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伊朗航空簡介及詳細資料
航空公司名稱(英文): Iran Air
航空公司名稱(中文): 伊朗航空
所屬國家: 伊朗
兩字代碼: IR
機隊情況: 51+38架
平均機齡情況: 20.6年
行李情況:
伊朗航空 常用行李規定:
托運行李:三邊和不超過158CM。
手提行李:三邊和不超過115CM。
主要基地(機場三字代碼): THR,IKA 德黑蘭 德黑蘭梅赫拉巴德國際機場(THR),德黑蘭 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IKA)
總部城市: 德黑蘭
在伊朗革命之前,伊朗與美國關系良好,在那時買進多架新飛機,並且擴展航線。但在1979年伊朗革命後,與美國交惡,遭受經濟制裁,所以難以再買到西方(尤其是美國)的新飛機,因此現今伊朗航空的機隊普遍高齡化。只從歐洲購進空中客車新舊飛機以及福克100等飛機,也是極少數仍有操作波音747SP的航空公司,伊朗航空將訂購俄制圖波列夫204型飛機35架。伊朗航空艦隊包括由最初的道格拉斯DC - 3,發展到後來道格拉斯DC - 4以及維克斯子爵飛機。
在1946年,一群商人為成立伊朗第一航空公司的名義下成立了伊朗航空公司。業務覆蓋國內區域客運和貨運服務,以及每周一次到歐洲的貨運服務。機隊包括DC - 3,DC - 4客機,還有少量的維克斯子爵飛機。1954年,民營航空公司的波斯航空服務成立,最初只經營貨運服務,其次是伊朗主要城市之間的客運業務。 1960年,波斯航空開始增加一些歐洲的目的地,包括日內瓦,巴黎,布魯塞爾和倫敦,用道DC - 7C客機飛向。
在1962年2月24日,伊朗航空公司和PAS合並組建伊朗國家航空公司,稱為伊朗航空公司。這是作為一個公共部門的合資企業,使用的飛機是DC - 3 ,DC - 6和維克斯子爵。在1964年成為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會員。
1965年,伊朗航空公司接收了其第一噴氣飛機,波音727-100 ,隨後在1971年接收波音737客機,在1974年開始接收3個型號的波音747 (747-100,200和SP )。到20世紀70年代中期,提供歐洲航班服務(僅倫敦就有每周30多個航班) 。
1972年10月8日,伊朗航空公司打算向英國訂購兩架協和式超音速客機。這項訂單在1980年4月隨著伊朗革命發生後取消。
1975年5月29日,伊朗航空開設了德黑蘭到紐約市的航班,使用波音707客機,中途在倫敦希思羅機場停留。此後不久,這條航線改成直飛航班使用波音747SP客機。隨著這次飛行,伊朗航空公司創造了直飛新世界紀錄,長途飛行12小時15分鍾,9867公里-(5328海里)。 1978年,空中客車公司獲得6架A300B2k飛機契約,伊朗航空用於國內干線和繁忙的地區航線。到年底,伊朗航空到達31個國際目的地,從紐約市到北京和東京。並且指定了計畫使用747SP飛向洛杉磯和悉尼。
到1970年代末期,伊朗航空是增長最快的航空公司之一,盈利良好。 1976年,伊朗航空是僅次於澳洲,作為世界上最安全的航空公司,已經連續安全飛行了10年。
伊朗革命在1979年2月爆發,伊朗航空公司開始重組其國際業務,停止了一切的國際目的地。德黑蘭被指定為唯一的官方門戶機場,而設拉子可作為候補。所有其他伊朗城市失去了他們的國際地位。然而近年來,許多伊朗的主要城市的機場已重新恢復國際地位。這些機場有航班前往伊朗其他主要城市和區域內其它國家。
1979年11月7日是最後一個航班從德黑蘭到紐約市的航班,11月8日美國 *** 開設向伊朗禁運。隨後波音747SP執行歐洲和亞洲的航線。 1980年,6架空中客車A300 - B2K加入機隊。
在兩伊戰爭期間,伊朗航空公司的國內和國際航班經常取消和不正常晚點。這一直持續到1988年8月停火協定開始生效時。
1990年,6架福克100飛機加入機隊。 2001年,該公司收購了六架二手空中客車A310飛機,因為美國當局的封鎖計畫取消了購買任何新的空中客車A330客機。 2005年,從奧林匹克航空公司購買了空中客車A300 - 600飛機。隨著局勢日益緊張,美國與伊朗 *** ,拒絕提供配件更新伊朗客機機隊。然而一項新的協定達成,美國允許伊朗航空公司更新其機隊。目前伊朗航空為 *** 所有,擁有7500名員工。
IATA代碼:IR
ICAO代碼:IRA
無線電呼號:IranAir
空中客車A300-B4
空中客車A300-B4F
空中客車A300-600
空中客車A310-200
空中客車A310-300
空中客車A320-200
波音727-200
波音747-100B
波音747-200B
波音747-200F
波音747SP
福克100
Tupolev 204-100
1988年7月3日,伊朗航空655號班機在飛行時被美國軍艦用飛彈擊落,機上290人無人生還。
2011年1月9日,伊朗航空公司一架BOEING 727客機(注冊號EP-IRP)在伊朗西北部城市烏魯米耶附近墜毀,飛機斷為三截,到2011年1月10日為止,已造成105人當中至少72人死亡。
『貳』 作為美軍的老對手的伊朗,為何至今他們國家最強戰機竟然是美國的飛機
這架戰機就是當年大名鼎鼎的F-14艦載戰斗機,因為擁有先進的火力系統,讓伊朗至今都沒有放棄它。但是在先進也已經是老舊的產物了,缺少後備資源的F-14估計也服役不了多久了。雖然現在伊朗和美國因為伊朗核問題爭執了十幾年,其實兩國曾經也做過“好朋友”。
如今這架擁有強大攻擊能力這批F-14依舊在伊朗空軍中服役,但近40年的使用期已讓這批老邁的F-14不復當年之勇,加上美國已切斷了伊朗F-14一切零備件來源渠道,伊朗F-14退役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叄』 伊朗空軍和伊拉克空軍實力如何
你說的是兩伊戰爭期間還是現在?
