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關於美國和中東地區國家的戰爭
1、伊拉克戰爭
伊拉克戰爭,是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在2003年3月20日對伊拉克發動的軍事行動,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持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因為是海灣戰爭的延續,又稱為第二次海灣戰爭。到2010年8月美國戰斗部隊撤出伊拉克為止,歷時7年多,美方最終沒有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反而找到薩達姆政權早已銷毀的文件和人證。2011年12月18日,美軍全部撤出。
2、海灣戰爭
海灣戰爭,是美國領導的聯盟軍隊於1990年8月~1991年2月,為恢復科威特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並恢復其合法政權而對伊拉克進行的一場戰爭,是冷戰結束後的第一場大規模武裝沖突。海灣戰爭包括3個主要軍事行動:沙漠盾牌行動、沙漠風暴行動和海上攔截行動。聯盟軍隊以較小的代價取得決定性勝利,重創伊拉克軍隊。1991年2月27日,美國宣布解放科威特的戰爭結束並於當天午夜停火,伊拉克最終在4月接受了停火協議。
(1)美國打伊朗要多少軍費擴展閱讀:
海灣戰爭是美軍自越南戰爭後主導參加的第一場大規模局部戰爭。在戰爭中,美軍首次將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實戰,展示了壓倒性的制空、制電磁優勢。通過海灣戰爭,美國進一步加強了與波斯灣地區國家的軍事、政治合作,強化了美軍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海灣戰爭對冷戰後國際新秩序的建立產生了深刻影響,同時,它所展示的現代高科技條件下作戰的新情況和新特點,對軍事戰略、戰役戰術和軍隊建設等問題帶來了眾多啟示。
伊拉克戰爭實質上是美國借反恐時機,以伊拉克拒絕交出子虛烏有的生化武器為借口,趁機清除反美政權的一場戰爭。由於伊拉克戰爭使用了大量的美國現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軍使用的武器費用非常的高昂,總軍費高達7630億美元,這場戰爭也被稱為浪費錢的戰爭。另有觀點認為,美國鏟除伊薩達姆政權,實質就是維護美元霸權的地位。這次戰爭再次詮釋了科技是現代軍隊發展和軍事實力的重要支柱。
㈡ 美國攻打伊拉克 死傷是多少用了多少物資
美國人自己說目前陣亡超過了三千五百人 但是 一直對受傷人員的數量諱莫如深 我在查找資料的時候 發現一組數據 當美軍陣亡人數只有四百人左右的時候 受傷人數就已經達到了九千人 按照這個比例 現在美軍傷亡人數實際上已經達到了數萬 很多遭受爆炸襲擊的美軍都是重度傷殘 喪失勞動能力 並且需要長期治療 據估計 為了給戰爭擦屁股 救治這些需要治療的軍人 大概需要三千億美元
美軍現在每天維持在伊拉克的開銷大概是兩億美金 根據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戴維斯和他的研究小組計算出來的數字,估計到目前為止,美國在伊拉克戰爭上所花的錢,以2003年的幣值計算,已經高達4100億至6300億美元。 按照現在的花錢效率 美國在伊拉克的直接軍費超過萬億美元只是時間問題。
而且,這里的很多花費都是隱性的,比如:美國僱用黑水公司雇傭兵的費用就排除在外,要知道黑水公司的雇員多達五萬餘人,他們承擔了本該美軍承擔的任務,只拿高額薪金,不享受任何保險和福利,也因此,美國人喜歡把他們送到最危險的地方去,美軍為他們花的錢不得而已,他們陣亡的數字也不得而已,但是僅僅黑水一家公司尚且如此規模,美軍的實際傷亡數字和戰爭投入到底有多大水分可想而知。
關於掠奪,這個實在沒法說,唯一掠奪的成果是石油,但是,從伊拉克掠奪來的石油又沒辦法按照國際價格來推算,只能算白賺,伊拉克戰前的石油產量是每天三百七十萬桶,戰爭之後這個數字平均只能維持在三分之一左右,就算全都輸出美國,那就是美國每天掠奪一百二十萬桶左右。
關於出生率,由於長期營養不良,伊拉克人的健康狀況嚴重惡化,加之缺醫少葯,有病得不到及時治療,據伊拉克官方公布的數字,到去年年底,全國已有180萬人死於制裁;戰前,伊拉克是阿拉伯國家嬰兒死亡率最低的國家,僅占出生率的32‰,現在上升到126‰
