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伊朗為什麼仇恨以色列
伊朗以色列交惡已久 以曾制定軍事計劃欲滅伊朗
伊朗以色列交惡已久
伊朗媒體10月26日報道說,伊朗總統內賈德當天表示,應當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巴勒斯坦新一輪襲擊將摧毀這個猶太國家。內賈德還譴責承認以色列或與其實現邦交正常化的企圖。 伊朗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就拒絕承認以色列,兩國交惡已久,並經常互相指責。
解讀:猶太復國主義
猶太民族主義的運動, 猶太復國主義負責對建立現代以色列作為猶太家園。雖然一般歸因於Theodor Herzl 和其它19 世紀小組, 猶太復國主義BC 建於猶太猶太人散居地, 第6 個世紀的巴比倫流放的起點。 Lamentations Jeremiah 和贊美詩137 講話exiled 猶太人的渴望的 Zion (耶路撒冷) 。
·伊拉克衰敗 以色列擔心伊朗
歷史上,以色列因擔心伊拉克獲得核武器,當時的總參謀長艾伊塔曾於1981年6月7日下令,派戰斗機摧毀了巴格達城外一個正在建造的核反應堆。20多年後的今天,歷史會在伊朗重演嗎?
「兩伊」歷來是以色列的仇敵,在以色列的眼裡,鏟除「兩伊」將帶來永久太平。薩達姆政權垮台後,在中東地區,伊ā朗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問題取代了伊拉克武器核查問題,成了美國地區防擴散戰略的「眼中釘」,也成了以色列最大的心病。
在以色列人看來,對以色列構成最大、最直接威脅的,是伊朗裝備部隊的謝哈布-3型中程彈道導彈。「謝哈布」在波斯語中意為「流星」,該型導彈長17米,射程為1300公里,可以攜帶重達800公斤的彈頭,這意味著伊朗具備了從其境內發射導彈攻擊以色列任何地點的能力。分析家也普遍認為,伊朗有可能在5至10年內研製出核武器。
· 以色列: 一直想徹底幹掉伊朗的核設施
原因很簡單,按照1947年聯合國分治決議的規定,以色列國面積為1.49萬平方公里,目前實際控制面積也僅為2.7萬平方公里,一旦遭受核打擊,後果將不堪設想。因此,以色列一直對伊朗的核計劃憂心忡忡,早有「斬草除根」的想法。2003年9月底,以色列軍方首次威脅說,如果聯合國不能讓伊朗停止核計劃,那麼以軍有可能會偷襲伊朗的核設施。德國《明鏡》周刊和美國《洛杉磯時報》甚至還披露了以軍方和間諜機構摩薩德為偷襲伊朗核設施做各種准備的細節。
· 以色列:一切都要看美國臉色
作為美國的鐵桿盟友,以色列的每一步行動多多少少得按照白宮的節拍跳舞。分析美對伊的態度可以看到,近期美對伊朗的強硬態度,更多的是鷹派乘伊拉克戰爭的「東風」而勢力上升的「得意洋洋」之舉,並不說明美國真打算在伊朗有大動作。面對伊朗持續的改革運動和邁向民主社會的前景,美國如果貿然對伊朗動武,不僅會使伊朗的改革派向保守派靠攏,而且會使那些對美國寄予希望、具有強烈民主傾向、呼籲與美國進行合作的伊朗青年學生,走向民族主義的一端。以色列對此也十分清楚。重要的是,如果現在對伊朗核設施實施先發制人的打擊,國際社會的譴責將不再只是針對以色列,而且會把目標指向美國。更讓以色列擔心的是,以色列甚至可能遭受來自伊朗的致命打擊。
· 上半年以色列蓄謀攻打伊朗
經過幾個小時的飛行,以色列最精銳的士兵乘坐的攻擊直升機抵達目標位於伊朗南部的納坦茲鈾濃縮廠,大部分士兵來自以色列的「翠鳥」營,身上穿的是伊朗帕斯達蘭民兵的服裝,其他人穿的是以色陸軍軍裝,攜帶的是標準的M4A1卡賓槍。
直升機在沙漠上空緩緩降低飛行高度,突擊隊利用這段時間校準了各自的夜視儀。在一架直升機的尾部是以色列奧克茲軍犬部隊的兩條軍犬,旁邊是兩包炸葯。
以色列已經制定了一份秘密計劃,一旦阻止伊朗停止核工程的外交努力失敗,以色列空軍和陸軍將聯手對伊朗的核設施實施打擊。目前,以色列軍隊正在秘密進行相關訓練……
以軍模擬突襲伊朗核設施