兩伊戰爭期間,雙方的實力屬於比較發達的水平。由於戰前美國和伊朗關系不多,伊朗擁有F-14戰斗機,這在當時重型制空戰斗機中算是很好的。伊拉克擇在戰爭過程中獲得了美蘇的支持,有很多先進的飛機。當然,由於伊拉克對於空軍建設不重視,伊朗遭到封鎖,而且對於先進技術掌握也不是最全面,所以在戰爭期間,兩國的空軍發展並沒有得到催化,反而在不斷退步。
至於現在,在美國的推動下,伊拉克的空軍基本就是協助美軍,自己打仗沒有那能耐。伊朗則是遭受美國長期封鎖,技術進不來,甚至零部件壞了都得自己想辦法。所以鼓搗出各種F-5改,總體而言和世界強國、地區強國空軍的目標還是差太遠。
『肆』 在1988年有什麼樣的大戰爭
1980年-1988年,兩伊戰爭
制空權的爭奪
7架F-4E、165架F-5E/F、至少20架RF-4E以及80架F-14A。另外還有一個波音-707加油機機群和一個C-130E/H大力士運輸機機群。到了1979年,伊朗皇家空軍又追加了新的購買計劃:多達300架F-16A/B戰斗機以及7架E-3A預警機,關於第二批共計75架F-14A戰斗機的談判也在順利進行中。 與強大的伊朗空軍相比,伊拉克空軍就相形見絀了。伊拉克空軍始建於1924年,在此後的30年間,伊拉克空軍一直受到來自英國的影響,從軍制、組織及訓練模式,到裝備、戰術和作戰模式,全部英國化。直到1958年伊拉克君主制度被推翻,伊拉克空軍開始拋棄英國傳統,轉而全面學習蘇聯。1979年,巴格達與莫斯科簽署了一份份量很大的協議,協議的核心內容是蘇聯將向伊拉克空軍提供200架戰斗機及直升機,其中包括最新式的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以及米格-25狐蝠戰斗機。為了得到這批先進的飛機,伊拉克人的付出是巨大的,他們被迫同意一個龐大的蘇聯「顧問團」隨米格-25一起進駐伊拉克,這些「顧問」負責維護並駕駛米格-25,他們與飛機一道駐扎在巴士拉附近的朔比亞空軍基地。 總之,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伊朗皇家空軍已經站在了成為世界一流空軍的門檻上,他們裝備的戰斗機性能在全球范圍內也是領先的。而伊拉克空軍僅僅還只是一支小型的地區性戰術空軍,他們最先進的飛機也不過是米格-23。
應該說,伊拉克很早之前就對他的東方鄰國抱有戰爭企圖,然後最終促使薩達姆·海珊作出入侵決定的原因還是發生在1979年2月的伊朗伊斯蘭革命:伊朗的君主制度宣告完結,伊斯蘭革命政權繼之而起,整個伊朗社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局勢動盪不安。在這樣翻天覆地的社會變革中,伊朗空軍當然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從1979年到1980年的兩年時間里,伊朗空軍多次受到清洗,那些被認為「保皇黨人」,對新政權「不夠忠誠」的軍官全部被清除出去,被投入監獄或者直接處死。在一旁冷眼觀望的薩達姆·海珊認為他的時機到了,伊拉克人已經有了足夠的信心,准備好對這個他們此前一直不敢正眼相看,但現在已經是半死不活的對手發起攻擊了。
1980年9月22日下午,伊拉克對伊朗發起大規模入侵,數量龐大的伊拉克陸軍裝甲部隊蜂擁攻入伊朗西南部胡齊斯坦省。伊拉克空軍也同時展開行動,巴格達時間正午12時整,伊拉克空軍出動192架包括米格-23BN、米格-21、蘇-7、蘇-20、獵人、圖-16、圖-22以及伊爾-28在內的各型戰斗機、戰斗轟炸機和轟炸機,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空軍中部和西部的主要基地發起了兩個波次的空襲。參與空襲行動的伊拉克戰斗轟炸機全都裝備精良,是伊拉克空軍的一時之選。然而盡管如此,從戰術角度上來說,這些飛機對地攻擊的性能不足,無法完成既定的「將伊朗空軍摧毀在地面上」的任務。同時,駕駛這些戰斗轟炸機出擊的伊拉克飛行員們也都普遍缺乏足夠的訓練,更不用說戰斗經驗了。各種因素加在一起,使這次本應該大獲全勝的空中突擊戰役草草收場,取得的戰果少得可憐。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空軍的報復來得迅速而且猛烈,僅僅在伊拉克空軍第一波空襲的4個小時之後,4架伊朗F-4鬼怪戰斗轟炸機就空襲了巴格達南部的拉希德空軍基地。次日(9月23日)清晨,根據伊朗皇家空軍時代所制定的應急預案,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空軍出動140架以上的F-4D/E鬼怪、F-5E/F虎II以及F-14雄貓戰斗轟炸機對伊拉克展開了殘酷無情的空中反擊。第一波空中反擊持續了一周左右,在這段時間里,每一天的清晨,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空軍都要出動大批戰斗轟炸機編隊空襲伊拉克,系統地、有計劃地摧毀其煉油廠、戰爭物資生產工廠以及軍事設施。伊朗強大的空中攻勢壓得伊拉克空軍抬不起頭來:僅僅在9月25日一天,就有5架伊拉克空軍的米格-21和米格-23在巴格達附近發生的空戰中被擊落,而伊朗方面只有兩架F-4鬼怪被擊傷。伊拉克被迫將大部分的飛機緊急疏散到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等鄰國去避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伊拉克對伊朗的突然襲擊挽救了伊朗空軍。為了應付伊拉克空軍的軍事壓力,大批由於政見不同而被投入監獄的伊朗空軍軍官被釋放出來,這些業務熟練的飛行員和指揮官同他們的同事一起並肩戰斗,重新撐起了伊朗空軍的脊樑。他們是伊朗的無價之寶,在兩伊戰爭中一直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從1981年開始的一年多時間里,無論是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空軍還是伊朗陸軍,對伊拉克軍隊的攻擊只限於支援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IRGC)作戰。事實證明,伊朗空軍的實力依然強大,他們對於革命衛隊的空中支援是不可或缺的。在奪回霍拉姆沙赫爾城的戰役中,以及在1982年最終將伊拉克軍隊全部趕出伊朗境內的戰役中,伊朗空軍和伊朗陸軍航空兵部隊一起,給伊拉克地面部隊以沉重打擊,摧毀大量的伊拉克坦克和裝甲車輛。