而 相對於比較容易統計的嬰兒死亡出生比率 伊拉克的平均出生率死亡率數據,直到戰爭以來都無法統計清楚。目前 已經知道的出生率是2003年的官方統計 大概是千分之二點八七 平均死亡率也是官方的 但是 不知道具體時間斷 不過從數字上估計是戰爭以後的 平均死亡率是千分之六十二
從政治上這場戰爭是完全失敗的 如果要是算完勝 那隻能說是戰爭初期 到現在這個局面 從軍事上的完勝也是不可能的現在 讓美國人苦惱的問題 不是撤軍或者不撤軍的問題 如果還維持伊拉克政權 至少伊拉克通過石油換食品協議供應給美國的石油是穩定的 而現在 如果美國繼續維持戰爭 那麼無疑就是深陷泥潭 如果要撤出 那麼 在伊拉克就會出現一個親伊朗或者像塔利班一樣的政權(什葉派親伊朗 遜尼派最有可能成為信奉瓦哈比教派的基地組織的盟友 )。因此才有了美國的騎虎難下,而並不是像某些人說的那樣,可以想走就走,無論是挑起戰爭,還是承認失敗,任何草率的決定都要承擔相應的歷史責任
關於這場戰爭還需要延續多久,那就要看美國人還能挺多久,現在不只是伊拉克,還有阿富汗,而且,美國還在不斷的承諾,許願,招收小弟,從東歐到中亞,擺平朝鮮,擺平伊朗仍然需要天文數字的資金。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我們發現了美元貶值了,為什麼,就是因為美國在利用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通過大量發行美元來在別國套取硬通貨,比如:十幾萬美軍的靴子 防彈衣 內褲 襯衫 軍服 飲用水等等 美國人印鈔票 到中國來購買輕工產品就可以了 也因為這樣 美國人實際上在製造世界通貨膨脹 中國現在已經出現了通貨膨脹 商品在漲價 這實際上 一方面是美國人在轉移自己的財政危機 另外一方面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 使同美金掛鉤的人民幣承受更大的升值壓力 要問美國還能挺多久 現在就很明白了 除非美國人弄得全世界都通貨膨脹 讓美元便成廢紙 否則美國人就仍然玩兒得起。
——————————————————————————————————————
以上是我幫助回答另一問題的時候 寫的一點東西 其間查找了不少資料 希望對你有參考價值
關於具體損耗數字 美軍從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就開始的「剝奪士兵陣亡資格」的手段雖然被有效升級 但是弄虛作假和文字游戲仍然比比皆是 很難管中窺豹 現在只有正規人員的死亡數字比較清晰 承包商(雇傭兵)和偽軍就不得而知了 大量損失的技術裝備數據 美軍更是諱莫如深 所以 想了解個大概 還是要靠自己
你可以按照我的分析和統計捋一下 實際就能看出 美軍的損失其實不小
根據蘇聯公布的阿富汗戰爭損失 除了死亡和傷殘7萬人外 十年的阿富汗戰爭的損失還包括 118 架戰機; 333 架直升機(實際可能存在蘇聯官方人為的壓縮損失)
新華網華盛頓3月23日電(記者楊晴川 潘雲召)美國陸軍航空處主任蒙特23日在國防部對媒體說,自美國2001年發動「反恐戰爭」以來,陸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已損失了130架直升機,其中三分之一是被擊落的。
據以上消息來看 美軍現在的水平並沒有比當年的蘇聯強多少 而且不要忘了 當年阿富汗游擊隊有西方大量提供的「毒刺」和「吹管」等輕型防空導彈 而現在的恐怖組織防空武器極其缺乏
最近期的消息是近兩天的 塔利班強襲了美軍基地 打死了九名美軍 至於傷殘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足見美軍不可戰勝只是個「偽神話」
根據我上面搜集的資料可以推測 現在美軍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死亡和傷殘士兵的總數 應該已經接近了阿富汗戰爭蘇聯官方公布的七萬這個傷亡數字 值得一提的是 蘇聯那個時候還沒有普遍裝備防彈衣 其醫療條件和後送體系同今天的美軍也不可同日而語
因此 應該說 美軍死亡和傷殘比例 應該不同於一般局部戰爭的大致二比一這個比例 也就是說 美軍傷殘軍人遠多於喪生軍人 這恐怕將又是一份留給美國社會的龐大遺產
㈢ 美國對伊拉克戰爭投入了多少軍費
據美國媒體10日摘發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新著,2008年美國每月要為伊拉克戰爭花費近120億美元。
