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朗到底硬在哪裡為何會成為美國最難啃的骨頭
在世界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和平的年代已經到來,但是在一些國家當中還存在著一些戰爭。例如美國和伊朗,這兩個國家已經明裡暗裡鬥了很長時間。就在前幾日,美國還對伊朗的軍隊重要人物進行了襲擊。美國的實力,我們不用再提了,大家都知道,那麼伊朗的實力究竟是怎麼樣呢?伊朗為什麼會成為大家口中美國最難啃的骨頭?
第一個原因是伊朗的地勢復雜。眾所周知,伊朗的山很多,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高原國家。這些山脈形成了自然的保護牆,所以攻打伊朗是有一定難度的,想要發起進攻,對美軍來說是一件體力活。山脈包圍城市形成了自然屏障,所以就地勢來說,伊朗是屬於易防難攻的國家。
希望無論出於什麼原因,都要停止制裁和侵略的步伐。這個世界只有在和平的條件下才會發展的越來越好,我們的國家努力的維護世界和平。希望其他國家能夠珍惜現在的和平社會,不要挑起戰爭,一旦挑起戰爭,受苦的還是百姓!
㈡ 世界太陽能資源分布
太陽向宇宙空間發射的輻射功率為3.8x1023kW的輻射值,其中20億分之一到達地球大氣層。到達地球大氣層的太陽能,30%被大氣層反射,23%被大氣層吸收。47%到達地球表面,其功率為800000億kW,也就是說太陽每秒鍾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就相當於燃燒500萬噸煤釋放的熱量。
全球人類目前每年能源消費的總和只相當於太陽在40分鍾內照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
國際太陽能資源分布
根據國際太陽能熱利用區域分類,全世塌談界太陽能輻射強度和日照時間最佳的區域包括北非、中東地區、美國西南部和墨西哥、南歐、澳大利亞、南非、南美洲東、西海岸和中國西部地區等。根據德國航空航天技術中心(DLR)的推薦,不同地區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和經濟潛能數據及其技術潛能基於太陽年輻照量測量值大於6480MJ/m2,經濟潛能基於太陽年輻照量測量值大於7200MJ/m2。
北非地區是世界太陽能輻照最強烈的地區之一。
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利比亞和埃及太陽能熱發電潛能很大。阿爾及利亞的太陽年輻照總量9720MJ/m2,技術開發量每年約169440TW·h。摩洛哥的太陽年輻照總量9360MJ/m2,技術開發量每年約20151TW·h。埃及的太陽年輻照總量10080MJ/m2,技術開發量每年約73656TW·h。太陽年輻照總量大於8280MJ/m2的國家還有突尼西亞、利比亞等國。阿爾及利亞有2381.7km2的陸地區域,其沿海地區太陽年輻照總量為6120MJ/m2,高地和撒哈拉地區太陽年輻照總量為6840 9540MJ/m2,全國總土地的82%適用於太陽能熱發電站的建設。
世界太陽能資源分布圖
南歐的太陽年輻照總量超過7200MJ/m2。
這些國家包括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希臘和土耳其等。西班牙太陽年輻照總量為8100MJ/m2,技術開發量每年約1646TW·h。義大利太陽年輻照總量為7200MJ/m2,技術開發量每年約88TW·h。希臘太陽年輻照總量為6840MJ/m2,技臘悄術開發量每年約44TW·h。葡萄牙太陽年輻照總量為7560MJ/m2,技術開發量每年約436TW·h。土耳其的技術開發量每年約400TW·h。西班牙的南方地區是最適合於建設太陽能能熱發電站地區之一,該國也是太陽能熱發電技術水平最高、太陽能熱發電站建設最多的國家之一。
中東幾乎所有地區的太陽能輻射能量都非常高。
以色列、約旦和沙烏地阿拉伯等國的太陽年輻照總量8640MJ/m2。阿聯酋的太陽年輻照總量為7920MJ/m2,技術開發量每年約2708TW·h。以色列的太陽年輻照總量為8640MJ/m2,技術開發量每年約318TW·h。伊朗的太陽年輻照總量為7920MJ/m2,技術開發量每年約20PW·h。約旦的太陽年輻照總量約9720MJ/m2,技術開發量每年約6434TW·h。以色列的總陸地區域是20330km2;Negev沙漠覆蓋了全國土地的一半,也是太陽能利用的最佳地區之一,以色列的太陽能熱利用技術處於世界最高水平之列。我國第1座70KW太陽能塔式熱發電站就是利用以色列技術建設的。
美國也是世界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根據美國239個觀測站1961—1990年30年的統計數據,全國一類地區太陽年輻照總量為9198 10512MJ/m2,一類地區包括亞利桑那和新墨西哥州的全部,加利福尼亞、內華達、猶他、科羅拉多和得克莎斯州的南部,占總面積的9.36%。二類地區太陽年輻照總量為7884 9198MJ/m2,除了包括一類地區所列州的其餘部分外,還包括猶他、懷俄明、堪薩斯、俄克拉荷馬、佛羅里達、喬治亞和南卡羅來納州等,占總面積的35.67%。三類地區太陽年輻照總量為6570 7884MJ/m2,包括美國北部和東部大部分地區,占總面積的41.81%。四類地區太陽年輻照總量為5256 6570MJ/m2,包括阿拉斯加州大部地區,占總面積的9.94%。五類地區太陽年輻照總量為3942 5256MJ/m2,僅包括阿拉斯加州最北端的少部地區,占總面積的3.22%。美國的外島如夏威夷等均屬於二類地區。美國的西南部地區全年團局碰平均溫度較高,有一定的水源,冬季沒有嚴寒,雖屬丘陵山地區,但地勢平坦的區域也很多,只要避開大風地區,是非常好的太陽能熱發電地區。