經過幾個小時的飛行,以色列最精銳的士兵乘坐的攻擊直升機抵達目標――位於伊朗南部的納坦茲鈾濃縮廠,大部分士兵來自以色列的「翠鳥」營,身上穿的是伊朗帕斯達蘭民兵的服裝,其他人穿的是以色陸軍軍裝,攜帶的是標準的M4A1卡賓槍。
直升機在沙漠上空緩緩降低飛行高度,突擊隊利用這段時間校準了各自的夜視儀。在一架直升機的尾部是以色列奧克茲軍犬部隊的兩條軍犬,旁邊是兩包炸葯。屆時這兩包炸葯將捆到兩條狗身上。直升機在距離目標大約7英里的地方降落,士兵們沖出機艙,跑向以色列摩薩德特工早就為他們准備好的幾輛卡車。奧克茲部隊的士兵將炸葯捆到狗身上。幾分鍾後,卡車駛抵一座燈光昏暗的設施,狙擊手將守衛的幾名衛兵干凈利索地放倒,卡車咆哮著沖進設施,直奔用來產生武器級鈾的離心分離機。
士兵們傾巢而出,一邊射擊一邊安放炸葯。奧克茲部隊的士兵一個手勢,那兩條軍犬馱著炸葯沿著狹窄的通道,直奔分離機的「內臟」。大約十分鍾,什麼麻煩也沒有遇到,以色列突擊隊已經將濃縮鈾廠收拾「干凈」。地下傳來幾聲沉悶的爆炸,以色列的F-15戰斗機又呼嘯而至,向這座設施投下了幾枚巨大的鑽地彈。
整個襲擊過程可謂天衣無縫。但需要說明的是,以色列突擊隊襲擊不是真正的納坦茲鈾濃縮廠,只是以色列在尼吉夫沙漠打造的一座「替身」。據內幕人士透露,以色列總理沙龍已經於今年2月在尼吉夫沙漠他的大農場里舉行的私人會議上,下達了對伊朗核設施實施打擊的「初始授權令」。所以,以色列軍隊在尼吉夫沙漠里模擬建造了伊朗納坦茲鈾濃縮廠。
伊朗准備強硬到底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以色列軍隊一直在沙漠中對摧毀這座核設施的戰術進行模擬演練。他們的戰術包括,以色列精銳的「翠鳥」突擊隊從地面發動突然襲擊以及空軍第69飛行中隊派F-15戰機利用鑽地彈實施空中打擊。以色列一名高級情報官透露,這支合成突擊隊的下一次訓練定於今年4月進行。
以色列計劃採取單方面行動襲擊伊朗核設施演練的消息是在美國和歐洲外交官宣布了了與伊朗進行談判的新建議後被披露出來的。據說以色列方面已經就突襲伊朗核設施的計劃與美國官員進行了磋商,後者的態度是,如果停止伊朗核工程的所有國際努力都失敗的話,以色列採取軍事行動,美國不會干預。
伊朗方面一直宣稱,核工程用於和平目的,但以色列和美國的情報人員相信,伊朗上馬核工程的目的就是為了製造核武器。耐人尋味的是,美國國務卿賴斯在12日宣布,美國將支持英國、法國和德國用經濟援助換取伊朗放棄核計劃的提議。作為回報,歐洲國家許諾支持美國的主張,也就是如果最新一輪談判達不到協議的話,歐洲支持美國將伊朗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以色列政府對賴斯聲明的反應則非常謹慎。以色列外長西爾萬·沙洛姆表示,他認為外交是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唯一方式,但他又警告:「伊朗擁有核武器不僅是以色列的夢魘,也是全世界的夢魘。」
美國副總統切尼也在11日高強,如果伊朗未對歐洲國家新建議作出回應,伊朗將面對「更加強硬的行動」。歐洲三國提出的新建議的主要內容是:如果伊朗採取合作態度,歐洲國家將幫助伊朗進入世界貿易組織,向伊朗的航空公司提供零部件。但伊朗已經於12日拒絕了這個建議。伊朗發言人表示:「壓力、賄賂和威脅是可能讓伊朗放棄將核技術用於和平目的的合法權力的。」
下半年將是「轉折點」
一些以色列官員私下表示,今年下半年將是一個「轉折點」,到那個時候他們就可以確定伊朗是否決心開始濃縮鈾,如果僵局打不破的話,沙龍內閣已經決定單獨采訪行動,美國方面不會阻攔。
以色列軍事冒險是有傳統的,早在1976年,以色列特工遠程突襲烏干達的恩德培,震驚世界;1981年,以色列又派戰斗機摧毀了伊拉克在奧西拉克的核反應堆,同樣震驚世界。這一次,以色列人准備採取另一個大膽行動――摧毀伊朗的核設施。可是,如果以色列真的這樣做了,美國總統布希的中東和平計劃註定泡湯,伊朗也會動員其強大的軍事力量,在世界各個角落打擊以色列的利益。所以,現在的問題是,以色列的尼吉夫沙漠里究竟發生了什麼?以色列真的在為襲擊伊朗的核設施做准備嗎?如果以色列真的這樣做了,美國、英國和其他國家會如何反應?
