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伊朗以前有那些名字
伊朗古代一直叫波斯,直到1935年正式改為伊朗.但到薩珊王朝伊朗人就已自稱伊朗了.中國史書中的安息國是指伊朗的帕提亞時期.
伊朗各朝代:http://zh.wikipedia.org/wiki/%E6%B3%A2%E6%96%AF
B. 安息是現在的哪個國家
安息,西方作「帕提亞」,伊朗高原古代國家,中國史籍稱「安息」、「安息國」;224年被阿爾達希爾波斯薩珊王國代替。其疆域最大時北至裏海,南至波斯灣,東接大夏、古印度,西至幼發拉底河即今伊朗、伊拉克、亞美尼亞全境,土耳其、喬治亞、亞塞拜然、土庫曼、塔吉克和阿富汗的部分。作為國家存在的時間約為前248年~224年;王城希臘語為Hecatompylos,《漢書》稱為番兜,《後漢書》稱為和櫝。
帕提亞為取英語Parthia之名的現代漢語音譯,而Parthia之名源自波斯游牧民族——帕爾尼部落(Parni)之名,帕提亞人屬於白匈奴的一支;漢朝則取其開國者Arsacids漢語音譯「安息」作為國名;與漢朝關系密切,為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其民族以安息回馬箭而著稱。
簡單的說就是伊朗
C. 古代西亞的安息國是現在的哪個國家
帕提亞帝國(波斯語:امپراتوری اشکانی、Emperâturi Ashkâniân;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又名阿薩息斯王朝或安息帝國,是亞洲西部伊朗地區古典時期的奴隸制帝國。
帕提亞帝國建於公元前247年,開國君主為阿爾撒息。公元226年被薩珊波斯代替。全盛時期的安息帝國疆域西達小亞細亞東南的幼發拉底河,東抵阿姆河。安息帝國位於羅馬帝國與漢朝中國之間的絲綢之路上,成為了商貿中心,與漢朝、羅馬、貴霜帝國並列為當時亞歐四大強國之一。
安息帝國是一個由不同文化組成的國家,它在很大程度上吸納了包括波斯文化、希臘文化及其他地區文化的藝術、建築、宗教信仰及皇室標記。隨著安息帝國的擴張,帝國首都的所在地也沿著底格里斯河由尼薩遷往泰西封,其他多個城市也曾成為首都。
(3)安息國為什麼叫伊朗擴展閱讀
由於羅馬帝國的軍事資源變得短缺,繼承圖拉真的羅馬皇帝哈德良(117~138年在位)不再入侵美索不達米亞,他重申帕提亞帝國與羅馬帝國以幼發拉底河為邊界的傳統疆界劃分。受到安息人反抗的帕爾塔馬斯帕提斯被迫逃亡,羅馬人策封他為奧斯若恩國王。奧斯羅埃斯一世在與沃洛吉斯三世斗爭期間逝世,及後由沃洛吉斯四世(Vologases IV)繼位,他的統治時期相對較和平和穩定。
不過,他後來入侵亞美尼亞和敘利亞,重奪埃澤薩,使161年至166年羅馬~安息戰爭爆發。羅馬皇帝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令他的共同統治者維魯斯守衛敘利亞,另一方面使將軍馬庫斯·斯塔提烏斯·普里斯庫斯(Marcus Statius Priscus)在163年入侵亞美尼亞,另一位羅馬將軍阿維狄烏斯·卡修斯(Avidius Cassius)則在164年入侵美索不達米亞。
D. 安息國和波斯國有區別嗎
安息國和波斯國不是一個國家。區別如下:
1、國家體制與地理位置不同
波斯國,是位於西亞伊朗高原地區以古波斯人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國。安息國,是亞洲西部伊朗高原地區古典時期的奴隸制王國。
2、時間不同
波斯國始於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開創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前334年,馬其頓王國的亞歷山大大帝揮軍東征,擊敗大流士三世,波斯國滅亡。
安息國建於公元前247年,開國君主為阿爾撒息。公元226年被波斯薩珊王朝代替。
(4)安息國為什麼叫伊朗擴展閱讀:
