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原教旨主義什麼時候在伊朗

原教旨主義什麼時候在伊朗

發布時間:2023-05-11 04:43:15

1. 請告訴我伊朗的歷史

伊朗古稱波斯,是一個擁有古老文明的國家,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古波斯人曾經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在其歷史上先後有多個帝國建立、興盛和衰亡.

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648年-前330年)

阿契美尼德帝國,又稱波斯第一帝國。公元前549年居魯士二世統一波斯各部,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魯士二世擊敗了當時統治波斯的米底人(Median),使波斯成為一個強盛的帝國。前539年,居魯士佔領巴比倫,將古老的巴比倫文明融入波斯。
到了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波斯王崇尚武力,對外積極擴張,使第一帝國的疆域得到了空前發展。大流士一世向東部進軍印度河流域,佔領了包括今天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在內的廣大地區;在西線則向當時歐洲著名的文明發源地古希臘諸城邦發動了入侵,但遭到古希臘人的英勇抵抗,在馬拉松戰役(前490年)中遭到失敗而功敗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繼位後曾再度向希臘用兵,但被准備充分的古希臘軍隊擊敗。
阿契美尼德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之一。

馬其頓(希臘)統治時期(前330年-前170年)

公元前334年,當時已經征服希臘各城邦的馬其頓王國,在新任國王亞歷山大的統治下,以報昔日波斯入侵希臘之仇為口號,帶領希臘大軍進攻波斯第一帝國,在高加米拉戰役中徹底擊敗大流士三世的百萬大軍,波斯第一帝國被吞並,成為希臘化的亞歷山大帝國的一部分。但亞歷山大帝國在亞歷山大大帝病逝後,很快陷入分崩離析。亞歷山大手下大將塞琉西一世自立塞琉西王朝,以敘利亞為中心,統治波斯地區。
這一時期波斯成為東西方交流的一個樞紐。絲綢之路由此連接中國和西方,佛教從印度傳往中國,瑣羅亞斯德教則西去影響了猶太教。

塞琉西王朝後期,約在前238年,其東部的安息(帕提亞)和大夏(巴克特里亞)先後從帝國分裂獨立,東部邊境又不斷遭受貴霜王朝侵擾,西部邊疆又面臨羅馬帝國的大肆擴張,最終被羅馬帝國和安息瓜分,塞琉西王朝滅亡。

安息王朝(公元前170年-公元226年)

新興的安息帝國(公元前170年-公元226年)繼承了塞琉西王朝的波斯帝國主體地位。安息帝國位於今天的伊朗的東北部,與羅馬帝國隔幼發拉底河為界,首都泰西封位於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附近。這兩大帝國之間戰爭不斷。同時安息帝國與東鄰貴霜王朝也是戰事頻發。

公元前53年,即西漢甘露元年,古羅馬帝國執政官之一的克拉蘇率7個軍團4.5萬人的精銳部隊,越過幼發拉底河,發動了對古帕提亞王國(安息)的侵略戰爭。在卡爾萊戰役中,英勇善戰的安息軍成功地圍殲了羅馬軍團於荒漠深處,羅馬軍團殘部從亞美尼亞撤出時又遭襲擊,克拉蘇被俘斬首。克拉蘇長子普布利烏斯率精銳的第一軍團6000餘人,從這場惡夢般的戰爭中突圍東逃,輾轉於防禦薄弱的安息東部地區;最後流亡到西域康居國(今哈薩克境內),為在此稱雄的北匈奴郅支單於所收容。據《漢書"陳湯傳》記載:公元前36年,漢西域都護甘延壽、付校尉陳湯,率4萬將士西征匈奴郅支單於於郅支城,並「生虜百四十五,降虜千餘人」。這支部隊就是羅馬軍團殘部,他們投降後被安置在甘肅永昌縣境內,漢政府在祁連山麓設置了「驪靬縣」。

頻繁的戰爭造成安息帝國國力衰竭,各地軍閥割據,全國陷入一片混戰,帝國末期名存實亡。

薩珊王朝(公元226年-650年)

公元226年,阿爾達希爾一世經過兩年的戰爭,推翻了安息王朝,建立新的薩珊王朝,定都泰西封。薩珊王朝因阿達希爾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國之後首次重新統一,史稱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多次與羅馬帝國爆發戰爭,曾俘虜過一個羅馬的皇帝。
薩珊帝國是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帝國,以瑣羅亞斯德教為國教,全體人民分為教士、軍人、文人、和平民四等。***中天主教被迫害,景教則得以發展。
由於對東羅馬帝國連年征戰,薩珊帝國對臣民橫征暴斂,同時加強對宗教的控制,造成暴亂迭起,先後在629年和642年,帝國兩任皇帝都遇刺身亡,帝國走向了崩潰。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和波斯間的友好往來頻繁,《魏書》記載,波斯使臣來中國交聘達數十次之多,給北魏皇帝帶來的各種禮品,有珍物、訓象等。1970年,在甘肅張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薩珊王朝銀幣就是明證。帝國崩潰後,薩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兒子俾路支逃往中國避難。

伊斯蘭教時期(公元650年-1290年)

混亂的薩珊帝國很快被新興的伊斯蘭教控制下的阿拉伯帝國擊潰。波斯成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在阿拉伯人統治初期,當時同樣處於強盛時期的大唐帝國在波斯呼羅珊地區與阿拉伯帝國發生了激烈交鋒,雖然唐軍由於深入敵境作戰,雙方兵力懸殊等原因敗北,從而失去了對中亞的控制權,但此戰中唐軍表現出的驚人戰鬥力令阿拉伯人膽戰心驚,從此打消了東侵中國的企圖。此後,阿拉伯語成了通行的語言,伊斯蘭教迅速取代了瑣羅亞斯德教,各地大量興建清真寺。

