並用這個「金庫」來解決由於連綿8年的兩伊戰爭給國民經濟帶來的嚴重危機;奪占科威特,可將其海岸線從50公里延展至213公里,從而大大改善其海軍的活動領域和石油出口及其他對外貿易的海上通道;通過吞並科威特,解決兩國長期以來存在的邊界爭議問題及由此帶來的邊界地區石油開發爭端;奪占科威特,還可以「殺雞儆猴」,起到震懾海灣國家及其他中東國家的作用,為其爭奪阿拉伯世界領導地位,稱霸中東地區掃平道路。 伊拉克武裝侵佔科威特,引發了海灣危機,成為海灣戰爭的直接導火索。
美國及其他國家在海灣地區的利益
海灣地區之所以牽動美國及其他許多國家的神經,主要是該地區擁有極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所致。截至1990年1月,海灣地區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6,517億桶,佔世界已探明石油儲量(10,015億桶)的65%,天然氣24兆立方米,佔世界天然氣資源總和的13.7%。日產石油約1,450萬桶,約佔世界石油日產量(6,360萬桶)的23%;每天出口石油約1,200萬桶,約佔世界石油日出口量(2,800 海灣戰爭
萬桶)的43%。中東的五大產油國(沙特、科威特、伊拉克、伊朗和阿聯酋)均在海灣地區。世界20個特大的油田,有11個在海灣地區。 海灣地區生產的石油主要供出口。美國、西歐、日本進口的石油,相當大的一部分來自海灣地區。據美國能源情報統計,1990年第一季度美國日凈進口石油量為766.1萬桶,其中206.4萬桶來自海灣地區,佔26.9%;西歐日進口石油823.5萬桶,其中從海灣地區進口427.6萬桶,佔51.9%;日本日進口石油548萬桶,其中從海灣地區進口354萬桶,佔64.6%。 石油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血液」,同時也是現代軍隊的驅動力。如果伊拉克吞並科威特後進而佔領沙烏地阿拉伯,就可控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石油資源,這猶如卡住了西方主要工業國的咽喉。薩達姆利用手中的石油武器,可以擺布西方工業國家的經濟發展,並可以進而對它們指手劃腳。這是美國和其他一些主要工業國家所絕對不能容忍的。 此外,科威特是世界上少有的富國,它在國外的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另外在西方重要工業中還持有多達數百億美元的股份。如果這些資財被伊拉克抽走,也將給西方經濟造成巨額損失。
美蘇關系緩和
地區沖突中美蘇對立的陰影消失 戰後40多年的時間里,由於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對立以及各自爭奪霸權的需要,幾乎在所有地區性沖突中,人們都能看到美蘇爭奪和對立的影子。戈爾巴喬夫上台後,推行改革和新思維,積極向西方靠攏,在政治、軍事、外交上放棄與美對立的立場。伊拉克的舉動,無形中進一步推動著蘇美間接觸的願望。雖然伊拉克是蘇聯在中東經營多年的為數不多的親密盟國之一,但為了避免與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在對伊立場上的對立,蘇聯寧願犧牲伊拉克這個昔日的盟國。在對伊拉克問題上,蘇聯與美國合作的態度使美國總統布希感到「非常滿意」,並稱這是「美蘇戰後在地區沖突上首次結成同盟」。美蘇對海灣危機基本立場上的一致,使聯合國安理會得以順利地通過了一系列制裁伊拉克的決議。雖然蘇聯沒有直接派兵參加對伊作戰,但它對美國組織多國部隊出兵海灣的支持態度,使美國可以毫無顧忌地採取各種軍事行動。
國際社會普遍強烈反對侵略
國際關系始終是一種利害關系。就在伊軍侵入科威特的第一天,美國總統布希就發表講話,譴責伊拉克的行動是「赤裸裸的侵略」,對美國的國家利益「構成了真正的威脅」,並宣布凍結伊拉克和科威特在美國的所有資產。同時作出了強烈的軍事反應,2個航母戰斗群在伊入侵科後不到1小時即受命駛向海灣。 蘇聯一改戰後40年在世界地區性沖突上持與美對立立場的常態。8月3日美蘇達成共識,並發表《聯合聲明》,要求伊拉克「無條件地從科威特撤軍」,「充分恢復科威特的主權、合法政權和領土完整」。這與美國對伊拉克的政策目標完全一致。同一天,蘇聯政府就停止了對伊拉克的武器供應與軍事援助。 世界其他絕大多數國家或國際組織都對伊拉克的入侵作出了迅速的反應,普遍強烈抵制和譴責伊拉克的侵略行為。 聯合國安理會和各成員國對海灣危機作出了前所未有的異常迅速且幾乎完全一致的反應。8月2日,聯合國 安理會就以14票贊成,0票反對,1票棄權,通過了譴責伊拉克違反聯合國憲章,要求其撤軍的第660號決議。從8月2日至11月29日,聯合國安理會先後通過了12個譴責和制裁伊拉克的決議。