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伊朗資訊 > 二戰德國對伊朗有什麼影響

二戰德國對伊朗有什麼影響

發布時間:2023-05-25 01:12:13

A. 二戰期間,為何蘇聯和英國要瓜分伊朗

伊朗的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在傳統上是英俄大博弈的主要角逐地,在1907年英俄協議後也被兩國視為禁臠,不容第三國染指。 二戰爆發後,禮薩汗宣布伊朗中立,但並未限制德國在伊朗的活動。即使蘇德戰爭爆發後,仍不接受一些有遠見的臣屬關於要伊朗宣布站到反法西斯同盟一邊的意見。蘇聯政府多次向伊朗要求取締德國特務的活動,而禮薩汗也並未採取必要的措施 。英國想要伊朗的石油資源,蘇聯想要伊朗的出海口,因為蘇聯的出海口都在北冰洋和北太平洋,南方沒有出海口。

二戰結束之後,1946年3月2日,當初英蘇和伊朗三國同盟條約規定的佔領時限到來。英國軍隊按照協議撤出了伊朗。在二戰結束之後,英帝國已經自在崩潰邊緣,佔領伊朗對英國確實沒有太多的價值了。但蘇聯這時已經看到了冷戰即將來臨,而自己撤出之後,巴列維政權肯定會被美國控制。所以蘇聯盡管在3月3日也撤出了自己控制的最大城市大不里士,但卻顯得非常不情願。他們以伊朗境內存在對蘇聯的安全威脅為由,撤軍行動進行的非常緩慢。而伊朗這時當然也得理不讓人,在美國的支持下,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抗議。但很明顯聯合國安理會是沒法對蘇聯這個常任理事國採取任何懲罰措施的,不過蘇聯還是感到了壓力,在3月24日答復會盡快撤出。當年4月,蘇聯和伊朗達成協議,伊朗許諾將其北部油田的開采權長期租借給蘇聯,5月蘇軍完全撤出了伊朗領土。

B. 二戰時期的伊朗是不是也親近納粹德國當時的巴列維王

我想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1.在二戰時期的伊朗與英美和蘇聯的關系都不錯,要知道伊朗的前身波斯是英國和沙俄的事理范圍。2.我記得應該是斯大林的要求吧,伊朗離蘇聯比較近,比較安全。3.伊朗遠離二戰戰場,在這里舉行會議比較安全。4.在二戰時期舉辦會議多數是在第三國或者是第四國舉行會議。

C. 美國盟友德國,為何對伊朗那麼好呢

從世界歷史來看,一般來說國家之間的關系那是愛屋及烏,也就是盟友的盟友,那基本關系很好,而盟友的敵人,那也基本是敵人。但是,這個也有例外,最典型就是德國,我們知道德國那是美國的小弟和盟友,而伊朗那是美國的死敵,但是德國為何對伊朗那麼好呢?真實原因有三點。

從伊朗 *** 革命開始,伊朗就成為了美國的死敵國家,尤其是伊朗人質事件之後,兩國更是走向了對抗,而且對抗的深度還非常深。為此,美國制裁伊朗長達40年時間,而伊朗對抗也陪敏有40年,到現在,兩國還是非常對抗,可謂是勢不兩立。

而德國從二戰後開蘆運枝始,就成為美國的盟友,至今德國境內還有大量的美國駐軍,兩國關系那是非常親密的。但是美國在制裁伊朗的時候,德國卻一直在幫助伊朗,不光購買伊朗石油,還對伊朗進行支援,給伊朗投資。

而且德國還不斷為伊朗游說,使得伊朗不被那麼封鎖,大大改善了伊朗的國際生存環境。可以說,如果沒有德國,那麼伊朗早就被美國給制裁趴下了。那麼問題來了,作為美國的盟友德國,為何卻要對伊朗那麼好呢?其實原因非常簡單,主要是三點。

第一,同宗同源。

伊朗和德國雖然遠隔千里,一個在歐洲一個在亞洲,但是兩國卻是同宗同源的國家。德國一直認為自己那是雅利安人最優秀的後代,是歐洲最強的雅利安人後裔。而伊朗也是如此,伊朗也是這么認為,伊朗認為自己是亞洲最優秀的雅利安人後裔,這一點也得到了德國的承認。所以,近代很早的時候,德國和伊朗就建立了非常好的關系,因為他們是同宗同源。

第二,歷史友誼深厚。

因為兩國的特殊的關系,所以整個近現代史上,伊朗那是力挺德國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伊朗堅定支持德國,為此遭受英國的打擊。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伊朗又是對德國鼎力支持,幫助德國,為此讓德國十分感動。這種歷史友誼頗有點像我國跟巴基斯坦的那種關系,所以兩國近代百年,其實有了良好的互動和感情基礎,這一點讓兩國至今保持更好的關系。

第三,德國對伊朗的需要。

對於德國來說,其雖然是美國盟友,又是高度發達的資本悄做主義國家,但是一直以來受到能源安全的束縛,以及國際市場的束縛。而伊朗不光市場廣大,而且伊朗還有豐富的資源,對於德國,伊朗甚至優惠價格提供石油等,伊朗那是對整個國家發展非常有好處的。

而相對的,伊朗對於德國也是很需要,因為西方的制裁,伊朗日子很難過,但是德國那是唯一的突破口了。所以兩國不光有一樣的基因,而且有深厚的友誼,還有現實中非常的需要,所以德國才會對伊朗這么好。

參考文獻:《伊朗史》、《德意志史》。

D. 波斯帝國在幾千年裡都經歷了什麼伊朗在二戰當中是一個怎樣的角色

我們都知道,古希臘文明是歐洲文明的起源,其次就是古羅馬帝國,最後才輪到如今西歐人的祖先日耳曼人。在長達數年前的文明進化史當中,有這么一個國家自始至終都伴隨著歐洲,坐看這一代代文明的興衰,自己卻一直屹立不倒,這個國家就是波斯。

"波斯"這個名稱其實是古希臘人給起的,他們一直認為自己是伊朗人。伊朗這個詞就是雅利安的意思,由於納粹的關系,雅利安成了一個反面詞。於是,大家用伊朗來稱呼這個國家。

公元前3000年左右,波斯人就建立起自己的文明。他們的主要敵人是亞述人,兩千多年來征戰不休。直到公元前553年,居魯士二世終於把波斯統一起來,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這就是古希臘稱呼的第一個波斯帝國。

古埃及和古巴比倫,都是被波斯帝國征服的。古希臘面對波斯帝國時,也只能勉強自保。在大部分時間內,很多古希臘城邦不得不對波斯臣服,才能換取平安。

從文明進化程度來看,波斯帝國是當時最先進的國家,中華文明還處在部落聯盟時,他們已經有了統一的帝國。在鐵器、騎兵等方面,波斯人都領先於其他文明。

但是,這種領先是暫時的,馬其頓崛起後,不但征服了波斯,還使其淪為落後和野蠻的象徵。西漢開辟絲綢之路後,波斯成了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從中獲取了巨大的財富。

唐朝時,波斯薩珊王朝遭滅國危機,繼承人卑路斯不遠萬里到唐朝求助,太宗婉拒,為安慰卑路斯,太宗在中亞(今阿富汗)設波斯都督府,任卑路斯為都督,次年冊封為波斯王,五年後卑路斯在長安去世。