澳大利亞的太陽能資源也很豐富
全國一類地區太陽年輻照總量7621 8672MJ/m2,主要在澳大利亞北部地區,占總面積的54.18%。二類地區太陽年輻照總量6570 7621MJ/m2,包括澳大利亞中部,佔全國面積的35.44%。三類地區太陽年輻照總量5389 6570MJ/m2,在澳大利亞南部地區,佔全國面積的7.9%。太陽年輻照總量低於6570MJ/m2的四類地區僅佔2.48%。澳大利亞中部的廣大地區人煙稀少,土地荒漠,適合於大規模的太陽能開發利用,最近,澳大利亞國內也提出了大規模太陽能開發利用的投資計劃,以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㈢ 伊朗的礦產等自然資源是怎樣的
伊朗石油、天然氣和煤炭蘊藏豐富。截至2011年底,已探明石油儲量1545.8億桶,天然氣儲量33.69萬億立方米,分別佔世界總儲量的11%和17%,分列世界第三、二位。石油和天然氣生產量均列世界第四位,日產原油能力350萬桶、天然氣5億立方米。
伊朗擁有全球10%的石油資源。伊朗亦擁有全球第二大天然氣的資源,主要在南帕斯,大多數天然氣用於國內。自1913年伊朗成為主要產油國。主要油田位於中部以及伊朗西部的Zagros山脈。石油亦可在伊朗北部以及沿波斯灣一帶的陸地。當地石油及天然氣以及水力發電設施提供國家的能源。2010年伊朗建造首個價值10億美元的布希爾核電站
1970年後期伊朗成為第四大產油國,當時是石油輸出國組織第二大產油國以及第二採油國由於1979年的革命,政府將產油量減少,因為國家需要儲存石油。油產量曾在兩伊戰爭期間減少。 1980年代油產量再次增加,修理損害的油管以及開采波斯灣沿岸的油田。
主要油田位於阿巴丹(建於1913年,是國家首個油田)、克爾曼沙赫及德黑蘭,但是未能符合當地對石油氣的需要。煉油業需要150億美元投資,在五年內發展到自給自足以及中止入口。油管連接煉油廠以及阿巴丹、Bandar-e Mashur及Kharg Island等岸邊城市。1990年伊朗國營石油及天然氣企業在接受外資下探索更多油田。
設法子的肥料廠,以及salouye世界最大乙烯設施是伊朗國葯的計劃,石油製品收益2007年達55億美元,2008年達到接近90億美元。
2004年度伊朗油產量達14億,純利達500億美元。官方估計如果計劃順利,2015年的收益達2500億美元。伊朗生產60-70%工業設備給當地使用,包括煉油廠、油輪、鑽油台、油井以及探索設備。
2008年伊朗油價在Kish Island開始進行交易交易以伊朗里亞爾及以其他主要貨幣(美元除外)進行。
2008年伊朗的能源消耗達60至70億美元。國家能源消耗量高於國際標准。伊朗回收28%的石油及天然氣,目前是達到回收率60%。伊朗在2008年補貼石油、電費及天然氣達840億美元。伊朗的天然氣消耗量僅次於美國以及俄羅斯,是全球第三。
㈣ 伊朗的簡介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位於亞洲西部,北接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土庫曼,瀕臨裏海,西與土耳其、伊拉克接壤,東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南隔波斯灣、阿曼灣與阿拉伯半島諸國相望。面積1 6 4 .8 萬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 8 3 0 千米。
伊朗是個古國。我國古代史書上稱其為「安息」國。公元前6 世紀稱波斯,是個大帝國。7 世紀後,異族先後入浸。1 8 世紀前期,納第爾汗領導伊朗人民推翻了異族統治。1 9 世紀後期起,英國、俄國和美國不斷侵入。1 9 2 5 年,建立起巴列維王朝。1 9 7 9 年成立了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1 9 7 1 年8 月1 6 日同我國建交。
居民
波斯人約佔6 6 %,還有阿寒拜疆人、庫爾德人、俾路支人、巴赫蒂亞爾人、盧爾人、阿拉伯人、加什蓋伊人、土庫曼人、亞美尼亞人、亞述人等。西北部人口較密,大部分地區每平方千米1 0 —5 0 人,信伊斯蘭教,什葉派佔大多數。波斯語為官方語言。
自然環境
伊朗是一個高原和山地相間的國家,大部分位於伊朗高原上,海拔一般在9 0 0 —1 5 0 0 米之間。中央部分大部為較平坦的高原,佔全部領土的 1 /2 。高原上多小型內陸盆地。北部有厄爾布爾士山脈,海拔2 4 0 0 —3 0 0 0 千米,主峰達馬萬德山海拔5 6 7 1 米,是一座死火山,為伊朗最高峰。裏海沿岸狹窄的平原上,覆蓋著肥沃的沖積土。西北部是亞美尼亞高原的一部分,多山間盆地,有全國最大的烏爾米耶湖。西南部和南部為許多平行的山嶺,把伊朗內地與海隔開。東部地區是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沙漠和荒地佔全國面積的1 /3 ,著名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東南部在伊朗境內。伊朗東部和內地屬大陸性亞熱帶草原和沙漠氣候,寒暑變化劇烈,夏熱,冬冷多風,內地形成大片的草原、沙漠和鹽沼。西部山地區受地中海式氣候影響,年平均降水量達5 0 0 毫米以上,東部沙漠地區減少到1 0 0 毫米左右,沿裏海一帶年平均降水量達1 0 0 0 毫米以上,炎熱潮濕,可生長亞熱帶植物。
自然資源
伊朗擁有十分豐富的石油資源,現已探明的儲量達9 5 0 億桶。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以西南部胡齊斯坦省的卡倫河流域最豐富。主要油田有加奇薩蘭、馬倫、阿加賈里、比比—哈基梅等。此外還有大量天然氣、煤以及銅、鐵、鋁、鉻、石棉、磷酸鹽、石墨、硫磺等。在亞塞拜然和呼羅珊省還發現有鈾礦。