這本名為《3萬億美元戰爭:伊拉克沖突的真正代價》的書,由2001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家約瑟夫·斯蒂格利茨和哈佛大學教授琳達·比爾姆斯共同撰寫,將在3月20日伊戰爆發5周年紀念日問世。
書中說,截至2007年9月30日,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已經花費美國財政預算8450億美元,遠遠超過越南戰爭,以及朝鮮戰爭,成為美國歷史上除二戰外開支最高的戰爭。
該書還說,2008年伊戰進入第六個年頭,估計每月開支將近120億美元。即使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形勢朝最理想的趨勢發展,至2017年,美國仍將為伊拉克戰爭再花費1.7萬億美元,阿富汗戰爭也將花費2.7萬億美元,甚至更多。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莫雷爾認為該書過於誇大了軍費開支的數額。他認為美國軍方對戰爭開支一向「非常透明」。
根據美國國會1月底發布的一份報告,自2001年「9·11」事件以來,國會已為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共批准撥款近7000億美元,僅在伊拉克就花費了4400億美元。如果布希政府在新財年預算案中提出的戰爭撥款獲得通過,總撥款數額將增至8760億美元左右。
㈣ 美國的軍費開支是多少2022
8130億美元。
2022年3月28日。2022年美國軍費公布時間為2022年3月28日,美國公布了2023年的軍費預算,總計達到了8130億美元。美利堅合眾國,是由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50個州和關島等眾多海外領土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其主體部分位於北美洲中部,美國唯指中央情報局《世界概況》1989年至1996年初始版美國總面積是937.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3.33億(截至2021年2月),是世界上種族和民族最多樣化的國家之一。
美國的軍費開支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龐大的,不僅在武器裝備上有著極強的實力,而且美國也逐漸走上了一條極端的扮渣道路。美國眾議院在2022年通過了一項軍費預演算法案,也指缺配就意味著在2023年美國的國防預算也許會超過8,000億美元。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並且軍事委員會還想要在8,000億美元的基礎之上,再加上450億美元,當然有部分議員也提出了反對票。
㈤ 伊朗的什麼武器,是美國最害怕的呢為什麼會威脅到美國呢
目前伊朗沒什麼有威脅的武器能夠威脅到美國,而美國之所以忌憚伊朗,更多的還是一種宣傳效果。至於美國為何渲染伊朗威脅,我想並不是伊朗有多強大,而更多的是出於自身利益考慮罷了!那麼渲染伊朗威脅對美國有哪些好處呢?我們來分析下
首先就是金錢上的收益,資本主義做什麼事都離不開金錢的驅使,特別是對於美國這樣的國家來說,有錢真的能使鬼推磨。渲染伊朗威脅論,能讓美軍從國會中拿到更多錢,這跟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是一個道理。
據了解按照近期美軍針對伊朗的部署情況來看,幾萬人的軍隊駐扎數量,多艘航母艦隊湧入以及各類戰機飛抵。美軍現在每天在中東地區的開銷接近3000萬美元,這樣算一個月就是9億美元,一年就是108億美元。要知道伊朗一年的軍費預算也才132億美元,美國人隨隨便便就花個上百億圍堵人家,也真是夠闊綽的。
花如此巨資你問美軍會心疼嗎?人家可一點都不在乎,並且還樂此不疲。因為這筆錢會從國會哪裡要回來,估計還能要得更多。所以美軍現在基本就賴住伊朗了,久久不願離開。
除了美軍自身得利外,美國軍火商也是大賺特賺。渲染伊朗威脅加劇地區緊張局勢,美國的盟友自然而已的會大肆采購軍火。就拿沙特這一美國忠實盟友來說,從2009年至今美國國會先後批准了51筆對沙特的武器出口訂單,總價值高達1380億美元。這些訂單中最大的一筆交易包括了180架F-15戰斗機(300億美元)、120架阿帕奇直升飛機(180億美元)以及「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愛國者-PAC3」防空系統以及多用途水面艦艇。