按美國情報部門的說法,伊朗的核設施在科威特以東大約150英里的地方,也就是所謂的布謝爾核地點,這座核設施幾乎全部由俄羅斯幫助建設,建成後一年可生產250公斤武器級鈾,足夠製造30顆原子彈。雖然伊朗一直堅稱布謝爾核設施是一座核電站,完全用於和平目的,但西方專家鮮有相信。他們認為在伊朗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設施,有些是在很深的地下掩體里。
「全球安全」機構武器專家約翰·派克分析認為,中東核壟斷是以色列安全政策的基石,伊朗試圖發展核武器,自然讓以色列緊張不安。連一些美國軍官都說,以色列國土面積太小,一顆原子彈就會毀掉以色列。所以,以色列警告不會坐視伊朗擁有核武器決不僅僅是過一過嘴癮。
以色列可能再度冒險
可是,伊朗第一顆原子彈何時會誕生?對於這個問題,專家們分歧很大,但多數專家認為伊朗將在一年之內建成可以生產原子彈的設施。他們認為,如果軍事打擊的時間太晚,一旦布謝爾的反應爐啟用後再摧毀,可能造成像1986年發生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那樣的環境災難。
美國對伊朗核計劃同樣非常擔心,一是擔心伊朗擁有核武器後將成為地區大國,對美國是個重大威懾,二是擔心核材料落入恐怖組織手裡。可是在如何消除伊朗核威脅的問題上,美國和歐洲意見不一。在這種情況下,以色列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早在一年前,以色列就在靠近伊朗的伊拉克庫爾德地區設立了一個監聽站,據說還向波斯灣部署了潛艇,收集伊朗的情報。為了應對未來的不測結果,以色列專門成立了執行間諜任務的特種部隊,以色列的奧菲克-6間諜衛星過去用於監視薩達姆統治的伊拉克,現在改為監視伊朗。
和空襲伊拉克的核設施不同,以色列這次必須與美軍合作才能達到目的,因為對伊朗發動空中打擊,以色列的飛機必須穿越土耳其或伊拉克北部領空,而目前控制這些空域由美軍控制。而且美國和以色列都明白,不管是以色列還是美國對伊實施打擊,外界都會認為這是美以共同的陰謀。另外,以色列必須做好應對伊朗報復性打擊的准備。最重要的是,以色列的突襲計劃必須確保將正確的目標炸毀。
盡管以色列空襲伊朗的核設施仍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但專家們認為,如果以色列人認為他們的生存受到威脅,那麼有「前科」的以色列採取「莽撞」行動決非沒有可能。 (楊孝文 任秋凌)
② 伊朗流星-3中程彈道導彈有哪些基本數據
流星—3是伊朗自行研製的中程彈道導彈。該導彈長16米,彈徑l.35米,最大發射重量16噸,燃料為TM-185(20%的汽油和80%的煤油),燃燒時間110秒,最大推力13噸,有效載荷1200公斤,可攜帶重量為760~1158公斤的戰斗部,最大射程1350~1500公里。該導彈採用慣性制導,精度190米。
流星—3導彈的高精度及遠射程性能,令美國感到坐立不安,因為美駐海灣部隊都已進入流星III的打擊范圍之內。
③ 面對美國與沙特的軍事威脅,伊朗有何底氣敢與強大對手叫板
美國對沙特的軍事威脅只是表面因為他也不敢動手,因為伊朗後面有俄羅斯這樣的大國支持,和美國進行博弈,而伊朗自己也不怕美國。
隨著美國不斷在中東地區進行軍事部署,伊朗的各項部署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波斯灣火葯味愈來愈濃烈。局勢一度緊綳,白宮曾督促五角大樓,在適當的時機對伊朗進行軍事打擊。而伊朗也不甘示弱,伊朗國防部長哈培米向媒體表示,伊朗已經做好了完全的准備,並且伊朗的國防力量目前已經升級至最高的戰略防禦狀態。
伊朗文化底蘊深厚,遠大於美國幾百年的歷史。伊朗的國家、民族尊嚴很強,單從維護國家尊嚴這一個方面,伊朗就不會屈服。另外,伊朗已經不是第一次經受來自美國的制裁。
伊朗掌握著西方石油的海上生命線,美國不可能不對此感到忌憚。如果美國對伊朗採取軍事行動,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伊朗很有可能會切斷這一航線,這也是伊朗敢於直面美國的恐嚇而不屈服的重要原因。
俄美在伊朗問題上有共同點,更有尖銳的利益沖突,俄美都不希望看到一個崛起,強大的伊朗出現,這是共同的,但俄羅斯更願意看到伊朗像敘利亞一樣,成為俄羅斯的伊朗,而美國要顛覆伊朗政權,扶植親美勢力上台,這是俄美在伊朗的利益沖突。
④ 朝伊之間是怎樣開展彈道導彈技術交流的
閱兵式上的朝鮮KN-08戰略導彈
例如此次伊朗試射的「支柱」彈頭設計尚屬首次在兩國的彈道導彈上出現,能夠提高彈頭末端再入時的機動效率,改善突防能力,以後朝鮮新型導彈也有可能應用。而本次朝鮮閱兵上展出的KN-08戰略導彈的改進思路同樣有可能讓伊朗未來的彈道導彈受益。在伊朗核問題協議達成後,由於部分精密技術制裁有望解除,一旦伊朗有條件獲得更多相關技術,兩國的彈道導彈技術還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⑤ 伊朗硬氣的最大源泉「流星3」彈道導彈,它到底有著怎樣強大的功能
