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伊朗內亂會如何收場
席捲伊朗的抗議浪潮仍如火如荼,暴露了這些年伊朗發展的底色。這場最初由保守派挑起、意圖打壓改革派的示威已完全走樣。一片喧囂中,通脹失業、伊斯蘭神職人員腐敗、伊斯蘭革命衛隊蠻橫、伊朗在中東地區的深度介入和負擔、甚至精神領袖哈梅內伊都一個個成了靶子。
當前,抗議者要求體制內的改革派和保守派雙雙滾蛋,這場運動的性質已經演變成反對伊斯蘭政教合一、要求哈梅內伊下台並尋求政權更迭和制度革命的政治事件。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終結了巴列維王朝,2009年的抗議浪潮支持了體制內的改革派,而這次運動的指向就是顛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翻版的"白色革命"噩夢
大規模遊行抗議背後往往能看到民生的艱困。這一次示威抗議在伊朗各地的蔓延,最初動因上看不像是中產階級追求公平正義,也不像是外國敵對勢力的搖旗蠱惑,更多的像底層百姓的絕望和揭竿起義。
2017年,伊朗全國失業率超過13%,年輕人失業率更是高達40%,伊朗全國有近三百萬人為溫飽發愁。據說近段時間,由於禽流感等因素,雞蛋和禽肉價格漲幅一度高達40%,而伊朗人食譜中最常見的洋蔥價格居然從2-3塊錢人民幣一個猛漲到約10元一個。
當然,民生只是內亂和改革最直接和基礎的動因。而人心思變社會中的政治秩序是最難把控的。在這點上,巴列維國王上世紀60-70年代推動的"白色革命"提供了最好的注腳。巴列維雄心勃勃,試圖通過一系列的經濟和社會改革,引導伊朗變成一個現代化的國家。
改革之初,伊朗國力蒸蒸日上,號稱"世界第九富國",但在短期的繁榮之後卻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伊朗經濟盛極而衰,良苦用心的"白色革命"換來的卻是巴列維的"王冠落地"。
伊朗現任改革派總統魯哈尼與巴列維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有著良好的動機和糟糕的結果。2009年爆發的遊行示威,主流民意是支持改革派的。2013年上台的魯哈尼也被民眾寄予厚望,2015年伊核協議的簽署是魯哈尼的巨大政績,他原以為由此伊朗就可以逐漸擺脫西方制裁,增加石油出口和吸引投資,從而提振本國經濟和改善民生。但流入緩慢的歐洲資本、繁重的援外負擔、失敗的經濟政策、居高不下的物價,魯哈尼並未能迅速扭轉伊朗的經濟局面,普通伊朗民眾也沒有感受到由此帶來的經濟利好,一場本可以消失於無形的內亂就此爆發。
變革中的政治失序是危險的,魯哈尼和巴列維都嘗到了失敗的苦果。對魯哈尼而言,不但要發展經濟,又要抵擋來自保守陣營的圍攻,還要促進社會開放和民主化進程,同時還面臨職權有限的困局。
失序後如何恢復
當下的抗議示威活動,已經對體制內的改革派和保守派都失去了信心,訴求也不再是改革和改良,而是政治和社會制度的完全推倒重來。
抗議浪潮能否最終推翻現存的伊斯蘭神權統治,這取決於在社會急劇變革中,有多少新的社會集團被迅速動員起來並捲入其中,目前來看現政權出現傾覆的可能性並不大。如果抗議被鎮壓,結果也相對簡單,伊朗體制內的保守派會暫時得勢,社會矛盾也會暫時被掩蓋和調和。
如果說抗議活動曠日持久,甚至最後推翻了現政權,那伊朗的轉型將是非常復雜和充滿變數的。對一個國家來說,政治動盪後最終都需要恢復秩序,而恢復秩序需要權威。最後如何收場,要看社會的決定力量,在埃及如果論選舉,占人口多數的穆兄會勝利了,但埃及軍隊是政治最終的穩定力量,泰國的情況也類似。國家失序後無法恢復秩序是危險的,阿富汗就是典型的例子。