這些決議,使伊拉克在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等方面處於極端孤立的地位。其中的第678號決議,規定了伊拉克必須撤軍的最後期限為1991年1月15日,在最後期限到來之前伊拉克如不撤軍,決議授權聯合國會員國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來執行聯合國通過的各項決議,這就為以美國為首的38國組成聯軍出兵海灣,用武力解決這場危機提供了法律依據。 在「最後期限」到來之前,國際社會為化解這場危機作了極大的努力。許多國家的領導人從中斡旋,設計出多種調解方案,聯合國秘書長亦親抵巴格達做伊拉克的工作,希望伊從科撤軍。但所有這些努力都未能使伊拉克改變立場。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海灣戰爭造成的環境污染
1990年底爆發的海灣戰爭歷時42天,期間油井大火晝夜燃燒,是迄今歷史上最大的石油火災及海洋石油污染事故,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環境污染,其污染程度超過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的核泄漏事故。這次戰爭所造成的環境污染是災難性的,已給世界帶來了影響。
戰爭經過
入侵科威特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派坦克和步兵開入科威特,佔領了所有戰略要地,包括埃米爾的王宮。科威特陸軍很快就被擊敗,但科威特空軍還有足夠的時間逃到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軍隊搶劫了醫用和食物儲藏,關押了上千平民和占據了媒體。伊拉克還關押了上千西方國家訪問者作為敵對國俘虜,後來還企圖使用他們作為談判條件。一開始伊拉克還建立了一個傀儡「被解放」的科威特政府。 1991年1月17日當地時間凌晨2時,在伊拉克拒不執行安理會第678號決議情況下,多國部隊航空兵空襲伊拉克,發起「沙漠風暴」行動。海灣戰爭由此爆發。戰爭分為兩個階段。
空中戰役階段
(1991.1.17~2.23) 空中戰役包括戰略性空襲、奪取科威特戰區制空權和為地面進攻做好戰場准備。11天後,多國部隊已完全掌握制空權。進入第三周後,空中行動的重點轉入科威特戰區。至2月23日,多國部隊共出動飛機近10萬架次,投彈9萬噸,發射288枚戰斧巡航導彈和35枚空射巡航導彈,並使用一系列最新式飛機和各種精確制導武器,對選定目標實施多方向、多波次、高強度的持續空襲,極大削弱了伊軍的C3I(指揮、控制、通信和情報)能力、戰爭潛力和戰略反擊能力,使科威特戰場伊軍前沿部隊損失近50%,後方部隊損失約25%,為發起地面進攻創造了條件。在此期間,伊軍實施消極防禦,以藏於地下、隱真示假、疏散國外等措施躲避空襲,保存實力;同時不斷以飛毛腿導彈襲擊以色列、沙特、巴林境內的目標,迫使多國部隊延長空中戰役時間並出動大量飛機尋殲伊軍飛毛腿導彈。伊海空軍則對多國部隊實施有限反擊,多次以飛機和導彈艇出擊,但均告失敗,發射的飛毛腿導彈多數偏離預定目標或被美愛國者防空導彈擊落。地面襲擊包括1991年1月29日~2月2日對海夫吉鎮的襲擊,但未能改變多國部隊繼續空襲的決心。此外,伊軍曾試圖以向海灣傾泄石油、點燃科威特油井和威脅使用化學武器手段阻滯和遏止多國部隊的軍事行動,均未達目的。 陸戰
地面戰役階段
(1991.2.24~28) 地面戰役發起前,多國部隊成功實施了戰役欺騙。美第七軍和美第十八空降軍從沙特邊界以南向西機動數百千米,進抵沙伊邊境的進攻出發地域 。多國部隊於1991年2月24日當地時間4時發起地面進攻,在沙科、沙伊邊界約500千米正面上由東向西展開5個進攻集團:阿拉伯國家東線聯合部隊,沿海岸向北進攻,佔領科威特市;美第1陸戰遠征部隊從沙科邊界「肘部」向北進攻,奪取穆特拉山口,切斷科威特市通往科東北部的道路,將伊軍主力吸引到科威特;阿拉伯國家北線聯合部隊從沙科邊界西段向阿里塞米姆機場方向進攻,協同友鄰部隊消滅科威特境內伊軍並佔領科威特市;美第七軍實施主要突擊,從巴廷干河以西向北推進,直插伊拉克縱深,爾後揮師東進,與其左鄰第十八空降軍協同作戰,將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約8個師)圍殲在巴士拉以南地區;美第十八空降軍實施輔助突擊,從沙伊邊境突入伊境至幼發拉底河岸,控制塞馬沃以東通往巴格達的8號公路,孤立科威特境內伊軍部隊,協同美第七軍殲滅伊軍共和國衛隊。 地面戰役首先由美第一陸戰遠征部隊發起進攻,爾後阿拉伯國家東線聯合部隊在波斯灣多國部隊海軍和兩棲部隊配合下發起進攻,吸引伊國注意力,為西部主攻部隊發展進攻創造條件。美第七軍於24日午後發起攻擊。美第七軍和美第十八空降軍利用空中機動和裝甲突擊力強等優勢,在海空軍支援下實施「左勾拳」計劃,將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合圍於巴士拉以南地區 。伊軍遭受38天空襲後,損失慘重,指揮中斷,補給告罄,戰場情況不明,對多國部隊主攻方向判斷失誤,防禦體系迅速瓦解。在此期間,伊軍繼續向沙特、以色列和巴林發射導彈 ,使美軍傷亡百餘人;在海灣布設水雷1167枚,炸傷美海軍兩艘軍艦,但未能扭轉敗局。1991年2月26日,薩達姆宣布接受停火,伊軍迅即崩潰。28日晨8時,多國部隊宣布停止進攻,歷時100小時的地面戰役至此結束。 1991年3月10日,「告別沙漠行動」開始,美軍從波斯灣撤離54萬軍隊。