中國有二十四史,波斯歷史的繁雜一點也不亞於中國。外來征服者和本土強權輪流統治這片高原,不斷上演著改朝換代的劇目。直到阿拉伯人把這里伊斯蘭化,最後由奧斯曼把伊朗帶入了近代社會。

俄國和英國對波斯有野心,從18世紀開始,直到二戰前,兩個列強蠶食了波斯的一部分領土,並各自在這里培養自己的勢力范圍。在一次大戰中,統治波斯的卡扎爾王朝非常軟弱,引起社會各階層的極大不滿。

1925年,英國人支持的軍官禮薩·汗推翻原來的卡扎爾王朝,建立巴列維王朝。1935年,禮薩·汗正式將國名改為伊朗。巴列維王朝是親英國的,世俗化程度很高,超過現代的很多伊斯蘭國家。

幾千年來,波斯一直站在歐洲文明的對立面,是野蠻的對象。用伊朗這個本名,就是為了與波斯切割,有利於融入國際社會。另一方面,當時歐洲盛行種族優越論,雅利安人種被抬到很高的地位。而雅利安原本就發源於伊朗高原,用這個名字,更有利於與德國搞好關系。

既然巴列維王朝是親英國的,為什麼又要和納粹走近呢?原因也簡單,巴列維想發展本國的經濟和軍事,擺脫列強的干涉。而英國雖然扶植過伊朗,但並不願意看到伊朗的強大。

納粹便利用這種矛盾,給予伊朗大量的援助。這樣一來,納粹可以得到伊朗的石油供應,更重要的是削弱英國在伊朗的影響力。如果能夠把伊朗拉上納粹戰車,那是最理想的。

禮薩·汗認為伊朗和德國都是高貴的雅利安人,如果能得到德國的支持,伊朗就有可能重新變成世界強國。可是,伊朗位於英屬印度和蘇聯之間,英蘇兩國怎麼能容忍伊朗變成自己的敵國?

在這樣的矛盾下,伊朗迎來了二次大戰。在大多數的印象里,伊朗似乎並沒有參加二戰,可事實上,英蘇兩國對伊朗發動過軍事打擊,以防止伊朗倒向德國。只是軍事行動僅用了四天,幾乎沒有引起世界的注意。

1941年8月5日,蘇聯紅軍進入伊朗北部。與此同時,英聯邦軍隊出兵佔領伊朗南部。8月25日至28日,英軍輕松粉碎了伊朗軍隊的抵抗,禮薩·汗辛辛苦苦建立的幾十萬軍隊毫無戰鬥力。國王不得不宣布退位,把王位交給兒子巴列維。伊朗徹底倒向盟國,與納粹斷絕了關系。

這才有了後面的德黑蘭會議,也算是伊朗對二戰作出的主要貢獻之一。另一方面,美英的援助物資,有相當一部分是通過伊朗運到蘇聯的,對蘇聯堅持抗德戰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戰後,巴列維王朝與美英都保持著良好的關系,直到1979年的伊斯蘭革命,伊朗從此成為美國的死敵。這也是美國幾十年來,不停攫取伊朗石油利益,不顧伊朗人民利益和呼聲的政策所造成的。這種單方面得利的外交政策,應該引起好好的反省。

E. 二戰中的伊朗,為何會被蘇聯與英國聯合夾擊

因為伊朗的地理位置太特殊了,誰都想要。

為了推翻里禮薩·汗的統治,英軍選擇不宣戰而突然發動進攻。 8月25日零時,蘇聯開始入侵伊朗。由諾維科夫將軍指揮的一支可容納2000人的蘇聯機動部隊越過亞塞拜然南部納希切萬地區的邊界河阿拉斯,進入伊朗領土。他們迅速佔領了馬庫和霍伊,然後一路向東進攻。面對蘇維埃的突然進攻,大多數沒有準備的伊朗部隊在營房中解除了武裝。為了威嚇伊朗軍隊和平民並放棄抵抗,蘇聯飛機在入侵伊朗的那天轟炸了大不里士,拉什特,第二天轟炸了德黑蘭郊區,為期兩天的空襲共殺死了83名伊朗平民和12名士兵。

F. 從「中立」到參戰的轉變

1939年3月, 希特勒吞並了捷克斯洛伐克。此後, 英法慌忙不迭地向波蘭、羅馬尼亞和希臘等歐洲小國提供安全保證, 並開始和土耳其進行緊急磋商。盡管土耳其對英法所作的種種承諾深表懷疑, 但在未來戰爭的走向鏈談尚難確定的情勢下, 仍和英法商談一項互助條約。由於歐戰的爆發和土耳其希望有一個觀察時期, 以便看看蘇德兩國對 它和英法的接近作出何種反應, 土耳其一直拖到 1939 年 10月才最終和英法簽訂了三國互助條約。

戰爭爆發後, 伊拉克於 1939 年 9月 5日與德斷交。但多數公眾輿論不贊棚弊碰成這一決定。民族主義力量認為伊不應倒向英國, 而應採取中立立場, 利用英國窘迫 其讓步, 在德國幫助下取得獨立。 隨著戰爭的擴大, 德國幾乎吞並了整個歐洲, 整個歐洲局勢對盟國極為不利。英國開始認識到 西亞在軍事上的重要性, 並決定先下手為強, 牢牢控制住兩伊。1941 年 4 月 1 日, 伊拉克陸軍推翻 了吉朗尼政府, 擁戴蓋拉尼上台, 組成新的「國防政府」。雖然蓋拉尼政府一再宣布繼續信守英伊條約, 與英國調整爭端, 但是英國還是決定動用武力推翻蓋拉尼政府, 恢復對伊拉克的控制。4 月29 日, 英軍從巴士拉向伊拉克軍隊發動進攻, 英國空軍也突然行動, 一舉摧毀伊拉克空軍主 力。英國的突然襲擊使蓋拉尼政府猝不及防, 伊拉克軍隊匆忙抵抗。 德國對英國在伊拉克採取的軍事行動甚感意 外。德國應拉希德·阿里的緊急要求, 決定自 1941年 5 月 12 日起, 派出 120 架飛機到伊拉克, 應付那裡的局面。德國通過敘利亞機場和土耳其 鐵路向伊拉克運去一批武器和軍用物資。但對伊拉克來說, 德國的援助只是杯水車薪。從後來的戰爭進程看, 德國主要考慮的是即將進行的對蘇作戰, 對伊拉克暴動, 德國沒有做好援助伊拉克的有效安排。

里賓特洛甫在 4 月 27 日致希特勒 的信中說: 「德國不應慫恿伊拉克政府對英國發動公開的戰爭, 伊拉克並沒有足夠的力量。 」 德國不過想利用伊拉克事件來牽制英國, 使希特勒即將發動的克里特島戰役以及進攻蘇聯的戰役更有 利於德國。英軍對伊拉克採取的軍事行動, 在以 後的戰爭中證明是至關重要的。這場軍事沖突只 進行了 13 天, 英軍佔領巴格達, 並完全控制了伊 拉克。實際上, 蓋拉尼政府沒有挑起與英國的事 端, 亦無意以武力來達到民族獨立的目的。在武 在沖突爆發前, 伊拉克也沒有和德意進行密謀, 策 劃起事。這次英伊沖突純粹是英國發動的。伊拉克新政府顧全大局, 積極投身於反法西斯戰爭, 1943年 1 月, 伊拉克向德、意、日宣戰, 成為西亞 國家中第一個參加盟國陣營的國家, 從而成為聯 合國的創始會員國之一。 英國解決了伊拉克事件後, 立即著手發動以 佔領敘利亞、黎巴嫩為目的的勒凡特戰役。二戰爆發後, 法國迅速潰敗, 敘、黎的法國殖民當局倒 向維希政權, 執行《德法停戰協定》。英國中東方 線的側翼出現嚴重危機。