一個強大能制衡政治參與和政治制度化的政府必須在政治參與之前做好,否則就容易出現政治不穩定的頑症。伊朗1979年伊斯蘭革命後出現了秩序重建,當年的群眾運動催生了一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政權,而這種沒有良好制衡能力和政治參與的體制一旦瓦解,風險系數是極高的,很有可能成為另一個阿富汗。
而從地緣上來看,不管這場伊朗內亂最後被鎮壓或者取得如"顏色革命"般的成功,伊朗都毫無疑問會從其"八爪魚"般的國際干預中進行收縮。伊朗在敘利亞、黎巴嫩、葉門的胡賽武裝的觸角會縮回來一些,這有利於美國和中東權力的再洗牌。當然,對於美國來說,既希望伊朗政權發生變化,又擔心其中無限的風險。
作者:許輝(國際時政觀察者)
- END -
微信公眾號:華語智庫(huayujunshi)
雲集優秀記者,匯聚一流專家,實名專稿、權威分析、深度評論,最靠譜的原創資訊。關注「華語智庫(huayujunshi)」官方微信號可查看更多專家評說,按國家查詢文章內容列表。
2. 沙特油田被襲,伊朗石油又被禁運,作為第一大進口國的中國該如何面對
應對方法有三種,首先是加大在其他石油出口國的進口比例;其次是從自身做起,調整使用燃料的結構,增大天然氣和其他燃料的使用量;最後就是加速科研創新進程,盡早生產出石油的替代品。
最後,從長遠來看,中國應把目標放在創新上,加大科研經費的投入,其實在這些年我們已經取得一定的成就,比如西部地區的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三峽地區的水力發電等等這些年國家對風能、潮汐能、太陽能、水能的開發和應用逐漸增加,也生產出了各式各樣的新能源產品,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燈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這不僅能彌補我們資源短缺的劣勢,更能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3. 伊朗內亂會如何收場
這種事情想要很好的收場,需要涉及很多的方面。如果其他的國家不要去插手別人國家的政治,也不要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就開始沒完沒了的向伊朗發動戰爭,那我覺得伊朗國內的動亂應該不會像現在這樣的瘋狂。但是如果美國這些國家還不收手的話,那伊朗再這樣發展下去真的是特別的可怕。
當然了伊朗的政府也應該去鎮壓這些內亂,不管怎麼說也不應該讓這些內亂者再肆無忌憚的發展下去。政府就應該利用一切的手段去鎮壓,因為只有這樣伊朗才能得到應該有的安靜。而且伊朗政府面對國際上的強國,也不要總是低頭,這樣懦弱成性,最後的結果就是一直被別人欺負了。
幸虧我們生活在中國,完全不會體會到他們那裡的人們的心情。每天都不知道自己能活到什麼時候,說不定正說話呢頭頂上就飄來一顆炸彈。但是在我們中國是從來不會發生這種事情的,我們應該去珍惜這種和平。
4. 伊朗放棄核協議「紅線」要求,5000萬桶石油有望解禁伊朗為何妥協
伊朗放棄核協議“紅線”要求,5000萬桶石油有望解禁首先是因為伊朗可以通過輸出對應的石油資源來賺取更多的收益,其次就是美國不會對一些重要的海峽進行封鎖,再者就是伊朗考慮到對應的不良後果所以選擇妥協,另外就是如果堅持一些錯誤的發展道路那麼對於伊朗而言非常危險。需要從以下四方面來闡述分析伊朗放棄核協議“紅線”要求,5000萬桶石油有望解禁,以及伊朗為何妥協。
一、因為伊朗可以通過輸出對應的石油資源來賺取更多的收益
首先就是因為伊朗可以通過輸出對應的石油資源來賺取更多的收益 ,對於伊朗而言國內有充足的石油資源可以釋放到國際市場上面可以幫助很多的國家緩解對應的石油危機,並且降低對應的石油價格。
伊朗應該做到的注意事項:
應該加強多渠道的合作。
5. 現在還有哪些國家在跟伊朗買石油伊朗石油出口大國該何去何從