伊朗的流星三導彈是一款中規中矩的中程彈道導彈,威力很大;但是它最大的功能是威懾,因為它的射程很長,它的射程剛好可以覆蓋到美國駐海灣的部隊。
流星三是伊朗研製的一款的中射程彈道導彈,因其精度准,射程遠出名。流星三的研製成功填補了伊朗中射程彈道導彈的空白,增強了伊朗的國防能力,加強伊朗領空的安全。但是僅僅靠這些是不夠的,只能說是加強了實力,減少了挨揍的機會,它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威懾力,而且是威懾美國。
而美國卻被震驚了,流星三飛行了一千多公里,還是被提前引爆,這意味著它有打到美國在海灣基地以及東歐的基地的能力。也就是說,如果伊朗的流星三導彈只要儲備夠多,就能把美國在中東和東歐的武裝給一打一個準的滅掉。對於流星三的存在,美國再也沒有小覷伊朗。
⑥ 伊朗能研製出核武器嗎
伊朗是傻子才會真的把核武器研究出來。。
核武器研究出來的標志是進行核爆試驗。但是伊朗即使已經掌握了對應的核技術,他也不會進行核爆試驗。因為這是把自己推到整個世界對對立面。到時候中俄想幫伊朗說話也不可能了。唯一後果就是伊朗核以色列或者美國開戰,對自己毫無好處。
而且伊朗多次宣稱自己的核試驗是完全的和平利用核能范疇,根本沒有進行核武器開發,進行核爆試驗不是自己打自己臉么。
所以即使伊朗已經掌握了相應的技術,也只會藏起來,不會進行核試驗來真的證明自己有核武器的。
⑦ 朝鮮勞動型導彈概況
「勞動」導彈之所以眾說紛紜,主要是因為其在十餘年的部署中只聞其名不見其形,而且其名稱和性能也有多種說法,有些媒體還將其稱為「蘆洞」(RO-DONG)。要了解這種導彈的真實情況,還要從其發展說起。
「艱難」的自主嘗試 朝鮮的彈道導彈發展與其它導彈新興國家一樣,都是從世界上擴散最廣的「飛毛腿」開始的,最明顯的就是「火星」系列。「火星」系列導彈的名稱由於情報和翻譯的緣故非常混亂,朝鮮將仿製蘇聯「蛙」式和「飛毛腿」的系列導彈稱為「火星」,而其朝鮮語發音「Hwasong」在手並我國被譯為「紅松」或「華城」等多種稱呼。目前在朝鮮服役的「火星」5和「火星」6是最新改進型,射程達到500~600千米,也就是此次閱兵在「勞動」導彈方陣前面方陣的導彈。其還被外界套用蘇聯的名稱稱為「飛毛腿」C。而在朝鮮研製「火星」6的同時,朝鮮還為形成射程遠端搭配,發展了「勞動」系列導彈,也就是外界猜測的「飛毛腿」-D。這種導彈旨在突破「火星」系列導彈的總體設計,為更大射程導彈的自主發展奠定基礎。
「勞動」導彈的具體開發工作始於1988年,起先導彈的設計和研發都是由朝鮮工程師獨立完成的。「勞動」的設計方案是採用液體推進劑,彈頭重量為800~l 000千克,發射重量15.5噸,射程1000~1 300千米,在最大射程情況下,導彈的圓概率偏差為2~4千米。之所以選擇這一射程為目標,是因為它可將日本東京覆蓋在內,其威懾意義不言而喻。但由於是初次開發,進展十分不順利。1990年5月,美國偵察衛星在朝鮮東北沿海的舞水端里試驗場首次發現了機動發射架上的「勞動」導彈,但隨後的偵察照片顯示發射場有燃燒過的痕跡,西方猜測該導彈可能在發射台上發生了爆炸。這說明「勞動」導彈存在重大技術問題,而且由於試驗失敗,加之朝鮮此時遭遇經濟危機,使 「勞動」導彈的進一步發段猛展受到資金困擾。此外,朝鮮國土面積狹小,不具備中程導彈發射試驗的條件,而且朝鮮導彈試驗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美國和韓日的嚴密監視,隨時可能招來制裁。這些因素都使「勞動」導彈的進一步發展舉步維艱。
「掩人耳目」的合作 為了解決資金和技術問題握薯橋,朝鮮開始適時轉變自主發展思路,另闢蹊徑,採用了與外界合作的方式:引進技術、共同投資、合作試驗、分享成果。首先,其與伊朗合作解決導彈發展資金和試驗場地的問題。1992年12月初,朝鮮一個代表團訪問了伊朗,簽訂了一份軍事合作協議;伊朗向朝鮮提供5億美元財政支持,共同研究彈道導彈。其次,朝鮮在獨聯體國家招募導彈科研人員,特別是與俄羅斯馬卡耶夫設計局人員私下接觸,解決了導彈燃料和彈頭再入等問題。1993年,日本媒體報道稱,從80年代中期開始,共有160名俄羅斯科學家先後幫助朝鮮發展彈道導彈,並積極參與了「勞動」導彈的研發過程。這使「勞動」導彈以出乎外界意料的速度迅速進入試驗階段。1993年5月,朝鮮邀請伊朗官員在舞水端里觀看了導彈演習,「勞動」導彈成功進行了飛行試驗,但僅飛行了500千米,而不是估計的1 000~1 300千米。外界普遍認為這一是因為朝鮮國土狹小,沒有足夠的試驗場地,射程稍遠一些就會落到別國領土或飛越別國領空;二是初次試驗沒有足夠把握打到最大射程;三是擔心較大射程會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據稱,伊朗對試驗非常滿意,當場簽訂了。150枚采購合同。此後,雖然朝鮮很少試驗該型導彈,但其從伊朗獲取了大量試驗數據,這為「勞動」進一步改進奠定了基礎。該導彈很快就大批出口,為朝鮮繼續其導彈研發換取了大批資金,並成為上個世紀末和本世紀初,朝鮮導彈出口和西方制裁的主角。