公元750年阿拔斯王朝統治阿拉伯帝國,而波斯人則在政府中取得了支配地位。在這期間波斯的文化得到巨大的發展。

9世紀後,阿拔斯王朝因內部叛亂不斷而國勢日衰,割據局面形成。

公元1037年從東北方來的塞爾柱人佔領波斯;

公元1205年花剌子模王國征服波斯。

蒙古統治時期(1219年-1500年)

公元1219年,蒙古帝國成吉思汗率大軍攻滅花剌子模王國,之後他的孫子旭烈兀又相繼征服波斯和阿拉伯帝國殘部,建立了伊兒汗國。公元1295年伊兒汗國大汗入伊斯蘭教。
從公元1370年到1405年,波斯成了帖木爾帝國的一部分。帖木爾汗死後波斯再次陷入了混亂和割據。
伊兒汗國時期,中國和波斯的文化交流得到了空前發展。不少精通中國天文、歷法、醫葯的學者隨旭烈兀來到波斯進行了廣泛的文化交流。
公元1405年到1433年,中國明朝的穆斯林太監鄭和帶領龐大的船隊七下西洋,多次到達波斯。鄭和在斯里蘭卡立的石碑用中文、泰米爾語、波斯語三種文字寫成。阿拉伯語和波斯語在明朝穆斯林的經堂教育中被廣泛使用。

薩非王朝(公元1500年-1722年)

薩非王朝(又譯薩法維王朝)是一個由突厥人建立的帝國,其建國的英主伊斯邁爾一世統一波斯,並把疆土擴展到今天的亞塞拜然、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一部分,以什葉派的「十二伊瑪姆」教義為國教。薩非王朝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戰爭不斷。公元1588年阿拔斯大帝繼位,遷都伊斯法罕,與土耳其談和,驅逐烏茲別克人,並從葡萄牙人手中奪得波斯灣中的小島巴林,使波斯成為***世界最重要的文化中心。

但很可惜,這是波斯在世界近代史來臨前最後的輝煌。

歐洲列強的「大博弈」(公元1722年-1914年)

公元1722年,沙皇俄國彼得大帝聯合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入侵波斯,之後波斯國內又爆發了遜尼派教徒為抵抗被迫強制信奉什葉派的暴動,薩非王朝滅亡。
公元1779年至1925年,波斯在卡扎爾王朝的統治下,北面的俄國和東面以印度為基地的英國紛紛對其蠶食,其領土中被割裂出英國殖民統治的巴林和阿富汗的一部分,由俄國侵佔的亞塞拜然、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烏茲別克等地區。俄英兩大殖民帝國在波斯的這種戰略競爭在史書上被稱之為「大博弈」。

第一次世界大戰及之後(公元1914年-1935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的俄國、土耳其、英國(經阿富汗)和德國(經土耳其)均向波斯派出軍隊以控制波斯的油田。戰後波斯北部被英國駐軍佔領。1925年禮薩·沙·巴列維推翻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俄國和英國對巴列維王朝保持著深厚的影響力。

1935年,禮薩·沙·巴列維將波斯在國際上更名為伊朗。
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冷戰中期***革命(公元1935年-1979年)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戰的軸心國集團和同盟國集團圍繞伊朗的戰略資源油田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德國,蘇聯,英國,美國等紛紛進入伊朗。戰後,巴列維王朝為了擺脫英國和蘇聯的巨大影響力和控制而追隨美國,但不幸的是,伊朗的地理位置和石油這一戰略物資的存在,使其成為美國對蘇聯集團的冷戰基地,在70年代初更成為美國在中東的重要立足點。

20世紀70年代是伊朗的暴富時期。這期間,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油價猛漲,波斯灣沿岸一批產油國迅速致富。幾年內伊朗的國民生產總值就翻了好幾番。但是,在財富迅速增長的同時,伊朗社會內部各種固有的矛盾也開始激化。

巴列維在此情況下欲重溫昔日波斯帝國舊夢。於是他一再修訂經濟發展計劃,大幅度地增加投資,強行加速度地推進工業建設,並宣稱到本世紀末要把伊朗建成一個與工業發達國家平起平坐的工業國,成為世界「第五大強國」。強國夢的悲劇由此就產生了。

大批失地農民流入城市,首都德黑蘭集中了伊朗1/5的人口。以國王、王室為首的2000家豪富聚斂財富,巧取豪奪,貪污腐化,揮金如土,而廣大農民和城市貧民幾乎未從激增的石油財富中受益,貧富差距與社會財富同步增長,社會矛盾嚴重激化。巴列維只能以軍警和秘密特務組織「薩瓦克」維持其統治。在外交上,巴列維對美國唯命是從,甘心充當美國在波斯灣的憲兵,民族矛盾伴隨著人民對西方文化大舉吞食***文化的憤怒,使巴列維政權坐到了火山口上。

1977年12月,流亡在伊拉克納傑夫的霍梅尼向國內學生和信徒發出進行反對國王的「聖戰」的號召。1978年初刊登在伊朗《新聞報》上的一篇文章對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進行了褻瀆,由此在1月7日至9日,引發了數千名神學院學生在宗教聖城庫姆舉行抗議遊行示威,但遭到軍警鎮壓,造成約70人死亡、400人受傷的流血慘劇。

當年9月,伊朗國內爆發了持續數周的總罷工,全國陷入嚴重癱瘓狀態。12月10~11日,首都德黑蘭發生大規模示威,有成百萬群眾參加。遊行的組織者發表17點聲明,要求結束君主制,接受霍梅尼為最高領導人,建立***政府,恢復農業,保護宗教,讓流放者回國等。12月18日,為抗議軍隊鎮壓,全國再度爆發總罷工,政府機構完全陷於癱瘓。國王被迫於12月30日任命「民族陣線」領導人之一巴赫蒂亞爾為首相,並於1979年1月13日組成以巴赫蒂亞爾為首的攝政委員會。