通過這次襲擊,也可以看出伊朗導彈在殺傷力、穩定性以及精度上還有待提升。所以個人覺得伊朗的導彈還不足以對美國形成真正的威脅,而一旦到了戰時,美國也會對伊朗的導彈做專門的破壞部署,屆時伊朗的導彈還能不能發揮出應有的威力,個人覺得也是不太樂觀的。
綜上所述,以伊朗目前的軍工實力來說,還拿不出太有效的殺手鐧來對付美國。即便未來能拿得出,但在整個作戰體系面前還是被美國遠遠壓制,所以伊朗想要單靠一兩件武器就能威脅到美國,個人覺得不太現實。而目前伊朗更務實的做法應該是拉攏更多盟友的支援,特別是大國的支持,這樣能降低戰爭的風險。
㈥ 都說美國打伊拉克是為了石油,伊拉克戰爭經費是4萬億美元,這么多錢能買多少石油
其實這就一種不負責任的說法或者說是一種輿論誤導。
一、美國攻打伊拉克是為了「秩序」,而不是石油本身,是為了中東地區這個能源基地的穩定,是維護了美國同時也是維護其他世界各國,以合理價格購買石油的權利。
伊拉克薩達姆政權是一個獨裁的殘暴的地區性強國政權,並且和周邊阿拉伯國家存在巨大矛盾(薩達姆發動過2場針對其他阿拉伯國家的戰爭,其中包括吞並弱小的科威特),長期制裁是解決不了薩達姆政權更替的,因此迫於人道主義壓力,未來國際社會會要求解除薩達姆的制裁,其實這就等於給薩達姆政權鬆了綁,薩達姆就會再次做大,導致能源基地動盪或薩達姆控制了能源基地,那麼對於國際社會來說損失是巨大的,當然依賴石油最多的國家損失最大。
二、中東的穩定可以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便於理解:把中東地區可以比喻成一個大加油站(自發組成的非公司性質的,沒有領導的那種),中東周邊國家可以比喻成這個大加油站中每一個個人控制小加油機,而其他需要石油的國家可以比喻成一些從事商業運營的汽車司機。如果這個大加油站中一個人非常霸道實力很強(薩達姆),加油站的人都不敢惹他,而且要搶奪其他人的加油機佔位己有,並且一直在進行製作武器(化學武器、核武器等),那麼就會導致加油站內爆發沖突或是通過暴力控制所有的加油機,這時候就會影響商業運行司機的汽車正常加油,使得他們無法進行汽車加油損害他們的經濟利益,在這種情況下,擁有汽車最多的商業運行司機(美國等發達國家),必然經濟損失最大(耽誤了掙錢),會最先出來,制止這個人的霸道行為,目前美國已經鏟除了這個威脅,在伊拉克初步建立了民主政權,因此為中東地區能源基地的穩定消除了一個威脅。目前還有一個伊朗核計劃問題,也是影響能源基地穩定的一個大威脅,伊朗擁有核武器,會導致中東地區的軍備競賽,導致能源基地失去穩定。
三、中東這個能源基地存在許多不可調和的矛盾,許多人只知道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矛盾,其實阿拉伯國家之間矛盾也錯綜復雜,也是非常大,以前的薩達姆和科威特和沙特的矛盾就是非常大,薩達姆指責科威特的石油是從伊拉克流過去的(科威特地勢低窪),竊取自己的石油,另外伊朗波斯民族屬於什葉派,同一些阿拉伯國家矛盾也很大,但是只有伊拉克可以抗衡伊朗的影響(但是薩達姆本身又是一隻猛虎,對周邊阿拉伯國家構成威脅),目前美國已經擺平了伊拉克,目前伊拉克還是比較虛弱,在加上伊朗研製核武器,中東其他阿拉伯國家已經對於伊朗非常擔心了, 還有就是以色列也擔心伊朗,伊朗一直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因此美國要出面解決伊朗核問題,否則中東地區有可能再次陷入動盪。
㈦ 如果沙特出一萬億美元,美國會對伊朗全面開戰嗎
很多人認為美國必然會開戰,因為一萬億美元的誘惑力太大,2018年全球GDP也不過是84.74萬億美元,其中我國就佔了16%左右,其他的地區例如美國、日本、歐洲等也佔了相當大的一部分份額,可見一萬億美元是多麼大的一筆開支,拿沙特來說,沙特2018年的GDP在7600億美金左右,也就是說沙特要援助1萬億,那麼得捐獻一年多得GDP,真要這么做,沙特內部還不知道發生什麼情況。
總之,伊朗現在所處的國際環境跟伊拉克當年所處的國際環境完全不同,至少當年北約內部一致對外,但現在歐洲不少國家在伊朗問題上跟美國可是唱反調的;當年俄羅斯無暇顧及伊拉克,但現在俄羅斯恢復一些後可不一定會完全棄之不顧;當年伊拉克沒有將沙特和以色列拖下水,但依照伊朗現在的軍備,結局可就不一定了;所以只要美國沒有下定決心,那這1萬億可撬不動現在的美國,至於收不收錢,難道還有“小弟”送錢來“大哥”不收的?至於事情怎麼辦,美國有的是無賴的辦法。