第一枚「勞動」導彈的部署時間是1995年2月,1997年初朝鮮完成了首批10枚導彈的部署。「勞動」的首次公開露面是在朝鮮2007年4 月25日紀念建軍75周年閱兵式上,這也是近15年裡朝鮮首次公開展示導彈。當時朝鮮播出的閱兵電視節目經過了剪輯,只出現了KN-02和「火星」6兩種彈道導彈,據稱美國衛星獲得了閱兵式上該型導彈的影像。對外界隱瞞這種導彈的影像估計是為了避免外界對其性能的分析和引發國際社會的指責。但當時猜測這種導彈為射程更遠的「舞水端」,外國媒體拍到的偽裝衣下的導彈照片顯示其實際是5軸載車的「勞動」,而更大的「舞水端」載車為6軸。2010年這次參閱的 「勞動」導彈是朝鮮第二次公開展示該型導彈,這表明該導彈技術已經成熟,並成為朝鮮的遠程打擊力量的主力。
「勞動」彈道導彈性能分析
雖然此次閱兵中朝鮮公開展示了「勞動」導彈,但並沒有公布有關性能,因此有關這種導彈的情況仍眾說紛紜。而我們從此次閱兵公布的有關照片可以對其性能做出大致分析。
導彈射程遠,但精度不會太高 按照國際通用分類,射程在1 000~5 000千米的導彈被稱為中程導彈,而「勞動」設計射程達到1 000千米,因此是朝鮮第一種真正意義的中程導彈,這也與其在此次閱兵方陣中的位置是一致的。在閱兵方陣中,「勞動」導彈位於600千米射程「火星」與2 000千米以上射程的「舞水端」導彈之間。而從此次閱兵照片測算可以知道該導彈的基本參數。發射車採用了蘇聯「飛毛腿」的MAZ-543底盤。其發射車車廂設計與「飛毛腿」和「火星」導彈系統是一致的,因此駕駛艙的尺寸也是一致的:長2.2米,高1.65米,而艙門高1.2米。我們以此為標准在照片上對 「勞動」導彈進行量算可以得知,該導彈總長約15米,直徑1.2米,彈體長12.5米,與外界猜測的約16米長度接近。彈體的體積大小與蘇聯的第一代潛射導彈SS-N-5接近,因此其射程潛力也應與其接近。SS-N-5的射程可以達到1 600千米,因此外界關於其1:300千米的射程估計是可信的。考慮到其可以改進推進劑和降低彈頭質量,因此其射程具備1 800千米的潛力,伊朗的「流星」3的改進即證明了這一點。
雖然導彈射程大幅提高,但由於朝鮮工業基礎薄弱,機械加工工藝不會太高,加之射程擴大後,彈頭再入速度加大而引起的振動,高溫燒蝕不均帶來的氣動外形變化等都會增大落點誤差,因此外界估計其圓概率偏差為2~4千米。這對於常規彈頭是不可接受的,對於中等當量的核武器也幾乎達到極限了。
機動能力強,但載車能力已近極限 從閱兵影像可以看出,「勞動」載車為5軸底盤,載車尺寸約為:長15.8米,寬3.02米,不載彈車高333米。從形態看,其明顯是在「飛毛腿」導彈載車上增加了一軸發展而來的。在外觀上發動機艙沒有太大變化,估計只對原發動機進行了一些改進,因此其公路行駛速度要低於「飛毛腿」系統的60千米/小時,轉彎半徑也要比「飛毛腿」系統的13.5米大,估計要達到15米左右,載重量估計從「飛毛腿」系統的45噸提高到55噸。
雖然「勞動」載車通過加長車體提高了載重能力,但從導彈與車輛的適配情況看,導彈長度幾乎與整車相同,載車能力已經達到極限,而且重心靠前,這在實際使用中對其越野能力有一定影響。例如,俄羅斯「白楊」M系統即是通過加長載車適應導彈質量的增加,結果「白楊」M也存在重心前傾的問題,曾導致其在最初演習中發生傾覆。
自主水平高,但可靠性有待檢驗 「勞動」導彈雖然在後期引進了大量外部技術,但該導彈最初的整體設計是由朝鮮工程技術人員完成的,總體上自主水平較高。總體上看,「勞動」沿襲了「飛毛腿」尾部4個彈翼的設計,彈體長度和彈徑都有所擴大,具備了裝載更多燃料的空間,使其射程可能增大,彈頭設計較為獨特,具備了中程導彈的特徵。發動機則採用了一組4台從「飛毛腿」發動機改型而來的火箭發動機。該型號的研製,表明朝鮮已從早期的以單級」飛毛腿」為基礎的改進研製,向第二代自主導彈技術研製邁出了重要一步。而且對「飛毛腿」MAZ-543底盤的改進,說明其已經消化掌握了重型載重車輛的設計與生產技術,已經可以實現整個系統的自主化設計與生產。
但應該看出,「勞動」雖然多次出口,發射試驗次數卻非常少,而且其中許多試驗是由伊朗等國做的,朝鮮雖然共享了導彈試驗數據,但伊朗在試驗時對導彈和發射保障系統都進行了自主化改造。朝鮮很少進行實射檢驗,而且自己的導彈發射試驗失敗率較高,因此「勞動」系統的整體可靠性有待進一步觀察。