巴赫蒂亞爾雖同意組閣,但要求解散現議會和薩瓦克,由政府控制軍隊警察,國王立即出國度假,將來做一名立憲君主。但巴赫蒂亞爾本人卻因與國王合作被民族陣線開除。革命浪潮已不可阻擋。1978年底國王統治的基礎走向崩潰,它賴以維持統治的軍隊發生了動搖,一些士兵倒向革命陣營,王室成員、高級官員及軍官紛紛向海外轉移財產。巴列維的統治瀕臨崩潰。
美國在關鍵時刻改變了一貫支持國王的態度,准備放棄巴列維政權,轉而與霍梅尼合作。1979年的1月26日巴列維國王在美國的壓力之下乘飛機出國流亡。霍梅尼從巴黎回到伊朗,建立了伊斯蘭政權。1979年4月1日,伊朗***共和國宣布成立。統治了伊朗半個世紀的巴列維王朝壽終正寢。

1979年10月,因美國收留被廢黜的國王巴列維,伊朗國內掀起反美浪潮。同年11月4日上午,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數百名伊朗男女學生佔領了美國大使館,扣押66名使館人員當作人質,要求美國政府立即引渡巴列維。美國政府斷然拒絕伊朗方面的要求。伊朗方面表示,若不引渡巴列維,則不釋放人質。
人質事件引起軒然大波。1980年4月7日,美國宣布與伊朗斷絕外交關系,並正式對伊朗實行經濟制裁。美國還要求西歐盟國採取同樣措施。4月22日,卡特總統下令執行武裝秘密營救人質的「藍光」計劃,結果機毀人亡,行動失敗。直到9月兩伊戰爭爆發。伊朗以美國歸還伊朗140億美元的資產,取消對伊朗的經濟制裁為條件釋放了全部美國人質。
曠日持久的美國人質問題雖然得到了解決,但是,它為日後的美伊關系打下了難以解開的結。人質事件加上新政權公然宣傳「輸出革命」極大地損害了伊朗伊斯蘭革命的形象,因此在日後爆發的兩伊戰爭中,盡管伊朗是被侵略的一方,但是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譴責薩達姆,也沒有一個國家同情伊朗。

***革命後的伊朗***共和國(公元1979年後起至今)

曠日持久的人質事件加上「向全世界輸出伊斯蘭革命」的非理性宣傳極大地損害了伊朗的國家利益,伊朗在國際社會陷入孤立境地。

伊朗和伊拉克都是亞洲西部的阿拉伯國家。兩國相鄰,共同邊界綿延1200公里,長約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兩國南部的自然邊界。長期以來兩國存在著邊界爭端,經常發生武裝沖突。另外,宗教也是兩伊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兩國雖然同屬信奉***教的國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教的什葉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教的什葉派。1979年伊朗爆發***革命,伊朗政府強調要向所有***國家「輸出原教旨主義的***革命」,公開號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葉派「進行***革命」,推翻伊拉克現政權建立「***共和國」。伊拉克則支持伊朗境內少數民族如庫爾德族的民族自決要求。隨著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邊界武裝沖突的加劇,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全面爆發。

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立即無條件停戰,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積極響應,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這項決議,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這項決議。在聯合國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後,兩伊同意從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戰。這是兩伊從戰爭走向和平的重要轉折。

伊朗和伊拉克從1980年9月到1988年8月進行的這場近八年的戰爭使兩國人民的生命財產和國民經濟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伊朗死傷60多萬,伊拉剋死傷40多萬。無家可歸的難民超過300萬。兩國石油收入銳減和生產設施遭受的破壞損失超過5400多億美元。估計兩伊在這場戰爭中至少損失9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隨著冷戰的終結,世界格局發生了劇烈變化,波斯灣地區的局勢也隨之發生了巨大改變。美國先後於1991年和2003年發動了對伊拉克的戰爭,1991年海灣戰爭摧毀了伊拉克的武裝力量,2003年美國以「反恐怖」為名入侵並佔領了伊拉克。美國的軍事行動雖然打垮了伊朗的宿敵伊拉克,但也讓伊朗面臨美國更直接的威脅。

在兩伊戰爭結束以來,伊朗的實力得到恢復,國力得到增強。而且其國內的政治變化有明顯地回歸世俗政權的跡象,但宗教勢力的影響力仍然極為強大。因此,伊朗對美國的態度仍然非常強硬,美國也一樣。

去年以來,伊朗核問題愈演愈烈,圍繞這一核心利益,美國與伊朗頻頻叫板對方,美國不斷地宣布向海灣地區增兵,而伊朗則針鋒相對地以多次軍事演習回應。就在幾天前,美國又向海灣集結了一支龐大的海軍艦隊,波斯灣地區戰雲密布,等待伊朗和美國的將會是什麼呢?