德國的戰略意圖很明確, 先去高加索產油區, 繼而越過伊朗, 與非洲北部的德軍匯合, 然後進攻印度。這樣, 德國就 能掌握伊朗南部和伊拉克的石油, 乃至印度的豐富資源, 從而切斷大英帝國的生命線。此時, 蘇聯最為擔心的是, 如果蘇聯南部的高加索落入德國人之手, 整個蘇德戰場將出現對蘇聯更為不利 的局面, 而要守住南高加索油區的關鍵是伊朗必 須牢牢地控制在盟國手中, 因此, 盟國決定利用 「僑民」問題, 出兵伊朗。 戰前, 德國在伊朗的人員大致有 2000 人左 右。他們主要是分布在伊朗的發電廠、鋼鐵廠、紡 食品貿易、郵電等部門的技術人員和雇員, 也有法西斯間諜和暗探。二戰爆發後, 伊朗的親卜檔德「中 立」政策, 使這群「僑民」在伊朗的活動更為猖獗。 德軍在蘇德戰場初期的勝利, 使伊朗統治集團中 的一部分人主張在德軍越過高加索山脈後, 拋棄 中立, 加入德國一方。

從盟國的戰略大局看, 控制伊朗顯得十分必要。首先是確保向蘇聯運送戰略物資的需要。當 時蘇聯急需盟國提供武器裝備, 而在所有供應線 中, 只有經伊朗運往蘇聯的路線最為安全可靠。 其次, 必須保證伊朗南部油田的生產和供應, 以應 戰爭之需。再次, 及早遏制住伊朗統治集團的親 的傾向, 防範於未然。伊拉克事件使英國下決心 動手控制伊朗。蘇聯對伊朗局勢也不放心, 但 是, 對動用軍事手段解決伊朗問題則猶豫不決, 主 要是擔心分散抗德兵力。在英國的勸說下, 蘇聯 同意共同出兵伊朗。英蘇多次照會伊朗, 要求伊 朗政府立即斷絕與德國的一切關系, 並驅逐在伊 朗的所有德國人。伊朗認為, 驅逐德國人違反了 伊朗奉行的中立政策, 予以拒絕。1941 年 8 月 25 日凌晨, 英蘇分別從南北向伊朗發動進攻。27 日, 伊朗親德的曼蘇爾內閣被迫辭職, 組成了以福 魯吉為首的新內閣。這場戰爭歷時僅 3 天, 英蘇 完全控制了伊朗。

1942 年 3 至 4 月, 伊朗先後與 維希政府和日本斷交, 1943 年 9 月對德宣戰, 1945 年2 月 28 日對日宣戰。 土耳其問題是盟國最為頭痛的事。1940 年 5 月, 德國在西線發動大規模進攻後, 土耳其政府只 是輕描淡寫地發表了一個毫無實質性內容的聲 明。6 月 13日, 英法正式要求土耳其與義大利斷 交, 為英法軍隊提供各種方便, 並關閉黑海海峽, 禁止軸心國船隻在那裡通過, 但遭到土外長薩拉 若盧的婉拒。在歐戰爆發一年多後, 土耳其仍保 持「中立」。1941 年春, 巴爾干戰事一觸即發, 圖 耳其不得不在德、英、蘇之間「走鋼絲」。另一方面 和與德國極為接近的保加利亞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以換取德國不入侵土耳其的保證; 另一方面又 向來訪的英國外交大臣艾登承諾, 一旦有必要, 圖 耳其將毫不遲疑地參戰。蘇德戰爭爆發後, 土耳 其立即宣布在這場沖突中保持中立。但對德軍的 屢屢得手, 土耳其便採取明顯的親德仇蘇立場。但到 1943年初, 當德軍在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慘遭 失敗後, 土耳其迅速調整自己的外交方針, 開始和 蘇聯親近。此時, 英國開始試圖拉攏土耳其參戰, 以實現丘吉爾的「巴爾干方案」。在丘吉爾的勸說 下, 美國也表示希望土耳其參加對軸心國的戰爭。 土耳其以恐遭德國報復為由, 對此沒有明確表態。 盡管土耳其的態度已很明顯, 而美國也無意在地 中海地區發動大規模戰爭, 並在蘇聯的敦促下, 越來越傾向於盡早在法國的北部開辟第二戰場。

但丘吉爾仍醉心於他的「巴爾干方案」, 極力想促 成土耳其的早日參戰。在美英對土參戰表現出不 同態度時, 蘇聯卻一直保持沉默。只是到了 1943 年10 月, 蘇聯才要求土耳其立即參戰。12 月 4隻 6 日, 羅斯福和丘吉爾與土耳其總統伊諾努在開 羅進行會晤, 蘇聯改變讓土耳其參戰的態度, 故事 參加此次會晤。會上, 丘吉爾力勸伊朗努總統, 但 土耳其仍拒絕直接參戰, 只同意盟軍使用它的空 軍基地。1944年 6 月 23 日, 在美英的壓力下, 土耳其才最終於 8 月 2 日宣布和德國斷交, 1945 年 1 月 6 日與日本斷絕外交和經濟關系。土耳其不 出一兵一卒, 不費一槍一彈, 即得以躋身於戰勝國 的行列, 這固然使美英感到不快, 更使蘇聯大為惱 火。

G. 英法德為何極力維護伊朗,甚至不惜得罪美國他們到底有啥關系

從二戰後的歷史來看,歐洲的英法德等國,基本上都是超級大國美國的小弟,對外政策上基本上都聽美國的。最典型的前段時間對俄羅斯的斷交,都是跟美國一起行動,對於敘利亞戰爭,也是一起行動。而現在很奇怪的是,英法德現在卻極力為了伊朗甚至不惜得罪美國,為何會如此呢?他們到底跟伊朗有何關系?其實這三點才是真實原因。

最近伊朗核問題鬧得沸沸揚揚,美國直接拍拍 *** 走人,直接不管了,退出核協議。照理說,老大都退出去了,英法德等小弟應該緊跟老大的步伐直接退出去才對的。

但是,我們看到英法德不但沒有退出,反而還在極力的維護伊朗。而且他們跟伊朗打得火熱,不惜得罪美國也要保住伊朗。

這讓人不免聯想到當年的利比亞,美國開打後,其他國家都是落井下石。而放在伊朗卻是完全另外一跡襪液個場景,這到底是為啥呢?英法德跟伊朗到底是啥關系?其實這三點是核心原因。

第一,經濟利益。

伊朗是 *** 世界舉足輕重的大國和石油大國,資源豐富。在 *** 革命後,美國的資本被徹底趕出伊朗,但是英法德等西方國家的企業卻在伊朗有大量的經濟利益和投資。

最典型的伊朗讓英法德等入股了伊朗的石油天然氣產業,存在巨大的經濟利益。美國因為沒有任何的損失自然可以拍拍 *** 走人,但是英法德卻是實實在在的損失者,他們當然不會願意了。一旦伊朗核協議徹底廢除,那麼戰端再起,英法德還不損失慘重啊。