彈頭再入速度快,但對材料要求高 從照片量算可以推測出,「勞動」導彈彈頭長2.5米,直徑0.66米。細心的讀者可能注意到,「勞動」導彈彈頭採用了獨特的錐-柱-裙式結構,即頭部為鈍錐形,彈頭體呈圓柱形,尾部為裙形,儀器艙為截錐形結構。這種結構設計可能源於俄羅斯馬卡耶夫設計局的R- 27(北約代號SS-N-6),該設計局工程人員在幫助朝鮮開發「舞水端」導彈過程中以R-27的彈頭設計參數,幫助朝鮮工程人員解決了中程導彈彈頭再入的問題,並應用到「勞動」導彈彈頭設計中。此次閱兵中「勞動」導彈方隊後面的「舞水端」導彈彈頭外形與「勞動」非常相似,估計同出一源。這種外形也與伊朗 「流星」3導彈非常相似。這種設計多見於早期的潛射導彈,如蘇聯的R-27,中國的「巨浪」1,美國「北極星」及陸射的「大力神」、」民兵」1的MK- 4、MK-5再入載具。這種外形再入大氣層的速度快,可提高命中精度,減少雷達有效反射截面。裙部設計則讓彈頭在再入時保持飛行穩定。
這種錐-柱-裙式結構雖然在保證導彈較高再入速度和提高彈頭飛行穩定性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其仍存在熱防護問題。雖然鈍形錐頭可以把大量再入摩擦熱量帶走,但並未減輕對端頭部抗燒蝕的要求,隨著導彈射程的增大,仍無法迴避耐燒蝕材料的使用。例如美國射程2 200千米的「北極星」導彈彈頭殼體即由玻璃鋼布纏繞而成,端頭則用二氧化硅帶與苯酚醛樹脂纏繞。印度由於無法解決中遠程導彈彈頭耐燒蝕問題,而不得不採用降低彈頭再入速度的方式,降低了彈道准確性,大大增加了被攔截的概率。因此,朝鮮如果要繼續擴大導彈射程,必須開發新型材料,不可能通過外形設計而投機取巧。
「勞動」彈道導彈的技術衍生
「勞動」導彈作為首型自主開發的較大型運載工具,為朝鮮換來了大量急需的外匯,並成為兩型運載火箭的基礎,在朝鮮導彈和航天事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伊朗「流星」3導彈的技術原型 西方媒體報道,1996年伊朗進口了12枚「勞動」導彈,並以此為原型開始了「流星」3系列導彈的開發。由於伊朗工業基礎水平高於朝鮮,因此其在。1998年7月即完成了採用朝鮮發動機的「流星」3的試驗,2000年完成全部自主部件組裝的「流星」3試驗。從伊朗展示的照片來看,「流星」3採用了商用底盤牽引式拖車,而非朝鮮的整體式底盤載車。雖然越野能力不如「勞動」,但伊朗國土不像朝鮮多山地,交通基礎設施也較朝鮮發達,因此這種縮小版載車不僅成本低,而且能滿足伊朗的需求。
2003年7月,伊朗「流星」3正式服役,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生產體系。伊朗工程人員對「流星」3進行了本土適應性改進,並開發了新型的「流星」3B導彈,其外部尺寸已經與「勞動」有較大差別,但其總體設計與外形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
朝鮮「銀河」系列運載火箭的基礎 外界一直猜測,朝鮮「大浦洞」1(「銀河」1)導彈實際就是「勞動」導彈上接「飛毛腿」C而組合成的。在對 1998年8月「銀河」1和2009年4月「銀河」2衛星發射的照片進行量算發現,「銀河」1第一級直徑1.24米,長15.5米;第二級直徑0.8米,長lO.3米。而「勞動」導彈彈徑1.2米,長15.5米:「火星」6導彈彈徑0.88米,長10.2米。兩者基本相符。
對「銀河」2火箭照片進行量算得知,「銀河」2第一級直徑2.4米,長16.8米。很早就有專家認為「銀河」2火箭採用了4枚「勞動」導彈橫向捆綁方式。從外部尺寸來看,「勞動」導彈彈徑1.25米,長15米。如果採用4枚捆綁,其直徑和長度與「銀河」2的數據基本相符,總長度的出入可能是由於量算誤差或火箭連接部分的冗餘造成的。捆綁後的4個火箭發動機很可能共同使用一個燃料箱。
「勞動」彈道導彈部署與作戰運用
朝鮮「勞動」彈道導彈是其最早的中程導彈,可有效覆蓋鄰國對手,因此是朝鮮戰略威懾的中堅,在未來戰爭中將發揮重大作用。
作戰部署 朝鮮從1995年開始部署「勞動」導彈後,在很短的時間里就建立了較大規模的中程導彈力量。2003年7月,韓國國防部發表《參與政府的國防政策》報告書稱,韓美雙方共確認朝鮮增加部署了一個營的「勞動」導彈,這使其數量達到了大約100枚左右。以朝鮮採用的蘇聯戰略火箭兵導彈旅編制,每個旅應裝備18枚導彈,那這些導彈足以編制6個中程導彈旅。從這個數字可以看出,「勞動」導彈主要裝備常規彈頭,因為核彈頭導彈無需裝備這么多,而且朝鮮也沒有這么多的核彈頭。就部署地而言,一般中程導彈如果不是為了追求更大的火力覆蓋,通常會部署在國家腹地,以避免來自敵國的空中和地面打擊,因此 「勞動」導彈大部分陣地都部署在西北部的國土縱深內,與中朝邊境不會太遠。
作戰運用 2003年7月的韓國國防部報告還透露,朝鮮的「勞動」導彈主要瞄準日本,且其射程達到l 300多千米,幾乎覆蓋了日本全境。可見,朝鮮射程1 300千米的「勞動」導彈目標主要針對日本,射程600千米的「火星」主要針對韓國,3 000千米以上的「舞水端」導彈則主要針對美國關島等目標。而「勞動」在朝鮮整個遠程火力體系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對威懾周邊敵意國家起到了重要作用。