2. 法赫德·本·阿卜杜勒·阿齊茲的早年

沙特首任國王伊本·沙特的神歷兒子,在43個兄弟中排行第六。他明蔽的母親是沙特中部地區勢力最強大的蘇德里部族人。法赫德幼年在宮廷接受伊斯蘭教育,青年時期赴歐美接受高等教育。
1953年,法赫德創建了沙特王國教育部,並出任第一任教育大臣。期間,他主持制定了沙特發展教育的長遠規劃,創辦了阿拉伯半島上第一所大學——沙特國王大學。1962年至1975年,法赫德擔任內政大臣,1967年晉升為第二副首相。法赫德還曾擔任沙特國激瞎州家安全、教育方針、沙特大學、石油事務、青年福利、朝覲等最高委員會主席,並經常率領代表團出席阿拉伯世界舉行的會議和國際會議。
1975年3月,他的四哥、前國王費薩爾·伊本·阿卜杜勒·阿齊茲·沙特遇刺逝世後,五哥哈立德·伊本·阿卜杜勒·阿齊茲繼位為國王,法赫德被定為王儲兼第一副首相。同時,由於哈立德國王健康不佳,他受命主持國家日常事務,執掌朝政。眾所周知,他雖然是一位喜歡賭博和其他消遣活動的王子,但他的領導才幹卻是不可否認的。1979年,在伊朗伊斯蘭革命的影響下,沙特國內開始出現規模較大的反政府組織。當年11月20日,原教旨主義活動家朱哈曼·烏塔比及其追隨者全副武裝,佔領麥加大清真寺,他們號召起義,反對沙特王室。法赫德在全權負責清除叛軍。 在他的沉著指揮下,危機最終得到了解決。 1982年6月13日哈立德國王病逝後,法赫德繼承王位,成為沙特第五任君主並兼任首相。

