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二戰伊朗不是中立國嗎
伊朗巴列維王朝在1939年歐戰爆發後宣布「中立」,但是國王禮薩·汗親德,和德國過從甚密。1941年蘇聯和英國聯合出兵伊朗,對伊朗實施了南北分區佔領(蘇軍佔北,英軍佔南,1942年美軍也在伊朗登陸參與對伊朗的佔領。)禮薩汗被迫退位流亡海外,被英國押往模里西斯,後又轉往南非的約翰內斯堡監視居住,最後死於南非。禮薩汗下台後,傳位給巴列維。伊朗放棄中立,加入同盟國。
❷ 二戰中的伊朗,為何會被蘇聯與英國聯合夾擊
因為伊朗的地理位置太特殊了,誰都想要。
為了推翻里禮薩·汗的統治,英軍選擇不宣戰而突然發動進攻。 8月25日零時,蘇聯開始入侵伊朗。由諾維科夫將軍指揮的一支可容納2000人的蘇聯機動部隊越過亞塞拜然南部納希切萬地區的邊界河阿拉斯,進入伊朗領土。他們迅速佔領了馬庫和霍伊,然後一路向東進攻。面對蘇維埃的突然進攻,大多數沒有準備的伊朗部隊在營房中解除了武裝。為了威嚇伊朗軍隊和平民並放棄抵抗,蘇聯飛機在入侵伊朗的那天轟炸了大不里士,拉什特,第二天轟炸了德黑蘭郊區,為期兩天的空襲共殺死了83名伊朗平民和12名士兵。
❸ 伊朗在二戰以前是哪個西方國家的殖民地
伊朗一直是獨立國家。
伊朗古代稱為波斯,歷史上只被阿拉伯帝國完全佔領過。其他時期都是獨立的。
在近代,伊朗被歐洲國軍阿劃分勢力范圍。南方是英國的勢力范圍。北方是俄羅斯的勢力范圍。
❹ 二戰紀錄片中二戰的陣營怎麼分的
折疊同盟國美國、蘇聯、中華民國、英國、澳大利亞、法國(自由法國臨時政府)、波蘭、加拿大、紐西蘭、英屬印度、南非聯邦、丹麥、挪威、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希臘、南斯拉夫、巴拿馬、哥斯大黎加、多米尼加
❺ 二戰中哪些國家組成聯軍參戰
盟軍(不含蘇軍)主力是美國、英聯邦,注意這個英聯邦,加拿大、南非、印度等國家雖然是獨立主權,但是屬於整個英聯邦,共有一個國家元首(一個象徵,無實權)——英國女王,英國女王宣戰就意味著整個英聯邦都宣戰了。盟軍中聯合作戰規模最大的就是諾曼底登陸了,美國、英國、加拿大等都參加了。
軸心國方面,主力是德國、日本。義大利?請忘了這個義大利的軍事實力吧,它只在政治上存在過作用,軍事上的表現可謂慘不忍睹,意軍的表現從來都是令人瞠目結舌的,發揮相當穩定。被清朝欺負過,侵略衣索比亞都是慘勝,被逼得毒氣都用上了,北非戰場上幾十萬人打英軍幾萬人,結果英國方面匯報時說:俘虜數不過來,按英畝計算。假設德軍的戰鬥力是100,英美是三四十,蘇軍是二十,日軍是1,義大利是。。。負數。
其他仆從國軍隊,主要是羅馬尼亞了。芬蘭的參戰動機有問題,它對德國沒什麼好感,只是想趁著蘇德戰爭奪回被蘇聯法西斯武力強占的領土,所以它只打到列寧格勒就不往前走了。羅馬尼亞的戰鬥力也有問題,基本上只是充數的,蘇聯在斯大林大反攻中首先突破的就是負責側翼保護的義大利、羅馬尼亞軍隊。西班牙名義上是中立的,只是出了個志願師,算是對德國對西班牙內戰支持的回報吧,也就這樣了。
所以說,盟軍方面是強強聯合,而倒霉的德國被一幫不爭氣的小弟給拖累了。
❻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雙方陣營
波蘭、英國、澳大利亞、法國(自由法國臨時政府)、紐西蘭、英屬印度、南非聯邦、加拿大、丹麥、挪威、比利時、盧森堡、荷蘭、希臘、南斯拉夫、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美國、巴拿馬、哥斯大黎加、多米尼加、薩爾瓦多、海地、宏都拉斯、尼加拉瓜、中國、瓜地馬拉、古巴、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菲律賓聯邦、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巴西、衣索比亞、伊拉克、玻利維亞、哥倫比亞、伊朗、賴比瑞亞、秘魯、羅馬尼亞、匈牙利、厄瓜多、巴拉圭、烏拉圭、委內瑞拉、土耳其、埃及、黎巴嫩、敘利亞、沙烏地阿拉伯、阿根廷、智利。 義大利王國、芬蘭、匈牙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在退出軸心國陣營之後也加入了同盟國。 阿道夫·希特勒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國社黨(縮寫音譯為:納粹黨)的主席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發動者和頭號戰犯。世界近代歷史上俱有舉足輕重影響的人物。著名演講家、政治家和冒險的軍事家、心理學家。
東條英機,日本陸軍大將,第40任首相。昭和天皇最忠誠和最愚魯的手下,長於行動,短於思考。在關東軍有剃刀將軍之稱,日本第一兵家石原莞爾因其才智有限,直呼其為上等兵東條。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有力推動者,1944年因指揮無能被解除一切職務。