經濟概況
伊朗農業人口約佔全國人口4 5 %。主要農產品有小麥、大麥、稻子、棉花、甜菜等。畜牧業相當重要。地毯織造業很普遍。石油是經濟的命脈。年產原油1 億多噸,居世界前列;年產天然氣約 5 0 0 —6 0 0 億立方米。西南部是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產區。在各工業部門中,紡織工業居第二位,其它還有建築材料、鋼鐵、汽車裝配、機械製造、制葯、采礦等。主要外貿對象是德國、日本、義大利、土耳其、法國等。石油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外還出口棉花、地毯、干鮮果品、皮張、礦石、天然氣等。進口以機器、鐵和鐵製品、化工產品、葯品、電機、汽車、糖、茶、棉布等為主。
卡倫河是境內唯一的通航河流。輸油管把石油從產區輸往各出口港及提煉中心。
重要城市
德黑蘭:首都。1 1 世紀建立的古城。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鐵路樞紐。有紡織、石油提煉、汽車裝配、制葯、水泥等工業。
阿巴丹:著名的石油城。有規模很大的煉油廠和設備完善的石油化工廠。波斯灣上的哈爾克島,是伊朗原油的輸出中心和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輸出港之一。
阿瓦士:位於石油蘊藏豐富的胡齊斯坦省。伊朗縱貫鐵路上的要站之一。為石油提煉中心和轉運站。大不里士:人口約6 0 萬。8 世紀起曾長期為伊朗首都。農畜產品重要貿易中心。以織毯、製革等手工業著名。地震較頻繁。
伊斯法罕:伊朗古都,古代「絲綢之路」的南路要站。全國最大紡織工業中心,金屬製品亦著名。
馬什哈德:是伊朗橫貫鐵路的東部終點。向為印度、阿富汗同德黑蘭間的商隊貿易中心。是黃麻、絲、茶和麵粉等商品的重要集散地。為什葉派伊斯蘭教聖地。
其它
重要節日:國慶日2 月1 1 日。春節(新年)3 月2 1 日。
與我國建交日:1 9 7 1 年8 月1 6 日。
貨幣:伊朗里亞爾。
時差:比格林尼治時間早3 小時3 0 分;比北京時間晚4 小時3 0 分。
國花:玫瑰。
國名釋義:古波斯語意為「光明」。
㈤ 關於Azerbianjian
國名 亞塞拜然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Azerjan)
面積 8.66萬平方公里
人口800萬
首都 巴庫(Baku)
貨幣 馬納特(Manat)。
1美元=4450馬納特
【簡史】亞塞拜然位於古絲綢之路上,是歐洲通往亞洲的門戶,握鄭具有戰略地位,歷史上一直是俄羅斯與土耳其、伊朗爭奪的地區。公元11~13世紀形成亞塞拜然族,1813年和1828年阿曾被俄羅斯和伊朗瓜分。 1918年4月28日成立亞塞拜然社會主義共和國,1922年12月30日作為外高索聯邦成員加入蘇聯。 1936年12月5日成為原蘇聯加盟共和國成員。1991年8月30日宣布獨立,成立亞塞拜然共和國。1993年9月24日加入獨聯體。
現任總統阿利耶夫集政治、經濟、軍事大權於一身,具有絕對權威,總理和議長的權力十分有限。阿對外政策向西方傾斜,積極發展同美國的關系,要求參加北約,同周邊國家土耳其、喬治亞友好,同亞美尼亞有納卡沖突問題,敵對情緒甚重。
【自然資源】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阿普歇倫半島和裏海大陸架。石油探明儲量為40億噸,阿石油具有埋藏淺、雜質少的特點。目前,陸上油井有5,418個,海上油井有1,385個。天然氣初步探明儲量為2,000億立方米。此外,還有鐵礦、鋁礦、銅礦等。全國有耕地870萬公頃以及淡水、海水資源,山川河流、森林等。
【經濟狀況】阿經濟處於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時期。國民經濟以重工業為主,蘇聯解體後生產持續下滑,1996年止跌回穩,國內生產開始恢復性增長。投資和外貿不斷增長。1998年阿土地私有化基本完成。私營經濟成份在國內生產總值中已達到55%。但阿經濟完全恢復尚需時日。
2000年,阿國內生產總值44.7億美元,增長11.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62美元。當年通貨膨脹率-0.5%,失業率9.4%。截止年底阿外債10億美元,國家黃金外匯儲備9.5億美元。人均工資45美元。
到1999年底,阿共吸引外商投資34億美元,其中石油領域引資23億美元。外資的進入加快了阿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但由於法制不健全和嚴重的腐敗明嫌現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外商投資的信心。
工業:亞塞拜然經濟以重工業為主。阿主要工業部門有石油天然氣開采業、化工和石油化工、電力、冶金、機械製造、輕工、食品加工等。石油工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一半以上。
農業:阿農業比較發達,全國有可耕地150萬公頃,水澆地130萬公頃,1999年農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1,7%。農產品以種植棉花為主,此外穀物、茶葉、煙草、水果及蔬菜的種植面積也佔一定比重。畜牧產品主要有肉類、奶、羊毛、蛋等。
基礎設施:
(1)交通:
以鐵路為主,總長2090_公里。公路2,67萬公里。由於資金短缺,路面長期失修。內河航運總長500公里,主要港口巴庫位於裏海之濱,是裏海第一大港,港口設施有待發展。