3. 原教旨主意產生的歷史背景

當代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形成的社會原因

伊斯蘭教是非洲、阿拉伯地區人們的傳統信仰,又是一種人生哲學和民風民俗。伊斯蘭具有其它思想、制度無可比擬的號召力和凝聚力。當代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呼籲復興伊斯蘭,並掀起廣泛運動,這並不僅僅是由宗教因素引起的。
各種政治模式探索失敗的起因。伊斯蘭國家獨立或半獨立後,趕走了西方殖民者。在30多年時間里,穆斯林國家探索著發展和建設自己家園的道路,採取過各種政治模式。
大多數伊斯蘭國家獨立初採用了自由主義的憲法和議會制。但民主的產生不是由於中產階級的增加或貿易上的需要,也不是由於公民施加了壓力。在埃及、敘利亞、伊拉克、巴基斯坦和印尼,自由主義是不在位的地主、城市名流和大商人的特殊領域,是與商業有聯系的城市律師和政府官員的領域。所以,傳統的庇護制仍然盛行,人民大眾被當作受庇護者,沒有享受到西方式民主。由於這種自由不能處理伊斯蘭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和國防問題,於是議會民主作為民族發展模式受到貶損。一旦遇到較長時間經濟危機或軍事失利,議會自由主義就會崩潰。由於其許諾的現代化理想與顯微成效間的差距,議會民主的合理性受到懷疑。
20C上半葉歐洲曾盛行法西斯主義和納粹主義。對於愛國主義意識不甚強烈的亞、非和拉美一些國家來說,這似乎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模式。法西斯主義和納粹主義曾被認為是為那些把經濟振興和文化復甦作為目標的國家提供了最理想的解決方法。於是,出現了一種新現象:各國的青年運動。但兩次世界大戰對第三世界國家產生了強烈影響,成了這些國家的分水嶺。新政治精英們對傳統殖民勢力(英、法)的衰落感覺更加強烈。戰爭和經濟危機把伊斯蘭社會推向新時代的泥潭。很快,法西斯主義和納粹主義不再吸引他們。美蘇的全球性影響取代了殖民主義的歐洲。
獨立後的民族國家對社會的控制軟弱而不穩定。由於部落傳統的庇護制與國家正規憲法之間存在矛盾,政治空間擴大了,出現了許多黨派和組織。改革在社會福利方面收效甚微,卻擴大了軍隊,建起了學校。為了刺激工業生產,相對有效的政治管理應運而生。在軍人、教師、官員、醫生、工程師和新生的工人階級等階層中,涌現了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新思想。大多數第三世界國家的政府和政黨提倡或採用了社會主義形式。到1950年,傳統賽萊菲式的愛國主義及多黨議會民主制被社會主義和戰斗的民族主義取代。但這些國家實行的社會主義並非真正的科學社會主義,有人說它是重商主義或國家資本主義。恩克魯瑪的泛非社會主義、賽古·杜爾的村社社會主義、尼雷爾的烏賈馬社會主義和工人自管主義、納瑟爾的阿拉伯社會主義、索馬里的社會主義等都沒有取得預想的成功。資本密集型工業不能解決失業問題,不利本地開發;以沿海為主的工業布局不合理;奢侈品或半奢侈品的生產沒有給廣大群眾帶來好處;農業受到損失,政府稅收減少,糧食不能自給,農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國有化部門如石油、礦山仍然為國際跨國公司的需要服務,非洲傳統的農產品出口減少,而從中產生的官僚階級利用職權制定有利於自己的政策,擴大了有產者和無產者的鴻溝。
1950-1970年間,伊斯蘭國家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國家作為復興和改革的中心機構變得日益重要,其改革重點是現代化、工業化和土地改革。宗教不得不屈從於民族主義、社會主義、人民大眾及眾多新目標。土耳其第一位總統凱末爾(1881-1973)於1922年和1924年分別廢除了奧斯曼蘇丹和哈里發,用世俗的歐洲法律代替了沙里亞 。國家從法制上擺脫了宗教對國家的控制,廢除了一夫多妻制和不受限制的夫權,建立了一夫一妻制和較為平等的婚姻家庭關系。教育改革旨在使教育擺脫宗教控制,建立統一的國民教育體系。世俗國家這些不敬神的改革使伊斯蘭教在政壇上失勢了。因此,復興伊斯蘭教這個民族的基本信仰成了新一代信徒的當務之急。
以上種種「舶來品」(exotic)的意識形態和政治模式沒有給伊斯蘭國家帶來期望中的效果。物質沒有富裕,精神失去依託,政治專制腐敗未能根除。因此,在群眾之中產生了向伊斯蘭回歸的傾向,希望通過第三條道路——伊斯蘭道路——來改變此種面貌。
經濟困擾和貧富懸殊的導因。獨立以來,伊斯蘭國家為發展本國經濟採用了多種形式。但由於脫離本國國情,一些國家盲目接受了「超越發展」理論,搞「社會主義」或實行西方「消費社會」發展模式,以致造成經濟長期停滯不前。
產業結構中,農業的比例下降,但總增長率沒有提高,生產力沒有發展。農業總收成雖有所增加,但由於內戰、邊界沖突和自然災害,糧食仍然短缺。
獨立後,中東地區曾特別注重工業發展,但發展速度仍然很慢。由於殖民統治者強迫被奴役國家生產他們所需產品,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一直是畸形的,獨立後仍很難改變這種單一的經濟結構形式。大多數國家依靠一兩種初級商品出口。這種單一經濟結構最易受國際貿易條件惡化或其他國家因素的影響。
社會結構方面,人口的迅速增長、城市化、傳統價值觀和不適宜當地的現代主義的影響,導致城鄉差距擴大,消費畸形結構。由於人口增長快,經濟發展的費用就相應減少以便用於贍養等福利問題。人口結構也不合理。另外,由於農村經濟被破壞,農村人口不斷湧入城市,引起就業困難,居民經濟和社會觀念發生變化。面臨貧困和失業的人們極易轉向原教旨主義,尤其是青年人,他們的生存與發展機會如此之少,更容易走上極端道路。
許多國家負債累累,遠遠超出了償還能力。
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東產油國積累了巨額石油財富,但卻落入了王公貴族、部落酋長和軍政要員手裡。當權者照搬西方模式,實行經濟自由化政策,有些要員和商人合夥,制定有利於自己的政策,從中得利。嚴重的社會分配不公與伊斯蘭平均主義產生沖突,使宗教勢力重新抬頭。原伊朗國王巴列維因為實行「白色革命」即全盤西化而被逐出國外。
伊斯蘭文化認同感喪失的反應。隨著殖民入侵的深入,以人文科學和自由主義為特色的西方文化和資產階級生活方式滲入到伊斯蘭世界,對伊斯蘭傳統文化結構產生了強烈沖擊。有識之士開始反省自己的過去、傳統及文化,倡導宗教政治改革,借鑒和採用西方實證科學思想以謀求伊斯蘭社會現代化。他們把人的現代化放在僅次於經濟現代化的位置,主張發展教育。改革中心是以伊斯蘭教為主的傳統教育,如男女學生同窗共讀,婦女可以不帶面紗、享有工作權及婚姻自主權等。這些改革改變了社會意識和人的觀念。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先進技術的引進和外國工程技術人員的增加,西方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隨之而來,西方生活中的腐朽內容沖擊著古老傳統和習慣,統治階層過著西方化的享樂生活。為了對付原教旨主義,一些西方國家有意識地進行了文化滲透。伊朗對此不安,其宗教領袖最近向新老志願者指出了新的敵人:「文化侵略者已粉墨登場,他們帶來了電影、詩歌和文學,那些假文人的言論試圖污染革命的一代。」這些人花錢拍攝色情片並免費提供給伊朗青年。伊朗是原教旨主義革命取得成功的國家,西方的這些措施是為了動搖青年的意志。
在世俗國家,統治階層西方化的生活使中下層人民想起了殖民時代和帝國主義,引起他們深深的憎恨;前者對西方生活方式的效仿又損害了穆斯林對自身的認同。很多所謂西方化了的穆斯林對於還未成為不折不扣的西方人似乎甚感無所適從,他們有一種照搬舶來品的感覺。按照他們的形象,他們既非西方人又非穆斯林,因此就無從談起他們自己的任何認同。
原教旨主義把伊斯蘭文化的失范和穆斯林認同的喪失、社會的腐化墮落及一切邪惡、不義之舉都歸咎於西方價值觀念的植入和偏離伊斯蘭正道。他們認為,要擺脫自身目前困境,要有效地抵抗西方文化侵略,只有在宗教上返回原典,在文化上返祖歸根。伊斯蘭教具有強大的認同功能和整合性功能,它能將宗教、政治和文化凝聚在一起。它既是一種精神信仰,又是一套政治制度;既是一種神學學說,又是一種生活哲學;既是一套倫理規范,又是一套生活方式。原教旨主義的發展與伊斯蘭教的特殊性不無關聯。它既是穆斯林們內在幻滅感和失衡感的外在表現,又是宗教道德使命感的內在驅動。
某些國際因素激起伊斯蘭原教旨主義精神。阿拉伯國家獨立後,曾以民族精神為紐帶,共同反對帝國主義和以色列的侵略。但由於不同的國家利益和地緣政治原因,未能採取有效的聯合行動,致使美國支持下的以色列有力量進行擴張。阿拉伯國家在1967年的中東戰爭中喪失了大片領土,包括西奈、戈蘭高地和約旦河兩岸。那以後,埃及單方面與以色列媾和,簽訂了埃以和約,這被認為是丟了穆斯林的臉。薩達特因此被當作穆斯林世界最大的異教徒而於1981年被埃及原教旨主義組織刺殺。但他的「耶路撒冷」之行卻結束了阿以長期全面對抗的局面,開始了就巴勒斯坦問題同以色列的談判。埃及為此付出了慘痛代價,許多阿拉伯國家同它斷絕了關系。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是阿以沖突的相持階段,阿拉伯放棄了「三不政策」,以色列自恃強大軍事力量和美國袒護,仍持強硬態度,美蘇從各自利益出發玩弄「零合游戲」。1991年10月,馬德里中東和會的召開標志著阿以沖突步入和平解決階段。由於東歐劇變、德國統一、華沙條約組織解散,冷戰時代宣告結束。在美國推動下,中東和會如期舉行。在第八輪談判中,被佔領土上的巴勒斯坦原教旨主義組織哈馬斯綁架並殺害了以色列邊防警官,以當局報復而驅趕了418名巴勒斯坦人,致使談判雙方不歡而散。阿以沖突的人拖不決很傷穆斯林的感情。
海灣戰爭、蘇聯解體使中東政治格局發生了二戰以來最令人矚目的變化。美國曾因偏袒以色列而得罪過大批阿拉伯國家。1990年8月,它取得了海灣戰爭的勝利而改善了其在中東的戰略處境,政治影響明顯上升。蘇聯解體使美國在中東失去了對手,兩極對峙舊格局被打破,美趁機把中東作為它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試驗場,以形成美國領導下的中東新格局。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使共運遭受挫折,一些非洲社會主義國家已放棄或將放棄社會主義,這些國家積聚的政治、經濟、社會矛盾激化。美、法等西方國家利用它們政治軟弱、經濟困難和社會矛盾等一些暫時困難,強迫它們實行多黨民主,使這些地區發生有利於西方的變革。西方國家還將民主與援助掛鉤、人權與合作聯系,推銷其民主以徹底消滅社會主義在非洲的影響。在此情況下,世俗的阿拉伯民族主義情緒已經減弱,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試圖填補這一意識形態領域的真空。人們對蘇聯和東歐的變化感到惶恐,對西方施加的壓力感到憤慨,原教旨主義者認為西方代表富裕的穆斯林來同貧窮的穆斯林作戰。原教旨主義勢力在這一民主化過程中異常活躍,發展迅速,它們利用從一黨制向多黨制的過渡,分享權力或奪取政權。由於有民眾的支持,在選舉中它們很容易取得成功。
總之,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在20世紀70年代達到高潮並在90年代再次高漲都不是偶然的,它是由於阿拉伯國家內部長期經濟困擾、政治專制、人民生活水平不斷下降、貧富懸殊加劇、思想混亂及文化失范等社會矛盾激化引起。原教旨主義在民主化過程中的高漲又與冷戰結束、世界處於新格局形成中的國際大氣候密切相關。