第二,歷史教訓。

美國在中東搞事,從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到敘利亞戰爭等等,美國自己絲毫無損,但是臨近的歐洲卻損失慘重。尤其是貿易損失,還有難民問題,中東一打仗,都形成慣例了。

大量的難民偷渡到歐洲,成為歐洲最頭疼的問題。而伊朗那是中東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一旦戰好中亂,對於歐洲的沖擊比敘利亞不知道大多少倍,姿物所以這一點英法德心知肚明。

第三,能源關系親密。

伊朗是個很聰明的國家,在蘇聯解體後,伊朗雖然得罪了美國,但是卻跟俄羅斯,德國,法國發展了良好的關系。伊朗更是成為德國和法國的親密朋友,貿易頻繁,因此在很多公開場合德國和法國都支持伊朗。

而且伊朗是德國,法國等的能源生命線,伊朗不惜以石油,天然氣來換取他們的支持,因此,這種利益關系比較可靠。伊朗一旦被美國打,那麼德國、法國損失慘重,歐洲的能源利益也受損,所以,這才是英德法不惜得罪美國也要保護伊朗最根本的原因。

探究歷史真相,發現背後故事!對待歷史,必須較真!更多精彩請關注【】

H. 二戰時德國英國蘇聯爭霸,是如何殃及伊朗的

1943年,美英蘇三巨頭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會議,期間的一個主要議題就是肯定了伊朗「在反對共同敵人的戰爭中所作出的貢獻」,僅憑這一點就可以斷定伊朗肯定不是德國所在的軸心國。而就在兩年前的1941年,英國和蘇聯聯合出兵伊朗,沙阿(「國王」的意思)被逮捕,大批在伊朗工作的德國人被流放,此外伊朗的通訊和鐵路也被全面控制。這些行為顯然已經與對待敵國沒有太大分別,那麼作為反法西斯同盟的中堅力量,英國和蘇聯為什麼要入侵伊朗呢?

伊朗大部分領土位於伊朗高原,面積約164.5萬平方公里,對波斯灣其他國家有居高臨下的優勢。約在公元前2000年前後,雅利安人不斷滲入波斯高原,與當地民族融合,形成波斯族。

嚴格來說,「伊朗」這個名字問世於1924年,此前這個國家一直稱為「波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英國對波斯的滲透程度日益加重,這使得當時波斯的精英階層對英國極度反感。1924年禮薩·汗通成為波斯新一代沙阿,同時將國名從「波斯」改為「伊朗」。禮薩·汗上台之後大刀闊斧地進行世俗化改革,短短十年之後便將伊朗從一個軍力一般的國家變為極具影響的中東大國。對禮薩·汗而言,最大的威脅仍舊來自外部,而且確切地說是來自英國和蘇聯。

此前在英國的壓力之下,英國享有伊朗在軍事、關稅和財政方面的控制權,不過禮薩·汗始終對該協議置若罔聞。蘇聯則是因為雙方在 歷史 和領土問題上存在太大分歧,蘇聯對高加索的蠶食和滲透使伊朗不得不擔心自己西北部領土的安全。在這種情況下,伊朗決心引入德國的勢力來平衡英蘇的威脅,很快德國航空公司取得伊朗全國郵政運輸特許權,德國公司承包了伊朗北方鐵路修建工程,甚至伊朗國家銀行經理也由德國人充任。

當時二戰已經迫在眉睫,伊朗的舉動自然引起英國和蘇聯的警惕,不過這些並沒有擋住德國和伊朗繼續走向親近。後來伊朗的軍工製造也由德國人插手,數千德國專家夜以繼日地幫助伊朗開發火炮、步槍和手槍,德國成為伊朗學生留學的首選對象。二戰爆發後,德軍直逼高加索,蘇聯危在旦夕,而就在此時伊朗宣布限制蘇聯使用己方境內的鐵路運送來自英美的軍援,如此一來英國和蘇聯憤怒了。

結果就是英國和蘇聯聯合出兵,雙方從南北兩個方向攻入伊朗。他們將大量的德國人抓捕並流放,西伯利亞和澳大利亞成為這些俘虜的最終歸宿,禮薩·汗則被迫宣布退位。所幸當時德國的戰爭威脅迫在眉睫,英蘇沒有多餘的精力直接管控伊朗,於是在英國、蘇聯和美國的首肯下,禮薩·汗之子巴列維成為新一代沙阿。此後伊朗與英蘇簽訂條約,兩國保證在對德作戰勝利之後半年內從伊朗撤兵,不過事態的發展顯然沒有預想的順利。

圖-伊朗風景

二戰結束之後,英國如約撤出伊朗,但蘇聯卻遲遲不肯動身,超過17個師的20萬蘇軍就這樣長期駐扎在伊朗西北部。在此期間,蘇聯人在當地扶植出一個「伊朗人民黨」,妄圖將伊朗西北獨立出來,但這樣必然會招致美國的反對。後來杜魯門直接施壓,如果蘇聯人再不走,美國就將採取敵對行動。眼見美國人占據著世界GDP的一半以上,手中又有原子彈,於是在1946年5月蘇軍正式撤出伊朗。

I. 第二次中東戰爭對英美關系造成的影響

略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英蘇關系

湖南邵陽師專政史系 曾維君

德國法西斯入侵英國盟國波蘭,又挑起蘇德戰爭,促使英、蘇先後加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來,開始了英蘇兩國在二戰期間的新關系。由於休戚相關的利益,出現了兩國關系史上短暫的「蜜月」,其特點是:既合作又斗爭,在合作中有斗爭;既協調統一,又矛盾分歧,在統一中有矛盾,但以夥伴合作關系為主。其矛盾隨著戰爭進程而變化,大戰末期愈演愈烈,從而形成戰後的「冷戰」關系。本文擬就英蘇戰時的關系作一簡要論述。

一、共同的敵人、相同的命運,奠定了英蘇合作的基礎。為了戰勝法西斯;兩國間進行了廣泛的協作與配合。

二戰初期,希特勒利用蘇聯與西歐國家之間的不和,通過「閃電戰」方式,迅速佔領了歐洲十餘個國家,直至威逼英、蘇心臟——倫敦、莫斯科。這樣,英蘇面臨著共同的選擇:要麼被法西斯打敗,要麼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德國。德蘇開戰當天,登基伊始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就表示,鑒於國難當頭,英國要義不容辭地援助「俄國的危難」。因此,以德蘇戰爭為契機,為了挽救民族危亡,維護自身利益,英蘇相互放棄了一戰後久有的敵視態度,以打敗法西斯、重建世界和平為目標,進行了廣泛的戰時合作。表現在:

(一)經濟上力所能及的相互援助。

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當天晚上9時,丘吉爾在廣播中聲明,英國將給予蘇聯以「任何經濟和技術上的援助,只要我們能辦得到和對蘇聯有利」⑴。次日,丘吉爾審時度勢,果斷指出:「我們將盡一切力量幫助俄國與俄國人民。⑵」旋即雙方舉行了協商、洽談。1941年7月12日,英蘇在莫斯科簽訂了《關於對德作戰中聯合行動的協定》,雙方保證在對德戰爭中相互給予各種援助和支持。同年8月中旬,雙方又達成貿易貸款和支付協定,英國向蘇聯提供了急需的軍用物資、一次性貸款1千萬英鎊,而蘇聯則向英國提供了短缺的原材料,以助其擴大軍工生產。到該年底,英國在力所能及范圍內向蘇聯提供了669架飛機、487輛坦克及其他武器,並與美國一同向蘇聯供應了價值約10億美元的各種物資150萬噸。到1943年底,英國向蘇聯共提供了1.877億英鎊的援助。