㈧ 美伊一旦開戰,依照伊朗當前軍事力量,美國擊敗伊朗需要付出多大代價
美國一旦和伊朗挑起戰爭,美國將要承受巨大的財力和物力,就目前伊朗的軍事實力來看,伊朗擁有的各型導彈將會成為美國最忌憚的因素,甚至美軍和伊朗開戰,美國還會遭到伊朗盟友的攻擊。
這些原因都會阻擋美國打敗伊朗,而美國如果要打算和伊朗開戰的話,綜合這些因素考量,以及打仗後對美國自身經濟,軍事實力的影響,都不得不三思而後行。
㈨ 哪位政治達人給我介紹一下兩伊戰爭的始末吧
兩伊戰爭,又稱第一次波斯灣戰爭,是發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間的一場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戰爭於1980年9月22日爆發,直至1988年8月20日結束。兩國相鄰,共同邊界綿延1200公里,長約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兩國南部的自然邊界。長期來兩國存在著邊界爭端,經常發生武裝沖突。另外,宗教也是兩伊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兩國雖然同屬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蘭教的什葉派。
編輯本段起因
長期以來,兩伊存在領土糾紛、民族和教派矛盾。1971年初,雙方發生邊境沖突。1975年在阿爾及利亞總統布邁丁的斡旋下,兩伊簽訂《國界和睦鄰條約》(即《阿爾及爾協定》),規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線為界,伊朗同意將克爾曼沙赫省的約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劃給伊拉克。兩國矛盾有所緩和,但未真正解決。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諾。1979 年2月,霍梅尼在伊朗執政後,兩伊關系急劇惡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稱要廢除邊界協定,雙方邊境沖突逐步升級。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伊朗政府強調要向所有伊斯蘭國家「輸出原教旨主義的伊斯蘭革命」,公開號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葉派「進行伊斯蘭革命」,推翻伊拉克現政權建立「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則支持伊朗境內少數民族如庫爾德族的民族自決要求。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隨著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邊界武裝沖突的加劇,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至此兩伊戰爭就全面爆發了。自從戰爭爆發後,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密切關注。
編輯本段戰爭爆發
伊拉克在從蘇聯獲得了很大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國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則提供了經濟援助。 另外,美國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經濟援助。自1985年起,美國在出售給伊拉克武器的同時也出售給伊朗。這引發了後來里根政府的伊朗門事件。
這場戰爭進行得十分慘烈。戰爭雙方都常常使用類似於一戰中的人海戰術攻擊。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劑在內的化學武器。盡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戰爭和使用化學武器, 國際社會對其並沒有施加太大的壓力。