安息國(波斯語:امپراتوریاشکانی、Emperâturi Ashkâniân;公元前247年-公元224年),又名阿薩息斯王朝,是亞洲西部伊朗地區古典時期的奴隸制帝國。
全盛時期的安息國疆域北達小亞細亞東南的幼發拉底河,東抵阿姆河。安息國位於羅馬帝國與漢朝中國之間的絲綢之路上,成為了商貿中心,與漢朝、羅馬、貴霜帝國並列為當時亞歐四大強國之一。
安息國是一個由不同文化組成的國家,它在很大程度上吸納了包括波斯文化、希臘文化及其他地區文化的藝術、建築、宗教信仰及皇室標記。隨著安息國的擴張,帝國首都的所在地也沿著底格里斯河由尼薩遷往泰西封,其他多個城市也曾成為首都。
E. 「安息國」這名字是怎麼來的
1.安息帝國
安息王朝的建立與擴張司馬遷《史記·大宛傳》所記載的安息,即西方史書中的帕提亞。帕提亞本土位於伊朗東北部和裏海東南一帶。它先是米底和波斯帝國的屬地,後來當亞歷山大東侵後又成為亞歷山大帝國和塞琉古帝國的一個行省。公元前3世紀中葉,中亞的巴克特利亞(大夏)、索格底安那(粟特)、馬爾吉安那和帕提亞等地區掀起反抗塞琉古統治的斗爭。安息國家的建立,就是帕提亞游牧部落反抗塞琉古統治的結果。帕提亞游牧部落東伊朗語支的帕勒·大益人(達赫人),起初在裏海以東至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的草原游牧,公元前3世紀初期進入帕提亞與屬於北伊朗語支的土著居民融合,統稱為帕提亞人。其語言稱為帕提亞語(漢譯梵文為缽羅婆語)。帕勒部落首領阿爾薩息領導了部落群眾起義,於公元前247年稱王,號阿爾薩息一世(公元前247~?年),建立阿爾薩息王朝,定都尼薩城(在今土庫曼的阿什哈巴德西北)。司馬遷《史記·大宛傳》按阿爾薩息的音譯稱其國為安息。公元前239年,阿爾薩息東帕提亞總督,擊敗塞琉古二世率領的軍隊。阿爾薩息死於與大夏的戰斗中。其繼承者提里達特(?~前211年)在阿帕奧爾特納山興建新都達拉城,但不久後又遷都赫卡銅皮洛斯("百門之城")①。
公元前2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是安息帝國的興盛時期。安息國王弗拉阿特一世(公元前176~前171年)佔領"裏海門"和附近的拉格斯,並利用塞琉古王朝的內訌,向西擴張。公元前155年左右,國王密特里達提一世(公元前171~前138年)佔領米底大部分地區,公元前148年攻下愛克巴坦那和整個米底,第二年遷都愛克巴坦那。公元前141年,他又佔領兩河流域的重要城市塞琉西亞,並在對岸修築軍事要塞,這即後來成為安息都城的泰西封。巴比倫尼亞並入安息版圖。在東方,他從大夏手中奪取了馬爾吉安那的安條克城(木鹿),建立了一個東起中亞西南部,西至兩河流域的帝國。密特里達提一世統治後期,中亞游牧部落塞種人入侵,他將西部地區委①有學者認為此城即《漢書·西域傳》中的番兜和《後漢書·西域傳》中的和櫝;但也有學者認為番兜即尼薩城(Parthaunisa)。
F. 安息國在那
安息國也稱帕提亞帝國,帕提亞帝國是伊朗古代奴隸制王國。建於前247年,面積為229萬平方公里,開國君主為阿爾撒息。公元226年被波斯薩珊王朝代替,其疆域最大時北至裏海,南至波斯灣,東接大夏、古印度,西至幼發拉底河。
印度河流域古國名。始見於《史記》,為中國對印度的最早譯名。原文為梵語Sindhu,古波斯語訛為Hindhu,古希臘語更轉為Ins。其後中國古文獻中亦作申毒、辛頭、信度、身度、天竺、賢豆、印度等,皆同音異譯。其領域有時亦包括印度河以東的南亞次大陸地區。
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128年左右到達帕米爾以西的大夏,聽說在大夏東南數千里有身毒國,並在大夏看到從身毒國販運來的邛竹杖和蜀布。張騫認為大夏在漢西南,而身毒在大夏東南,則身毒應距中國蜀郡不遠。漢武帝聽信此言,從蜀郡四道出使,企圖從中國的西南地區經身毒通往大夏,但因當地少數民族的阻攔沒有成功。據《後漢書·西域傳》所載,中國在2世紀時對身毒的地理、物產、宗教、政治情況已有初步了解;且知當時身毒許多地區皆屬「月氏」,即早期貴霜帝國(即貴霜)。這是由於東漢時佛教已傳入中國的緣故。