巴庫比納機場為國際機場,其機場設備齊全。
石油運輸管道:北線巴庫---通往俄羅斯的新諾維爾斯激皮手克
西線巴庫---通往喬治亞的蘇普薩
南線巴庫經喬治亞第比利斯至土耳其的傑伊漢正在計劃中。
(2)通訊:阿通訊近年發展較快,數家電話局安裝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程式控制交換機,移動通訊發展也非常迅速,可提供國內、國際電話服務,以及電報、傳真、無線通訊等多項業務。
(3)電力:有發電站17座(8座熱電站、9座水電站)
(4)水利:巴庫有一可儲1,86億立方米的水庫,其每日可提供83,28萬立方米水,在此基礎上建立的自來水廠每秒可提供23立方米凈水。阿境內有一大型水庫--明格切維勒水庫,可保證阿全境常年供水。
【對外貿易】 阿對外貿易從1996年開始恢復增長,阿對外貿易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2%。
2000年,阿對外貿易總額達到25.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8.1%。其中,出口16.2億美元,增長219%,主要得益於當年國際石油市場的價格上漲;進口9.4億美元,增長10.3%。阿主要出口商品為石油、天然氣和能源產品,占出口額的78,7%。進口商品主要為機械和加工金屬,占進口額的33,1%,其次是食品和煙草佔20,1%,第三位的是黑色和有色金屬。
阿十大對外貿易國:義大利、俄羅斯、土耳其、美國、喬治亞、英國、法國、伊朗、烏克蘭、以色列。出口國前五位:義大利佔33,7%,俄羅斯佔8,9%,喬治亞佔7,7%,土耳其7,4%,法國佔6,3%。進口國前五位俄羅斯21,9%,土耳其13,8%,美國8,0%,英國6,5%,日本5,4%。
阿目前正在為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做准備,與有關國家已展開談判。
【公司注冊登記】根據阿《國家登記注冊法》規定,外國人在阿注冊公司、分公司、代表處,需向司法部提交有關文件注冊登記,同時有關文件必須經法人所在國領事館或代領館的確認,如果當地沒有領館。則在阿外交部確認。外國法人代表和合資企業在阿司法部注冊期限為15-20天。獨資企業為10-15天。在登記注冊過程中,還須向阿國家統計局提交合資或獨資企業章程以及外國法人代表處條例,以便獲得公司系列號碼。另外,企業還必須向法定地址稅務監督部門和就業、殘疾人、居民社會保障基金進行登記。
【外匯管理】根據1994年10月21日《亞塞拜然共和國外匯管理條理》,規定亞塞拜然國家銀行和監督外匯使用的最高權利機關。按條例規定:
(1)任何人可無限制攜帶外匯入境,自然人可一次攜帶5000美元出境,其中1000美元為免稅帶出,其餘4000美元按1%上稅後可帶出國境,但任何人均有權將先前帶入或匯入境內,以按規定在海關申報了的外匯帶出或匯出國境。(此條後來進行了修改:攜帶金額10000美元,其中1000美元為免稅帶出,其他按1%上稅後可帶出國境;現有關部門正在醞釀將攜帶金額提高到20000美元,其中2000為免稅帶出,其他按1%上稅後帶出國境。)
(2)企業或個人均有權在阿國內銀行開設外匯帳號,企業可根據國家銀行的有關規定在境外設立外匯帳號,企業間有權進行外匯交易,無數量限制,但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所需外匯必須按國家銀行的規定,在國內外匯市場上通過國家銀行制定的全權代理銀行出售或買賣外匯,禁止企業與個人以及個人之間進行外匯買賣。
根據1995年2月23日總統第284號令,取消了企業必須上繳國家統一外匯基金的百分比限制,開放了外匯市場,在阿實行外匯的自由買賣。
【居民生活習慣】亞塞拜然族人占總人口82.7%,信奉伊斯蘭教,飲食方面主食麵包,副食以牛、羊和雞肉為主。同世界各地穆斯林一樣,有自己的"肉孜節"等節日。有良好的衛生習慣,著裝講究,男士不能穿短褲出門。
亞塞拜然現一半以上家庭有私人小汽車,90%以上家庭電器齊全。家居室內裝飾比較講究,一般家庭都有地毯、掛毯,喜藏書,陳列各類質地好的餐具、茶具。餐、茶具也是當地新娘最傳統、最講究的結婚禮品。
亞塞拜然人能歌善舞,以本民族音樂和舞蹈為驕傲。但公開場合絕對不可與同性伴舞。
【出訪須知】亞塞拜然共和國是位於外高加索東部的亞洲國家,東毗裏海,南鄰伊朗,西與亞美尼亞、喬治亞相接,北靠俄羅斯。
阿氣候多樣,平原低地為乾燥和潮濕的亞熱帶氣候,山地為高原凍土帶氣候。低窪地區平均氣溫7月份為25?C~28?C,1月份為1~3?C。巴庫市四季多風,秋季尤甚。
夏季乾旱少雨,降水集中在秋冬兩季。
亞塞拜然首都巴庫時間為格林威治時間GMT+2小時,比北京時間晚6個小時。當地電源為220伏、50赫茲,插頭為歐洲標準的兩腳圓柱形。
亞塞拜然主要節日有(1997年):
1月1日 新年
10月9日 建軍節
2月9日 齋月
10月18日 國家獨立日
3月8日 婦女節
11月12日 憲法日
3月20~21日 春節
11月17日 民族復興日
4月18日 庫爾班節(復活節)
5月9日 勝利日
12月31日 世界亞塞拜然
5月28日 國慶節
中阿經貿合作概況
自1992年4月建交以來, 中阿兩國的經濟貿易合作從零起步,呈逐年上升趨勢。兩國政府簽訂了一系列經貿文件,為企業界開展合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中阿政府間經濟貿易協定》(1993年3月)
《中阿政府間鼓勵和相互保護投資協定》(1994年3月)
《中國銀行和阿國際銀行簽訂有關銀行合作代理協定》(1993年5月)
《中國向阿提供6000萬元人民幣優惠貸款框架協議》(1998年6月)
《中國外經貿部與阿貿易部關於成立經濟貿易合作委員會議定書》(1999年8月)