戰爭的結束
據戰後統計,在這場戰爭中,伊拉克方面在參戰的43個師中共有38個師被重創或殲滅,6.2萬人被俘,3847輛坦克、1450輛裝甲輸送車、2917門火炮被擊毀或繳獲,107架飛機被擊落、擊毀或繳獲。多國部隊方面共有126人陣亡,其中美軍79人,300餘人受傷,12人失蹤。 關於海灣戰爭的傷亡數字有爭議。盟軍死亡人數可能是378人,其中美軍因戰事身亡的有148人,非戰事身亡的145人。英軍死亡47人,阿拉伯軍隊死亡40人,法軍損失2人。盟軍死亡最多的是在1991年2月25日,該日一顆伊拉克飛毛腿導彈擊中一個美國兵營造成28個美軍預備隊員死亡。盟軍受傷人數可能少於1000人。伊拉克傷亡人數的爭議比較大。有些估計說少於1500人死亡,有些說約20萬死亡。大多數學者認為死亡人數在2.5萬到7.5萬之間。受傷人數也不清楚。被美軍俘虜的伊拉克人為7.1萬。估計的伊拉克平民死亡人數從100人到超過20萬人不等。 此外戰後的狀態造成更多伊拉克人死亡。比如在炸彈中含有共300噸貧鈾,鈾是一種可能可以致癌的重金屬(不過這一點也有爭議)。戰後伊拉克兒童的癌症率提高了四倍。戰後對伊拉克的制裁可能也導致了約200萬人死亡,其中半數是兒童。從海灣戰爭結束到美伊戰爭開始美軍和英軍空軍幾乎每個月都對伊拉克境內禁飛地帶及其附近進行攻擊。 伊拉克部署在科威特戰區的43個陸軍師中,36~38個師喪失戰鬥力,傷亡8.5~10萬人,被俘8.6萬人,損失坦克3874輛,裝甲車1450輛,火炮2917門,飛機324架(包括被伊朗扣留的109架),87%的海軍作戰艦艇遭重創或被擊毀。科威特直接戰爭損失600億美元;伊拉克損失達2000餘億美元,美國耗資600億美元。
海灣戰爭的影響
海灣戰爭是世界兩極體系瓦解、冷戰結束後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它深刻地反 映了世界在向新格局過渡時各種矛盾的變化,是這些矛盾局部激化的結果。它體現了人類社會生產力特別是科學技術的發展所引起的戰爭特徵的革命性變化,主要是:武器裝備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術基礎之上;打擊方式已不再以大規模毀傷為主,而是在破壞力 相對降低的基礎上突出打擊的精確性;整個戰爭的范圍與過程被視為一個完整的系統, 戰爭的協同性和時間性空前突出。它也展示了新的作戰手段和作戰思想運用於戰爭而產 生的作戰樣式的諸多新特點,主要包括:空中作戰已成為一種獨立作戰樣式; 機動作戰是進攻作戰的基本方式;遠程火力戰是主要的交戰手段;電子戰是伴隨 「硬殺傷」所不可缺少的作戰方式;夜戰是一種富有新內涵的戰斗方式。 海灣戰爭因多國部隊在質量和技術方面占據的絕對優勢,使其以高技術局部戰爭的代名詞載入戰爭史冊。在海灣戰爭中,美國動用了12類50多顆各種軍用和商用衛星構成戰略偵察網,為多國部隊提供了70%的戰略情報;多國部隊集結了2790架現代化的固定翼飛機、1700多架旋翼飛機(其中600多架攻擊直升機),6500餘輛坦克裝甲車輛以及大量自行火炮、火箭發射車、工程技術保障車輛等;多國部隊雖然與伊軍在數量對比上不佔優勢,人員比為1/2.4,火炮數量比為1/2.4,坦克數量比為1/1.44,但多國部隊調集的現代化裝備數量卻超過伊軍許多倍:新式飛機數量比為13/1,攻擊直升機數量比為16/1,在精確制導武器上多國部隊擁有絕對優勢。在海灣戰爭空中作戰投擲的8萬多噸彈葯中,精確制導武器僅占總投彈量的7%,但命中率卻高達90%;伊軍共被摧毀、繳獲坦克3700多輛,裝甲車2000多輛。海灣戰爭中所體現出的技術對戰爭的強烈影響使海灣戰爭預示了另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在擁有質量優勢的部隊面前,單純的數量對比已失去了意義;各種軍事高技術應用導致的對信息的大量獲取,也使與之對陣的敵人在戰術運用方面困難重重。 另外,在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動用了大量貧鈾彈,燒毀了大批煉油廠和化工廠。給當地帶來的長期生態環境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