大家都知道中東地區有一眾土豪國家:沙特、阿聯酋、卡達等等,任何一國都財大氣粗,有錢任性。
而支持他們這樣做的核心因素,無疑是他們都是石油出口大國,然而要論開采規模和出口量,除了這些我們熟知的國家外。
對伊朗而言,有中國朋友得力挺可以抵消一部分美國經濟制裁帶來的沖擊,不過目前最迫切的還是實現自身經濟發展的多元化,不然要經濟自立還是有點難度的。
6. 損失高達3200億!伊朗稱已與美國達成協議:美將解除對伊制裁
美國與伊朗的糾葛暫時告一段落?美媒 6月14日報道稱, 伊朗相關部門發言人哈提卜扎德近日表示,已與美國達成協議 ——美國將解除特朗普時期對伊朗包括能源在內的所有行業制裁。 不過,哈提卜扎德也表示,兩國在一些現實問題上仍未完全達成一致,而且 「石油」一詞並未被明確提及。
特朗普時期對伊朗實施的制裁,都包括什麼?據媒體梳理,特朗普政府對伊朗實施的 「最大制裁」是禁止原油出口,並試圖將伊朗原油出口「清零」;為了保證這一制裁能達到效果,美國還曾放話,「誰買伊朗石油,就制裁誰」。
除了切斷伊朗最大的經濟創收來源 ——石油出口外,伊朗石化、航運、保險、銀行、 汽車 製造等行業,甚至是伊朗個別重要人士,也沒能逃過美國的制裁。由於美國「全方位」的制裁,伊朗總統魯哈尼2020年還曾表示, 伊朗經濟損失高達 5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00億元) ,與本國上一年度兩倍的預算相當。
回歸到此次美伊的協議 「和解」,這實際上早已有了苗頭。例如5月初時,伊朗方面就有消息稱,在第四輪高層談判中,兩國在關鍵問題上大致達成一致,美國將解除對伊朗的「主要制裁」。
5月底,美國能源部門還主動透露,該國在2020年10月進口伊朗石油製品約3.6萬桶/天,在今年3月進口3.3萬桶/天。雖然伊朗表示並未有相關出口數據,但這是1991年(30年)以來,美國首次承認大量進口伊朗原油,引發國際 社會 熱議。
美伊兩國此次為何能達成協議?或者說,美國為何願意解除制裁? 主要是因為美國新任領導人上任後,有意推動美伊關系正常化。 不過拜登政府放鬆對伊朗的制裁,也有一個前提:伊朗重新遵守伊核協議。
據悉,由於伊核協議本身對伊朗不利,此前伊朗曾多次強調:除非美國先解除制裁,否則沒有對話的必要。因此才會有猜測稱,美伊兩國此次達成協議,是雙方都做出了讓步。值得一提的是,在美伊達成協議前,中國曾力挺伊朗,支持美國取消對伊朗的制裁。
那麼,美伊達成協議,有什麼好處? 一方面,伊朗的石油出口有望恢復, 畢竟由於 「物美價廉」,伊朗石油在國際市場競爭力一直很強。國際能源署的月報預測,到2021年底,伊朗原油出口可能恢復至315萬桶/天;2021全年,伊朗平均石油出口量將達66萬桶/天;到2022年中,伊朗的原油產能將達380萬桶/天。
另一方面,國際原油價格有望因此下行。 美媒 6月14日報道,由於全球需求飆升,原油價格也不斷上漲,截至13日,美國原油價格已比1月份高出約23美元;美國原油期貨價格已達到71.70美元/桶,刷新2018年10月17日(3年)以來的紀錄。
文 | 李銀蘇 題 | 黃紫鎵 圖 | 盧文祥 審 | 李澤鈈
7. 在美國對伊朗實行封鎖以後,伊朗真的一滴油都沒有運出去嗎
我可以准確地告訴你這只是美國放出了一個煙霧彈罷了,以現在美國的實力並不能做到讓伊朗一滴油都運不出去,特別伊朗作為一個原油大國,它的運輸渠道可以說是多種多樣的,想要這么輕而易舉的限制它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直接導致伊朗民眾的生活水平呈一個直線下降的狀態,並且使得一部分人對伊朗的執政黨頗有微詞。
8. 2021年美國還在制裁伊朗石油出口嗎
雖然我不想說,但是事實上美國還在制裁伊朗石油的出口。而且不僅僅是石油出口。只要是與伊朗有商業合作的企業或國家。都在制裁范圍之內。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屬於戰略式的打壓。不可能有任何扭轉。這是兩種文明的對抗,這也是兩種文化的對抗。