史學界過去認為英國對蘇援助甚少,不及美國,因而無足稱道,而筆者則認為二戰期間的英國援蘇意義非能等閑視之。

其一,英對蘇援助不及美國,這是由其實力決定的,但英國提供的援助卻是自覺主動、力所能及的。當時,大英帝國危機四伏,英倫三島朝不保夕,對蘇援助必然受到限制,但其援助卻富有誠意。1941年秋,英國供應部官員哈羅德·麥克米倫說:對蘇援助是「我們的聖經」,「我們保證兢兢業業、逐字逐句地予以執行」⑶,表明了英譽山國援蘇的原則立場。1942年上半年,丘吉爾演說時坦率表敗虛枯示:「如果考慮到俄國為消滅希特勒、為我門共同的事業所做出的一切,我們為俄國所做的事太少。⑷」丘吉爾的歉疚之情表明了援蘇的誠意,但卻感到力不從心,因此,英國便設法促成美國對蘇更多的援助。美國1942—1943年對蘇440萬噸物資援助計劃的成行,就是由於英國堅持的結果。且在美國實施對蘇聯一千多萬噸物資援助時,英國克服重重困難,承擔了運輸、護航的主要責任,貢獻非小。

其二,英察洞國援蘇更堅定了蘇聯抗德信心,促成了蘇聯與英國關系的改善,有利於世界反法西斯聯盟形成。在美國參戰前,英國援蘇消除了蘇聯對西方持有的深刻的不信任感,這種援助不僅解決了蘇聯前線的部分急需,更促成其與倫敦諸國流亡政府關系的改善。同理,互援是雙方力量與信心的支持,對於雙方堅決不妥協的對德斗爭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政治上磋商協調達成諒解與合作。

大戰期間,兩國以求同存異為原則,通過首腦或政府要員間的溝通、會晤、磋商等方式,共同策劃了打敗法西斯的方略,實現了兩國政治關系的轉折和發展。期間,僅斯大林和丘吉爾間的往來信件就達504件⑸。在1941年7月簽訂的《英蘇關於對德作戰聯合行動的協定》中,雙方保證不單獨對德停戰或媾和,直至徹底擊敗德國,這成為兩國關系的轉折點,標志著英蘇結成了事實上的反法西斯同盟。同時,由於蘇聯轉入反法西斯洪流並成為事實上的抗德中堅,加上英美的協調,流亡倫敦的九國政府也迅速與蘇復交。同年9月,英蘇等11國在倫敦舉行同盟國家會議,共同聲明遵循旨在維護和平、正義,徹底摧毀納粹的《大西洋憲章》的原則。這樣,由於包括英蘇在內的盟國的共同努力,反法西斯的戰時大同盟得以形成,它體現了英蘇及諸盟國的共同意志,也成為戰時合作的大舞台。此後,英蘇政治協商不斷加強,1942年5月下旬莫洛托夫應邀訪英,簽訂了有效期為20年的《英蘇同盟合作互助條約》,它規定:兩國在對德作戰期間互相支援,非經雙方同意,不得單獨締結任何協定或和約,初步達成了開辟第二戰場的協議,並約定戰後共同行動保衛和平。這一條約加強了兩國的政治團結,其國家關系得到了空前發展。之後,通過1943年10月的莫斯科外長會議、同年的德黑蘭會議,兩國關系得到了鞏固,表明英蘇等「盟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鞏固和持久了」⑹。更為可貴的是在整個戰爭中,兩國始終遵循了通過協商解決分歧、促進合作的原則,第二戰場的開辟、聯合國的組建、懲辦戰犯、德國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波蘭重建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先後在德黑蘭會議、雅爾塔會議及波茨坦會議上得到了解決。盡管當中亦有不快及至齟齬,但能求同存異,奠定了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基礎。

不僅如此,英蘇還就有關實質利害沖突問題理智地達成妥協。如兩國首腦在1944年10月通過談判就巴爾干勢力劃分達成了秘密協定,即英國在南斯拉夫、匈牙利享有50%、在保加利亞享有25%、羅馬利亞享有10%、希臘享有90%的影響,其他部分歸蘇聯享有。這反映了雙方在巴爾乾地區的軍事平衡,但這種平衡是在蘇軍已進駐羅、南的情況下做出的讓步。丘吉爾認為是蘇聯給予英國的「特別的誠意」,「信守自己的義務」⑺的表現。因之,英(美)蘇合作實現了共同的戰略目標,不因矛盾打破戰時合作。

(三)軍事上較密切的戰場配合。

德蘇開戰後,英國即從海上加強了對德國的封鎖,組織北非戰役,打擊法西斯的北非力量。1941年冬,德軍猛攻莫斯科,銳不可當,莫斯科岌岌可危。北非英軍為了配合蘇軍行動,迅即向利比亞德意軍發起「十字軍行動」,促使莫斯科的部分德軍移師地中海,隆美爾非洲軍團又深陷利比亞沙漠之中,從而減輕了蘇軍壓力,使莫斯科絕處逢生、化險為夷。尤其是1942年秋的阿拉曼戰役與斯大林格勒會戰密切配合、相互照應,沉重打擊了德國法西斯。英軍還參加了西西里島戰役及對義大利南部的進攻戰,對於肅清德意北非軍隊、促使義大利退出軸心國,以分散牽制德軍起了重要作用。1944年,英美盟軍諾曼底登陸成功,使德國法西斯處於腹背受敵態勢,有力地促進了蘇軍的反攻進程。同樣,對於蘇軍而言,盡管主要是在本土作戰,但它抗擊的是最凶惡的法西斯——德國,牽制了德國法西斯軍隊主力,因此,對英國無疑是直接和最有力的配合與支持。「這場戰爭使英國無論在宗主國,還是在中東,都有了必要的喘息機會,以便整頓自己的武裝力量」⑻,使英倫三島在不列顛之戰後能「風平浪靜」。大戰後期,蘇軍以風卷殘雲之勢橫掃東歐德軍,消滅了德軍有生力量,配合了第二戰場的成功開辟,使英美軍隊迅速推進德國腹地,對於最終摧垮法西斯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雙方上述積極舉動及重大勝利的獲取,英蘇首腦曾互相予以熱烈的贊賀和高度的評價。

英蘇軍事配合不僅表現在軍事行動上,而且還表現在戰略方針的制定、重大軍事行動的統一籌劃部署上,如英蘇美三國外長曾共同擬定、謀劃過擊敗德軍的計劃。篇幅所限,這里不再贅述。