據我海關統計,2000年中阿兩國貿易額為617萬美元,比上年增長443.8%。其中我出口219美元,增長219萬美元;我進口398萬美元,增長2578.5%。我向阿出口的主要商品是機械設備、計算機及通訊設備等,自阿進口聚乙烯、原木等。
目前,在阿中資企業僅有數家,主要經營貿易、工程承包、服裝加工、餐飲等,規模較小。阿在華尚無投資企業。我在阿有影響的項目主要是我企業承建巴庫煉油廠職工宿舍項目。
2000年我與阿簽定承包勞務合同1份,合同金額468萬美元,完成營業額131萬美元,年底在外勞務244人。
㈥ 中東國家有沒有水利發電站
中東國家要有水電站也只可能土耳其和伊朗有,這倆國面積大,降雨也相對多,伊朗為高原,河流落差大。至於其他國家是不可能有水電站的,基本都是荒漠,少雨,水資源缺乏。那麼中東國家用啥發電呢?燒煤和燒石油,其中燒石油發電是最主要的發電方式。石油熱值蠻高的,對他們來說就地取材,很容易在海岸建石油發電站。
㈦ 伊朗核問題
伊朗的核計劃開始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其核技術大部分從與當時關系密切的美國及西方國家引進。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後,其核能項目陷於停滯狀態。90年代初,伊朗開始與俄羅斯商談恢復修建有關核電站問題,並與俄簽署《和平利用核能協議》。 1980年與伊朗斷交的美國對伊俄核合作十分不滿,曾多次指責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為掩護秘密發展核武器,並一直對其採取「遏制」政策。「9·11」事件之後,美國將伊朗視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和「邪惡軸心」國家之一。
2003年2月,伊朗宣布發現並提煉出鈾後,其核計劃立即遭到美國的「嚴重質疑」,並引起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同年9月12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通過決議,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開核計劃,以澄清其全部核活動,盡快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允許國際原子能機構對其進行更為嚴格的突擊檢查,終止提煉濃縮鈾試驗。
在法德英三國的斡旋下,伊朗於2003年12月18日簽署了《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附加議定書。(依朗核問題的背景)
依朗核問題的現狀
為充分利用核能資源,伊朗自20世紀50年代後期開始其核能發展計劃,並先後投入大量資金,建立了一個核電站、6個核研究中心和5個鈾處理設施。
目前,伊朗核計劃已經發展到關鍵階段,即核燃料循環系統建設階段。這個系統建成後,便可為伊朗的核電站和研究機構提供燃料,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提高濃縮鈾的豐度,使伊朗能夠獲得武器級高濃縮鈾。
有資料表明,伊朗已在其中部發現鈾礦資源,並正在建設基於高速離心機技術的濃縮鈾設施,為建成一個完整的核燃料循環系統做准備;伊朗南部布希爾核電站在俄羅斯的幫助下已經建成;伊朗還在建設重水反應堆,這將使伊朗能夠更有效地從核廢料中獲取金屬鈈。根據美國和西方國家的情報,伊朗目前已經邁進了核門檻,但還未能獲得製造核武器所需的武器級濃縮鈾或鈈。
伊朗前總統哈塔米2003年2月9日發表電視講話時宣布,伊朗已在雅茲德地區發現鈾礦並已成功提煉出鈾,伊朗將開采鈾礦並將建設鈾轉換和鈾濃縮設施,以便建立一個完整的核燃料循環系統。
伊朗方面2003年10月透露,德黑蘭核研究中心曾進行鈈回收試驗。國際原子能機構估計伊朗已經分離出100克的鈈。
2004年9月21日,伊朗副總統兼原子能組織主席拉扎·阿加扎德說,伊朗已開始將37噸「鈾黃餅」(即鈾礦料)的一部分用於鈾轉化試驗。
今年1月1日,伊朗宣布已經開發出用「混合澄分」法從鈾礦石中提取鈾濃縮所需要的「鈾黃餅」的技術。該技術使伊朗朝自主建設核燃料循環系統邁進了一步。
鈾濃縮是生產核燃料的關鍵環節。伊朗2003年10月中止了鈾濃縮活動,2004年11月中止了與鈾濃縮有關的一切外圍活動。但2005年8月,伊朗又重新啟動作為鈾濃縮准備階段的鈾轉化活動。
依朗核問題大記事
伊朗核問題由來已久,美國一直指責伊朗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開始實施秘密的核武器發展計劃,而伊朗始終否認有核武器發展計劃,它的核計劃是為了和平利用核能,建立完整的核燃料循環體系是為了自力更生確保核電站的核燃料供應。這次核風波是從2002年8月15日伊朗反對派組織伊朗全國抵抗委員會向媒體揭露伊朗正在秘密建造兩座核設施而開始的,一直延續至今,現將這兩年多來有關伊朗核問題的大事記摘要如下:
截至2005年4月,歐盟與伊朗舉行多輪談判,但在一些關鍵問題上無法達成一致,談判陷入僵局。
2005年5月25日,歐盟三國與伊朗在外長級會議上商定,歐盟在約兩個月內提出一個推進與伊朗在技術和核能領域合作的綜合計劃,當年8月恢復雙方的談判。
8月5日,歐盟在向伊朗提交的提議中承認伊朗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但敦促伊朗放棄與鈾濃縮有關的一切活動,改由他國提供核燃料。
8月8日,伊朗重啟中部城市伊斯法罕的鈾轉化設備,伊朗與歐盟的談判再次陷入僵局。
9月24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以投票表決方式通過決議,指出伊朗多次不履行和違反《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等有關文件,但沒有明確要求立即將伊朗核問題向聯合國安理會報告。