4. 伊朗的政教合一是怎麼來的,是百姓的選擇還是誰的選擇

我覺得伊朗也比較神奇,人家的國家都是不斷的發展進步,從那些舊政權變成了新的政權,變得更加的民主。而伊朗卻恰恰相反,他本來可以成為發達國家,但是後來卻走上了政教合一的道路。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在教士的教唆和指揮下,伊朗有大批的男性穆斯林發動了政變取得了政權。而他們之所以選擇政教合一很簡單,因為他們不想被世俗化,如果世俗化的話,自己就要被殺死,只有不世俗化,他們才能夠擁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還有就是家庭的破壞,男人群體的失落。世俗化的伊朗也開啟了西方的價值觀,男女平等,一夫一妻。這個使得那些一夫多妻的男性群體,也非常的失落。尤其是那些中下層的男性,可能連妻子都沒有。所以他們不願意自己的權力失去,所以他們也成為社會不穩定力量。正是因為傳教士和那些男的穆斯林最終才導致本來可以成為發達國家的伊朗變成現在的這個樣子。

5. 介紹一下兩伊戰爭

兩伊戰爭,又稱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直至1988年8月20日結束。兩國相鄰,共同邊界綿延1200公里,長約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兩國南部的自然邊界。長期來兩國存在著邊界爭端,經常發生武裝沖突。另外,宗教也是兩伊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兩國雖然同屬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
[編輯本段]起因
長期以來,兩伊存在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1971年初,雙方發生邊境沖突。1975年在阿爾及利亞總統布邁丁的斡旋下,兩伊簽訂《國界和睦鄰條約》(即《阿爾及爾協定》),規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線為界,伊朗同意將克爾曼沙赫省的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劃給伊拉克。兩國矛盾有所緩和,但未真正解決。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諾。1979 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執政後,兩伊關系急劇惡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稱要廢除邊界協定,雙方邊境沖突逐步升級。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伊朗政府強調要向所有伊斯蘭國家「輸出原教旨主義的伊斯蘭革命」,公開號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葉派「進行伊斯蘭革命」,推翻伊拉克現政權建立「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則支持伊朗境內少數民族如庫爾德族的民族自決要求。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隨著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邊界武裝沖突的加劇,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至此兩伊戰爭就全面爆發了。自從戰爭爆發後,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密切關注。
[編輯本段]戰爭爆發
伊拉克在從蘇聯獲得了很大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國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則提供了經濟援助。 另外,美國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經濟援助。自1985年起,美國在出售給伊拉克武器的同時也出售給伊朗。這引發了後來里根政府的伊朗門事件。
這場戰爭進行得十分慘烈。戰爭雙方都常常使用類似於一戰中的人海戰術攻擊。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劑在內的化學武器。盡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戰爭和使用化學武器, 國際社會對其並沒有施加太大的壓力。
1982年6月,伊朗發動的一系列反攻奪回了伊拉克在戰爭初期佔領的土地。伊拉克鑒於可能被徹底打敗,向伊朗提出休戰的建議。此時,伊朗試圖打垮伊拉克政權,因此拒絕了這一建議。這樣導致戰爭又進行了六年。
在此期間,西方海軍力量介入該地區,試圖保護海灣航道暢通。由此導致伊朗導彈攻擊美國斯塔克號護衛艦;以及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擊落伊朗民航客機,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喪生。
[編輯本段]停戰
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立即無條件停戰,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積極響應,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這項決議,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這項決議。在聯合國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後,兩伊同意從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戰。這是兩伊從戰爭走向和平的重要轉折。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情況。
影響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30萬、傷60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 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 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附:圖片為1988年8月20日,伊拉克居民慶祝兩伊於當日正式實現停火
[編輯本段]戰爭結果
兩伊傷亡人數約270萬,其中,死亡約100萬,受傷約170萬。傷亡人數約占兩國總人口的4.5%,相當於4次中東戰爭傷亡人數的17倍。雙方經濟損失慘重,戰爭中的軍費支出和戰爭導致的經濟破壞共計到達8,000億美元,兩國的經濟均倒退了20年。