總之,合作是英蘇二戰期間關系的主流,由於合作而加深了理解與信任,由戰前的對手轉為盟友,形成了堅不可摧的反法西斯力量。

那麼,英蘇社會制度與意識形態各異,積怨已久,為何能在大戰中共釋前嫌,攜手合作呢?其根本原因是由於它們同軸心國之間的不可調和的矛盾所致。就蘇聯方面而言,德國的背信棄義,撕毀了簽訂還不到兩年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使蘇聯不得不重新審視其二戰初期的外交,終於對西方民主國家有了新的認識,並意識到法西斯是不共戴天之大敵,大戰是民主與專制的殊死大搏鬥。為了扭轉德軍閃擊下被動挨打的局面,最大限度地爭取盟友,孤立並打擊法西斯,蘇聯願意且必須與英國等合作互助。特別是就英國方面而言,援蘇對其「命運」更為重要:首先,德蘇戰爭爆發時,德國佔領了歐洲大部分地區,震醒了英法綏靖政策的迷夢,使大英帝國面臨著德國法西斯的全面挑戰;德國入侵利比亞,對大英帝國中近東殖民地和海洋交通線造成了直接的威脅;德國同時還加強了對伊朗、伊拉克的經濟滲透與侵略,形成了對英國勢力范圍的全面爭奪;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擴張,危及了英國亞太地區的殖民地與自治領……帝國大廈行將傾覆。丘吉爾清醒地看到了這一點,感到處於危如累卵境地的英國,應該利用德軍主力遠離英國的有利時機,加強本土和中東防禦;同時通過援助蘇聯、鼓勵蘇聯的對德行動,以牽制德軍,防止德國打敗蘇聯後再揮戈西進,直搗英倫三島。其次,援蘇有助於維持英蘇戰時同盟,冰釋蘇聯自30年代後期集體安全努力失敗後對以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深重顧慮和敵對態度。再次,可以一箭雙雕:一方面可利用蘇聯力量擊敗德國,掘法西斯之墓,減少英國的犧牲;另一方面可使蘇聯在對德戰爭中削弱,「躺在手術台上」,從而為英國繼續執歐洲大陸之牛耳,乃至主宰世界事務掃除障礙。因而,英國主動援蘇,甚至亦不惜作出犧牲、付出代價。深諳韜略的丘吉爾真切地道出了其援蘇主旨之一:「這是我們的責任和為了我們的利益的事。」⑼

二、不同的國家利益與戰爭目的,決定了英蘇之間的分歧與矛盾,其緩急程度隨著二者所受威脅之變化而變化。

蘇聯參加二戰的目的是:打敗德國法西斯,捍衛國家獨立和領土完整,建立有利於自身的戰後安全體系。英國參加二戰的目的是:鏟除德國法西斯,借機削弱社會主義蘇聯,重振大英帝國雄風,建立以英國為主宰的歐洲新秩序。二者在打敗德國法西斯這點上是共同的,這是攜手合作的前提和動力。但二者國家利益不同,意識形態有別,積怨已久,陳見頗深,因而在其合作的統一體中,不可避免地存有矛盾與分歧。隨著戰爭主動權移至盟國手中,矛盾也初顯端倪,待勝局已定,矛盾亦愈演愈烈。反映在盟國三強中,在一些利害沖突上,英國或單獨或聯美抗衡蘇聯,從而播下了戰後不和的種子。具體表現在:

(一)關於第二戰場問題。

開辟第二戰場是對德作戰之需要和英美應盡之義務。面對德軍的凌厲攻勢,蘇聯在1941—1942年間強烈要求並一再敦促英美盟國開辟第二戰場,以減輕蘇軍壓力,加速對德戰爭的勝利。對此,英美均以各種理由拒絕,直至1943年底的德黑蘭會議上,三方才達成於1944年夏天實施的協議。但在登陸選址上,英國又與蘇、美相左,反對蘇聯主張、美國同意的從歐洲西岸登陸的作戰方案,單獨炮製了所謂「打擊鱷魚腹部」的「巴爾干方案」,旨在先於蘇軍進入巴爾干。第二戰場的遲延開辟固然有其客觀原因,但不可否認受制於英美的政治戰略:蘇聯是英國強大的政治宿敵,其在戰爭中所顯示出來的巨大力量使英國憂心忡忡,它認為蘇聯必定成為威脅它戰後左右歐洲大陸的最大障礙。因此,英國指望蘇德相互廝殺,兩敗俱傷,從中保存自己實力,以獲取戰後有利的國際地位。「巴爾干方案」更反映了戰後英國要稱霸歐洲的意圖:希望打進巴爾干後可以跟南、希、土及中東、北非連成一氣,保住東南歐勢力與東地中海及中東的傳統利益,以使從博斯普魯斯海峽,經地中海,到蘇伊士運河,達遠東的大帝國生命線,牢牢控制在英國手中。因為英國的這一如意算盤,也將損害美國的戰後利益,故美蘇聯合抵制,使該方案流產。

「英國人和美國人非常精明,直到他們認為軍事行動的時機已經成熟,才渡過英吉利海峽,在諾曼底登陸」⑽。1944年上半年,當蘇軍向西推進,席捲東、中歐時,英美盟軍馬上開辟了第二戰場,並迅速向西歐強攻,旨在打敗德國後,「佔領更多的地盤」⑾。二戰甫停後,英以所佔地盤與蘇聯討價還價,這一「冷戰」事實證明英國始初削弱蘇聯的動機。如同斯大林指出,英國在第二戰場問題上的態度,是其自拿破崙戰爭以後,無力隻身介入歐洲事務,便採取先讓別人打,待大局已定,再安穩介入,坐享其成的策略。19世紀晚期的德國首相俾斯麥也曾一針見血地指出:「英國的政策永遠是這樣:在歐洲大陸上找一個用自己的拳頭去保護英國利益的傻子。」⑿二戰中英國的對蘇外交仍受這種半個多世紀以來政策的影響。

(二)關於對德國處置問題。

首先,在分割方案上雙方分歧相距甚遠:英國始初只主張魯爾、萊茵國際化,將南德與奧、匈等中東歐國家建立一個多瑙河聯邦;蘇聯則堅持對德進行分割佔領,主張使德國成為非工業的農牧業國家,以防德國的再生與東山再起,消弭其安全的隱患。在莫斯科三外長會議、德黑蘭會議與1944年丘吉爾訪蘇時,英國一再拋出自己計劃,均遭蘇聯否決。雅爾塔會議上,英國新拋出的消極分割方案與蘇聯的積極分割方案直接頂牛。因此時大戰指日可勝,英國已在考慮如何利用未來的德國對付戰爭中不斷強大起來的蘇聯了,正如美國外交家波倫指出的那樣:丘吉爾覺得「歐洲需要一股力量來消除蘇聯的勢力,實際上是贊成讓一個統一的德國和法國擔當起這項任務」⒀。後因德國投降在即,戰局已定,分割之勢不可逆轉,雙方才認定了分區佔領的事實。

其次,圍繞德國的賠償問題,蘇聯謀求德國最大限度的賠償,以避免像20年代那樣,不但對德制裁不力,反使德國經濟迅速復活,因而,蘇聯提出德國賠償200億美元,並應享用一半,其中10%-15%應從西方佔領區獲取。英國雖也期望獲取賠款,但反對蘇聯方案,它唯恐把沉重的賠款強加給支離破碎、千瘡百孔的德國,會引起革命、社會騷亂,更不願蘇聯獲利太多。為此,斯大林與丘吉爾在雅爾塔會議上發生舌戰,在波茨坦會議上相互指責乃至嘲諷,後經討價還價才達成妥協。但是,德國問題一直成為戰後蘇與英(美)矛盾、「冷戰」』的焦點之一。