10月上旬,俄羅斯建議允許伊朗從事鈾轉化活動,而將後續的鈾濃縮活動轉移到俄羅斯境內完成,以確保其核技術不會用於軍事目的。
11月24日,國際原子能機構理事會決定暫時不將伊朗核問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以使伊朗與歐盟就俄羅斯提出的妥協方案進行磋商。
12月21日,歐盟和伊朗的高級官員在維也納就伊朗核問題進行接觸,同意雙方2006年1月18日再次會晤,就化解伊朗核問題的分歧尋求共同點。
12月24日,俄羅斯正式向伊朗提出在俄境內與伊建立鈾濃縮聯合企業的建議。
2006年1月3日,伊朗宣布將重新啟動核燃料研究設施。
1月7日,伊朗與俄羅斯開始就俄建議展開會談。
1月10日,伊朗正式啟封核燃料研究設施。
2006年春季,西方與伊朗在核問題上的對峙,已經進入一個非常危險的階段。備受爭議的伊朗總統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Mahmoud Ahmadinejad)在4月11日宣布,伊朗已經提煉出濃度達3.5%的低濃縮鈾;國際社會對伊朗核計劃發展的擔心陡然加速。
同伊朗目前強硬路線相呼應的是,以美國《紐約客》雜志為首的一批西方媒體相繼作出「美國計劃對伊朗核目標實施軍事打擊」的報道,「動武論」一時甚囂塵上。而國際原子 能機構主席巴拉迪在4月28日做出的對伊朗核計劃進行評估的報告,幾乎無法對伊朗給予有利的評價。由外交斡旋發展到制裁,以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伊朗核設施實施空中打擊的陰影,都使得伊朗核問題成為當前國際關系中最迫切、最棘手的問題。
伊朗核問題溯源
造成伊朗核問題今日今時危局的主要原因遠遠超越了伊朗自身,而是深深紮根於一系列錯綜復雜的國際關系,其中包括伊朗同西方、伊朗同以色列、伊朗同阿拉伯世界、阿拉伯世界之間、美國同歐洲圍繞核計劃,以及伊朗什葉派神權政權間種種相互交織的利益與沖突。
從歷史事件上看,以上種種關系的由來又可以追溯到1979年的伊朗伊斯蘭革命,幾乎持續上世紀整個80年代的兩伊戰爭,因伊拉克侵略科威特以及巴以沖突而加劇的阿拉伯世界的內部分歧,甚至「9·11」事件後恐怖主義勢力發展對西方體系的沖擊。
國際社會之所以為伊朗核計劃憂心忡忡,並不在於伊朗作為《核不擴散條約》的簽字國是否具有和平發展核能的權利,而是在於伊朗始終無法讓國際社會信服其核能開發是完全出於和平目的。國際社會進而擔心,伊朗在接受國際核監督之外,還可能另有一套用於製造核武器的核計劃。在恐怖主義和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日益成為國際社會心腹大患之時,一個擁有核武器、並且在西方眼裡同恐怖組織有千絲萬縷聯系的伊朗,對西方而言是完全不可容忍的。這也就解釋了美國的底線:伊朗絕對不能擁有核武器。
在伊朗的強硬與西方的恫嚇背後,伊朗距離美國的底線究竟有多遠?根據製造核武器的基本知識,天然條件下出產的鈾礦需要加工成所謂的鈾濃縮體(俗稱「黃色蛋糕」),然後轉變成鈾四氟化物(UF4),後者再進一步轉換成為氣態的鈾六氟化物(UF6),然後通過離心機將鈾六氟化物加工成低濃縮鈾(就是目前伊朗宣布已取得的技術突破),低濃縮鈾進一步濃縮成高濃縮鈾,後者既可產生民用核能,也可以用來製造核武器。
如果伊朗的聲明屬實,根據有關專家估算,它距離生產出製造一枚原子彈所需要的高濃縮鈾還有十三年零七個月。但令國際社會擔心的是,伊朗不會滿足於其目前擁有的164台離心機機組——伊朗已經聲稱到今年底修建由3000台離心機組成的機組。據估算,這樣規模的機組將可以在271天內造出一枚原子彈所需的高濃縮鈾。而伊朗的內坦茲核工廠的裝機設計容量是5萬台離心機,假設在美國的炸彈降落下來之前建成並全力運行,只需16天就可以造出一枚核彈所需量的高濃縮鈾。
去年俄羅斯為解決僵局提出的在其領土上建立合作核燃料工廠的提案,主要是避免讓伊朗完成濃縮鈾的全過程,即將「黃色蛋糕」之後的階段轉移到俄境內進行加工。而伊朗宣稱的低濃縮鈾的製成,標志著伊朗掌握了濃縮鈾的全過程技術。因此,內賈德在4月11日驕傲地宣稱,伊朗從此加入核俱樂部的行列。
一意孤行
今年2月,伊朗核問題被報告給安理會後,國際社會並未放棄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外交框架下解決該問題。但以內賈德為代表、主張發展核計劃的強硬勢力,至少在目前看來已經成為伊朗外交的主要聲音。這種執意獨立發展伊朗核工業的心態,主要來自在1980-1988年兩伊戰爭中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伊朗領導人,既對西方核不擴散承諾的質疑,更對核武器禁忌不屑一顧。
在兩伊戰爭期間,薩達姆對伊朗軍隊使用了化學武器,但在當時幾乎整個阿拉伯世界和西方都支持伊拉克的情況下,世界輿論對薩達姆的行為指責寥寥。在意識形態以及地緣政治的考慮成為決策核心時,世界默許乃至縱容了薩達姆的行為。美國外交關系協會中東研究高級研究員雷·塔基亞(Ray Takeyh)在今年春季號的《國家利益》雜志中指出,對內賈德這樣兩伊戰爭老兵出身的新一代領導人而言,戰爭教給他們這樣的信條:國家的獨立和領土完整隻能靠自身的發展來保證,寄望國際公約和西方的善意是行不通的。
而在伊朗看來,美國對以色列實際擁有核武器的支持,以及最近美印之間關於核合作的條約,都表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在核不擴散問題上實行雙重標准——對「民主國家」和盟友,完全可以罔顧以色列和印度不是《核不擴散條約》簽字國的事實,對其發展核工業乃至核武器開綠燈,不惜一再破例;但對伊朗這樣身為條約簽字國的國家,僅因為其同美國不和,就可以被剝奪利用核能的權利。