墨索里尼,義大利王國政治家、獨裁者,法西斯主義的創始人就是此人而非希特勒。1922年至1943年期間任義大利王國首相。1925年獲「Il Duce(領袖)」稱號,1925年1月至1943年7月25日間實施獨裁統治,盟軍登陸西西里島後被迫下台。但隨後擔任了德意志第三帝國扶持的「義大利社會共和國」領袖。直到1945年4月28日被共產黨游擊隊處死於義大利王國科摩省的當戈。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美國第32任總統,俗稱小羅斯福,一直被視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是20世紀美國最受民眾期望和受愛戴的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惟一連任4屆總統的人,任職長達12年。他是身殘志堅的代表人,也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他在戰爭期間將美國工業完全投入戰爭軌道,並且積極推行了《租借法案》援助其他盟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爵士,政治家、畫家、演說家、作家以及記者,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曾於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間兩度任英國首相,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帶領英國獲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
斯大林,原名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朱加什維利,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重要的領導人之一、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活動家,曾任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蘇聯人民委員會(後改稱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對二十世紀的俄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雖然在1939~1941年期間,他曾經充當了希特勒的盟友和幫凶,但他在德意志第三帝國於1941年6月22日入侵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後,體現出的堅韌不拔幫助蘇聯人民挺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並且反敗為勝。
蔣介石,是近代中國著名政治人物及軍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祖籍江蘇宜興,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歷任中華民國黃埔軍校校長、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總司令、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中華民國特級上將、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中華民國總統等職。帶領中國(國統區)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場的勝利。 同盟國陣營
格奧爾基·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元帥,朱可夫歷任駐德軍隊集群總司令兼蘇占區最高軍事行政長官,武裝力量部副部長兼陸軍總司令,國防部第一副部長、部長等職。朱可夫在蘇德戰爭時期,曾活躍在各個重要的戰場上,出色地組織和指揮了許多有聲有色的重大戰役。哪裡情況緊張,戰事危急,那裡就會出現他的身影。他不但為打敗德意志第三帝國法西斯的侵略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其卓越的指揮藝術也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軍事學術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被稱作是蘇德戰場的救火隊員。斯大林對朱可夫說過:「你就是我的麥克萊倫」!