(三)關於波蘭問題。

波蘭淪亡後,其國土分別被德蘇佔領大戰後期,波蘭的復國與重建被提到日程並成為盟國關注的焦點,蘇英尤甚。蘇聯總結歷史經驗,認為波蘭是其安全帶上關鍵的一環,極力謀求以使波蘭成為自己防德的屏障,避免在未來的戰爭中再度成為德國直接進攻的目標。斯大林認為,「波蘭應當是強盛、又友好」的蘇鄰,他想以德國領土為代價換取蘇聯東方戰線的合法化,並認為:「這關繫到俄國的重大利益。⒁」而英國卻「希望看到波蘭成為一個對抗蘇聯的『歐洲鬥士』,或至少不依附蘇聯」⒂。可見雙方戰略大相徑庭。因此,圍繞波蘭問題英蘇經過多次談判,針鋒相對,鴻溝頗深。其中波蘭領土與政權問題是矛盾的核心。關於重建後的波蘭政府.英國只承認流亡政府,詆毀、抵制蘇聯境內的臨時政府,而蘇聯則堅持由其支持和卵翼下的臨時政府為基本力量組建政府。雙方不可更改的態度在雅爾塔會議上充分展現。關於波蘭東西疆界問題雖達成妥協,但關於其西部疆界劃分,以尼斯河的東端或西端為界,仍各自固執己見,互不相讓,成為一個歷史懸案,使得波蘭疆界問題又成為自18世紀以來騷擾歐洲的一個不安定因素。

上述英蘇在德、波問題上的矛盾,從根本上反映出兩國不同利益與戰略目標。諳熟政治韜略的丘吉爾深深懂得:歐洲是大國爭霸的重點,英國未來的爭奪對手必定是蘇聯,要使對蘇競爭取得優勢,確保英國在歐洲的盟主地位,必須窮其所能,遏制蘇聯在東歐的勢力,因而在地理位置上對抗的起點越靠近東歐越好。1942年10月,丘吉爾在致外長艾登信中說:「我們必須承認:我的思想主要在歐洲,恢復作為現代國家和文明之母的歐洲的光榮。假如俄國的野蠻主義蹂躪了歐洲古老國家的文化和獨立,那將是一場不可估量的災難。⒃」其與蘇聯爭奪歐洲的野心躍然紙上。「霸王計劃」實施後,英國急切想闖進中歐、遏制蘇軍,連羅斯福也承認英國「迫切地想打進中歐,使紅軍無法進入奧地利與羅馬尼亞,假如可能的話,甚至連匈牙利也不讓紅軍進入」⒄。這是世人皆知的事。那麼,蘇聯謀求東歐的勢力范圍,是想利用其在戰爭中膨脹的實力向歐洲心臟地區伸展,進一步拓寬勢力范圍,以便在與英等西方國家的未來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因而在德波問題上,蘇聯原則堅定、態度強硬。德波問題成為戰後冷戰的「潛因」。

(四)對伊朗和阿富汗的爭奪。

1941年8月,蘇英軍隊分別從北南對伊朗實行軍事佔領,並迅速肅清伊境內德軍力量,以打通一條通往蘇聯的軍事物資補給線。10月,雙方又共同努力進軍阿富汗,驅逐了軸心國勢力。此後,又成立了中東補給中心(The Middle East Supple Centre),統一協調、管理、籌劃和解決中東補給。但蘇聯出於國防安全需要,還欲使南鄰的土耳其、伊朗受其卵翼,因而對其伊朗北佔五省實行文化政治合二為一,加強軍事控制,使之「納入他們安全體系的『鐵幕』之內,對英美文武官員接替上述地區,甚至是為了辦理與共同的戰略部署密切相關的事務,都面有難色」⒅。英國則千方百計試圖沖破蘇聯豎起的「鐵幕」,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前,一再拒絕通過伊朗給蘇聯援軍,企圖借機取代蘇聯控制伊朗。此後,雙方形成僵持之勢,並針鋒相對地角逐伊朗的石油開采權,這些都預示了戰後雙方化玉帛為干戈的「冷戰」關系。

綜上所述,共同的命運、別無選擇的戰爭處境,促使英蘇二戰中的全面合作;而不同的戰略利益使兩國又矛盾斗爭。法西斯大敵當前,民族存亡攸關的現實使合作成為主導,成為任何一已私利不能打破的主流。二戰中的英蘇關系說明:不同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的國家,在共同的。根本利益的選擇上,可以求同存異、攜手合作、平等互助、互利互惠;但是民族利益、國家利益始終是高於一切的。在現代國際關系中,合作只能以平等、互惠為基礎,不允許搞大國沙文主義、霸權主義。這也許是當前我國在對外開放中以資借鑒而不可忽視的。

注釋:

⑴⑻1941年6月23日《泰晤士報》。轉引自秦衡允等譯,[蘇]費·格·特魯斯基:《英國現代史》,三聯書店1979年版,第349頁。

⑵⑹⑼方連慶主編:《現代國際關系史》(1917—1945),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第466、471、555頁。

⑶麥克米倫:《戰爭狂飈(1939—1945)》,紐約,1968年,第100頁。轉引自時殷弘:《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對蘇租借援助》。《上海學刊》(南京)1996年第3期。

⑷戈尼昂斯基等編:《外交史》卷4(中譯本),三聯書店1980年版,第332頁。⑸張海麟等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經驗與教訓》,世界知識出版社1987年版,第54頁。

⑹W.H麥克尼爾:《美國、英國和俄國:他們的合作與沖突(1941—1946)》下卷,上海譯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819頁。

⑽ B.L.Montgomery:ThepathtoLeadershipLoudon.1961.P.P.201-204。

⑾劉陵、洪育沂主編:《國際關系史簡編》,世界知識出版社1980年版,第259-260頁。

⑿《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縮微膠卷、蘇聯、第一部分,942—1946》,轉引自《世界史研究動態》1984年第5期,第38頁。⒀波倫:《歷史的見證》,紐約,1973年,第183頁。

⒁舍伍德:《羅斯福與霍普金斯》(下冊),商務印書館1980年版,第56頁。

⒂安德爾斯:《流亡的軍隊》,倫敦,1949年,第210頁。

⒃解力夫:《臨危受命——丘吉爾》,世界知識出版社1994年版,第370頁。

⒄朱貴生等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38頁。

⒅喬治·柯克:《戰時中東》,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年版,第41頁。

《歷史教學》2001.4.

J. 二戰對伊朗的影響

反猶主義」一詞在英文中為「anti-semitism」,其動詞形式為「anti-semite」,它是由前綴「 anti」和詞根「Semite(閃米特族)」組合變化而來,從字面意思上看,應是「反閃主義」。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人們都習慣於用這一詞彙來指代反猶主義。有學者認為這一詞彙是在19世紀由德國記者威廉?馬爾因在《猶太教戰勝德意志社會》中首先提出來的,盡管這一詞彙出現於19世紀,對猶太人的迫害早在上古時期就已出現。我們一般認為反猶主義是一種把整個猶太人作為迫害和排擠對象的社會現象、社會思潮和社會行為,反猶主義在不同的社會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和內涵。在歷史上,歐洲的反猶主義最為嚴重,對歷史的影響也最大,歐洲之所以會頻頻發生反猶的惡浪是由其深刻的歷史根源和社會特點所決定的。

1、歷史的慣性作用。歐洲對猶太人的大規模迫害始於希臘羅馬時期,當時主要是為了推行希臘化政策,鎮壓猶太人的抵制和反抗。羅馬帝國的滅亡以後,一方面帝國內長期推行的反猶政策在社會中形成的反猶排猶思潮並沒有一下子消失。另一方面羅馬帝國推行的反猶措施被後羅馬時代各國所繼承。日耳曼部落打敗羅馬帝國以後,最初並沒有積極的學習希臘羅馬的優秀文化,而是去繼承和發展基督教,也包括對被稱為「異教徒」的猶太人的迫害。例如在公元438年生效的羅馬提奧爾西法典中規定的針對猶太人的附加條款,後來就成為一些人反猶的法律依據。