到了1984年,伊朗陸軍已經整編完畢,准備好發動一場新的戰役了,這次戰役的名字被定為「凱巴爾」,這次戰役的主要作戰意圖包括:在伊朗陸軍航空兵大規模空中火力的支援下,快速進軍通過霍威澤沼澤地帶;攻佔巴士拉以北30英里的馬基奴油田;戰役的最終目標是切斷巴格達與巴士拉——這個伊拉克第二大城市——的聯系。雖然困難重重——主要是由於缺乏飛機零部件,但伊朗陸軍航空兵還是全力出擊,他們平均每天要出動一百餘架次的飛機來支援這次戰役,然而,對於一場大規模的戰役來說,這個數字還遠遠不夠。此消則彼長,由於伊朗陸軍航空兵缺乏力量,再加上伊朗地面部隊的防空武力不足,伊拉克空軍和伊拉克陸軍航空兵的作戰飛機得以一展身手,在南部戰線貧瘠的荒原上對伊朗人進行集中火力打擊。
在同一年,兩國還在波斯灣的海面上打了另外一場戰役——「襲船戰」,比起發生在正面戰場的戰役來,由於有很多國家的船舶被兩伊空軍的戰斗機擊沉或擊傷,因此「襲船戰」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實際上,從1981年秋天開始,兩伊空軍就已經開始對波斯灣的對方船隻進行空襲了,到了1984年,為了「切斷伊朗的石油出口路線,從經濟上打擊伊朗」,伊拉克開始大規模地襲擊屬於伊朗的油船。但是襲擊海上目標並不象轟炸地面目標那麼簡單,要成功地擊沉敵艦船,除了需要昂貴的武器系統——包括精密的反艦導彈以及載機——以外,反艦導彈載機和為其護航的戰斗機之間的技戰術配合也必須是完美的。然而對於伊拉克空軍來說,從武器和戰術這兩項指標上來說,他們都達不到要完成任務所必須的水平。因此,雖然主動發起了「襲船戰」,但伊拉克卻一直沒有取得預期的戰果,反而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對於伊拉克來說,他們對「襲船戰」所產生的後果中唯一滿意的方面就是使兩伊戰爭國際化,這對他們來說是有利的,因為「伊朗對波斯灣航運的威脅」,海灣各國可以順理成章地向伊拉克提供經濟援助了。
在1985年這一整年中,兩伊空軍之間的空戰主要是圍繞「襲船戰」發生的,雙方的戰斗機忙於在波斯灣上空轟炸對方的油輪和貨輪以及為己方船舶護航,在你來我往的空襲中雙方的戰斗機難免相遇,從而導致激烈的空戰。而在正面戰場上,由於地面戰況逐漸趨於平穩,雙方的空軍也沒什麼大的動作,發生空戰的機會不多,戰局乏善可陳。 同時在這一年中,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空軍繼續得到加強,通過一系列地下的交易,他們從美國和以色列秘密地獲得包括戰斗機配件在內的戰略物資。在此後的兩、三年中,這些秘密的武器來源一直在源源不斷地向伊朗軍隊的血管中輸血,支持他們把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打下去。關於這些武器交易的內幕,除了少數被揭露出來——比如「伊朗門事件」——以外,大部分還被封存在各個相關國家的秘密文件保險箱中,不為大眾所知。 1986年,通過整補、訓練和重新組織,實力得到加強的伊朗軍隊發起了兩伊戰爭中最成功的一次戰役:「曙光8號」。「曙光8號」攻勢的作戰目標是伊拉克南部的法奧半島,伊朗軍隊於1986年2月9日夜發起了全線進攻,從一開始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伊朗不僅僅完全佔領了法奧半島的全部領土和港口,而且還在戰斗中重創了伊拉克陸軍和空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空軍和伊朗陸軍航空兵在攻勢中表現出色,集中火力打擊了伊拉克軍隊,而且自1980年改變作戰戰術以來首次大規模深入伊拉克境內進行空襲作戰。這其中最出色的一次空襲發生在2月15日,4架F-4鬼怪式戰斗轟炸機在沒有空中加油的情況長途奔襲,轟炸了伊拉克境內縱深達600公里的H-2空軍基地。 然而就在這一年,戰局出現了新的變化,優勢開始向伊拉克一方傾斜。變化的原因主要來自於伊拉克空軍內部。經過長時間的苦苦哀求,伊拉克空軍的領導人們終於說服了薩達姆·海珊,讓他放棄了對具體戰術細節的指導。象一切大獨裁者一樣,薩達姆自認為是無所不通的戰爭天才,從1980年戰爭爆發時開始,他幾乎每一天都要過問伊拉克空軍的作戰計劃,這些方案大多數都是荒謬的,然而伊拉克飛行員卻不得不機械地在戰場上執行他制訂的方案,直到被伊朗人擊落。或許是薩達姆對於「指揮藝術」感到了厭倦,總之,到了1986年底,薩達姆·海珊終於稍稍放鬆了對空軍的控制,開始讓職業軍人來指揮具體的戰斗。另外,由於蘇聯的國內經濟遇到了困難,為了從武器出口方面獲益,他們逐漸放開了對於高技術出口的限制,開始向伊拉克出售更先進的飛機和導彈。同時,法國人也在積極地幫助伊拉克空軍訓練飛行員和機械師,並且不斷地出謀劃策,告訴伊拉克人應該怎麼樣對付伊朗的美式飛機和戰術。 伊朗人很快感受到了伊拉克空軍的進步,從1986年晚些時候開始一直到戰爭結束,伊拉克空軍避實就虛,不再努力空襲伊朗境內的軍事目標,而是著重打擊伊朗的經濟基礎設施,他們的目標是從根子上摧毀伊朗的戰爭潛力。在得到了新式的蘇制、法制甚至美製的武器裝備之後,伊拉克空軍重新振作起來,很好地貫徹了這一作戰意圖,取得了相當的成功,當然,他們也相應地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兩伊戰爭的最後階段對伊朗來說是極為不利的,1988年7月3日,伊朗航空公司的空中客車A300客機被美軍擊落;伊朗軍隊士氣低落,陸軍航空兵在中部戰線遭到重大損失;7月19日,兩架F-14A戰斗機被伊拉克幻影F.1EQ-6擊落,伊朗人最後的王牌也「失效」了。
在兩伊戰爭中,空軍力量的使用對戰爭的進程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然而遺憾的是,至今人們對於這場戰爭中的空戰研究甚少。在這場大空戰中,歷史上第一次,雙方的空軍都在空戰中大規模地使用了中程空對空導彈,另外遠程空對空導彈——AIM-54不死鳥
首次在實戰中使用,並且取得了驚人的戰果,有好幾次,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空軍的F-14A在最大射程發射了這種導彈,成功地擊落了以極高高度和速度飛行的伊拉克米格-25戰斗機。此外,在這場戰爭中,為了避開伊朗防空火力的威脅,伊拉克空軍首次在空襲中嘗試使用了「小編隊中空突防」戰術,並配合大量使用遠距離空對地武器,而不是傳統上的「低空快速突防」戰術。在兩伊大空戰中,伊朗人首次使用武裝無人機襲擊了伊拉克的地面目標,這是空戰史上無人機第一次被直接用於攻擊對方的行動。到了戰爭的最後階段,雙方的空軍都大量在實戰中使用電子戰設備,在1988年的幾次空戰中,電子戰設備的功能決定了空戰的勝負以及參戰飛行員的生死。