1982年6月,伊朗發動的一系列反攻奪回了伊拉克在戰爭初期佔領的土地。伊拉克鑒於可能被徹底打敗,向伊朗提出休戰的建議。此時,伊朗試圖打垮伊拉克政權,因此拒絕了這一建議。這樣導致戰爭又進行了六年。
在此期間,西方海軍力量介入該地區,試圖保護海灣航道暢通。由此導致伊朗導彈攻擊美國斯塔克號護衛艦;以及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擊落伊朗民航客機,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喪生。
編輯本段停戰
1987年7月20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第598號決議,要求兩伊立即無條件停戰,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積極響應,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這項決議,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這項決議。在聯合國秘書長佩雷斯·德奎利亞爾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後,兩伊同意從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戰。這是兩伊從戰爭走向和平的重要轉折。戰爭結束時,兩國的分界線恢復到了戰前的情況。
編輯本段影響
兩伊戰爭前後歷時7年又11個月,是20世紀最長的戰爭之一。它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消耗戰,是一場對雙方來說都得不償失、沒有勝利者的戰爭。這場戰爭前,伊拉克的外匯盈餘近400億美元,戰爭結束時,它的外債是800億美元,其中400多億是欠西方國家和蘇聯的軍火債、300多億是欠其他阿拉伯國家的貸款。戰爭中,伊拉克的死亡人數是30萬、傷60萬,直接損失(包括軍費、戰爭破壞和經濟損失)是3 500億美元。伊朗也欠外債450億美元,死亡70萬、傷110多萬,僅德黑蘭就有20萬婦女失去丈夫;直接損失3 000億美元。戰爭使兩國經濟發展計劃至少推遲20至30年。
附:圖片為1988年8月20日,伊拉克居民慶祝兩伊於當日正式實現停火
㈩ 整個伊拉克戰爭期間,美軍所花費的軍費是多少
到今年9月,美國用於伊戰的開支累計將達6070億美元,2003年3月20日,以美國和英國為主的聯合部隊正式宣布對伊拉克開戰。澳大利亞和波蘭的軍隊也參與了此次聯合軍事行動。軍事行動是在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對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所發出的要求他和他的兒子在48小時內離開伊拉克的最後通牒到期後開始的。
聯合部隊是由12萬人的美軍部隊、4萬5千人的英軍部隊、2千多人的澳大利亞軍隊和200人的波蘭軍隊所組成的,除此之外還有大約5萬人的伊拉克反叛軍。他們是通過駐扎在科威特的美軍基地正式對伊發動軍事打擊的,並得到了海灣地區大量的空基和海基航空兵的支援。戰爭爆發大約三個星期之後,美軍順利進入巴格達市區,途中並沒有遇到任何頑強抵抗。伊拉克官員則突然消失,去向不明,大批伊拉克軍隊向美軍投降。之後巴格達和巴斯拉等伊拉克城市紛紛陷入無政府狀態,巴格達市內發生頻繁的搶掠事件,城市秩序陷入混亂之中,巴格達博物館遭到洗劫,上萬件珍貴文物失蹤,各地的大量古遺跡在戰爭中遭到破壞,有伊拉克民眾批評美軍並沒有努力維持巴格達的市內安全。 聯軍佔領伊拉克初期,由於結束薩達姆的獨裁統治,受到伊拉克民眾的廣泛歡迎。美軍進入巴格達時也曾被當地市民夾道歡迎。戰後,在美國及各國的幫助下,伊拉克經濟得到了恢復,但發展緩慢。失業人口龐大,居民生命安全和日常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目前針對美英的軍事佔領而進行的伊拉克游擊戰正風起雲涌,美國16萬佔領軍介入伊拉克內戰﹐深陷比越戰更難以自拔的泥淖﹐兵力緊綳﹐使美國無餘力對付其它挑戰。美軍陣亡人數於2008年已突破4000人大關﹐超過了9.11恐怖襲擊的死亡人數﹔三萬多人受傷﹐許多人留下殘疾﹐導致家庭破裂等悲劇。直接軍費支出五千億美元,這個數值正在直追美國在越南戰爭的總戰爭費用667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