在西方世界的雙重標准下,自主開發核能乃至最終造出核武器成為伊朗維護國家民族尊嚴和安全的虛實雙重保證。在兩次伊拉克戰爭以及阿富汗戰爭中,美軍常規力量所顯示出來的壓倒優勢,以及最近對伊朗核設施使用戰術核武器論調的抬頭,更使伊朗強硬派領導人確信,只有核威懾才能避免伊朗淪為下一個薩達姆或塔利班。這種看法伴隨著美國在海灣地區軍事存在的加強,美國全球民主化進程的加速,以及政權更迭(regime change)的威脅,增強了伊朗建立核威懾的迫切性。
內賈德認為,核問題僅是美國挑戰伊朗神權政權的第一步,即使伊朗按照美國要求停止核計劃,美國依然會以伊國內的人權、民主問題為借口步步進逼,直到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的政權被推翻。美國國務卿賴斯要求的用於「推進伊朗國內民主力量發展」8500萬美元撥款,也被認為是美在伊朗實現政權更迭的步驟之一。
德黑蘭權力架構
根據伊朗憲法,國家最高領導人,即精神領袖哈梅內伊(Ayatollah Khamenei)是武裝力量統帥,同時也控制國家宣傳機器和國家司法權。
伊朗外交政策的決策機構是國家最高安全委員會(SNSC),該委員會目前為拉里賈尼(Ali Larijani)領導,他也是此次核危機中伊朗的首席談判代表;但哈梅內伊對最高安全委員會的決定擁有最終決定權。在4月5日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舉辦的關於伊朗核問題的討論會上,國立伊朗大學的國家關系教授馬哈穆德·沙里奧哈蘭(Mahmood Sariolghalam)表示,從哈梅內伊掌權的17年歷史來看,他既不希望同西方實現和解,同時也不希望發生同西方的對抗。
另一方面,伊朗的國會以及由前總統拉夫桑賈尼(Ali Rafsanjani)領導的權宜委員會(Expediency Council)都有大批持溫和立場的改革人士。在伊朗國內經濟、失業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伊朗75%人口不足30歲),解決國內的發展問題更多成為上層的改革人士和廣大民眾關注的重心。
在這種獨特的外交、內政決策機制下,伊朗國內民生問題的日益突出,使得國際社會抱有希望:伊朗可以通過內部的角力來取得核問題的解決。這也是為何國際社會選擇一面向伊朗提供合作的美好前景,另一面輔以包括制裁在內的壓力的軟硬兩手策略。
在伊朗立場日趨強硬的今天,要求揮舞大棒的聲音也日益升高。同樣在4月5日的外交關系委員會研討會上,布魯津斯學會中東政策研究室主任肯尼斯·波拉克(Kenneth Pollack)指出,在伊朗經濟日益需要境外資本的今天,特別是未來五年伊朗每年需要200億美元、未來十年需要700億美元用來更新石油工業的融資計劃,對伊朗實行投資制裁會取得相當不錯的結果,同時又不會引發類似當年制裁伊拉克導致的人道主義災難。
一旦包括外交途徑以及投資制裁這樣的「軟制裁」方式,仍無法使伊朗停止濃縮鈾活動的話,那麼,更嚴厲的制裁乃至「外科手術式」的空中打擊就會成為一個選項。而這種選項的不利之處,除了具體的軍事方面的局限性(比如無法保證一次性消除所有的伊朗核設施,以及盡管核設施本身的消除,但有關核技術的知識卻無法根除),還包括對油價不斷創下新高的國際石油市場產生重大沖擊,對伊朗周邊的阿拉伯國家國內政治經濟、對巴以沖突的解決種下種種惡果等。
勿輕言戰端
一個核武裝的伊朗將打破中近東地區的戰略平衡,會影響到以遜尼派穆斯林為主的阿拉伯國家對權力的控制,同時可能產生所謂的「伊朗伊斯蘭革命輸出」,引發類似伊拉克目前的遜尼和什葉教派之爭。
但西方也有投鼠忌器的一面:戰端一開,目前剛剛迎來新總理的伊拉克,可能因為伊朗公開支持伊拉克境內的什葉派力量,再次將伊拉克動盪不安的國內安全局勢送到一個更加危險的境地。此外,西方指責的伊朗同黎巴嫩真主黨武裝的聯系,同敘利亞的密切關系,連同伊朗對巴勒斯坦哈馬斯政府的支持,都會因此得到加強,從而對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反恐事業產生嚴重不利影響。
此外,在薩達姆在上世紀90年代初發動對科威特的侵略後,整個阿拉伯世界呈現「中東政治美國化」的局面,彼此間的互信程度下降,各國忙於自保。而另一場海灣地區戰爭的後果,很可能再次強化美國的在該地區本已十分強大的存在,加強阿拉伯國家互相孤立、各自為政的局面,導致阿拉伯世界在所謂的文明沖突中再次敗下陣來。
因此,阿拉伯世界如果不是反對用軍事手段解決伊朗核問題,至少也不希望造成支持美對伊朗軍事打擊的印象。對美國而言,如果不能聚合盡可能多的盟友,特別是阿拉伯盟友,發動對伊朗的攻擊將令其擺脫霸權形象的努力付之東流。
更為嚴重的是,鑒於美國正在世界推行的「民主化」浪潮,伊拉克戰爭似乎昭示著,至少在中東地區,戰爭已成為推進民主的主要手段。而一場對伊朗的軍事打擊將會導致這種印象實質化。這無疑對美國「民主化」的推進不利,使其民主成本呈指數級加大。
西方內部的分歧也幾乎排除了近期進行軍事打擊的可能。盡管歐洲三國(法國、德國和英國)在過去三年多的談判中無功而返,目前站在美國一邊要求對伊朗採取強硬立場,但美歐在處理方式上仍有本質區別:對歐洲國家而言,通過外交手段解決爭端是他們的原則,並不是一時之計。而美國則不同,主張用外交手段更多是考慮到眼下進行軍事打擊的准備不夠充分,是一種權益之計。歐洲主張必須在窮盡外交手段之後,才可以另尋它途,美國的布希政府顯然沒有這種信條與耐心。
圍繞伊朗核問題的種種錯綜復雜關系使得該問題的解決分外棘手。但外交斡旋不會因為巴拉迪報告的出台而就此停止。相關各方將會各盡其力,尋求一個盡可能令各方保住面子,同時又不至於導致局面不可收拾的解決方案。安理會成為各方角力的主戰場的事實,並不理所當然地意味外交——制裁——戰爭這一路徑的不可逆轉。伊朗核問題的反復,也意味著其解決進程的一波三折。世界仍舊需要更多的耐
