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伊朗劇情片《小鞋子》和窮孩子
我喜歡在壓抑或悲哀的整體氛圍中尋找創作者心底的溫柔,讓我覺得世界並不那麼難。為將溫暖了我的這份柔情分享給更多人,這里介紹一部伊朗電影《小鞋子》。
導演兼編劇:馬基德馬基迪
英文名:Children Of Heaven
語言:波斯語(特別好聽!)
上映時間:1997年(伊朗)
這是一部劇情片。三年級的伊朗男孩,名叫阿里,出場時正看著鞋匠修補妹妹那雙破舊的粉紅色帶蝴蝶結的小鞋子,鞋底和鞋幫在腳掌內側開了。修完後,去蔬菜店幫媽媽買土豆,由於長期賒賬,老闆只賣他被當作殘品而丟在地上的丸子大小的土豆。買好後發現,小鞋子不見了。
阿里弄丟了妹妹唯一的小鞋子,家裡有的只是欠款,沒有鞋子的妹妹無法上學。
生在溫飽有餘的家庭的人,永遠無法真正理解貧窮帶來的難言的無助和絕望。
兄妹倆成了殘酷現實的體認者。他們默契地選擇將丟鞋一事對家長隱瞞,讓妹妹穿著哥哥的運動鞋去上學;一下學,妹妹需分秒必爭地邁開大步奔跑回家,把鞋子換給哥哥,哥哥又得奔跑到學校以免遲到被開除。三四條街的距離,對孩子來說特別遠;五六分鍾的時間,對孩子來說特別長。如果你小時候有過忘帶作業本而深感恐懼和焦急的經歷,那你或許能些許體會兄妹倆拚命奔跑時的心情。
從現實角度看這部影片的立意,在於呼喚資產階級和中產階級對第三世界貧窮現狀的同情和憐憫。但是導演馬基迪的精妙在於,他用更柔和的手法將現實包裹在伊朗乾燥而溫暖的陽光中了,使它並不尖銳或沉重,使它充滿了溫柔與善良。
個人最喜歡的橋段之一,是妹妹莎麗在一次奔跑回家的過程中,由於鞋子太大不合腳的緣故,一隻鞋子不巧掉進下水道里。導演用了一組快切鏡頭——隨著湍急水流快速遠去的運動鞋和追著鞋子踉蹌著奔跑的莎麗,以表現莎麗的無助、慌張、恐懼。當導演成功將觀眾帶入這個小女孩的情感,他安排這只小鞋子被一堆乾草擋住,但乾草和鞋子都淹在石板下,莎麗無論如何也無法將鞋子撈回來,趴在下水道邊絕望哭泣。這時,化身成一個陌生老爺爺的上帝來幫她了,很簡單——取出一支長棍捅開了乾草堆,鞋子順流漂了幾米。他對站在不遠處的另一人喊道:「嘿,幫忙停住那隻鞋子!」
影片中,這樣的上帝還有幾位。阿里因為連續遲到而被惡里惡氣的教導主任要求退學,正巧被阿里的老師碰見,老師則向主任保證阿里是一個好學的好學生,希望他能再給阿里一個機會;送湯給阿里一家的鄰居媽媽,阿里將湯轉送給另一戶老夫婦時,爺爺硬是塞了一把豆子給他作為謝禮;撿到了莎拉的金色自動鉛的女孩兒,雖然對這支筆愛不釋手,但仍毫不猶豫地把筆還給莎拉。撐起了兄妹倆的童年的,除了這些善人,還有他們的父母,多病但溫柔美麗的母親,嚴厲但為家庭竭心付出的父親。沒有這些善意,影片就只剩無窮盡的窘迫困苦和兄妹倆的心酸委屈。這就是我所謂創作者心底的溫柔。
這份溫柔還可見於阿里和父親到富人區打工的冒險。這是影片惟一兩處把貧富差距問題直接擺上檯面的描寫之一。阿里家所在的社區還是上個時代的建築,而就在狹窄的小巷和掉漆的木門旁邊,是現代化的都市高樓。父親帶著阿里為富人的院子做園丁工作,阿里和富人家的小公子無分貴賤地一起玩耍,為他排解了無人陪伴的寂寞;阿里的父親也因為工作努力而得到了慷慨的酬金,受房屋主人平等的對待。我們有理由猜測真實情況並不這么和諧。
撇開過程中的細節,這是影片的結局:原本的小鞋子永遠地丟失,阿里承諾莎麗的新鞋子沒有出現,阿里自己的運動鞋也在最後徹底報廢,事情沒有好轉,也看不到好轉的希望。這是發生在第三世界和其他貧困地方的每一天的事實。