除了在空軍戰術方面所呈現出的一些特點以外,兩伊戰爭還有其他一些很顯著的特點:在戰爭史上,參戰雙方首次相互攻擊了對方的核反應堆;參戰雙方首次相互地、大規模地使用地對地導彈襲擊對方,目的是在對方民眾中製造恐懼,這一作戰方式是從二戰時的納粹德國一脈相承的,遲至九十年代初第一次海灣戰爭時期,薩達姆的伊拉克仍然在延續這一做法。
兩伊戰爭是二次大戰以來中東地區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大規模戰爭,它是一個大型的武器實驗場,眾多最新式的美製、蘇制和法制的戰斗機、直升機、坦克、導彈及其他武器都在兩伊戰爭中被首次大規模投入實戰。然而,長期以來,這場戰爭卻為國際社會所忽視,有限的關於它的報道也大多是道聽途說的不實之詞,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伊朗和伊拉克在戰爭中兩敗俱傷,因此戰後都沒有大張旗鼓地進行宣傳;另一個原因在於國際社會低估了兩個參戰國家的實力,認為他們雖然擁有高技術的武器裝備,但是卻沒有打一場現代化戰爭的能力。
兩伊戰爭的影響是深遠的,拋開伊朗不談,由於軍費過度透支,造成了伊拉克戰後經濟上的困窘。為了擺脫沉重的債務,戰後沒多久,薩達姆就將目光投向在兩伊戰爭中一直全力支持他的小兄弟——科威特。 萬事依賴美國的結果自然而然地造成了伊朗皇家空軍在70年代獨立作戰能力的低下,為了解決這個嚴重的問題,在國王的親自主持下,伊朗皇家空軍制定了一個詳細的自強計劃,准備從80年代開始著重發展空軍的基礎設施。這個計劃包括初步構建獨立自主的飛機製造工業,建立獨立的人員培訓體系等等。為了准備實施這一計劃,伊朗皇家空軍在70年代中後期向美國購買了大量的飛機零配件以及武器彈葯作為儲備,以防備在建立自主軍事航空工業的進程中出現空軍裝備青黃不接的情況。伊朗人這樣做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由於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以伊朗國王為代表的伊朗決策者們震驚於以色列在戰爭初期的慘敗,他們認為這是因為以色列人過分依賴於美國援助的結果。
有鑒於此,伊朗人制定了一個扎實的武器購買計劃,其目標為:「即使在外援斷絕的狀況,也可以在一場激烈的長期消耗戰爭中支撐數月或者更長時間」。事實證明,這個計劃是極有戰略眼光的,在兩伊戰爭的前期和中期,伊朗軍隊所使用的武器大部分是在70年代根據這個計劃購買並存儲起來的,一直到80年代中期,伊朗伊斯蘭空軍所使用的和導彈仍然來自於這批存貨,雖然由於儲存時間過長,在使用這些武器時出了一些問題,但是伊朗人仍然依靠它們在戰場上壓制了伊拉克軍隊。
除了武器裝備上的全面西方化以外,在人員培訓上伊朗人也很注意同西方國家的交流。伊朗皇家空軍經常與美國海軍和空軍、英國皇家空軍、土爾其空軍以及巴基斯坦空軍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此外,他們還把最好的飛行員派到美國和以色列去受訓。總之,在指揮系統、飛行員以及工程技術人員的培訓方面,伊朗皇家空軍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伊拉克空軍的苦心經營 盡管1958年卡塞姆軍人起義成功後,伊拉克開始全面學習蘇聯關於空軍的理論,但是在60年代初,伊拉克空軍還是向他們的老東家——英國購買了60架霍克獵人式戰斗機,這是因為伊拉克人對於蘇制戰斗機一直不甚滿意,因此他們一直努力嘗試向西方國家購買武器裝備。然而由於種種原因,伊拉克人購買美洲虎攻擊機、隼式教練機以及幻影V戰斗機的努力最終都歸於無效。直到1977年,伊拉克空軍才開始從法國大規模進口戰斗機及直升機。 伊拉克空軍從建立之初就一直處於與外部世界半隔離的狀態,缺乏與國外同行之間的交流。此外由於伊拉克上層統治者對於空軍的不信任,伊拉克空軍中的中高層軍官常常成為政治斗爭的犧牲品,伊拉克空軍內部將領之間也是明爭暗鬥,內耗嚴重。另外蘇聯提供給他們的武器又都是二流貨……各方面的因素加在一起,長期以來,伊拉克空軍的戰鬥力一直處於比較低下的水平,根本不足以保衛本國廣闊的空域。無奈之下,伊拉克空軍不得不向印度空軍——而不是蘇聯——尋求幫助,在70年代中,伊拉克飛行員的訓練基本是在印度人的幫助下進行的。
到了1979年,伊拉克空軍對印度的依賴稍微減輕,因為巴格達與莫斯科簽署了一份份量很大的協議,協議的核心內容是蘇聯將向伊拉克空軍提供200架戰斗機及直升機,其中包括最新式的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以及米格-25狐蝠戰斗機。為了得到這批先進的飛機,伊拉克人的付出是巨大的,他們被迫同意一支人數眾多的蘇聯「顧問」隊伍隨米格-25狐蝠一起進駐伊拉克,這些「顧問」負責維護並駕駛米格-25戰斗機,他們與飛機一道駐扎在巴士拉附加的朔比亞空軍基地。 在與伊朗的戰爭之前,伊拉克空軍有限的一些實戰經驗來自於對以色列的戰爭,以及對付北方庫爾德人的低強度戰爭。伊拉克空軍參加了1967年及1973年兩次中東戰爭,但是他們從前一次戰爭中幾乎沒學到什麼,而在1973年,他們得以近距離地了解戰爭。伊拉克空軍派出了幾個中隊參加了「贖罪日戰爭」,從這場戰爭中他們深切地體會到:要想打一場現代化空戰並且獲勝的話,他們必須緊緊地拉住蘇聯人和自己站在一起。
蘇聯入侵阿富汗
阿富汗是一個中亞內陸國家,是蘇聯和中國的鄰國。具有極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從1973年至1979年9月,蘇聯在阿富汗先後發動了3次政變,扶植傀儡政權。但是1979年第3次政變後上台的阿明政府仍是一個風雨飄搖的政權。阿明政府為鞏固自己的統治,清洗了人民民主黨內更為親蘇的旗幟派人士。蘇聯統治集團因此認為自己對阿富汗的控制受到了嚴重威脅。9月底,勃列日涅夫決定對阿富汗進行武裝干涉。
蘇聯先是派人到阿富汗搞掉了阿富汗保安部隊的負責人、軍隊的總參謀長和阿明的侄兒、堂弟,12月下旬又以欺騙手段解除了喀布爾軍隊的武裝。27日晚,蘇聯撕毀1978年12月與阿富汗簽訂的《蘇阿友好睦鄰合作條約》,出動近10萬大軍入侵阿富汗,侵佔喀布爾,並發動了第4次政變,推翻阿明政權,處死阿明全家,扶植親蘇的旗幟派領導人、當時在國外當大使的卡爾邁勒上台,出任人民民主黨黨中央總書記兼政府總理。