切斯特·威廉·尼米茲,美國海軍五星上將。曾任潛艇艇長、大隊長。1922~1923年在新港海軍軍事學院學習後,歷任主力艦隊和美國艦隊助理參謀長、海軍後備役軍官訓練團團長、潛艇部隊長、後備役驅逐艦部隊長及巡洋艦長。在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艦隊遭受毀滅性打擊。當時,珍珠港內幾乎沒有一艘完好的艦船,士氣低落到極點。在國家危難之際,56歲的尼米茲臨危受命。尼米茲一到任,就表明對全體參謀人員的依賴,勉勵大家振奮起來,使遭重創的太平洋艦隊在很短的時間內恢復了自信心。而期果斷使用航母作戰使得美海軍度過危機。他力挽狂瀾重創日海軍,成為美海軍永不隕落的將星!就連美國的最大級別航母也使用它的名字命名的。
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美國五星上將,菲律賓元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歷任美國遠東軍司令、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最高司令;戰後出任駐日盟軍最高司令和聯合國軍總司令等職。麥克阿瑟他桀驁不馴,是一個十足的狂人。在太平洋戰役初期美軍一敗再敗,投降事件接連不斷,唯有麥克阿瑟還在戰斗。1942年2月22日,由於太平洋戰爭中美國防禦的失敗,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命令麥克阿瑟撤離菲律賓。離開時他發誓:「I shall return.」(我會回來的。) 1945年2月5日,麥克阿瑟履行其誓言,解放馬尼拉。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美國五星上將,歐洲盟軍遠征軍總司令、陸軍參謀長、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北大西洋公約組織軍事委員會主席、美國第34屆總統。艾森豪威爾是美國10位五星上將中晉升最快的,不同於其他的二戰名將,他沒有指揮過旅、師、軍、集團軍等軍事單位,而是直接擔任總司令。一直以來他都是在各級單位擔任參謀長的職務,為他積累了充足的經驗。他以堅定、鎮靜而又平等待人的態度贏得了廣泛的信賴和支持。他還善於發現人才,所以蒙哥馬利、巴頓、范佛里特等一大批名將,都能為他所用。艾森豪威爾在具體戰役指揮上可能不如巴頓、蒙哥馬利,但在協調各方面關繫上極具才能。
小喬治·史密斯·巴頓,美國陸軍四星上將。美國陸軍第一劍客,美國第一勇士,美國裝甲兵第一人(創始人)。巴頓號稱「鐵膽將軍」。巴頓將軍投注在軍事領域 。巴頓無疑是一代名將。他對目標的追求堅定不移。正如駐歐洲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將軍在戰後所指出的: 「在巴頓面前,沒有不可克服的困難和不可逾越的障礙,他簡直就象古代神話中的大力神,從不會被戰爭的重負所壓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次戰役中,沒有任何一位高級將領有過象巴頓那樣神奇的經歷和驚人的戰績。」
康斯坦丁·康斯坦丁諾維奇·羅科索夫斯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紅軍元帥(1944),波蘭元帥(1949)。白俄羅斯方面軍總司令,兩次榮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英雄稱號,獲得列寧勛章7枚。羅科索夫斯基元帥參與指揮過斯摩棱斯克戰役,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和庫爾斯克會戰,以及白俄羅斯、東普魯士、東波美拉尼亞和柏林等戰役,顯示出卓越的指揮藝術和統帥才能。他善於運用各項軍事原則,蘇軍中常常流傳的一句話是:「遇到困難的戰役時,斯大林首先想到的是朱可夫,朱可夫首先想到的則是羅科索夫斯基。」事實也正是如此,幾乎每次會戰中,羅科索夫斯基的方面軍總是率先突破敵人防線的部隊。
伯納德·勞·蒙哥馬利(Bernard Law Montgomery),英國陸軍元帥、軍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期間,是盟軍最傑出的將領之一。以成功掩護敦刻爾克大撤退而聞名於世,由他所指揮過著名的阿拉曼戰役、西西里登陸、諾曼底登陸,為其軍事生涯的三大傑作。2002年,蒙哥馬利被英國BBC評選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之一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Иван Степанович Конев(1897.12.28~1973.5.21)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元帥(1944),軍事統帥、軍事家,二戰中和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並稱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陸軍的野戰三駕馬車之一。