2、經濟上的偏見和短視。由於猶太人一直被視為魔鬼和異教徒,所以他們的就業和經營也受到了很大限制,不少人只能去從事商業和金融業,特別是高利貸行業。流散到各地猶太人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努力,很快就聚斂起大量財富,但這又會成為當地人妒嫉和仇視的對象。基督教禁止基督徒進行放貸食息,所以猶太人的放貸一直被視為是「罪惡勾當」,實際上「這是一個為自己掘墓的怪圈,其背後則是基督教歐洲對猶太民族的宗教迫害和種族歧視。」1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中所描繪的猶太高利貸商夏洛克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少歐洲人心中對猶太人的偏見。

歐洲統治者一方面迫害猶太人,另一方面又把猶太人作為「敲竹杠」的榨取對象。法國統治者在這方面的表現尤為滑稽,從公元1182年到1321年,法國曾四次驅逐猶太人,為了財稅收入又四次召回猶太人。1361年法國國王好人約翰被英國俘虜,為了籌集巨額贖金,允許猶太人返回法國,1394年又把他們驅逐了出去。以色列著名歷史學家阿巴·埃班在《猶太史》中曾寫道「他們(猶太人)在英國短暫的定居史逼真而深刻地反映了中世紀猶太人的命運:始則受鼓勵,繼而受辱,受迫害,最後則遭驅逐。」2近代歐洲資本主義興起以後,猶太人在經濟競爭中的優勢也成為非理性反猶的新借口,一些反猶組織通過聯合抵制的辦法反對猶太人,把猶太人排除在一些行業和社團組織之外。在奧地利,一些反猶主義者在報紙上和集會上就公開打出「不從猶太人處購貨」的口號。法國反猶分子愛德華·阿道夫·德律蒙在《法國猶太人》一書中竟然提出:法國的經濟蕭條和社會貧困是猶太人的罪過。他認為猶太人在法國人口中雖然只佔0.25%,可是他們卻掌握著法國一半以上的財富,所以要徵收猶太人「顯然用非法手段牟取的財產」。這本書在出版的當年就售出了十萬冊,在社會上起到了極大的蠱惑作用。

3、政治地位的缺乏。猶太人在客居地基本上都是以少數族裔的面目出現的,他們的經濟地位凸顯了他們這一群體的獨特性,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獲得相應的政治權利來保障自身的利益,這使得他們始終是一個脆弱的群體,再加上一些當權者別有用心的縱容和挑唆猶太人常常會無端的成為權力爭斗犧牲品。在中世紀,一些歐洲國家統治者為了討好教會,不遺餘力的迫害猶太人。到了近代,歐洲各國的統治者為了轉移國內社會矛盾和階級斗爭的視線,又往往拿猶太人作為「替罪羊」。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的沙皇政權就利用反對猶太人來轉移國內的不滿,在當時的反猶浪潮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20世紀三十年代,希特勒的納粹勢力同樣是利用人們對猶太人的仇視來一步一步奪取權力的。從歷史上來看,從《聖經》中在埃及為相的約瑟到在波斯國為後的以斯貼,從近代歐洲的「宮廷猶太人」到當今美國的猶太人,凡是猶太人有一定政治地位的時候,其權利就可以得到較好的維護,就可以有效的抵禦反猶主義的攻擊。

4、宗教文化上的不兼容性。公元4世紀後隨著基督教被羅馬帝國宣布為國教後,它就逐漸在歐洲取得了統治地位。但其地位一直受到來自猶太教的質疑,被基督教奉為經典的《新約》和基督耶穌一直為猶太教所否認,這種否認實際上就是對基督教合法性的一種質疑「幾千年來,上帝、托拉、以色列一直是猶太教所包含的內容,猶太人對這些東西的忠誠就成為反猶主義的一個借口。它們使猶太人被視為局外人,更為重要的是被視為是對非猶太人神祗合法性的一種挑戰。」3這是基督教占統治地位的歐洲社會所不能容忍的。其次是宗教傳說中的猶太人對基督耶穌的迫害,以及一些人別有用心的把猶太人附會成為出賣耶穌的猶大的後裔,這些宗教傳說不論其真實與否,在基督教會不厭其煩的鼓吹下,都在一定程度加深著基督徒對猶太人的偏見,並導致了一種強烈的宗教復仇情緒。最後是在宗教價值觀上的對立。

猶太人自認為是上帝的「特選子民(the Chosen People)」,與上帝有著某種契約關系;基督教雖脫胎於猶太教,但已演變成一種普世的宗教,它認為所有的人都可以歸化為上帝的子民,基督徒負有拯救人類和世界的使命。所以,當基督教與具有優越感的猶太教迎頭相撞時,沖突就不可避免了,要麼被歸化,要麼成為「萬惡不赦」的異教徒。正因為如此,那些狂熱的十字軍戰士在東征時就提出了「幹掉一個猶太人,以拯救你的靈魂」的口號,基督教會也想盡辦法包括使用暴力手段來迫使猶太人改變信仰乃至消滅掉他們。

猶太人由於在宗教和價值觀上的獨特性,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表現出了有別於基督教世界。這種差異使他們往往被視為是「非我族類」,進而形成一種深刻的偏見。按理上說這種差異並不一定能成為現實的沖突,一般而言,任何民族文化內部都存在兩種機能:排斥性和包容性。排斥性有助於傳統文化的延續和穩定,它是一種文化出於保護自身的本能而對外來異質文化的做出的反應。包容性則有利於吸收外來文化並適應社會的發展。這兩種機能發揮作用並不是同步的和均衡的,它與這種文化自身的自信程度和開放程度及其所處的社會環境等有著密切的聯系。由於希臘羅馬以後的歐洲世界不具有中國文化上的那種優越和自信,再加上基督教占據社會思想主體地位後所帶來的偏執和非理性因素,所以對異質的猶太人和文化表現出了強烈的排斥而不是寬容。這樣,以兩種不同宗教信仰為主體的社會在文化生活上表現出的差異竟然成了一種現實沖突的借口。

閱讀全文

與二戰德國對伊朗有什麼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和中巴什麼關系 瀏覽:534
印尼8月20日是什麼節 瀏覽:99
印尼婆羅洲哪裡好玩 瀏覽:667
越南疫情放假到什麼時候 瀏覽:608
我最喜歡吃義大利面英文怎麼讀 瀏覽:845
越南什麼銀行最多 瀏覽:860
1840英國有多少蒸汽機 瀏覽:952
英國威士忌怎麼區分 瀏覽:312
英國有什麼it系統 瀏覽:365
中國現有新冠確診病例多少例 瀏覽:116
越南皮革鞋多少錢 瀏覽:445
idtpp是印尼的什麼地方 瀏覽:504
義大利是什麼級別 瀏覽:495
印尼巴淡島屬於什麼氣候 瀏覽:116
越南語和英語什麼關系 瀏覽:170
英國紅旗是什麼意思 瀏覽:831
印度瑜伽教練怎麼去 瀏覽:23
英國下午茶喝什麼 瀏覽:92
印尼普頓公司董事長叫什麼 瀏覽:681
英國短毛貓折耳貓怎麼訓練 瀏覽: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