G. 安息國的資料!!!!!!!!!!!
帕提亞帝國
帕提亞帝國(公元前247~公元224)| Parthian Empire | 也即安息
Parthia之名源自波斯游牧民族——帕爾尼部落(Parni)之名,帕提亞人屬於白匈奴的一支;漢朝取其開國者Arsacids漢語音譯「安息」作為國名。
伊朗古代奴隸制王國。帕提亞大致相當於今伊朗的呼羅珊地區,在波斯帝國和塞琉西王朝時期是一個省。公元前3世紀前期,游牧的達海部落聯盟的帕爾尼部從今錫爾河流域遷徙到帕提亞,與當地居民融合 。公元前247年,帕爾尼部的首領阿薩息斯殺死塞琉西王朝的總督,以尼薩(今土庫曼阿什哈巴德)為都城,建立阿薩息斯王朝。中國史籍稱之為安息,西方史家稱之為帕提亞。
帕提亞建國後,隨著國土擴張 ,屢次遷都。公元前147年遷都埃克巴坦那(今哈馬丹)。公元前90年遷都泰西封。米特拉達梯一世(前171~前138在位)即位後,首先進攻中亞的巴克特里亞王國,鞏固東境;繼而西進,佔領米底及伊朗西北部各省,最後於公元前141年進入底格里斯河畔的塞琉西亞。這時帝國西以幼發拉底河為界,與羅馬對峙;東北與康居和大月氏相接;東南佔有坎大哈,遠抵印度邊境。帕提亞是橫貫亞洲大陸的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經濟上因過境貿易而得到好處。為此帕提亞與中國一直保持友好關系。公元前115年,漢朝遣使節至帕提亞,米特拉達梯二世令二萬騎迎於東界。公元87年,帕提亞王遣使來中國獻獅子、苻拔。148年,王子安清(字世高)來中國傳布佛教,譯經多種。
在西面,帕提亞面對滿懷敵意的羅馬,公元前53年,羅馬統帥M.L.克拉蘇·迪弗斯率軍強渡兩國邊界幼發拉底河,結果在卡爾萊大敗,克拉蘇·迪弗斯及其子被殺。此後3個世紀內,帕提亞和羅馬仍時有戰斗。
公元1世紀初 ,帕提亞進入所謂「反希臘化」時期。在此以前,帕提亞的統治階級追求希臘方式的享受,使用希臘語文,欣賞希臘戲劇,崇尚希臘風習;但被征服地區絕大部分並未被希臘文化所滲透,一直保持古來的伊朗文化傳統。當帕提亞王權衰落,各省總督和部落首領紛紛獨立時(公元1世紀中葉以後有18個小王國),民族意識的覺醒成為主流。同時,帕提亞人接受了瑣羅亞斯德教(祆教)。
帕提亞的最後一個王是阿爾達班五世(213~224在位)。他打退入侵的羅馬人,並攻入羅馬境內,迫使羅馬皇帝以重金乞和。這時法爾斯的薩珊家族已經興起,阿爾達希爾拓境北至伊斯法罕,東至克爾曼。阿爾達班與阿爾達希爾3戰,於224年在伊斯法罕西北之霍爾米茲達干陣歿, 帕提亞帝國遂亡。
H. 為什麼波斯古國要改名為「伊朗」
在世界古代燦爛的歷史長河中,曾經強大繁榮的波斯古國,無疑是璀璨耀眼的帝國之星。早在20世紀以前,只要一提起波斯帝國,在亞歐非一些國家的人心中,就一直是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不僅是它遼闊的國土面積,更當然還有曾經的繁榮和征服。
公元前550年建立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其統治的領土面積跨越亞歐非三個大洲,真的是非常令人震撼。這之後在幾個王朝的更迭統治下,其輝煌仍然繼續延續,大概是有幾個世紀之長。當歷史的腳步走到1935年時,「波斯」這個名字就消失不見了,從那時到今天,一直就被「伊朗」這個名字代替了。如今在國際上早已被認可和熟知,那麼到底是什麼的原因,讓這個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古國改名成為了「伊朗」這個名字呢?
波斯帝國在此期間,就遭受到了歐洲列強的不斷侵略和蠶食,民族也是暗自憋了一口氣。他們也急切的想重新振興起來,這就需要改革,借鑒歐洲的先進經驗。所以1935年,為了更好的融合歐洲,在巴列維王朝時期進行的一系列改革中,就包括了把國名改為了「伊朗」。