蘇聯的武裝入侵,給阿富汗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並嚴重威脅亞洲和世界和平。阿富汗人民建立了許多抵抗組織,武裝抗擊入侵者。到1980年,全國抗蘇武裝力量已達10萬人以上,控制了全國75%的農村和地區。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強烈譴責蘇聯侵佔阿富汗。1980年1月14日聯合國第6屆緊急特別會議通過決議,要求蘇聯軍隊立即無條件地和全部地撤出阿富汗。蘇軍在阿富汗傷亡達3萬多人。
戈爾巴喬夫上台後,決定從阿富汗撤軍。1988年4月14日日內瓦協議簽字,規定蘇自當年5月15日開始撤軍,9個月內撤完。 1989年蘇聯軍隊全部撤出了阿富汗。
『伍』 伊朗軍隊
伊朗軍事實力
伊朗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衛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軍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1989年7月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合並,組成鬆散的聯合。
現役部隊約51.8萬人。
革命衛隊:約12萬人。
地面衛隊:約10萬人。編有13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及15~20個獨立旅。裝備有少量的坦克、裝甲輸送車和火炮。
海上衛隊:約2萬人。以5個島嶼為基地,裝備有45艘武裝小艇。岸防部隊編有炮兵和地地導彈連。現統一由海軍指揮。
海上陸戰衛隊:1個旅。
預備役部隊:陸軍35萬人。
准軍事部隊:「民眾動員軍」約20萬人,多為青年志願人員,戰時可達100萬人,僅有少量武器裝備。憲兵15萬人(包括邊防部隊),裝備有「色斯納」 185/310型飛機、AB-205/206型直升機及小艇約130艘。
駐外兵力:革命衛隊駐黎巴嫩約150人;在蘇丹駐有軍事顧問。
伊朗陸軍兵力約35萬人。編有4個軍部、4個裝甲師、6個步兵師、1個空降旅、2個特種作戰師、若干獨立裝甲旅和步兵旅、5個炮兵群。
主戰坦克:1190輛(T-54/-55型110輛、T-59型220輛、T-62型100輛、T-72型200輛、「酋長」250輛、M-47/-48型150輛、M-60A1型160輛、T-69型200輛)。
輕型坦克:「蠍子」80輛。
裝甲偵察車:EE-9型35輛。
步兵戰車:БМП-1型300輛、БМП-2型100輛。
裝甲輸送車:550輛(БTP-50、БTP-60、M-113型)。
牽引炮:1995門(105毫米130門、122毫米650門、130毫米1000門、152毫米30門、155毫米165門、203毫米20門)。
自行炮:289門(122毫米60門、155毫米160門、170毫米9門、175毫米30門、203毫米30門)。
火箭炮:107毫米500門、122毫米155門、240毫米9門、320毫米若干門、333毫米若干門、355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6500門(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07毫米和120毫米)。
地地導彈:「飛毛腿」-B/-C型約10部(導彈210枚)、CSS-8型約25部(導彈200枚)。
反坦克導彈:「陶」式、「耐火箱」式若干具。
無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106毫米、107毫米若干門。
高炮:1700門(14.5毫米、23毫米、35毫米、37毫米和57毫米)。
地空導彈:SA-7若幹部。
飛機:77架。
直升機:共556架,其中AH-1J攻擊型100架。
伊朗海軍兵力1.8萬人(含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航空兵)。
主要作戰艦艇:蘇制潛艇3艘、驅逐艦 1艘、護衛艦3艘、輕型護衛艦2艘、導彈快艇20艘、海岸巡邏艇26艘、掃雷艦艇7艘。
登陸艦艇:11艘。
支援及其他艦只:25艘。
海軍航空兵:2000人。裝備飛機9架;直升機10餘架,其中武裝直升機9架。
海軍陸戰隊:2個旅。
伊朗空軍兵力3萬人(含1.2萬名防空部隊)。編有9個對地攻擊戰斗機中隊、7個戰斗機中隊、1個偵察機中隊、1個加油兼運輸機中隊、5個運輸機中隊、12個地空導彈中隊。作戰飛機約302架。
攻擊戰斗機:F-4D/E型約60架、F-5E/F型約60架、蘇-24型約30架。
戰斗機:F-14型60架、F-7型24架、米格-29型30架。
海上偵察機:P-3F型5架、RC-130型1架。
偵察機:RF-4E型約8架(具有作戰能力)。
加油兼運輸機:波音707型4架、波音747型1架。
運輸機:波音747F型9架、波音707型11架、波音727型1架、C-130E/H型18架、「空中指揮官」 690型3架、F-27型15架、「獵鷹」5架、PC-6B型10架。
直升機:AB-206A型2架、貝爾214C型39架、CH-47型5架。
教練機:共 130架,其中米格-29B型5架、FT-7型5架、F-5B型20架具有作戰能力。
空地導彈:「小牛」、AS-10、AS-11、AS-14、C-801型若干枚。
空空導彈:「麻雀」、「響尾蛇」、「不死鳥」若干枚。
地空導彈:「霍克」改進型150部、「輕劍」30部、「山貓」15部、HQ-2J型45部、SA-5和FM-80型若幹部。
『陸』 伊朗空軍有三代機嗎和美國對比起來如何
據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1月5日報道,針對美軍空襲伊拉克,造成伊朗蘇萊曼尼少將遇難一事,伊朗誓言將採取“嚴厲報復”。伊朗國家電視台也率先報道了這一消息,伊朗三軍和革命衛隊共80萬人,全部一級備戰,德黑蘭已下令將大批F-14戰斗機部署到東南部邊境,以對霍爾木茲海峽實施空中封鎖。並稱F-14戰斗機中隊的調動得到該國最高領導人的授權。
實力上的差距是巨大的,對此伊朗自己也心知肚明,他們恐怕也沒有指望剩下的這一點空軍能夠在和美國的作戰中發揮什麼作用。整個伊朗軍隊的建設,都是圍繞著非對稱作戰來的,他們可能希望用導彈襲擊美國和盟友、用水雷和小型軍艦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並相機攻擊美國海軍,但用空軍和美國對抗是不現實的。因此,一旦開戰,伊朗空軍飛機大概率會躲藏起來,在有機會的情況下,才會選擇出擊攻擊美軍易於得手的目標,例如防空薄弱的地面目標和脆弱的直升機目標。