6. 伊朗伊斯蘭革命前因後果

伊朗伊斯蘭教革命遠因起於1963年伊朗巴列維國王宣布施行之白色革命。該革命依照美國的藍圖來進行伊朗的農業與工業改革。例如土地改革、給予婦女選舉權、森林水源收歸國有、工人參加分紅並限制宗教勢力等措施。另外還簽下了在伊朗的美國軍事人員可以享受許多特權和司法豁免權的不平等條約,例如犯罪不受伊朗法庭審判,而是交給美國人處理。

該改革遭到伊斯蘭教宗教領袖賽義德·魯霍拉·霍梅尼大力反對,批評說:「我們面臨的所有問題都是美國和以色列造成的!」魯霍拉·穆薩維·霍梅尼是伊朗什葉派宗教學者(大阿亞圖拉【阿亞圖拉,伊斯蘭教什葉派十二伊瑪目支派烏蘇勒學派高級神職人員的稱號,意為「神跡」。】),霍梅尼的祖父和父親均為什葉派宗教領袖。20世紀50年代被公認為阿亞圖拉。1962年移居庫姆。1979年伊朗革命的政治和精神領袖。

為了使改革順利,巴列維國王逮捕了霍梅尼,將他移送到監獄、軍事基地等地,伊朗人民為此發生了大規模抗議與暴動。巴列維國王在強大的民眾壓力下只有釋放霍梅尼,最後於1964年11月4日將霍梅尼強迫驅逐出境。其後他後定居伊拉克什葉派聖城納傑夫。1978年10月6日移居巴黎郊區,宣傳推翻國王和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的主張。

伊朗巴列維國王只注意經濟改革的「白色革命」,最大的特點就是經濟的發展明顯與社會發展相脫節,伊朗社會貪污盛行,造成整個社會道德的頹敗;貧富懸殊與日加劇。但國王拒絕政治體制改革,最後導致各種社會矛盾激化。巴列維王朝的專制現代化造成的令人窒息的政治專制、觸目驚心的腐敗和驚人的經濟兩極分化,老百姓對「白色革命」的失望和不滿是顯而易見的。霍梅尼把握住了機會,教士集團和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中下層群眾結成了聯盟。在伊斯蘭革命中,以霍梅尼為領袖的教會理所當然地成為眾望所歸,終於引發「黑色革命」,巴列維王朝自此終結。

在推翻巴列維國王的改良運動的過程中,霍梅尼把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從一個抽象的神學意識轉變為一場使伊斯蘭在政治、文化上具有新生力量的生氣勃勃的運動。伊斯蘭教這種從游牧部落誕生出來的宗教,以"安拉崇拜"的信仰虔誠為特點,提倡善行,把真主的恩惠施之於眾生。然而,與其它大宗教不同的是,這個宗教從不隱瞞它的政治意圖和對權力的濃厚興趣。當初,為了推翻巴列維國王,霍梅尼宣稱,「伊朗的貧富懸殊,貪污腐敗,社會不公與道德失序,都是受西化毒害的結果;唯有回歸真正的伊斯蘭教教義,才能建成一個更美好,更高尚,更和諧的偉大社會。」可以想見,在充滿著失望和危機四伏的伊朗,這種訴諸自身光榮傳統並喚起憧憬理想美好社會的呼籲會產生多麼大的感召力。霍梅尼在伊朗上台後提出「不要西方,也不要東方,只要伊斯蘭」 ,「用伊斯蘭的思想和知識『教育人民』」。的口號,以顯示其對真主和教義的無上尊崇。巴列維王朝垮台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在伊朗粉墨登場了

1979年,以人民為主的革命,推翻了巴列維王朝,同年,霍梅尼回國並舉行公民投票,廢除君主制度,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建立了伊斯蘭教共和制度,並在翌年修改國旗。