⑺ 兩伊戰爭結束,伊朗虛弱到極點,美國為何沒有趁機滅伊朗

古代有句話叫做「趁你病,要你命」,堪稱趁火打劫的最佳體現,所以一般來說,要消滅敵人,在其最虛弱的時候下手,那是事半功倍,很容易成功的。所以古代我國對付北方的游牧民族,往往是等它們內亂之時,再趁機發兵,一舉取勝的。而這句話反映在現在層面也是如此,很多相互死敵的國家,都是在趁火打劫中,消滅對手的。因為這個時候消滅,付出的代價最小,也最容易成功。但是這個也有例外,那就是伊朗,在兩伊戰爭結束時,伊朗最虛弱的時候,當時美國為何沒有趁機發兵滅了伊朗呢?其實原因主要是三點。

1979年,伊朗爆發 *** 革命,整個國家陷入一片混亂,經濟急劇倒退。而且緊接著,就是打了8年的消耗戰,兩伊戰爭。經過兩伊戰爭,伊朗得到極大的消耗,整個經濟瀕臨崩潰,外債到了千億美元級別,整個軍隊疲憊不堪,國力逐步衰竭。

所以在1988年,面臨亡國之危的情況下,霍梅尼才最終迫不得已接受停戰。而兩伊戰爭結束,加上很快霍梅尼去世,這個檔口,可以說是伊朗最為虛弱的時候,只要牆倒眾人推,很快整個伊朗就會崩潰。而對伊朗恨之入骨的美國,應該抓住時機,趁機滅伊朗的。但是當時美國卻並沒有這么做,這到底是為何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第一,主要的矛盾。

在1988年兩伊戰爭結束的時候,對於美國來說,雖然憎恨伊朗,但是最大的矛盾和最大的對手絕對不是伊朗,而是蘇聯。而這個時候蘇聯並沒有展現要解體的態勢,而且在全球的爭奪中,美國正是處於最關鍵的時期,美國當時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對蘇聯的消耗上。

無論在中東, 在非洲,還是在越南,在阿富汗,在東歐等地,美國全面的削弱蘇聯,主要的核心都放在了蘇聯的身上。所以對於伊朗那是只能暫且放一放了,而且一旦攻打伊朗,當時的蘇聯從中作梗,不但消耗力量,其實也很難取勝。

第二,消耗巨大。

伊朗 *** 革命的混亂和無序,其實在兩伊戰爭的帶動下,教士階層徹底掌權,將主要的反對力量那也是消滅的差不多了。所以,兩伊戰爭,雖然讓伊朗大為削弱,但是同時也讓霍梅尼等教士階層威信大為提升,牢牢掌控國家。而且在宗教的教導和內憂外患下,伊朗人那是更加的團結一致了。

這對美國來說,如果要打,雖然是最佳時機,但是必然會付出慘重的代價的。最起碼當時伊朗擁有50萬的軍隊,歷經8年兩伊戰爭,還有千萬狂熱的巴斯基民兵組織。所以美國如果要攻打,最起碼要達到海灣戰爭的人數,而且還必須直接陸面戰。

一旦如此,美國很容易陷入戰爭泥潭,即使打下來伊朗,那也將付出慘重的傷亡。而且本身伊朗多高原的地形,就適合打游擊戰,一旦伊朗教士讓千萬巴斯基民兵到山區打游擊戰,那麼無疑將是致命的損失和打擊。這是美國無法承受的,哪怕死一萬人都很難承受。

第三,最大威脅。

而兩伊戰爭雖然極大的削弱了伊朗,但是卻讓伊拉克崛起,而且野心膨脹。當時的薩達姆,已經不可遏制的開始在中東進行布局,大有做中東老大的野心。對於美國中東的戰略來說,最不希望的就是一家獨大,有一個強大的力量存在。所以對美國來說,伊朗雖然是死敵,但是威脅並不大。

而伊拉克要控制中東,控制石油,反而威脅無限,是第一位需要解決的。所以美國主要還要防範伊拉克,也很難抽身去滅伊朗。從後面海灣戰爭美國的快速動員和布局來看,美國一直都在防範伊拉克。因此,雖然當時打伊朗是最佳時機,但是對美國來說,根本不能打,也不敢打,就是這么簡單。

參考文獻:《兩伊戰爭史》。

⑻ 伊朗被封鎖這么多年,為何能堅持到現在

從世界現代歷史來看,受美國制裁的國家,基本上都比較慘,尤其是長期制裁的,更是如此,很多國家直接崩潰,一蹶不振。最典型如當年的伊拉克,制裁10年就徹底崩潰了,還有委內瑞拉,現在也是非常凄慘!

但是,要論受美國制裁封鎖時間最長的國家,那還是伊朗,伊朗如果從 *** 革命開始算,制裁現在已經是近40年時間了,這要是其他國家,估計早就崩潰了。而伊朗為何至今還能屹立不倒,堅持到現在呢?關鍵是靠三點。

1979年2月,伊朗爆發 *** 革命,而且從此時開始,伊朗全面反美,所以美國對伊朗開始了長期的封鎖和制裁。曾企圖發動政變推翻,還扶持伊拉克對伊朗進行進攻,打了8年。此後,不斷的武力威懾,經濟制裁,全面封鎖,前前後後40年。

但是,到現在伊朗依舊是活的好好的,內部也穩定,國家實力也沒有大削弱,始終屹立不倒。那麼這到底是為何呢?其實有三點不容忽視。

第一, *** 教。

雖然伊朗 *** 革命,建立政教合一的 *** ,那是時代的倒退。但是,宗教有一點好處,那就是徹底統一大家的思想,維護內部的穩定。

最典型,伊朗境內有波斯人、亞塞拜然人、庫爾德人等,內部分裂傾向 大,而通過 *** 教緊緊的抱在了一起,使得伊朗內部政局穩定。這就使得,在應對制裁的時候,更加有底氣。而且美國在伊朗內部也沒辦法製造事端,這是最基礎的原因之一。