9. 伊朗最大盟友及時出手,普京下令大幅減產石油,美禁令或淪為廢紙
據俄羅斯衛星網4月28日報道,在美國和伊朗圍繞著石油禁令一觸即發之時,伊朗身後最大的盟友俄羅斯也及時出手,據悉普京在當地時間周六表示,他希望伊朗能繼續出口石油,同時反對美國對伊朗石油出口的阻止。據悉在美國禁止5個主要國家購買伊朗石油後,為了幫助伊朗渡過難關,俄羅斯已經下令減產石油,每天減少的份額為120萬桶,這和美國之前所承諾的其他國家將增產石油以替代伊朗的說法完全不同,專家認為,如果在伊朗無法出口石油的情況下,全球石油產量不升反降的話,那麼將導致全球能源市場動盪,而這也將美國推向眾矢之的的不利位置,使美國的石油禁令淪為廢紙。
作為全球第二號強國和排名前列的石油出口大國,俄羅斯實際上並不需要伊朗的石油,其本國油田足夠滿足國內需求,但是為了避免伊朗陷入崩潰局面,俄羅斯還是下令減產石油支持伊朗,與此同時,俄羅斯也正在源源不斷向伊朗運送軍火產品,包括S-300防空導彈、雷達系統等先進裝備,為了照顧伊朗外匯緊缺的困境,俄羅斯還同意了靈活的付款方式,表示願意用伊朗石油來抵賬,並將這些石油轉手出口到第三國,這實際上也規避了美國的石油禁令。
軍事專家表示,雖然伊朗是中東較先進的工業大國,但是在尖端武器領域依然依賴於進口,尤其是遠程防空導彈、預警雷達、潛艇、戰斗機等復雜的高端裝備,而在西方制裁的背景下,只有兩個國家能夠向伊朗提供需要的武器,俄羅斯是其中一員,而我們也是伊朗非常重視的軍購來源,據悉伊朗空軍希望獲得新一代戰斗機,替換本國老舊的美式戰機,殲-10、梟龍等多款戰機都是其考察對象,而雖然伊朗可能沒有足夠的外匯,但是卻能夠以大量的石油進行交換,這無疑是雙贏的選擇。
據報道,2018年11月,美國對伊朗發動了新一輪的制裁,對該國的能源、造船和銀行業進行嚴厲制裁,試圖剝脫德黑蘭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為了緩和局勢,華盛頓也向8個主要經濟體發出了豁免許可,要求這些國家在6個月內找到石油替代選項,然而在期限即將到達之際,美國的石油禁令卻遭到了全世界的強烈反對,多國明確表示,美國無權干涉本國和伊朗的正常貿易關系,並且拒絕購買美國本土出產的高價頁岩油產品。
10. 為什麼要對伊朗石油禁運原因是什麼
伊朗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石油,對石油禁運的目的也就是為了遏制伊朗的經濟命脈,根本的目的是為了讓伊朗屈服,迫使他放棄研製核武器,當然了,具體伊朗是否在研製核武器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是西方國家目前為止所描述的是伊朗已經正在研製出濃縮油,製造核武器,而這是西方國家所不允許的,目前來看,西方若是想對伊朗施壓就只有兩個辦法,一是對其實施經濟制裁,使他沒有經濟來源,使本國經濟癱瘓,不戰自潰;二就是軍事行動直接干預,但是以目前的情況看,我們且不說伊朗自身在阿拉伯國家數一數二的軍事實力,即使現在西方自身在經濟危機的泥潭當中都還沒有翻身的餘地,若開戰,這一筆軍事開支只能讓他們雪上加霜,而且本國的內部矛盾還沒有解決,在敘利亞,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西方聯合駐軍都還沒有真正脫身,他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完成新的對外戰爭了。所以只能選擇前者,經濟制裁,但是,石油禁運所帶來的石油漲價也是他們要負擔的制裁禁運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