我認識的從貧窮里走來的人,無論看起來多麼自如,其實心底里都藏著深深的自卑和哀苦;他不會願意看這部《小鞋子》,因為那會勾起某些回憶,太苦了。他寫的日記,是我看到過的最好的勵志小說。《小鞋子》很溫柔地講了一個苦澀的故事,將它柔化成美好的樣子,但它的美好是假的,那是無可奈何的苦中作樂。影片中的一個小橋段:莎拉和阿里玩吹泡泡時露出了美麗的笑容。但是,吹泡泡的快樂回憶不能成為她早晨醒來時,在腦中浮現的第一件事情,不會的;她在小小的房子里醒來,首先襲來的苦惱終究是鞋子的問題。真正快樂的孩子不應該像莎拉一樣成天幫母親做家務,而是像《One Day》中唱的那樣——「Our Children will play」。世界上有人在這樣那樣地活著,本身無可指摘,但我想,如果我們心裡有一個想要成為的樣子,那就應該去做。好出身的人,經常忘了要努力的理由,或原本也沒有。但如果我們心裡有一個想要成為的樣子,那就去做,可能或不可能的,請都去做,難的或不難的,請都去做。因為這里有個孩子,雙腳被困在消失的小鞋子中,渴望而無法邁出家門。可見有鞋子是一件多麼重要,多麼值得珍惜的事。
我是李元,寫影評和書評的。歡迎關注,謝謝。
❷ 世界室內五人制足球的規則
室內足球首先於1948年在巴西立足,然後擴展到南美洲、北美洲、歐洲、大洋洲,澳大利亞洲等地區。這些地區每年都舉辦聯賽。
室內足球有三種流派,即南美派、歐洲派、美國派。這三種流派都有各自的打法和比賽規則。國際足聯專門成立了一個特別小組以制定統一的比賽規則,並於1986年制定出了新的規則。1987年,國際足聯正式將「室內足球」』改名為「五人制足球」,並定於當年分別在西班牙、秘魯舉行五人制足球賽。比賽的目的是對新規則進行驗證,使其更加完善。1989年,國際足聯在荷蘭鹿特丹舉辦了第一屆世界室內足球錦標賽,有16個國家的16支足球隊參加角逐。結果巴西隊獲得冠軍。1992年,在香港舉行了第二屆世界室內5人足球錦標賽,中國首次派隊參賽,但在小組賽中便被淘汰出局。最終巴西隊蟬聯冠軍。美國從在決賽中以1∶4不敵巴西而屈居亞軍。西班牙以9∶6戰勝伊朗隊,名列第三,伊朗獲第四名。巴西隊9號皮門特爾獲金球獎,伊朗隊11號希拉濟以進17球獲金靴獎。
五人制足球賽是在一長25——42米,寬15——25米的長方形室內場地進行,球門高2米,寬3米。禁區線是拱型的,點球離球門6米。場地必須平坦、光滑、不帶磨損性,以木板或其他人造材料為宜。比賽必須採用標准4號足球。
每場比賽分上下兩個半場,每半場「凈」比賽時間30分鍾,上下半場之間體息10分鍾。每個球隊在每半場有一次要求暫停的機會,暫停時間為1分鍾。加時比賽則不設暫停,比賽時,雙方場上各有5名隊員(其中1名守門員),場下7名替補隊員。運動員只能穿帆布或軟皮運動鞋比賽,鞋底可以有膠粒。
比賽設主裁判1人,邊裁判1人。球出界,球員必須用腳罰界外球。而且罰球隊員的雙腳必須部分在邊線上或邊線外的地方,球就放在邊線上不動。球賽進行期間,可隨時換人,但必須在換人區進行,球員若有不檢點行為,將受黃牌警告或被紅牌逐出場。
室內足球賽也有間接、直接任意球或踢界外球、擲球門球、罰角球、點球等。雙方在規定的比賽時間內,如打成平局,則要互罰點球決勝負。
五人制足球賽在室內進行,主要特點是不受氣候影響。由於比賽場地小,因而對身體素質的靈活性、技巧性要求很高。所以,五人制球賽是一個比技術、比意識、比射門技巧的項目,是一個觀賞性很強的競技運動,而且易於開展。中國於1989年正式提倡開展這項運動,1995年年底,正式開展室內足球全國性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