第二,工業基礎雄厚。

伊朗工業基礎是中東最好的,大部分的生活和工業品,基本都能造,甚至伊朗軍事工業也很雄厚。這主要還是感謝美國在巴列維時代對伊朗的扶持,為其建立了相對完善的工業體系。而被封鎖後,伊朗就是憑借這個工業基礎,自力更生,反而獲得發展。沒有像委內瑞拉那樣,因為貨物短缺造成巨大的通貨膨脹,伊朗就穩如泰山。

第三,朋友很多。

伊朗雖然被美國制裁40年,但是自身處理關系的能力還是很可以的,在中東內部,團結什葉派國家。在外部,跟俄羅斯、中國、德國、法國等大國發展友好關系,出口石油,穩定經濟,而在這些國家的幫助下一定程度上中和美國的制裁影響。此外,伊朗畢竟國家大,人口多,在抗制裁上能力更強,所以伊朗比其他國家,更加的有能力去應對,這是基礎。

⑼ 請告訴我伊朗的歷史

伊朗古稱波斯,是一個擁有古老文明的國家,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古波斯人曾經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在其歷史上先後有多個帝國建立、興盛和衰亡.

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648年-前330年)

阿契美尼德帝國,又稱波斯第一帝國。公元前549年居魯士二世統一波斯各部,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魯士二世擊敗了當時統治波斯的米底人(Median),使波斯成為一個強盛的帝國。前539年,居魯士佔領巴比倫,將古老的巴比倫文明融入波斯。
到了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波斯王崇尚武力,對外積極擴張,使第一帝國的疆域得到了空前發展。大流士一世向東部進軍印度河流域,佔領了包括今天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在內的廣大地區;在西線則向當時歐洲著名的文明發源地古希臘諸城邦發動了入侵,但遭到古希臘人的英勇抵抗,在馬拉松戰役(前490年)中遭到失敗而功敗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繼位後曾再度向希臘用兵,但被准備充分的古希臘軍隊擊敗。
阿契美尼德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之一。

馬其頓(希臘)統治時期(前330年-前170年)

公元前334年,當時已經征服希臘各城邦的馬其頓王國,在新任國王亞歷山大的統治下,以報昔日波斯入侵希臘之仇為口號,帶領希臘大軍進攻波斯第一帝國,在高加米拉戰役中徹底擊敗大流士三世的百萬大軍,波斯第一帝國被吞並,成為希臘化的亞歷山大帝國的一部分。但亞歷山大帝國在亞歷山大大帝病逝後,很快陷入分崩離析。亞歷山大手下大將塞琉西一世自立塞琉西王朝,以敘利亞為中心,統治波斯地區。
這一時期波斯成為東西方交流的一個樞紐。絲綢之路由此連接中國和西方,佛教從印度傳往中國,瑣羅亞斯德教則西去影響了猶太教。

塞琉西王朝後期,約在前238年,其東部的安息(帕提亞)和大夏(巴克特里亞)先後從帝國分裂獨立,東部邊境又不斷遭受貴霜王朝侵擾,西部邊疆又面臨羅馬帝國的大肆擴張,最終被羅馬帝國和安息瓜分,塞琉西王朝滅亡。

安息王朝(公元前170年-公元226年)

新興的安息帝國(公元前170年-公元226年)繼承了塞琉西王朝的波斯帝國主體地位。安息帝國位於今天的伊朗的東北部,與羅馬帝國隔幼發拉底河為界,首都泰西封位於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附近。這兩大帝國之間戰爭不斷。同時安息帝國與東鄰貴霜王朝也是戰事頻發。

公元前53年,即西漢甘露元年,古羅馬帝國執政官之一的克拉蘇率7個軍團4.5萬人的精銳部隊,越過幼發拉底河,發動了對古帕提亞王國(安息)的侵略戰爭。在卡爾萊戰役中,英勇善戰的安息軍成功地圍殲了羅馬軍團於荒漠深處,羅馬軍團殘部從亞美尼亞撤出時又遭襲擊,克拉蘇被俘斬首。克拉蘇長子普布利烏斯率精銳的第一軍團6000餘人,從這場惡夢般的戰爭中突圍東逃,輾轉於防禦薄弱的安息東部地區;最後流亡到西域康居國(今哈薩克境內),為在此稱雄的北匈奴郅支單於所收容。據《漢書"陳湯傳》記載:公元前36年,漢西域都護甘延壽、付校尉陳湯,率4萬將士西征匈奴郅支單於於郅支城,並「生虜百四十五,降虜千餘人」。這支部隊就是羅馬軍團殘部,他們投降後被安置在甘肅永昌縣境內,漢政府在祁連山麓設置了「驪靬縣」。

頻繁的戰爭造成安息帝國國力衰竭,各地軍閥割據,全國陷入一片混戰,帝國末期名存實亡。

薩珊王朝(公元226年-650年)