他在軍事上所具有的敏銳而正確的直覺是罕見的。他擅長步炮協同作戰,能把強大的炮兵火力和步兵高速度下出其不意地進攻完美無缺地結合起來。他在1943年後打出了一系列經典的攻擊戰。而且作為政治委員出身的他,在激勵士氣、思想工作等方面有著朱可夫不可比擬的優勢。但他最終沒有獲得解放柏林的榮譽。安德魯·布朗·坎寧安Andrew Browne Cunningham(1883一1963),英國第一海務大臣,海軍元帥。1898年參加皇家海軍,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任驅逐艦艦長,1938年任海軍副參謀長。隨後任駐地中海艦隊司令。1940年指揮塔蘭托戰役,首開艦載機襲擊軍艦的先河。該戰役行動代號為「光榮的判決」1941年指揮攻擊馬塔潘角海戰,重創義大利王國艦隊。1942年任北非盟國遠征軍海軍總司令.1943年晉升海軍元帥,任第一海務大臣兼海軍參謀長。成為英國海軍最高領導。此後,坎寧安接連參與了數個重大戰略決策,包括諾曼底登陸戰,以及皇家海軍艦隊在太平洋的部署計劃等。 1945年獲聖殿騎士稱號,並進入上院;1946年榮獲功績勛章,並升到子爵爵位,1947年任愛丁堡大學校長。1951年,他出版了《一個水兵的生涯》。作為皇家總管大臣,他曾參加伊麗莎白女王1953年的加冕典禮。1963年6月12日,坎寧安在家中去世。
軸心國陣營
埃爾溫·約翰尼斯·尤根·隆美爾,德意志第三帝國陸軍元帥。隆美爾恐怕是德意志第三帝國二戰時最著名的將領了。他矮小的身材、狐狸般的狡詐和詭秘的微笑,而主要是他在北非沙漠中指揮裝甲部隊時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聲東擊西、神出鬼沒,常使對手措手不及。他被塑造成超脫政治的軍事天才人物,幾乎忘記他納 粹將領的本質。但他的驕人戰績並不能彌補他在戰略決策上的不足。不可否認的是他是一個戰術巨人,戰略上他和他的身材一樣矮小。它不同於納粹其他將領,他是唯一一個被戰爭雙方都奉為英雄。在生前身後他都榮譽不斷。由於隆美爾曾經參與反納 粹活動,又在德意志第三帝國民眾中有巨大影響,戰後又由於冷戰的需要,隆美爾被戰勝者加以利用,所以說呢,他死後,仍然殊榮不斷。其名著《步兵攻擊》。
弗里茨·埃里希·馮·曼斯坦因,德意志第三帝國陸軍元帥。曼斯坦因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意志第三帝國陸軍中最優秀的將領,他的戰略思想深邃而可怕,他所策劃的每一次戰役幾乎都是傑作,總是令對手舉止失措,膽戰心驚,他是那種能夠將現代化的機動觀念和傳統的運動戰思維巧妙地融為一體的專家,同時對於各種戰術運用自如,是一位真正的軍事天才。他提出的「黃 色計劃」使得德軍能在33天擊敗當時擁有世界第一陸軍的法國。戰後著有《失去的勝利》
海因茨·馮·古德里安,德意志第三帝國陸軍一級上將,納粹德意志第三帝國裝甲兵之父,德意志第三帝國「閃擊戰」創始人。古德里安用他的裝甲思想和行動,幫助希特勒改寫了世界歷史。其從小酷愛軍事,13歲就進入軍校。他提出了高速坦克戰(即「閃擊戰」)的戰術,使得在戰場上德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古德里安提出的閃擊戰核心是:「以具有強大突擊和機動能力的快速機械化進攻部隊,集結大量作戰飛機和機械化程度較高的的重 炮,以向裝甲兵提供迅速,熾密的火力支援,形成一種無堅不摧的突擊力量,並產生令人膽戰心驚的震撼,使敵人在驚愕中喪失鬥志,使敵崩潰而非全殲敵軍,由後續部隊完成清剿潰散敵軍!其畫像至今懸掛在德意志第三帝國裝甲兵軍營中!
卡爾·鄧尼茨(德語:Karl Dönitz,1891年9月16日-1980年12月24日),德意志第三帝國總統、國防軍最高統帥、海軍元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德意志帝國海軍指揮官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納粹德意志第三帝國潛艇艦隊總司令,之後又成為納粹德意志第三帝國海軍總司令,也是「狼群戰術」的創立者。
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時,鄧尼茨受到希特勒的指明,成為納粹德意志第三帝國聯邦大總統和武裝力量總司令,他出任此職位約20多天,之後向同盟國投降,戰後於紐倫堡審判判決十年有期徒刑。
山本五十六(やまもといそろく,1884年4月4日-1943年4月18日),原名高野五十六,日本帝國海軍將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是偷襲美軍珍珠港和發動中途島海戰的謀劃者。曾於1919年到1921年在美國哈佛大學學習。大力發展航空母艦和艦載飛機,並組織部隊進行嚴格訓練,對日本海軍航空兵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1939年任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堅決擁護侵略擴張政策,支持並參與侵華戰爭;同時重視海軍航空兵在海戰中的作用,但未能完全擺脫「巨艦大炮製勝」理論的束縛,企圖在美太平洋艦隊得到加強前以海上決戰的傳統戰法將其殲滅,結果導致日本海軍在中途島海戰和瓜達爾卡納爾島海戰中遭慘敗。1943年4月18日在視察部隊途中,其座機被美軍飛機擊落而斃命。