『柒』 伊朗軍事力量概述
武裝力量主要由正規軍和革命衛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一個國家有兩支武裝力量,這在當代世界各國並不多見。
伊朗地面武裝力量的機械化程度比較高,除了坦克,伊朗陸軍還擁有近百輛裝甲偵察車、上千輛步兵戰斗車和裝甲輸送車。其擁有的近600架直升機更非伊拉克、阿富汗可比。此外,伊朗還擁有牽引火炮約2000門、自行火炮約300門,以及數量龐大的火箭炮,尤其是伊朗的導彈更是其威懾美以的「撒手鐧」武器。
伊朗軍方公開表示,如果美國和以色列襲擊伊朗核設施,伊朗將用導彈進行還擊。如果美國對伊朗實施「斬首」行動,發動大規模軍事攻擊,伊朗將採取誘敵深入戰術,利用伊朗領土廣闊和地形復雜的特點阻擊入侵者。同時,火力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切斷海上石油通道,將戰火燒到整個地區,使美國在軍事和外交上陷於被動。伊朗人的種種表現說明,面對美國他們很自信,除了強大的武裝力量外,這種自信是建立在伊朗的「撒手銅」之上的。
伊朗現在裝備部隊的「流星」、「飛毛腿」和「征服者」系列導彈以及正在研製的隱形導彈,射程分別為200公里到1300公里以上。首先是中遠程導彈。用伊朗外長的話說,伊朗的軍事戰略日益依賴精密的遠程導彈,如「流星-3」和「法塔赫-110」導彈,兩者都可以擊中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任何目標。「流星-3」導彈的射程可以達到1300公里,彈頭重1600磅,如果將該型導彈部署在伊朗西部地區的話,幾乎整個中東和海灣地區都將在打擊范圍之內。有消息稱,升級後的「流星-3」射程可以達到2000公里,能夠打到歐洲中部。
這些導彈雖然打不到美國本土,但是要打擊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基地,打擊以色列的戰略目標已經不在話下。此外,伊朗現行裝備的「飛毛腿」B型導彈(射程為325公里)達300多枚,「飛毛腿」C型導彈(射程為550公里)達60多枚,可打擊美軍駐阿富汗基地。雖然「飛毛腿」導彈的精確度不高,但數量如此龐大的導彈群打出去誰也受不了。
伊朗的「征服者」型導彈(射程約200公里)是使用固體燃料的新型中短程導彈,伊朗軍方人士稱它是全面解讀伊朗軍事實力「世界上打擊精度最高的導彈之一」。伊朗的這些導彈的確使美軍深感頭疼,也是其能夠抗衡美國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可以說,各類導彈是伊朗實施抗美計劃最有力的「本錢」。
目前,伊朗海軍擁有兵員2萬人左右(包括約2000人的海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主要海軍基地有5個,其中在波斯灣有阿巴斯港、布希爾和霍梅尼港,在印度洋有恰赫巴哈爾(潛艇基地),在裏海沿岸有恩利澤。主要作戰艦艇包括俄制「基洛」級潛艇3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3艘和輕型護衛艦12艘。
潛艇俄制「基洛」級3艘,被分別命名為「塔列克」號(901)、「諾爾」號(902)和「尤尼斯」號(903),1988年簽約訂購,為877EKM型,1992年開始加入伊朗海軍戰斗序列。潛艇全長73.8米,水下排水量達到3000噸,最大下潛深度300米。主要攻擊武器是魚雷,艇艏裝有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外加12枚備用魚雷,滿裝共18枚魚雷,並可攜帶24枚水雷。「基洛」級潛艇使伊朗海軍戰力得到大幅提升,可說是伊朗最具威懾力的「王牌戰艦」。
另外,還有4艘袖珍潛艇。其中3艘水下排水量90噸,艇長19米,寬2.8米。1艘為2000年建成的國產貨。這些袖珍潛艇可執行佈雷、運送蛙人、水下突擊及偵察等任務。
驅逐艦「巴布爾」級3艘,原為上世紀40年代建成服役的美艦,伊朗巴列維國王時期購入。艦長114.8米,滿載排水量3250噸,雙軸,最大航速34節。主要武器有4座「標准」SM-1MR箱式艦空導彈發射架,備彈8枚;雙管127毫米炮和23毫米炮各2座。艦上裝有各種雷達和1架AB204AS直升機。
護衛艦「阿勒萬德」級3艘,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服役。艦長94.5米,滿載排水量1350噸,最大航速39節。主要武備有1座5聯裝「海殺手」Ⅱ型艦艦導彈發射架、1座114毫米炮、2座雙管35毫米炮、3座20毫米炮、2挺12.7毫米機槍和1座3管火箭發射裝置。
輕型護衛艦「巴延多」級2艘,20世紀60年代開始服役,滿載排水量1135噸。主要武備有2座Mk34 76毫米炮、2座雙管「博福斯」40毫米炮、2座20毫米炮和2挺12.7毫米機槍。
導彈艇「滬東」級10艘,中國造,1994年開始服役。艇長33.6米,滿載排水量205噸。武備有4枚C802(亦說C801)反艦導彈、1座雙管30毫米炮,安裝有SR-47A對海搜索雷達、FMl070導航雷達、「谷燈」341火控雷達。
「卡門」級10艘,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服役,滿載排水量275噸,航速37.5節。武備有4枚「魚*」或C801反艦導彈、1座「奧托·梅萊拉」76毫米炮、1座「博福斯」40毫米炮。另有原蘇制「奧薩」Ⅱ級導彈艇1艘。
除上述外,伊朗海軍還擁有炮艇3艘、大型巡邏艇3艘、近岸巡邏艇90艘、後勤登陸艦6艘、坦克登陸艦5艘、氣墊艇10艘、近岸掃雷艇3艘、近海掃雷艇2艘、補給船1艘、供給船2艘、支援船7艘、淡水船4艘、供給艇13艘,另有數十艘小艇。海軍航空兵約2000人,裝備各類飛機20多架。海軍陸戰隊有兩個旅。
伊朗空軍現有兵力約3萬人。編有9個對地攻擊戰斗機中隊、7個戰斗機中隊,裝備各類作戰飛機300餘架,包括先進的F-14和米格-29等第三代戰斗機。1個偵察機中隊、1個加油兼運輸機中隊、5個運輸機中隊、12個地空導彈中隊。