公元226年,阿爾達希爾一世經過兩年的戰爭,推翻了安息王朝,建立新的薩珊王朝,定都泰西封。薩珊王朝因阿達希爾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國之後首次重新統一,史稱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多次與羅馬帝國爆發戰爭,曾俘虜過一個羅馬的皇帝。
薩珊帝國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帝國,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全體人民分為教士、軍人、文人、和平民四等。***中天主教被迫害,景教則得以發展。
由於對東羅馬帝國連年征戰,薩珊帝國對臣民橫征暴斂,同時加強對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亂迭起,先後在629年和642年,帝國兩任皇帝都遇刺身亡,帝國走向了崩潰。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和波斯間的友好往來頻繁,《魏書》記載,波斯使臣來中國交聘達數十次之多,給北魏皇帝帶來的各種禮品,有珍物、訓象等。1970年,在甘肅張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薩珊王朝銀幣就是明證。帝國崩潰後,薩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兒子俾路支逃往中國避難。

伊斯蘭教時期(公元650年-1290年)

混亂的薩珊帝國很快被新興的伊斯蘭教控制下的阿拉伯帝國擊潰。波斯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在阿拉伯人統治初期,當時同樣處於強盛時期的大唐帝國在波斯呼羅珊地區與阿拉伯帝國發生了激烈交鋒,雖然唐軍由於深入敵境作戰,雙方兵力懸殊等原因敗北,從而失去了對中亞的控制權,但此戰中唐軍表現出的驚人戰鬥力令阿拉伯人膽戰心驚,從此打消了東侵中國的企圖。此後,阿拉伯語成了通行的語言,伊斯蘭教迅速取代了瑣羅亞斯德教,各地大量興建清真寺。

公元750年阿拔斯王朝統治阿拉伯帝國,而波斯人則在政府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這期間波斯的文化得到巨大的發展。

9世紀後,阿拔斯王朝因內部叛亂不斷而國勢日衰,割據局面形成。

公元1037年從東北方來的塞爾柱人佔領波斯;

公元1205年花剌子模王國征服波斯。

蒙古統治時期(1219年-1500年)

公元1219年,蒙古帝國成吉思汗率大軍攻滅花剌子模王國,之後他的孫子旭烈兀又相繼征服波斯和阿拉伯帝國殘部,建立了伊兒汗國。公元1295年伊兒汗國大汗入伊斯蘭教。
從公元1370年到1405年,波斯成了帖木爾帝國的一部分。帖木爾汗死後波斯再次陷入了混亂和割據。
伊兒汗國時期,中國和波斯的文化交流得到了空前發展。不少精通中國天文、歷法、醫葯的學者隨旭烈兀來到波斯進行了廣泛的文化交流。
公元1405年到1433年,中國明朝的穆斯林太監鄭和帶領龐大的船隊七下西洋,多次到達波斯。鄭和在斯里蘭卡立的石碑用中文、泰米爾語、波斯語三種文字寫成。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在明朝穆斯林的經堂教育中被廣泛使用。

薩非王朝(公元1500年-1722年)

薩非王朝(又譯薩法維王朝)是一個由突厥人建立的帝國,其建國的英主伊斯邁爾一世統一波斯,並把疆土擴展到今天的亞塞拜然、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一部分,以什葉派的「十二伊瑪姆」教義為國教。薩非王朝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戰爭不斷。公元1588年阿拔斯大帝繼位,遷都伊斯法罕,與土耳其談和,驅逐烏茲別克人,並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得波斯灣中的小島巴林,使波斯成為***世界最重要的文化中心。

但很可惜,這是波斯在世界近代史來臨前最後的輝煌。

歐洲列強的「大博弈」(公元1722年-1914年)

公元1722年,沙皇俄國彼得大帝聯合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入侵波斯,之後波斯國內又爆發了遜尼派教徒為抵抗被迫強制信奉什葉派的暴動,薩非王朝滅亡。
公元1779年至1925年,波斯在卡扎爾王朝的統治下,北面的俄國和東面以印度為基地的英國紛紛對其蠶食,其領土中被割裂出英國殖民統治的巴林和阿富汗的一部分,由俄國侵佔的亞塞拜然、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烏茲別克等地區。俄英兩大殖民帝國在波斯的這種戰略競爭在史書上被稱之為「大博弈」。

第一次世界大戰及之後(公元1914年-193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的俄國、土耳其、英國(經阿富汗)和德國(經土耳其)均向波斯派出軍隊以控制波斯的油田。戰後波斯北部被英國駐軍佔領。1925年禮薩·沙·巴列維推翻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俄國和英國對巴列維王朝保持著深厚的影響力。

1935年,禮薩·沙·巴列維將波斯在國際上更名為伊朗。
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冷戰中期***革命(公元1935年-197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的軸心國集團和同盟國集團圍繞伊朗的戰略資源油田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德國,蘇聯,英國,美國等紛紛進入伊朗。戰後,巴列維王朝為了擺脫英國和蘇聯的巨大影響力和控制而追隨美國,但不幸的是,伊朗的地理位置和石油這一戰略物資的存在,使其成為美國對蘇聯集團的冷戰基地,在70年代初更成為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立足點。

20世紀70年代是伊朗的暴富時期。這期間,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油價猛漲,波斯灣沿岸一批產油國迅速致富。幾年內伊朗的國民生產總值就翻了好幾番。但是,在財富迅速增長的同時,伊朗社會內部各種固有的矛盾也開始激化。

巴列維在此情況下欲重溫昔日波斯帝國舊夢。於是他一再修訂經濟發展計劃,大幅度地增加投資,強行加速度地推進工業建設,並宣稱到本世紀末要把伊朗建成一個與工業發達國家平起平坐的工業國,成為世界「第五大強國」。強國夢的悲劇由此就產生了。