東條英機(東條英機/とうじょう ひできTōjō Hideki,1884年12月30日-1948年12月23日),日本軍國主義的代表人物,第四十任日本首相(1941年-1944年),二戰甲級戰犯,侵略中國和發動太平洋戰爭的重要罪犯之一。東條英機是昭和天皇最忠誠和最愚魯的手下,長於行動,短於思考,在關東軍因獨斷專行、兇狠殘暴有「剃刀將軍」之稱。
東條英機1940年7月任陸軍大臣,期間參與提出所謂「大東亞共榮圈」口號。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於1941年10月任日本首相,並被授陸軍大將銜。任內參與策劃珍珠港事件,同時發動太平洋戰爭。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瘋狂侵略、踐踏中國、東南亞和太平洋共計10多個國家和地區,造成了數以千萬無辜人民的死亡。因戰爭後期日軍屢遭重創,於1944年被迫辭去一切職務。
1945年9月12日,自殺未遂,被捕入獄。1948年11月12日,東條英機被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以犯有發動戰爭、侵略別國、反人道罪等罪行判處死刑;12月23日被執行絞刑。
❼ 在二戰時期,伊朗在做什麼
1939年二戰爆發後,伊朗雖然宣布中立,但是伊朗巴列維王朝開國皇帝禮薩汗其人非常親德。為了避免後患,1941年7月12日,蘇聯和英國大臣共同佔領伊朗的協議。8月5日蘇軍進入伊朗北部,同時英國,澳大利亞,印度混合部隊在阿拉伯河登陸,佔領伊朗南部。禮薩汗被迫在9月15日宣布退位,傳位給長子巴列維。17日,蘇英兩國完全控制伊朗。
1942年1月29日,伊朗被迫和蘇英兩國簽署三國同盟條約,伊朗同意盟軍駐扎伊朗,並盟軍運輸提供方便。而英蘇則宣布尊重伊朗主權和領土完整,並承諾在戰爭結束6個月內從伊朗撤軍。
1943年1月,美軍也在伊朗登陸,美國宣布也將遵守三國同盟條約。
1943年12月,美英蘇三國首腦德黑蘭會議再一次宣布尊重伊朗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
1945年6月,美英軍隊開始從伊朗南部撤軍。蘇軍卻拒不撤軍。9月26日,蘇軍扶持阿薩拜疆民主黨「起義」,成立以賽爾德賈法爾皮謝瓦里為總統的阿薩拜疆民族政府。12月15日,在蘇軍支持下,庫爾德民主黨在馬哈巴德宣布成立以加吉穆罕穆德為總統的庫爾德斯坦共和國。
在伊朗求援下,美英軍停止撤軍,後開始大舉增兵,中東美英軍隊進入臨戰狀態。
在美英軍隊壓力下,1946年3月25日,蘇聯被迫宣布將在2個月內從伊朗撤軍。5月25日,蘇軍從伊朗撤出。12月,伊朗軍隊攻入大不里士,亞塞拜然民族自治政府垮台,領導人逃入蘇聯。
1947年2月,伊朗軍隊進入庫爾德斯坦,庫爾德斯坦民主黨退入蘇聯。
伊朗重新獲得獨立和統一。
❽ 二戰中有多少個國家參戰
共計61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到戰爭中。
戰爭分為兩方陣營,為軸心國陣營和同盟國陣營。
軸心國陣營:
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匈牙利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羅馬尼亞王國、斯洛伐克、克羅埃西亞獨立國。
同盟國陣營:
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法國(自由法國臨時政府)、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聯邦、英屬印度、挪威、丹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希臘、土耳其、南斯拉夫、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古巴、海地、巴拉圭、烏拉圭、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秘魯、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厄瓜多、多米尼加、薩爾瓦多、宏都拉斯、尼加拉瓜、瓜地馬拉、玻利維亞、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菲律賓聯邦、伊朗、沙烏地阿拉伯、敘利亞、伊拉克、黎巴嫩、埃及、衣索比亞、賴比瑞亞。
(8)二戰時伊朗是哪個陣營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❾ 中東哪些國家是沙特陣營的,哪些是伊朗陣營的
屬於伊朗陣營的,主要是伊朗、葉門、敘利亞(能支撐到現在,很大程度依靠伊朗)、伊拉克現在是什葉派居多,屬於准中立
卡達左右逢源,算中立
屬於沙特陣營的,主要是沙特、阿聯酋、阿曼、科威特、約旦
以色列現在也偏沙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