伊朗所有的24架「幻影」飛機(2000年統計)分屬於不同的子機型,包括F.1EQ單座、F.11BQgg座、F.1EQ2型和F.1EQ4型(各裝備有空中加油探頭和激光制導武器),但主要還是更加先進的F.1EQ5型,它裝備有改進的西諾拉IV(Cyrano、iV)型雷達,該機還可攜帶AM-39飛魚反艦導彈。1991年海灣戰爭期間。為了躲避「沙漠風暴」行動中的多國部隊打擊,伊拉克空軍一些飛行員駕駛著這些飛機逃亡到了過去的夙敵一伊朗。除了這些「幻影」飛機,這些伊拉克人還給伊朗帶來了3架伊爾-76MD型運輸機,每架都載滿了零配件和武器,其中包括法國生產的ATLIS-2型激游標定器、AS-30L型空對地導彈、R一550型空空導彈以及COR-2型偵察吊艙。
偵察與運輸機方面,伊朗軍方還打算將安-140作為運輸和偵察飛機引進到伊朗軍隊,以補充其老邁的機群。因為安-140對飛機跑道要求低,只需要1350米長就足夠了,而且在不太平整的跑道上也可以起飛,所以伊朗軍方准備讓其擔當軍內非常急需的輕型戰術運輸任務。另外由於伊朗是一個地形多樣化的國家,需要為低空空中目標的探測和跟蹤提供有效的覆蓋率,因此伊朗軍方也非常希望安-140能夠成為空中早期預警雷達的一個平台。 安-140在伊朗被命名為「伊朗-140」,在海軍任務中可以用來進行海上巡邏和其它相關的軍事任務,包括早期預警、指揮和控制以及目標指示等。為了利用該機的這一性能,伊朗海軍已經表示願意在進攻性任務和巡邏任務中運用安-140,在任務中該機將裝備360度水面搜索雷達。
讓多用途的安-140作為部隊的輕型運輸機來用是伊朗方面的另一個設想。目前伊朗國防和武裝部隊後勤部的三個部門的工作就是評估將安-140引進到伊朗軍隊的必備條件。伊朗另外還將專門成立一個獨立的委員會來確立安一l加具體的參數和任務。按照設計,安-140是上一代安-24、安-26、安-30和安-32雙渦輪螺旋槳運輸機和測繪飛機的繼任機。安-140滿載6000公斤時的最大航程為2100公里,在18000英尺高空的巡航速度為每小時575公里。該機的最大起飛重量為19150公斤。
此外,在親美政權時代,伊朗空軍還從美國獲得了數目可觀的「霍克」改進型地空導彈、「麻雀」、「響尾蛇」、「不死鳥」空空導彈和「小牛」型空地導彈等。
『捌』 求伊朗的F-14戰績
從1974年至1975年間伊朗國王作為"雄貓"的唯一國外客戶定購了80架F-14。伊朗人引進F-14是由於當時IIAF(伊朗皇家空軍)沒有能夠與蘇聯MIG-25"狐蝠"匹敵的戰斗機,F-14的任務就是阻止MIG-25對伊朗領空的滲透。定購的F-14從1976年初至1978年7月交付,這其中還包括了270枚AIM-54"不死鳥"導彈。第80架F-14由於伊朗革命和伊朗國王被推翻的原因而沒有交付。從1979年初至今,沒有任何零部件被交付給新生的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並且美國海軍和格魯門的技術人員也被其他國家技術人員所代替,伊朗的F-14計劃遭受了重大打擊。
『玖』 伊朗軍事實力到底如何呢
由於沙特煉油廠遇襲事件,國際社會的目光再一次聚焦襲擊製造者背後最大的「老闆」--伊朗,盡管伊朗再三否認,但美國和盟友顯然不肯放棄利用這一機會,美伊之間的爭執日益激烈,已呈劍拔弩張之勢。實際上,除了豐富的石油資源、扼守波斯灣的地理優勢、特殊的地緣政治關系,伊朗自身的軍事能力也不容小覷,使其能夠與世界頭號霸主叫板對抗。
綜上所述,伊朗的軍事能力在中東地區還是相當強悍的,雖然和世界大國還不能相提並論,但就其總體規模和水平來說,絕對是不可小覷的地區大國。正是伊朗擁有這樣可觀的實力,才有了敢於反抗霸權40年的底氣和資本。
『拾』 伊朗軍事實力如何有較全資料嗎
伊朗軍事實力揭秘
伊拉克戰爭以後,在美國的軍事多米諾骨牌游戲中,阿富汗骨牌和伊拉克骨牌已先後倒掉,對其中東宿敵——伊朗實施軍事打擊的條件更加成熟。然而,面對巨大的壓力,伊朗方面毫不示弱,「伊朗不是伊拉克」,這是伊朗國防部長沙姆哈尼在面對世界上最強大軍事機器發出的威脅和警告後的表態。伊朗的確不是伊拉克。它是中東地區的「大塊頭」,其人口是伊拉克人口的2.5倍多,面積相當於伊拉克的4倍。綜合國力也是海灣地區最強的,近3年來,伊朗經濟發展在中東、海灣地區是比較突出的,經濟年增長率超過5%。隨著伊朗經濟的迅速發展伊朗軍事力量又有了新的提升。
伊朗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衛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軍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1989年7月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合並,組成鬆散的聯合。自從第一次海灣戰爭爆發後;伊朗就一直在發展自己的軍事力量,並擁有了中東最強大的導彈庫和首屈一指的武裝部隊。
波斯鐵騎
伊朗陸軍是伊朗武裝力量的主體,總兵力約35萬人。編有4個軍部、4個裝甲師、6個步兵師、1個空降旅、2個特種作戰師、若干獨立裝甲旅和步兵旅、5個炮兵群。主戰坦克約1400輛,其中不乏先進的T-72型和「酋長」主戰坦克。特別是伊朗自行生產的「佐勒菲卡爾」系列坦克,吸取了西方的先進技術,成為伊朗地面裝甲力量的骨幹。
伊朗地面武裝力量的機械化程度比較高,除了坦克,伊朗陸軍還擁有近百輛裝甲偵察車、上千輛步兵戰斗車和裝甲輸送車。其擁有的近600架直升機更非伊拉克、阿富汗可比。此外,伊朗還擁有牽引火炮約2000門、自行火炮約300門,以及數量龐大的火箭炮,尤其是伊朗的導彈更是其威懾美以的「撒手鐧」武器。
伊朗軍方公開表示,如果美國和以色列襲擊伊朗核設施,伊朗將用導彈進行還擊。如果美國對伊朗實施「斬首」行動,發動大規模軍事攻擊,伊朗將採取誘敵深入戰術,利用伊朗領土廣闊和地形復雜的特點阻擊入侵者。同時,火力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切斷海上石油通道,將戰火燒到整個地區,使美國在軍事和外交上陷於被動。伊朗人的種種表現說明,面對美國他們很自信,除了強大的武裝力量外,這種自信是建立在伊朗的「撒手銅」之上的。
伊朗現在裝備部隊的「流星」、「飛毛腿」和「征服者」系列導彈以及正在研製的隱形導彈,射程分別為200公里到1300公里以上。首先是中遠程導彈。用伊朗外長的話說,伊朗的軍事戰略日益依賴精密的遠程導彈,如「流星-3」和「法塔赫-110」導彈,兩者都可以擊中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任何目標。「流星-3」導彈的射程可以達到1300公里,彈頭重1600磅,如果將該型導彈部署在伊朗西部地區的話,幾乎整個中東和海灣地區都將在打擊范圍之內。有消息稱,升級後的「流星-3」射程可以達到2000公里,能夠打到歐洲中部。