⑧ 伊朗「流星
「流星」彈道導彈家族「流星」-2近程彈道導彈也就是蘇聯的「飛毛腿」C導彈,伊朗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陸續引進該導彈,到1994年已貯藏了大約200枚,此外,伊朗還在蘇/俄的幫助下把一個導彈維修設備廠改建成「流星」-2導彈的裝配廠,目前已經具備利用外國零部件組裝「流星」-2導彈的能力,並且將馬上擁有自行製造整個導彈系統及其彈頭的能力。「流星」-2從外形上看與「流星」-1基本相同,但發射重量增至6.4噸。它主要通過減少載荷來增加射程,彈頭戰斗部為700千克高爆炸葯,最大射程500千米。該型導彈配備了改進的慣性導彈系統,但由於射程增加,其圓概率誤差要比「流星」-1型大,達到700米。「流星」-1/2雖陳舊但仍有殺傷力,可在短時間調動20餘輛發射車,但這些導彈採用液體燃料推進系統,需1-2小時才能作好發射准備,顯然不具備快速反應能力。伊在引進「流星」-2的同時,就開始設計「流星」-3中程彈道導彈。有關「流星」-3的報道最早出現在1986年,當時伊朗正在計劃研製一種新型中程彈道導彈,使用液體推進劑。「流星」-3的研製工作始於1993年,由伊朗航空當局領導,最後的裝配和測試由位於德黑蘭的赫爾馬特導彈基地實施,導彈發動機和燃料艙則由一個大型地下工廠生產。「流星」-3導彈長16米,彈徑1.35米,最大發射重量16噸,燃料為TM-185(20%的汽油和80%的煤油),燃燒時間110秒,最大推力13噸,有效載荷1200千克可鐫帶重760-1158千克的彈頭,最大射程1350-1500千米。該導彈採用慣性導航,圓概率誤差190米。專家說,這種高精度遠射程導彈有能力對以色列和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基地發動打擊。「流星」-4是導彈還是火箭?這在伊朗和美國等西方國家間存在很大分歧。其實,火箭與導彈只是一紙之隔。以色列於1997年率先傳出伊朗在研製「流星」-4型導彈,稱伊朗正積極發展射程在2000千米,彈頭重量在1000千克左右的導彈。伊朗在研製「流星」-3和「流星」-4上積累的經驗將為「流星」-5型導彈的研發提供技術基礎。但憑現有的技術實力,要從「流星」-4的2500千米射程一下子達到「流星」-5的5500千米,難度相當大。
⑨ 伊朗流星-3中程彈道導彈是什麼時候開始研製的
伊朗彈道導彈研製計劃始於1985年。目前,伊朗正在積極研製足夠數量的導彈及發射裝置,迅速擴建導彈部隊。它已經制定了有效的計劃,可使其導彈庫免遭有限數量的空襲。
至今,伊朗已經擁有2個設計中心,至少2個火箭和導彈總裝廠,1個導彈測試靶場及其監視基地,一些較小規模的設計與改裝設施。設計中心位於卡拉齊的國防技術與科學研究中心,最大的總裝廠位於伊斯法罕,另外一個則靠近德黑蘭東部。有報告稱伊朗己將其製造廠分散至五個不同的地方。對於大力發展導彈,伊朗政府多次表示,其研製的各型導彈都是用於防禦目的,絕不會「先發制人」。伊朗國防部長表示:「我們不會主動挑起任何戰爭,但我們會動用全部能力來保衛我們的獨立、主權和國家安全。」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伊朗發展了「流星」(又稱「沙哈伯」)系列彈道導彈,因其種類眾多、打擊范圍廣,而成為伊朗彈道導彈力量的支柱,是令美軍感到最為頭疼的彈道導彈。此外,新型「泥石」系列導彈的部署,標志著伊朗導彈研製技術已經取得很大突破,尤其是在固體推進劑的研發邁上新水平,為其形成全面而有效的彈道導彈實戰威懾提供了條件。
1997年12月15日,美國偵察衛星在位於德黑蘭南部沙希德的赫爾馬特工業集團上空發現導彈發動機測試時所發出的熱信號特徵。這是當年伊朗對新發動機進行的第8次測試,其測試監控設備由俄羅斯運載火箭發動機生產商——俄勞動科學生產聯合體提供。
1998年7月22日凌晨6時,流星一III點火升空,開始了自誕生以來的首次發射試驗。導彈發射後向東南方向飛行,飛行距離1000公里,導彈飛行約100秒後爆炸,原因可能是事故或是因為伊朗方面對試射結果滿意而通過遙控將其引爆。
同年9月25口,在德黑蘭舉行的閱兵式上伊朗公開展示了2枚流星一III導彈,導彈上分別寫著「以色列應從地圖上消失」和「美國將愛莫能助」的字樣。
2002年5月23日,伊朗再次成功試射了l枚流星一III導彈後,正式決定量產流星一III,計劃至少生產150枚。
2003年7月7日,伊朗政府公開表示已完成流星~III導彈的最後測試。2周後該型導彈正式列裝伊斯蘭革命衛隊,開始擔負戰備值班任務。
這種高精度遠射程導彈有能力對以色列和美國在海灣地區的軍事基地發動打擊。伊朗「流星」-3中程彈道導彈國防部長沙姆哈尼表示,伊朗目前在國防領域已經取得了「有效的威懾力量」,能夠與中東地區的敵人進行抗衡。
⑩ 伊朗目前的軍事實力是怎樣的具體!