㈧ 伊朗石油工業概況是什麼
石油是伊朗的經濟命脈,目前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國。至2009年,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376億桶,佔世界總儲量的10%,居於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為31.7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總儲量的16%,僅次於俄羅斯,居世界第二位。伊朗石油日產能力可達421萬桶,石油收入佔全部外匯收入的90%,伊朗成為歐佩克成員國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國。
主要油氣富集區為扎格羅斯山前褶皺帶和波斯灣盆地,主要油氣田有阿瓦士、馬倫、加奇薩蘭、阿加賈里、比比哈基麥和帕里斯。
伊朗60%的天然氣為非伴生氣,且大多未開發,特大天然氣田為南帕爾斯氣田,儲量7.92萬億~14.15萬億立方米,北帕爾斯氣田(North Pars)儲量7萬億立方米。
近年來伊朗油氣勘探不斷獲得新發現。1999年Moc公司在Zagros鑽探的Changuleh-2井獲得日產油5000~6000桶,此外該公司在該盆地鑽探的Nir Kabir-l井獲得日產油4000~5000桶;2001年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在上阿拉伯盆地大陸架鑽探的Tunb-2井獲得日產油5000桶;2002年伊朗Pars 011 & Gas公司在海域盆地Qata:Arch鑽探的SPO-1井獲得日產油3500桶;2004年中國石化的勝利油田分公司在伊朗Qom盆地鑽探的Aran-1井獲得日產油4000桶的新油田,這也是該公司進入伊朗石油市場獲得的第一個新發現。2005年5月伊朗宣布在胡齊斯坦(Khuzestan)發現大型Ramin油田,工業儲量為8.55億桶。2006年伊朗獲得一個重大的天然氣發現,為世界近年來重大的天然氣發現之一,獲得天然氣儲量1萬億立方米,測試獲得日產天然氣87.73萬立方米。
伊朗是中東地區最早發現石油的國家,1908年由英國的英波石油公司首次在伊朗發現石油。1950年伊朗石油儲量達17.81億噸,石油產量達3226萬噸。1951年伊朗宣布石油實行國有化,成立國家石油公司,由於美、英、法、荷等國公司組成的「國際財團」的扼殺和封鎖,1952年伊朗石油產量下降到136萬噸,伊朗政府被迫與國際財團簽訂協議,授權國際財團在西南部25萬平方千米協議區內勘探25年,國際財團加緊勘探,1955年伊朗石油產量恢復到1643萬噸。20世紀60年代開展了海上鑽探,70年代勘探開發有較大進展,1974年石油產量達歷史最高,為3.01億噸。1978年爆發的伊斯蘭革命以及之後的兩伊戰爭,使伊朗的石油工業遭受重創,石油產量大幅下跌,1980年石油產量僅為6575萬噸。1988年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朗實施了戰後重建,恢復和擴大石油生產,1990年石油產量為1.628億噸,2000年石油產量為1.894億噸,2006年的石油產量為2.098億噸。
伊朗60%的石油產量來自老油田,伊朗國家石油公司目前正致力於使這些成熟大油田的產量持續增加,目前正在馬倫和卡蘭季油田實施增加採收率技術。目前伊朗石油日生產能力為380萬桶,2010年增加到500萬桶,2015年可達800萬桶。歐佩克給伊朗的生產配額為411萬桶/日。目前伊朗正在生產的大油氣田為40個,其中27個位於陸上,13個位於海上。主要油氣田見表33-1。
圖33-21980—2006年伊朗石油產量和消費量
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收入約占伊朗出口收入的全部。2005年石油日出口量為250萬桶,主要出口到亞太地區的日本、中國、韓國和中國台灣,占伊朗出口量的47%,其次為歐洲的義大利、法國、荷蘭和土耳其。2006年伊朗石油出口收入為469億美元,為歐佩克第二大石油出口國。
㈨ 伊朗布希爾核電站緊急臨時關閉,關閉的原因是什麼
一:伊朗布希爾核電站伊朗布希爾核電站緊急臨時關閉,關閉的原因是什麼?
布希爾核電站原是1974年由德國西門子公司負責建造的,後來在美國的反對和施壓下,西門子公司停止了與伊朗的合作。1995年,俄伊兩國簽署合同,由俄幫助伊朗續建該核電站。1996年2月,布希爾核電站在俄羅斯的幫助下開始興建。由於涉及核能技術等問題,俄羅斯與伊朗的核電站合作一直受到西方國家的指責。根據合同,該核電站應當於1999年7月竣工。但後來由於政治、資金、技術等多種原因,竣工日期一拖再拖,最終接收和交付使用定於2015年。2021年6月20日,伊朗官員表示,伊朗布希爾核電站已經被關閉,關閉狀態將持續數天。6月21日,據伊朗國家電視台報道,伊朗布希爾核電站緊急關閉。可以看出,這個核電站算是比較老的核電站了,那麼它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他關閉呢?
㈩ 伊朗位於沙漠地區太陽能資源豐富為什麼很少開發利用太陽能
本身油氣資源豐富 火電成本極低
伊朗位於高原 落差大 水利發電資源豐富 且持久
太陽能發電成本極高 伊朗國內不具有相關技術
美國常年封鎖 外國技術與資金無法進入 一般太陽能 投資都在億元以上 且維護成本極高
建設此類項目 需要與政府談判 關於稅 土地價 上網價 為規避匯率風險 一般以美元結算 伊朗被封鎖無法支付
工業能力一般 用電需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