這些導彈雖然打不到美國本土,但是要打擊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基地,打擊以色列的戰略目標已經不在話下。此外,伊朗現行裝備的「飛毛腿」B型導彈(射程為325公里)達300多枚,「飛毛腿」C型導彈(射程為550公里)達60多枚,可打擊美軍駐阿富汗基地。雖然「飛毛腿」導彈的精確度不高,但數量如此龐大的導彈群打出去誰也受不了。
伊朗的「征服者」型導彈(射程約200公里)是使用固體燃料的新型中短程導彈,伊朗軍方人士稱它是全面解讀伊朗軍事實力「世界上打擊精度最高的導彈之一」。伊朗的這些導彈的確使美軍深感頭疼,也是其能夠抗衡美國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可以說,各類導彈是伊朗實施抗美計劃最有力的「本錢」。
水中蛟龍
在海灣地區,伊朗算得上是一個海軍大國。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伊朗一直比較注重海軍實力建設。在前國王巴列維時期,伊朗就從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購買了大量的海軍裝備,建立起了當時本地區最為強大的海軍。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伊朗霍梅尼政權受到國際社會的制裁,美、英等國對伊朗實行武器禁運,再加上後來長達8年的兩伊戰爭,伊朗海軍發展受到嚴重阻礙。自80年代末,伊朗把海軍建設重新提上議事日程,海軍在每年的國防預算中佔有很大的比例,其中1996年大約為27億美元,近年更是大幅上升。
波斯灣長約1000千米,平均寬200千米,平均水深60米,最窄處霍爾穆茲海峽寬46千米。由於受到狹小水域的限制,伊朗海軍並沒有采購大型軍艦(除數艘老式驅護艦和3艘「基洛」級潛艇外),轉而對一些小艇十分感興趣。伊朗認為,其岸艦導彈足以封鎖霍爾穆茲海峽,進而扼住波斯灣咽喉。為此,伊朗海軍采購了大量機動靈活、善於突擊的戰斗小艇,給人一種「海上游擊隊」的感覺。您可別小瞧這支「游擊隊」,它的小艇戰斗群機動性特強,而且艇的干舷較低,能夠躲避反艦導彈,可以在己方岸艦導彈的掩護下,形成對波斯灣航道和海域的封鎖和半封鎖狀態。
近年,隨著國防工業技術水平的提高。伊朗海軍現代化步伐明顯加快。由伊朗國防科技大學研製的「游泳者15」號袖珍潛艇,於2000年8月29日在阿巴斯港建成下水,這是伊朗海軍的第一艘國產潛艇。1996年宣布自行建造3艘1000噸級驅逐艦,至2002年上半年,首艘「摩傑」號(Moje)完工,這是伊朗海軍的第一艘國產驅逐艦。據伊朗海軍稱,這艘驅逐艦安裝有先進的電子系統,具備反潛、防空作戰能力。除自行建造外,伊朗海軍還積極謀求從國外引進新型武器裝備。據報道,伊朗海軍正在考慮購買中國新式導彈攻擊快艇「中國貓」。該艇長23米,動力裝置為2台柴油機,最大航速約50節,裝備4枚C802或C701反艦導彈,伊朗將是「中國貓」的第一個客戶。
目前,伊朗海軍擁有兵員2萬人左右(包括約2000人的海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主要海軍基地有5個,其中在波斯灣有阿巴斯港、布希爾和霍梅尼港,在印度洋有恰赫巴哈爾(潛艇基地),在裏海沿岸有恩利澤。主要作戰艦艇包括俄制「基洛」級潛艇3艘、驅逐艦3艘、護衛艦3艘和輕型護衛艦12艘。
潛艇俄制「基洛」級3艘,被分別命名為「塔列克」號(901)、「諾爾」號(902)和「尤尼斯」號(903),1988年簽約訂購,為877EKM型,1992年開始加入伊朗海軍戰斗序列。潛艇全長73.8米,水下排水量達到3000噸,最大下潛深度300米。主要攻擊武器是魚雷,艇艏裝有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外加12枚備用魚雷,滿裝共18枚魚雷,並可攜帶24枚水雷。「基洛」級潛艇使伊朗海軍戰力得到大幅提升,可說是伊朗最具威懾力的「王牌戰艦」。
另外,還有4艘袖珍潛艇。其中3艘水下排水量90噸,艇長19米,寬2.8米。1艘為2000年建成的國產貨。這些袖珍潛艇可執行佈雷、運送蛙人、水下突擊及偵察等任務。
驅逐艦「巴布爾」級3艘,原為上世紀40年代建成服役的美艦,伊朗巴列維國王時期購入。艦長114.8米,滿載排水量3250噸,雙軸,最大航速34節。主要武器有4座「標准」SM-1MR箱式艦空導彈發射架,備彈8枚;雙管127毫米炮和23毫米炮各2座。艦上裝有各種雷達和1架AB204AS直升機。
護衛艦「阿勒萬德」級3艘,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服役。艦長94.5米,滿載排水量1350噸,最大航速39節。主要武備有1座5聯裝「海殺手」Ⅱ型艦艦導彈發射架、1座114毫米炮、2座雙管35毫米炮、3座20毫米炮、2挺12.7毫米機槍和1座3管火箭發射裝置。
輕型護衛艦「巴延多」級2艘,20世紀60年代開始服役,滿載排水量1135噸。主要武備有2座Mk34 76毫米炮、2座雙管「博福斯」40毫米炮、2座20毫米炮和2挺12.7毫米機槍。
導彈艇「滬東」級10艘,中國造,1994年開始服役。艇長33.6米,滿載排水量205噸。武備有4枚C802(亦說C801)反艦導彈、1座雙管30毫米炮,安裝有SR-47A對海搜索雷達、FMl070導航雷達、「谷燈」341火控雷達。
「卡門」級10艘,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服役,滿載排水量275噸,航速37.5節。武備有4枚「魚*」或C801反艦導彈、1座「奧托·梅萊拉」76毫米炮、1座「博福斯」40毫米炮。另有原蘇制「奧薩」Ⅱ級導彈艇1艘。
除上述外,伊朗海軍還擁有炮艇3艘、大型巡邏艇3艘、近岸巡邏艇90艘、後勤登陸艦6艘、坦克登陸艦5艘、氣墊艇10艘、近岸掃雷艇3艘、近海掃雷艇2艘、補給船1艘、供給船2艘、支援船7艘、淡水船4艘、供給艇13艘,另有數十艘小艇。海軍航空兵約2000人,裝備各類飛機20多架。海軍陸戰隊有兩個旅。
伊朗海軍一直對軍事訓練予以高度重視,並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頻繁參加或單獨舉行各種軍事演練,以期通過軍演顯示其軍事存在,提高部隊的綜合作戰能力。在眾多的軍事演練中,代號為「勝利」的軍演最為頻繁,幾乎每年都要舉行1—2次,且規模大、針對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