大批失地農民流入城市,首都德黑蘭集中了伊朗1/5的人口。以國王、王室為首的2000家豪富聚斂財富,巧取豪奪,貪污腐化,揮金如土,而廣大農民和城市貧民幾乎未從激增的石油財富中受益,貧富差距與社會財富同步增長,社會矛盾嚴重激化。巴列維只能以軍警和秘密特務組織「薩瓦克」維持其統治。在外交上,巴列維對美國唯命是從,甘心充當美國在波斯灣的憲兵,民族矛盾伴隨著人民對西方文化大舉吞食***文化的憤怒,使巴列維政權坐到了火山口上。

1977年12月,流亡在伊拉克納傑夫的霍梅尼向國內學生和信徒發出進行反對國王的「聖戰」的號召。1978年初刊登在伊朗《新聞報》上的一篇文章對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進行了褻瀆,由此在1月7日至9日,引發了數千名神學院學生在宗教聖城庫姆舉行抗議遊行示威,但遭到軍警鎮壓,造成約70人死亡、400人受傷的流血慘劇。

當年9月,伊朗國內爆發了持續數周的總罷工,全國陷入嚴重癱瘓狀態。12月10~11日,首都德黑蘭發生大規模示威,有成百萬群眾參加。遊行的組織者發表17點聲明,要求結束君主制,接受霍梅尼為最高領導人,建立***政府,恢復農業,保護宗教,讓流放者回國等。12月18日,為抗議軍隊鎮壓,全國再度爆發總罷工,政府機構完全陷於癱瘓。國王被迫於12月30日任命「民族陣線」領導人之一巴赫蒂亞爾為首相,並於1979年1月13日組成以巴赫蒂亞爾為首的攝政委員會。

巴赫蒂亞爾雖同意組閣,但要求解散現議會和薩瓦克,由政府控制軍隊警察,國王立即出國度假,將來做一名立憲君主。但巴赫蒂亞爾本人卻因與國王合作被民族陣線開除。革命浪潮已不可阻擋。1978年底國王統治的基礎走向崩潰,它賴以維持統治的軍隊發生了動搖,一些士兵倒向革命陣營,王室成員、高級官員及軍官紛紛向海外轉移財產。巴列維的統治瀕臨崩潰。
美國在關鍵時刻改變了一貫支持國王的態度,准備放棄巴列維政權,轉而與霍梅尼合作。1979年的1月26日巴列維國王在美國的壓力之下乘飛機出國流亡。霍梅尼從巴黎回到伊朗,建立了伊斯蘭政權。1979年4月1日,伊朗***共和國宣布成立。統治了伊朗半個世紀的巴列維王朝壽終正寢。

1979年10月,因美國收留被廢黜的國王巴列維,伊朗國內掀起反美浪潮。同年11月4日上午,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數百名伊朗男女學生佔領了美國大使館,扣押66名使館人員當作人質,要求美國政府立即引渡巴列維。美國政府斷然拒絕伊朗方面的要求。伊朗方面表示,若不引渡巴列維,則不釋放人質。
人質事件引起軒然大波。1980年4月7日,美國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系,並正式對伊朗實行經濟制裁。美國還要求西歐盟國採取同樣措施。4月22日,卡特總統下令執行武裝秘密營救人質的「藍光」計劃,結果機毀人亡,行動失敗。直到9月兩伊戰爭爆發。伊朗以美國歸還伊朗140億美元的資產,取消對伊朗的經濟制裁為條件釋放了全部美國人質。
曠日持久的美國人質問題雖然得到了解決,但是,它為日後的美伊關系打下了難以解開的結。人質事件加上新政權公然宣傳「輸出革命」極大地損害了伊朗伊斯蘭革命的形象,因此在日後爆發的兩伊戰爭中,盡管伊朗是被侵略的一方,但是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譴責薩達姆,也沒有一個國家同情伊朗。

***革命後的伊朗***共和國(公元1979年後起至今)

曠日持久的人質事件加上「向全世界輸出伊斯蘭革命」的非理性宣傳極大地損害了伊朗的國家利益,伊朗在國際社會陷入孤立境地。

伊朗和伊拉克都是亞洲西部的阿拉伯國家。兩國相鄰,共同邊界綿延1200公里,長約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兩國南部的自然邊界。長期以來兩國存在著邊界爭端,經常發生武裝沖突。另外,宗教也是兩伊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兩國雖然同屬信奉***教的國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教的什葉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教的什葉派。1979年伊朗爆發***革命,伊朗政府強調要向所有***國家「輸出原教旨主義的***革命」,公開號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葉派「進行***革命」,推翻伊拉克現政權建立「***共和國」。伊拉克則支持伊朗境內少數民族如庫爾德族的民族自決要求。隨著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邊界武裝沖突的加劇,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全面爆發。

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立即無條件停戰,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積極響應,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這項決議,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這項決議。在聯合國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後,兩伊同意從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戰。這是兩伊從戰爭走向和平的重要轉折。