伊朗武裝力量由正規軍、革命衛隊和准軍事部隊組成。正規軍分陸、海、空三個軍種。革命軍衛隊由地面部隊、海上部隊、陸戰隊和航空部隊組成。1989年7月正規軍和革命衛隊合並,組成鬆散的聯合。
現役部隊約51.8萬人。
革命衛隊:約12萬人。
地面衛隊:約10萬人。編有13個步兵師、2個裝甲師及15~20個獨立旅。裝備有少量的坦克、裝甲輸送車和火炮。
海上衛隊:約2萬人。以5個島嶼為基地,裝備有45艘武裝小艇。岸防部隊編有炮兵和地地導彈連。現統一由海軍指揮。
海上陸戰衛隊:1個旅。
預備役部隊:陸軍35萬人。
准軍事部隊:「民眾動員軍」約20萬人,多為青年志願人員,戰時可達100萬人,僅有少量武器裝備。憲兵15萬人(包括邊防部隊),裝備有「色斯納」 185/310型飛機、AB-205/206型直升機及小艇約130艘。
駐外兵力:革命衛隊駐黎巴嫩約150人;在蘇丹駐有軍事顧問。
伊朗陸軍兵力約35萬人。編有4個軍部、4個裝甲師、6個步兵師、1個空降旅、2個特種作戰師、若干獨立裝甲旅和步兵旅、5個炮兵群。
主戰坦克:1190輛(T-54/-55型110輛、T-59型220輛、T-62型100輛、T-72型200輛、「酋長」250輛、M-47/-48型150輛、M-60A1型160輛、T-69型200輛)。
輕型坦克:「蠍子」80輛。
裝甲偵察車:EE-9型35輛。
步兵戰車:БМП-1型300輛、БМП-2型100輛。
裝甲輸送車:550輛(БTP-50、БTP-60、M-113型)。
牽引炮:1995門(105毫米130門、122毫米650門、130毫米1000門、152毫米30門、155毫米165門、203毫米20門)。
自行炮:289門(122毫米60門、155毫米160門、170毫米9門、175毫米30門、203毫米30門)。
火箭炮:107毫米500門、122毫米155門、240毫米9門、320毫米若干門、333毫米若干門、355毫米若干門。
迫擊炮:6500門(60毫米、81毫米、82毫米、107毫米和120毫米)。
地地導彈:「飛毛腿」-B/-C型約10部(導彈210枚)、CSS-8型約25部(導彈200枚)。
反坦克導彈:「陶」式、「耐火箱」式若干具。
無坐力炮:75毫米、82毫米、106毫米、107毫米若干門。
高炮:1700門(14.5毫米、23毫米、35毫米、37毫米和57毫米)。
地空導彈:SA-7若幹部。
飛機:77架。
直升機:共556架,其中AH-1J攻擊型100架。
伊朗海軍兵力1.8萬人(含海軍陸戰隊和海軍航空兵)。
主要作戰艦艇:蘇制潛艇3艘、驅逐艦 1艘、護衛艦3艘、輕型護衛艦2艘、導彈快艇20艘、海岸巡邏艇26艘、掃雷艦艇7艘。
登陸艦艇:11艘。
支援及其他艦只:25艘。
海軍航空兵:2000人。裝備飛機9架;直升機10餘架,其中武裝直升機9架。
海軍陸戰隊:2個旅。
伊朗空軍兵力3萬人(含1.2萬名防空部隊)。編有9個對地攻擊戰斗機中隊、7個戰斗機中隊、1個偵察機中隊、1個加油兼運輸機中隊、5個運輸機中隊、12個地空導彈中隊。作戰飛機約302架。
攻擊戰斗機:F-4D/E型約60架、F-5E/F型約60架、蘇-24型約30架。
戰斗機:F-14型60架、F-7型24架、米格-29型30架。
海上偵察機:P-3F型5架、RC-130型1架。
偵察機:RF-4E型約8架(具有作戰能力)。
加油兼運輸機:波音707型4架、波音747型1架。
運輸機:波音747F型9架、波音707型11架、波音727型1架、C-130E/H型18架、「空中指揮官」 690型3架、F-27型15架、「獵鷹」5架、PC-6B型10架。
直升機:AB-206A型2架、貝爾214C型39架、CH-47型5架。
教練機:共 130架,其中米格-29B型5架、FT-7型5架、F-5B型20架具有作戰能力。
空地導彈:「小牛」、AS-10、AS-11、AS-14、C-801型若干枚。
空空導彈:「麻雀」、「響尾蛇」、「不死鳥」若干枚。
地空導彈:「霍克」改進型150部、「輕劍」30部、「山貓」15部、HQ-2J型45部、SA-5和FM-80型若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