http://ke..com/view/1537177.htm

7. 伊朗伊斯蘭革命的政權鞏固

從1979年至1982年(一說1983年),伊朗正處於「革命危機狀態」,經濟及政府機關均瓦解,軍方及保安部隊無法履行職務。到1982年,霍梅尼及他的支持者粉碎了其他派系,鞏固了權力。伊朗人質危機、伊拉克薩達姆·海珊入侵伊朗以及阿伯爾哈桑·巴尼薩德爾就任總統等事件交織出這一段危機與緩和的時期。 一些觀察員認為「開始時由眾多反國王勢力組成的真誠、反獨裁的群眾革命,不久後卻轉而成為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的奪權行動」。除了霍梅尼的忠實支持者,反國王聯盟認為霍梅尼只打算成為精神領袖,而不是要成為統治者,因為霍梅尼已年過70歲,沒有出任過公職,又在伊朗境外流亡了超過十年,他又曾經說過「宗教領袖不是要去統治別人」。
另一種觀點認為霍梅尼「在意識形態、政治及組織領導權上佔了壓倒性的優勢」,而非神權的派系也未有真正對霍梅尼的運動提出挑戰和得到群眾支持。霍梅尼政權的支持者則聲言反對霍梅尼的人就是外國的「第五縱隊」,指控他們試圖推翻伊朗政府。
霍梅尼及他的支持者在革命組織里實施伊斯蘭共和國所應用的「法基赫的監護」,利用他們的盟友(如伊朗臨時政府的邁赫迪·巴扎爾甘)使霍梅尼成為最高領袖,之後逐一把這些對手趕下政治舞台。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是最主要的革命組織。
溫和的巴扎爾甘政府安撫中產階級,使他們明顯地沒有足夠的勢力蓋過霍梅尼的革命組織,特別是革命議會(革命國家的「實權」)及後來的伊斯蘭共和黨。雖然霍梅尼同時承認巴扎爾甘政府及革命議會(具有通過法案的權利),但是兩者的權利重疊不可避免地形成沖突。
不過這種沖突只維持了多個月,美國大使館的官員在1979年11月4日被扣留為人質。巴扎爾甘向霍梅尼請辭,霍梅尼沒有怪責他,並接納了他的請辭,霍梅尼說道「巴扎爾甘先生感到有些疲累……希望可以退出一會兒」,霍梅尼後來又形容他當初任命巴扎爾甘是一個「過失」。
霍梅尼在1979年5月5日成立革命衛隊,以抗衡左翼武裝分子及國王的軍事力量。革命衛隊最終成為了「完全的」軍事部隊及「革命最強大的機關」。
在革命衛隊之下還有巴斯基(字面解為「動員抵抗力量」),他們會在緊急時期動員起來攻擊敵對的示威者及報章辦公室。
伊斯蘭共和黨則致力於以法基赫的監護建立神權政府。
革命委員會的數千名成員成為了新政權的耳目,評論家相信他們與「許多姿意的拘捕、死刑及充公財產」有關。
真主黨執行政權的意志,這些「暴徒」襲擊示威者及那些批評霍梅尼的報章辦公室。

8. 兩伊戰爭的過程

兩伊戰爭,又稱為第一次波斯灣戰爭,在伊朗被稱為伊拉克入侵戰爭、神聖抗戰、或伊朗革命戰爭,伊拉克方面稱為薩達姆的卡迪西亞,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1987年7月23日和1988年7月18日,伊拉克和伊朗各自接受了聯合國的停火決議,但雙方直至1988年8月20日才正式停止戰斗。

9. 霍梅尼革命的原因,經過,主要人物

伊朗巴列維國王只注意經濟改革的「白色革命」,最大的特點就是經濟的發展明顯與社會發展相脫節,伊朗社會貪污盛行,造成整個社會道德的頹敗;貧富懸殊與日加劇。但國王拒絕政治體制改革,最後導致各種社會矛盾激化。巴列維王朝的專制現代化造成的令人窒息的政治專制、觸目驚心的腐敗和驚人的經濟兩極分化,老百姓對「白色革命」的失望和不滿是顯而易見的。霍梅尼把握住了機會,教士集團和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中下層群眾結成了聯盟。在伊斯蘭革命中,以霍梅尼為領袖的教會理所當然地成為眾望所歸,終於引發「黑色革命」,巴列維王朝自此終結。1979年巴列維被迫出走,流亡在外的什葉派領袖霍梅尼返回國內執政。

在推翻巴列維國王的改良運動的過程中,霍梅尼把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從一個抽象的神學意識轉變為一場使伊斯蘭在政治、文化上具有新生力量的生氣勃勃的運動。伊斯蘭教這種從游牧部落誕生出來的宗教,以"安拉崇拜"的信仰虔誠為特點,提倡善行,把真主的恩惠施之於眾生。然而,與其它大宗教不同的是,這個宗教從不隱瞞它的政治意圖和對權力的濃厚興趣。當初,為了推翻巴列維國王,霍梅尼宣稱,「伊朗的貧富懸殊,貪污腐敗,社會不公與道德失序,都是受西化毒害的結果;唯有回歸真正的伊斯蘭教教義,才能建成一個更美好,更高尚,更和諧的偉大社會。」可以想見,在充滿著失望和危機四伏的伊朗,這種訴諸自身光榮傳統並喚起憧憬理想美好社會的呼籲會產生多麼大的感召力。霍梅尼在伊朗上台後提出「不要西方,也不要東方,只要伊斯蘭」 ,「用伊斯蘭的思想和知識『教育人民』」。的口號,以顯示其對真主和教義的無上尊崇。巴列維王朝垮台後,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在伊朗粉墨登場了

閱讀全文

與原教旨主義什麼時候在伊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人怎麼用糖漿 瀏覽:901
義大利和北京哪個面積大 瀏覽:730
越南簽證租房注意什麼 瀏覽:929
英國留學網課怎麼上 瀏覽:855
印度和中國汽車製造哪個好 瀏覽:451
怎麼替換印尼巴士的車皮膚 瀏覽:259
印尼泗水機場在哪裡 瀏覽:119
鄒兆龍越南送貨叫什麼名字 瀏覽:358
印尼榴槤多少錢一枚 瀏覽:632
義大利風情街在哪個站下車 瀏覽:258
火龍果越南哪個好吃 瀏覽:194
希臘與義大利哪個面積大 瀏覽:100
義大利蔬菜湯用什麼炒 瀏覽:717
中國歷史上的大書有哪些 瀏覽:455
艾多美在中國能活多久 瀏覽:603
義大利面為什麼是歐洲的 瀏覽:520
中國到比利時船要開多久 瀏覽:834
印度抖音下載量多少 瀏覽:486
中國護照在非禮賓能呆多久 瀏覽:346
為什麼義大利人討厭美式 瀏覽: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