伊朗和伊拉克從1980年9月到1988年8月進行的這場近八年的戰爭使兩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國民經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伊朗死傷60多萬,伊拉剋死傷40多萬。無家可歸的難民超過300萬。兩國石油收入銳減和生產設施遭受的破壞損失超過5400多億美元。估計兩伊在這場戰爭中至少損失9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隨著冷戰的終結,世界格局發生了劇烈變化,波斯灣地區的局勢也隨之發生了巨大改變。美國先後於1991年和2003年發動了對伊拉克的戰爭,1991年海灣戰爭摧毀了伊拉克的武裝力量,2003年美國以「反恐怖」為名入侵並佔領了伊拉克。美國的軍事行動雖然打垮了伊朗的宿敵伊拉克,但也讓伊朗面臨美國更直接的威脅。

在兩伊戰爭結束以來,伊朗的實力得到恢復,國力得到增強。而且其國內的政治變化有明顯地回歸世俗政權的跡象,但宗教勢力的影響力仍然極為強大。因此,伊朗對美國的態度仍然非常強硬,美國也一樣。

去年以來,伊朗核問題愈演愈烈,圍繞這一核心利益,美國與伊朗頻頻叫板對方,美國不斷地宣布向海灣地區增兵,而伊朗則針鋒相對地以多次軍事演習回應。就在幾天前,美國又向海灣集結了一支龐大的海軍艦隊,波斯灣地區戰雲密布,等待伊朗和美國的將會是什麼呢?

⑽ 伊朗綠色革命後的最大危機是如何爆發的

原油投資者對於近期油價的飆漲一定印象深刻。而其背後,始於去年年末的伊朗大規模抗議,對油價的利多影響明顯。伊朗此次爆發的抗議遊行其規模是2009年綠色革命以來最大的。那麼,爆發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呢?

雞蛋價格一周漲5倍

伊朗官方譴責此次抗議活動受到外部勢力煽動,某些國家在發動「代理人戰爭」。伊朗總統魯哈尼表示,「一小撮」暴徒和違法分子利用了人們出於對經濟狀況不滿而在伊朗一些城市舉行的抗議活動。

誠然,任何抗議活動都不太可能是單純的「民心」的體現。但「人們對經濟狀況的不滿」也是真切存在的。比如,伊朗雞蛋價格一周漲5倍,這算什麼事呢?

在遊行的前一周,伊朗一個雞蛋的價格從約合人民幣0.2元漲到1.2元。雖然根據伊朗官方數據,伊朗2017年的通貨膨脹率在10%左右。美聯社報道稱,伊朗近來主要食品的價格都上漲了40%以上。

除了雞蛋外,作為伊朗人每天必需的主食,饢的價格也從一年前的5000伊朗里亞爾上漲至了如今的1萬伊朗里亞爾。

而通脹大幅上升的背後是匯率的重挫。去年9月至12月期間,伊朗里亞爾從原本的3.7萬里亞爾兌1美元跌至了4.3萬里亞爾兌1美元。

匯率重挫,通脹高企,導致伊朗人們生活水平下降。從伊朗前總統內賈德時期開始,伊朗政府就向所有國民發放補貼,每人每月45萬里亞爾,當時約合50美元。而現在,該補貼只能摺合12美元。

比通脹高企更為糟糕的或許是伊朗就業市場的崩潰。美聯社的數據顯示,伊朗人口總數為8000萬,其中失業人數高達300多萬。35%以上的伊朗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

更糟糕的是,外媒指出伊朗年輕人失業率為28.8%,甚至有媒體稱高達40%。基本就是畢業=失業的狀況。

很多碩士畢業生不得已只能去德黑蘭的商場里做售貨員。甚至還有碩士畢業生去做大樓保安的。作為伊朗最好的大學,德黑蘭大學法律系不少碩士畢業生卻只能待業在家,因為律師事務所不招人。

在德黑蘭,有一款名為Snapp的打車軟體發展迅速。該公司的司機有前工程師、前程序員、前銷售員。但他們要麼失業,要麼賺得不如開車多,轉而當起了伊朗的「滴滴司機」。

以上這些經濟問題的確是「大問題」。但即便是在西方人士看來,這也無法完全解釋伊朗當前的事件規模。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馬洛尼表示,經濟問題不足以完全解釋伊朗人的這一輪「情緒大爆發」。其表示,「這是長期存在的擔憂,我還沒看到哪個時期的伊朗人認為經濟發展對他們有益」。

閱讀全文

與伊朗什麼時候崩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耳機二代為什麼顯示越南製造 瀏覽:420
如何在光遇國際服分辨外國人和中國人 瀏覽:203
印度白蘿卜怎麼吃 瀏覽:470
義大利普拉托城市屬於哪個 瀏覽:812
去伊朗買石油走什麼路 瀏覽:330
疫情巴基斯坦捐助中國什麼 瀏覽:318
翡翠是什麼時候進入中國的 瀏覽:169
伊朗人喝什麼時候 瀏覽:738
印度那麼亂為什麼沒人管 瀏覽:93
印尼這會兒什麼時間 瀏覽:720
印度軍購到底有多少 瀏覽:636
11萬越南盾和人民幣多少錢 瀏覽:70
中國援助醫療隊援助了哪些國家 瀏覽:15
中國如何去非洲創業 瀏覽:268
60萬越南盾對多少人民幣 瀏覽:539
印度主戰坦克多少錢 瀏覽:432
西藏和印度哪個遠 瀏覽:75
法國義大利奢侈品牌有哪些 瀏覽:867
越南玉山在哪裡 瀏覽:547
中國移動的咪咕盒子如何連網 瀏覽: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